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加西莫多的形象
加西莫多

记得第一次读到加西莫多,是在初中的一本优秀作文选上,篇名已经不记得,只记得最后那句依稀是——“那个佝偻的敲钟人,独自走在巴黎圣母院的黄昏。
”那时还不知道他就是加西莫多,只是,这个人物,这个形象,这个画面,从那时起就印在了我脑海里某一角落。
而今,才从新被我想起。
关于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盛名之下,想必不是文学专业的也都会知道。
没有读之前觉得,那一定是一个盛大繁华而充满神圣宗教的故事,读了以后才会发现,它通过那样几个平凡而又可歌可泣的人与那样几个光鲜却又内心不堪的人,向我们展示了一场爱与恨,美与丑的辩证盛宴。
整部作品,给我留下最完美无暇印象的是艾丝美拉达,给我留下最虚伪丑恶印象的是副教主弗罗洛,给我留下最冷酷龌龊印象的是军人弗比斯……然而,给我留下最复杂最难以释怀又难以名状印象的,还是加西莫多。
看到《巴黎圣母院》的港译本为《钟楼驼侠》,台译本为《钟楼怪人》,因此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加西莫多,是这部作品中至关重要甚至是灵魂式的人物。
艾丝美拉达是完美的,但是她就像一个女神一样,无暇了反而让人难以靠近,神是永生,所以神没有灵魂,而加西莫多,是一个人,是一个灵魂闪光的人,让人们为他的灵魂所倾倒。
看到很多关于加西莫多的介绍、文字,都是说“外貌丑陋、内心善良”或者“长相极其丑陋,但是内心极其善良”种种,其实我很不解为什么一定要把长相丑陋放在内心善良前面,为什么不是“心地善良但外貌丑陋的敲钟人”。
不管是加西莫多这个人物,还是描述他的文字,都会引发人们对美与丑,善与恶的思考。
现今有一个词叫“外貌协会”,形容那些看人只看长相的人。
自己乍一听,觉得鄙视,看人怎么能只看外貌呢?而实际上,自己本身,看人,又何尝不会注重外貌?一个人声音很美,如果后来看到此人长相不佳,再次听到她的声音我会觉得别扭;一个人文字很美,如果长得不佳,读她的文字,内心也会有一丝别扭。
就像张爱玲未见冰心之前,觉得她文字美,得知冰心真人长相后,便觉得她的文字有矫揉造作之感。
巴黎圣母院人物形象分析

人物形象分析《巴黎圣母院》描述了爱与被爱的诸多痛苦,揭示了美与丑,善与恶的真谛。
在这样一部悲剧到底的小说中有三个主要人物,概括而言:纯洁、善良、坚贞不屈、极富同情心、舍己救人的爱丝梅哈达;阴险、狠毒、虚伪、没有人性的克洛德和善良、高尚、疾恶如仇的卡西莫多。
还有无情无义的弗里斯,落魄诗人甘果瓦和丢失了孩子的可怜母亲“香花歌乐女”等,其人物各具特色,具备鲜明的个性特色。
克洛德 (阴险狠毒、虚伪狡诈、苛刻自私,可悲可怜敢爱敢恨 )克罗德:克罗德是一个双重性格的人物。
有教士的阴险和虚伪,但是也有人性被压抑的悲哀。
一方面道貌岸然,内心阴险毒辣,为满足自己的欲念不择手段:他出于淫欲指使加西莫多劫持爱丝梅哈达;又出于嫉妒刺杀弗比斯却嫁祸于爱丝梅哈达;他因得不到爱丝梅哈达的爱情而将她置于死地。
另一方面,他又是宗教禁欲主义的牺牲品,长久的禁欲扭曲了他的灵魂。
他越是意识到自己失去了人间的欢乐,便越是仇恨世人,仇视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
克洛德也是被命运折磨的一个可悲又可怜的人。
他有他善良和人性的一面。
他很小时候就被父母做主,要他献身神职,他照顾弟弟,收留加西莫多,但是他的人性已经被教会的制度一步步异化。
所以在他身上表现的是严厉,苛刻的,自私的,虚伪的,更是狠毒。
他由一开始对于爱斯梅拉达的爱就是畸形的,残缺的。
处处表现出狰狞可怕的一面,让人不寒而栗。
作为一个教士,他过着清苦禁欲的生活,他回避人世间的欢乐和享受。
在任何人面前他都得伪装出一副冷漠的神情。
他是虚伪的,冷漠的。
这就是克洛德,一个复杂多面的,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的可怜人。
但是,我们不能就此断定克洛德就是这样一个可憎可恨的人物。
我们无法否认,他在爱情面前是个敢爱敢恨的勇敢者,他爱得真切、爱得透彻、爱得疯狂,他是经历了灵与肉的挣扎和搏斗,拿人性与神性进行了严峻的挑战。
这份勇气足以令爱情游戏中的各色伪君子无地自容,面对强烈的爱情,作为一个从事圣职的副主教,他对宗教禁欲主义的挑战又是无比大胆的在赏识克洛德对爱情的勇敢追求的同时,又不得不指出这爱的畸形和变异。
雨果小说中加西莫多和格温普兰的形象对比分析

雨果小说中加西莫多和格温普兰的形象对比分析作者:贾馥瑞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20期摘要: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与《笑面人》在对主人公加西莫多、格温普兰的形象塑造上运用美丑对照原则。
本文通过分析两本小说主人公之间生活、爱情、反抗等的不同,得出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雨果创作这两部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创作目的不同。
关键词:加西莫多;格温普兰;人物形象;对比;分析作者简介:贾馥瑞(1991-),女,汉族,中共党员,甘肃省庆阳市人,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2014级文艺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0-0-02一、两个人物不同的具体表现(一)加西莫多和格温普兰的身世背景不同在《巴黎圣母院》中,敲钟人加西莫多,他的相貌可以说丑到极点:“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独眼,耳聋,驼背……”,“看起来仿佛是一个被打碎了而没有好好拼拢来的巨人像”,令人望而生畏,因其容貌丑陋,被称为“丑八怪”。
[1]书中对他的来历描写较少,只说他是一个被吉卜赛女人抛弃的“小怪物”,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丑是他从生下来就是那个样子,是不能避免的。
在《笑面人》中,主人公格温普兰是贵族的后代,是英国上议员克朗夏里爵士的继承人,他的父亲因赞成共和,而与当局政见不和,被迫流亡国外。
他父亲死后,国王詹姆士二世以十英镑的代价把格温普兰卖给儿童贩子,儿童贩子为了让他赚钱,给他做了毁容手术,使他的嘴角永远挂在耳根上。
因此,他的畸形是由于政见不和而被报复所造成的,是人为的,是反动统治独裁的一种产物,而这种人为又是可以避免的。
(二)加西莫多和格温普兰的收养者不同主人公的生活思想必然会受到其他人物的影响,在《巴黎圣母院》和《笑面人》中对加西莫多和格温普兰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他们各自的收养人了。
加西莫多的收养人是社会上层人物教会的副主教克洛德,格温普兰的收养人是社会下层人物于苏斯。
(完整版)漫谈加西莫多人物形象的双面性

漫谈加西莫多人物形象的双面性一、加西莫多的正面形象1、滴水之恩,必涌泉相报的优良品质表现在:(1)、对克洛德:加西莫多是流浪的吉卜西人的弃儿,生来就畸形,因此被人遗弃在巴黎圣母院的门前,副主教克罗德出于怜悯之心收养了他,并为他取名,加西莫多渐渐懂事,对副主教极为崇敬,唯命是从。
即使副主教让他去抢爱斯梅拉达这样的坏事他也愿意。
试想一下,卡西莫多也应该是个明白事理的人了,如果不是对克洛德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他也不会这样做。
对克洛德的唯命是从便是加西莫多对克洛德的报恩方式。
(2)、对爱斯梅拉达:受克洛德的指使意图绑架爱斯梅拉达未成功而被巡逻队抓住的加西莫多被绑在广场上示众,遭受围观者的嘲笑和辱骂,当卡西莫多在人丛中看见了弗罗洛时心里大喜,但是这个当年收养他的义父却慌忙逃避了他的眼光。
卡西莫多受到无情地鞭打,口渴难熬,绝望地叫道:“给我水喝!"观看的人们嘲笑他,无动于衷。
爱斯梅拉达看到这一切,从人群中走上刑台,将怀中的水葫芦温柔地送到卡西莫多干裂的嘴边。
人们看到卡西莫多那一直干枯的眼睛滚出了一行眼泪。
这滴水之恩,永远刻在了加西莫多的心里。
当爱斯梅拉达被克洛德陷害而送上绞刑架上的时候,是加西莫多勇敢地救出了爱斯梅拉达,用“圣殿避难”的方法保住了姑娘的性命。
在圣母院中无微不至的照顾和保护她,愿为她赴汤蹈火,他发现爱斯梅拉达想见弗比斯,便自告奋勇地去找他,求他去见爱斯梅拉达,即使弗比斯对他不屑一顾,策马远去。
副主教的几次不怀好意的企图也都因加西莫多的保护而遭到失败.故事发展的最后,不明情况的加西莫多以为巴黎的流浪者和乞丐要加害爱斯梅拉达而与之拼命抵抗。
由此可见他有恩必报的优良品质.2、加西莫多的坚强乐观,善良体贴,心灵美(1)、坚强乐观:因为天生的奇丑无比,从小就遭到遗弃,嘲笑,厌恶……受尽了非人的痛苦,但是他还是坚强的活下来了,他有石兽朋友,还有生活在钟楼里的小鸟做朋友,除此之外,他还自己制作恶劣各种小人的模型,加西莫多可以说是一个缺乏生活经验的孩子,他非常希望能够加入外面的世界的“聚会",可是也确实没有办法,但是他那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自尊却令人无比敬畏。
加西莫多的爱情悲剧

加西莫多的爱情悲剧故事发生在15世纪的巴黎,作者为我们勾勒出这样一位丑的出奇的人物:他一出世就是“一个卷做一团的小怪物,又难看,又是跛足,又是独眼,又是驼背”。
长大以后耳聋,“看起来仿佛是一个被打碎了的而没有好好拼拢起来的巨人象”,“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猪鬃似的赤红色的眉毛下面长着小小的左眼,右眼完全被一个大瘤遮没了,牙齿像城垛样参差不齐,嘴唇坚硬——一颗牙齿如象牙一样地从唇上突伸出来,下巴弯曲,尤其是那脸,完全布满轻蔑、惊奇和混合的表情。
他就是《巴黎圣母院》中愚人节里被人们选为十全的“愚人之王”的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加西莫多。
就是这样一位主人公,他不是王子也不是英雄,他有着丑陋的面貌却有着金子般的心。
他是众人唾弃的对象,饱受着折磨、冷眼。
在他万分痛苦之时,善良的爱斯梅拉达为他送上了生命之泉,于是他的爱在心中萌芽,然而,他是不幸的,不幸到最爱也无法得到。
卡西莫多的一生是悲惨的。
自卑,把他的爱造就成只会奉献不会索取的爱——这种爱,完全享受不到爱的快乐,是痛苦的爱。
爱斯梅拉达的善意举动使卡西莫多干枯了的心灵便刹那间绿芽遍生。
然而他是个……是个,除了心灵,其它都不属于人的人。
极度畸形,形状,就像魔兽争霸中低多边形造型的人物般粗糙。
因此他自卑,只能说:“如果你愿意我从那儿掉下去,你甚至不须讲一个字,只要一眨眼就够了。
”他的丑陋畸形的外表,始终是横贯在他和爱斯美拉达之间永远无法跨越的鸿沟。
最后只能通过死亡的方式跨越了这条鸿沟,有人说这是一对最美的情侣,我想那可能就是唯一的方法了。
感动于这一幕,不禁想到巴金家中投湖殉情的丫头鸣凤,难到爱情的终极奥义是为爱殉情?这两个主人公有着纠结在一起的不幸身世,外貌上的巨大反差无法掩盖他们共有的纯真善良的天性,在他们这种至善至美的天性的照耀下,小说中的其他人物揭露出了卑劣的本质。
不过,悲剧的他们终于死在了一起,总算没有违了他的心,当人们分开他们时,即刻便化为灰烬。
《巴黎圣母院》中的主要人物分析

《巴黎圣母院》中的主要人物分析摘要:《巴黎圣母院》是19世纪前期欧洲文学的代表作之一,是法国作家雨果“命运三部曲”之一。
它以15世纪路易十一王朝为背景,以巍峨雄壮的巴黎圣母院为舞台,以卑贱地下的小人物为正面形象,叙述了一个悲惨而动人的感情故事。
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吉普赛女孩爱丝美拉达、副主教克洛德和他收养的义子加西莫多。
爱丝美拉达作为“美”代表,不仅外表美丽可爱,而且内心善良性格淳朴;加西莫多则是外表丑陋内心单纯善良,有恩必报;克洛德道貌岸然的外表下是自私卑鄙丑恶的内心,三个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除此之外,诗人、剧作家格兰古瓦个性胆小,但对朋友关怀有加;乞丐王国的人们团结友爱,同情弱者。
社会地位地下的底层人民的身上有着美好的品质,与社会上层的贵族、宗教统治者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雨果把爱丝美拉达这个光彩夺目的形象放在阴暗恐怖的中世纪的社会背景里,犹如寒夜中的一堆篝火光辉灿烂温暖宜人。
然而正因为这样,她才不见容于黑暗的专制社会,终于被国王、宗教、法律、军队所组成的反动统治势力迫害吞噬了。
读者因此而激起的反封建思想不是十分强烈吗?这正是作品的主题所在(1)。
一、巴黎圣母院的主要内容《巴黎圣母院》是一部浪漫主义小说,它以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却蛇蝎心肠,妄图占有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失败后痛下杀手。
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加西莫多被克洛德从小收养,视他为父,认清其丑恶的内心之后将他推下钟楼,最后为爱丝美拉达舍身。
乞丐王国在得知爱丝美拉达被审判、囚禁之后自发地进行救助的活动。
小说在美与丑、善与恶的强烈对比中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表现了雨果对封建政府和教会的强烈憎恶,反映了雨果同情下层人民苦难生活的思想。
作品评击了封建王朝宗教势力迫害和残杀善良无辜人民的卑劣罪行,颂扬了饱受摧残下层人民内心善良、对同伴友爱团结、舍己为人,反抗贵族和宗教的欺压的淳朴善良的高贵品质。
一首悲壮的歌——解读《巴黎圣母院》中伽西莫多的爱情悲剧

二、伽西莫多的人物形象分析:外表的丑陋与心灵的圣
洁 上天塑造了伽西莫多奇丑无比的外形.并让他被自己的生身 父母所遗弃,但也赋予了伽西莫多淳朴而又善良的心灵。 丑陋给他带来了不幸。伽西莫多天生奇丑,长的畸形:大脑袋, 红棕色的头发.鸡胸驼背.大小腿七弯八拐,宽大的手掌和脚板. 还是独眼和瘸子.而后又因敲钟变成了聋子。奇特的外形被人们 视为一个怪家伙.他不仅遭到世人的嘲讽,还受到他们的痛恨和 诅咒,更有无知的人将自己的不幸强加于伽西莫多身上.认为是 这么一个长的像怪物的人造成了他们的不幸。甚至有的人第一眼 看见他时,就想把这个象征厄运的动物用什么样的方式给处死。 伽西莫多的内心是圣洁的.他似乎天生就懂得感恩。他对自 己的养父孚罗洛是非常敬重而又依恋的,赋予真情的伽西莫多把 副主教当作自己唯一的保护者和亲人,甚至把他视为自己生命中 最为重要的人。为了报答他的养育之恩.他甘愿成为副主教最顺 从最忠诚的仆人。当他无辜的当上了蕾罪羊受到了残酷的审判而 遭受惩罚时,面对众人的冷漠,爱斯梅拉达不计前嫌,不顾众人 的冷嘲热讽,在众目睽睽之下,亲手送给了伽西莫多一口救命水.
这一举动让伽西莫多是何等的感激与羞愧啊.此时,他对爱斯梅 拉达的感激之情以及爱慕之心己深藏心底了。因为感恩,当看到 爱斯梅拉达在广场上将被处死时,伽西莫多凭借自己勇猛的力量, 为她的生命赢得了一丝喘息的机会。 伽西莫多淳朴善良。追求圣洁的爱情。他爱着爱斯梅拉达那 美好的心灵。他并不像其他充满情欲的男人一样。他的爱是温柔 而又深沉的。他害怕自己的丑陋吓着爱斯梅拉达,所以他选择远 远地待在角落里看着她.保护着她。当爱斯梅拉选的安危再次受 到威胁时,他义无返顾的给予了生死抵抗。 三、伽西莫多生命的终结与爱情的沉落 伽西莫多当选为“狂人教皇”,在他正享受着别人的欢呼声 带给他的快乐感时.他生命的悲剧已悄无声息的开始上演了。顺 从的接受副主教的指令却不幸的被巡逻队给抓住,并被荒谬的法 官做出了残酷的判决。又因为感激.伽西莫多爱上了不该爱的爱 斯梅拉达:她漂亮而他却是如此的丑陋。更何况爱斯梅拉达已经 爱上了英俊潇洒的弗比斯呢。 弗比斯已掠去了爱斯梅拉达的心,她关心着他,她想见他几 乎近于发狂.思恋让她身心疲惫.伽西莫多越是看着爱斯梅拉达 所承受的身体和心灵的痛苦,他越是爱她爱得深沉。爱斯梅拉达 的快乐已变成卡其莫的幸福和快乐。 然而,爱斯梅拉达对爱情的专一,以及她令人窒息的美丽却 带来了自身的毁灭。荒唐的社会嫉妒着美的存在也不允许外表丑 陋的人获得生存。伽西莫多本可以在钟楼里享受着那份快乐.但 他还是为挽救爱斯梅拉达做了一件可怕而又伟大的事情——他反 抗了宗教法庭.用自己的勇敢和力量给与了这个社会沉重一击。 当然,他和爱斯梅拉达都成了被社会所孤立的人。 正是因为爱斯梅拉达对爱情的专一,她对无耻的副主教誓死 不从,从而也使死亡的气息一步一步的向她迈进。最终,卡其莫 的反抗并没有挽救她的生命.母亲苦苦的哀求也没有打动心狠手 辣的追捕者。爱斯梅拉达是被淫秽的副主教,荒诞的法庭。卑劣 的贵族,和缺乏人性的市民送上绞架的。爱斯梅拉达的死激起了 伽西莫多的伤痛和仇恨,他知道他从前尊重和敬爱的副主教是杀 害自己所爱的人的凶手.这个社会如此丑陋,又对他缺乏温情。 失去了爱人.生活还有什么意义,最后仇恨的心理使他放弃了亲 情而选择了爱情,他为自己所爱的人报了仇。 正是他那自我牺牲不求回报的爱谱写了一曲裒婉动人而又震 撼人心的悲歌。活着也是死亡.他选择了自己所深爱著的爱斯梅 拉达.和她拥抱在了一起,用自己的陪伴让她不再恐惧不再孤单, 让她感受着温暖。
面丑心善伽西莫多

面丑心善伽西莫多————郁金伽西莫多是法国小说《巴黎圣母院》里的一号主人公。
这部小说,有的翻译为《钟楼怪人》,“怪人”指的就是他。
《巴黎圣母院》是作家雨果第一部引起轰动的浪漫主义小说。
他以15世纪的法国为背景,通过讲诉一个敲钟怪人和卖艺女郎的故事。
揭露了教士的阴险卑鄙,宗教法庭的野蛮残忍,贵族的荒淫以及国王的专横。
雨果曾自我评价说:“这是15世纪巴黎的一幅图画。
”伽西莫多第一次出场,是在一个热闹的狂欢集会上。
因为长得太丑,他被人们一致选为“愚人王”。
集会结束后的晚上,他受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的唆使。
意图劫持美丽的卖艺女郎爱斯梅拉达。
在危机时刻,国王弓箭手队的队长弗比斯赶来,救下了爱斯梅拉达。
事情败露后,伽西莫多被判鞭刑,在广场上当众执行。
皮鞭像雨点一样落在他身上。
他焦渴难耐,用嘶哑又愤怒的声音吼道:“给水喝!”却招来人们的嘲笑和石块。
这时,善良的爱斯梅拉达出于同情,主动走上前喂他水喝。
爱斯梅拉达与周围人群的鲜明对比,营造出戏剧般的效果,伽西莫多被感动了,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泪珠。
伽西莫多爱上了爱斯梅拉达,但爱斯梅拉达爱的是相貌英俊的花花公子弗比斯,伽西莫多同样爱着从小收养自己的义父克洛德。
但克洛德是个道貌岸然的神甫,垂涎于爱斯梅拉达的美色,霸占不成,便与法庭合谋,编造出“女巫”“杀人犯”的罪名,在广场上绞死了爱斯梅拉达。
目睹这幕惨剧的伽西莫多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怒火,把躲在暗处得意狂笑的副主教推下了钟楼。
几年后,人们在石头地窖里发现了两具抱在一起的尸骸。
从那形状独特的骨骼上,人们不难判断,那就是敲钟人伽西莫多和他无比挚爱的少女爱斯梅拉达。
作为世界文学长廊里最丑的人物,伽西莫多却有着一颗无比善良,真诚的心。
他对爱斯梅拉达的爱,不同于副主教的占有欲,也不同于弗比斯的逢场作戏。
他对爱斯梅拉达怀着一种混合着感激,同情和尊重的柔情。
一种无私的,永恒的,高贵的爱。
他抱着爱斯梅拉达殉情的举动,让他人性中可贵的善与对爱情的执着得到最好的展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加西莫多的形象
加西莫多是另一种类型的“低贱者”的代表。
他外貌奇丑:驼背,跛足,独眼,声哑,但却心灵美好,性格善良,坚强勇敢,富于牺牲精神。
艾丝美拉达在刑台上给他喂水后,他多年沉睡的心灵和生命的活力被唤醒。
他对艾丝美拉达“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冒死把她从刑场救出,细心备至地关怀保护她,摸摸地爱着她,直至随他一同死去。
他一旦认清了克罗德的真实面目,便毫不留情地给他以惩罚。
在这一人物的身上,作者着意渲染了爱的感化力量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