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敬畏自然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 《敬畏自然》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全套PPT

2、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反问语句 使用圈点批注的默读方法 咫尺 鲲鹏 蓬蒿 狼藉斑斑
感谢自然赐予我眼睛,让我看到如此壮美 仿例造句,表达对自然母亲的感恩之情:
抓住文章关键语句来理解 的含义,体会语言特点。
的江山; 仿例造句,表达对自然母亲的感恩之情:
感谢自然赐予我眼睛,让我看到如此壮美的江山; 咫尺 鲲鹏 蓬蒿 狼藉斑斑 1 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
敬畏自然
一、学习目标:
1、阅读课文,感受并理解作者敬畏 自然、爱护自然的观点。
2、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反问语句 的含义,体会语言特点。 3、增强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咫尺 鲲鹏 蓬蒿
相形见绌
高深莫测
混淆
美味佳肴
狼藉斑斑
精巧绝伦
深邃
阅读课文,想一想作者 要告诉我们什么?(作者 的思想观点)。
敬畏自然就是敬畏自己 尊重自然就是尊重自己
人类必须注意自我调节 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谐发展!
感谢自然赐予我__________。 2、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反问语句
3、增强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敬畏自然就是敬畏自己 尊重自然就是尊重自己 1、阅读课文,感受并理解作者敬畏 3、增强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请说说人与自然是一种怎样 的关系,并就“敬畏自然” 这一主题拟几句宣传标语, 向人们发出呼吁。
1 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
2 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 “敬畏我们自己”?
友情提示:
1. 使用圈点批注的默读方法 2. 抓住文章关键语句来理解 3. 在合作中解决疑难问题
仿例造句,表达对自然母亲的感恩之
情: 请说说人与自然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并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句宣传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感谢自然赐予我眼睛,让我看到如此壮美 仿例造句,表达对自然母亲的感恩之情:
抓住文章关键语句来理解 的含义,体会语言特点。
的江山; 仿例造句,表达对自然母亲的感恩之情:
感谢自然赐予我眼睛,让我看到如此壮美的江山; 咫尺 鲲鹏 蓬蒿 狼藉斑斑 1 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
敬畏自然
一、学习目标:
1、阅读课文,感受并理解作者敬畏 自然、爱护自然的观点。
2、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反问语句 的含义,体会语言特点。 3、增强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咫尺 鲲鹏 蓬蒿
相形见绌
高深莫测
混淆
美味佳肴
狼藉斑斑
精巧绝伦
深邃
阅读课文,想一想作者 要告诉我们什么?(作者 的思想观点)。
敬畏自然就是敬畏自己 尊重自然就是尊重自己
人类必须注意自我调节 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谐发展!
感谢自然赐予我__________。 2、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反问语句
3、增强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敬畏自然就是敬畏自己 尊重自然就是尊重自己 1、阅读课文,感受并理解作者敬畏 3、增强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请说说人与自然是一种怎样 的关系,并就“敬畏自然” 这一主题拟几句宣传标语, 向人们发出呼吁。
1 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
2 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 “敬畏我们自己”?
友情提示:
1. 使用圈点批注的默读方法 2. 抓住文章关键语句来理解 3. 在合作中解决疑难问题
仿例造句,表达对自然母亲的感恩之
情: 请说说人与自然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并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句宣传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第11课 敬畏自然》课件

敬畏自然
严春友
学习目标
1、识记字词、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和
主旨。 2、揣摩关键语句,体味其深刻含义。 3、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爱护自 然。
作者简介
严春友,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 教授。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新 论》、《大自然的智慧》等。
鲲鹏
kūn
字词过关检测 yàn hāo
斥鴳 相形见绌 蓬蒿
敬畏自然 (11)
阅读第5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请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本段第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也是大自然 的“艺术品”?
苍蝇蚊子固然讨厌,但是它们的身体构造和生理机制 十分奇妙,体现了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从字面上说就是又敬重又畏惧。
敬重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尊
重自然界一切生命存在的权利。 畏惧是因敬而畏,就是要爱护自然,况 且破坏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无情的惩罚, 这是令人畏惧的。
为什么要提出“敬畏自然”?
因为人们常常把人和自然对立起来, 宣称要征服自然,这种观点走到极端往 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大自 然的惩罚。 只有认识大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 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就高科技而言,人类航天事业所了解的宇宙空 间还非常狭小。 2、人类自身的认识史是一部不断纠错的历史。 3、人类挖掘矿物所留下的矿坑可能成为人类自掘 的陷阱 4、宇宙中应该存在着比人类更智慧的生物 5、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出了这样丰富多采 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 的生物。 6、人类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杰作。 7、大自然也很懂的美学原则,在创造各种物质以 至人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原则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敬畏自然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问题探究2.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 就是敬畏人类自己? “敬畏自然”之所以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是因为人类与自然本来 就是一体的,尽管存在形式不同,但都是平等的。敬畏自然,就是敬 畏生命、爱护自然,就是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就是敬畏和爱护我 们自己。
问题探究3.本文的写作特色有哪些? (1)层层推进,布局严谨。 本文作为一篇议论性散文,在结构上完全符合议论文文体的结构 特点,即“总—分—总”。本文的开头总说人类的智慧之于自然的智 慧,犹如一滴水之于大海。然后展开,从几个方面议论人类的智慧, 并用具体的例子议论自然的智慧。最后总结全文,得出自己的观 点——“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思路清晰,一目了然。 (2)巧妙运用对比手法。 文章的主体部分是比较人类的智慧和自然的智慧,从高科技、认 识史等方面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 得骄傲。 多方面的对比,大量的论据证明了大自然的智慧是人类所不能及 的。
科学 11 12 罗布泊,消逝 13 旅鼠 14 大雁 15 喂—— 敬畏 文艺 的仙湖 之谜 归来 出来 作品 自然 1.掌握并能运用课后“读一读 写一写”中出现的常用词 2. 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增加语言积累,拓展阅读范围,提高理 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3.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的特点 学练 4.联系上下文,利用比较、品读等方法,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 目标 的语言文字 5.在不同学科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 开阔视野,注重体验与思索,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 有益启示 6.树立环保观念,培养敬畏自然、 关注环境的生命 意识
第三单元
科学 11 敬畏 12 罗布泊, 文艺 13 旅鼠之谜 14 大雁归来 15 喂——出来 自然 消逝的仙湖 作品 这篇文章通 这篇文章运用拟 这篇议论 这篇报告文 过对话的方 人的手法,介绍大 这篇科幻小说充满神 性散文从 学说明罗布 式,讲述北极 雁是春的使者,雁 奇的想象。城市近郊 宏观上议 泊的消失是 旅鼠的三大 群与人类有不少 的一个村庄,小庙倒 论人与自 近 30 年来人 奥秘:旅鼠繁 相似之处,它们的 塌,人们发现了一个 然的关 为的悲剧。 殖能力之强 群体结构也以家 深不可测的黑洞。人 内容 系。人类 作者呼吁人 堪称动物世 庭为单位,富有亲 们把它当作城市的垃 先知 应该敬畏 们树立环保 界之最;每当 情。它们的鸣叫, 圾桶,什么都往里 自然,爱 意识,搞好生 繁殖高峰,就 似乎表明它们也 扔。却不料,到头来 护自然。 态保护,增强 会出现奇怪 具有社会性。但 出现了报应的迹象, 敬畏自然 可持续发展 的自杀行为, 是,人类的猎杀行 最初扔进的一块小石 就是敬畏 的意识 或招引天敌; 径却给大雁制造 子先飞了出来…… 我们自己 死亡大迁移 着灾难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1《敬畏自然》 新人教版

赏读课文,品味语言
(4)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 兄。
比喻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 成部分,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弟兄”体 现了宇宙间的一切生命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 的。
赏读课文,品味语言
(5)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 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用了反问句,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在大自然 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
从中我们得出作者观点
从课文最后一段得知: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 他部分只是看作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 他生物仅仅看作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 们看作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作是宇宙智慧的创 造物,看作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 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敬畏它们,就是敬畏 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牵手只为活 得 精 彩
衔花求侣
林间卧虎
依偎相生
孩 子 心 中 的 花
相 依 相 伴
等 待 伙 伴
最后的孤独
间歇泉出气(中国 西藏)
地震
骷髅岛,警示人们别踏 入(印度洋)
热 唇 草吸引蜂蝶关注
愤怒的海啸
海啸过后
疯狂的龙卷风
饥渴的大地
令人反思的人与自然
砍伐森林之后
大海还给人类的垃圾
2、行文思路总结
人
定征 类 )服 智
自慧
然自 (然 否智
慧( 对
比
)
系二 者 关
命是宇 的兄宙
弟中 宇一 宙切 是生 有命 生都
进层
然敬
畏层 自递
交流提高:
敬畏自然的含义是什么? 敬重自然,畏惧自然。
赏读课文,品味语言
(1)“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 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 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普通的一部分一样。”
2017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11敬畏自然课件新人教版

但要完全抹平这片土房子的痕迹,几乎是不可能。 不管多大的风,刮平一道田埂也得一百年工夫;一只随意弃在墙边
的碎瓷碗,三百年后依旧会硌疼一只野鸭的蹼掌;一个从空中飘过的白色
塑料袋,也许会造成千年后野地里一只兔子的死亡;一根扎入土地的钢筋, 带给土地的将是永久的刺痛。几乎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消磨掉它。 除了时间。 时间本身也不是无限的。 所谓永恒,就是消磨一件事物的时间完了,但这件事物还在。 时间再没有时间。
(3)自不量力: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
(4)相形见绌: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A.他很讲义气,很有良心,每次帮助他人后都沾沾自喜。
B.高深莫测的星空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C.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相形见绌。 D.最不可思议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 4.对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A )
自然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阅读这篇《敬畏自然》 可能会使人类被欲望燃烧的头脑冷静一下。
文章主旨
《敬畏自然》是说明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篇文章,通 过对人类狂妄愚昧做法的批判与反思,对人类的智慧和 生命与自然的智慧和生命的探索及推想,提出了人类智
慧只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命是自然界的一种
表现形式,由此呼吁人类重新审视和大自然的关系,明白 人类应与自然和谐发展,应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也没有了。
⑥那么,我们干完的事,将是留给自然最大的事情。 ⑦别说一座钢铁空城、一个砖瓦村落,仅仅是我们弃在大地上的一
间平常的土房子,就够它们多少年收拾。
⑧草大概用五年时间,长满被人铲平踩瓷实的院子。草根蛰伏在土 里,它没有死掉,一直在土中窥听地面上的动静。一年又一年,人的脚步在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敬畏自然》PPT课件

本文多处运用反问句来为文章增色,试从 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 一般陈述句,比较一下两种句式的表达效 果有什么不同。
反问句的作用是加强语气, 激发读者的思考,发人深省。
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 我们自己”?
辩论 敬畏VS主宰
阅读第5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请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 2、为什么说“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 也是大自然的“艺术品”? 苍蝇蚊子固然讨厌,但是它们的身 体构造和生理机制十分奇妙,体现 了大自然创造的精妙绝伦。
3、作者从哪些方面具体比较了“相形 见绌”?
(1)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丰富多 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 是最简单的生物; (2)人类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 (3)大自然“懂得”用美学原则创造各种 事物以至人体。
首先,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接着比较人 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指出人类的智慧也是大 自然所赋予,人类的智慧也就是大自然的智慧;进 而从论智慧到论生命,指出宇宙是有生命的,人类 固然是高级的生命形态,但也只是物质的一种存在 方式,人类和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实在是兄弟关系; 最后做出“敬畏自然”的结论。
◆读准字音 理解词义: ①敬畏 ③精巧绝伦 zhǐ chù ④不自量力 ⑤相形见绌 ⑥咫 尺 suì xiáo ,谈谈你是怎 样理解“敬畏自然”的。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作者运用了层层推进、 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
文章的最后一段就是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 即作者思想观点的总结。
本文许多语句富有哲理性,请仔细体会:
1、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 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 掘的陷阱呢? 2、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 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第11课敬畏自然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第七页,共47页。
一 读一读字音
kūn
鲲鹏
yàn
斥鴳
部分来自(lái zì) 《点拨》
hāo
zhǐ
蓬蒿(pénghāo)
咫尺
chù 相形见绌
c创hu伤āng c创hu造àng
语境记忆法:语境记音法:遇困难(kùn nɑn),不退缩,抚平创(chuāng)伤 ,继续创(chuàng)造辉煌。
第八页,共47页。
第二十四页,共47页。
重难点小结
部分(bù fen)来自《 点拨》
(xiǎojié) 这一部分作者从多个角度对比分析,写出在人类在
大自然面前的微不足道,不值得自傲。作者从四个方面进
行了对比:第一,即使拿高科技杰说,航天事业的空间,
在淡宇宙中还是(hái shi)非常狭小的;第二,人类的认
识史也是一部不断纠错的历史,一万年以后看今天,我们
第六页,共47页。
议论性散文(sǎnwén)
来自(lái zì)《 点拨》
议论性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 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 (liánxiǎng)的空间。议论性散文属于散文,而不是议论文。但是, 它和一般的散文如叙事性散文、写景性散文、抒情性散文有所不同, 它的思想内涵是理,是对关于社会、人生等问题的独特思考,其目的 在于启发人、教育人,散文只是它的写作笔法。议论性散文还有两点 特别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1.议论性散文在说理时常常运用文学语 言来表达,有时说得很委婉、含蓄。2.这种散文在说理时还常常带有 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鲜明的个性色彩。
二 写一写字形
部分(bù fen)来自《 点拨》
美味(měiwèi)肴佳yáo( ) 呐nà( )喊
八年级语文下册 11 敬畏自然课件1 新人教版

含义
掉入陷阱,就有危机。人类开采矿物留下无 数矿坑,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 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第十二页,共16页。
2 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 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zhuànglì) 无比的美。
含义
拟人,说宇宙创造了人类是有目的的创造, 好像宇宙有了大脑,能够认识自我 (zìwǒ),把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说成是宇 宙对自己的认识。
1层(2—3) 人类的智慧与自然相比显得渺小。
2层(4—5) 宇宙创造了一切,这是人类不能及的。
3层(6—7) 人类的智慧是宇宙的 Nhomakorabea慧,人是自然的一部
4层(8—10) 宇宙的一切都具有生命。
三(11段)
人应当敬畏自然。
第八页,共16页。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作者运用了层层推进的论 述方法。
首先,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接着比较人类的 智慧(zhìhuì)与大自然的智慧(zhìhuì),指出人类的智慧 (zhìhuì)也是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智慧(zhìhuì)也就是 大自然的智慧(zhìhuì);进而从论智慧(zhìhuì)到论生命, 指出宇宙是有生命的,人类虽然是高级的生命形态, 但也只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人类和大自然中的其 他事物是兄弟关系;最后做出“敬畏自然”的结论。
文章的最后一段就是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即 作者思想观点的总结。
第九页,共16页。
1 作者(zuòzhě)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 然”?
因为人们常与自然对立,宣称要征服自 然。人们违背自然规律,破坏(pòhuài)自 然,结果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 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 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反问句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激 发(jīfā)读者的思考,发人深省。
掉入陷阱,就有危机。人类开采矿物留下无 数矿坑,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 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第十二页,共16页。
2 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 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zhuànglì) 无比的美。
含义
拟人,说宇宙创造了人类是有目的的创造, 好像宇宙有了大脑,能够认识自我 (zìwǒ),把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说成是宇 宙对自己的认识。
1层(2—3) 人类的智慧与自然相比显得渺小。
2层(4—5) 宇宙创造了一切,这是人类不能及的。
3层(6—7) 人类的智慧是宇宙的 Nhomakorabea慧,人是自然的一部
4层(8—10) 宇宙的一切都具有生命。
三(11段)
人应当敬畏自然。
第八页,共16页。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作者运用了层层推进的论 述方法。
首先,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接着比较人类的 智慧(zhìhuì)与大自然的智慧(zhìhuì),指出人类的智慧 (zhìhuì)也是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智慧(zhìhuì)也就是 大自然的智慧(zhìhuì);进而从论智慧(zhìhuì)到论生命, 指出宇宙是有生命的,人类虽然是高级的生命形态, 但也只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人类和大自然中的其 他事物是兄弟关系;最后做出“敬畏自然”的结论。
文章的最后一段就是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即 作者思想观点的总结。
第九页,共16页。
1 作者(zuòzhě)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 然”?
因为人们常与自然对立,宣称要征服自 然。人们违背自然规律,破坏(pòhuài)自 然,结果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 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 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反问句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激 发(jīfā)读者的思考,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