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八校201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 语文

合集下载

2024届八省八校T8联考高三第二次学业质量评价语文答案

2024届八省八校T8联考高三第二次学业质量评价语文答案

2024届高三第二次学业质量评价(T8联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D2.A3.B4.B5.①东汉以前,“火耕水耨”为其主要耕作方式;②东汉时期,开始精耕细作,使用牛耕,出现了秧苗移栽与双季稻种植;③唐朝,改进后的曲辕犁用于耕作能够节省人力,有效利用畜力,江南地区还出现了稻麦复种制、茶林间作与鱼草轮作法;④宋代,复种技术较为成熟,圩田盛行于江南,占城稻此时在江南普遍种植。

(每点2分,梳理出三点即可得满分,必须有时间节点,少一处扣1分)6.C【解析】7.D8.①“最细小的东西”表面上是指月光下,南希(“我”)看见的院里的微不足道的东西—草坪椅、柳树、晾衣绳、牵牛花、栅栏和敞开的院门甚至晾衣绳上的衣夹等;实质上是指“我”透过生活的表面看见的不易被发觉的不如意,如友情的缺失、潜在的孤独、潦倒迷茫等;②“我可以看见”暗示了南希(“我”)敏感、寂寞、无助、焦虑的内心状态。

(第①点3分,其中表面含意1分,深层含意2分;第②点2分。

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9.(示例)①情节设置简单。

小说主体只是截取生活的一个场景,既不追求情节的起伏与连贯,也不对细节进行深入的展开。

②人物塑造手法简单。

人物都是白描式轮廓,如“我”和山姆只有简单的对话与行为,克里夫只是在睡觉。

③语言简洁。

叙述语言平淡冷静,少修饰语,人物对话多用短句。

④揭示主题方式简约。

没有体现作者观点的阐释性文字,而是通过留白与暗示揭示人物的空虚与迷茫、敏感与脆弱。

(答出三条即可,每条2分。

意思对即可)10.BFH11.B12.D13.(1)现在你在我的门下当学生,还没有多少时间,就多次怨恨抱怨。

(“女”“曾未浃时”“憾”各1分,句意1分,共4分)(2)现在我接受夫子的礼仪教化(学问)渐渐加深,再依靠和你们在一起互相探讨而使学问有所长进。

(“被”“寖”“二三子”各1分,句意1分,共4分)14.(示例)相同点:①都强调要靠内在修道;②都认为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2012届八校第二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

2012届八校第二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

湖北省八校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1.C(A蓬—篷;B 焕—涣,解.jiè;D靡.mǐ)2. D(把柴火从锅底抽掉。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3. C(A成分残缺,“等”后加“问题”;B语序不当,“心灵的慰藉”与“生活的便利”位置互换;D搭配不当,“提高”改为“觉醒”或“增强”)4.A(③①⑥⑤范围由大至小,由“世界”而“人间”,然后是“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的区域”,最后才到大小三十六峰。

②是对前面的小结)5.A(敢于反抗的尤三姐和晴雯,温顺世故的袭人,忍辱吞声的尤二姐)6.B.(“中”,应该解释为“符合”。

课内《劝学》有“其曲中规”可作参考)7.C.(①句是杨达卿先生对“为善施义”的思想认识,不属于“言行”;④句是“为善施义”所产生的社会效果;⑥是社会名流对杨达卿先生的赞颂,不是“直接”而是“间接”表现其“为善施义”的)8.D.(A“父子夫妇相食”于文无据;B“无偿供给了饥民粮食”不对,应是让饥民种树,再提供粮食,使其有自食其力的感觉。

C《万木图》不是阮德柔绘制的,是他命画工绘制的)9.(1)当时,杨达卿先生家储藏了很多粮食,将打开粮仓救济饥民,(他)指着某座山对饥民喊话说……(“发”“振”“号于众”各1分,句意正确1分)(2)当时的福建行省左丞阮德柔听说这件事后,认为杨先生的行为很高尚,命令画工绘制了《万木图》并上表(奏报给朝廷)。

(“高”“工/作”“图/表”各1分,句意正确1分)10.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九处停顿,每三处1分)11.(1)孟诗语言平淡,但内涵丰富。

这几句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诗人在清秋薄暮时分登高所见的寻常景象,(2分)描绘出傍晚归来的村人的安闲从容,以及自然界景物的静谧优美,蕴涵着一种淡淡的孤寂惆怅,渗透着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2分)(2)结构上:点题,以“重阳”点明题目中的“秋”字;首尾照应,以相约“共醉重阳”与诗歌开头四句对隐者生活的向往以至登高相望等内容相呼应。

八校联考语文作文及范文

八校联考语文作文及范文

八校联考语文作文及范文前几天经历了一场八校联考,那可真是一场“大战”啊!这其中的语文作文,更是让我感受颇深。

还记得考试那天,走进考场的时候,心里就像揣了只小兔子,“砰砰”直跳。

拿到语文试卷,快速扫了一眼作文题目,脑子瞬间“嗡”了一下。

题目是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可把我难住了。

我开始绞尽脑汁地构思,传统文化?脑子里闪过春节时放的鞭炮、贴的春联;端午节妈妈包的粽子;中秋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的月饼……可怎么把这些跟传承创新联系起来呢?我咬着笔头,眼睛盯着试卷,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额头上都开始冒汗了。

突然,我想到了之前在电视上看到的一个节目,是一群年轻人用现代舞蹈的形式演绎了古代的诗词,那种将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创意一下子击中了我。

于是,我决定就以这个为切入点。

我在稿纸上写着:“传统文化就像我们的老祖宗留下的一座宝库,里面装满了珍贵的宝贝。

但如果我们只是把这些宝贝锁在柜子里,不让它们见见阳光,那它们迟早会被遗忘在黑暗的角落里。

”写到这儿,我仿佛找到了感觉,笔下的字也开始流畅起来。

“就拿诗词来说吧,那些优美的词句,如果只是在书本里躺着,我们可能很难真正感受到它们的魅力。

但是当一群充满活力的年轻人,用灵动的舞蹈把诗词中的意境展现出来时,诗词就像是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一下子鲜活起来。

”为了让内容更丰富,我又想起了之前去古镇旅游的经历。

那个古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古老的建筑、青石板路,还有街边的传统手工艺品店。

可游客并不是很多,很多店铺都显得冷冷清清。

我当时就在想,这么好的传统文化,怎么就吸引不了更多人呢?“也许,是因为它们的展现方式太过于陈旧和单一。

如果能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基础上,加入一些现代的元素,比如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推广,或者开发一些有趣的互动体验项目,是不是就能让更多的人愿意走进来,了解和喜欢上这些传统文化呢?”我在作文里这样写道。

写着写着,不知不觉字数就差不多了。

我又仔细检查了一遍,修改了一些错别字和不太通顺的句子,然后才放心地交了卷。

湖北省黄冈中学等八校2012届高三3月第二次联考试题(理综)

湖北省黄冈中学等八校2012届高三3月第二次联考试题(理综)

鄂南高中华师一附中黄冈中学黄石二中湖北省八校荆州中学襄阳四中襄阳五中孝感高中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6页,第Ⅱ卷第7页至第18页。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

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C:12 O:16 S:32 Fe:56Cu: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右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与葡萄糖大量消耗有关B.曲线AB段酵母菌细胞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在T1—T2时段,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酵母菌数量增多、酵母菌进行产乙醇的无氧呼吸,产能少,需消耗更多的葡萄糖D.曲线AC段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原因是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2.下图甲为细胞周期的模式图,图乙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可以用图甲的S→X→1→2→3→4→Y来表示,图乙中的结构8可以为细胞分裂提供能量B.图乙中,具有选择透过性膜的细胞器是5、6、8、10C.图乙中的细胞肯定不是高等植物细胞D.因染色体数目变异导致的遗传病通过光学显微镜诊断时需选择图甲中的S期的细胞3.人体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多种因素影响。

2024届高三八省八校第二次学业质量评价 (T8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届高三八省八校第二次学业质量评价 (T8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届高三八省八校第二次学业质量评价(T8联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长江和黄河虽然同为中华文化的母亲河,都取得了辉煌灿烂的成果,但从夏商周到西晋末,黄河流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超过长江流域。

然而,自东汉末年以来,中国北方多次遭到游牧民族的冲击,历次兵燹带来大规模北人南迁,而相对安定的长江流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优越的自然条件日益凸显。

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皆具水热条件,故成为中华文化的两大源头,而长江流域拥有更丰沛的水热资源。

但在原始社会末期至商末这一文明初始阶段的气候条件下,中国先民所能达到的生产力水平更适合开发北方黄河流域。

在全新世中期,全球气候变暖,长江、黄河流域较之现在更加温暖湿润。

黄河流域森林密布,受低温和干旱的威胁较轻;而气候炎热潮湿的长江流域则经常发生洪涝灾害。

当时的原始农业以木石农具为主,黄河中上游的粟作农业依托肥沃疏松的黄土和黄河及其大小支流的灌溉,通过精耕细作实现了蓬勃发展,各早期文明也借此绵延不绝并逐渐融合;而长江流域则因其红壤的土质较为紧密,水稻种植所需平整土地及引水灌溉的劳动量大、技术要求高,而当时人员、技术所能达到的稻作生产方式又较为粗放,且常受洪水威胁,故其农业产出量不及黄河流域。

这种农业生产上的差异在进入青铜时代后仍长期延续,直至铁质农具产生及其后一系列灌溉排水工具的出现、防洪手段和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长江流域的水热优势才逐渐彰显。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一农业生产重心的转变过程中,近5000年来的中国气候总体向干冷演变,这导致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趋向脆弱,而长江流域则变得更适宜人类居住和农业开发。

另外,黄河流域因过度开发而导致水土流失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总体而言,在当时及此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长江流域铁农具的推广和兴修水利工程的力度仍不及黄河流域,“火耕水耨”仍是南方水稻耕作的主要方式。

2012届毕业生联合考试语文及答案

2012届毕业生联合考试语文及答案

秘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湖北省襄阳、黄冈、荆州、宜昌、十堰、恩施、孝感七市州2012届毕业生联合考试语文一、语言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芳菲./菲.薄狙.击/拮据.金瓯.无缺/呕.心沥血B.背.篓/背.阴乘.机/惩.罚毁家纾.难/自出机杼.C.薄.饼/薄.面央浼./分娩.笑语朗.朗/书声琅.琅D.坊.间/牌坊.远岫./柚.子不卑不亢./引吭.高歌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寄予发祥地安分守己精诚所致,金石为开B.侯爵老俩口拨乱反正壁立千仞,无欲则刚C.跟贴打圆场偏安一隅呼之即来,挥之即去D.涵盖无名火信而有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宜昌西陵区某政协委员认为,在夷陵广场谢洪恩烈士就义处树立..纪念碑,有利于抒发宜昌人民的爱国热情,并能够更好地展现宜昌的革命历史厚重感。

B.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和李胜素的京剧唱段将演出推向了高潮,其声穿云裂石....,其曲荡气回肠,真有金戈铁马、气壮山河之慨。

C.2012年研究生考试成绩于近日揭晓,山东某大学大四学生小潘查分时惊奇地发现,他的政治理论成绩居然是负分。

在确认了几遍考生编号之后,小潘只得接受了这个不可理喻....的事实。

D.台湾知名网络作家柯景腾最初并没有接受过任何写作训练,他为了赚钱和鼓励患癌的母亲才开始写作,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拾.......,曾一年写了14本书,成为台湾最畅销的小说作家。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拜万人师,谋万户居。

”60多年来,吴良镛先生上下求索,学以致用,践行着“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栖居在大地上”。

B.博大精深的《红楼梦》堪称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内容之深邃,思想之丰富,不是我们轻易能够领会的。

C.2月22日,国内上百家媒体聚集于福建省惠安县,近两百名记者实地探访了归真堂药业黑熊养殖基地,并现场见证了“取胆汁”的全过程。

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黄冈中学、华师一附中、襄阳四中、襄阳五中、荆州中学、孝感高中、鄂南高中、黄石二中)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旧小说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是指叙述人并不进入作品,而是站在统揽全局的位置上,仿佛世间万事万物无所不知晓、无所不能表现。

如此,虽便于展现广阔的生活场景,自由地刻画、剖析人物,但失掉了文学联系生活和读者的最宝贵的东西:真情实感。

鲁迅对全知全能的外视角叙事的突破和改造,运用的是限制叙述原则。

所谓限制叙述,是指叙事者所知道的和书中的人物一样多,这就从根本上破除了作者那种居高临下妄断一切的专制态度,以有限的职能和平等态度建立起作者与读者的新型关系,从而赋予作品以真诚性和逼真感。

第一人称小说在《呐喊》和《彷徨》中超过半数。

第一人称叙事的一种情况是内部第一人称叙述,“我”是故事的主人公或当事人,如《狂人日记》。

鲁迅在必须真实的体裁——日记中去虚构一个“迫害狂”的文学故事。

当狂人成了小说的叙述者后,立刻把读者引入到他自己观察和体验到的世界,他对世俗社会、历史文化的“吃人”本质的认识,他的浓重的“罪感”意识和容不得吃人的人、救救孩子的精神挣扎,在常人看来是语无伦次甚至荒唐的格调中显示出惊人的真实性。

以第一人称叙述所冲淡和消解的文学故事的虚构性也许是《狂人日记》的最大艺术成功。

第一人称叙事的另一种情况是,“我”虽是故事的讲述人,却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

这可称之为外部第一人称叙述。

湖北省八校高三文综第二次联考理综试题(扫描版)

湖北省八校高三文综第二次联考理综试题(扫描版)

湖北省八校2012届高三理综第二次联考试题(扫描版)八校联考(二)物理试题参考答案25、(19分)(1)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洛伦兹力提供2mvqvB r= (2分) 得0.055mv r m cm qB === (2分) (2)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周期81022s m T qB ππ-=⨯=(2分) 如图所示的运动轨迹,运动时间最长为t 分析可得262arcsin52t T ππ+=(3分)即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为8126(arcsin)1022t s π-=+⨯ (2分) 或者811(arccos )10225t s π-=+⨯、811(arcsin )1025t s π-=-⨯、8126(arccos)102t s π-=-⨯ (3)从y 轴最上方飞出的粒子坐标为3(0,)y ,右边界出射点为4(10,)cm y 则有2223(2)6r y =+ 得y 3=8cm (2分)6sin 10θ=有 37θ=o 在x 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得0.1xt v =(2分) 在y 方向 sin37y v v =o出射时方向水平,则0y v '=33.75280y v y t m cm ∆=•== (2分) 则43 4.25y y y cm =-∆=从电场右边界飞出的粒子坐标为(10,4.25)cm cm (2分) 33、(15分)(1)(6分)CD (2)(9分) ① 2H Gk- ②002GT P s 34、(15分) (1)(6分)BCE(2)(9分)①设红光和紫光的临界角分别为1C 、2C ,231sin 11==n C ,ο601=C (1分) 同理2245,45C i C ===οο<1C 所以紫光在AB 成发生全反射,而红光在AB 面一部分折射,一部分反射,(1分)且由几何关系可知,反射光线与AC 垂直,所以在AM 处产生的亮斑1P 为红色,在AN 处产生的亮斑2P 为红色与紫色的混合色 (2分) ②画出如图光路图, (1分)设折射角为r ,两个光斑分别为1P 、2P ,根据折射定律irn sin sin =求得36sin =r ……………………(2分)由几何知识可得:1tan AP R r =解得261=AP cm ……………………(1分)由几何知识可得2OAP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解得2AP =12cm 所以)22(621+=P P cm .……………………(1分)AOBCiP 1 P 2r35、(15分) (1) (6分) AC(2)(9分)①对A 、C 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可知:v m m v m C A C )(0+= 2分 代入可得:C m =2kg 2分②当B 离开墙壁时,弹簧处于原长,A 、C 以2m/s 速度向右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南高中华师一附中黄冈中学黄石二中湖北省八校荆州中学襄阳四中襄阳五中孝感高中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五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单项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单项选择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卡。

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敞蓬车暴殄天物咯.血(kǎ)追本溯.源(sù)B.渡难关焕然冰释押解.(xiè) 转弯抹.角(mò)C.文绉绉漠不关心愤慨.(kǎi)令人咋.舌(zé)D.协奏曲开门揖盗翘.首(qiáo)望风披靡.(mí)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季羡林先生的文章平易近人....。

欣赏他的文章有时候像在听一位耄耋老人轻声诉说着他曾经历的往事,很多时候思绪也会不由自主地融入他诉说的那些过去的事情。

B.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国家出台了限购、限贷等系列调控政策,有关专家认为,这些政策的出台将会使房地产投机者销声匿迹....,住宅将回归居住本性。

C.由湖北艺术家主创的民族舞蹈《追爱》以优美动听的歌声和杂技化的舞蹈动作,完整地演绎了少数民族的婚俗,既风情万种,又妙趣横生....、惊险不断,迷醉了不少观众。

D.NBA联盟最大的两家广告赞助商计划将赞助NBA的10亿美金投向NFL联盟和大学篮球联赛,果真如此,NBA联盟将面临釜底抽薪....的危险。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日,北京市消协对首都各大商场的休闲裤进行随机抽检。

众多知名的外国品牌被检出虚标含量、甲醛含量超标、色牢度不合格等,不合格率接近四成。

B.回家的车票、年终的讨薪,甚至仅仅是提供一本书籍、开通一个信箱,对于农民工,就不仅是心灵的慰藉,更是生活的便利。

C.林书豪的成功毕竟不是电影,他以自身实力为基础,以球队当时的境况为机遇,顺利地融入了教练的战术体系之中,令全队发生化学反应。

他的成功是拼出来的。

D.近年来,随着群众权利意识的日渐提高,民主空气的日益浓厚,中国的民主政治生活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的。

这样布置后,它打开了它的云库,拨给这区域的,有倏来倏去的云,扑朔迷离的雾,绮丽多彩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

①它创造了人间,还安排了一处胜境。

②这些朱砂的,丹红的,紫霭色的群峰,前拥后簇,高矮参差。

③它煞费心机,创造世界。

④高峰下临深谷;幽潭傍依天柱。

⑤它巧妙地搭配三十六大峰和三十六小峰。

⑥它是大手笔,用火山喷发的手法,在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的区域里,分布了这么多花岗岩的山峰。

A.③①⑥⑤④② B.⑥⑤②④①③C.①③⑤④②⑥ D.③⑥④①②⑤5.下列有关文学名著内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红楼梦》展现了高超的写人技巧,除主要人物,作者还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

如:泼辣能干的探春,怯懦的迎春,孤高的妙玉,温顺世故的晴雯,忍辱吞声的尤三姐,敢于反抗的尤二姐和袭人等。

B.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海明威和哥伦比亚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都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其代表作分别为中篇小说《老人与海》、长篇小说《百年孤独》。

C.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杂剧和明清传奇。

杂剧体制通例是四折一楔子,传奇称“折”为“出”;杂剧通常由一个角色唱到底,传奇各角色都可以唱;杂剧每折限用一个宫调,一韵到底,传奇不限只用一个宫调,可以换韵。

D.戏剧离不开矛盾冲突,如曹禺创作的《雷雨》中,夫妻、父子、兄弟成仇,兄妹乱伦,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失去了常态,而又错综复杂,形成强烈的戏剧冲突,作品因此有了深厚的意蕴。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17分。

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翻译题8分)《万木图》序.(明)杨士奇《万木图》者,翰林侍讲建安杨荣勉仁,昭其大父达卿先生之德,示其后之人也。

先生有孝行,于为善施义汲汲焉。

然不喜以施名,以为受人之施者,恒有愧耻为辱之心。

夫施于人,而使其心愧耻为辱,犹不施也。

必使受吾之施者,如其所当得,而即乎其心之安,庶几可也。

元之季世,兵戈饥馑,民困穷冻馁无食,至相食以苟活。

虽父子夫妇,相视不能相保恤,所在皆然。

时先生藏谷甚富,将发廪振之,指某山号于众曰:“有能相吾力树木者乎?树一木,予谷若干。

”于是争愿出力来请谷。

既悉饭之,乃如所言。

愿树木者予之谷,不籍识其姓名,卒亦不视其功,而所活不可胜计矣。

先生之乐施,何其忠厚委曲而周备欤!居数岁,木郁然崇茂,悉中于材。

先生指以戒其子孙曰:“不自意今之盛如此也!其毋苟自为利!将有为学宫、为释老之宫、为桥梁及津渡之舟而需材者,给之;有贫欲为居室、没欲为棺而不得材者,给之。

毋苟自利也!”于是所施利益多矣。

时福建行省左丞阮德柔闻而高之,命工作万木图表之。

搢绅君子多为诗文纪之咏之,既皆失于兵。

而其子孙,佩服训戒,至于今不违。

然欲其后世皆佩服不违,此图所以继作也。

呜呼!始先生知施谷而已,知求受施者即乎其心之安而已,岂计树之大后当何如哉!而受施者必尽力焉,不可以苟,盖天理之在人心,有不能已也。

先生所存如此,惜乎其仅施于衰乱艰虞之际,畎亩之间,而徒布衣以终其身也。

不然,使遇治平之时,得一命为所欲为,所施利不其博哉!如其后之人能世承其训,推广是心而行之不已焉,其于施利固又博也。

是用告诸其来者。

(选自《明代散文名篇集粹》,略有删节)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籍.识其姓名籍:登记、记录B.木郁然崇茂,悉中.于材中:中意、满意C.没.欲为棺而不得材者没:通“殁”,死去D.惜乎其仅施于衰乱艰虞.之际虞:忧患、祸患7.以下各组语句中,全都直接..表现杨达卿先生“为善施义”言行的一组是()①以为受人之施者,恒有愧耻为辱之心②既悉饭之,乃如所言③愿树木者予之谷,不籍识其姓名④所活不可胜计矣⑤戒其子孙曰:“其毋苟自为利!”⑥搢绅君子多为诗文纪之咏之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②⑤⑥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元朝末年,战乱和灾荒让老百姓生活极其悲惨痛苦,以致发生了父子夫妇相食的惨剧,杨达卿先生的善举救活了不计其数的饥民。

B.杨达卿先生采用种树救灾的办法赈济饥民,可谓是考虑周全,既无偿供给了饥民粮食,又不至于让他们产生接受施舍的羞愧耻辱之感。

C.元末福建行省左丞阮德柔为表彰杨达卿先生的善举,绘制了一幅《万木图》,但可惜后来在战争中遗失了;后来杨荣为了彰显其祖父的善举,又重新绘制了这幅画。

D.对于在赈灾中饥民种植的林木,杨达卿先生并未据为已有,而是告诫子孙后代要用来作公益事业,用来救助贫穷的人。

至作者写作时,他的子孙一直没有违背他的教导。

9.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时先生藏谷甚富,将发廪振之,指某山号于众……(4分)(2)时福建行省左丞阮德柔闻而高之,命工作万木图表之。

(4分)10. 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语段断句。

(3分)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大学》)(二)古代诗歌鉴赏(8分)1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8分)秋登万山寄张五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价孟浩然诗歌为“语淡而味终不薄”,请结合本诗的七至十句,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

(4分)(2)请简要分析诗歌结尾两句在篇章结构和思想内容方面的作用。

(4分)(三)古诗文默写(6分)12.请从下面八句之中任选六句,补写出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见贤思齐焉,。

(《论语》)(2),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庄子《逍遥游》)(3)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4),审容膝之易安。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5)庄生晓梦迷蝴蝶,。

(李商隐《锦瑟》)(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千呼万唤始出来,。

(白居易《琵琶行》)(8),惟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三、现代文阅读(29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5题。

(9分,每小题3分)现实主义的生命力在现代文艺发展史上,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以及在20世纪形成的世界范围内的文艺主潮,当然不乏积极意义。

同时也必须看到,虽然现代、后现代主义以反叛现实主义“起家”,但在根本上,并未完全挣脱现实主义这一重要创作原则。

现实主义与现代、后现代主义的重要分歧之一,以及基于这种分歧所产生的创作实践上的分野,首先表现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上。

内容与形式是构成文艺作品的两个核心要素。

19世纪以前,尤其是在现实主义那里,内容居于主导地位,“内容论”是文艺史的主流。

在现代、后现代主义出现以后,形式获取了至高无上的权威。

几乎所有的现代、后现代主义作家都有一种“形式主义”偏嗜症。

他们对“怎样写”的关注和探索冲动,远超过对“写什么”的热情。

纵观文学史,现代、后现代主义的每次形式创新,最后之所以被认可并得以保留,无一不是因为这种形式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有意味的形式”是指这种形式所蕴含的内容寓意。

没有任何一部作品仅仅是因为形式本身的华丽或奇特而被归入经典之列。

如《等待戈多》,它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完整清晰的故事,也没有紧张的冲突和丰满典型的人物。

贝克特之所以采用这种古怪的艺术形式,就是因为它巧妙地呼应了作品的主题,表现了现代人孤独绝望、无所归依的精神状态。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贝克特们”与现实主义大师殊途同归,共同抵达了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终点。

可见,现代、后现代主义处心积虑、挖空心思地开创的种种花样翻新的形式,最终达到和收获的,仍然是现实主义的目的和结果。

现代、后现代主义的异军突起,在一定程度上对现实主义潮流形成遮蔽之势。

有人将此视为现实主义衰朽的表征,认为未来的文艺必将是现代、后现代主义的天下。

其实,现代、后现代主义大势之成,主要倚仗的是方法上的优势,而并未在根本上颠覆和取代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和精神立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