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合集下载

2018.3四年级趣味数学社团-记录-教案

2018.3四年级趣味数学社团-记录-教案

社团活动记录本项目:趣味数学社团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社团活动记录表指导教师2018 年3月活动记录表时间:第一周时间:第二周时间:第三周教学效果:很好()好()一般()差()时间:第四周教学效果:很好()好()一般()差()时间:第五周活动内容组合图形面积巧计算活动过程组合图形----由几个基本图形组合成的图形叫做组合图形。

1、求下面图形的面积(动手画一画,能把这个图形转换成哪几个基本的图形?)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1:横向分成一个梯形和一个长方形(30+80)×(90-40)÷2+80×40= 5950(平方米)方法2:纵向分成一个梯形和一个长方形(40+90)×(80-30)÷2+30 ×90= 5950(平方米)方法3:添补上一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80×90-(80-30)×(90-40)÷2=5950(平方米)2、李大爷家有一块菜地(如图),这块菜地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解法1:横向分成等宽的两个长方形(9+19)×9+(21-9)×9=360(平方米)解法2:纵向分成等宽的两个长方形21×9+19×9=360(平方米)解法3:补上一个长方形,拼为一个大长方形(9+19)×21-(21-9)×19=360(平方米)3、小结:(1)根据各种组合图形数据的条件,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把组合图形分、补、拼、移成为几个基本图形。

教学效果:很好()好()一般()差()时间:第六周活动过程1、以小组为单位玩一玩这个数字游戏,每人说一个数字,让小组内的同学猜一猜,这位同学心里想的数字是几,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到的?2、全班交流:你是怎么知道答案的?如果男生想的数字是x,那么用解方程的方法,就能知道心里想的数是几了!教学效果:很好()好()一般()差()时间:第七周活动内容面积单位的转换—公顷和平方千米活动过程1、你能把学过的面积单位排列一下吗?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100 100 10000 1002、我能行:21平方千米=()公顷7600公顷=()平方千米12000000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3平方千米=()平方米3、如果1平方米能站16人,1公顷大约能站多少人?1平方千米大约能站多少人?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二年级小学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二年级小学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第一次活动时间:2024年9月1日地点:学校数学教室活动内容:1.互相介绍并了解成员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看法;2.组织小组成员一起完成一道趣味数学题目,提高大家的思维能力;3.分组比赛,通过进行数学游戏提高团队协作和竞争意识。

活动记录:在第一次的活动中,我们兴趣小组的成员都积极参与,大家互相介绍自己,并分享了自己喜欢的数学题型。

有的同学喜欢做加法题,有的同学喜欢做减法题,还有一些同学对乘法除法也很感兴趣。

接下来,我们做了一道趣味数学题目,题目是:“教室有35个座位,已经坐了29个人,请问还有几个人没有坐位子?”大家都很认真地思考,并纷纷拿起纸和笔,计算出答案为6个人。

接着,我们进行了小组比赛。

我们把小组分为三组,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同时回答老师提出的数学问题。

问题包括计算题、找规律和推理题等。

每一道题目都要求小组成员一起思考,展现出团队合作的精神。

大家紧张而兴奋地参与竞赛,提出各自的思考和答案。

通过这次的活动,我们小组成员们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们了解了彼此对数学的兴趣和喜好,互相交流和学习。

其次,我们学会了如何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提高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最后,在小组比赛中,我们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提高了自己的竞争意识。

第二次活动时间:2024年9月15日地点:学校图书馆活动内容:1.美化小组活动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小组成员分别讲解自己喜欢的数学知识,并进行互动交流;3.小组成员摆放数学故事书籍,并进行集体阅读。

活动记录:在第二次的活动中,我们来到了学校的图书馆。

首先,我们小组成员一起动手美化小组活动室。

大家拿出彩纸、贴纸和装饰物,一起将活动室布置得更加温馨和舒适,为学习数学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接着,每个小组成员都准备了一段自己喜欢的数学知识,有的同学准备了讲解几何图形,有的同学准备了讲解数列和数字规律。

每个同学都用自己的方式讲述了自己的知识,并通过互动问题与小组成员们进行交流和讨论。

最后,我们将一些数学故事书籍摆放在活动室的书柜中,并进行了集体阅读。

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本次活动旨在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研究兴趣和口算能力。

在六年级教室中,我们将进行趣味口算和填数游戏两个主题的活动。

在趣味口算环节中,低年级组的学生将计算简单的加减法口算题目,并口述解题思路。

中年级组的学生将进行更加复杂的口算计算,包括直接写出得数和计算填空题。

高年级组的学生将挑战更加困难的口算题目,如括号运算和复杂的加减法计算。

在填数游戏环节中,低年级组的学生将进行填数游戏,锻炼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想象力。

中年级组的学生将进行填数游戏,包括填数字和填运算符号。

高年级组的学生将进行更加复杂的填数游戏,如填数字使等式成立和填数字使每个圆中的4个数的和都是15.在找规律环节中,低年级组的学生将进行简单的找规律题目,如找出一组数字的规律并填入缺失的数字。

中年级组的学生将进行更加复杂的找规律题目,如找出一组数字的规律并用公式表示。

高年级组的学生将进行更加困难的找规律题目,如找出一组数字的规律并预测下一个数字。

桌子下面。

然后让他们转过身来,爸爸问:“你们俩中谁想要黄球?”妹妹说:“我想要。

”哥哥说:“我也想要。

”爸爸问:“那红球给谁?”妹妹说:“我不要红球。

”哥哥说:“我也不要红球。

”那么最后谁拿到了桌子下面的球呢?2、有一堆石子,两人轮流取,每次只能取1、2或3颗,最后取完者胜利。

如果一开始有7颗石子,那么先手有必胜策略吗?如果一开始有8颗石子呢?高年级组:1、在一个正方形的边上随机取一点,再在另一条边上随机取一点,这两个点连线的长度的期望是多少?2、在一个圆形的内部随机取两个点,这两个点的距离的期望是多少?活动时间第6周活动目的活动地点六年级教室活动主题数学趣味游戏1、通过趣味数学题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研究兴趣。

2、通过简单的数学趣味游戏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低年级组:1、XXX有5个苹果,XXX有3个苹果,他们把苹果放在一起,分成若干组。

每组至少有1个苹果,问有多少种分法。

2、XXX有3个球,XXX有2个球,他们把球放在一起,每次从中任选一个。

七年级下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七年级下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七年级下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七年级下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活动一:数学游戏比赛时间:xx月xx日地点:教室活动内容:本次活动以数学游戏比赛的形式进行,通过游戏的方式增加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比赛分为个人赛和团队赛两个环节,每个环节设置了不同的数学题目,包括计算题、逻辑题和几何题等。

参与的同学们积极参与,通过答题,巩固了已学知识,并且学会了更多新的解题技巧和策略。

活动结果:通过比赛,我们发现了一些数学方面的天赋儿童,他们在解题速度和准确率上表现出色,得到了大家的赞赏和鼓励。

同时,我们也提醒了一些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错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题目。

整个活动过程中,同学们不仅增加了对数学的兴趣,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二:数学实践课外活动时间:xx月xx日地点:校园周边活动内容: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我们组织了一次数学实践活动。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走出教室,来到校园周边的超市、公园等地方,通过观察和测量,将所学数学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他们通过使用计量工具测量商品价格、长度、面积等,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体验到了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还整理出一份报告,汇总了他们的观察结果和数据分析。

活动结果: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同学们对数学的认识更加深刻,他们发现数学无处不在,每一个细节都与数学有关。

同时,通过实践的方式,同学们也更好地理解了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原理。

活动后,同学们积极分享了自己的观察和发现,让整个小组更加融洽和团结。

未来计划: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们计划组织数学讲座、数学竞赛等不同形式的活动,以进一步培养同学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我们也鼓励同学们自主提出活动主题和内容,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我们相信,在这个数学兴趣小组的大家庭中,每个成员都能够收获更多的数学知识和乐趣。

奥数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奥数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苑戈庄小学奥数社团活动记录辅导老师:匡帅、徐瑶瑶2017-2018学年下学期奥数社团活动记录
苑戈庄小学奥数社团活动记录辅导老师:匡帅、徐瑶瑶
苑戈庄小学奥数社团活动记录辅导老师:匡帅、徐瑶瑶
苑戈庄小学奥数社团活动记录辅导老师:匡帅、徐瑶瑶
苑戈庄小学奥数社团活动记录辅导老师:匡帅、徐瑶瑶
苑戈庄小学奥数社团活动记录辅导老师:匡帅、徐瑶瑶
苑戈庄小学奥数社团活动记录辅导老师:匡帅、徐瑶瑶
苑戈庄小学奥数社团活动记录辅导老师:匡帅、徐瑶瑶
苑戈庄小学奥数社团活动记录辅导老师:匡帅、徐瑶瑶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主题
第9周六年级教室阴影面积
活动目的1、通过趣味数学题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2、通过趣味口算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活动内容
1.图中空白部分占正方形面积的______分之______.
2.甲、乙两条船,在同一条河上相距210千米.若两船相向而行,则2小时相遇;若同向而行,则14小时甲赶上乙,则甲船的速度为______.3.将11至17这七个数字,填入图中的○内,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的和相等.
4.某次数学竞赛,试题共有10道,每做对一题得8分,每做错一题倒扣5分.小宇最终得41分,他
5.做对______题.
苑戈庄小学奥数社团活动记录辅导老师:匡帅、徐瑶瑶
苑戈庄小学奥数社团活动记录辅导老师:匡帅、徐瑶瑶
苑戈庄小学奥数社团活动记录辅导老师:匡帅、徐瑶瑶。

中学数学兴趣社团活动记录

中学数学兴趣社团活动记录

中学数学兴趣社团活动记中学数学兴趣社团活动记录活动名称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日期月日星期负责人参加学生活动地点教室活动目的1、理解绝对值的代数意义。

2、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3.掌握绝对值的性质。

活动过程(教案)第二讲绝对值一、知识要点3、绝对值的代数意义;4、绝对值的几何意义:(1)|a|、(2)|a-b|;5、绝对值的性质:(1)|-a|=|a|, |a|≥0 , |a|≥a;(2)|a|2=|a2|=a2;(3)|ab|=|a||b|;(4)||||||baba=(b≠0);4、绝对值方程:(1)最简单的绝对值方程|x|=a的解:(2)解题方法:换元法,分类讨论法。

二、绝对值问题解题关键:(1)去掉绝对值符号;(2)运用性质;(3)分类讨论。

三、例题示范例1 已知a<0,化简|2a-|a||。

提示:多重绝对值符号的处理,从内向外逐步化简。

例2 已知|a|=5,|b|=3,且|a-b|=b-a,则a+b= ,满足条件的a有几个?例 3 已知a、b、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如图,化简:|b+c|-|b-a|-|a-c|-|c-b|+|b|+|-2a|。

例4 已知a、b、c是有理数,且a+b+c=0,abc>0,求||||||cbabacacb+++++的值。

注:对于轮换对称式,可通过假设使问题简化。

例5 已知:例6 已知3π-=x,化简:m=|x+1|-|x+2|+|x+3|-|x+4|。

例7 已知|x+5|+|x-2|=7,求x的取值范围。

提示:1、根轴法;2、几何法。

例8 是否存在数x,使|x+3|-|x-2|>7。

提示:1、根轴法;2、几何法。

例9 m为有理数,求|m-2|+|m-4|+|m-6|+|m-8|的最小值。

提示:结合几何图形,就m所处的四种位置讨论。

结论:最小值为8。

中学数学兴趣社团活动记录表(a-1)x+(a+2)y+5-2a=0恒成立,令a 取两个特殊值(如a=1或a=-2),可得两个方程,解由这两个方程构成的方程组得到一组解,再代入原方程验证,如满足方程则命题获证,本例的另一典型解法例7(1989年上海初一试题),方程 并且abc≠0,那么x____提示:1、去分母求解;2、将3改写为b ba ac c++。

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豆家中学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活动名称负责人数学兴趣小组李朝参加学生活动日期 40 9月 5日星期二活动地点电子白板教室活动目的 1、善于观察数字特征;2、灵活运用运算法则;3、掌握常用运算技巧(凑整法、分拆法等)。

第一讲有理数一、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

二、有理数的计算:三、例题示范 1、数轴与大小例1、已知数轴上有A、B两点,A、B之间的距离为1,点A与原点O的距离为3,那么满足条件的点B与原点O的距离之和等于多少?满足条件的点B有多少个? 199797199898,?,?,?这四个数按由小到大的顺序,用“?”例2、将?199898199999连结起来。

提示1:四个数都加上1不改变大小顺序;提示2:先考虑其相反数的大小顺序;提示3:考虑其倒数的大小顺序。

例3、观察图中的数轴,用字母a、b、c依次表示点A、B、C对应的数。

111活动过程 ,的大小关系。

试确定三个数,abb?ac 分析:由点B在A右边,知b-a?0,而A、B都在原点左边,故ab?0,又111,的大小关系,只要比较分母的大小关系。

c?1?0,故要比较,abb?ac例4、在有理数a与b(b?a)之间找出无数个有理数。

b?a提示:P=a?(n为大于是的自然数) n注:P的表示方法不是唯一的。

2、符号和括号在代数运算中,添上(或去掉)括号可以改变运算的次序,从而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

例5、在数1、2、3、?、1990前添上“+”和“ ―”并依次运算,所得可能的最小非负数是多少?提示:造零:n-(n+1)-(n+2)+(n+3)=0 注:造零的基本技巧:两个相反数的代数和为零。

3、算对与算巧例6、计算 ?1?2?3???2000?2001?2002 提示:1、逆序相加法。

2、求和公式:S=(首项+末项)?项数?2。

例7、计算 1+2?3?4+5+6?7?8+9+??2000+2001+2002 提示:仿例5,造零。

结论:2021。

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活动时间:5月17号活动地点:二楼办公室主持人:中心发言人记录人:课题认识角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

学生能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学生进一步研究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地认识角,引导学生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备学法、教法: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教学学具包括多媒体教学软件、三角板、活动角,学生需要准备三角板等。

主备人说课集体备课研讨记录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三角尺,引入课题。

老师出示三角尺,引导学生认识角,并询问学生对角的了解程度。

二、探索新知一)认识角1、抽象出几何角通过出示生活中的物体,引导学生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概念,并展示角的几何图形。

2、搭一搭学生通过搭建角的形状,加深对角的认识。

3、角的各部分名称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包括顶点和边,并展示角的记法和读法。

4、画角学生通过自己画角的形状,并标出顶点和边,加深对角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采用不同的评价语言,激发学生对数学研究的兴趣,发现问题,并通过寻找生活中的角,让学生从生活中认识角的过程。

认识角1、摸角并感知角。

教师出示三角板,让学生找出其中一个角,并用手摸一摸。

学生进行活动,教师进行指导。

2、认识角的顶点和边。

教师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发现,指名回答。

教师让学生用手摸一摸角的顶点,并指出这个地方叫做角的顶点。

教师再问学生摸到了什么,指出这两条平平的、直直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教师展示课件,让学生一起看看图中的角都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

小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画角、介绍角的名称及读写法教师让学生在纸上画出几个不同的角,并进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