机械式手表表把防水设计1
手表知识

钟表知识1.钟表知识简述1.1手表防水的有关知识(1)防水原理手表防水最重要的是密封圈,或称O令、I令,它由橡胶、尼龙或特氟隆(Teflon)制成,在玻璃、圈口、表底及巴头与表壳之间的结合处形成防水密封。
其密封程度便是防水等级,常见的标注有:30M、50M、100M、200M等。
此外,表壳的厚度及材料决定一只表能否安全的在水下佩戴,因而亦属重要因素。
按照规定,表示防水功能的手表必须达到两个大气压(2bar)即20米水深处不进水。
检测方法是:在2bar下保压60秒钟,空气流量不能超过50微克。
(2)为何不标明“完全防水”根据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ederal Trade Commission)发布的守则,手表销售商不可将其手表标为“完全防水”。
即使手表设计用于深海潜水,亦不可宣称为完全防水。
也就是说绝对防水的手表示没有的。
(3)防水手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a.戴防水表游泳选择100M防水表,比较安全。
普通30M防水表虽然可以承受3个大气压,但其检测前提是实验室条件下,即温度在20~25°C,水和表都是静止的。
而在游泳时,手表和水是相对运动的,有一定冲击力,水和手表之间的压力,往往是远远大于3个大气压的,因此,手表容易产生进水现象。
b.防水表不能洗热水澡和蒸桑拿浴,该两种情况下的温度与防水试验温度相差太大,另外,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手表各组件因材料、形状、大小各不同,在温度变化较大时,其胀缩变形量不同,很容易产生微小的缝隙,造成手表进水。
偶尔没有进水,说明手表防水性能良好,但长此以往也会加速手表防水零件老化,影像手表正常使用寿命。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供洗热水澡和蒸桑拿浴使用的手表。
c.已经进水的手表,拿到防水机上检测仍然防水,这种情况完全属于使用不当造成的,骤冷骤热,导致手表防水零件瞬间变形,水汽进入,待环境正常,防水零件又恢复常态,仍具有防水功能。
d.防水胶圈容易老化变质,要定期更换,或在每次修理时进行更换。
手表的防水

手表的防水:手表防水依靠表玻璃、后盖、表把等处的防水胶圈而达到相应标准。
任何防水表都不宜戴着洗热水浴、桑拿浴,或在温度变化很大的环境中使用。
1、生活防水/30M以下:是指平时洗手洗脸沾少量水不会影响手表使用,但是用后需擦拭干净,以免水渗透到机芯造成损坏,生活防水手表不能泡水。
2、抗水装置之手表/30M:普通防水,30米防水意思是说该手表能承受30米水深时的压力而不会漏水,30米水深的压力即为3个“大气压”或叫3个巴(bar).实验状态下不会漏水,切勿在水中调按运动表。
3、防水装置之手表/100M以上:后盖锁牙方式,可浸水但不得游泳潜水。
4、潜水手表/200M以上:潜水时及平时皆应注意调整时间后一定确实锁紧各个防水头。
走时误差:通常机械表允许误差为每日60秒左右,石英表每月15秒左右。
指针式石英两针表在对时间时要拨快一分钟。
因为拨好针按入表把后指针并不立即走动。
调时间时轻轻拉出表轴调好后稍用力按紧表轴。
以防表轴未能到位而时间停止。
手表要避免接触磁场。
自动机械表和自动石英表如放着不戴或摆动量不够将引起手表停走,停走后再次佩戴应先上足发条。
机械表之保养:全自动机械表不用电池,但要有发条的,和普通机械表唯一不同的是全自动机械表内没有人工上紧发条的手柄,而是在表内设置一个围绕发条齿轮的可转动的重锤,当人的手在运动的时候,重锤就做小幅度的圆周运动,带动发条齿轮,将发条上满,当发条紧到一定程度时,重锤仍在动,但齿轮空转,不再给发条上劲。
其动力主要来自佩戴者的手腕活动,手表的飞陀在主人活动时进行摆动,从而给手表上弦,所以当佩戴者平时活动量不大或长期不戴时,弦力就会不足或放空,造成手表走时不准或停走。
老年人和常坐办公室运动少者不适宜佩戴此类手表。
这种情况下,建议佩戴者定期给手表手动上弦为好。
因自动机械表须靠手臂的摆动而自动上弦,所以每天必须配戴八小时以上,才能确保计时准确。
新购表一周内恐怕日间活动量不够,而导致走时不足,故建议晚间放下前,把手表以水平状态将其左右反复摇摆约1分钟,或者手动上下发条,以补充上弦,确保走时正常。
智能手表防水设计总结

防止人体因不慎碰到产品内部零件 防止直径大于50mm之物体侵入
2 防止大于12mm之物体侵入 防止手指碰到产品内部零件
3 防止大于2.5mm之物全侵入 防止直径大于2.5mm的工具,电线或物体侵入
4 防止大于1.0mm之物体侵入 防止直径大于1.0的蚊蝇、昆虫或物体侵入
5 防尘 无法完全防止灰尘侵入 但侵入灰尘量不会影响电气正常运作
点胶+检查
贴合
热压10秒 冷压10秒
组装
粘接力测试:顶力≥1.0Kg*f, CG模组与金属表壳不分离 需要满足粘接可靠性:震动/跌落测试, CG模组与金属表壳不分离。 维修方法:采用热风枪,设置温度为100℃,风速为:3档,均匀加热点胶区域60秒 后,用胶棒轻轻从表壳内侧使CG模组与表壳分离。
11
b. Bezel + CG模组设计 因组装方式的不同,又分为上装CG模组与下装CG模组结构,其粘合原理一样。 如下图所示为表壳下装CG模组结构。
非金属部件(玻 璃/陶瓷等)
14
金属与非金属(玻璃/陶瓷/塑料)之间粘接需要考虑防水设计 胶水型号:CHEMISEAL CSG-96A; 固化化条件:采用UV固化 工艺流程:采用夹具固定底盖,点胶机按点胶区域自动划胶,将非金属部件贴合于底 盖,过UV光烘干机8次,每次10秒。 粘接力测试:顶力≥3.0Kg*f,非金属部件与金属底盖不分离。 粘接可靠性:震动/跌落测试,非金属部件与金属底盖不分离。 注意事项: 不可溢胶; 非金属部件与金属底盖在同一平面。
6 防尘 完全防止灰尘侵入
4
<3>.防水等级
号码
防护程度
定义
0 无防护
对水或水汽无特殊的防护
1 防止滴水侵入
机械手表基础知识

机械⼿表基础知识机械⼿表基础⼩知识下⽂以瑞⼠雪铁纳⼿表为例;关于把头机械式⼿表的把头⼀般有螺丝把头和普通推拔式把头。
如何区分螺丝把头和推拔式把头呢?将⼿表的把头逆时针旋转10圈,如果把头能⾃动弹开⼀⼩段距离的就是螺丝把头,反之逆时针旋转后把头还在原位的就是普通的推拔式把头。
螺丝把头弹开后可以⼿动给⼿表上弦.调整⽇历.校正时间。
调整完毕后直接⽤⼿将把头推⼊,轻轻按压住把头再顺时针旋紧。
旋紧前先慢慢找准丝扣,旋⼊后不必太⽤⼒锁紧,⼿轻轻带⼀下就⾏了。
普通推拔式的表把操作就很简单,可以直接上弦,拔出⼀档调整⽇历,拔出两档对时,操作完毕直接推进去。
把头是⽤螺纹和表把杆紧固在⼀起的,然后上了紧固胶防⽌松动。
(见图1)表的把头可以上⼀点防⽔膏或者防⽔油,⼀来可以起到润滑作⽤,⼆来可以增加防⽔效果。
别的油品不要乱加,有专门的防⽔油或防⽔膏,加的量宜少不宜多。
关于上弦瑞⼠机械机芯的⾃动表都可以⼿动上弦,雪铁纳是正宗瑞⼠表当然也不例外。
螺丝表把的需要先逆时针转动旋开弹出把头后⽅可⼿动上弦,上弦⼀般顺时针⽅向。
⾃动表都装有满弦保护,⽆论上多少圈把头都还可以拧动,满弦⼀般30~50圈就⾏了。
⼿动机械机芯的⼿表满弦后表把阻⼒会⾮常⼤,以⾄于最后拧不动,这时候就不能再动了。
⾃动表平时如果运动量⾜够的话,是不需要经常⼿动补弦的,周末不戴表可以⼿动补⼀下弦。
⼿动上弦时顺时针转动表把,逆时针转动时有棘⽖卡住,表把会空转打滑,不会影响机芯正常⼯作,但最好不要经常逆时针转动表把,会增加磨损。
关于受磁如果⼿表在正常佩戴时忽然⾛时误差加⼤,可以检查⼀下是否受磁了。
将⼀个指南针静置,⽤⼿表近距离的在指南针边上晃过,如果指南针受到⼲扰⽽摆动,就说明⼿表受磁了。
受磁后的⼿表⼀般表现为⾛时偏快,这是因为摆轮上的游丝产⽣了磁性,游丝相互之间因磁性⽽沾粘,使游丝有效⼯作长度变短,⼿表⾛时就会加快。
⼿表受磁后⾛慢的例⼦很少。
⼿表受磁后可以通过消磁器消去磁性,消磁后的⼿表⾛时精度会恢复如初。
精工机械表的使用方法[指南]
![精工机械表的使用方法[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9f59136d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9f.png)
精工机械表的使用说明1、机械表误差机械表允许的误差范围为±1分钟/日,具体的误差根据手表所使用的机芯而定,并非按照价格越高误差越小的原则,自动机械表的动力来源佩戴者手腕的摆动产生能量给发条上弦,一只完全上条的自动机械表可持续运行36小时左右:如保证每天正常佩戴的情况下,可运作15小时左右,如超过以上的时间不戴或摆动不足(佩戴者的运动量少)都将引起手表的停走,再次佩戴前应先给手表上足发条。
2、自动表为什么会停走首先介绍何谓全自动机械手表,靠自动陀向任意方向转动都能上紧发条的自动上条机构的作用运行(在透明底盖表可见)。
可想而知只有把手表佩戴在手上,随着手臂运动,自动陀也随之转动产生能量。
一般全自动手表每天应佩戴在手上8小时以上才能补足发条能量,但也不是绝对。
建议节假日也要戴表,只有戴在手上不断给发条补充能量,手表才不会停走。
现在普遍存在办公室工作的人,手表经常出现停走现象,除机芯原因外,是因为本身佩戴者的运动量不足,不能给发条补充足够的能量,如属于此种原因,可采用手拨上发条的方法来弥补。
3、平时要不要给自动表手拨上发条自动表是在一般手拨上链表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自动部件,自动部件包括自动陀和自动轮,我们所出售的自动表在出柜时一般处于停止状态,首先需要销售员帮助顾客上足发条,之后只要顾客每天佩戴足够的时间,自动陀就能给发条源源补充能量,从而使自动表正常走时,我们应当主张自动表尽量少使用手拨上发条,因为手拨上发条,需要把柄带动许多自动轮一起转动,自动部件十分容易磨损,使顾客增加不必要的维护费用。
4、在名表中,为什么手上链表反而比一般的自动表误差大现在市面上的高档自动表(像劳力士、欧米茄等)都经过天文台的认证,要求机芯在出厂时的平均误差范围在-4秒/天到+6秒/天之间。
相反,各名表厂商,对手上链表的要求侧重于所用的材料,一般都为贵金属;及表的厚薄程度,设计得都十分薄。
厂商认为名表的消费群多为特定人群,这类人往往拥有数块手表,会根据场合而佩戴不同款式的手表。
手表防水原理

手表防水原理
手表防水原理是通过多种防水技术和设计来保护内部机芯免受水分侵入,从而确保手表在日常生活中正常运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手表防水原理:
1. 完全密封结构:手表通常采用双层密封结构,确保外界水分无法渗透到手表内部。
这包括使用橡胶圈、软性O形密封垫圈等材料来封闭各种接缝和开口,如表冠、表背等。
2. 玻璃材料:手表使用高硬度的玻璃材料(如蓝宝石或硬化玻璃)作为表面覆盖层,能抵抗水分压力和外界碰撞,防止水分渗透。
3. 防水表冠:表冠是手表中最常暴露在外的部件之一,防水表冠通常采用螺旋式设计,通过旋转来加强表冠与表壳的密封性能,防止水分进入手表。
4. 密封背盖:手表的背盖也是一个容易受到水分侵入的部分。
防水手表通常采用螺纹背盖或磁吸密封背盖,确保背盖紧密固定在表壳上,防止水分渗入。
5. 防水密封胶圈:手表内部的关键部件和连接点都会用防水密封胶圈进行密封,以防水分侵入。
这些胶圈通常由橡胶或硅胶等弹性材料制成,可以承受较高的压力和变形而不影响手表的正常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手表采取了多种防水措施,但防水性能并
非永久有效。
防水手表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长时间浸泡在水中、避免按下表冠、避免在水下操作按键,以免损坏防水密封。
定期维护和检查手表的防水性能,适时更换防水密封胶圈和防水胶圈,可以保证手表的防水性能。
手表的防水等级及对应的适用范围

手表的防水等级及对应的适用范围
1、防水等级一:防水性达30 米/100 英尺或防水性达50 米/165 英尺,只能防止溅落的水滴及雨水。
2、防水等级二:防水性达100 或/330英尺或防水性达200 米或660 英尺,可防止溅落的水滴及雨水并可以佩戴进行潜水游泳。
3、防水等级三:防水性达300 米/1000 英尺,可以佩戴进行自由潜水或水上运动。
防水表一般都不宜在热水浴,桑拿浴,或温度变化很大的环境中使用。
因为防水胶圈受温度影响会热胀冷缩出现空隙并加速老化因而影响防水功能。
特别要注意的是除了部分表款外,大部分的防水表不能在水中操作按钮和调校表冠(表把),同时非螺旋式表冠应将表冠按回正常位置,螺纹表冠应旋紧以防止水渗入手表内。
对于材质相对较柔软的皮表带,为保持其经久耐用,我们建议您避免与水份或湿气接触,以防变色或变形。
避免长期暴晒于阳光下,以防褪色。
由于皮质易渗,须避免与油脂性物质或化妆品接触。
Emporio Armani Swiss Made 手表使用指南说明书

感谢并恭喜您拥有了一只新的Emporio Armani Swiss Made手表,您所购买的是一款超凡卓越的机械。
它在精准度和耐用度上的极致设计完完全全符合Emporio Armani的优良标准。
瑞士的制造提供了这只手表最高的品质和性能,您的这只手表无疑地是为了成为豪华手表而生。
我们准备了使用指南(内容包括如何适当操作与维修的资讯)使您更加了解您的新手表。
内容保养与维修 164防水功能 166产品规格 167机芯总览 168机芯参考手册 169说明• 自动三指针附日期 171• 石英两指针 172• 石英两指针小秒针附日期 173• 石英GMT 174• 石英计时码表 (RONDA 5040.D) 175• 石英计时码表 (ETA 251.471) 177• 带月相的多功能石英表 179每次更改手表设定后,请将表冠按回(若有需要,请锁紧),以维持防水功能。
切勿于在晚上10点至凌晨2点间更改日期。
避免将您的手表长时间置于任何极端环境中(即阳光直接曝晒丶极度高温与极度低温)。
• 极端高温会造成手表故障并缩短电池寿命。
• 极端低温会使手表时间失准。
若您的手表不适合放置在潮湿的环境,请避免将它置于潮湿的环境中。
• 强烈建议您勿将皮革表带与水接触,以免表带褪色或变形。
• 当手表在水中时,切勿操作及按压任何功能按键或表冠。
• 若表面上出现水或水蒸气,请立即将手表送修。
水会腐蚀手表内部电子零件。
避免剧烈摇晃和撞击,您的手表的防震功能系为正常使用下的震动所设计。
避免使用可能损及您的手表的化学物质。
• 避免在配戴手表时,接触强烈的化学溶液或气体。
它们可能导致手表变色丶质量褪化或造成表壳丶表带和其他零件的毁损。
避免将您的手表暴露在强烈磁场或静电场中。
• 您的手表通常不会受到家电(如电视丶音响设备等)的磁场影响。
• 旅行时,在通过金属探测器前,请取下手表。
保持您的手表清洁• 金属表带应仅使用软布与清水清洁,请勿将您的手表浸入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