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歌声中感悟人生(教案)
音乐与人生教案

音乐与人生教案【教案】音乐与人生一、教学目标1. 理解音乐与人生的紧密联系,懂得音乐对人生的影响。
2.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3. 启发学生思考音乐如何塑造人的个性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二、教学重点1. 音乐与人生的关系。
2. 音乐对人生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音乐如何塑造人的个性和情感。
2. 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培养。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音乐视频片段、音乐欣赏材料。
五、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0分钟)1. 通过放一段美妙的音乐,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情感。
2. 引导学生分享对音乐的感受,了解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
3. 引导学生思考:你觉得音乐与人生有什么关系?Step 2 分析音乐与人生的关系(20分钟)1. 引导学生观看音乐视频片段,让学生通过图像和声音感受音乐的力量和情感表达。
2. 分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与人生关系的理解和感受。
鼓励学生举例说明。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音乐是人生的一部分,人生也是音乐的一部分,它们是如何相互影响的?Step 3 音乐对人生的影响(30分钟)1. 教师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比如快乐、悲伤、舒缓、激昂等,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对人的情绪和情感的影响。
并让学生表达他们的感受和体验。
2. 让学生想象自己在不同的场景下听到不同类型的音乐时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和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想象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如何通过情感表达和情绪引导,影响人的心灵和行为?Step 4 音乐对人生的塑造(30分钟)1. 引导学生观看一些音乐人的纪录片或演唱会片段,了解音乐人是如何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个性和情感。
2.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人个性塑造和情感宣泄的理解和感受。
3. 学生展示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解释为什么这首音乐对他们有如此的吸引力,他们如何感受到音乐人的个性和情感表达。
Step 5 总结与展望(10分钟)1. 教师总结音乐与人生的关系,强调音乐对人生的影响。
用歌声唤醒内心的音乐教案设计

用歌声唤醒内心的音乐教案设计。
一. 教学目标① 使学生理解音乐的魅力,认识和感受歌曲中的情感表达。
② 发掘学生自身的音乐才能,了解并训练声音的发声、呼吸和唱法等。
③ 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表现能力。
二. 教学内容1.歌曲创编与选取在本课教学中,选择一些以唱诗班形式演唱的歌曲,旋律优美、情感丰富,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更能够唤醒内心深处的感情。
此外,在进行歌曲创编中,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自己编写一些歌曲,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协作精神的发扬。
2.唱法训练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唱法训练,如声音发声、呼吸调节和歌曲演唱等。
其中,声音发声部分可以设计一些放松练习,让学生在音乐中寻找愉悦;呼吸调节部分可以通过简单易懂的教学视频,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避免浅浅的呼吸对歌唱的影响;歌曲演唱部分可以通过分组合作,或者是学生自由表现的方式进行。
3.情感表达和互动演绎歌曲作为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不仅仅局限于旋律和音乐,还需要学生在唱歌时,准确地表达情感和主题,让观众感受到歌曲的意义。
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有关情感表达的小组互动游戏、表演和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
三. 教学过程1.预备活动通过观看音乐视频或者是放松音乐,带领学生进入音乐的氛围,准备好接下来的音乐训练。
2.唱法训练结合学生音乐基础和身体特点进行声音及呼吸训练,并在训练中注意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帮助。
3.创编和演唱分组让学生自主编排创作歌曲,根据主题和情感演唱,并通过多次练习,不断地完善歌曲的创意和演唱效果。
4.情感表达和角色扮演以小组形式开展游戏,设计情景、角色扮演和表演等内容让学生通过表演传递自身情感,让歌曲更有生命力。
四. 教学效果评价教学实施后,可以采用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效果评价。
第一种策略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第二种策略是针对完成的学生作品,通过收集观众的反馈信息、组织公开演出等方式进行评价。
《歌声》案例与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歌声》案例与反思小学语文二年级第二学期第22课《歌声》,是一篇十分感人的课文。
课文讲述的是一位小姑娘在一次海难中以自己的歌声给人们增添了勇气和力量,并用歌声召唤来了救生船,最终使大家都得救了。
从中,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小姑娘那勇敢、坚强、乐观的性格,得到了一次心灵的震撼,情感的共鸣。
课文的重点是体会歌声是怎样帮助人们获救的;难点是感受小姑娘在危险面前的乐观与坚强,从而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一种可贵品质: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也要永远保持乐观与坚强,不被生活中的任何挫折与危险吓倒。
对于两年级学生来说,这是一篇深奥难懂的文章。
由于缺乏这部分的生活经验,学生是很难理解歌声救人的原因。
因此,除了让学生多读,多思,我还多次创设情景,让他们直接接触阅读教材,感受、体味、揣摩,走进作品的生命。
【案例教学】一、谈话导入,引出歌声。
1、谈话引入:爱唱歌吗?谁愿意把歌声带给大家?(指名)(板:歌声)2、不同的歌声带给人们的感受则不同,听了他的歌声你有什么感受?(指名)3、歌声不仅能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中还会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呢!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正是以歌声为题,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出示课题:22、歌声二、创设情景,走进课文。
1、笛声引入,闭眼想象:(放笛声)故事就在这汽笛声中开始了。
1920年的一个夜晚,海风啸啸,无边无际的大海上行驶着一艘大轮船。
船上灯火通明,马金纳和其他乘客一样在船舱里兴奋地唱啊、跳啊,快乐极了!2.创设情景,体验失望:忽然,他们感觉到船身猛烈地晃动了一下,接着就听见有人大声地喊叫:“不好了,轮船触礁了,要沉船了,快跑啊!”“扑通,扑通……”人们一个一个地跳入了海里。
不久,船沉了,落水的人拼命挣扎,可是救生船还是没有来。
请你们设想一下,此时的他们会遇到什么困难?(交流)3、师:是的,海水冰冷刺骨。
船触礁后,瞧!(出示图片):人们有的(……),有的(……),还有的(……),大家都(怎么样)。
松江区洞泾学校

松江区洞泾学校执教:杨利抗年级:七年级《从歌声中感悟人生》教学设计【教材】选自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试用本)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课型】欣赏课【执教】松江区洞泾学校杨利抗【教学内容】1.欣赏歌曲《蜗牛》、《水手》2.实践与创编的音乐活动【设计思路】《从歌声中感悟人生》是七年级(少儿版)第一学期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该单元共分三课时进行教学,本课为第一课时。
依据二期课改的中心指导思想和音乐新课标的内容与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层次,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首先选择了学生比较熟悉的《蜗牛》和《水手》两首歌曲进行欣赏,通过欣赏励志歌曲,让学生在歌曲中得到启发,领悟积极进取和不懈追求的精神品质。
在欣赏和演唱的过程中插入歌曲创编环节,不但进一步熟悉和巩固了歌曲的旋律,深入感受了歌曲所蕴含的精神品质,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创编能力和表演能力,使学生在创编和表现的过程中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并使原歌曲的思想内涵得到升华,为下一课时欣赏歌曲《好大一棵树》和《真心英雄》打下了基础。
除此之外,我还选用了歌曲《水手》的副歌部分,请学生进行小组创编,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选项进行选择,可创编励志类歌词,也可用其他形式(如朗诵、情境表演等)或不同风格(如:rap)进行改编,然后进行小组表演,并自评互评,评出最佳表演奖。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验了创编的乐趣,分享了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之情,在艺术享受的同时,感悟人生的道理。
【教材分析】1.歌曲《蜗牛》是上世纪末由当时的新人周杰伦作词作曲,许茹芸与其师兄弟齐秦、动力火车、熊天平为“世界展望会”的公益活动“饥饿30”所演唱的主题曲,其中还有齐豫的女儿李洁的童声,歌曲演唱音色丰富,既有清纯的女声、稚嫩的童声,还有抒情的男声,用自述的口吻,唱出了小蜗牛的抱负,成功塑造了一个极具毅力,不怕苦累,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开创自己天地的可亲蜗牛形象。
2.歌曲《水手》由台湾歌手郑智化作词曲并演唱。
音乐与人生教案范文

音乐与人生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对人生的影响,认识到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提高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来抒发情感,提升精神境界。
二、教学内容1. 音乐与情感:探讨音乐如何触动人心,影响情绪。
2. 音乐与生活:分析音乐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的应用。
3. 音乐与心灵:讲解音乐对心理健康、心灵成长的积极作用。
4. 音乐与审美:引导学生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提升审美能力。
5. 音乐与社交:探讨音乐在社交场合的作用,以及如何运用音乐建立人际关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与人生各个方面的关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音乐作品对人生的影响。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音乐与人生的话题进行讨论。
4. 实践法: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带来的改变。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音乐与情感2. 第二课时:音乐与生活3. 第三课时:音乐与心灵4. 第四课时:音乐与审美5. 第五课时:音乐与社交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音乐与人生关系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如识谱能力、演奏技巧等。
4. 学生通过音乐抒发情感、建立人际关系的实际效果。
六、教学内容6. 音乐与创造力:探讨音乐如何激发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7. 音乐与教育:分析音乐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包括音乐教育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8. 音乐与社会:了解音乐如何反映社会现象,以及它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功能。
9. 音乐与职业:探讨音乐如何成为一种职业,以及音乐家如何通过音乐实现自我价值。
10. 音乐与未来:展望音乐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学生如何为音乐行业的未来做出贡献。
七、教学方法1. 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讨论音乐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 项目式学习法:让学生通过音乐项目实践,体验音乐与人生的结合。
3. 研究法:指导学生查阅音乐与人生相关的资料,进行深入研究。
4. 展示法:鼓励学生通过表演、制作展板等形式展示音乐与人生的知识。
从歌声中感悟人生

对歌曲《水手》进行二度创作(尝试填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影音资料、音响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歌曲赏析《蜗牛和黄鹂鸟》
1、请同学回忆蜗牛这个小动物在自己心目中的印象是什么?
二、欣赏歌曲《蜗牛》
1、出示蜗牛课件——蜗牛原形及动作片段。
3、欣赏《蜗牛》这首歌,请同学们仔细听,在这首歌曲中的蜗牛的形象是什么样的?重新来认识一下蜗牛这个小动物。
(2)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与歌曲《水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要有所选择的欣赏流行音乐,多听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能激励你们向着理想奋进。
四、课外拓展
布置课外作业:
回家与父母交流:
爸爸妈妈的“青春之歌”。
五、教师课堂小结:
同学们,流行歌曲生动活泼、轻松愉快,不仅娱乐身心、给人美的享受,一些好的歌曲还能使人振奋精神、奋发向上。好听固然是一个标准,歌曲的情调和品位更不容忽视。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要有所选择的欣赏流行音乐,多听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能激励你们向着理想奋进。
4、歌曲小结:
台湾歌手郑智化虽是一名残疾人,但是他的歌声中却透着一股勃勃的生机,他用音乐告诉我们在面对生活的艰辛、人生的不幸时永远都要像水手一样有永不言败的斗志,又有乐观向上的精神,做个真正的男子汉。
播放歌曲《好大一棵树》视频,要求学生怀着坦诚热情的心,用歌声来赞美像大树一样无私奉献的人们。
(1)歌曲歌颂了大树怎样的一种品质?体现在哪句歌词中?你能唱一唱吗?
从歌声中感悟人生
杨芳
教学目标:
1、欣赏励志歌曲《蜗牛》和《水手》,让学生领悟歌曲中蕴涵的积极进取和不
懈追求的精神品质,引导学生感悟人生的真谛。
音乐与人生 教案

音乐与人生教案教案标题:音乐与人生教案目标:1. 通过音乐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音乐与人生的关系,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对人生的思考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音乐合奏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教学重点:1. 了解音乐与人生的关系,探讨音乐对人生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水平。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音乐作品的录音或视频。
3. 乐器(可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与音乐有关的经历。
2. 提出问题:你认为音乐与人生有什么关系?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音乐与人生的关系,如音乐对情绪的调节作用,音乐对人们的激励和启发等。
2. 分享一些音乐作品,让学生通过欣赏音乐来感受音乐对人生的影响。
三、讨论与思考(20分钟)1.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音乐对人生的影响,并展示自己的观点。
2. 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音乐如何影响你的情绪和生活态度?四、音乐表达与创造(25分钟)1. 学生自由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通过歌唱、舞蹈、乐器演奏等方式进行表达。
2. 学生分组合作,创作一段音乐作品,表达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五、合奏与分享(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合奏活动,展示他们的音乐创作成果。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音乐表达和对人生的思考。
六、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学生进行总结。
2. 学生进行反思:你通过本节课学到了什么?你对音乐与人生的关系有了怎样的认识?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音乐与人生的关系,通过写作、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思考。
2. 组织音乐欣赏会或音乐分享会,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和对人生的理解。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表达环节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9课《用歌声传情达意》教案

本文将为读者介绍一年级第一册音乐教案第9课:《用歌声传情达意》教案的内容和教学目标,同时提供一些教学建议和教师应该注意的事项。
一、教案内容和教学目标综合来看,这一节课需要通过歌曲的演唱来传达情感和感觉。
以下是这节课的具体内容:1. 引入:老师可以通过猜谜语或其他趣味道具来引入话题,并展示歌曲的CD或视频,让学生对歌曲感兴趣。
2. 唱歌:老师可以播放歌曲,让学生一起跟着唱。
在唱歌时,老师可以指导生注意歌曲的语气和情感,并让他们通过声音来表达出来。
3. 分组演唱: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并让他们自己选择一首歌曲,并准备在全班面前演唱。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采取轮唱或其他相应的方式让学生学会相互倾听和合作。
根据教案内容,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歌曲的演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觉,同时学会相互倾听和合作。
二、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参考以下几个建议:1. 选择合适的歌曲: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口味选择适合他们的歌曲。
歌曲的语调和歌词应该简单易懂,同时也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
2. 多种教学方式: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让学生学会唱歌。
可以通过跟唱、轮唱等方式,让学生逐渐熟悉歌曲的节奏和歌词,并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
3. 鼓励学生参与: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可以让他们自己选择歌曲,并在分组演唱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觉。
4. 评价学生表演:在分组演唱过程中,老师应该评价学生的表演,并提供反馈。
可以从音准、节奏、情感等多个方面评价学生的表现。
同时,老师也要注意鼓励学生,并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三、教师应该注意的事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事项:1. 确保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确保教学质量。
可以通过教学反思和相互交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2. 关注学生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可以通过听取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适时给予关怀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歌声中感悟人生
——我为歌狂励志你我他
教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欣赏、分析歌曲《水手》、《真心英雄》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意境,理解歌词的深刻含义及了解大小调式的音响色彩并学会区分。
过程与方法:在听、唱、奏、演等过程中,学会用体验、感受、表现、合作学习等方法来理解歌曲的内在思想和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学习、表现一些比较优秀的通俗歌曲的过程中,感受歌曲中积极进取、不懈追求的精神,体验歌曲的益志辅德作用。2、能够在“我为歌狂,作业展示”交流表演活动中,自信地参与表演,敢于表达自己对歌曲的认识和评价。
你最喜欢的歌词是哪一句?
歌曲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或者说是感悟是什么?是什么调式?
学生或聆听或跟唱歌曲或积极参与分析,理解通俗歌曲歌词的内涵,懂得把握通俗的尺度,在欣赏通俗音乐时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组织学生欣赏两首通俗歌曲,结合歌曲设置问题,从词曲作者、调式、歌词、歌曲形象等方面进行分析;丰富通俗歌曲的内涵,使学生从德育的角度了解他们所熟悉的通俗歌曲,深层发掘通俗音乐积极向上富有教育意义的一面;提醒学生从另一个侧面理解通俗音乐,不能盲目崇拜,要懂得选择。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喜好通俗歌曲,但是在选择自己喜爱的通俗歌曲时往往以好听作为标准,常会忽视歌曲情调和品位。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辨别通俗歌曲的优劣,有选择的接纳符合年龄特点、健康的励志歌曲,并将学生的此种兴趣转化为音乐表演的动力。
教学难点
在听、唱、演、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歌词所表现的内在情感。
教学方法
赏析、参与
教学用具
音响、钢琴、乐器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
入
问答式
围绕“我为歌狂”活动提出问题,从学生的答案中导入教学。
提问:1、《你是我的眼》的词曲作者是谁?
2、透过歌曲你能明白怎样的人生哲理?
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即时地在课堂上反映。
从学生由衷而发的回答中,得知学生在选择通俗音乐时的标准是什么并为教学过程作准备。
二、欣
赏
《水手》、
《真心英雄》
1、欣赏《水手》
教师出示表格、播放
视频、分析歌曲等。
提问:这首歌曲的词曲作者是谁?
你们对作者了解多少?
你最喜欢的歌词是哪一句?
歌曲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或者说是感悟是什么?是什么调式?
2、欣赏《真心英雄》
教师出示表格、播放
视频、分析歌曲等。
提问:这首歌曲的词曲作者是谁?
你们对作者了解多少?
培养学生的创Leabharlann 能力。教学后记四、总结与课后拓展
1、总结
在总结中让学生懂得歌曲有很多,但是优秀的歌曲不仅能够娱乐身心,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能使人振奋精神,奋发向上,所以在选择自己喜爱的歌曲时不仅要以好听作为标准,歌曲情调和品位更不容忽视。
2、课后拓展
请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编曲,下节课展示交流。
学生认真参与
总结这一课的内容,帮助学生在今后欣赏歌曲时知道辨别和选择,知道如何选择。
三、活动与练习:
组织学生分组展示各自的作业成果及互评活动。
根据课前教师的布置,完成教材活动与练习作业任务,自主展示励志类的通俗音乐,并能正确合理地相互评价。
小组表演,让学生有备与即兴结合,各显身手,展示个性才华,锻炼他们的组织、号召、导演能力,让大家在合作、参与体验通俗的同时,从歌声中感悟人生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