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选择题及答案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选择题及答案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选择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原词】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译文】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

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

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

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

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

“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主题思想】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习题】选择题:1、下列对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A.这是一首怀古诗。

作者通过对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了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

B.“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这两句词,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所有了。

C.“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是说三国时代的孙权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隅,英武了得。

D.“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本是曹操的语言,现在由辛弃疾口中说出,代表了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呼声。

【解析】B、应该是设问的修辞。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A.《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词的题目。

B.诗歌的上阕化用了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用得不落痕迹,贴切自然。

C.本词下阕落笔眼前引遐思,令词人慕古伤今,忧患惆怅。

D.“生子当如孙仲谋”,此处赞叹孙权的雄才大略,实际上暗指类似东吴占据了江南半壁江山的南宋,没有出一个像孙权那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考题及答案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考题及答案

一、阅读《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做1-6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1.词中“悠悠”一词一语双关,既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又指词人————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3.“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词人什么感情4.“生子当如孙仲谋”在本词中是点睛之笔,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这句词隐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请结合这首词分析其语言风格豪放的特点。

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之事的感慨。

B.“悠悠”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C.“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用象征手法写出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

D.词的构思巧妙,以设问的方式层层推进,感情深沉,意境高远。

答案:1.思绪之绵长(无穷)2.借古讽今(借历史典故抒发个人情怀)。

词人热情赞颂了孙权的不畏强敌,其实是暗讽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怀。

3.示例一:设问,有登临北固亭,望神州风光引发联想,抒发了词人对古往今来国家兴衰之变化无常的无限感慨。

示例二:比喻,把千古兴旺,国家盛衰的历史变迁比作滚滚东流悠悠不尽的长江水,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词人对古往今来国家兴衰之变化无常的无限感慨。

示例三:诗词化用,化用杜甫《登高》里“无边落木萧萧下,不见长江滚滚来”的诗意感慨千古兴亡无尽无休,一如江水滚滚东流。

4.运用借典抒情的表现手法,词人借用曹操赞叹孙权雄才大略的典故,隐含着对当今朝廷的不满,希望有像孙权那样雄才有胆略的皇帝来领导抗金斗争,收复失地,统一中国,抒发了慕古伤今、忧愁怅惘之情。

5.示例一:通篇三问三答,从“何处望神州”到“千古兴亡多少事”,再到“天下英雄谁敌手”层层推进,气势越来越强,显示词人豪放的情怀。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习题及答案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习题及答案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习题及答案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XXX的一首词作,通过对古迹的登临,抒发了对兴亡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歌颂。

词中“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中原已非我所有的悲愤之情。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这句话赞扬了XXX年少有为,不畏强敌,并战而胜之的英雄气概。

选择题中,第一题的正确答案是B,因为“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是设问的修辞手法,而不是反问。

第二题的正确答案是A和D,因为词中的上阕和下阕都有对兴亡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歌颂,而下阕的“生子当如XXX”是对XXX的赞扬,而非对南宋的讽刺。

第三题的错误选项是A,因为词中并没有提到XXX和XXX,而是对XXX进行了赞扬。

B、C、D三个选项都是正确的。

改写】
A。

通过歌颂古代英雄人物,这首诗讽刺了南宋统治者在XXX入侵面前的无能和胆怯,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感。

4.句子“生子当如XXX”的深刻含义是感慨当时的统治者无能,希望北伐收复失地。

5.这首诗是一首怀古诗,作者通过歌颂古代英雄人物,讽刺南宋统治者在XXX袭扰面前的胆怯和无能。

句子“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中原失去的悲痛和不满。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含答案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15.“用典”是古诗词中常见的写作手法。

下列用典的诗(词)句与“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在抒发情感上最接近的一项是()A.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B.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C.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D.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16.叠词能够突出意象的情态,如《诗经》里“关关雎鸠”,崔颢《黄鹤楼》中的“芳草萋萋鹦鹉洲”。

结合本词,从韵律和内容两个方面,说说你对“悠悠”一词的理解。

【答案】15.C 16.在音韵上,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律美,又与下文“滚滚”相和;内容上,兼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

【解析】15.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诗的意思是: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

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借用此典,意在说明只有像曹操、刘备那样的英雄,才能与孙权一决高低。

其实,暗示了只有孙权才是天下第一英雄。

词人赞赏孙权,就是要此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感叹如今南宋当下没有像孙权这样的人来扭转乾坤,也暗含了自己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恨。

A.“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我的家书应该送到什么地方呢?北去的归雁啊,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此句情景交融,风格壮美,诗人用“雁足传书”的典故,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传达出内心的乡思愁绪。

与本诗表达的感情不接近。

B.“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这句诗通过表达诗人在红尘中难以找到知音的孤独和伤感,以及泪水沾湿青衫的描绘,来表达诗人的哀怨和愁苦。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选择题带答案(1)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选择题带答案(1)

7.选出对辛弃疾的《南乡子》赏析有误的一项的( ) A.《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 口北固亭有怀是词的题目。 B.上阕借景抒情,作者登楼远望,想到中原沦陷的故土, 思接千载,慨叹历史兴亡之事远逝难追,整体情感沉郁悲怆 。 C.下阕借孙权来衬托曹刘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英雄 的仰慕,对屈辱求和的南宋朝廷的失望与愤慨。 D.全词以三问三答结构全篇,简洁明快,层次分明;融古 语【入答词案】,C浑【详厚解雄】壮C.有,误意,境不高是“远借。孙权来衬托曹刘的英雄形象”,是
11.下面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
A.词的上阕写作者登高远望,想到中原沦陷,思 接千载,慨叹历史兴亡之事远逝难追。 B.“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悠悠”“流” 兼指时间漫长久远和词人忧国思绪之无穷。 C.下阕借用典故,极力渲染孙权称雄天下的英姿 ,流露出作者对孙权不可一世的不满之情。 D.全词三问三答,层层深入,既表现出感情的悲 怆,也展现了慷慨激昂的英雄本色。
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词人心中不尽的愁思和感慨,犹如长流不 息的江水,并非“透露出时光流逝的伤感”。
9.选出下列对辛弃疾的《南乡子》赏析有误的一项( ) A.这首词是辛弃疾担任镇江知府,在登上北固山时创作的 一首著名的怀古咏志之词。 B.“悠悠”指时间久远,也指词人思绪无穷;“不尽长江 滚滚流”透露出时光流逝的伤感。 C.下阕两次用典,借赞颂孙权不畏强权来讽刺南宋朝廷苟 且偷安,表现词人的爱国情怀。 D.全词简洁明快,以三问三答、层层推进来结构全篇,既 【相答互案呼】应B【,详又解】层“次不分尽明长江。滚滚流”,借用杜甫《登高》诗句:“无边
南乡子选择题
1.选出下列对辛弃疾的《南乡子》赏析有误的一项( ) A.上阕写作者登楼远望,想到中原沦陷的故土,思绪万 千,慨叹历史兴亡之事远逝。 B.“悠悠”叠词的运用,不仅暗示了时间之慢,而且也 表现了词人心中无尽的愁思。 C.“生子当如孙仲谋”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仰慕,对屈 辱求和的南宋统治者的失望与愤慨。 D.全词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借景抒情,借古讽 今;融入典故,直抒胸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阅读答案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阅读答案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阅读答案《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阅读答案
欣赏下面的古诗(6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1.本词选自《稼轩长短句》,“南乡子”是,“登京
口北固亭有怀”是。

(1分)
2.“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作者)《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的意思感慨。

(2分)
3.表达该诗主旨的诗句是:。

(1分)
4.本词表达诗人的怀念,并希望能有像孙权那样有
才有略的人来领导抗金斗争,收复失地统一中国。

(2分) 参考答案:
(一)1.词牌名题目2.杜甫千古兴亡无尽无休,一
如江水滚滚东流。

3.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4.对
被金兵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
(1)简要赏析“生子当如孙仲谋”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4分)
(2)有人说“年少万兜鍪”中的“万”字用得巧妙,请加以赏析。

(4分)
参考答案:整理。

(完整版)《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完整版)《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7-8题。

(5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7.“何处望神州”中的“神州”指什么地方?(2分)
8.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3分)
答案:
7 “中原地区”或“中原”或“中原大地“或”中国“。

8.①借古讽今,抒发作者对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求收复失地的投降路线的愤懑之情(若只答“借古讽今“不得分);②希望能有像孙权那样有才略的人来领导抗金斗争,统一祖国(或: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

(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原词】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译文】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

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

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

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

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

“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主题思想】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赞扬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并战而胜之的句子是: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2、历代诗人常常喜欢登临古迹,借以抒情言志。

杜牧曾发出“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感慨,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也曾有物是人非的嗟叹。

二、简答题1、赏析本词中“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答:从千古兴亡的故事中,举出与京口有关的曹操、刘备,特别是标榜了孙权的英雄形象,期盼当今能够出现孙权式的英雄统率千军万马抵抗侵略,光复神州。

2.“年少万兜鍪”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答:运用了借代的手法,用“兜鍪”代指士兵。

“兜鍪”,古代作战时戴的头盔,此处用“兜鍪”代指士兵,这样写非常形象,带着头盔的士兵,整装待发,英勇作战,年少的孙权统帅着这些士兵,更显其英姿飒爽,勇猛无敌,智勇双全。

3.这首词最大的特点是以问句的形式来抒怀。

结合全词对该特点做简要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习题及答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
班级:姓名: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原词】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译文】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

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

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

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

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

“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习题】
1、下列对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怀古诗。

作者通过对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了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

B.“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这两句词,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所有了。

C.“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是说三国时代的孙权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隅,英武了得。

D.“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本是曹操的语言,现在由辛弃疾口中说出,代表了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呼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词的题目。

B.诗歌的上阕化用了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用得不落痕迹,贴切自然。

C.本词下阕落笔眼前引遐思,令词人慕古伤今,忧患惆怅。

D.“生子当如孙仲谋”,此处赞叹孙权的雄才大略,实际上暗指类似东吴占据了江南半壁江山的南宋,没有出一个像孙权那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

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南乡子”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这首词怀念的是三国时期的刘备、孙权和曹操。

B.“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两句的意思是说中原土地已非我有寓有“故国之思”。

C.上片对景抒怀,抒发“兴亡”之叹。

下片歌颂孙权的英雄业绩,含蓄的讽刺最高统治集团的昏庸、无能,表达自己收复中原,统一中国的强烈愿望。

D.这是一首登临怀古的词作,善于用典,自然贴切,不露痕迹。

4、对“生子当如孙仲谋”这一句的深刻含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赞扬孙仲谋这样的英雄人物。

B.对敌人的轻蔑。

C.作者希望自己的后辈成材。

D.感慨当时的统治者无能。

5、赏析本词中“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年少万兜鍪”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7.这首词最大的特点是以问句的形式来抒怀。

结合全词对该特点做简要分析。

【答案】
1、分析:B、应该是设问的修辞。

2、分析: B 下阙借古讽今,没有落笔眼前。

3、分析:A 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全词饱含着爱国、卫国的强烈感情.
4、分析:D
5、答:从千古兴亡的故事中,举出与京口有关的曹操、刘备,特别是标榜了孙权的英雄形象,期盼当今能够出现孙权式的英雄统率千军万马抵抗侵略,光复神州。

6、答:运用了借代的手法,用“兜鍪”代指士兵。

“兜鍪”,古代作战时戴的头盔,此处用“兜鍪”代指士兵,这样写非常形象,带着头盔的士兵,整装待发,英勇作战,年少的孙权统帅着这些士兵,更显其英姿飒爽,勇猛无敌,智勇双全。

7、答:开头两句“何处望神州”,以问开头,将那种国土尽失而不能收复的悲痛心情表现出来;“千古兴亡多少事”,历史沧桑变化,兴亡更替,此乃人力无法挽回;“天下英雄谁敌手”,将孙权与曹操刘备并称,说明只要励精图治,定能治理好国家。

通过这些问句,抒发了自己对朝廷的不满,借古讽今,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