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学《化学与生活》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3)

一、选择题1.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关于化学试剂的用途描述错误的是()A.碳酸钙用作补钙剂B.亚硝酸钠用于腌制食品C.盐酸用于制取药品D.熟石灰用于配制波尔多液B解析:BA、碳酸钙含钙元素,可用作补钙剂,A正确。
B、亚硝酸钠有毒,不能用于腌制食品,B错误。
C、盐酸可用于制取药品,如盐酸麻黄素,C正确。
D、熟石灰和硫酸铜用于配制波尔多液,D正确。
故选:B。
2.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A解析:AA.甲烷具有可燃性,所以甲烷可以用作燃料,选项说法错误;B.铜具有导电性,所以铜可以制作电路板,选项说法正确;C.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选项说法正确;D.稀有气体通电时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稀有气体可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3.合理膳食,健康生活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大量饮用雪碧或橙汁,可补充人体维生素B.食用蛋白质、糖类或油脂,可提供人体能量C.加碘食盐能对人体补I2,可防甲状腺肿大D.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可长期保存与食用B解析:B【分析】甲醛有毒不可以浸泡食物。
A、雪碧是碳酸饮料,大量饮用不利于健康,A错误,不符合题意;B、食用蛋白质、糖类或油脂,可提供人体能量,B正确,符合题意;C、加碘食盐能对人体补碘元素不是碘单质,可防甲状腺肿大,C错误,不符合题意;D、甲醛有毒不可以浸泡海鲜,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缺铁贫血,缺钙骨质疏松,缺锌呆小症。
4.下列实验或描述火焰的颜色,其描述是错误..的是A.高锰酸钾放入汽油中:很快溶解形成紫色溶液B.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D.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A解析:AA、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故错误;B、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故正确;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正确;D、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故正确。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测试题(含答案)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 A .用钢丝球洗刷铝制炊具 B .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C .用燃烧的方法区分棉花和羊毛D .用过的菜刀用抹布擦干放置生锈2.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A .AB .BC .CD .D3.下列对知识归纳,其中错误的一组是 A .合成材料:有机玻璃、化纤布料 B .复合肥:KNO 3、NH 4H 2PO 4 C .溶于水放热:烧碱固体、硝酸铵固体D .合金:不锈钢、黄铜4.化学在生活中用途广泛,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食用“地沟油”对人体有害 B .合理膳食对健康有益C .用水扑灭燃着的木材是因为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D .用硝酸铵固体和水制作冷敷袋 5.下列生活用品用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 .羊毛衫B .不锈钢碗C .塑料盆D.黄金饰品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合成材料特指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B .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可适当减少“白色污染”C .人体缺少必需微量元素会得病。
因此要尽量多吃含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D .食用碘盐可预防缺碘性贫血7.归类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归类错误的是( )A.A B.B C.C D.D8.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铁丝浸入稀盐酸,形成黄色溶液C.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将浓硝酸滴入鸡蛋清,蛋清变黑9.下列是生活中常用的物质,其中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A、纯棉袜子B、不锈钢保温杯C、一次性尼龙袜子D、一次性塑料杯10.下列基本营养素中能给人提供能量的是()A.水 B.维生素 C.油脂 D.糖类/蛋白质11.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A.A B.B C.C D.D12.食用水果、蔬菜等食品,主要是为人体补充()A.脂肪 B.维生素 C.蛋白质 D.糖类13.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A.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B.有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燃烧C.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D.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都能放出氨气14.下列对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具有导电性 B.木头和铁都是易于导热的物质C.合金和合成纤维都是合成材料 D.冰和铜都属于晶体二、填空题15.(1)熟练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化学与生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

第一章食品与化学1.生活能量的概念是什么?生活能量的主要来源有哪些?人体能量来源于食物。
食物通常包括食物主体、维生素和无机物质(特别是微量元素)三种成份。
其中食物主体指糖、蛋白质和脂肪,是它们提供人体正常能量需求。
2.怎样从能量角度表述温饱问题?怎样通过进食来调节能量平衡?(1)国际卫生组织规定人均日摄取热量达到10,000 kJ(合约2,400 kcal),就算达到了温饱线。
(2)因为食物中含有能量,而人体则通过进食食物来摄取能量。
不过人体却可以控制住进食的多少和进食哪一种食物,这样就能调节人体内的能量平衡。
3.怎样理解能量的转化和利用问题?人吃进食物,然后通过人体内的酶,将他们分解成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接着再没的催化下,被吸收后转化产生的单糖(如葡萄糖),才被氧化(燃烧),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
葡萄糖的氧化反应式为:C6H12O6+6O2→6CO2+6H2O +2889 千焦而氨基酸和脂肪酸,也在酶的催化作用下氧化释放出能量。
这些能量转化成ATP,进而为人体的活动提供能量。
食物中产生的能量活动的反应可以归纳成;食物+O2-→ATP(+CO2+H2O)-→△H(+ADP+H3PO4)式中,△H=生化合成+肌肉运动+热(体温)+其它能耗5.人为什么会饥饿或口渴?饥饿是指一段禁食期之后对食物的生理欲求,而食欲则是对现存食物的认识反应或习惯反应。
摄入食物是为了向体内补充能源,由食欲来自行调节。
当胃中有食物时,它会不停地蠕动,而一旦空腹,胃就强烈收缩,伴有不适即饥饿感。
所谓口渴是指有意识地想喝水。
这种心理感受在控制体内水分和钠离子浓度上极为重要,它影响体内的水平衡,调节水的摄入。
饮水中枢位于下丘脑的视上核前面的视前区两侧。
用埋藏电极刺激此中枢,动物在几秘钟内就开始喝水;注入高渗盐水(由于使水分子从神经细胞中渗出,从而造成脱水),可使它们狂饮。
6.合成食品主要有哪些类型?合成食品的发展趋势怎样?目前一般有生物制备和化学合成两种。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一、单选题1.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维生素C不属于氧化物B. 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3C. 每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D. 青少年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切忌偏食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塑料容器都适合长期储存食品B. 化纤和羊毛可以用燃烧法区别C. 电木插座破裂后可以热修补D. 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3.医用活性炭口罩的制作材料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 棉布里层B. 铝条C. 合成橡胶皮筋D. 活性炭4.下列材料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 聚乙烯B. 机动车轮胎C. 不锈钢D. 青花瓷5.含碱性蛋白酶的洗衣粉,它能溶解污渍中的蛋白质。
下列织品不能用该洗衣粉洗涤的是()A. 纯棉T恤B. 羊毛围巾C. 涤纶风衣D. 尼龙袜子6.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A. 将工业用盐亚硝酸钠用于腌制火腿B. 在煲好的鸡汤中放入适量的加碘食盐C. 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D. 霉变的大米经过反复蒸煮后食用7.化学与人类生活联系密切。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Ca3(PO4)3属于复合肥B. 人体缺铁会引起骨质疏松C. 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资源D. 利用汽油的乳化作用可以除去衣服上的油污8.下列元素中,人体摄入量过低会引起贫血的是()A. FeB. ZnC. NaD. Ca9.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类推正确的是()A. 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B.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的质量减小,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C.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则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D. 碳酸盐与酸反应有气泡产生,则与酸反应有气泡产生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H、O三种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逐渐增加B. HCl、NaCl、NaOH三者饱和溶液的pH逐渐变大C. K2MnO4、KMnO4、MnO2三者中Mn的化合价逐渐升高D. NaOH、NaCl、NH4NO3三种物质溶于水所形成溶液的温度是依次升高的二、填空题11.化学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1)老年人缺乏元素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多食牛奶可补充该元素.(2)常温下,维生素C的水溶液pH<7,其水溶液呈性.(3)甲醛溶液(俗称福尔马林)对人体健康有较大的伤害,甲醛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甲醛+O2═H2O+CO2(反应条件略),则甲醛的一定含有元素;根据物质分类,甲醛应归为(多选项,选填序号).①化合物②单质③无机化合物④有机化合物⑤纯净物⑥氧化物.12.Fe. Cu. Zn. Ca. I. F. Se等都是人体中必需的化学元素。
高中化学与生活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与生活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铁B. 锌C. 碘D. 铅2.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什么?A. 氢B. 氧C. 碳D. 氮3. 以下哪种物质是人体必需的维生素?A. 维生素AB. 维生素BC. 维生素CD. 所有选项都是4. 以下哪个过程涉及到化学反应?A. 水的蒸发B. 铁生锈C. 冰融化D. 玻璃破碎5. 以下哪种物质是可燃的?A. 氧气B. 二氧化碳C. 甲烷D. 氮气答案:1. D2. B3. D4. B5. C二、填空题6.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
7. 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氧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
8. 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________。
9. 化学中,pH值小于7的溶液是________性溶液。
10.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中,________用于防止食品氧化。
答案:6. 钙7. 88. 水9. 酸10. 抗氧化剂三、简答题11. 请简述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 食品加工:食品添加剂用于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和延长保质期。
- 医药:化学合成药物用于治疗疾病。
- 清洁产品:清洁剂和洗涤剂用于去除污渍和消毒。
- 材料科学:塑料、金属、陶瓷等材料的制造和应用。
- 环境保护:化学方法用于水处理和空气污染控制。
结束语: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通过了解化学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世界,提高生活质量,并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希望这份试题能够帮助同学们加深对化学与生活联系的理解。
【化学】化学《化学与生活》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

A.一氯甲烷是由碳、氢、氯元素组成的无机物
B.一氯甲烷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总数是26
C.一氯甲烷分子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一氯甲烷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1: 3
【答案】D
【解析】A、一氯甲烷是由碳、氢、氯元素组成的有机物,错误;B、一个一氯甲烷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总数是26,错误;C、一个一氯甲烷分子中氯、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5.5:12:(1×3)=71:24:6,一氯甲烷分子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错误;D、由微观示意图可知,一氯甲烷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1:3,正确。
点睛:掌握分子结构模型表示的意义是解题关键。
6.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涤纶B.塑料C.羊毛D.合成橡胶
【答案】C
【解析】
【详解】
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涤纶属于合成纤维,为有机合成材料,羊毛不是有机合成材料,故C选项符合题意
7.通常我们所吃的糖,其主要成分是蔗糖(化学式为C12H22O11),下列有关蔗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4.下列物品所使用的材料中,不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是
A.尼龙绳子B.塑料水杯C.纯棉T裇D.篮球
【答案】C
【解析】A.尼龙是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故A错误;B.塑料水杯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B错误;C.纯棉T裇是纤维素制成的,属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不是有机合成材料,故C正确;D.篮球是用合成橡胶制成的,合成橡胶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D错误;答案为C。
16.人体在代谢酒精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中间产物乙醛(CH3CHO),如果不能及时将乙醛转化,则会影响身体健康。有关乙醛的说法错误的是
【化学】化学《化学与生活》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化学《化学与生活》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金、合成材料、合成橡胶等都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B.“白色污染”是指白色塑料袋造成的污染C.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以达到保鲜的目的D.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答案】D【解析】A.合金为金属材料,故A说法错误;B. “白色污染”是指塑料造成的污染,故B说法错误;C. 甲醛有毒不能用于浸泡水产品,故C说法错误;D. 煤、石油和天然气为三大化石燃料,为不可再生资源,故D说法正确。
2.135.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A.氧化物:生石灰、“水银”、“干冰” B.复合肥: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硝酸钾C.单质:金刚石、液氧和铜粉 D.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答案】A【解析】根据物质与元素的分类依据进行分析。
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单质;含有氮、磷、钾元素三种元素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化肥属于复合肥;有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合成材料包括合成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
解:A. 氧化物:生石灰、“水银”、“干冰”。
“水银”属于单质,故错误;B. 复合肥: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硝酸钾。
正确;C. 单质:金刚石、液氧和铜粉。
正确;D. 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
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要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和组成等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视频3.“饮食健康”是人们普遍的生活追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霉变食物中大都含有黄曲霉毒素,加热后可以食用B.人体缺钙会导致甲状腺肿大,可食用含钙丰富的奶制品C.在六大类营养素中,除了水以外,我们每天需要量最大的营养素是糖类D.人体缺少锌、铁等必需微量元素会得病,应尽可能多吃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答案】C【解析】A、霉变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黄曲霉素,黄曲霉素非常耐热,蒸煮不能将其破坏,能损坏人的肝脏,诱发肝癌等病症,错误;B、人体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缺碘会导致人的甲状腺肿大,错误;C 、除水外,我们每天需要量最大的营养素是糖类,糖类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作用,正确;D 、微量元素摄入少了会得病,摄入多了也会得病,所以要合理摄入微量元素,不能过多,错误。
化学与生活试题及答案

化学与生活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氮气C. 空气D. 纯水答案:C2.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 碳B. 氢C. 氧D. 氮答案:C3.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这是因为:A. 铁与水反应B. 铁与氧气反应C. 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D. 铁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答案:C4. 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A. 二氧化碳B. 碳酸钙C. 甲烷D. 硫酸答案:C5. 以下哪种物质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钙B. 铁C. 钠D. 钾答案:B6. 以下哪种物质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A. 钙B. 铁C. 钠D. 钾答案:A7.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A. 蛋白质B. 脂肪C. 维生素D. 酒精答案:D8. 以下哪种物质是人体必需的维生素?A. 维生素AB. 维生素BC. 维生素CD. 维生素D答案:A, B, C, D9. 以下哪种物质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A. 钙B. 铁C. 锌D. 碘答案:A, B, C, D10. 以下哪种物质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A. 赖氨酸B. 色氨酸C. 苏氨酸D. 亮氨酸答案:A, B, C, 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
答案:氧2.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这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______和______共同作用。
答案:氧气,水3. 有机化合物是指含有______元素的化合物。
答案:碳4.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包括铁、锌、______、______等。
答案:铜,硒5. 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包括钙、钠、______、______等。
答案:钾,镁6. 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B、C、______等。
答案:D7. 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包括钙、铁、锌、______等。
答案:碘8. 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包括赖氨酸、色氨酸、______、______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化学《化学与生活》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表用甲试剂鉴别乙中的两种化肥,难以实现的是()A.AB.BC.CD.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尿素不能和氢氧化钙反应,铵盐能和显碱性的物质反应生成氨气,氢氧化钙可以鉴别出尿素和碳酸氢铵,不符合题意;B、钡离子能和硫酸根离子结合成白色沉淀硫酸钡,而氯化钾和硝酸钡不能反应生成沉淀,所以硝酸钡可以鉴别氯化钾和硫酸铵,不符合题意;C、硝酸银和氯化铵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硝酸银和硝酸铵不能反应,所以硝酸银可以鉴别氯化铵和硝酸铵,不符合题意;D、氯化钠和硫酸钾、硝酸钾均不能反应,所以氯化钠不能鉴别出硫酸钾和硝酸钾,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鉴别两种物质一定要利用两者的不同点,加入试剂后出现不同现象,方能达到目的。
2.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符合的是()A.纯碱 NaOH B.酒精 C2H5OHC.生石灰 Ca(OH)2D.小苏打 Na2CO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 A、纯碱是Na2CO3,错误,B、酒精 C2H5OH,正确,C、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错误,D、小苏打是NaHCO3,错误,故选B考点:物质的化学式与俗名3.婴儿“尿不湿”最关键的材料是聚丙烯酸钠,其吸水性是棉花、纸张的数十倍。
它是由丙烯酸(C3H4O2)与氢氧化钠经过一系列的复杂反应而制得。
下列有关丙烯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其中氧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1C.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D.一个丙烯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丙烯酸(C3H4O2)是有机分子化合物,但不是高分子;其中氧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2:4=8:1;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一个丙烯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故选C.考点:化学式的意义4.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A.A B.B C.C D.D【答案】A【解析】A、陶瓷是硅酸盐产品,不含碳元素,不是有机物,是无机物,故A 正确;B、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是天然纤维,是有机物,故B错误;C、茶叶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是有机物,故C错误;D、中成药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是有机物,故D错误。
故选A。
5.善于疏理化学知识,能使你头脑更聪明.以下完全正确的是()A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B安全常识乙醇有可燃性可作燃料甲醛会使蛋白质变性可制作动物标本聚乙烯塑料有热塑性可以制成薄膜煤气中毒由一氧化碳引起煤矿爆炸由瓦斯引起稀释浓硫酸时酸液向四周飞溅将浓硫酸注入水中引起C 元素与人体健康D日常生活经验缺钙导致骨质疏松或得佝偻病过量碘会引起甲状腺胂大缺铁生长迟缓处理废弃塑料焚烧修补破裂的电木插座加热食品干燥剂可用生石灰A.A B.B C.C D.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乙醇燃烧放出大量热量可作燃料,甲醛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可以用来浸泡动物标本,聚乙烯塑料具有热塑性,可以制作薄膜,所以正确.B.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且密度大于水,所以稀释时要将浓硫酸慢慢地沿着器壁倒入水中,并及时搅拌,防止液体飞溅,所以选项错误.C、缺铁易患贫血,所以错误.D、废弃塑料焚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污染大气;电木具有热固性,不可热修复,所以错误.故选A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塑料及其应用;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活经验、食品安全、燃烧和灭火、营养保健、环境污染、节约用水、能源保护等相关的知识,是化学考查的重要热点.6.我们每天扔掉的垃圾中,很多是宝贵的再生资源,因此生活中的垃圾要分类回收。
下列物质中,属于可回收物的是 ( )①纸张;②塑料;③玻璃;④金属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属于可回收物的是:①纸张②塑料③玻璃④金属,故选D考点:垃圾的分类回收7.氯化铬晶体(CrCl3·6H2O)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常用铬酸钠(Na2CrO4)来制备。
已知反应原理:CH3OH+10HCl+2Na2CrO4==2CrCl3+4NaCl+X+7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铬酸钠属于盐,由离子构成B.X的组成元素质量之比为3:8C.反应中未发生元素化合价的改变D.CH3OH属于有机物【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铬酸钠(Na2CrO4)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属于盐,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
反应前各元素原子的个数:C-1;H-14;O-9;Cl-10;Cr-2;Na -4。
反应后各元素原子的个数:C-0;H-14;O-7;Cl-10;Cr-2;Na -4。
相差了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X的化学式为CO2,其组成元素的碳、氧质量比 ,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为:12:162=3:8C、Na2CrO4 反应后生成了CrCl3,Cr的化合价由+6价降到了+3价,化合价发生了变化,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D、CH3OH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8.现代社会正进入以“室内污染”为标志的第三个污染时期。
以下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是()A.建材释放有害气体B.劣质黏合剂释放的甲醛有毒气体C.水果散发出的香味D.烹饪时产生的油烟【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
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
【详解】A、建材释放有害气体,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B、劣质黏合剂释放的甲醛有毒气体,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C、水果散发出的香味,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故选项正确;D、烹饪时产生的油烟,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
9.酸奶是以新鲜的牛奶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发酵剂),经发酵后,再冷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
如图所示的是某品牌酸奶的营养成分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酸奶中所含的脂肪是一种有机化合物B.该酸奶一共可以给人类提供60毫克的钠C.钠在酸奶中以原子的形式存在D.该酸奶一定可以给人类提供维生素C【答案】A【解析】A、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脂肪是含碳的化合物,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故正确;B、根据营养成分表无法判断该酸奶一共可以给人类提供钠的量,故错误;C、钠在酸奶中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不强调存在形式,指钠元素,故错误;D、根据营养成分表无法判断该酸奶是否可以给人类提供维生素C,故错误。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金、合成材料、合成橡胶等都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B.“白色污染”是指白色塑料袋造成的污染C.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以达到保鲜的目的D.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答案】D【解析】A.合金为金属材料,故A说法错误;B. “白色污染”是指塑料造成的污染,故B说法错误;C. 甲醛有毒不能用于浸泡水产品,故C说法错误;D. 煤、石油和天然气为三大化石燃料,为不可再生资源,故D说法正确。
11.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如图曲线中描述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随着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的进行,溶液的酸性减弱,pH升高,当稀盐酸和氯化铜都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显碱性,pH大于7,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B、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时,溶液质量增加,当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时,溶液质量减小,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质量增大,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C、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开始不产生沉淀,该选项描述不正确; D、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开始不产生沉淀,当稀盐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产生沉淀,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不再产生沉淀,该选项描述正确.故选D.考点:碱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12.化学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生产及健康状况。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硝酸铵可用作复合肥B.研制、使用可降解塑料有助于解决白色污染问题C.农药和化肥的过度施用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D.煤的直接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可能导致酸雨【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复合肥是指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至少含两种的化学肥料,硝酸铵只有营养元素氮元素,不属于复合肥,错误;B、塑料制品丢弃以后产生造成表白色污染.研制、使用可降解塑料有助于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正确;C、在农业上要合理使用农药、化肥,过度使用会对土壤、水体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正确;D、煤的直接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能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生成酸,可能导致酸雨,正确。
故选A13.“毒奶粉”事件再次提醒我们要注意食品安全,下列有关食品加工方法安全的是A.用工业盐(含NaNO2)来做食品添加剂B.用塑料颗粒来制作珍珠奶茶中的“珍珠”C.用工业酒精勾兑水来生产低成本白酒D.用小苏打来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成分【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食用亚硝酸钠(NaNO2)有毒,会对身体有害,故不可以用工业盐(含NaNO2)来做食品添加剂,故A错误;B、塑料难于降解,也不能被细菌分解,在人体中不容易消化,所以不能用塑料颗粒来制作珍珠奶茶中的“珍珠”,故B错误;C、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甲醇有毒,会使人失明甚至死亡,所以不能用工业酒精勾兑水来生产白酒,故C错误;D、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会产生二氧化碳,同样碳酸氢钠也与有机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焙制糕点疏松多孔,故D正确.故选D.14.蔗糖是储藏在某些植物中的糖,它的化学式为C12H22O11,它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
下列有关蔗糖的说法正确的是A.蔗糖是属于无机化合物B.一个蔗糖分子由45个原子构成C.蔗糖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蔗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1【答案】B【解析】A、由蔗糖的化学式C12H22O11可知,它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错误;B、由蔗糖的化学式C12H22O11可知,一个蔗糖分子是由12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11个氧原子构成的,共含45个原子,正确;C、蔗糖中碳、氢、氧的质量比=(12×12):(1×22):(16×11)=72:11:88,由此可知,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错误;D、蔗糖中碳、氢、氧的质量比=(12×12):(1×22):(16×11)=72:11:88≠12:22:11,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