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防震安全知识讲座
防震防火安全知识演讲稿(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个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话题——防震防火安全。
安全,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基石,而防震防火更是我们必须时刻关注的重要环节。
下面,我将从防震和防火两个方面,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些安全知识。
一、防震知识地震,是自然界中最具有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
在地震发生时,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减少伤害呢?1. 地震前的预防(1)了解地震知识:我们要学习地震的基本知识,了解地震的成因、发生规律以及地震预报等相关内容。
(2)关注地震预警:地震预警系统可以为人们提供宝贵的逃生时间,我们要及时关注地震预警信息。
(3)家庭防震准备:在家中,我们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①检查房屋结构:确保房屋结构牢固,无安全隐患。
②储备应急物资:如手电筒、防震包、急救药品等。
③制定逃生路线:熟悉家中逃生路线,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迅速、安全地逃离。
2. 地震发生时的应对(1)保持冷静:地震发生时,我们要保持冷静,不要慌张。
(2)躲避:在室内,我们要迅速躲到桌子、床下等坚固的家具下面;在室外,要迅速跑到开阔地带。
(3)不要乘坐电梯:地震发生时,电梯可能会停止运行,甚至发生故障,导致人员被困。
(4)不要返回家中:地震发生时,家中可能会有危险物品掉落,或者房屋结构不稳定,返回家中可能会增加伤害。
(5)救助他人:在确保自己安全的前提下,要尽力救助他人。
二、防火知识火灾,是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灾害。
以下是一些防火知识,希望大家能够牢记在心。
1. 家庭防火(1)定期检查电器:确保电器设备完好无损,避免因电器故障引发火灾。
(2)不要在床上吸烟:床上吸烟容易引发火灾,造成严重后果。
(3)妥善处理易燃物品:易燃物品如油漆、酒精等要妥善存放,远离火源。
(4)安装烟雾报警器:烟雾报警器可以在火灾发生时及时发出警报,为逃生争取时间。
2. 公共场所防火(1)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在公共场所,我们要遵守消防安全规定,不携带易燃物品。
小学生防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

小学生防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小学生防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生防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生防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班会目的:1.了解有关地震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做个防震减灾知识的小宣传员2.掌握避震要点,提高自救、自护能力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精神班会过程:一、宣布班会开始:同学们大家好!谁都知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地震属于自然灾害,是人类无法抗拒的。
二、自救比赛1、演示:在家庭怎样避震,地震时在楼房内的应急避震: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
其次,可躲藏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也可转移到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
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的地方,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大。
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的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
因熟睡来不及躲避者,应当”伏而待定“,切勿仰卧,侧过身来也能争得生存的机会。
住平房避震时,行动要果断,就近躲避,或紧急外出,切勿往返。
如果处于房门附近,室外无保障,无危房或狭巷、可立即跑出室内,已冲出室外的人在短的时间内,不要急于返回室内。
要避开(bikai)高大建筑物,及时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要避开(bikai)桥梁、危岩滚石地带,到桥下避震更是错上加错。
来不及跑出房,要迅速贴屋角趴下,脸朝下,头近墙壁,两只胳膊在胸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在手反握右臂,鼻梁上方、两眼之间的凹部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嘴,用鼻子呼吸。
这样即使房子倒塌,由于有残墙和家具可支撑,亦免伤亡或窒息。
2、抢答:在学校怎样避震: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地震安全知识讲座(优秀7篇)

地震安全知识讲座(优秀7篇)地震安全知识讲座篇一一、如何防止烫伤?烫伤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事故。
在家庭生活中,最常见的是被热水、热油等烫伤。
如何防止烫伤呢?1.从炉火上移动开水壶、热油锅时,应该戴上手套用布衬垫,防止直接烫伤;端下的开水壶、热油锅要放在人不易碰到的地方。
2.家长在炒菜、煎炸食品时,不要在周围玩耍、打扰,以防被溅出的热油烫伤;在做菜时,注意力要集中,不要把水滴到热油中,否则热油遇水会飞溅起来,把人烫伤。
3.油是易燃的,在高温下会燃烧,做菜时要防止油温过高而起火。
万一锅中的油起火,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应该尽快用锅盖盖在锅上,并且将油锅迅速从炉火上移开或者熄灭炉火。
4.家里的电熨斗、电暖器等发热的器具会使人烫伤,在使用中应当特别小心,尤其不要随便去触摸。
二、如何安全使用刀具?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使用菜刀、水果刀、剪刀等刀具,这些刀具锋利、尖锐,使用不慎,就可能造成伤害。
在使用刀具时应当注意:1.使用刀具时应当注意力集中,不用刀具比划、打闹,更不能拿着刀具互相开玩笑,以免误伤别人或自己。
2.刀具暂时不使用时,要妥善保存起来,放在安全稳妥的地方,不要使刀具的尖和刃部突出、暴露在外,以防止刀具被碰落而伤人或者有人不慎触碰而受伤。
三、如何安全用电?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
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以下最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l.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2.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
6.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
小学防灾应急知识讲解稿

小学防灾应急知识讲解稿
引言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一些小学防灾应急知识。
灾害是
我们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情况,了解如何应对和应急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通过这次讲解,能够帮助大家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地震应急知识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我们应该知道如何在地震发生时
保护自己。
以下是一些地震应急知识:
1. 在地震发生时,应迅速躲到桌子下或者靠近坚固的家具旁边,保护头部和颈部。
2. 不要逃跑或者站在窗户旁边,以免受伤。
3. 地震结束后,应该迅速离开容易发生坍塌的建筑物,并远离
电线、树木等可能存在危险的地方。
火灾应急知识
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灾害,我们应该知道如何在火灾发生时做出
正确的应急措施。
以下是一些火灾应急知识:
1. 如果发现火灾,应立即按下火警报警器,通知周围的人员,
并迅速逃离火灾现场。
2. 在逃离火灾现场时,要尽量低姿态前进,以避免吸入过多烟雾。
3. 如果身上着火,应尽量采取滚地等方式来扑灭火焰。
水灾应急知识
水灾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我们应该知道如何在水灾发生时
保护自己。
以下是一些水灾应急知识:
1. 如果发现水灾正在发生,应迅速向高处转移,并避免接触水流。
2. 不要试图穿越水流湍急的地方,以免被卷走。
3. 如果被困在水中,应尽量保持冷静,寻找可以依附的物体,
并尽量保持头部露出水面。
总结
通过学习这些小学防灾应急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
他人。
希望大家能够牢记这些知识,并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冷静应对,保护自己的安全。
谢谢大家!。
小学生防灾减灾知识教育

小学生防灾减灾知识教育灾害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环。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因此,加强小学生的防灾减灾教育尤为重要。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才能让他们在面临灾害时能够保护自己,并对灾害有一定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一、认识灾害孩子们需要了解各种自然和人为灾害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教育内容可以包括地震、洪水、火灾、风灾等常见灾害的发生原因、表现形式以及防范措施。
例如,在地震方面,可以告诉他们地震是地壳发生剧烈运动引发的,应该在地震时保持冷静,迅速找到安全的避难地点。
二、灾害应对技能小学生需要学会一些基本的灾害应对技能。
首先是地震避难技能。
为了让小学生了解如何在地震时做出正确反应,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地震演习,教会学生如何迅速躲到桌子底下或者其他安全地带。
此外,也可以教导学生如何通过逃生、灭火等技能来应对其他灾害。
三、制定应急预案为了提高小学生应对灾害的能力,学校和家庭可以一起制定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可以包括遇到灾害时家庭成员的逃生路线、安排的避难地点以及家庭成员的联系方式等。
同时,学校也可以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学生遇到灾害时的行动方案和各种应对措施。
四、开展灾害教育活动为了增强小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学校可以开展一系列的灾害教育活动。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和讲解一些灾后重建的案例,让他们了解灾后重建的必要性和困难性。
可以通过举办防灾减灾知识竞赛、制作灾害应急手册等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五、家庭参与除了学校的教育,家庭也是小学生防灾减灾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地震、洪水、火灾等灾害的信息,并与孩子进行沟通。
此外,家长还可以在家中进行一些实际的演练,教会孩子如何使用灭火器、急救等基本技能。
六、媒体宣传媒体在防灾减灾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和家长可以利用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资源,向小学生传递正确的防灾减灾知识。
此外,学校也可以邀请防灾专家参与教育活动,在媒体上发表相关文章或发起讨论,提高公众对防灾减灾的重视。
小学生防震减灾校园教育主题班会PPT(精品)

亮警报:
4、扭伤
当关节周围的韧带被拉伸得过于严重,超出了其所能承受的程度,就会发生扭伤,扭伤通常还伴随着青紫与水肿
5、手指切伤
当发生意外,不要轻易自己施救,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如果不是在校内,呼叫寻找大人帮助,或立刻拨打120。
不能采用冰敷的方式治疗烫伤,冰会损伤已经破损的皮肤导致伤口恶化。不要弄破水泡,否则会留下疤痕。也不要随便将抗生素药膏或油脂涂抹在伤口处,这些黏糊糊的物质很容易沾染脏东西。
三级烫伤、触电灼伤以及被化学品烧伤务必到医院就医。另外,如果病人出现咳嗽、眼睛流泪或者呼吸困难,则需要专业医生的帮助。二级烫伤如果面积大于手掌的话,患者也应去医院看看,专业的处理方式可以避免留下疤痕。
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
防灾减灾主要指哪些灾害?
目录 CONTENTS
我国防灾减灾主要有哪些法律法规?
《突发事件应对法》、《环境保护法》、《气象法》、《防震减灾法》、《消防法》、《防洪法》、《森林法》、《水土保持法》及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防洪条例》、《抗旱条例》、《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
小学生应该知道的防灾减灾条例
避灾防灾知异物入眼
任何细小的物体或液体,哪怕是一粒沙子或是一滴洗涤剂进入眼中,都会引起眼部疼痛,甚至损伤眼角膜。
不能揉眼睛,无论多么细小的异物都会划伤眼角膜并导致感染。如果异物进入眼部较深的位置,那么务必立即就医,请医生来处理。
如果是腐蚀性液体溅入眼中,必须马上去医院进行诊治;倘若经过自我处理后眼部仍旧不适,出现灼烧、水肿或是视力模糊的情况,也需要请医生借助专业仪器来治疗,切不可鲁莽行事。
绝对禁止:
亮警报:
2、流鼻血
鼻子流血是由于鼻腔中的血管破裂造成的,鼻部的血管都很脆弱,因此流鼻血也是比较常见的小意外。
校园防火防震安全知识讲座

校园防火防震安全知识讲座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讲讲校园防火防震那些事儿!先来说说防火吧。
大家知道吗,火这个家伙有时候可调皮了,一不注意它就可能撒欢儿跑出来捣乱。
我记得有一次去一个学校参观,正赶上他们做消防演练。
警报声一响,那场面可热闹啦!有的同学紧张得鞋子都跑掉了,还有的同学居然把书包当成了盾牌护在身前。
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虽然是演练,但真到了紧急时刻,大家很容易慌了神。
所以,咱们得提前学好防火知识,心里有底,遇到事儿才不慌。
那怎么防火呢?首先得注意用电安全。
教室里的插座可别乱插东西,特别是那些大功率的电器,像电暖器、热得快啥的,千万别用。
我就见过有个同学偷偷在教室里用电热杯煮泡面,结果插座冒出了火花,差点酿成大祸。
还有啊,离开教室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关灯、关电脑,别让它们长时间通电,这就跟人累了要休息一样,电器也得歇着。
如果真的遇到火灾了,也别害怕。
第一时间要冷静,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
可别像有的同学,一着急站起来就跑,浓烟全吸进去了,那多危险呀!还有,逃生的时候千万别坐电梯,电梯就像个大笼子,万一停电了,那可就被困在里面出不来了。
再来说说防震。
地震这家伙更是个厉害的角色,说来就来,一点招呼都不打。
我有个朋友,他们那儿曾经发生过一次小地震。
当时他正在上课,突然感觉桌子晃了起来。
老师反应特别快,马上大喊:“同学们,躲到桌子底下!”大家赶紧照做。
等到晃动稍微小了一点,老师又迅速组织大家撤离到空旷的地方。
后来他跟我说,那时候心都快跳到嗓子眼儿了,但因为平时学过防震知识,大家都还算镇定。
咱们在学校里,如果感觉到地震了,千万别慌。
如果在教室里,就像刚刚说的,先躲在桌子底下,或者墙角这些比较坚固的地方,用书包或者书本保护好头部。
等晃动小了,再按照老师的指挥有序撤离。
撤离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推挤,不要慌乱,一个跟着一个走。
如果在操场上体育课,那相对就安全多啦,但也不能乱跑,要待在空旷的地方。
总之,防火防震知识非常重要。
五年级防震安全教育发言稿

五年级防震安全教育发言稿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五年级的XX,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防震安全的知识。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它会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严重的破坏。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国家发生了一些大地震,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和不幸。
因此,我们有责任学习和掌握一些应对震灾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了解地震的危害。
地震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它会导致地面摇晃和房屋倒塌,危及我们的生命安全。
在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迅速采取避震的措施,保护自己的安全。
其次,学习防震的基本知识。
在地震来临时,我们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然后,迅速寻找避震的地方,如书桌下、桌子旁边的墙角等。
我们需要保护好头部,用手捂住头部,躺在地上,屈膝蜷缩,保护好自己。
同时,我们还可以学习一些逃生的技巧,如沿着楼梯下楼、迅速撤离等。
另外,我们还需要积极参加防震演练。
学校会定期组织防震演练,我们要认真参与,模拟真实地震场景,学习和掌握防震的正确做法。
通过不断的演练,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反应能力和逃生技巧,更好地保护自己。
此外,我们也要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通过学习相关的知识,我们可以了解地震的成因和发生规律,了解地震灾害对我们的影响。
掌握这些知识,我们就能更好地预防和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害。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虽然地震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危害,但只要我们做好预防工作,就能减少伤害并保护自己的安全。
希望大家都能认真对待防震安全教育,学习有关知识,增强自己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相信我们可以建设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社会。
谢谢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室外应急
假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外空旷的地方,这是最庆幸的事。这时不要冒着大地颤动的危险往室内取物或救人。经统计,在地震发生的那十几秒至一分钟时间内,人们进入建筑物被砸伤的几率最大。如1979年在江苏傈阳6.0级地震中,有80%重伤员和90%的死者是刚逃到门口或要进门时被砸或被压所致。要等地震危险期(约一分钟)过后,再设法去抢救,这时即使家人、邻里、同学被压埋在废墟下,你还是可以抢救他们脱险的。当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窗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上碎块等,会飞落下来。在商店密集的闹市区,落下物更是多种多样,如广告招牌,路灯架等,对人体的威胁相当大。住宅区的防护墙、石壁、土墙等往往崩裂倒塌,屋顶上的瓦片也会飞落,烟囱也可能腰折倒塌。这些情况都要充分估计到。如果在街上行走时地震,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应该迅速离开变压器、电线杆和围墙、狭窄巷道等,跑向比较开阔的空旷地区躲避。地震时,室外发生的事故相当多,桥梁可能垮塌,城市人行天桥和高层建筑都可能倒塌,地基可能下陷,油库可能燃起熊熊烈火,每次地震都有层出不穷的次生灾害并发,因此每个人都应根据不同情况,审时度势,采取灵活的应急对策自救互救。
动物异常的反应主要表现在:(这里有一首顺口溜帮助大家记忆)
震前动物有前兆,密切监视最重要。
骡马牛羊不进圈,老鼠成群往外逃。
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狂叫。
冬眠老蛇早出洞,燕雀家鸽不回巢。
兔子竖耳蹦又撞,游鱼惊慌水面跳。
家家户户细观察,综合异常作预报。
这是震区人民群众在监视预报地震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地震越大,越是临近地震发生,动物异常的反应就越明显,但动物的生活习性发生异常不一定意味着一定有大震来临,因此,观测动物异常,进行分析鉴别,排除干扰影响,还应及时向当地地震主管部门报告。
地震时如果你正在公共场所,如电影院或高层楼房的教室上课、休息等,当你感到地震时,要注意避免接近玻璃窗,最好把书包或衣服顶在头上,选择落下物、倒塌物少的场所,屈身蹲在课桌或坚实的家俱下,等待地震平息后,再有秩序地撤离到空旷处,若房屋受损造成危房,不要急于返回取东西,以免接着可能发生的余震造成房屋倒塌被压埋。汶川有一位干部,在地震后向人们介绍他一家因地制宜遇震躲避的经验,很发人深思。当地震那天的夜晚,他因公宿于城郊某库房里,睡觉的位置正对着门。地震时他迅速跑到屋外,房顶虽然塌落了,他却安然无恙。而他爱人和两个孩子住在市中心的家中,地震时被突如其来的剧烈振动吓懵了,未敢从屋内跑出,急忙躲在家俱附近。据现场分析,假如当时他们也向外逃跑,则十有八九会被附近楼房的砖块砸死。当这位干部全家相聚时,他感慨万千他说:"我从屋内跑出来拣了一条命,他们娘仨没有向外跑也躲过了险情,否则咱们很可能见不着面啦!"这事例生动地告诫我们:室内避震,是逃是躲需要因地制宜。
同学们的记忆中从来没有地震的印象,但地震的危害性十分巨大,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平时要看看有关地震的书籍和宣传品,叫“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当地震来临时做到尽量安全。
二、地震预报知识
地震发生前是有预兆的,地震前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叫地震前兆。常见的地震前兆现象有:地下水异常变化,动物异常反应,地壳变形,小地震活动,地声、地光、地磁变化、重力变化或其它化学成份的变化、地震波速度变化等等。
地下水位升降及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等,都有可能是地震前兆。
小学生防震安全知识讲座
各位老师、同学们:你们好!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尤其是当地中小学校受损和伤亡程度惨重。学校是人员高度密集的地方,这次地震灾害警示我们必须加强对广大中小学生的防震减灾知识教育,提高广大师生的防震意识和学校应对地震突发事件的避险能力,减少地震灾害对师生造成的伤害,根据上级各部门及教育局的指示精神,学校决定利用今天这个时间进行一次地震应急知识教育和避震应急疏散演练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活动。希望广大师生认真收听。
3、地震时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当你感到地面或建筑物晃动时,切记最大的危害是来自掉下来的碎片,此刻,要动作机灵的躲避。
(1)、在房屋里,则赶快到安全的地方,如躲到书桌、工作台、床底下。单元楼内,可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墙角,依靠上下水管道和煤气管道的支撑,减小伤亡。对于户外开阔,住平房的职工,震时可头顶被、枕头或安全帽逃出户外,来不及时,最好在室内避震,要注意远离窗户,趴下时,头靠墙,使鼻子上方双眼之间凹部枕在横着的双臂上面,闭上眼和嘴,用鼻子呼吸,一般来说,不要跑出建筑物,最好就近找个安全处躲避,待地震后,如果需要疏散,再沉着离开。
一、地震的一般知识
地震是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地壳的不同部位受到挤压、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逐渐积累了能量,在某些脆弱部位,岩层就容易突然破裂,引起断裂、错动,于是就引发了地震。按成因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天然地震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三类。因人为因素直接造成的振动是人工地震,如地下核爆炸引起的振动。我们一般所说的地震,形式。
(2)、地震时,门框会因变形而打不开,所以在防震期间,最好不要关门。夜间地震时,要争分夺秒向安全地方转移,不要因寻找物品和穿衣而耽误时间,如有可能,要立即拉断电源,关闭煤气,熄灭明火。照明最好用手电筒,不要用火柴、蜡烛等明火。
(3)、地震时,如已被砸伤或埋在倒塌物下面,应先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千方百计想办法出去。若无通道,则要保存体力,不要大喊大叫,要静听外面的动静,如听到有人走过的声音,可敲击铁管或墙壁使声音传出去,以便救援。同时要在狭小的空间里,寻找食物维持生命。
三、地震自救互救知识
平时多一分防震的知识和经验,震时就能减少伤亡和损失。那么地震时我们怎么办呢?
1、室内应急
俗语说:"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地震知识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然后才左右摇摆,远震很少有上下颠簸感觉,都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地声脆,震动小。一般有感地震和远震不必外逃,因为这种情况危害都比较轻,对人身安全不会造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