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诗人简介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稚子弄冰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稚子弄冰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稚子弄冰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稚子弄冰》是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之一,这首诗写了冬天孩子们的一场嬉戏,诗句写得清新明快,稚子的喜乐与失望,宛然在目。
这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
全诗四句, 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
二、说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古诗的意思。
2、凭借语言文字注解、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3、让学生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
教学难点: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四、说教法学法稚子弄冰》的诗句稍难理解一些,我采用了小组学习的方式,根据注解,让学生讨论、想象,也不难理解其意,同时也感受到了古诗的优美,达到了陶冶情操,提升鉴赏的目的。
五、说学情小学生阅读能力尚在形成阶段,要不断地让学生总结课堂上所学到的阅读方法,并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以一篇带多篇”阅读,使之形成能力。
古诗中像这样描写儿童活泼可爱的诗篇还有很多,应该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自己搜集,自己积累,并开展“赛诗”会。
这样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积累这方面知识。
六、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你们正经历着人生的美好季节,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可是,你们想知道一千多年前的儿童,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吗有许多喜爱儿童和富有童心的诗人,他们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作品,在他们的诗词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千年以前的孩子的生活情景。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稚子弄冰》这首诗。
[设计意图] 通过谈话导入本课, 让学生提前想一千多年前的儿童生活的场景。
(二)、初读古诗,想象画面1、了解作者杨万里(公元 1127 年— 1206 年),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江西省吉安市)人。
人教部编版小学阶段诗词作者简介汇总

教版小学阶段诗词作者简介汇总江南汉乐府未知作者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古郎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北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人教版一到六年级古代诗人常识归类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到六年级古诗文作者归纳资料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汉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
逝世于安徽当涂县。
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静夜思》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孟浩然,唐代诗人。
本名不详(一说名浩),汉族,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
字浩然,世称「孟襄阳」,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襄阳南门外背山临江之涧南园有他的故居。
曾隐居鹿门山。
高鼎,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是清代后期诗人。
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其人无甚事迹,其诗也多不合那个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为他写了一首有名的有关放风筝的《村居》诗。
著有《拙吾诗稿》。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
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
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
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
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
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
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
南宋杰出的诗人,汉族人。
一生力主抗金,与范成大、陆游等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苏东坡宋代文学家、书画家。
原名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眉山三苏之大苏。
出身于寒门家庭,幼年承受家教,深受其父苏洵的熏陶,母程氏也曾"亲授以书"。
既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
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名师教案

第四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内容分析本课分为三首七言古诗,展现了不同时代下诗人的情怀,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片赤子之心。
课堂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入情、在品味意境中悟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
训练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提高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总体感知边塞诗的风格,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语文要素借助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所传达的感情。
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仞、岳”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裳”,会写“仞、岳”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过程与方法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教学难点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媒体选择图片教学活动合作学习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从军行》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从军行》,背诵《从军行》,默写《从军行》。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每个时代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杀敌报国的动人事迹。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边塞组诗《从军行》中的第四首诗。
(板书:从军行)在王昌龄的笔下,边塞风光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解题:从军行是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
题目中加上“歌”“引”“吟”“歌行”等的诗大多属于乐府诗。
3.了解诗人王昌龄的相关信息。
(出示作者的资料)【设计意图】从介绍边塞诗入手是为了让学生对这类诗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总体感知边塞诗的风格,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品读《从军行》时能更快地融入此诗特有的情境。
二、感知诗意。
1.自由读古诗,要读准字音,读得字正腔圆,读出节奏。
小学语文诗人简介总结

小学语文诗人简介总结小学语文读本里分布着精彩纷呈的诗文,诗文的背后更是众多优秀的诗人,下面我们就来一一介绍几位小学语文诗人:陆游(1125-1210),祖籍浙江,活跃于南宋时期,曾任太学士,受到宋徽宗的赏识,历任宦官及文学家,其代表作有《咏梅》、《卜算子咏梅》等。
陆游的诗歌散文状态多变,富有清新浪漫之意,诗句有深厚意涵,更以其节奏清纯、藏象深邃而在传统诗文中卓越异彩,被誉为“独醒者”。
温庭筠(1236-1305年),祖籍浙江,活跃于元代,历任官员及文学家,曾被称为“大文学家”。
代表作有《柳梢青咏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温庭筠诗歌清新浪漫,意象深邃,诗句动人,有一种悠远、豁达的节奏,其文字有柔婉优美、楚辞芬芳之功。
孟郊(689-740年),祖籍浙江,活跃于唐代,历任诗人、仕宦。
其诗歌得到宗室赞赏,被誉为“唐代最优秀的诗人”。
孟郊诗歌语言洗练,抒情自然,诗句朴实优美,深入人心,情怀独特,其诗句常以“两行清泪滴”、“才入芸伎身归”等句式赞美,几乎成为中国文学的里程碑。
李白(701-762年),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活跃于唐朝,历任元和、安禄山、玄宗帝国及文学家,曾一度受到玄宗的赏识,后来受到宦官的迫害,比较有名的诗作有《将进酒》、《静夜思》等。
李白的诗歌有着张力感与曲调优美,穿梭于古典文学和宋词之间,其文字有婉约慵懒之特征,给人以多彩多姿的感觉,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代表作。
崔护(717-770年),活跃于唐代,历任宰相、唐代大诗人。
他诗歌中有着华美的曲调、流畅的文字、精辟的意象,其中有大量的生活题材,表达了他对家国的思念之情,更有那令人动容的民族主义情怀,使他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这些小学语文诗人在文学史上都是有着不可磨灭的辉煌,其优秀的作品更是传唱于古今,令人叹为观止。
这些优秀作品不仅给我们灌注了深重的文人之血,也让我们深切着迷于诗文的美妙与精髓,让我们在思想的深度与广度中获得新的体会,更激发了我们精神的崇高与追求,我们有充分的理由一起称赞这些书写史诗的优秀诗人。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之《村晚》说课稿及反思 共二篇 人教部编版

古诗三首之《村晚》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村晚》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的期中一首,这是南宋诗人雷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有着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似被山咬住的红红落日以及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
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联系课文语境,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再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并写出《村晚》所描绘的景象。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
四、说教法学法教学《村晚》时,在实践环节我采用“画中延伸,体验成功”这一方法,让学生动手添画,使画面更加完整。
这不仅是给学生起个示范作用,而且让他们觉得老师和他们是一起学习的伙伴,拉近师生的距离。
学生们个个都画得非常认真,非常用心。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了古诗内容,又让学生在叙述中锻炼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了语言。
五、说学情小学生阅读能力尚在形成阶段,要不断地让学生总结课堂上所学到的阅读方法,并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以一篇带多篇”阅读,使之形成能力。
古诗中像这样描写儿童活泼可爱的诗篇还有很多,应该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自己搜集,自己积累,并开展“赛诗”会。
这样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积累这方面知识。
六、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1.引导回忆、背诵以前学会的古诗,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2.出示诗题:村晚(1)启发学生用逐字理解、补充意思的方法读懂诗题,初步了解这首诗描绘色的景象。
(2)简介作者:雷震,宋代诗人。
(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1.提出要求,指导自学。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主题阅读:关山月(陆游)

关山月宋·陆游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注释】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和戎:原意是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实指宋朝向金人屈膝求安。
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下诏与金人第二次议和,至作者作此诗时,历时为十五年。
边:边防,边境。
朱门:红漆大门,借指豪门贵族。
沉沉:形容门房庭院深邃。
按:击节拍。
戍楼:边界上用以守望的岗楼。
刁斗:军用铜锅,可以做饭,也可用来打更。
【译文】与金人议和的诏书已经下了十五年,将军不作战白白地来到边疆。
深广、壮丽的贵族府里按着节拍演歌舞,马棚里的肥马默默死去、弓弦朽断。
守望岗楼上报更的刁斗催月落,三十岁参军到如今已经白了发。
从笛声里谁人知道壮士的心思。
月亮白白地照射着出征将士的骨头。
中原一带的战争古代也听说有,但哪有异族统治者能在中原传子传孙?沦陷的人民忍痛生存盼复国,今天晚上有多少地方的民众在流泪!【鉴赏】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南宋集团妥协投降政策的谴责,对抗敌爱国的将士和遗民的深切同情,和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关山月》集中体现了陆游爱国诗歌的进步内容和精神实质。
陆游诗歌爱国主义精神还常常表现为他壮志未酬的愤懑。
在这首诗中,“将军不战空临边”,“厩马肥死弓断弦”,“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等句子中间也隐含着自己倾音无路,壮志未酬的悲愤。
1/ 1。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备课素材 第二单元 《舟过安仁》作者杨万里简介

《舟过安仁》作者杨万里简介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
字廷秀。
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继而调任永州零陵(今属湖南)县丞。
此时南宋名将张浚谪居永州,勉杨万里以"正心诚意"之学,因此他自名书室为"诚斋",世称诚斋先生。
生平绍兴三十二年(1162),孝宗即位,张浚重新起用,杨万里被荐为临安教授,以父丧未能赴任。
服丧期满,改知隆兴府奉新(今属江西)县。
在任时禁吏胥贪赃,甚得民心。
乾道六年(1170),上《千虑策》三十道,陈述关于"君道"、"国势"、"治原"、"人才"、"刑法"、"民政"等重大问题的意见,受到宰相陈俊卿、虞允文的重视,征召为国子博士。
次年,侍讲张□(张浚之子)因反对任命外戚张说而谪守袁州,杨万里抗疏挽留,又致书虞允文,劝他主持公道。
虽然张□仍被贬谪,但杨万里的言行,却受到公论的赞许。
屡迁至将作少监。
淳熙元年(1174),外出任漳州知州,不久改知常州。
淳熙六年,提举广东常平茶监,升任广东提点刑狱。
淳熙九年,因母丧去职。
十一年服满返杭,任吏部员外郎,升郎中。
次年,因地震应诏上书,劝告孝宗"姑置不急之务,精专备敌之策","治舰扼险",以"足国裕民"。
十三年,迁枢密院检详官兼太子侍读,向宰相王淮推荐朱熹、袁枢等16位人才。
后迁秘书少监。
高宗卒,万里力争张浚当配享庙祀,触怒孝宗,出知筠州(今江西高安)。
淳熙十六年(1189),光宗即位,杨万里被召入朝,任秘书监。
年底,金谴使来贺正旦,万里奉派为接伴使,此行途中,题咏颇多。
绍熙元年(1190),外出任江东转运副使。
这时朝议欲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他上疏反对,并拒不奉诏,因此触怒时相,改任赣州知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人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
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
南宋名臣、文学家。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
乾道三年(1167年),出知处州。
乾道六年(1170年),作为泛使出使金国,索求北宋诸帝陵寝之地,并争求改定受书之仪,不辱使命而还。
乾道七年(1171年),自中书舍人出知静江府。
淳熙二年(1175年),调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
淳熙五年(1178年),升任参知政事,此后相继知明州、建康府,颇著政绩。
晚年退居石湖,并加资政殿大学士。
绍熙四年(1193年),范成大逝世,年六十八。
累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
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
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
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
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
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
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累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
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
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
此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
著有《诚斋集》等传世。
所作赋,以《浯溪赋》、《海赋》为有名。
所作词今存仅15首,风格清新,富于情趣,颇类其诗。
雷震,南宋,生平不详。
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
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士。
其诗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