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患儿的护理

合集下载

麻疹患儿的护理措施

麻疹患儿的护理措施

麻疹患儿的护理措施介绍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常见于儿童。

患者会出现发热、皮疹、咳嗽、流涕、结膜炎等症状。

麻疹的护理主要包括病情观察、症状缓解、预防传染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麻疹患儿的护理措施。

病情观察对于麻疹患儿,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全面的病情观察,以及对病情变化的及时记录和处理。

以下为需要观察的内容:1.体温:定期测量患儿的体温,通常麻疹会伴有发热,需要随时监测体温的变化。

2.皮疹:观察患儿身体出现的皮疹情况,记录数量、分布范围和形态特点。

3.精神状态: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注意是否有疲倦、嗜睡等异常表现。

4.咳嗽、流涕、结膜炎等症状:观察患儿是否出现以上症状,记录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变化情况。

5.饮食情况:关注患儿的饮食情况,确保摄入足够的水分和营养。

症状缓解针对麻疹患儿的症状,需要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进行缓解。

1.发热:麻疹常伴有发热,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儿降温。

可以使用温水擦浴和物理降温法,如冷敷等。

同时,也可以根据医生的指导给予退热药物。

2.皮疹:麻疹患儿的皮疹会引起瘙痒和不适感,可以使用温水擦浴或轻柔的湿敷来缓解皮肤的不适。

3.咳嗽、流涕、结膜炎:对于咳嗽和流涕,可以通过保持室内湿度、使用盐水清洗鼻腔、饮食清淡等方式缓解症状。

对于结膜炎,需要及时清洗患儿的眼睛,可使用生理盐水或医生指导下的眼药水。

4.饮食和营养:麻疹期间患儿的饮食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护理人员需要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确保摄入足够的水分和营养。

防止传染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为了防止病毒传播给其他人,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1.隔离:麻疹患儿需要进行隔离,确保与其他人的接触最小化。

患儿的用具、衣物等需要单独洗涤和消毒。

2.保持室内通风:室内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有助于散去传染性病毒。

3.避免与未免疫人群接触:麻疹患者具有高度传染性,需要避免孕妇、婴幼儿以及未接种麻疹疫苗的人接触。

4.手卫生: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洗手,并在与患儿接触前后进行手消毒。

小儿麻疹患者的护理

小儿麻疹患者的护理

【 图分类 号】 4 3 中 R 7
【 标识码 】C 文献
【 章编 号】1 7 — 7 12 1 )5 a一 1— 2 文 6 4 4 2 (0 0 0 ( ) 14 0
规 则 的红 色 斑丘 疹 ,疹 间 皮肤 正 常 ,依耳 后一 际边 缘一 发 面
麻疹 是儿 童最 常见 的急性 呼 吸道传 染病 之 一 , 疹减 毒 麻 活疫 苗普 及接 种后本 地发 病率 明显 下 降 , 但近 年 由于 外来 流
护理研究
20 5第7第3 0年 月 1 1 1 卷 期
小儿麻疹患者 的护理
陈 爱 平
( 江苏省 苏北 人 民医 院新 区分 院 , 江苏扬 州
25 0 ) 2 0 1
【 要】目的: 摘 探讨 4 J 麻疹 的最 佳 护理 措施 。方法 : 临 床治 疗 的基 础上 , 4 ,L 在 对 0例 小 儿麻 疹 患儿 实 施全 面 细致 的 护 理 , 括 隔离 、 室 管理 、 包 病 皮肤 与五 官护 理 等基 础护 理 , 以及对 高 热 、 吸 困难 等 的对症 护理 , 时 , 呼 同 注重 对 小儿 的心
1 . 饮 食 护理 饮 食 以清 淡 、 消化 、 .5 3 易 营养 丰 富的 流食 、 流 半
食为宜, 少量 多餐 , 持水 、 保 电解 质平衡 。 鼓励 多饮 水 , 以利 排
毒、 退热 、 疹 . 透 必要 时 按医 嘱静 脉补 液 。恢 复期应 添加 高 蛋
白、 高能 量及 多种 维生 素 的食物 , 无需 忌 口。随体 温降低 、 病
理 护理 和对 家长 的健康 教育 。结果 : 过积极 治疗 和细 致 、 面 的护理 .0例 麻疹 患儿全 部 治愈 。结 论 : 通 全 4 科学 、 致 、 细

152例麻疹患儿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152例麻疹患儿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患 儿 采 取 一 系 列 护理 措 施 :密 切 观 察 病 情 、药 物 护 理 、饮 食 护 理 、高热 护 理 、避 免 交 叉 感 染 护 理 、五 官 护理 、隔离 观察 护理 、
心 理 护 理 。结 果 患 儿 经 过 一 系 列 的护 理 和 治 疗 ,均 痊 愈 出院 ,出院 后 随 访 未 复 发 。 结论 麻 疹患 儿 经 过 临床 观 察 与精 心 护 理
传 染病 ,临床 以发 热 、结 合 膜 炎 、流 泪羞 明 、麻 疹 粘 膜 斑 和 全 身 斑 者 的 痊 愈 。
丘 疹 、疹 退 后 有 糠 麸 样 脱 屑 及 棕 色 色 素 沉 着 等 特 征 …。患 儿 患麻 1.2.3 避 免交 叉 感染 护理 保 持皮 肤 和 衣物 、床 单 被 褥 的 干燥 ,定
潜 伏 期 ,注 意 在 6~18 d潜 伏 期 末 可 有低 热 ,全 身 不 适 。前 驱 期 ,注 1.2.5 五官护理 麻 疹 患儿 的眼部 分 泌 物 比较 多,加上 患儿 不 自律
意 出疹 前 24 h可 有 轻 微 发 热 、不 适 、食 欲 差 ,有 时 发 热 与 皮 疹 同 经 常 用 手 揉 搓 ,特 别 容 易 造 成 眼部 感 染 。所 以 护理 人 员 要 告 诫 患
月一 20l2年 收 治 的 152例 麻 疹 患 儿 进 行 回顾 性 分析 ,结 果 如下。
及 时 的开 窗 通 风 ,保 证 室 内空气 流畅 和 温 湿 度 适 宜 ;按 照 护患 比例
1资 料 与 方法
配备 工 作人 员 ,限 制 陪 护人 的流 动 ,定 时用 消 毒 剂 拖 地 、擦 拭 床 柜
后 ,能 够 减 少 并发 症 的 出现 ,同 时 能够 改善 患 儿 生 活 质 量 ,值 得 临床 推 广-。

麻疹患儿32例临床护理论文

麻疹患儿32例临床护理论文

麻疹患儿32例临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麻疹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所有患儿均给予综合护理,包括病房隔离、心理护理、五官护理、皮肤护理、发热护理、并发症护理等。

结果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治愈率为100%。

结论对麻疹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可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加快康复。

【关键词】麻疹;患儿;综合护理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1.335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276-01我院于2010年4月——2012年3月对32例麻疹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其护理效果较为明显,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4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32例麻疹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5个月-10岁,平均(4.51±1.23)岁;临床表现:咳嗽19例,发热21例,结膜充血10例,皮疹20例,腹泻4例,口腔麻疹黏膜斑15例;合并症:喉炎2例,支气管炎6例,脑炎1例,肺炎3例。

1.2护理方法1.2.1病房隔离对于麻疹患儿,应做到同病同房,条件允许时可单人单房,对于一般出疹患者,需隔离至出疹后1周,若患儿合并喉炎或肺炎等疾病,则需隔离至2周。

患儿病房需保持通风,使病房内空气新鲜,通风时应防止冷风对流,避免其对患儿造成不良的影响,确保患儿得到足够的休息,降低交叉感染的发生率。

患儿衣物床单、被褥、玩具等需保持干净、干燥,且每天应进行2h的曝晒,或进行1h的紫外线照射[1]。

对于患儿使用过的毛巾及餐具等需给予消毒处理。

1.2.2心理护理患者受麻疹影响,极易出现烦躁不安的心理,家属由于缺乏相关的疾病知识,易产生焦虑、紧张等多种不良情绪,对此,护理人员需加强心理护理。

鼓励与安慰患儿,向患儿及其家属详细介绍相关的疾病知识,讲解疾病治疗的成功案例,提高患儿及其家属战胜疾病的自信心,缓解其不良情绪,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1.2.3五官护理为避免口腔炎的产生,必须加强患儿的口腔护理,选择适量的生理盐水清理患儿口腔,使口腔保持清洁。

麻疹患儿临床特征调查及预防护理

麻疹患儿临床特征调查及预防护理

的健 康 教 育 , 人 除 得 到 精 心 治 疗 和护 理 外 , 学 到 了 疾 病 的 预 病 还
防保健 、 自我 护 理 等 知 识 , 利 于建 立 融 洽 的护 患关 系 , 高 对 有 提 护 理 服 务 的 满 意 度 。本 次 调 查 显 示 ,3例 慢 性 闭 角 型 青 光 眼 病 5
医 护 人手 术 前 禁 及
方 式 帮 助 其 倾 诉 内 心感 受 , 对 心 理 问 题 实 施 有 效 的情 感 支 持 。 针
对 因住 院造 成 经济 拮 据 者 , 方 面 争 取 亲 友 及 单 位 的 配 合 与 支 一 持 , 时 为 病 人 创 造 宽松 的 心 理 环 境 , 士 以亲 切 的 语 言 、 解 同 护 理
的 心 情 、 湛 的 技 术 使 病 人 产 生 信 任 感 、 全 感 , 到调 整 心 理 精 安 达
的作 用 , 生 活 困难 者 应 多 给 予 关 心 和 照 顾 。 对
4 效 果 评 价
用 阿 托 品 扩 瞳 眼 药 , 免 瞳孑 散 大 、 水 排 出受 阻 而导 致 眼 压 升 避 L 房 高 , 发 青 光 眼 急 性 发 作 , 点 用 1 ~ 2 毛 果 芸 香 碱 眼 液 时 诱 在 O 要 压 迫 泪 囊 3mit 5mi, n n 以免 此 药 由 鼻 泪 管 吸 收 引 起 全 身 中
全科护理 20 0 9年 1月第 7 第 1期 中 旬 版 ( 第 1 1 ) 卷 总 3期 其 副反 应 。 口服碳 酸 酐 酶 抑 制 剂 时 可 能 出 现 口周 及 手 足 麻 木 , 长期服 用可 以引起尿路结石 、 绞痛 、 尿及小便 等副反应 , 肾 血 此 药 宜饭 后 服 用 , 次 少 量 饮 水 。使 用 高 渗 剂 如 甘 露 醇 和 甘 油 合 多 剂 时要 注 意 病 人 有 无 乏 力 、 晕 、 花 、 慌 、 胀 等 症 状 , 免 头 眼 心 腹 避 脱 水 过 度 或 低 钾 现 象 发 生 , 口服 补 钾 药 物 。病 人 应 及 时 告 诉 可

麻疹病人的护理

麻疹病人的护理

麻疹病人的护理一、麻疹病因1.传染源:麻疹患者。

2.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

3.传染性时段: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

二、临床表现1.潜伏期:一般6~18天,平均10天。

2.前驱期(出疹前期):从发热至出疹,一般3~4天,以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和麻疹黏膜斑为主要特征。

麻疹黏膜斑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病例:患儿,男,2岁。

发热,流涕,咳嗽3天就诊,体温39.5℃。

查体发现耳后发际处可见红色斑疹,疹间皮肤正常,在第一臼齿相对应的颊黏膜处可见灰白色点。

护士考虑该患儿为麻疹,最重要的依据是在第一臼齿相对应的颊黏膜处可见灰白色点。

3.出疹期:初见于耳后发际、颈部,渐至面部、躯干、四肢及手心足底,为淡红色充血性斑丘疹,大小不等,压之褪色。

4.恢复期:出疹3~4天后,皮疹消退,可有奏菱建慰厦及选塑龟鱼素沉着。

5.常见并发症:支气管肺炎、喉炎、心肌炎、麻疹脑炎等。

重点:麻疹、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的主要并发症均为支气管肺炎。

病例:患儿,男,2岁,发热4天,伴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流泪,半天前发现患儿耳后、发缘有稀疏的不规则红色丘斑疹,疹间皮肤正常,体温40℃,心肺正常。

三、护理措施1.维持正常体温:不宜用药物或物理方法强行降温,尤其禁用酒精擦浴、冷敷。

2.预防感染的传播(1)隔离患儿:采取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5天。

接触的易感儿隔离观察21天。

(2)切断传播途径:患儿衣被及玩具等在阳光下暴晒2小时。

医务人员接触患儿后,须在日光下或流动空气中停留30分钟以上。

(3)保护易感人群对8个月以上未患过麻疹的小儿应接种麻疹疫苗,7岁时进行复种。

易感儿接触麻疹后5日内注射免疫球蛋白,可免于发病。

(4)预防小儿麻痹最有效的措施:接种疫苗。

重点:对麻疹接触患儿注射丙种珠蛋白,可直接为其提供保护性抗体,从而避免发病。

病例:患儿,男,5岁,其幼儿园同班儿童前一日被确诊为麻疹。

家长非常紧张,护士给予家长健康指导正确的是:可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

麻疹等传染病护理常规

麻疹等传染病护理常规

【麻疹护理】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眼结膜炎等,而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为其特征。

一、护理措施(一)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5日,并发肺炎者延长至出疹后10日。

(二)良好的休息环境患者卧床休息至皮疹消退、体温正常。

病室环境安静,光线不宜过强,空气新鲜湿润,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

注意保暖,避免凉风直吹患者。

温水擦浴,及时更衣,保持皮肤清洁。

(三)进食与饮水进清淡,富有营养的饮食,要多饮水,以利于体内毒素排出,增加和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降温和出疹。

(四)发热的护理出疹前期和出疹期体温升高,一般不予以降温,否则可因体温下降,而使出疹困难,对烦躁不安或有高热抽搐史的婴幼儿,可遵医嘱给予异丙秦等镇静药。

体温超过40℃,酌情应用小剂量退热药使高热稍降,以防止抽搐。

(五)口、鼻、眼的护理口腔用淡盐水漱口、清洗,口腔黏膜表面有真菌感染者,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局部可涂抹制真菌粉剂。

麻疹患者鼻分泌物多,应及时清除,以免分泌物积存,形成鼻痂堵塞鼻腔,切忌用指甲强行抠除鼻痂,以免损伤黏膜造成出血或感染。

眼睛清洁可用生理盐水、温开水清洗。

角膜炎、角膜溃疡及结膜炎较重者,于清洁后交替涂抗生素药液、药膏,每日4~6次。

(六)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及皮疹的变化。

并发喉炎、肺炎或心力衰竭的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尽量少搬动,保持安静。

(七)健康指导1. 按时预防接种麻疹疫苗。

2. 麻疹发病的季节,不到患儿聚集的地方停留。

3. 居住的房间每日通风,被褥等经常暴晒,室内空气清新,注意眼,耳,口鼻卫生,注意手卫生。

4. 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二、主要护理问题(一)体温过高:与病毒感染有关。

(二)潜在并发症:肺炎,与继发感染有关。

(三)心功能不全:与心肌炎有关。

(四)皮肤粘膜完整性受损:与皮疹,麻疹粘膜斑有关。

(五)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厌食,消耗过多有关。

麻疹患儿的护理

麻疹患儿的护理

麻疹患儿的护理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儿童中较为常见。

对于麻疹患儿的护理,那可是一门大学问。

我想起之前遇到过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叫明明。

明明染上麻疹的时候,整个人都没了精神,小脸蛋上布满了红色的疹子,看着让人心疼极了。

首先,咱们得给麻疹患儿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房间要安静、整洁,温度和湿度都得恰到好处。

就像明明住院的时候,护士姐姐们会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每天都会调节好空调的温度,让明明感觉既不冷也不热。

在饮食方面,那可得特别注意。

要给孩子提供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

比如说,像米粥、面条,还有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明明生病那会,一开始没什么胃口,他妈妈就特别耐心地给他熬了香香甜甜的南瓜粥,一点一点地喂给他吃。

对于麻疹患儿的皮肤护理也不能马虎。

要保持皮肤的清洁,每天用温水给孩子轻轻擦拭身体,但要注意避开疹子破了的地方。

明明身上的疹子让他总是忍不住想去挠,这时候大人们就得时刻看着,给他的小手戴上小手套,防止抓破皮肤引起感染。

还有啊,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

体温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得定时给孩子量体温。

如果体温过高,就得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

明明有一次体温突然升高,可把大家吓坏了,医生赶紧采取了物理降温的办法,用湿毛巾给他擦额头、腋窝和腹股沟这些地方,慢慢地体温才降下来。

另外,孩子的口腔护理也很重要。

要让孩子多喝水,保持口腔湿润。

每天用棉签蘸着生理盐水轻轻擦拭口腔,防止口腔炎症。

明明一开始不太配合,觉得这样很麻烦,但是在大家的鼓励下,他还是乖乖地张开了小嘴巴。

再说说心理护理吧。

孩子生病的时候,心情肯定不好,容易哭闹。

这时候家长和医护人员就得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多陪陪孩子,给他讲故事、玩玩具,让他转移注意力,减少恐惧感。

明明特别喜欢听故事,每次护士姐姐给他讲故事的时候,他都会安静下来,听得入神。

照顾麻疹患儿真的需要特别细心和耐心。

就像照顾明明那样,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略,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尽快恢复健康,重新变回那个活蹦乱跳的小可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疹患儿的护理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临床上以发热、咳嗽、
流涕、结膜炎、口腔麻疹粘膜斑(又称柯氏班koplik’s spots)及全身斑丘疹为主要表现。


疹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多见,病人是最重要的传染源,好发年龄为6个月至5岁的
小儿。

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带病毒的飞沫通过打喷嚏、咳嗽、说话等传播,密切接触者亦可经
污染病毒的手传播。

流行期间易感患儿接触病人后,几乎100%发病。

1. 护理措施
1.1 基础护理
1.1.1 隔离消毒麻疹是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而患儿是唯一的传染源,故患儿入院后首
先应及时做好呼吸道的隔离,让患儿住单间或同种病种住一间。

一般隔离患儿至出疹后5天,并发肺炎者延长至出诊后10天。

密切接触的易感儿,应隔离观察3周,若接触后接受过免
疫制剂者则延至4周[1]。

医护人员出入病房要戴口罩,操作后洗净双手,病室空气早晚
各消毒一次。

1.1.2 环境病室安静,清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次,室温维持在18-22℃,湿度50%-60%,避免直吹对流风,防止受凉。

室内光线勿过强,以免强光刺激眼部。

卧床休息至
皮疹消退、体温正常。

1.1.3 衣被应穿盖合适,不宜过厚、过薄,出汗后及时更换衣被,保持皮肤床单清洁干净。

1.1.4 保持眼、耳、鼻、口的清洁,眼部分泌物多者可用生理盐水或湿毛巾清洗,再滴入抗生素眼药或眼膏,一日数次;防止眼泪、呕吐物流入耳道,以免引起中耳炎;及时清除鼻痂,
保持鼻腔通畅;可用生理盐水或2%硼酸溶液漱口,保持口腔清洁、舒适。

口唇干燥者,可涂石蜡油或甘油保护。

1.1.5 饮食护理根据患儿年龄、病情选择食物,饮食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食、半
流食为原则,少量多餐。

鼓励多饮水,以利排毒、退热、透疹、降温,必要时遵医嘱予静脉
补液。

1.1.6 高热护理密切监测体温变化,2-4h测量一次体温。

鼓励患儿多饮水,以物理降温为主,头部以湿毛巾湿敷,不宜用酒精擦浴,也不可用冰袋冷敷,冰水灌肠,必要时可用小剂量解
热剂,出疹期高热时不宜应用大剂量药物降温或物理降温,以免体温骤降,引起末梢循环障
碍而致皮疹突然隐退[2]。

出汗时及时更衣,避免受凉。

对高热出现有惊厥患儿遵医嘱予
镇静剂。

1.1.7 出疹护理在发热3-4天后皮疹按耳后、发际、颈部到颜面部,然后从上到下延至躯干、四肢,最后到手掌、足底顺序出疹。

压之褪色,疹间有正常皮肤。

出疹后3-4天皮疹按先后
顺序逐渐隐退,可有糠麸样脱屑及褐色色素沉着,1-2周后完全消失。

临床应注意出疹是否
顺利、皮疹发布及色泽、有无出疹困难的现象,过期不出、一拥而出或一出即隐,提示可能
存在并发症[3]。

1.2 并发症的护理
1.2.1 肺炎出疹期间出现高热不退、退热期体温退而复生、咳嗽加剧、呼吸困难或皮疹隐退等,均提示可能合并肺炎。

护理过程应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输液速
度不宜过快,加强巡视,防止发生肺水肿、心力衰竭。

必要时给予吸氧、镇静等处理。

1.2.2 心力衰竭护理上应严格掌握心力衰竭的表现、症状,并予相应的处理。

护理、治疗时
集中进行,保持病室安静,予半坐卧位,遵医嘱予吸氧、应用强心剂等。

应用强心剂如洋地
黄类药物时,应注意心率的变化、洋地黄药物的副作用,当心率低于60次/分(120次/分)时报告医生予做相应的处理。

1.2.3 喉炎遵医嘱予抗菌素和超声雾化吸入等处理。

麻疹患儿常见伴有喉炎表现,可有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呼吸困难及三凹征,严重者可致死亡,应做好气管切开准备。

1.2.4 观察患儿有无抽搐、嗜睡、脑膜刺激征等脑炎的表现,遵医嘱予镇静、吸氧、降温、脱水剂等对症处理。

1.2.5 皮肤护理患儿出疹期间,应予患儿剪去指甲,避免患儿?破皮肤引起感染,或留下永久性疤痕。

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避免感染。

2.预防
2.1 管理传染源:将患儿隔离致出疹后5天,并发肺炎者延长至出疹后10天。

密切接触者的易感儿,应隔离3周。

2.2 切断传播途径:医护人员接触患儿前后要洗手、戴口罩、穿隔离衣,患儿的衣物在阳光下暴晒,病室每天用紫外线消毒1-2次。

2.3 保护易感人群:流行期间避免去公共场所,托幼机构要加强管理。

8个月以上未接受过麻疹者应接受麻疹减毒活疫苗,7岁时进行复种。

3.讨论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毒不耐热,对日光和消毒剂均敏感,但在低温下能长期存活。

因此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病人及病房的消毒尤为重要。

麻疹无特效治疗方法,应以护理为主,良好的护理可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崔焱.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78-282.
[2]王慕逖. 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92-195.
[3]程佩萱.儿科疾病诊疗指南[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507-5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