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光的传播》教案(人教版初二上) (5)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传播》优秀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传播》优秀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传播》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光的传播特点,掌握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2.了解光的传播速度,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变化。

3.掌握光的反射现象,了解光的反射定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光的传播速度、光的反射现象。

2.教学难点: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邀请同学们观察教室内的光源,思考光是如何传播的?(2)简要回顾光的传播特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光的直线传播(1)讲解光的直线传播原理,通过实际操作或视频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光的直线传播。

(2)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等。

3.光的传播速度(1)讲解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引导学生了解光速的变化。

(2)通过实例说明光速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差异,如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3)让学生计算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加深对光速变化的4.光的反射现象(1)讲解光的反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光的反射过程。

(2)通过实验或视频演示,让学生观察光的反射现象,如平面镜成像、凹面镜和凸面镜的反射现象。

5.光的反射定律(1)讲解光的反射定律,引导学生理解反射定律的含义。

(2)通过实验或视频演示,让学生观察并验证光的反射定律。

(3)让学生应用光的反射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反射角、预测反射光线方向等。

6.课堂小结(2)强调光的反射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的认识。

7.作业布置(1)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2)布置一道思考题:光的传播速度与光的传播方向有何关系?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光的传播特点、光的传播速度和光的反射现象。

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对光的传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但在光的反射定律的教学中,部分学生对反射定律的理解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辅导和巩重难点补充:1.光的直线传播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能看到物体的影子吗?这是因为光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光的直线传播。

《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 示范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

《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 示范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

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种。

2.观察光在气体中、液体中、固体中传播的现象,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的重要方法。

3.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 m/s。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光源和光源的分类;光的直线传播的性质和光的可逆性;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难点:抽象的方法想象光线,能够用光线描述光的传播方向。

三、教学用具激光笔、水、牛奶、长方形水槽、香、大盒果冻、喷雾水壶。

四、相关资源多媒体课件、【教学实验】光的直线传播.mp4。

五、教学过程【课堂引入】进行影子游戏,引导学生提问:影子为什么是黑的呢?影子的形成说明什么?讨论交流:人是不透明的,光不能传到不透明物体的后面,无光的地方就是黑色。

光不能绕到物体后面说明光不会转弯,也就是光只能沿直线传播。

鼓励学生上台表演精彩的手影。

提出问题:大家知道这是怎样形成的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共同走进今天的课堂。

【新知讲解】(一)光源教师:生活、生产中有很多物体都能发光,我们把它们称之为光源。

哪些物体可以发光呢?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呢?太阳和蜡烛都是光源,它们有何不同呢?学生:太阳、恒星、萤火虫、水母、灯笼鱼、斧头鱼、点燃的蜡烛、手电筒、火把、霓虹灯,它们都能发光,是光源。

太阳是自然光源,蜡烛是人造光源。

教师:月亮是否属于光源?学生讨论后总结:能够发光的物体都叫做光源。

(二)光的直线传播展示显示光路的图片。

实验演示:手持激光手电,将一束光射到空气中,用喷雾水壶向光路的位置喷雾,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

教师: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是沿直线的,试想在所有介质中光都是沿直线传播的吗?下面通过手中的器材共同探究一下。

学生分组实验。

1.用无色透明的有盖的长方体塑料盒,把几支香点燃,把烟雾收集到塑料盒里,用激光手电分别从不同角度照射,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2.用激光手电从不同角度照射绿茶饮料,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八年级《光的传播》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光的传播》教案、教学设计
生的认识。
3.实验操作技能:学生在进行光学实验时,可能存在操作不规范、实验结果分析不透彻的问题。
-难点解析:教师进行示范操作,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实验技巧,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究光的传播原理。
-作业与测试: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了解学生对光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分析能力。
4.教学拓展:
-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了解光学领域的前沿动态,拓宽知识视野。
-组织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如光学竞赛、科普讲座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问题引导: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提供光学案例,让学生运用光学知识进行解释,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
4.小组汇报: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光的传播过程,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光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光学的兴趣。
2.通过光的传播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界中光现象的普遍性和规律性,增强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尊重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认识到光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动画、视频等,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_光的传播 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_光的传播 教案




新课程实践月探究丛书对应章节习题
将探究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巩固所学的知识,并能用之解决实际问





分析、思考
观察实验并回答问题
归纳得出结论
练习
通过应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光的传播
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的传播路径结论:光的同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
4、现象的解释
1影子的形成2日食、月食
5、原理的应用
1影子游戏2排队看齐3瞄准射击4打隧道
6、光速真空:3×108m/s
3、探究光的物理模型——光线。
找位同学协助,在黑板上画出激光灯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是一条直线。引导学生怎么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最后得出:用带箭头的直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来解释小孔成像
先让学生观看小孔成像的视频。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所成的像是倒立的。由蜡烛烛焰上两点来分析。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观察总结小孔成像的特点。课堂练习:关于小孔成的像的特点。
科目
物理
年级
八年级
主备人
课题
第一节光的传播
上课人
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光源及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解释并分析小孔成像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观察周围常见事物引入光源。
2、观察光在空气、水和果冻中传播的实验现象,认识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体会家庭实验室以及“物理就在身边”。
2、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
b、让学生按照给定的试验器材来进行分组试验,探究光在水、果冻等均匀介质中的传播路径,并且让学生在课本上把自己的观察到的光的路径描绘出来。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的传播》教案1(人教版八年级上)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的传播》教案1(人教版八年级上)

第一节光的传播课堂教学实录【教学内容】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光的传播”。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联系实际提出问题,激发兴趣,引起注意。

)(播放动画:一人走进一间漆黑的屋子,接着把灯打开,紧接着又进来一人将他的眼睛蒙上。

)师:如果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我们能看见物体吗?为什么?生:不能看见物体,因为夜晚没有光,我们什么也看不见。

师:站在明亮的屋子里,将眼睛蒙上,你能看见物体吗?为什么?生:仍然什么也看不见,因为将眼睛蒙上就是看不见物体。

(其他同学在思考,教师用鼓励的眼神望着同学。

)师:想一想,谁能进一步解释一下?生:是不是没有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里?(同学们露出茅塞顿开的神色,教师露出满意的微笑,点点头。

)师:他说的对不对?生齐答:对。

师:实际上我们的周围就是一个充满五颜六色的光的世界,阳光使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光使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

同学们一定都想知道光的奥秘吧!从本章开始,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光的世界。

二、教学目标(投影显示)1.知道什么是光源。

2.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简单的现象。

3.知道光线是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

4.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三、预习指导(投影显示预习内容)1.________________叫光源。

光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光在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传播的。

3.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光线。

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

5.解释影子、日食、月食的形成原因。

(通过图片的直观展示,说明光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劳动创造人类文明的思想教育。

)师:同学们阅读课文并完成预习题,有问题请在书中作出标记。

遇到问题同学们可以一起讨论。

(此时教师全场巡视,检查同学们的完成情况,将具体的问题记录下来。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传播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传播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传播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第一章:光的传播简介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的概念和特点。

理解光的传播速度和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掌握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方式。

1.2 教学内容光的传播的概念和特点光的传播速度和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方式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光的传播的特点和方式。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光的传播现象。

使用多媒体教具,展示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1.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讨论光的传播的概念和特点。

2. 讲解光的传播速度和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3. 进行实验:观察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1.5 作业布置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记录观察到的光的传播现象。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第二章:光的折射现象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折射现象的定义和特点。

掌握折射定律和折射角的计算方法。

能够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折射现象。

2.2 教学内容折射现象的定义和特点折射定律和折射角的计算方法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折射现象2.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光的折射现象。

使用多媒体教具,展示不同介质中的折射情况。

采用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思考折射定律的应用和日常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2.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讨论折射现象的定义和特点。

2. 讲解折射定律和折射角的计算方法。

3. 进行实验: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现象。

4. 分析实验结果,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2.5 作业布置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记录观察到的光的折射现象。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不同介质中的折射情况。

第三章:光的反射现象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反射现象的定义和特点。

掌握反射定律和反射角的计算方法。

能够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反射现象。

3.2 教学内容反射现象的定义和特点反射定律和反射角的计算方法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反射现象3.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光的反射现象。

第一节《光的传播》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二上)

第一节《光的传播》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二上)

第一节《光的传播》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二上)一、教材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年 3 月第 3 版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光的传播〞。

二、设计思想依照课程标准及本节教材的内容,将重难点确定为〝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考虑到光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本节又是光学知识的第一节。

假如处理不行,可能造成学生只能机械地经历,专门难真正明白得,不利于后面的教学。

为了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教学中设置了〝三个演示实验〞,让学生更直观地观看到光在透亮的气体、液体、固体中的传播径迹,明白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为突破难点〝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在教学中设置了三个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躯体验如何能通过两个小孔看到物体,从而明白栽电线杆、站队、射击瞄准等差不多上类似的现象;亲躯体验影子、小孔成像是形成,从而能够用类似的方法判定日食、月食等的成因。

加深了学生对光沿直线传播及应用的明白得和把握。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源,明白光源大致可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2、明白得光沿直线传播及应用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C=3 × 108m /s〔二〕过程与方法1 、观看并体验光在透亮的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的实验现象和过程,了解观看和实验是研究物理咨询题的重要方法。

2 、阅读〝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光能够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观看、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3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四、教学重点明白得光沿直线传播五、教学难点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六、教学预备教师用具:玻璃水槽、激光电筒、水、粉笔灰、矿泉水瓶、玻璃砖、火柴、蚊香、多媒体投影仪学生用具:两个有孔的硬纸片、蜡烛、火柴、易拉罐〔一端开口,一端中心有小孔〕、半透亮薄膜七、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除夕夜,家家户户放鞭炮、放五光十色的礼花;街道、楼房的彩灯将地面映得能红,这些差不多上光现象,但同学们明白光是如何样传播的吗?板书:光的传播〔二〕新授1 、光源〔 1 〕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能发光?你明白吗?板书: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你能否将上述光源分成两类?光源天然光源: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电灯、手电筒……板书:〔 3 〕月亮是不是光源?是不是所有的星星差不多上光源?什么缘故?2 、光是如何传播的情形引入:在电影院中能够看到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束是如何样的?穿过树叶的光束是如何样的?晚上手电筒的光束是如何样的?演示实验一:光在透亮气体中如何样传播用激光电筒垂直照耀收集的有蚊香烟的矿泉水瓶。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3. 应用设计批改:检查学生设计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的应用,对创新的设计给予肯定,对不足的设计给出指导和建议。
4. 问题解答批改:检查学生回答关于光的直线传播的问题,对正确的答案给予肯定,对错误的答案给出指导和建议。
- 利用互联网资源,如科学教育网站、在线课程等,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实例,帮助学生拓展知识视野。
课后拓展
1. 拓展内容:
- 推荐学生阅读《光学原理》等科普书籍,深入了解光的传播现象的原理和应用。
- 观看科学纪录片,如《光的奇迹》、《光纤通信的力量》等,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
- 探索光的传播现象相关的科学实验,如光的折射、全反射等,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
教学反思
在教学光的直线传播这一章节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学生对光的传播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实验法和案例分析法,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光的传播现象,从而加深对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的理解。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培养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战。首先,光的传播速度的理解和应用是一个难点,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概念和应用。为了克服这个难点,我通过实例和计算题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光的传播速度的计算方法。同时,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
4. 光的传播问题解答:提供一些关于光的直线传播的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解释答案。
作业反馈:
1. 观察结果批改:检查学生观察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结果,对正确的观察结果给予肯定,对错误的观察结果给出指导和建议。
2. 计算结果批改:检查学生计算光的传播速度的结果,对正确的计算结果给予肯定,对错误的计算结果给出指导和建议。
互动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光的传播》教案(人教版初二上) (5)
引入新课
教师设计。

班长主持为班内某一位同学〔最好是特困生。

单亲家庭或有专门表现的学生〕过生日,点燃生日蜡烛、小焰火,有光有声的烈火气氛,引导学生观看〝听到什么?看到什么?〞。

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有声音,有光现象。

教师给出主题〝声现象前面已研究过了,今天开始研究光现象〞。

同时板书:
第二章光现象
提出咨询题
一、你看到哪些发光物体?
学生举例:太阳、电灯、萤灭虫、水母、霓虹灯、手电筒、夜明珠、点燃的蜡烛和烟火、月亮、星星……
引导学生分类:
1.把不是光源的月亮去掉。

2.星星发光更正为恒星
3.用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把上述光源分为不同的类型
太阳、电灯、萤火虫、水母、霓虹灯、手电筒、夜明珠、点燃的蜡烛、恒星,以上物体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都能发光,教师引导认识能自行发光的物体是光源。

引导学生分类:
〔A〕人造光源,天然光源
〔B〕生物光源,非生物光源
〔C〕冷光源,热光源……
二、盲人能看到光吗?我们能为盲人做些什么?
三、你最想明白有关光的哪些知识?
由学生充分发言:
1.光的传播速度。

2.光的传播路径。

3.光有几种颜色?
4.光有危害吗?
5.人类如何利用光?
6.声有声波,光有光波吗?
教师引导指出:本节课先探究光是如何样传播的,同时要了解光的传播速度的大小。

猜想假设
由学生讨论猜想:
1.光的传播路线能够是折线
2.光的传播路线能够是曲线
3.光是直线传播的
设计实验
一、设计能看到光线传播路径的实验
由学生分组讨论:在黑夜里或在烟雾中能够观看到光的传播路径。

由学生示范:喷雾器喷出一片白雾,能够观看到激光手电发出的光的传播路径。

二、设计实验观看:
1.光在空气中如何样传播
2.光在水中如何样传播
3.光在玻璃中如何传播
进行实验
学生二人一组讨论利用自带的器材,通过实验探究光的传播路径是如何样的?也能够跨小组吸取其他小组的体会,或由其他小组的实验得到启发。

讨论交流
由四组学生进行示范性探究实验公示:
1.点燃卫生香对准开口朝下的大可乐瓶,让瓶内充满烟雾,盖上盖子。

对可乐瓶射出激光小手电,发觉不管从哪个方面射入可乐瓶内,清晰地看到光在可乐瓶内的烟雾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在一次性透亮塑料杯内倒入大半杯水,洒入一些粉笔灰,当激光手电的一束光通过粉笔灰水时,可清晰见到一束光的直线传播。

3.让光在饮料吸管内的空气中传播,不断改变光线出口的方向,当饮料管弯折时不能在管口的泡沫塑料〔光屏〕上见到红色的光斑,而只有将饮料管拉直时,才能在另一侧的光沫塑料上见到明显的红色光斑。

讲明光在饮料管内的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4.把半杯水〔加粉笔灰〕放入大口乐瓶内,使水面上有烟雾,当激光手电光从液面上斜射入水中时,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折线。

分析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进一步论证得出结论,光的传播路径是直线。

确认:光在空气中、在水中、在玻璃中的传播路线是直线。

光从空气传播到水里时,不是直线传播的,以后再详细研究。

实际应用
师生共同联系实际,找出生活中和生产中应用光沿直线传播规律的实例。

从体育课站队,教室里排课桌,日蚀月蚀现象以及激光掘进等,让学生大量举例,广泛联系实际。

教师介绍光传播速度的大小,强调在真空中c=3×108m/s。

引导学生与声速进行比较,加深对光速的了解。

作业
一、论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小论文一篇〕。

二、进一步探究你想明白的光的其他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