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
初中中国疆域教案

初中中国疆域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范围。
2. 让学生掌握中国的行政区划和各级行政单位的名称。
3.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海域及分界线。
教学重点:1.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范围。
2. 中国的行政区划和各级行政单位的名称。
3. 中国的海域及分界线。
教学难点:1.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范围的描述。
2. 中国的行政区划和各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的记忆。
3. 中国的海域及分界线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准备:1. 地图:中国政区图、中国疆域图。
2. 教学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展示中国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范围。
2. 提问:中国的地理位置在哪里?它的疆域范围包括哪些地方?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范围。
2. 让学生根据教材,总结中国的行政区划和各级行政单位的名称。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范围,让学生理解并记忆。
2. 讲解中国的行政区划和各级行政单位的名称,让学生理解并记忆。
3. 讲解中国的海域及分界线,让学生理解并记忆。
四、课堂练习(15分钟)1. 利用PPT展示一些关于中国疆域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2. 让学生在中国政区图上标出各级行政单位的名称。
五、总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行政区划和海域及分界线。
2. 强调重点内容,让学生记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地图、阅读教材、讲解和练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了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行政区划和海域及分界线。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也要注意巩固学生的记忆,加强学生的地理素养。
《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初中地理《中国的疆域》活动(一)寻找古国读“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和“中国疆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2、读图说出我国的海陆位置。
3、在图上找出:日本、蒙古,观察中国、日本、蒙古这三个国家的海陆位置的差异。
4、哪条重要的纬线穿越我国的南部?按五带划分,大部分领土位于哪个带?我国最南处于哪个温度带?(设计意图:让学生读图回答问题,可以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贝克一家来到中国走遍中国的疆域,感慨颇深。
小贝克的爸爸拍摄了两组图片,请同学们来帮忙解答疑惑。
▲北部黑龙江省和南部海南省的大地各是什么景象,为什么?▲当夏季6点时,我国东部的乌苏里江上早已洒满阳光,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上还是星斗满天的深夜。
为什么?(设计意图: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欲望。
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二)踏迹国域读“中国的疆域”图1、在图上找出我国的疆域四至。
2、算一算我国最东端与最西端相差约多少经度?根据时区划分,我国东西跨多少个时区?3、请同学们用直尺量出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并根据比例尺计算出实际距离。
4、算一算我国最南端与最北端纬度约相差多少度?纬度相差1度,距离相差约110千米,请计算我国南北的实际距离。
学生欣赏:中国四端风景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观念,巩固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的方法。
复习比例尺知识,通过纬度的计算南北距离,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教师总结:⑴由于地球的自转,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比西边地点的时刻早。
我国东西跨经度60多度,跨5 个时区:东5 区――东9 区,因此东西两端的地方时相差约4 个小时。
因此,当东部乌苏里江旭日东升时,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却是繁星满天。
⑵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南北气候差异大,纬度越低,气温超高,因此,当祖国北方处于冰天雪地的隆冬时,南方的海南却是烈日炎炎的威夏景象。
中国的疆域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模板
所用教科书
书名
地理八年级上册 湘教版
所教年级
八年级
所教册次、
单元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设计主题
1.1 中国的疆域
1.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
“伟大的祖国”、“辽阔的疆域”(部分)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按照“标准”的设计思路,“伟大的祖国”的正文内容简洁,用主要篇幅呈现了一幅“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图,并设计了一组“活动”,着重引导学生据图描述我国的地理位置,并通过我国与日本、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巴西的地理位置的对比,归纳出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活动”中没有介绍描述我国地理位置的方法,这是因为在世界地理的学习中,学生掌握了描述一个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在学习中国地理时,只要将这些方法进行迁移即可。在“辽阔的疆域”部分,教材P.5设计了一组“活动”,这组“活动”是对“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的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认识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2.请大家根据图1-3,算一算我国最东端与最西端相差多少经度?根据时区的划分,我国东西跨多少个时区?根据比例尺,量算我国领土东西端距离大约为多少千米?
3.算一算我国最南端与最北端大约跨多少纬度?在地球“五带”中,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那一带?根据所跨纬度,计算我国领土南北端距离约为多少千米?(纬度相差1°,距离相差111千米)。
“辽阔的疆域”、“众多的邻国”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按照“标准”的设计思路,“辽阔的疆域”通过“中国的疆域”图生动地呈现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并设计了一组“活动”,引导学生从我国领土跨越的经纬度,以及我国领土东西、南北的景观差异来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
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

中国的邻国和海洋
1. 能够在地图上指出中国的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1. 地图法:利用地图展示中国的邻国和海洋分布情况
1. 通过课堂问答和地图指认,检查学生对中国邻国和海洋的掌握情况
2. 了解中国濒临的海洋和主要岛屿
2.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任务
2. 根据小组合作的成果和表现进行评价
2. 根据学生的案例分析能力和表现进行评价
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
1
中国的地理位置
1. 掌握中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1. 讲授法:教师详细讲解中国的地理位置特点
1. 通过课堂问答和测验,检查学生对中国地理位置的掌握情况
2. 了解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 地图法:利用地图展示中国的地理位置,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2. 根据学生的记忆情况和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5
中国的地理位置优越性分析
1. 分析中国地理位置在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上的优越性
1.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
1. 根据学生的讨论发言和分析深度进行评价
2. 了解中国地理位置优越性对经济发展和国际交往的影响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中国地理位置优越性对经济发展和国际交往的积极影响2.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 Nhomakorabea度进行评价
2
中国的疆域范围
1. 记住中国的领土面积和四至点
1. 记忆法:通过反复诵读和记忆,帮助学生记住中国的领土面积和四至点
1. 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中国疆域范围的记忆情况
2. 了解中国领土的辽阔和重要性
《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

《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说出中国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并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读图说出领土面积和中国的疆域四至,以及领海、内海,半岛、岛屿还有海峡的分布。
3、读图说出我国的临国。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分析归纳中国的地理位置特点。
2、学会估算中国东西跨经度差、南北跨纬度差,培养读图和析图能力。
三、情感看法和价值观通过对中国位置优越,疆域广阔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产生民族自豪感,形成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1、分析归纳中国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其优越性。
2、熟记中国邻国的位置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评价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引导归纳。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由多媒体播放视频《我爱你,中国》导入,视频中展示中国有代表意义的自然风光、少数民族、传统建筑,大江大河以及建国以来的发展成就。
(提问): 1、同学们知道我们国家名字的全称吗?2、视频中出现了我国的母亲河,是哪条河?3、我国疆域辽阔,陆地面积排世界第三,同学们知道我们国家陆地的总面积吗?(老师归纳)视频中我们看了中国的大江大河,高原雪山壮美秀丽,民族建筑大气磅礴,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必要了解祖国母亲的方方面面。
首先,我们来了解她的位置和疆域。
二、讲授新课。
(1)伟大的祖国(活动)多媒体显示教材第2页图1-1 “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图,布置学生读图探讨下列问题:1、描述中国的地理位置。
2、在世界政治地图上,找出日本、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巴西四个国家,对比说出中国与这四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差异。
3、综合上述分析,说一说中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其有何优越性?(2)辽阔的疆域(活动)多媒体显示教材第3页图1-2 “中国的疆域图”图,布置学生读图探讨下列问题:1、说出中国的疆域四至点。
2、估算中国东西跨经度差,南北跨纬度差,并判断是东西宽还是南北长。
3、思考中国东西跨经度大有什么影响?南北跨纬度广又有什么影响?(活动)多媒体显示教材第5页图1-5 “中国濒临的海洋”图,布置学生读图探讨下列问题:1、说出中国的陆地面积和海域面积。
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

我国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优势?.
1,我国东部濒临海洋,有利于海洋交通,海水养殖.
2,东部靠近海洋,有利于夏季风带来大量的降水.
3,我国西北部和亚洲的内陆相联.可以通过陆地和亚洲各国实行经济贸易活动.
学生阅读地图找出我国的邻国.14个邻国.6.
三,巩固练习
1,我国的地理位置,从半球位置上,位于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从海陆位置上位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了解我国的四至:
最北: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北纬53度,
最南:离赤道附近的北纬4度.曾母暗沙.
最东: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交汇处.东经135度附近..
最西:新疆帕米尔高原东经73度.
我国的最北端和最南端按照1纬度111千米算,南北距离近50度,我国南北距离相差将近5500千米.
我国南北距离跨纬度大,跨了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没有寒带.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板书Biblioteka 题:(1分)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二,展示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了解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了解我国的四至,以及濒临的海洋.
3,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三,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地图1-1,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找出我国在世界上的地理位置.
学生议论:
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从海陆位置看,
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学生活动:
比较四个国家,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日本,巴西的地理位置.说说它们的地理位置差异.
《第一章第一节疆域》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疆域》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中国疆域的基本概念,包括疆域的地理位置、面积大小以及行政区划的基本情况。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我国疆域的分布特点,认识到我国疆域辽阔、资源丰富、民族多样的基本国情,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国家认同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中国疆域的地理位置和主要行政区划,理解我国疆域的分布特点和影响。
教学难点:通过地图和实例,让学生深刻理解我国疆域的广阔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地理信息整合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材与教具:准备初中地理教材、地图册、投影仪及中国地图等教具。
2. 课件与资源:制作包含中国疆域分布、行政区划、地理特点等内容的PPT课件,准备相关地理图片和视频资源。
3. 学生预习:布置学生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提前了解我国疆域的基本情况,收集相关地理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课堂开始时,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地理知识,如中国的地理位置、主要地形等。
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疆域辽阔,都有哪些省份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索《疆域》这一课。
”通过这样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新课展开(一)了解疆域概念教师首先向学生解释疆域的概念,包括疆界、国土面积、地形地貌等。
通过图示和文字描述,使学生对疆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中国疆域的概述通过幻灯片展示中国疆域的概况,包括领土面积、东西南北的边界、海岸线等。
让学生了解中国在亚洲乃至世界的位置和重要性。
(三)主要省份介绍1. 分类介绍:将中国省份按照地理位置、经济特点等进行分类,如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内陆地区等,并逐一介绍每个地区的代表省份。
2. 互动学习:利用中国地图,让学生自己指出每个省份的位置,并回答一些关于该省份的简单问题。
例如,学生可以分享该省份的特色美食、名胜古迹等。
3. 视频教学:播放关于中国各省份的短片或图片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各省份的风土人情。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1《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1《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1《中国的疆域》是本册的开篇,主要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行政区划以及地理位置的特点。
本节内容为学生提供了我国疆域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地理奠定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于地理位置、行政区划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于我国疆域的完整性、地理位置的特点等方面的认识尚不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掌握我国的疆域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行政区划及地理位置的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国家领土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行政区划及地理位置的特点。
2.难点:地理位置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地图分析法: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引导学生掌握我国的疆域知识。
2.案例分析法:结合典型事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疆域的相关知识。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我国疆域的相关地图,如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等。
2.收集我国疆域的典型事例,如领土争端、行政区划调整等。
3.分组讨论的准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
4.教学课件的制作: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行政区划等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利用地图分析法,让学生观察我国的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等,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
【目标导读】
教学目标:
1、掌握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和辽阔的国土。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中国的位置和疆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国土。
教学难点: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和不足之处。
教学过程
导入:北国的哈尔滨的人们冒着-28℃的严寒,观赏“冰灯游园会”,而在南国广州正举办“迎春花展”。
又为什么在夏季的时候我国东部美丽的乌苏里江上到处洒满晨辉、渔歌阵阵、波光闪闪,人们己开始一天的劳作;而远在西部的帕米尔高原上却是星斗满天、明月高悬,人们还在沉睡之中。
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来学习中国的疆域这部分的内容。
【自主学习】(预学区,不看不讲)
知识体系梳理
一、位置优越
1、纬度位置:(纬度范围),大部分在,小部分在热带,没有。
2、海陆位置:东部,西岸,海陆兼备。
3、半球位置:半球和半球。
二、国土辽阔
1、疆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约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位。
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N。
最南: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N。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的交汇处°E。
最西:新疆帕米尔高原°E。
南北跨纬度近°,相距约千米;东西跨经度多度,相差5个时区,相距约5000千米。
2、邻国众多
陆上邻国:陆上邻国有14个,如A 、B 、蒙古、C 、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D 、尼泊尔、不丹、E 、老挝、F 。
隔海相望的国家:G 、I 、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3、海域广袤: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领海为领海基线向海上延伸 海里的海域,专属经济区为领海基线向海上延伸 海里的海域。
(1)濒临的海:自北向南濒临a 海、b 海、c 海、d 海。
渤海和琼州海峡为内海。
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2)主要岛屿:面积最大为 岛,其次是 岛,崇明岛,舟山群岛,澎湖列岛,南海诸岛等。
(3)主要半岛:自北向南依次为 半岛, 半岛, 半岛。
(4)主要海峡: 海峡, 海峡。
【合作探究】(导学区,不议不讲)
探究一: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何特点?有什么优越性?又有哪些不足?
探究二:我国的海陆位置有何特点?有什么优越性?又有哪些不足?
探究三:分析说明我国领土辽阔的好处。
【固学案】(固学区,不练不讲)
知识网络(板书)
1、(2014·聊城学业考)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 000多千米,跨经度60多度,这就造成
中 国 的
疆 域 位置优越
国土辽阔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半球位置
疆域辽阔
邻国众多 海域广袤 优越性和不足之处 优越性和不足之处 濒临的海 主要半岛 主要岛屿 主要海峡
了()
2、(2013·泉州学业考)哈尔滨的冰灯城与广州的花市能同时成为人们欢度春节的好去处,这是由于我国()
A.地势高低起伏
B.东西跨经度广
C.南北跨纬度广
D.海陆位置不同
3、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我国疆域最东、最北、最西、最南的四个端点。
位于中俄边境的端点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丙和丁
4、关于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错误的是()
A.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为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热量
B.我国南北跨度大,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C.东临太平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交流
D.面临大洋,背靠大陆,有利于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