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简单机械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中考实验复习:简单机械

初中物理中考实验复习:简单机械

二、动滑轮
工作时,轴随着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物重 物体移 物体移动 拉力 拉力 拉力移动 G/N 动方向 距离h/m F/N 方向 距离S/m
结论: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 但
费距离,且不改变力的方向。
三、滑轮组
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组合叫滑轮组。
结论: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 又可以改 变力的方向。
(3)改变阻力和阻力臂的大小,相应调节动力和动力臂的 大小,再做几次实验。
(4)在杠杆的一侧挂上钩码作为阻力,通过在其他位置上 用弹簧测力计拉住杠杆的办法使杠杆平衡。将动力F1、阻 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记录表格中。
次数
1 2 3 4 5 6
动力 F1/N
阻力 F2/N
动力臂 阻力臂
l1/m
分析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注意事项】 1.用测力计作阻力时,应保持测力计与杠杆成 垂直状态。同时还应注意不能使测力计的指针与刻度 板摩擦。 2.调好杠杆平衡进行实验之后不得再调整平衡 螺母。 3、交代杠杆在挂钩码前处于水平位置的目的。
【实验方法】 1.安装、调整杠杆 将杠杆安装在方座支架上,安装时注意使杠杆
的支撑轴成水平。调整平衡螺母,直到杠杆平衡。 2.研究动力和阻力相等的平衡 取数目相同的两组钩码,一组作动力,一组作
阻力。把它们分别挂在杠杆的两臂上,先把动力臂长 度固定,改变阻力臂的长度直到杠杆平衡。这样做3 至4次,看每次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是否相等。把 最后一次数据记入表中。
W有 Gh
F
W总 Fs
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铁架台、滑轮、细线、钩码。
注意事项 竖直向上,缓慢拉动测力计。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简单机械(滑轮)(含答案)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简单机械(滑轮)(含答案)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简单机械(滑轮)一、选择题1.学校每周一举行的升旗仪式中,升旗手在国歌声中将国旗升到旗杆顶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旗手拉绳子用的力是国旗所受重力的一半B.旗杆顶端的定滑轮用来改变力的方向C.国旗匀速上升过程中机械能守恒D.滑轮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2.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重为10N的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50N的物体,不计摩擦,则该同学所用拉力F的可能值是()A.20N B.25N C.30N D.35N3.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不计绳重及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匀速提升2个相同的物体,则()A.甲较省力且机械效率较高B.乙较省力且机械效率较高C.两个滑轮组省力程度不同,机械效率相同D.两个滑轮组省力程度相同,机械效率不同4.两个滑轮按如图所示的方式组合,用5N的拉力F拉动绳端,使物体在5s内水平向左匀速滑动1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是定滑轮,B是动滑轮B.拉力F的功率为2W5.某人重力为600N,他想坐在吊篮里用滑轮组把吊篮匀速拉上去,如图所示,已知吊篮和货物重240N,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他所用的力应为()A.280N B.80N C.420N D.120N6.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物体。

测得物体重力为3N,滑轮组在1s内将物体匀速提升0.2m,绳子自由端拉力F为2N,不计绳重和轮轴间的摩擦。

关于此过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动滑轮重力为0.8N B.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1.2J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1m/s7.电梯是高层住宅必备的交通工具。

如图所示是某种升降电梯工作原理图,它由轿厢、对重、电动机、钢丝绳、滑轮等部件连接组成。

电动机和对重通过钢丝绳分别给轿厢施加拉力,连接轿厢的两根钢丝绳非常靠近,轿厢与对重的运动方向始终相反(不计钢丝绳重力和一切摩擦)。

对重的质量为400kg,空轿厢的若还是小李一人乘该电梯匀速上升,右侧钢丝绳拉力。

中考物理简单机械考点梳理+试题!

中考物理简单机械考点梳理+试题!

中考物理简单机械考点梳理+试题!一、思维导图二、知识点过关知识点一:杠杆1.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如跷跷板)【注意】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形状,但是它一定是硬棒。

2.杠杆五要素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O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2表示。

(力的作用线: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画的一条直线)【注意】支点一定在杠杆上,而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点都在杠杆上;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到作用点的距离。

(认真区别作用线与作用点)01关于杠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一定是直的B.使用杠杆时可以省力同时又省距离C.动力臂一定等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D.动力臂不仅与动力作用点的位置有关,而且还跟动力的方向有关3.力臂的画法一定点(支点),二画线(力的作用线),三从点(支点)向线(力的作用线)引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即为力臂,并表上相应的符号(l1或l2)。

如下图:一定点二画线三引垂线02如图甲所示,用钢丝钳剪铁丝时,钢丝钳可以看成是两个杠杆的组合,其中一个杠杆如图乙所示。

请在图乙中:(1)画出动力F1的力臂;(2)从A、B两点中选择更省力的位置,在该点处画出阻力F2的示意图。

4.杠杆的平衡条件含义:在力的作用下,如果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缓慢匀速转动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杠杆平衡条件: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F1l1=F2l2)03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小华利用杠杆、细线、钩码等器材进行探究:(1)调节杠杆平衡时,根据生活经验,需要保持杠杆在位置平衡。

从实验的角度来讲,杠杆在这个位置平衡是为了方便读取。

(2)如图所示在杠杆左侧的A点挂上两个钩码,为了使杠杆保持平衡,在杠杆的右侧挂钩码时,是先确定细线位置再挂钩码还是先挂钩码再确定细线位置?。

2024年中考物理知识梳理及训练—简单机械(含解析)

2024年中考物理知识梳理及训练—简单机械(含解析)

2024年中考物理知识梳理及训练—简单机械(含解析)一、杠杆1.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2.描述杠杆特征的五个要素以用撬棒撬物体为例进行分析讲解。

(1)描述杠杆的“五要素”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注意:“力的作用线”是指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不是支点到作用点的距离。

(2)透析杠杆五要素①支点:一定在杠杆上,可以在杠杆的一端,也可以在杠杆的其他位置;同一杠杆,使用方法不同,支点位置可能改变。

(以上均选填“一定”或“可能”)②动力与阻力:作用点一定在杠杆上(选填“一定”或“可能”),分别使杠杆向相反方向转动(选填“相反”或“相同”),动力和阻力是相对的,一般把人对杠杆施加的作用力称为动力。

③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不是支点到作用点的距离;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如图中l 1、l 2;若力的作用线过支点,则力臂为0。

(3)力臂的画法步骤画法图示第一步:确定支点O假设杠杆转动,杠杆上相对静止的点即为支点第二步:确定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线从动力、阻力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或反方向)分别画直线,即为动力、阻力的作用线第三步: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间的距离为力臂二、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平衡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或匀速转动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2.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公式表示:F 1L 1=F 2L 2,这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2)注意:①杠杆是否平衡,取决于力和力臂的乘积;若乘积相等就平衡,否则沿着乘积大的那端转动。

②注意单位统一:在应用杠杆平衡条件时动力和阻力的单位要统一(单位用N ),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单位也要统一(单位用m 或cm )。

中考物理复习:简单机械

中考物理复习:简单机械

中考物理复习:简单机械知识点1:杠杆1、杠杆及其五要素:(1)杠杆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

如:鱼杆、铁锹。

(2)杠杆五要素: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 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 2表示。

※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 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 2表示。

2、杠杆的平衡条件:(1)杠杆平衡:杠杆静止不动或匀速转动都叫做杠杆平衡。

注意:我们在实验室所做的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是在杠杆水平位置平衡进行的,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这样的平衡是不多的。

在许多情况下,杠杆是倾斜静止,这是因为杠杆受到平衡力作用。

所以说杠杆不论处于怎样的静止,都可以理解成平衡状态。

(2)杠杆平衡条件的表达式: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公式的表达式为:F 1l 1=F 2l 2。

3、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及力臂的画法:求最小动力问题,可转化为找最长力臂问题。

找最长力臂,一般分两种情况:(1)在动力的作用点明确的情况下,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连线就是最长力臂;(2)在动力作用点未明确时,支点到最远的点的距离是最长力臂。

力臂的画法:(1)首先在杠杆的示意图上,确定支点O。

(2)画好动力作用线及阻力作用线,画的时候要用虚线将力的作用线适当延长。

(3)在从支点O 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在垂足处画出直角,从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力的作用线重合,让另一条直角边通过交点,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作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在旁边标上字母,l 1和l 2分别表示动力臂和阻力臂。

※画杠杆示意图时应注意:(1)阻力作用点应画在杠杆上:有部分同学认为阻力由石头的重力产生,所以阻力作用点应画在石头重心上,这是错误的。

九年级物理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

一、简单机械:1.杠杆:杠杆是由杠杆臂、支点和力臂组成的简单机械装置。

在杠杆上,力臂越大,力度越小,反之,力臂越小,力度越大。

支点处受力平衡,即力矩相等。

2.滑轮:滑轮由轮筒和轮外零件构成,用于改变施力方向。

滑轮可以分为固定滑轮和活动滑轮。

固定滑轮用于改变施力方向,力度不变;活动滑轮可以改变施力方向,同时还能改变力的大小。

3.斜面:斜面是曲面的倾斜物体,可用于减小移动物体所需的力量。

斜面上物体所受的力可以分为一个与斜面平行的力和一个垂直于斜面的力。

斜面较平时所需的力较小,斜面较陡时所需的力较大。

4.轮轴:轮轴由轴和轮组成,是一种用于减小摩擦力的简单机械装置。

通过使用轮轴,可以减小力的大小,但同时需要增加施力的距离。

5.楔子:楔子是一种用于分割或固定物体的简单机械装置。

楔子的刃部较小,施加的力较大,可以将物体分为两半。

楔子的刃部较大,施加的力较小,可以将物体固定在一起。

二、功:1. 功的定义:功是力在作用方向上的乘积。

即功=力× 距离×cosθ。

其中,力的单位为牛顿(N),距离的单位为米(m),角度θ为力的方向与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2.正功和负功:当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时,称为正功;当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时,称为负功。

3.功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为焦耳(J)。

其他常见单位有千焦耳(kJ)和千瓦时(kWh)。

4.机械功率:机械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机械功率等于力×速度,即功率=功÷时间。

机械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5.机械效率:机械效率是指输入功与输出功之间的比值,可以用来衡量机械装置的工作效率。

机械效率等于输出功÷输入功乘100%。

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中考物理《简单机械》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简单机械》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简单机械》专项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如图所示的工具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 食品夹子B. 筷子C. 核桃夹D. 镊子2.用如图所示的四种简单机械,将同一重物从低处匀速提升到高处,在不计机械自重及摩擦的情况下,最省力的是()A. B.C. D.3.如图所示,用一根绳子绕过定滑轮,一端拴在钩码上,手执另一端,分别用力1F和2F、3F匀速拉起钩码。

忽略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1F较大B. 3F较大C. 2F较大D. 1F和2F、3F的大小相等4.小凯和小满同学用相同的拉力F拉着同一个物体,沿不同的斜面向上匀速运动了相同的距离,如图所示。

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满所做的总功较多B. 两人所做的总功一样多C. 两人所做的有用功一样多D. 甲、乙两斜面的机械效率相同5.杆秤是一种中国传统的称量工具,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智慧。

如图所示,O为杆秤提纽,OA=8cm,秤砣质量m=0.2kg,不挂重物和秤砣时,手提提纽,杆秤可水平平衡。

用它称鱼,当秤砣置于B点时,杆秤再次水平平衡,此时测得OB=32cm,则鱼的质量为()A. 1.0kgB. 0.8kgC. 0.6kgD. 0.4kg6.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力不同的物体时,除了动滑轮的重力导致的额外功外,其他因素导致的额外功与总功之比为一定值。

已知动滑轮的重力为1.0N,绳子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0N。

当匀速提升重为9.0N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1%,则使用该滑轮组匀速提升物体时的机械效率的最大值为()A. 90%B. 89%C. 88%D. 87%7.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先匀速提升重为是G1的物体,额外功与有用功之比为1︰3;再匀速提升重为G2的物体。

中考物理总复习《简单机械(滑轮)》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简单机械(滑轮)》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简单机械(滑轮)》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用一根绳子绕过定滑轮,一端拴在钩码上,手执另一端,分别用力1F 、2F 和3F 匀速拉起钩码。

忽略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F 较大B .3F 较大C .2F 较大D .1F 和2F 、3F 的大小相等2.如图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重力和摩擦),其中最省力的是( ) A .B .C .D . 3.如图所示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其中所需动力最大的是( )(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A.B.C.D.4.生活中处处都有物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篮球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变小B.常用温度计把冰的温度定为0℃C.旗杆上的滑轮是动滑轮D.小安同学背着书包站在上行的电梯中,她对书包做了功5.下列设备中所对应的物理知识,错误的是()A.重垂线——利用重力方向竖直向下B.定滑轮——省一半力C.潜水艇——改变自身重量实现沉浮D.盘山公路——利用斜面省力6.由于疫情影响人们尽量多宅在家里几天,这段时期家里肯定储备了很多罐头食品,罐头食品味道很不错,但徒手开玻璃瓶装罐头比较麻烦,而用钢匙撬瓶盖,听到“噗”的进气声,瓶盖就容易打开了。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瓶盖很难被打开是因为瓶内气压大于瓶外气压B.在撬瓶盖的过程中钢匙相当于省力杠杆C.“噗”的一声是瓶盖振动发出的D.玻璃瓶口的螺纹相当于滑轮7.如图甲示,重80N的物体在大小为30N的水平向左的拉力F1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以0.4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再改用图乙所示的滑轮组拉物体,该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2作用下,在相同的水平面上以相同的速度水平方向右匀速直线运动了0.5m(滑轮与绳子质量及滑轮与绳子的摩擦均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15NB.拉力F2的功率为36WC.拉力F2的大小为90ND.拉力F2做的功为15J8.如图所示,重物G=300N,动滑轮重40N,要使重物匀速上升3m,不计摩擦和绳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640N,并向上移动6m B.F=640N,并向上移动1.5mC.F=340N,并向上移动6m D.F=150N,并向上移动l.5 m9.下列所示简单机械中,使用时不能省力但能省距离的是()A.瓶起子B.食品夹C.水龙头开关D.定滑轮10.图甲所示,用一个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600N的物体,在卷扬机拉力F的作用下,绳子自由端竖直移动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中的图线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