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球-精品
《我们生活的地球》教案

《我们生活的地球》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概况,包括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培养学生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观看视频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地球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地球、珍惜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地球的位置与结构: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以及地球的地理、气候、生物等结构。
2. 地球的自然资源:介绍地球上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以及这些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3. 地球的生态环境:讲解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 地球上的人类社会: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的地理特点、文化差异、经济发展等,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5. 保护地球:宣传环保知识,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球的基本概况、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
2. 教学难点:地球的位置与结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方式,自主了解地球的相关知识。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地球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环保案例,让学生分析、探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方法。
4. 课堂讲授:教师讲解地球的基本概况、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我们生活的地球》相关章节。
2. 教辅资料:地球科普书籍、视频资料、环保案例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4.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章节,查阅资料,准备课堂讨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球

理解大洲、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初备案
复备案
1、从地球仪上找出自己的家乡
请同学们比较带来的地球仪,引导初步了解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仪。
1.展示缩小的地球仪
2.学生读文中第一段的文字,理解意思,回答问题:
你从地球仪上发现了什么?
3.学习经线、纬线和赤道
3.表演小品---望文生义
师小结:不同的语言反映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在语言和文化习惯上有哪些不同?让我们进入活动三。
活动三:人名中的文化
1.学生交流查阅到的资料中的人名,说说这些不同国家的人名有什么不同?都是怎样构成的?
2.分组列出不同国家的人,按该国家的习惯给他们起名字。
3.以不同国家的人,介绍本国的语言、文字及特点。
2.进入新课
(1)指导学生看图,激发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分角色扮演图中各国小朋友,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2)提问:语言表达不一样,人们怎么进行交流呢?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提出来?
(3)进一步提出问题:除了书上介绍的几种语言,你还知道哪些语言?地球村的人们除了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外,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沟通?
1.知道世界有不同的人种,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2.探讨人种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学会尊重、欣赏、接纳、树立人种无优劣的观念。
教学重点
不同肤色的居民;人种的分布;有趣的文化现象。
教学难点
从有趣的文化现象,你发现了什么?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初备案
复备案
一、测评
谈话:你知道世界上人的肤色都相同吗?
以小组为单位,借助地球仪来进行探究性学习,进一步了解刚才看到的有经线、纬线和赤道。
《蔚蓝色的地球》我们生活的地球 精品PPT课件3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它与地 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01千米。 它的平均直径约为3476千米,比 地球直径的1/4稍大些。月球的表 面积有3800万千米。
月相变化
地球的特征 可爱之处
气温变化 大气层
斜轴 旋转速度 重力 气候
特征
宜人 美妙
作用
不至于过度兴奋 或自行焚化 四季交替 生活免于单调 24小时昼夜交替 (自转) 房子不会轻易被 风吹走 生活免于单调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第四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球
讨论:
你动
地球是一个直径为 12800千米的、美丽的、 蔚蓝色的球体。整个地 球不是一个均质体,而 是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 人类经过千百年的探索, 到16世纪哥白尼建立日 心说后才普遍认识到: 地球是绕太阳公转的行 星之一。
火箭升天
到目前为止,人 类只登上了月球,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 小小的遗憾。展望 21世纪,人类将插 上科技的翅膀,在 更加广阔的宇宙空 间纵横驰骋!
阿波罗11号
麦哲伦号
1.如果让你说一句话来号召大家保护 地球,你会怎么说?设计一条公益 广告语。 2.根据所学的地理、天文知识,以及 日常所观察到的内容,为地球写一份 自我介绍。(300字左右)
称道
刚好合适 有价值 多变
地球: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数百万年前的三叶虫化石 中国北极黄河站
讨论:
地球上为什么存在生命?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向往能插上 翅膀,飞出地球,探索宇宙的奥秘。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 上天,拉开了人类航天时代的序幕。 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就是大名鼎鼎 的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1961年4月12日, 他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环绕地球飞行 一圈,历时108分钟,写下了人类航天 飞行的新篇章。
《蔚蓝色的地球》我们生活的地球PPT课件3

地球的卫星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它与地 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01千米。 它的平均直径约为3476千米,比 地球直径的1/4稍大些。月球的表 面积有3800万千米。
月相变化
地球的特征 可爱之处
气温变化 大气层
斜轴 旋转速度 重力 气候
特征
宜人 美妙
作用
不至于过度兴奋 或自行焚化 四季交替 生活免于单调 24小时昼夜交替 (自转) 房子不会轻易被 风吹走 生活免于单调
称道
刚好合适 有价值 多变
地球: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数百万年前的三叶虫化石 中国北极黄河站
No Image
No Image
讨论:
地球上为什么存在生命?
拓展 飞出地球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向往能插上 翅膀,飞出地球,探索宇宙的奥秘。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 上天,拉开了人类航天时代的序幕。 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就是大名鼎鼎 的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1961年4月12日, 他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环绕地球飞行 一圈,历时108分钟,写下了人类航天 飞行的新篇章。
再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蔚 蓝 的 地 球
地球每个圈层的成分、 密度、温度等各不相同。
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 和
地球内圈两大部分。
地球自转 地球存在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自转。天空中各种天 体东升西落的现象都是地球自转的反映。
我们生活的地球

我们生活的地球
地球,我们生活的家园,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星球。
它拥有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包括广袤的大海、巍峨的高山、葱郁的森林和广袤的草原。
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从微小的昆虫到庞大的哺乳动物,每一种生物都在这个星球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地球也是人类的家园,我们依赖地球提供的资源来维持生活。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进程,地球的资源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森林被砍伐、水源被污染、大气被排放物污染,地球的生态系统正受到严重的破坏。
为了保护地球,我们需要采取行动。
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节约能源、种植树木、保护野生动物,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做的事情。
同时,政府和企业也需要采取更多的环保措施,减少对地球的破坏。
保护地球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也是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需要尊重和保护地球,才能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生活。
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我们生活的地球,让它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
愿地球永远美丽,愿我们的家园永远安宁。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第四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球 2 我

地球是人类共同生活的地方。过去,高山. 大河.海洋阻碍了人们的来往。近几年来交通 进步及资讯发达,使人们的距离缩短, 使人们 就像共同住在一个地球村一样。
看看缩小的地球----地球仪
地球仪的来源
人们要认识地球,研究地球,最好是 进行实地观察。但是地球太大了,人们很难 看到 它的全貌。于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 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 型——地球仪。
经线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 北两极的是经线。
纬线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 西方向,围绕地球仪一周 的是纬线。
北半球 南半球
南北半球
最长的纬线叫赤道。赤道将地 球平分成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 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
东西半球
人们用西经20度,东经160度两条经线将地球分 成东半球和西半球。
西半球
东半球
1.亚洲 2.非洲 3.北美洲 4.南美洲 5.南极洲 6.欧洲 7.大洋洲
中国在哪个州?
七大洲
四大洋
1.
《我们生活的地球》教案

《我们生活的地球》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概况,包括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理位置等。
2. 使学生认识到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 地球的地理位置3.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4. 地球上的生态环境5. 保护地球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1. 地球的基本概况2. 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四、教学难点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 地球的地理位置五、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等特征。
2. 视频播放法:播放关于地球生态环境的短视频,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保护地球的看法和建议。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环保案例,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 导入: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
2. 讲解:介绍地球的椭圆形状和赤道、极点等基本概念。
3. 互动:让学生上台演示地球的形状,并解释地球为什么是椭圆的。
二、地球的地理位置1. 导入:展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地理位置。
2. 讲解:介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解释地球四季变化的原因。
3. 互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展示各自的讨论成果。
三、地球上的自然资源1. 导入:展示地球上的各种自然资源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资源的多样性。
2. 讲解:介绍地球上的主要自然资源,如水、土地、矿产等。
3. 互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的看法。
四、地球上的生态环境1. 导入:播放关于地球生态环境的短视频,引起学生的关注。
2. 讲解:介绍地球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3. 互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保护地球生态环境。
五、保护地球的重要性1. 导入:展示环保案例,让学生了解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2. 讲解:分析保护地球的原因,如可持续发展、人类生存等。
第1节-我们生活的地球PPT课件

2021
15
两百年后,大学者亚里士多 德从逻辑上论证了大地“地球说”, 他注意到月食时大地投射到月亮上 的影子是圆弧的,由此推测大地是 球体。
古希腊著名科学家
亚里士多德
2021
16
从飞船上看地球
从外太空看地球
人造卫星拍摄202的1 地球照片 17
可以通过哪些现象来说明地球是圆的?
1.“天涯海角”走不到尽头
13
思考:
1.在水平板上移动的铅笔,看到的铅笔 会随着移动发生变化吗?
2.在球面上移动的铅笔,看到的铅笔 会随着移动发生变化吗?
3.这个现象与我们生活中的哪些现象
是同一个道理? 2021
14
海面上从远远去方的驶帆来船的帆船
-------------------------------------------------------------
2.船只远去船身先消失,船只驶来,桅杆先出现
3.月食时月面缺损部分是圆弧形
4.从航天飞机或人造卫星拍摄的照片上看,地球的形 状是圆的
5.登高望远
2021
18
二、地球的大小:
地球周长4万千米
“坐地日行八万里”
赤道半径 6378千米
两极半径 6357千米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两极方向的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左右, 仅差0.33%。所以说2021地球是很圆的。 19
2021
6
“天如鸡子,地如鸡中 黄”
-----浑天202说1
东汉 张衡
7
古代印度人的地球观:
大地是一个 圆盾,由三 头大象驮着, 站在乌龟背 上。
2021
8
古代巴比伦人的地球观:
大地是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7/28
阅读课本P93,完成如下习题:
1、你知道人类历史上第一位 从太空中观察地球全貌的人是谁吗
?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 尤里·加加林)
2、 最早测算地球大小的人又是谁?
(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
2020/7/28
地球究竟有多大呢? 我们现在所测得的地球 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打个比方,如果我们手 拉手环绕地球站成一圈, 大约需要4000万名同学。 假如你想步行绕地球一 圈,每天走50千米,请 你算一算需要多长时间 才能走完?
人类最早将天想象成一个半圆 的盖子,高高在上,无所不包;大 地如一个方方正正的棋盘,被天所 覆盖。
人类最早对地球的认识
人类对地球的探索
1、麦哲伦和船员们遇到了哪些困难?
2、麦哲伦率领的5艘大船,200多名水 手,历时3年返回西班牙,还剩多少只船?多 少队员?
3、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一种什么形 状?
4、从这一个个困难、一组组数据中, 你感受到了什么?
麦哲伦环球旅行路线
2020/7/28
地球是目前所知的宇宙中唯 一有生命的星球,因此,它是我 们人类唯一的家园。千百年来, 人类一代代不懈地探 索着,用自己的智慧 一次次揭开了地球的 奥秘。
2020/7/28
地球: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五亿年前的三叶虫化石 中国北极黄河站
• 地球表面大约71%是海洋,剩下的部分被分 成洲和岛屿。
• 液态水是所有已知的生命所必须的,但并不 在所有其他星球表面存在。
• 地球的内部仍然非常活跃,有一层很厚的地 幔,一个液态外核和一个固态铁的内核。
2020/7/28
人类对地球的探索
现在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 体,可是你知道吗?人类认识地球 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地球小资料:
• 地球是太阳系从内到外的第三颗行星,也是太 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是 人类唯一的家园。
• 地球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是个椭球体。 周围有大气层包围着,表面是陆地和海洋,有 人类,动植物和微生物。
• 地球的表面被分成几个坚硬的部分,或者叫 板块,它们以地质年代为周期在地球表面移 动。
第四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球
2020/7/28
2020/7/28
2020/7/28
2020/7/28
2020/7/28
2020/7/28
从太空看地球
讨论:
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020/7/28
2020/7/28
小组交流讨论:
地球上的蓝色是:
海洋
陆地是:棕色、绿色 (颜色)
白色的涡流是:云彩
3、地球是我们最熟悉而又神秘莫测的星球。地球是目
前所知的宇宙中惟一有(
)的星球,是我
们人类的惟一家园,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家园。
4、从太空中看到地球上的蓝色是( ( )。
),白色是
2020/7/28
2020/7/28
2020/7/28
地球上还有很多未解之谜,把 你们想到的地球之谜罗列出来,它 们等待我们去探索。
地球是怎样形成的?
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生命?
地球上的海洋水是从哪来的?
习题
一、填空
1、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从太空中观察地球全貌的人是( )。
2、我们现在所测得的地球赤道周长约为( )万千米 。大约需要4000万名同学手拉手环绕地球站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