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疗进展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015年)

PCT与肺部感染密切相关,其水平升高常提示机体存在 细菌感染,且随着病原微生物被清除,PCT的水平下降
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PCT的变化有助于指导抗菌药 物的使用及缩短其使用周期
PCT敏感性较低,并缺乏高质量的RCT研究,目前还无证 据支持 Intern Med, June 2013,Vol. 52, No. 6
VAP的诊断
临床诊断 病原学诊断 其它:感染生物标志物
临床诊断
临床表现:
(1)体温>38 ℃或<36℃ (2)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109/L或<4×109/L (3)气管支气管内出现脓性分泌物 (4)胸部X线影像可见新发生的或进展性的浸润 阴影 -- 需除外肺出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不
1,3-β—D葡聚糖(BG)和 半乳甘露聚糖(GM)
协助临床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常用的生物标志物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GM对鉴别曲霉菌引起的VAP有较好
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抑制患者) BG和GM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机械通气患者中研究少,能否
Joseph NM,Sistla S,Dutta TK,et a1.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a review.Eur J Intern Med,2010,21:360-368
流行病学
VAP
发病率
国外
6~52%
我国
4.7~55.8 %
病死率
14~50 %
19.4~51.6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 诊治进展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治疗进展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治疗进展呼吸机是一种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医疗设备,它通过辅助或替代呼吸功能,维持患者的呼吸稳定和充分的氧合。
在肺炎的治疗中,呼吸机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促进肺部病变的康复。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呼吸机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呼吸机的操作方式、治疗模式和安全性上。
本文将针对呼吸机在肺炎治疗中的相关性以及治疗进展进行详细的介绍。
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
严重的肺炎患者因为肺部病变导致呼吸功能减退,甚至呼吸衰竭,需要进行呼吸机治疗。
呼吸机可以通过辅助或替代患者的呼吸功能,有效地维持患者的呼吸稳定和氧合状态,降低呼吸肌疲劳,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有助于肺部病变的康复。
在严重的肺炎患者中,呼吸机还可以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肺泡通气和动脉氧分压,防止二氧化碳潴留和低氧血症的发生。
呼吸机还可以通过呼气末正压的方式,改善肺泡塌陷和通气/灌洗不平衡,减少肺部病变的进展,有助于肺部病变的恢复。
呼吸机在肺炎治疗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促进肺部病变的康复,降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是肺炎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呼吸机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呼吸机的操作方式:传统的呼吸机操作方式比较繁琐,需要医护人员进行手动调节和监控。
随着电子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呼吸机已经实现了全自动控制和智能化监测,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理参数进行精准调节,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2. 呼吸机的治疗模式:传统的呼吸机治疗模式主要包括辅助通气、控制通气和自主通气等,这些模式主要是针对患者的不同病情和呼吸需求进行调节。
随着呼吸机技术的不断创新,现代呼吸机已经实现了多种治疗模式的集成和切换,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患者的治疗需求,提高了治疗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疗指南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疗指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指在机械通气后出现的肺部感染,属于难治性肺炎。
目前尚缺乏快速理想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治疗主要依赖于经验用药。
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标准是根据临床特点、X线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确定的。
如果患儿进行呼吸机治疗后出现发热、脓性痰或气管支气管分泌物增多,痰液涂片革兰染色可见细菌,白细胞计数增多>10.0×109/L,或较原先增加25%,X线胸片出现新的或进展中的浸润灶,气管吸出物定量培养阳性,菌落计数>105/L,就可以诊断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在X线胸片上,细菌性和病毒性肺炎不易区分,常表现为两肺广泛点状浸润影、片状大小不一、不对称的浸润影、两肺弥漫性模糊、阴影密度深浅不一等。
对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处理措施,需要及时床旁隔离,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明确病原,及时使用敏感抗生素。
如果病原不明,可以使用抗生素的“重拳出击,降阶治疗”。
此外,需要及时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变范围,加强呼吸道管理,促进分泌物排除,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并及时报院感卡,上报感染科。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措施主要是切断外源性传播途径。
医务人员应强化无菌意识,特别注意洗手和共用器械的消毒灭菌等方面。
调查发现,医护人员的手是传播VAP病原菌的重要途径,所以医护人员需要经常洗手。
共用器械的消毒灭菌也非常重要,可以有效预防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水蒸气以分子形式存在于气体中。
雾化器可能会让病人吸入过多的水分,而湿化器则不会。
恒温湿化器与雾化器的配合使用可以互相弥补湿化不足。
临床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恒温湿化器配合间断以压缩气源为动力的雾化吸入,可以使气道分泌物的量适中,且分泌物黏稠发生率、肺部音发生率及VAP的感染率低。
正确吸引分泌物需要使用一次性吸痰管。
为了提高分泌物吸引效率,导管应在负压关闭前尽可能深地插入气管与支气管内,然后再打开负压,并将导管缓慢、旋转地提出。
动作要轻巧,负压适当,避免损伤黏膜。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治进展

03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措施
口腔护理与气道管理
口腔护理
有效的口腔护理可以减少细菌在口腔 内的定植,从而降低VAP的发生率。 应使用含有抗菌成分的漱口液进行口 腔清洁,每日至少4次。
气道管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清理呼吸道分 泌物,避免吸入异物,防止误吸。同 时,应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以减少 细菌的传播。
02
03
抗生素使用时机
早期诊断和及时开始抗生素治疗对改 善VAP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
1 2 3
中药治疗
一些中药被证明对VAP有一定的疗效,如清热解 毒的中药可以辅助控制感染,改善症状。
针灸治疗
针灸被发现可以减轻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肌疲劳 ,改善肺功能,对VAP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
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与吸入
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过程中,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也 是一个重要因素。细菌生物被膜是指细菌在固体表面附着并 分泌基质,形成一种复杂的生态系统,可保护细菌免受抗生 素和免疫系统的攻击。
针对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应采取措施减少其形成和破坏。 这包括使用抗菌药物、增加换药次数、采用支气管镜等技术 手段清理呼吸道等。同时,加强护理和卫生措施也可能有助 于减少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和感染的风险。
为细菌定植提供了条件。
胃食管反流
机械通气患者通常采用鼻胃管或 胃管进行营养支持,易导致胃食
管反流,进而引起细菌吸入。
细菌生物被膜形成
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内壁常形成细 菌生物被膜,导致抗生素耐药。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VAP是ICU中常见的医 院感染之一,发病率高 ,且与患者死亡率密切 相关。
危险因素
长期住院、昏迷、营养 不良、糖尿病、长期使 用抗生素等基础疾病或 医源性因素均为VAP的 危险因素。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治新进展

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破坏了气管黏膜的天然屏障, 使上 械通气≥5 ) 。早发性 V P多为对抗生素敏感的口咽部定 d A 植菌( 包括苯唑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 嗜血流感杆菌、 肺
炎链球菌) 误吸和气管插管时这些细菌被引入下呼吸道有 水、 分泌物干结、 排痰不畅, 发生呼吸道阻塞、 肺不张等并发
2 A V P的病原学调查
囊压力 自动降低或暂时放气时, 这些积聚的分泌物可轻易进 值<4时, 肺炎发生率为 1 , 4 而当胃液 p H值>4时, 有 P C材料制成的气管导管, V 细菌易在其表面黏附增殖, 大量
分泌胞外多糖形成生物被膜 (F , B )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导管内
的气体和液体流动, 吸痰时吸痰管碰撞可导致细菌生物被膜
另外医务人员对 V P防护知识缺乏以及各种操作中的手污 A
染、 无菌操作不严格, 均有利于细菌侵入。
122 呼吸管路污染 ..
在 IU 中, C 呼吸机管路 中的冷凝水是一个细菌留置及
繁殖的场所。 在接近导管处的冷凝水中平均细菌浓度可高达
2 O f/ [ 。当患者转动体位时, ×1 umL3 c ] 就会使含菌水直接流
和停用机械通气 4 8 h内发生的肺部感染, 是机械通气过程 中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重症监护( U) I 病房 , C V P发生率达 9 A ~2 , 7 病死率高达 2 ~5 , O O 在抗生 素治疗 不当的病例及 多重耐菌感染 病例 的病死率 可达 7 0 。因此, V P的发病机制、 了解 A 防治策略和抗生素正
流, 可最大限度减少细菌移居, 由此可降低 V P的发生。 A
确应用成为目前临床医师非常关注的课题。
1 发病机制
11 机体内源性因素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治疗进展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治疗进展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患者在使用呼吸机时出现的肺部感染。
这种疾病常见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内的患者,因为他们需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VAP不仅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还增加了医疗费用和死亡率。
对VAP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几年里,关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治疗进展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本文将从预防、诊断和治疗三个方面来介绍这些进展。
预防预防VAP的关键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过去,预防VAP的方法主要包括提供合理的呼吸机使用指导、加强呼吸机管路的清洁和消毒、遵循严格的手部卫生规范等。
但是这些预防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
近年来,一项名为“呼吸机束缚剂”的新技术被引入,这种技术利用了一种特殊的固定装置,可以帮助呼吸机持续保持适当的通气状态,从而减少了患者因为呼吸机扭动而受到的损害,也降低了VAP的发病率。
针对重症患者的口腔护理也成为一个新的预防VAP的研究方向。
研究显示,经常的口腔护理可以有效减少VAP的发病率,因为它可以减少口腔内的细菌数量,降低细菌因为呼吸机操作而被吸入到患者的肺部的几率。
诊断VAP的诊断一直是临床上的难题。
传统的VAP诊断依赖于病情的临床表现以及痰液培养和影像学检查。
但由于VAP患者多为重症患者,其病情表现常常受到基础疾病和药物治疗的影响,因此临床表现并不具有特异性。
痰液培养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得出结果,给及时治疗带来了困难。
影像学检查也并非总能准确反映VAP的病情变化。
近年来,一些新的诊断技术被引入到VAP的诊断中。
现在的临床上使用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法可以帮助医生更及时地了解感染的情况,加速诊断进程。
一些新的生物标记物的检测技术也正在逐渐应用于VAP的诊断中。
这些生物标记物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了解细菌感染的情况,加速对VAP的诊断和治疗。
治疗治疗VAP的关键是尽早、有效地清除病原体。
传统的VAP治疗包括抗菌药物治疗、气管切开和机械通气、持续的阻塞性通气等。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治

气管导管护理
定期清洁和消毒气管导管,保持 导管通畅,减少细菌定植和交叉
感染的风险。
拔管和撤机
当患者病情稳定,符合拔管和撤 机指征时,及时拔管和撤机,以 减少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
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其他治疗手段
营养支持
给予患者足够的营养支持,提高机体免疫力,促 进康复。
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Nhomakorabea期吸痰和排痰,防止痰液淤 积和堵塞。
针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复杂性,联合治疗成为研究的新方向。通过联 合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可以更有效地对抗病原体,提高治愈率。
新型诊断方法研究
新型检测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新型检测方法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中得到研究。例如,基于生物 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基因检测技术等,有助于更快速、准确地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康复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康复治疗,如肺 功能锻炼和运动训练等,促进肺功能恢复。
04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措 施
加强手卫生
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是预防呼吸机相关 性肺炎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接触患者 前后,应彻底洗手或使用手部消毒剂 ,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为患者提供安全的环境,确保病房和 医疗设备的清洁和消毒,也是预防呼 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措施。
影像学技术
影像学技术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型影像学技术如CT、MRI 等能够提供更详细的肺部结构和功能信息,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
无创诊断方法
无创诊断方法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受到关注。这些方法通过非侵入性手段获取诊断信息 ,减轻患者痛苦,提高诊断效率。
预防策略的优化
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
的病原体。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治进展

卡氏肺孢子菌肺炎
巨细胞病毒性肺炎 特发性肺炎综合征(IPS)
确定VAP病原菌的检查:
1、气管内吸引:其优点是操作肺炎的过诊和误诊。
注意分析患者的“细菌学证据”(痰、气 道分泌物、BAL或PSB标本的培养)。
抗感染要严格按疗程进行,不必等肺内阴 影完全吸收!
感染病人的辅助治疗
痰液引流
营养支持 输血治疗 镇咳/祛痰
VAP治疗失败:
VAP的症状和体征持续存在或恶化,胸部X线片阴 影发展扩大或出现新病灶,尽管用各种抗菌药物, 呼吸道分泌物的培养仍有细菌并最终导致死亡。
≥10 3
>10 4 ≥104
64-100
72-100 82-92
60-95
69-100 83-97
69-90
72-93 84-96
细菌室技师如何给临床医师以帮助?
医生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申请留取合格的标本 护士按SOP协助病人留取合格标本 检验科技师及时准确地检测、鉴定
HAP病情程度判定
意识障碍
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学采样方法及评价
标准(CFU/ml) 敏感性(%) 特异性(%) 准确率(%)
气管内分泌物 定性 定量
非支气管镜 气管远端标本 (mBAL/PSB)
—
105~106 103~10 4
57-58
60-100
14-33
59-92
—
72-83
61-100
66-100
70-100
PSB
BAL PBAL
左氧氟沙星
头孢他啶 头孢吡肟 阿米卡星 万古霉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疗进展2015-04-28 18:26 来源:丁香园作者:sd3212字体大小- |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是最常见的院内感染之一,发病率15%左右。
研究显示,VAP与患者的死亡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以及严重的经济负担密切相关。
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适当的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导致了抗生素耐药性细菌感染的发生。
在抗生素耐药性情况日益严重的今天,提高ICU医生对于VAP及其正确治疗重要性的认识,帮助这些医生以最优的方式将目前可用的诊断新技术和抗菌药物,应用于VAP的日常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来自美国密苏里州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肺和重症监护医学科的Kollef博士等在近期出版的的Curr Opin Pulm Med杂志上发表文章,对VAP诊疗相关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使用VAE新定义评估VAP不靠谱有研究显示,VAP在美国内科和外科ICU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其他国家,而造成该现象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国使用了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监控诊断方法。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目前的监控诊断方法,会明显低估临床诊断和经微生物学证实的VAP发生率。
为此,CDC和美国国家卫生安全网络(NHSN)已开始采用VAE作为监控ICU医疗质量的新指标。
但也有一些研究显示,这种评估方法的简单转变,可能会降低人们对于VAP临床重要性的认识。
研究发现,对于VAP预防指南遵从性的增加,与VAP和VAC率的下降相关,但与IVAC率无相关性。
此外,也有研究显示VAP是VAC最常见的原因,而且大多数的VAC是不可预防事件。
几个大型监控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利用VAE新定义识别VAP患者的局限性,并显示了VAE与VAP之间的不一致性。
使用VAE算法只能识别至多32%的VAP患者,其识别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只有0.325和0.07。
而且导致VAC出现的最常见原因是患者的容量超负荷和感染,未必是VAP。
同时,VAE对于患者死亡率的评估也有很大的异质性。
该研究发现,绝大多数NHSN定义的VAE患者(93%)没有VAP或其他的医院获得性并发症。
同样,因为影像学标准没有得到满足,大多数NHSN 定义的VAP患者也不能被看作是真正意义上的VAP。
此外,通过对呼吸机治疗方案操作方法的简单改进,可以使VAE率下降93%。
总之,NHSN的VAE定义不能很好的识别VAP。
大多数VAE只是一些不可预防的事件,或者只是一些无医院获得性并发症患者的表现。
此外,相关VAE报告也容易受到相关医护人员操作水平的影响。
VAP快速诊断方法由于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所需时间较多且准确性较差,所以人们已开始转而寻求一些可用于识别病原体或增加微生物诊断特异性的检测新技术。
理想情况下,完美的此类检验方法应是无创的,不仅能实时识别相关的病原体及其耐药模式,还可用于评估患者的临床预后。
包括微生物学、蛋白质分析、核酸、以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识别等方面在内的最新研究进展,已经为开发出可用于VAP快速诊断的新型方法提供了可能。
1. 蛋白质分析:这是首个可用于传染病诊断的此类新方法。
最初的蛋白质分析方法需依赖于气相色谱-质谱仪。
而目前的新方法,已开始采用软电离技术(如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来识别蛋白质的质谱模式。
在细菌鉴定,特别是革兰氏阴性菌(GNB)的鉴定方面,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已经展现出优异的效果。
据报道,该方法的检测敏感性约为80%-98%、特异性大于96%、实验室间的重现性为99%,并具有快速的检测周转时间(1-2小时)。
然而,这些技术仍然需要依靠传统的细菌培养方法来进行相关的抗生素敏感试验。
而且操作特性也会随着微生物培养种类的增多而降低。
2. 自动显微镜检测:利用基因组和表型技术进行检测的新型自动显微镜检测方法(例如ID/ AST系统),也正在开发中。
这种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标记细菌,并通过构建相关杀菌曲线,来进行抗菌剂的快速药敏评价。
3. PCR检测与核酸检测:在患者已经接受了抗生素治疗的情况下,常规细菌培养的敏感性显著下降,而PCR检测对这类患者可能非常有用。
此外,核酸检测技术具有快速出结果的优势,可发现靶标抗性基因,从而使患者免于进行传统的细菌培养。
但在抗性基因未知的情况下,核酸检测技术无法提供真实的药物敏感性数据。
如在一间曾经出现分离到耐多药(MDR)铜绿假单胞菌散发病例的ICU中,如果通过核酸检测技术鉴定出一种铜绿假单胞菌,则仍需经其他方法来明确其耐药性。
4. 多重阵列分析技术:该技术已被用于对菌血症和肺炎患者的常见病原体进行鉴定,且已通过血液标本和其他感染性体液标本进行过验证(但没有经过呼吸道标本的验证)。
5. Xpert MRSA检测:Xpert MRSA是一种实时PCR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测平台,研究显示其对于机械通气的患者痰液标本检测的阴性预测值为98.9%,并得到了传统细菌培养结果的验证。
该研究作者认为,利用这一平台进行检测可使受试者的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应用量分别减少68%和83%。
与上述相似,May等的研究发现,该技术鉴定ICU患者呼出气冷凝液中的细菌DNA的结果,与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细菌培养结果之间,具有很高的一致性。
6. VOC检测技术:这是另一种很有前途的新型诊断技术,且很可能最适合于VAP的诊断。
基于不同的疾病状态、细菌生长环境、以及其他细菌的存在状况等因素,人类呼气中的VOC(挥发性碳分子)成分会有一定的变化。
由于VOC检测技术可以对患者的呼出气(类似于呼出气冷凝液)进行无创性监测分析,因而,其对于肺部疾病的监测与诊断特别有吸引力。
VOC模式的变化,可促使医生对患者进行早期的必要检查;并帮助医生监测和评估患者的治疗反应。
通常,利用质谱分析方法,可以对VOC进行快速的识别和量化。
而诸如电子鼻和光学光谱系统之类的新技术,还可以对细菌的VOC模式或印迹进行分析,可用于区分患者是否存在细菌感染或定植。
VAP治疗的优化对于临床怀疑为VAP的患者,应早期给予其抗菌治疗。
但假如初始抗生素选择不恰当,那么即使以后的治疗升级也将难以阻止初始治疗不当相关死亡率的增高风险。
因此,目前指南推荐对VAP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应能覆盖MRSA,且能对革兰阴性菌进行双覆盖。
MRSA感染的抗菌治疗万古霉素过去一向是此类感染抗菌治疗的“金标准”,但剂量问题、肺部穿透性较差、及其蓄积性等问题,已经促使人们转而寻求新的制剂。
研究显示,利奈唑胺对于此类感染的疗效优于万古霉素。
而对于由万古霉素最低抑菌浓度(MIC)大于1mg/ml的分离菌株和产毒素菌株所致的感染更是如此。
当不能使用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时,特拉万星(telavancin)是一种可能的替代药物。
两个多中心试验表明,无论感染菌株的万古霉素MIC如何,特拉万星在MRSA肺炎的临床治愈率方面均不劣于万古霉素。
特拉万星已于2013年获准用于VAP的治疗。
接受特拉万星治疗受试者的死亡率无显著增加(21.5% vs 16.6%)。
而且,当使用美国胸科学会/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ATS / IDSA)定义的VAP标准时,特拉万星对于单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VAP患者的治愈率要优于万古霉素(86% vs 75%)。
头孢洛林(Ceftaroline)是治疗MRSA肺炎的另一种替代药物,对GNB具有与头孢曲松相似的的抗菌活性。
虽然该药仅被批准用于皮肤感染和社区获得性肺炎(不包括MRSA感染和危重患者)的治疗,但一些小型研究也报告了其用于持续性菌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脑膜炎、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成功案例。
此外,体外数据也显示,该药对于万古霉素中敏的MRSA菌株也有潜在的抗菌活性。
头孢托罗酯(ceftobiprole)是一种五代头孢菌素,具有与头孢他啶或头孢吡肟相似的抗MRSA和抗广谱GNB活性。
有研究比较了该药与利奈唑胺和头孢他啶对于HAP和VAP的疗效显示,尽管在HAP的治愈率方面取得了相似的疗效,但对于VAP 患者而言,头孢托罗酯的治疗效果劣于利奈唑胺和头孢他啶联合治疗。
其意向治疗分析的治愈率为23.1% vs 36.8%。
分析可能与头孢托罗酯的给药剂量不足有关。
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抗菌治疗鉴于G-菌的毒力及其天然耐药性,作者推荐对此类细菌(尤其是怀疑为铜绿假单胞菌时)所致的VAP,进行双重抗G-菌覆盖,以提高所选治疗方案对患者的有效性。
许多针对危重感染患者治疗的研究显示,VAP与其他感染有所不同,其病情会有一些不可预测的独特演化方式。
因此,在治疗VAP特别是GNB所致的VAP时,尽管已经选对了适当的初始抗菌方案,但仍应注意这类方案的药物剂量和疗程可能需要增加。
有研究表明,对于所有病原体所致的HAP而言,替加环素(联用或不联用头孢他啶)的治愈率要劣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联用或不联用万古霉素)的治愈率(VAP 治愈率为70% vs 48%)。
大剂量替加环素组患者达到临床治愈的比例为85%,高于亚胺培南组患者的75%。
然而,迄今为止,FDA仍然维持着使用替加环素治疗HAP(特别是VAP),可增加患者死亡风险的安全警告。
患有VAP的危重症患者显示出不同的药代动力学。
但对于VAP患者而言,延长抗菌药物的静脉输注时间,似乎不能补偿相关药物在抗菌性能方面的缺陷或其剂量的不足。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相关研究证据的支持,包括针对替加环素的荟萃分析、多利培南VAP研究、头孢托罗酯VAP研究等。
这些研究均表明,剂量和药物的选择才是决定VAP患者预后的关键要素。
VAP患者的抗菌疗程,需根据患者临床病情的严重程度、病情改善速度及可能的致病菌来决定。
通常7-8天的疗程能够满足大多数此类患者的需要。
但由难治性病原菌所致的VAP患者例外。
比如铜绿假单胞菌、使用较短疗程治疗后有较高VAP复发率的其他非发酵G-菌等。
此外,至少有一个随机试验已经发现,仅接受7天抗菌治疗的铜绿假单胞菌所致VAP患者,具有更高的死亡率。
现已证实,炎症标志物-降钙素原有助于减少VAP患者的抗菌药物暴露时间。
不必要的抗生素应在治疗开始后的48-72小时内停用。
VAP治疗的降阶梯抗菌策略,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良好的认可程度,且可预防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出现。
结论VAP不同于HAP及其他医院感染,此类患者的病原菌有可能是MRSA或MDR G-。
而对于后者,应采用双重的抗菌覆盖治疗。
此外,新型快速微生物学诊断方法的应用,将会提高临床医生选用适当初始治疗方案的比例,并避免抗生素的过度使用。
同时,建议实行快速的降阶梯抗菌策略。
最后,临床医生应努力优化其VAP抗菌治疗水平,以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并尽量减少耐药菌的进一步出现。
而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希望最大限度的减少VAP 对于患者的影响。
要点1. 美国评估危重患者医疗质量的VAE监控新定义并不是确定相关患者VAP患病率及其VAP治疗恰当性的有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