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一数,比一比_比较
数字的比较大小游戏比一比谁大谁小(幼儿园大班数学试题)

数字的比较大小游戏比一比谁大谁小(幼儿园大班数学试题)数字的比较大小游戏比一比谁大谁小数字的比较大小是幼儿园大班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数字的大小关系,老师们常常设计一些趣味游戏来进行学习和巩固。
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数字的比较大小游戏,看看谁能比一比,找出谁大谁小。
游戏一:数字比大小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副数字卡片,上面分别写有不同的数字。
然后,我们让孩子们一次抽取两张数字卡片,然后将它们进行比较,找出哪个数字更大,哪个数字更小。
比如,我们抽到了数字2和数字5,我们可以问孩子们“谁大谁小?”孩子们可以通过比较卡片上的数字来回答出结果,即数字5比数字2大。
通过这个游戏,孩子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不同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培养他们对数字大小的敏感性。
游戏二:数字排序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数字排序的游戏巩固孩子们对比大小的理解。
现在,我们重新拿出一些数字卡片,并将它们混在一起放在桌上。
然后,让孩子们根据数字的大小顺序重新排列这些卡片。
孩子们可以依次比较每一对数字,从中找出较大的数,并将它放在前面。
逐渐地,所有的数字就能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列好。
这个游戏可以通过多次练习,让孩子们熟练掌握数字排序的技巧,加深他们对数字大小的理解。
游戏三:比较大小练习最后,我们可以给孩子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自己比较数字的大小。
我们可以列出一些数字,然后让孩子们填写适当的“>”、“<”或“=”符号,表示数字的大小关系。
比如,我们可以给出以下题目:1. 3 ___ 22. 6 ___ 63. 8 ___ 10孩子们需要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来填写相应的符号,即“3 > 2”、“6 = 6”、“8 < 10”。
这些题目能够帮助孩子们巩固数字大小的概念,并运用到实际的比较中。
通过这些游戏和练习,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字的比较大小。
同时,这些趣味的活动也能够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最新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一单元跟踪检测卷一、我会比较。
(第6题6分,其余每题5分,共36分) 1.长的画“√”。
2.最大的画“√”,最小的画“×”。
3.高的画“△”,矮的画“○”。
4.重的画“√” ,轻的画“〇”。
5.身高最高的画“△”,最矮的画“√”。
6.比较下面水果的轻重,在最重的下面画“√”,在最轻的下面画“○”。
7.在最大的下面画“”,在最小的下面画“○ ”。
二、圈一圈。
(每题5分,共10分)1.比一比,把小的圈起来。
2.比一比,把最重的圈起来。
三、我会涂。
(每题5分,共20分)1.把最高的涂成红色,把最矮的涂成黄色。
2.把最小的涂成红色,最大的涂成黄色。
3.把长的涂成绿色。
4.把最重的涂成红色,最轻的涂成蓝色。
四、我会排。
(从长到短依次排列起来)(10分)号→ 号→ 号→ 号→ 号五、我会想,我会做。
(每题8分,共24分)1.三只兔子跑的速度同样快,哪只兔子最先吃到白菜?在它旁边的里画“△”。
2.下面三杯糖水一样甜,你知道哪个杯子里放的糖最多吗ɑ?在放糖最多的旁边的里画“○”。
3.两根同样长的木头,做家具剩余的如下图,哪根用得多?在里画“√”。
附加题:(10分)按质量从轻到重编号,在里分别填上1、2、3、4。
答案4.最上面的涂成蓝色,最下面的涂成红色。
四、5号→4号→2号→3号→1号附加题:2341第二单元跟踪检测卷一、填一填,圈一圈。
(第3题3分,其余每空1分,共25分) 1.看图写数。
2.我能填得准。
3.数一数,把对应的数圈起来。
(1)从左数,第4个图上有()个,有5个的是从左数的第()个图。
(2)从左数,第()个图和第()个图的的个数合起来是7。
(3)从左数,第()个图的最多,第()个图的最少。
5.请按瓶中蝌蚪的数目由多到少编上序号。
二、连一连。
(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4分)三、做一做。
(第1题6分,第2题8分,共14分) 1.数一数,在○里涂色。
2.涂一涂,比一比。
四、数一数,画一画。
数一数,比一比(精选4篇)

数一数,比一比(精选4篇)数一数,比一比篇1中班数学教案中班数学中班数学教案中班数学中班数学教案中班数学中班数学教案中班数学中班数学教案中班数学中班数学教案中班数学中班数学教案中班数学中班数学教案中班数学中班数学教案中班数学,数一数,比一比(数学)(中班)目标:1 教幼儿学习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推断7以内数的多少。
2 要求幼儿听清老师的问题,并在集风光前大声地回答。
预备:教具贴绒蓝色大圆片5个,红色圆片从大到小6个,桔黄色小圆片7个(图一),贴绒数字5、6、7,实物卡(图二~八)。
学具第一、二组:3排点图卡(图九)若干张,数字印章,印泥,幼儿用书画面25;第三组:看标记贴图形纸卡,糨糊,各种图形纸片;第四组:填空格图卡,点子印章;第五组:添、去点作业纸,铅笔;第六组:印比6、6少的点子纸,印章。
过程:1 集体活动。
(1)逐一出示图二~八,“请小伴侣认真看,说说卡片上有几个什么?”(2)正确推断7以内数量。
出示图一,“黑板上有什么?”“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多?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为什么我看时觉得红圆片最多,橘黄圆片最少?谁能想个方法,换一种排法让我们一看就清晰,谁的数目最多,谁的数目最少。
”启发幼儿将每种颜色片片排成一行,“现在看看谁最多、谁最少?”“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引导幼儿将三排圆片一一对应比较)请小伴侣说说每一排有几个圆片,谁来给每排圆片送数字伴侣。
(3)小结。
”要想知道谁多谁少,不能看物体大、小,也不能看排队长、短。
而是要数一数每排有几个,才能比出谁多谁少。
“2 小组活动。
一、二组,给最多的点子印数字。
三组,看标记贴图形。
四组,按序填空格。
五组,添、去点子。
六组,印比6、7少的点子。
老师重点指导第一、二组的活动小组。
3 活动评价。
表扬能边操作边叙述的幼儿,并提示幼儿将嬉戏材料整理好。
数一数,比一比篇2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2-5页的内容,第2、3页是一幅漂亮的画面,图中有老师、同学、鲜花、树木、楼房,人和物的数目留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
2022年西师大版一上《比一比》教案精品

上学了第2课时比一比⏹教学内容西师版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5页,第6页,分辨物体的“长短、轻重、大小、多少”⏹教学提示教科书只出现了长短、大小、多少、轻重 4组比较,没有出现“同样长、同样大、同样多、同样重”的比较。
教学时是否出现,何时出现,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但是一旦出现,一定要有真情实景,用实物说明。
⏹教学目标1.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能大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2.使学生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
3. 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与事实,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操作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难点:能用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准备2个长短差不多的铅笔,2个大小不一的篮球、2个乒乓球、1袋苹果、1袋梨、两根长短不一的跳绳、天平。
学具准备:学生准备3个圆片、3个小三角形或3根小棒。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建议: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
如谈话法、情境导入法、游戏法等。
谈话法:小学生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分辨物体的长短、大小、轻重、多少,会有很多好玩的小活动,喜欢吗?游戏法:游戏:对口令。
师说上句,生对下句。
我说大,我对小;我说高,我对矮;我说低,我对高;我说长,我对短;我说薄,我对厚;我说轻,我对重;我说宽,我对窄;我说远,我对近……情境导入法: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和老师比身高,请学生说一说比的结果。
说明:高和矮是比较的结果。
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比一比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好吗?揭题并板书:长短大小多少轻重。
【设计意图】游戏法引入,孩子学习热情、参与度最高、注意力最集中。
谈话法比较好操作,学生不会乱。
情境导入法容易操作,也符合新课标中“让学生联系生活实例,调动生活经验来感受数学,学习数学”的要求。
◆探求新知,掌握分类标准1、教师:怎样才能又快又准确地比较出这两位同学谁高谁矮? 与同桌说说你的方法。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比较教案_北师大版

师:从这幅图中你还能看出谁轻谁重?
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通过观察可以看出谁轻谁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轻和重。(板书课题轻 重)
2.你还能说出你身边的物体谁轻谁重吗?
二、实践操作,发展认知。
1.掂一掂。
(1)让学生观察讲桌上的一本数学书和一个文具盒,说说数学书和文具盒谁轻谁重?
教学重点
正确进行多少、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符号“>”和“<”,比较数的大小。
单元分析
1、在活动过程中,初步体会对应的思想。
2、在充分的感知中,认识物体的高矮与长短的关系。
3、在活动中逐步体验、理解物体间的轻重关系。
课时划分
4课时
题目
动物乐园
备课人
邹艳华
教学
目标
1、在数一数、比一比的活动中,初步体验对应思想。
(2)出示图片:美国纽约世贸大厦,简要介绍“9·11”事件。
(3)提问:看看这幢大楼,把它和周围的楼房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4)讲解:这栋大楼有110层,曾经上美国纽约最高的楼。但是由于恐怖分子的袭击,它已被夷为平地。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都感到很气愤。设想一下,假如你以前曾经有机会站在这座楼上往下看,会有什么感觉?
2、能正确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3、通关洛具体物体之间的大小与多少。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进行多少、大小的比较。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符号“>”和“<”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
准备
多媒体
课时
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天,动物乐园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小动物们都来帮忙,热闹极了!老师带你们去看一看,看哪个小朋友能把看到的动物名称、数量告诉大家。(出示主题图)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数一数,比一比》

理解数量的比较
能够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并正确使用“多”、“
少”等词汇进行描述。
认识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能够将数字与相应的物体 数量进行匹配。
过程与方法目标
观察法
通过观察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发现数量 之间的差异。
操作法
提供操作材料,让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 中体验和学习数数及比较的方法。
游戏法
运用游戏形式,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 中掌握数学知识。
包括大于号、小于号和等 号,用于教授比较大小的 概念。
数字卡片
用于教授数字概念和进行 计数练习,可以包括0-10 的数字卡片。
实物或图片
用于举例和比较,如水果 、玩具等。
计数器或计数棒
用于辅助幼儿进行计数和 比较。
多媒体资源准备
数字歌曲或视频
用于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 地记忆数字。
教学PPT或电子课件
提问法
02
在课堂上适时提出问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鼓励
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
练习法
03
布置针对性的练习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检查他们的学
习效果和解题能力。
为学生提供反馈
01
及时性
在学生完成练习或回答问题后,及时给予反馈,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
学习情况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02
具体性
针对学生的具体表现和问题,提供具体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明确改
教学难点
理解数的抽象概念
对于初次接触数学的幼儿 来说,理解数的抽象概念 可能有一定难度。
掌握比较方法
幼儿可能难以掌握比较两 个数大小的方法,需要反 复练习和指导。
运算思维培养
如何引导幼儿从具体形象 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培养其运算思维是教学 难点之一。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一一对应比较数的多少)课件PPT
课件PPT
易错提醒
⃝
圆多还是三角形多? 三角形多 圆多
课件PPT
学以致用
1.画一画。
提示:有几个就画几个。
课件PPT
学以致用
2.数一数,填一填
( 2 )只
( 2 和
)只
( 同样多 )
课件PPT
学以致用
3.在多的后面画“√”。
√
提示:先判断多少,再判断。
课件PPT
学以致用
4.在少的后面画“√”。
课件PPT
生活中的数的比较
快乐的午餐
课件PPT
学习目标
1.在数一数、比一比、画一画的活动中, 直观认识两个数量(10以内)间的相等 与不等关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仔细 观察、清楚地表达以及主动参与学习的 能力。
课件PPT
学习目标
2.学会“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 多少,理解“一样多”“多”“少”“ 最多”“最少”的含义。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培养学生认真倾听,有序操作,大胆表 达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件PPT
典题精讲
2.谁最多?谁最少?
课件PPT
典题精讲
解题思路: 一一对应,剩下多的就表示数量最多,
剩下少的就表示数量最少。
课件PPT
典题精讲
2.谁最多?谁最少?
最多
最少
课件PPT
易错提醒
⃝
圆多还是三角形多? 三角形多
课件PPT
易错提醒
⃝
错解分析:
圆形和三角形没有一一对应就进行 了判断。
课件PPT
提示:先把鸡和鸭一一对应。
课件PPT
学以致用
4.在少的后面画“√”。
√
课件PPT
2024年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认识》课堂的教案(精选
2024年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认识》课堂的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主要讲解《10的认识》。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数字10,理解10的意义,掌握10的书写;通过数一数、比一比、画一画等活动,让学生感受10的数量,培养数感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认识数字10,知道10的意义,能够正确书写数字10,掌握10的数序和数的大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数一数、比一比、画一画等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认识数字10,掌握10的书写和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10的数量,培养数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计数器、多媒体设备。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组织学生数一数班里的同学,看看有多少人。
(2)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找出数量为10的物品。
2. 新课导入(1)通过多媒体展示数字10,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个数字。
(2)教师讲解数字10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10的数量。
3. 例题讲解(1)出示例题:请同学们数一数,下面的图片里有多少个苹果?(2)引导学生用手指进行点数,得出结果为10个苹果。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10个自己喜欢的物品,如:小花、小草、小动物等。
(2)同桌之间互相检查,确认数量是否正确。
5. 知识巩固(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抢答说出数字。
(2)组织学生进行比一比游戏,比较数字的大小。
(1)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2)学生回答:我们学习了数字10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数字10,旁边附上10个苹果的图片。
2. 在黑板上写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如:10的意义、10的书写。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数一数家里有多少个玩具,用数字10表示。
答案:10个玩具。
2. 画一画:画出10个自己喜欢的物品。
比较大小教案一年级数学
比较大小教案一年级数学比较大小教案一年级数学篇1教学内容:教材38-40页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初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能力目标:初步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重点:1、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初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1、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初步探索百数图中的排列规律。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1、数数:从100倒数到502、看计数器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教师拨数,指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说明原因。
“你是怎样想的?”想:先从十位看起,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
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二)新授:1、教学例七:(1)教师出示幻灯片(百数图)(2)学生观察讨论,“表中这些数的排列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教师举个例子,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分别有什么特点。
(板书:横看、竖看、斜看)特点:①第一横行的5个数都是双数,而第二横行的5个数都是单数。
②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中的数个位、十位数字相同。
③从右上到左下一行数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数从1开始逐渐增大到9,而个位上的数则相反,从9开始逐渐递减到1。
(3)学生动手独立填写表格。
(4)再观察,这个数位顺序表有什么特点?2、练习:教师提问,学生快速回答。
如:“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3、按要求38页,给指定的数涂颜色。
四人小组讨论还发现什么新规律?3、比大小。
(1)十位一样的数比大小。
课件出示计数器,学生分别说一说计数器上所表示的数,再比较大小,并说一说比较大小的方法,教师小结方法。
(2)十位不一样的数比大小。
课件出示计数器,学生分别说一说计数器上所表示的数,再比较大小,并说一说比较大小的方法,教师小结方法。
数一数(认识计数单位“千”,“万”)
教学心得:
课 题
15、1千米有多长
重点
难点
学习水平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
1
识记
理解
运用
教学
目标
1、通过“手拉手”、“想一想”、“走一走”的活动,体验1千米有多长。
√
√
√
2、知道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
√
突破重点、难点设想
通过“手拉手”、“想一想”、“走一走”的活动,教师引导、讲解和练习来突破。
恒山海拔约1873米 华山海拔约575米
1、这两座山,哪一座高?你是怎么比较的?
板书:2017<2160
2、小结:位数相同的数,先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的较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就依次比较下去……
3、试一试
7256 ○ 8210 4056 ○ 4120
3632 ○ 3629 2182 ○ 2189
数不清,为什么呢?(有的看不见)
2、动手操作,探索新的计数单位百、千、万
(1)认真观察大正方体由几层组成,一层有几排,一排由几小正方体组成?
(2)一排有10个小正方体,一层有10排,表示有几个十(表示有10个十),10个十是多少?
板书:10个十是100
(3)一层有100个小正方体,二层有多少个?三层呢……,九层呢?
问:900是几个一百?(9个一百),再添上一层是几个一百?(10个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
(4)一个大正方体有1000个小正方体,2个大方体有多少个小正方体?3个呢……,9个呢?
9000个,9千是几个千(9个一千),10个一千是多少?
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
3、进一步理解计数单位百、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