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免疫学课件:免疫器官

合集下载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免疫学检验课件)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免疫学检验课件)

T细胞在胸腺内发育过程
早期阶段 早期T细胞的主要表型:CD4- CD8-(DN) 第二阶段 前T细胞: CD4+CD8+(DP) 第三阶段 阳阴性选择,CD4+或CD8+
二、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
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 接受抗原刺激发生应答的场所
1、淋巴结 2、脾脏 3、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1、淋巴结
浅皮质区
成一个有机整体。
免疫器官
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
免疫系统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分子
免疫器官
一、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 熟的埸所
骨髓 胸腺
二、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T细胞和B细胞定居、产生 特异性免疫应答、构成淋巴细胞再循环的埸所。
淋巴结 脾 黏膜相关的淋巴组织
一、中枢免疫器官
窦 脾静脉,少数经输出淋巴管进入胸导管返回血
液循环
在其他组织,淋巴细胞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 随淋巴液回流至局部淋巴结后,再经输出淋巴管进入
胸导管和血液循环
淋巴细胞再循环示意图
再循环意义
淋巴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分布更合理; 淋巴组织可不断从循环池中得到新的淋巴细胞补
充,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通过再循环,增加了T、B与抗原与APC接触机会; 通过再循环,使机体免疫器官与组织相互联系构
肠道淋巴系统免疫应答
上皮细胞
M细胞
sIgA
巨噬细胞 Th
IgA
B
浆细胞
M细胞:为特化的抗原转运细胞,顶部胞质较薄,核位于基底 部,基底部质膜内陷成穹隆,内含多个淋巴细胞、Mф和DC。
淋巴细胞再循环
在淋巴结,淋巴细胞

免疫第三章 免疫器官

免疫第三章 免疫器官

第二节
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指所有参加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 其前身。主要包括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及 其他抗原呈递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和红细胞等。
在机体免疫应答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胞是淋巴样细胞,包
括T细胞、B细胞、无标志细胞(N细胞)、K细胞以及免疫应 答过程中的过渡型细胞和终末的效应细胞。
所以Thy-l抗原是鉴定小鼠T细胞的标志。
2)人T细胞的表面抗原
HLA抗原:是人类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通常静息 状态的外周T细胞只表达HLA I类抗原,某些活化T细胞 可同时表达HLAⅠ类和Ⅱ类抗原,HLA抗原对T细胞激 活和产生免疫效应具有重要作用。
3. 白细胞分化抗原
白细胞分化抗原:简称分化抗原,即CD抗原(cluster of
或称二级免疫器官 (secondary immune organs)
一、中枢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发生在胚胎早期,起源于内外胚层 连接处,为诱导淋巴干细胞成为免疫活性细胞,并将其 输送给外周免疫器官的场所。中枢免疫器官本身及其中 淋巴细胞的发育增殖不需要抗原刺激。
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和禽类特有的腔上 囊,它们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对外
主要参与细胞免疫。
1. T细胞的表面标志
T、B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大小、形态酷似,彼此无法区别
,但其膜表面具有可供鉴别的特殊结构,称为表面标志。表 面标志包括表面抗原和表面受体: 表面抗原:是指细胞表面能用特异性抗体检测的表面物质。 表面受体:是指细胞表面能与相应配基结合的结构。
(1) T细胞表面抗原
称腔上囊。
功能:来自骨髓的始祖B细 胞在法氏囊内分化、成熟为具有 免疫活性的B细胞。 新生期切除法氏囊,体液免 疫功能缺陷,但细胞免疫功能正 常。

畜禽解剖学——免疫系统ppt课件

畜禽解剖学——免疫系统ppt课件

三、淋巴
在淋巴管内流动的无色透明液体。 淋巴液来自于组织液,组织液来来自血液。 (一)淋巴的生成: 动脉 心 静脉

淋巴导管
静脉
毛细血管动脉端

毛细血管静脉端 组织液
淋巴干

毛细淋巴管
淋巴管
液体从压力高的地方流向压力低的地方,运 动可增大静脉压,有利淋巴的生成。
淋巴液生成示意图:
(二)淋巴管道:依据管道粗细和流动顺序,淋巴管道可以分 为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和淋巴导管四级。
任务十 免疫系统认 知
免疫系统的组成
• 一、免疫器官
中枢:骨髓、胸腺、法氏囊(鸟类)--免疫细胞产生、 分化、成熟的地方。是初级或一级免疫器官 周围:脾脏、淋巴结、扁桃体、血淋巴结、粘膜相关淋巴 组织--T、B淋巴细胞定居,免疫细胞进行免疫应 答的场所。是次级或二级免疫器官
• 二、免疫细胞
1.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 浆细胞 抗体(体液免疫) T淋巴细胞 致敏淋巴细胞 淋巴因子直接 杀伤病原(细胞免疫) 2.抗原递呈细胞(APC):提呈抗原信息给B淋巴细胞 3.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各组织中的吞噬细胞和血中的单核细 胞--无特异性 4.粒性白细胞:血中,不属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无特异性
产生免疫应答—T、B细胞 脏: 血液滤过作用—吞噬细胞 造血、贮血
哈德腺: 禽类腺体,分泌特异性 抗体,也有非特异性保 护作用。 1 组成:扁桃体、肠系 其它淋 膜淋巴结、肠集合淋巴 巴组织 : 结、阑尾、胃肠相关淋 巴组、呼吸道相关淋巴 组织等
中枢免疫器官与外周免疫器官的比较
中枢免疫器官 器官名称 骨髓、胸腺、法氏 囊 内外胚层结合部 胚胎早期
1.毛细淋巴管: 以盲端起于组织 内,通透性比毛 细血管强。大分 子的蛋白质、病 毒、细菌、癌细 胞可首先进入毛 细淋巴管。炎症 时,首先淋巴系 统有表现。

动物组织胚胎学--免疫系统 ppt课件

动物组织胚胎学--免疫系统  ppt课件

Marginal zone-红、白髓交界处。其与白髓之间有边缘窦,
是淋巴细胞由血液进入淋巴组织的重要通道。是脾脏首先捕获抗原的部位
ppt课件
10
Red 脾索-各种免疫细胞,淋巴细胞中以B细胞为主。 pulp 脾窦-多孔隙的栅栏状。
收缩状态
ppt课件
扩张状态
11
脾脏的血液通路模式图 具有特征性的笔毛动脉。
包括:血液单核细胞、结缔组织的组织细胞、淋巴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和交错突细胞、
肝枯否氏细胞、肺尘细胞、中枢神经的小胶质细胞、表皮朗格罕细胞、骨的破骨细胞。
功能 吞噬作用-外来异物和自身衰变成分。 参与免疫应答-处理并呈递抗原,启动免疫反应。杀灭外来病原体和肿瘤细胞 分泌活性物质-50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ppt课件
ppt课件
3
Lymph node
-体内最专一的淋巴器官
位于淋巴循环的通路上,具有数 条输入淋巴管。
实质包括外围的皮质和中央的髓质。
ppt课件
4
皮质
淋巴小结-生发中心:帽、明区、暗区。B细胞 副皮质区-弥散淋巴组织。胸腺依赖区。具有毛细血管后微静脉。 皮质淋巴窦-接收来自输入淋巴管的淋巴。滤过清除。
13
皮肤-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被皮系统
皮肤衍生物
毛与毛囊 皮脂腺 汗腺 乳腺
ppt课件
14
ppt课件
15
ppt课件
16
ppt课件
17
ppt课件
18
ppt课件
19
ppt课件
20
皮肤三层结构
ppt课件
21
表皮及其角质层
ppt课件
22
毛囊与皮肤腺
ppt课件

免疫器官和组织PPT课件

免疫器官和组织PPT课件

T、B细胞定居的场所 滤过和净化作用 初次免疫应答发生
二、脾
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
结构 白髓:胸腺依赖区: 沿中央小 动脉分布(淋巴鞘), 主要含T细 胞 非胸腺依赖区:白髓内的淋巴 小结和生发中心,含大量B细 胞 红髓: 内有大量B细胞、浆细 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脾的功能
1
T、B细胞定居的场所
较早
外周免疫器官 (次级淋巴器官)
相对较晚
组成 功能
骨髓、胸腺
淋巴结、脾及粘膜相关 淋巴组织
免疫细胞发生、分化、 成熟免疫细胞定居的场 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所;免疫应答发生的部

第三节 淋巴细胞归巢 与再循环
淋巴细胞 归巢概念
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 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
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
2
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3
分泌体液因子
4
过滤作用
Hale Waihona Puke 三、粘膜相关淋巴组织(一)粘膜免疫系统组成 包括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粘膜
淋巴组织,可分为具有一定结构的粘膜淋巴 滤泡和弥散的粘膜淋巴组织。
(二)粘膜免疫系统的功能 1.参与粘膜局部免疫应答 2.产生分泌型IgA 3.诱导免疫耐受
发生
中枢免疫器官 (初级淋巴器官)
从某种意义上说, 骨髓既是中枢免疫器官,
又是外周免疫器官。
造血干细胞的分化过程
骨髓 多能造血干细胞
自我更新 和分化能力
骨髓微环境
经过定向祖细胞、 前体细胞等分化阶段
最终分化、成熟 为各种血细胞
二、胸腺
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 位于胸骨之后
由两叶扁平的淋巴组织组成
新生儿胸腺相对较大,至青 春期达30-40克,此后胸腺 开始萎缩

《动物免疫学》PPT课件

《动物免疫学》PPT课件

第三节 K细胞和NK细胞
一 来源
骨髓多能干细胞
淋巴样干细胞 胸腺 直接分化 法氏囊
TC
KC 、NKC
BC
二 细胞特点及作用
(一) Kc(kill cell)
1、细胞数量和特点:约占体内淋巴细胞10%。 形态上不易与T、B细胞相区别,但与T、B细胞 的表面标志不同,功能不同。 2、作用:主要以ADCC效应杀伤大的细胞性抗 原,如寄生虫、肿瘤细胞。杀伤力强。 3、ADCC效应:又称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 胞毒作用。即细胞性抗原先与特异性抗体结合成 抗原抗体复合物,暴露IgG Fc段,与Kc的IgG Fc受体结合,从而捕获细胞抗原,并缩短Kc与 细胞抗原的距离,最终将 细胞抗原杀伤。
3、旁路途径激活过程
G-菌内毒素、 酵母多糖、菊 糖、 IgG4、IgA IF D B Bb Ba C3 C3b C3a C3反馈环 C3bBbP C3bBb
第四节
补体系统
一、补体系统的组成 二、补体系统的性质及表示法 三、补体激活的途径 四、补体系统的调控 五、补体系统的免疫学功能
一、 补体系统的组成
(一)补体 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动物的新鲜血清 中的一种球蛋白。 血清球蛋白中约占10%左右 。 9个成分,即C1-C9,其中C1由C1q、 C1r、C1s组合成聚合体。 在生理情况下,9个成份(C1q除外)都 以不活动形式存在于血清中,被活化才发 挥免疫学功能。
ADCC效应图示
(二)NK细胞(natural kill cell)
1、细胞特点和数量:占体内淋巴细胞数不超 过 10% 。无 T、B 细胞的表面标志,故又称为无 标志细胞。与 Kc 的区别在于对细胞抗原的杀伤 作用完全是非特异性的,即不依赖特异抗体就具 有杀伤作用,故又称自发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 用(Spontaneous Cell Mediated Cytotoxicity,简 称SCMC)。 2、作用:主要杀伤肿瘤细胞,但杀伤力比Kc 弱。由于不依赖抗体,故可在早期发挥作用,补 充Kc的不足。

免疫学课件 第一章 免疫器官

免疫学课件 第一章 免疫器官
B60%
• 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血源性抗原) • 滤过血液的作用(90%血液流经脾脏-)
• 合成免疫活性物质的重要场所
• 贮存红细胞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 MALT)
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 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无被膜 淋巴组织,以及某些带有生发中心 的器官化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 小肠的派氏集合淋巴结(Peyer‘s patche)、阑尾等
中枢免疫器官
—免疫系统的“黄埔军校 ” • 胸腺-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解剖结构 –细胞组成 –胸腺微环境 (自学) –胸腺的功能 • 骨髓
中枢免疫器官--胸腺
抚育 胸腺结构模式图
H CK
抚育
炎症,肿瘤 胸腺上皮细胞缺失:裸鼠、人GiGeorge综合症
胸腺的功能
• 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淋巴结的功能
• 免疫细胞居留的场所: T:75% B:25% • 免疫应答的场所
• 参与淋巴细胞的再循环--HEV • 滤过淋巴液的作用
抗原由淋巴系统捕获
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淋巴结
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淋巴结
外周免疫器官--脾脏的结构
脾脏的形态
脾脏的功能
• 各类免疫细胞居住的场所-T40%
• 组成 –鼻相关淋巴组织(nasal-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 NALT) –肠相关淋巴组织(gut-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GALT) –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bronchial-associated tissue,BALT)
• MALT的功能及其特点 –参与局部免疫应IgA) –参与口服抗原介导的免疫耐受

《动物免疫学基础》PPT课件

《动物免疫学基础》PPT课件

成熟B细胞
外周免疫器官
B细胞功能:
① 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② 参与免疫调节,提呈抗原、产生淋巴因子等。
精选课件ppt
11
第二节 抗原 (antigen,Ag)
一、抗原的概念
1.抗原:
凡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 并能与之发生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
2.免疫原性: 指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 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
精选课件ppt
18
第三节 抗体 (antibody,Ab)
一、抗体的概念
抗体:
动物机体受抗原物质刺激后,由B淋巴细胞转化为浆细胞 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Ig):
指存在于人和动物血液(血清)、组织液及其他 外分泌液中的一类具有相似结构的球蛋白。
Ig可分: IgG、IgM、IgA、IgE和1gD五类。
第七章 动物免疫学基础
[内容提要]
第一节 免疫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免疫系统
第三节 抗原
第四节 抗体
第五节 抗原与抗体反应
第六节 免疫应答
第七节 抗感染免疫
第八节 免疫学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
精选课件ppt
1
第一节 免疫的基本概念
免疫(immune): 是指机体识别自身和非自身物质,并排除非自身
大分子物质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学反应。
各种病毒都有相应的抗原结构。如囊膜抗原、 衣壳抗原、可溶性抗原和核蛋白抗原。
囊膜抗原(V抗原): 有囊膜病毒
衣壳抗原(VC抗原): 衣壳蛋白构成
保护性抗原:
微生物具有多种抗原成分,但其中只有1-2种抗原成分刺激机体 产生的抗体具有免疫保护作用,这些抗原称保护性抗原,功能 性抗原。如大肠杆菌的菌毛抗原K88、K99;口蹄疫病毒的VP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骨髓(bone marrow)
骨髓是各种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和分化的场所。骨 髓中的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e stem cells)首先分化成 髓样干细胞和淋巴干细胞,前者进一步分化成红细胞系、 单核细胞系、粒细胞系和巨核细胞系;后者则发育为各种 淋巴细胞的前体细胞,其中一部分随血流进入胸腺发育成 熟为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thymus dependent lymphocytes) 简称T细胞。另一部分前体细胞在骨髓内继续发育成熟为 骨髓依赖性淋巴细胞(bone marrow dependent lymphocytes),鸟类 进入腔上囊发育成为囊依赖性淋巴细胞(bursa dependent lymphocytes)均简称为B细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第二节 免疫细胞(immunocytes)
所有直接或间接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统称为免 疫细胞。
种类繁多,功能各异,相互作用,相互依存。 淋巴细胞、辅佐细胞 粒细胞、肥大细胞
T细胞* 表面标志*
表面抗原* 表面受体*
免 疫 细
造血干细胞 淋巴细胞**
T细胞亚群* CD4+T细胞* CD8+T细胞*
B细胞* 表面体*
单核吞噬细胞* 表面标志*
NK细胞*
其它免疫细胞 功能*
LAK细胞*
一、免疫活性细胞
概念 对外来抗原进行识别并进行免疫应答的细胞,一般特指T细
胞和B细胞。在免疫应答中起核心作用,还包括自然杀伤细胞、杀 伤细胞等 。
形态
分化
表面标志(surface marker) 淋巴细胞表面存在着大量不同
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组成包括 • 免疫器官 • 免疫细胞 • 免疫分子
骨髓
中枢免疫器官 胸腺
腔上囊
免疫器官
淋巴结
脾脏
外周免疫器官 骨髓
免疫系统
哈德腺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T、B淋巴细胞
免疫细胞 自然杀伤性细胞和杀伤细胞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粒细胞系统
红细胞
第一节 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central immune organ) 概念 又称初级免疫器官(primary immune organ)
种类的蛋白质分子。
表面受体:淋巴细胞表面能与相应配体产生特异性结合的分子 结构。
表面抗原:在淋巴细胞表面能被特异性抗体所识别的表面分子, 因是在淋巴细胞的分化过程中产生,又称分化抗原。以分化群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CD)命名。
B
B1 B2
三类淋巴细胞在主要淋巴组织的分布(%)
B
二 胸腺(thymus)
(一)胸腺的结构(见图) 胸腺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胸腺小叶,分皮质和髓质两部分
(二)胸腺的功能
•培育和输出成熟的的T细胞 •产生胸腺激素
胸腺血清因子(thymulin)、胸腺素(thymosin)、胸腺 生成素(thymopocietin)和胸腺体液因子(thymic humoral factor)
(二)脾脏的功能
脾脏的免疫功能如下 •血液滤过作用 •产生免疫应答 •产生吞噬细胞增强激素
三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和皮肤相关淋巴组织
(一)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l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 也称为粘膜免疫系统(mucosa immune system,MIS)包括消化道、
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等粘膜的淋巴组织,可分为两种类型: •具有一定结构的粘膜淋巴滤泡 •弥散的粘膜淋巴组织
(二)皮肤相关淋巴组织(skin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SALT)
四 淋巴细胞的归巢与再循环
•成熟淋巴细胞的不同亚群从中枢免疫器官进入外周淋巴 组织后,可分布在各自特定的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巢 (lymphocyte homing) •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和淋巴器官之间反复循环称为 淋巴细胞再循环(lymphocyte recirculation)
•皮质 浅皮质区:主要由B细胞定居,称非胸腺依赖区 深皮质区:主要由T细胞定居,称胸腺依赖区
•髓质由髓索和髓窦组成
(二)功能
•过滤和清除异物 •产生免疫应答
二 脾脏
(一)结构(见图) 实质分为白髓和红髓 •白髓内沿中央动脉分布的淋巴组织称淋巴鞘,主要由T 细胞组成,为胸腺依赖区。白髓内有淋巴小结和生发中 心,含大量B细胞,为非胸腺依赖区。 •红髓包括脾索和脾窦,内含大量B细胞、浆细胞、巨噬 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成熟T细胞经血液循环到外周免疫器官的胸腺依 赖区定居和增殖,或经血液和淋巴循环,进入组织, 巡游全身。
胸腺 外周血 淋巴结
脾脏
T细胞 ~100 70~80
75 35~50
B细胞 0
~20 ~25 50~65
NK细胞 <1 ~10 <1 ~10
(一)、T细胞
T细胞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为 前T细胞,进入胸腺发育成为成熟的T细胞,故称 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thymus dependent lymphocyte),又称T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
是淋巴细胞等免疫器官发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包括骨 髓、胸腺、法氏囊)
特点 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出现,胸腺和法氏囊在青春期
后就逐步退化为淋巴上皮组织,
具有诱导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免疫活性细胞的功能。
新生初期切除动物这类器官,可造成淋巴细胞不能 正常发育、分化而缺乏具有功能的淋巴细胞,出现免疫缺 陷、功能低下甚至丧失。
三 腔上囊
腔上囊也称为法氏囊(bursa of Fabricius),是鸟类泄 殖腔侧的囊状组织,结构与胸腺相似。从骨髓来的前B细 胞在囊内微环境和囊激素作用下分化成熟为B细胞,经血 流迁移到外周淋巴器官的非胸腺依赖区定居。
外周免疫器官(peripheral immune organ 概念 又称次级或二级免疫器官(secondary immune
organ),是成熟T细胞和B细胞栖居、增殖和对抗原刺激 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包括脾脏、淋巴结和粘膜相关淋巴 组织。
特点 富含捕捉和处理抗原的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
朗罕氏细胞,起源于胚胎晚期的中胚层,持续终身存在。
部分切除对免疫功能影响不明显。
一淋巴结(lymph nodes,LN) (一)结构(见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