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地区稻田福寿螺防控技术探讨

融水地区稻田福寿螺防控技术探讨

赵明旺;莫波飞;张桂姣

【期刊名称】《南方农业》

【年(卷),期】2022(16)17

【摘要】福寿螺属于外来物种,在我国南方地区影响水稻生产。目前,福寿螺已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的稻田中被发现。为给融水苗族自治县稻田福寿螺的防控提供参考,更好地消灭福寿螺,综述了稻田福寿螺防控的研究进展。

【总页数】4页(P143-146)

【作者】赵明旺;莫波飞;张桂姣

【作者单位】融水苗族自治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6.282

【相关文献】

1.浅谈稻田福寿螺的主要危害及防控策略

2.洱海流域稻田福寿螺的综合防控措施

3.几种农业防控稻田福寿螺措施的效果评价

4.四川稻田福寿螺的发生与防控

5.稻田福寿螺的发生及防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有害生物生态调控之福寿螺防治

有害生物福寿螺生态调控方案

有害生物福寿螺生态调控方案 摘要 福寿螺作为入侵生物,已经在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寄生虫病传播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福寿螺危害的区域越来越广,危害的作物种类不断增加,造成了世界范围内难以估量的损失。目前对于福寿螺的防治仍集中于单一的物理防治、农业防治、化学药剂防治等,还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福寿螺综合生态控防技术。本文从介绍了稻田福寿螺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入手,从生态学角度提出了具体的调控方案,并做出了在实际环境下进行实践的设想,以期指导稻田福寿螺的防治。 1.背景 福寿螺(Ampullario gigas spix) ,又名大瓶螺,苹果螺,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瓶螺科,瓶螺属。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在20 世纪80 年代被引入亚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菲律宾、越南、泰国以及中国的台湾及广东省。福寿螺营养价值高,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磷、钠、钾、核黄素等,可被人类和动物所食用,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因而迅速传播开来。但由于该螺食味性差,加上盲目引进和管理不善,福寿螺迅速扩散到田间,成为中国及其它国家危害水稻、茭白、莲藕、蔬菜等的恶性水生动物。早在1984 年日本的熊本和冲绳发现福寿螺危害水稻和灯芯草,同一年,福寿螺被日本农林水产省指定为检疫性有害物种。2003 年3月中国环保总局公布福寿螺为首批入侵中国的16 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其食杂,食量大,适应性广,繁殖力强,扩散蔓延快。稻田主要以成、幼螺在水稻秧苗期和移栽大田后至烤田前咬剪幼苗和有效分蘖,造成严重叶缺,缺株少苗,甚至局部稻苗被食光。据调查,我县平川、城厢,中山等7 个乡( 镇) 有福寿螺为害,稻田一般有螺0.2~1.6只/m2,严重的有螺4~7 只/m2,一般稻株被害率0.59%~3.81%,严重的达7.63%~13.99%,已成为农业安全生产的一大隐患。

福寿螺防治方法

福寿螺属于外来有害生物,是一种水生软体动物,每年4~6月和8~10月是福寿螺产卵和孵化高峰期,也是成螺以及高龄幼螺危害集中的旺盛时期,福寿螺主要危害水稻、紫云英、慈菇、甘薯、蔬菜等作物,对水稻危害尤为严重,在水稻的整个生育期都会产生危害,能够咬断水稻主蘖及有效分蘖,导致有效穗减少,造成减产20%左右。据县植保植检站5月2日在子营街道办上里社区、白泥镇下里社区调查,在有水区域的沟边、田边出现福寿螺卵块,为了更好地控制福寿螺发生危害,现将主要防治方法及措施简介如下: 一、农业防治 1、消灭越冬螺源:福寿螺主要集中在溪河渠道中和水沟低洼积水处越冬,因此,在春耕前清理稻田边水沟,清除淤泥和杂草,破坏福寿螺的越冬场所,降低越冬螺的成活率和冬后的残螺量。同时,人工拾取田间沟边福寿螺的成螺,集中压碎深埋。 2、阻断传播:在重发生区的下游片区,灌溉渠入口或者稻田进水口安装阻隔网,防止福寿螺随流水进入田间。 3、人工捕杀:在春季产卵高峰期,结合田间管理摘除田间、沟渠边卵块,带离稻田喂养鸭子或将卵块压碎。利用晒田时成螺主要集中在进排水口和秧田沟内,早晨和下午人工拾螺。人工摘除卵块,结合农时捡拾成螺,可有效控制为害。 4、人工诱杀:稻田淹水后,在稻田中插30~100厘米高竹片(木条、油菜秸秆),引诱福寿螺在竹片上集中产卵,每2~3天摘除一次卵块进行销毁,以每亩30~80根竹片为宜,靠近田边适当多插,方便卵块摘除。 二、生物防治 在沟渠和水稻移栽后,利用养鸭食螺。放鸭时间为水稻移栽后7~10天至

水稻孕穗末期,选择中小体型,鸭龄30天的免疫鸭苗,鸭苗放养密度为20~25只/亩。 三、化学防治 1、防治指标:水稻秧田期1~2头/平方米,田边卵块1个/平方米,分蘖期3~4头/平方米,卵块1~2块/平方米。 2、防治药剂:10%蜗狙颗粒剂、6%密达杀螺颗粒剂、5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70%杀螺胺可湿性粉剂、70%贝螺杀粉剂、45%三苯基乙酸锡可湿性粉剂等。 3、施药时期:移栽时施药,如螺害严重隔10天再施药1次。 4、施药方法:①10%蜗狙颗粒剂每亩500克,田间均匀撒施或者拌细土5~10公斤撒施。②6%密达杀螺颗粒剂每亩500克或70%贝螺杀粉剂50克,田间均匀撒施或者拌细土10公斤撒施。③7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每亩60克兑水20公斤喷雾。 5、注意事项:①施药时田间水层1~3厘米,保水7天。②施药后24小时以内下大雨就需要补施1次。③杀螺剂对鱼类有毒,施药后7天不可将田水排入鱼塘,也禁止放养鸭子。 劲牛云商,是国内专业的第三方农资批发电商平台。平台凭借商家入驻、平台担保、不赚差价、交易安全等优势已将全国优秀的农资渠道商和零售商纳入云商系统。渠道商可以在云商平台进行渠道管理、商品信息及价格发布、收款审核和发货确认;零售商可通过云商平台进行海量农资商品浏览、线上付款和一键订货。“海量农资,一件起批”,目前已有数万家农资零售商已经选择劲牛云商采购了。欢迎广大农资零售商和专业合作社【点击使用劲牛云商】吧!

利用本土生物控制福寿螺危害的实验研究

利用本土生物控制福寿螺危害的实验研究 广州市越秀区黄花小学黄升政郑亭枫李秦韬 【摘要】 每年节假日我都要跟父母回老家阳江。每次回家,我都发现田间地头有好多软体动物,跟平时我们八月十五餐桌上吃的螺差不多。出于好奇,我用相机把它们拍了下来,并拿回学校问老师、同学,并且和几个同学一起上网查阅资料,才知道它们叫福寿螺。且是一种危害极大的外来入侵物种,咬食农作物,破坏生态系统平衡。它们比所有本土螺类都更有生命力及更强的抗化学农药能力。 那么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更好地控制它们呢?我们对这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们几个同学便联合起来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访问,实地考察、实验研究。我们在网上查阅资料的过程中,知道了有些科学家已开始研究福寿螺对一些动植物的敏感程度,探索生物防治福寿螺的方法。由此我们产生了极大的好奇!想当小科学家的念头也油然而生。于是在老师和父母的帮助下,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访问及实验研究活动。 1、我们利用一年内未长霉的茶枯粉末进行杀螺实验,发现幼螺和成螺对茶枯粉末都很敏感,杀螺效果很好。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认真观察到:只要掌握好用量,就不会导致青蛙等动物的死亡。 2、我们做了利用多种植物乙醇提取物水溶液进行96h内致福寿螺100%死亡的实验。经过三次重复实验,我们发现五爪金龙乙醇提取物饱和水溶液致福寿螺100%死亡的时间仅48h,效果极好。 3、利用水生物如鲤鱼、鲫鱼、乌龟、花手巾等吃食幼螺和成螺的观察实验,发现不少水生物也会吃食幼螺和成螺。 4、此外,通过对老家阳江、大学城、土华、三水荷花世界等地调查观察,以及对当地一些农民的调查访问,得知:许多动物对福寿螺有取食能力。如鹅、鸭、水龟、鱼、昆虫、甲壳纲动物和水蛭等均能取食幼螺,鹅、鸭、水龟和鲤鱼能取食成螺,蚂蚁能大量取食卵块。 我们这个项目的特点是:通过一系列的调查访问,实地考察,分析了大量实验研究数据,随访了不同地方的农户,我们首次发现了利用本土的植物、动物等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控制福寿螺幼螺和成螺的密度。

福寿螺防控技术

福寿螺防控技术 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e (Lamarck)]为腹足纲(Gastropoda)、中腹足目(Mesogastropoda)、瓶螺科(Ampullariidae)、瓶螺属(Pomacea)两栖淡水软体动物。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1981年福寿螺作为一种食用经济动物被引入我国广东省中山市。2000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外来入侵物种专家委员会将福寿螺列为世界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之一。2003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将其列入《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为首批入侵中国的16种外来物种之一。2022年农业农村部等六部门将其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目前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福建、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江苏、重庆、上海、四川、台湾等省市。 一、主要识别特征 (一)螺壳。外观与田螺相似,但螺旋部较平而短促,成螺有4—7个螺层;第一螺层较大,高度占螺层总高的70%左右;外壳颜色随环境及螺龄不同而异,有棕色、黄褐色、黑色、黑绿色等,有光泽和若干条深色细纵纹;爬行时头部和腹足伸出,头部具触角2对,前触角较短,后触角长,伸展后可超过螺体的长度;螺体左边有一条肺吸管,起辅助呼吸的作用。 (二)卵块。福寿螺多于夜间在水面以上干燥物体或植株的表面产卵,如茎秆、沟壁、墙壁、田埂、杂草等上;卵粒呈圆球形,初生时为鲜红色,直径2.0—3.0mm,由产卵母螺分泌的透明胶质黏液黏附在一起,形成一个长条形或椭圆形、有多层垒叠的卵块,卵块长2—3cm、宽1cm左右;1—2天后透明胶质黏液干燥固化成为白色物质,卵块变成粉红色,卵壳变得硬且脆;5—7天后当螺卵变暗红或灰白色时,显示螺卵开始孵化。 二、主要危害 福寿螺的主要危害包括:(1)对水稻等作物造成严重危害,我国南方每年大约有上百万公顷的水稻遭受福寿螺不同程度的危害。除水稻外,福寿螺对水生作物和蔬菜也有较大危害。(2)竞争和取食破坏水生生物多样性,福寿螺与本地螺类产生竞争、导致本地种减少或消失;福寿螺食性杂,可取食大型水生植物、浮游藻类、附着性浮游生物、无机及有机碎屑等,干扰或改变水生生物群落的组

福寿螺的防治措施

福寿螺的防治措施 作者:康国栋 来源:《湖南农业》 2019年第4期 福寿螺繁殖能力强、扩散速度快、危害极大。在慈利县新安村、新建村等已有发生,对生态环境、农业生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结合当地实际,为防止福寿螺继续扩散和蔓延,保障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慈利县赵家岗乡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取得一定的成效。 首先查明福寿螺的分布与发生危害的程度、发生趋势等情况,彻底摸清全乡福寿螺发生情况,选择福寿螺危害严重的典型地块,建立集物理、化学、农业措施为一体的综合治理示范区。再以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做好防控灭除福寿螺宣传工作,乡农技站举办1~2期福寿螺防控技术培训。最后组织村组人员开展2~3次福寿螺现场集中灭除活动。通过现场集中灭除示范,推动综合防治,实现村组人人动手,达到全面灭除福寿螺的目的。 1.推广稻-鸭共生模式在分蘖-孕穗阶段将鸭群放入稻田,水稻收割后对福寿螺密度较大的田块、沟渠反复轮回放养鸭群,压低幼螺数量,一般6670平方米放鸭120羽。 2.人工捡螺摘卵在福寿螺繁殖高峰期,集中人力对田间、水渠等区域进行人工捡螺。产卵期在稻田中插竹片、木条等,引诱福寿螺集中产卵,每2~3天清除1次卵块,收集的螺卵集中进行销毁。平时结合农事操作,随见随捡及时处理。 3.设置拦截网在稻田主要进出水口设置拦截网,防止福寿螺扩散。 4.化学防治秧田发现成螺后及时进行药物防治,大田移栽前3天每667平方米用5%阿维菌素乳油100毫升对水15公斤或三苯乙酸锡25克对水15公斤喷雾防治,施药后保持浅水3~7天。公共区域由乡农技站统一组织防治。 5.优化种植结构因地制宜采用稻-菜、稻-瓜、油-稻、玉米等水旱轮作或旱作耕作方式,破坏福寿螺的越冬场所,可有效降低福寿螺的成螺数量。同时结合冬修水利、整治沟河渠道,铲除畦边杂草,对越冬螺数量密集的沟渠和低洼积水处,施药或人工捕杀灭螺。

防控福寿螺工作总结

防控福寿螺工作总结 1. 引言 福寿螺是一种啮齿动物,被认为是一种对农作物和水生生物有害的入侵物种。在我国的一些地区,福寿螺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生态和经济问题。为了有效地防控福寿螺的扩散和繁殖,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本文将对我们的防控福寿螺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 2. 工作内容 2.1 了解福寿螺生态特征 在开始防控福寿螺之前,我们首先进行了对福寿螺的生态特征的深入研究。我们了解了福寿螺的繁殖方式、食物来源、适宜生存环境等重要信息。这些信息为我们后续的防控工作提供了基础。 2.2 调查福寿螺分布情况 为了了解福寿螺的分布情况,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工作。通过采集样本并进行实验室分析,我们确定了福寿螺的分布范围和密度。这为我们的防控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持。 2.3 制定防控方案 根据福寿螺的特征和分布情况,我们制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防控方案。该方案包括了多种防控方法,如物理防控、化学防控和生物防控等。我们对每种方法的效果和可行性进行了评估,并制定了详细的实施计划。 2.4 实施防控措施 根据制定的防控方案,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防控实施工作。这包括了对福寿螺栖息地的清理和改造,使用合适的化学物质进行灭螺处理,引入有效的天敌等。我们对每一项措施都进行了详细记录,并进行了效果评估。 2.5 宣传和教育工作 为了提高公众对福寿螺防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我们组织了福寿螺防控知识讲座,发布了相关宣传材料,并与政府部门和学校合作进行校园宣传活动。这些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公众对福寿螺问题的认知和参与度。

3. 工作成果评估 3.1 福寿螺数量减少 经过我们的防控工作,福寿螺的数量已经大幅减少。通过对采集样本的分析和实地观察,我们发现福寿螺的栖息地已经明显减少,并且其数量和密度也有明显下降趋势。这表明我们的防控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2 生态环境改善 福寿螺对于水生生物的繁殖和生存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经过我们的防控工作,我们发现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有所增加。这说明我们的防控工作不仅仅对福寿螺本身有好处,同时也对整个生态系统起到了改善作用。 4. 问题与展望 4.1 预防工作不足 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防控成果,但在防控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发现预防福寿螺的工作还不足,仍然有很多地区尚未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因此,我们建议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在预防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4.2 天敌引入效果不明显 我们在防控过程中进行了一定的天敌引入工作,但目前天敌的效果不明显。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引入的天敌种群,提高其繁殖和生存能力,以增强其对福寿螺的控制作用。 5. 结论 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工作,福寿螺的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福寿螺的数量减少,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然而,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解决和改进。我们相信,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合理的防控措施,我们能够更好地控制福寿螺的数量,并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

镇福寿螺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镇福寿螺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镇福寿螺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一、背景介绍: 福寿螺是一种淡水螺类,是福建省一种近年来广泛分布的外来物种。福寿螺寄生于雨水容器、水稻田和小溪等水域中,不仅会危害农作物,还是一种重要的疾病媒介生物,可传播并导致各类螺旋体病和钩虫病。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必须加强福寿螺的防控工作。 二、目标: 1. 有效控制福寿螺的数量,减少其对农作物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2. 提高福寿螺防控工作的监测和处置能力。 3.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福寿螺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三、工作措施: 1. 加强福寿螺的监测工作: - 制定福寿螺监测计划,明确监测时间、地点和方法。 - 建立监测网格,定期巡查福寿螺密集区域,及时发现和报告。- 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福寿螺种群数量和分布的调查和统计。 2. 实施福寿螺的防控措施: - 发现福寿螺繁殖地点,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清除和消灭。 - 对福寿螺密集区域进行灭螺处理,使用环境友好的灭螺剂。 - 加强对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确保水环境卫生。 - 修建福寿螺防控专用水渠,限制其传播范围。

3. 宣传教育: - 建立福寿螺宣传教育工作组,制定宣传方案和策略。 - 开展福寿螺防控知识的宣讲和培训活动,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 - 制作宣传资料,发放到学校、社区和农田等地,让公众了解福寿螺的危害和防控措施。 四、预期效果: 通过以上的工作措施,预计可以有效控制福寿螺的数量,减少其对农作物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同时,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福寿螺的认知和防范意识,减少福寿螺的传播和扩散范围。 五、工作责任: 1. 监测工作由相关部门负责,确保监测计划的执行和数据的准确性。 2. 防控工作由农业、水利和卫生等相关部门协同进行,制定具体的防控方案和措施。 3. 宣传教育工作由宣传部门负责,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宣讲和发放宣传资料。 六、工作监督: 建立福寿螺防控工作监督机制,加强工作进展的监测和评估,并及时调整工作方案和措施,确保工作效果的最大化。 七、工作时间表: - 第一阶段:制定福寿螺监测计划,培训监测人员,完成监测

广福村福寿螺灾害概述及措施研究

广福村福寿螺灾害概述及措施研究 广福村位于南方的一个小山村,这里有着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农作物。近年来,广福村却频繁发生福寿螺灾害,给当地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将就广福村福寿螺灾害的概述及措施研究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广福村福寿螺灾害概述 1. 福寿螺的特点 福寿螺是一种生活在湿地和水田中的软体动物,其种群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喜欢啃食植物叶片,对农作物有严重危害。福寿螺的出现不仅会对水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还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2. 灾害影响 近年来,广福村频繁遭受福寿螺灾害,福寿螺对稻田和蔬菜等农作物的侵害越来越严重。福寿螺啃食植物叶片,导致作物叶片减少,生长受阻,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农民们的收入也因此受到了严重影响。 3. 灾害原因 广福村福寿螺灾害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环境恶化、水质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因素造成的。湿地和水体的过度开发、水质污染等都为福寿螺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导致其种群快速增长,从而引发了福寿螺灾害。 二、灾害措施研究 1.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有效的防治福寿螺的方法。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导入福寿螺的天敌,如鱼类和鸟类,来控制福寿螺的数量。还可以通过培育抗福寿螺的水稻品种,逐渐减少福寿螺的数量。 2. 农药防治 农药防治是一种传统的福寿螺防治方法,可以通过喷洒杀虫剂来灭杀福寿螺。农药防治需要谨慎使用,以免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伤害。农药的过度使用也容易导致福寿螺产生抗药性,从而减弱农药的杀虫效果。 3. 管理控制

广福村可以通过加强水体和湿地的管理控制,限制福寿螺的繁殖和生长。可以采取清 理水体杂草,改善水质等措施,减少福寿螺的生存环境,从而有效控制福寿螺的种群数 量。 4. 宣传教育 在防治福寿螺灾害方面,广福村还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增强农民们的防治意识 和能力。可以通过开展福寿螺防治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农民们对福寿螺 灾害防治的认识,增强他们的防治意识。 三、结语 广福村福寿螺灾害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但是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和措施的研究,相信可以有效控制福寿螺的数量,减轻灾害给当地农民带来的损失。在未来的工作中,广福村需要继续加强福寿螺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更多的科研研究,为当地农民创造更好的 生产生活环境。

福寿螺病虫害的防治

福寿螺病虫害的防治 福寿螺,瓶螺科瓶螺属软体动物,外观与福寿螺极其相似,个体大、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繁殖快、产量高。 福寿螺形态特征: 个体大,每只100~150g,最大个体可达250g以上。有巨型福寿螺之称。福寿螺壳薄肉多,可食部分占螺体重的48%,既是美味佳肴,又是高蛋白饲料。福寿螺与福寿螺相似,但形状、颜色、大小有区别。福寿螺的外壳颜色比一般福寿螺浅,呈黄褐色,福寿螺则为青褐色;福寿螺的椎尾长而尖,福寿螺椎尾则平而短促;福寿螺的螺盖形状比较圆,福寿螺螺盖则偏扁。 生活习性 福寿螺喜生活在水质清新、饵料充足的淡水中,多集群栖息于池边浅水区,或吸附在水生植物茎叶上,或浮于水面,能离开水体短暂生活。最适宜生长水温为25~32℃,超过35℃生长速度明显下降,生存最高临界水温为45℃,最低临界水温为5℃。在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福寿螺可自然越冬。 福寿螺的病害和虫害至今为止发现较少,有报道的也不多。但在此提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1)福寿螺的养殖其生活适温为10-40℃,最适20-28℃,超过40℃会引起死亡,低于10℃则进入冬眠状态。须注意夏季要防高温,因稻田的水浅,在夏季水温可能会达到上限致死温度;而冬季越冬的泥底有机质含量不宜过高,否则易产生有毒物质而影响福寿螺越冬。 2)福寿螺对水中溶氧的量比较敏感,正常生活要求水中溶氧每升在4毫克以上,当降到3.5毫克时,食欲会下降,当降到1.5

毫克时则会引起死亡。 3)福寿螺的繁殖季节在6-7月(有条件的地方秋季还会产一次卵),如果考虑自己繁殖,则在养福寿螺的稻田中最好不要养鲤鱼,否则小福寿螺会被鲤鱼摄食。 4)稻田中农药的使用应尽可能不用或少用;即合用也应采用低毒农药,而且应晴天用;宜在稻田一半一半用。 5)在生长旺季可定期使用有机肥,原则是少量多次,不宜一次施肥过多。 6)养殖过程中最好有一定的微流水环境,以确保水中的溶氧,但必须注意水源,切勿引用有农药的水源。 7)可以考虑福寿螺与水蛭、泥鳅、黄鳝等混养,则其经济效益更佳。

福寿螺防控技术方案

福寿螺防控技术方案 福寿螺,又称大瓶螺、苹果螺,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是一种两栖类淡水软体动物,雌雄异体。2000年,福寿螺被列为世界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之一;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将福寿螺列为首批重大危险性农业外来入侵生物之一。福寿螺具有繁殖能力快,食性杂、抗逆性强等特点,已成为危害水稻、水生蔬菜等作物的恶性水生动物,主要取食幼苗和幼嫩分蘖,造成稻苗缺株严重,产量损失大。福寿螺还携带广州管圆线虫和其他重要致病寄生虫,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因此,抓好福寿螺的防控不仅关系到“米袋子”、“菜篮子”安全,同时也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促进我县生物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防控策略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控策略,以农田、沟渠、河道、湿地、公园等区域为重点,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统一组织乡镇(街道),形成“上下联动、联防联控”,做好福寿螺的监测预警和防控工作。 二、防控措施 1、开展全域普查。针对全县的稻田、沟渠、河道、池塘、水生植物湿地、公园等区域开展福寿螺发生情况调查,

明确福寿螺发生的重点区域,做好福寿螺的风险预警和技术指导。 2、开展分类防控。针对不同区域福寿螺的发生情况,采取“一域一策”的防控措施。 (1)农田、沟渠等生境防控措施。一是冬季及时清理农田沟渠的杂草、淤泥,有螺地方撒施杀螺剂,以减少越冬基数。二是使用旋耕机翻耕农田整地,碾碎福寿螺。三是农田进水口、出水口以及沟渠的不同地方要设置20-30目的拦截网,阻断福寿螺流动。四是人工捡螺、摘卵。五是水稻生长中后期排水搁田,减少福寿螺数量。六是福寿螺发生严重田块,可放鸭捕食,或者撒施茶籽饼、杀螺剂。 (2)河道、池塘等生境防控措施。一是清除河道、池塘水面和岸边的杂草,减少福寿螺产卵场所,或者人工清除河道、池塘岸边卵块,减少福寿螺发生基数。二是在河道、池塘发生区,岸内壁不同距离放置多汁植物(白菜、空心菜等)或香蕉皮的诱集装置(诱捕笼),诱集福寿螺,或者插木条、竹片(需高出水面60-80厘米),诱集福寿螺产卵,定期回收并集中销毁处理。三是在封闭式的池塘中,如福寿螺发生严重,可投放一些甲鱼、青鱼进行防控。 3、建立防控长效机制。 (1)成立县福寿螺防控协调小组和技术专家指导小组。 (2)开展福寿螺科普宣传,邀请专家培训防控技术,

福寿螺防控技术方案

福寿螺防控技术方案 一、福寿螺简介 福寿螺又名大瓶螺,俗称“红螺狮”,外观与田螺相似,是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螺类,广泛分布于北美、亚洲、非洲等十多个国家,适应性强,繁殖迅速,已成为世界性的外来入侵生物。据有关资料显示,福寿螺于1981年由巴西籍华人引入广东中山市养殖,因其既可食用,又可做高蛋白饲料,并很快被人工引种到了广西、福建、四川、云南、浙江等地。但由于福寿螺食用味道不受欢迎,被大量遗弃野外,自然繁衍蔓延。目前,福寿螺在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已有广泛分布,且在不断北移,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XX、浙江、江苏及上海等长江沿线省(市)均已成为福寿螺分布的地区。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将福寿螺列入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外来物种名单。 二、福寿螺生物学特征 (一)外观特征 福寿螺外观与田螺相似,但形状、颜色、大小有差异,主要特点和区别如下: 1.福寿螺的外壳颜色呈黄色,田螺的外壳颜色为青褐色; 2.福寿螺壳薄较脆,螺口大,壳口无黑色框边,田螺壳口有黑色框边; 3.福寿螺椎尾较平而短促,田螺椎尾长而尖;

4.福寿螺个体较田螺大。 (二)卵特征 福寿螺卵呈圆形,直径2毫米,初产卵为粉红色或鲜红色,卵的表面有一层不明显的白色粉状物,在5-6月,5天后变为灰白色或褐色,这时卵内已孵化成幼螺。卵块呈椭圆形,大小不一,卵粒排列整齐,卵层不易脱落,鲜红色,小卵块仅数十粒,大的卵块可达千粒以上。 三、防控方案 福寿螺以水稻、英白、荷花等水生农作植物叶片为食,繁殖量大,可能破坏湿地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平衡,甚至造成其他水生物种灭绝;繁殖期分布河道堤岸的鲜艳卵块,严重影响河道驳岸市容环境整洁;如食用未经高温加工的福寿螺,易感染寄生虫,危害健康。根据福寿螺生物习性和生长规律,应采取多种防控措施综合施策,以取得高效的防控效果。 (一)河道、沟渠、池塘等发生水域 1.对河道、沟渠、池塘等发生水域,组织开展人工捡螺、卵块铲除工作。 2.加强河道、池塘清洁管理。定期清除岸边螺卵和漂浮水草,防止卵块和成螺、幼螺随水草漂移传播。 3.在河道、池塘中采用天敌引入技术,按照河道生物种群结构适度投放本地鲤鱼、青鱼、河蟹、中华鳖等,对福寿螺种群或螺卵进行控制。

福寿螺及其综合防治

福寿螺及其综合防治 福寿螺及其综合防治- window.onerror=function(){returntrue;} GoMobile('http://m../news/20130907/25999.html'); varsearchid=21; varinfoBase='eyJob3N0TmFtZSI6Ind3dy5ub25nY3VuNS5jb20iLCJ1c mwiOiJodHRwOlwvXC93d3cubm9uZ2N1bjUuY29tXC9uZXdzXC8yMDEzM DkwN1wvMjU5OTkuaHRtbCJ9'; 首页 addFav('收藏本页'); 农业QQ群大全 --> varsearchid=21; 新闻资讯供应大厅求购大厅涉农企业展览展会 热门搜索:玉米价格牛羊肉茶农农村农业部监控种树小杂大类捉妖记电影免费观看

资讯国内国际科技经济 致富资讯项目点子招商 技术种植畜牧渔业林业农资综合 政策地方国家惠农医药解读农企 展会国内国外 动态预测观点 供应畜牧农机苗木 求购茶叶海鲜花卉 行情粮油花生 猪价豆粕饲料 娱乐致富经 旅游乡村美景 农业视频 图库专题 (function(){ vars="_"+Math.random().toString(36).slice(2); document.write('');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push({ id:'4324886', container:s, size:'970,80', display:'inlay-fix' });

})(); varmodule_id=21,item_id=25999,content_id='content',img_max_wi dth=800; 当前位置:首页raquo;新闻资讯raquo;农业技术raquo;渔业养殖raquo;正文 福寿螺及其综合防治 发布日期:2013-09-07浏览次数:81908 福寿螺又叫大瓶螺、苹果螺、金宝螺、洋螺、鬼仔螺。起源于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作为食用水产动物在1981年被引入我国大陆地区,后来由于它的肉质松软不再受人喜爱,养殖者随意丢弃,在水域、稻田造成危害。在稻田,咬断水稻秧苗及有效分蘖,造成苗少株稀,降低产量;传播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广州管圆线虫。 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①在冬季清除水体淤泥,挖除水草,铲除田间杂草,破坏福寿螺的产卵场所。②手工捡拾消灭成螺,摘除福寿螺卵块。 (2)化学防治。在水稻移植后24小时内,于雨后或傍晚每667米2施用6%密达杀螺颗粒剂0.5~0.7千克,或5%四聚乙醛颗粒剂0.5千克拌细砂5~10千克撒施,施药后保持3~4厘米水层3~5天,或每667米2用8%灭蜗灵颗粒剂1.5~20千克,碾碎后拌细土或饼屑5~7.5千克,于温暖、土表干燥的傍晚撒于受害植株根部。 (3)农业防治。①放水漫灌使卵块在孵化期内淹没在水面下。 ②在孵化高峰期田水外排。③在水xx交界处设置拦截xx。④水稻田改种玉米、大豆等旱地作物。 (4)生物防治。在稻田内养鸭子。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作品-利用嗜食差异防治福寿螺危害水稻苗

第十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作品申报书 作品名称:利用嗜食差异防治福寿螺危害水稻苗 类别:

利用嗜食差异防治福寿螺危害水稻苗研究 摘要:室内观察福寿螺取食草本植物水花生、凤眼莲、海芋、蟛蜞菊、浮萍和五爪金龙,木本植物枸树、羊蹄甲和苦楝新鲜叶片的差异,以及其取食不同植物叶片后排泄物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72小时后,福寿螺取食所选植物的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枸树、水花生、凤眼莲、海芋、蟛蜞菊、羊蹄甲、浮萍、秧苗、苦楝、五爪金龙。福寿螺取食水花生、凤眼莲和枸树的量显著高于取食水稻幼苗量。福寿螺取食所选植物后其排泄物溶液对水稻秧苗叶绿素含量有促进作用,促进作用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蟛蜞菊、水花生、海芋、浮萍、秧苗、枸树、凤眼莲和羊蹄甲。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水稻移栽后分别施用水花生、凤眼莲和枸树新鲜叶片,福寿螺取食水稻秧苗的量与常规施用密达杀螺药后福寿螺取食水稻秧苗的量没有差异,而水稻秧苗的叶绿素含量、鲜重和干重显著高于施用密达杀螺的小区。 关键词:福寿螺水稻秧苗嗜食性防治危害 1前言 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又称苹果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由于该螺抗逆性强、食性杂、繁殖和生长速度极快。我国内陆于20世纪80年代从台湾引进,并进行人工养殖,以获得高经济收益。但由于该螺食味较差,被弃养,迅速入侵到水田和其它水体,对生态环境作物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危害[1-4]。其主要危害对象有水稻、茭白、菱角、水生蔬菜等[5,6],其中以水稻的受害程度最重。田间调查表明,福寿螺孵化后7-15天即开始取食水稻幼苗的幼嫩部分。在华南地区水稻移栽后10-15天最易受福寿螺的取食危害,是水稻主要受害期。其危害形式表现为咬剪水稻主蘖及有效分蘖,致有效穗减少而造成严重的减产,如不加以防治可至绝产。早在1991年在广东就已有66.7万hm2稻田受福寿螺危害[7]。目前生产中主要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如五氯酚钠、贝螺杀、密达、梅塔和百螺敌等)[8-10],长期大量的使用化学农药不仅增强福寿螺的抗药性,增加防治的难度,同时对生态环境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多年来,广泛采用的化学药剂五氯酚钠、贝螺杀、密达、梅塔、百螺敌均对环境有不同程度的负

镇福寿螺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镇福寿螺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文件精神,以及202x年昆山市第19次市长办公会议纪要的要求,为切实控制福寿螺危害蔓延,结合本镇实际发生情况,制定如下防控工作方案: 一、工作背景 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流域,有巨型田螺之称,上世纪八十年代引入我国,苏州于2001年由两家韩商企业以“美洲螺”名目自韩国引进,昆山2013年在张浦大市首先发现。该螺繁殖能力极强,通过雌雄交配繁殖后代,每个雌螺每年可产卵20余次,32.5万个左右,常见于村庄河道驳岸、农田沟渠、绿化湿地等所有有水环境,对水稻、芡实、荸荠等水生作物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危害极大。福寿螺有害无毒,也是广州管圆线虫的主要寄主,可感染人类引发嗜酸性脑膜炎,对人类健康也构成很大的威胁。近年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经常接到群众通过12345、昆山论坛、寒山闻钟等关于福寿螺的情况反映。 二、防治重点 突出河道、农田、绿化湿地等重点区域,按照部门指导监督,属地开展实施的原则,通过宣传培训、河道保洁、专业队伍、第三方治理等多种举措,通过3~5年整治,逐年遏制福寿螺在我镇的扩散蔓延,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三、防控策略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重点采取以下四个防治措施。

1.强化物理防治。对河道、沟渠、池塘和农田进行人工捕螺摘卵,捡拾成螺、卵块,对收集的福寿螺及卵,要采取消毒、粉碎、深埋等形式处置,集中销毁。 2.突出农业防治。从源头上控制福寿螺扩散,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整修沟渠,清理淤泥,铲除稻田边、水沟边杂草,破坏福寿螺的越冬场所,在农田进水口及灌溉站设置拦截网,把好进水关,适时排水晒田,降低幼螺的存活率。 3.抓好生物防治。有条件的相关水域放养草鱼、青鱼、鲤鱼等水生动物捕食福寿螺。农田区域发生量多的田块结合稻鸭共作捕食福寿螺。 4.用好化学防治。利用四聚乙醛颗粒剂、茶籽饼、灭螺胺等药剂开展化学防治。(化学药剂对本地水产品有严重危害,严禁在河湖使用) 四、职责分工 农村工作局:加强福寿螺防控技术研究、指导和服务工作,做好农田福寿螺监测和防控工作。 水利(水务)站:做好全镇河湖内福寿螺监测和防控工作,指导做好河湖内螺卵清除,成螺打捞及处置工作。 建设局:做好全镇湿地、绿地范围内景观水域福寿螺的监测和防控及处置工作。 五、保障措施 1.建立机制、压实责任。福寿螺危害性大,量多面广,防治难度高,各部门要明确责任,根据职责分工,加强领导,层层落实。成立福寿螺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人大副主席盛永明任组长,农村工作局副局长顾秀根、水利(水务)站朱蔚站长、建设局副局长夏巧龙、财政和经济发展局许斌局长任副组长。各村(社区)农业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农村工作局,统筹协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