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一附中自主招生语文试题集

合集下载

华师一附中考试语文试卷

华师一附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碧空如洗碧波荡漾B. 赤壁之战水落石出草长莺飞C. 满城风雨震耳欲聋轻歌曼舞D. 草长莺飞雕梁画栋桃红柳绿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 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

C.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增设辅导班、开展竞赛活动等。

D. 他的文章语言优美,寓意深刻,深受读者喜爱。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雪花飘飘,犹如天上的精灵。

B.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让我受益匪浅。

D. 他的声音像黄鹂一样悦耳动听。

4.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风马牛不相及B. 鹏程万里C. 鱼目混珠D. 耳濡目染5.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谦虚谨慎融会贯通融会贯通B. 气吞山河风华绝代风华绝代C. 破釜沉舟指点江山指点江山D. 青出于蓝落落大方落落大方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月亮躲进云层,仿佛害羞了。

B. 风儿轻拂着湖面,像是为湖面梳理着长发。

C. 树上的小鸟在欢快地歌唱,仿佛在赞美这美丽的家园。

D. 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7.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B.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C. 世间万物皆有情,人间万事皆可乐。

D. 美酒佳肴,山珍海味。

8.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古代汉语中的成语的一项是()A. 水滴石穿B. 破釜沉舟C. 知足常乐D. 胸有成竹9.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如雷贯耳。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极了,让我爱不释手。

【考试必备】2018-2019年最新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升高自主招生语文模拟精品试卷【含解析】【4套试卷】

【考试必备】2018-2019年最新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升高自主招生语文模拟精品试卷【含解析】【4套试卷】

D、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
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大学毕业选择工作那年,我瞒着父母和姑姑毅然去了西藏支援
边疆教育。
B 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 ,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
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D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9.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德少而.功多,必淫自矜
②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B.①得与君王成以.归
②王好战,请以.战喻
C.①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 ②邻国之.民不加少
D.①异日尝得罪于.会稽 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0.下列加点词语属于谦称的是(
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晏罢, 非为吴邪?谋之二十二年, 一旦而 弃之,可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君忘会稽之厄乎??
勾践曰: ?吾欲听子言,吾不忍其使者。 ?范蠡乃鼓进兵,曰:
?王已属政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 ?吴使者泣而去。勾践怜
之,乃使人谓吴王曰: ?吾置王甬东,君百家。 ?吴王谢曰: ?吾老
B 专横 (h a ng) 忖(c ǔn) 度 涮(shu àn) 羊肉 妄加揣 (chu āi)

C.笑靥 (y a ) 顷(q īng) 刻 汗涔 (c ? n) 涔 休戚 (q ì) 相关
D 慨叹 (k ǎi) 俨(y ǎn) 然 刽子手 (ku àì ) 刎(wěn) 颈之交
2、下列各项中字形全对的是(
[ 注] 酴醿( t ú mí) :一种观赏植物。 (1) 词的上片运用哪些手法来描写春日风光的 ?试作简要分析。 (2 分)

【考试必备】2018-2019年最新师大附中初升高自主招生语文模拟精品试卷【含解析】【4套试卷】

【考试必备】2018-2019年最新师大附中初升高自主招生语文模拟精品试卷【含解析】【4套试卷】

2018-2019年最新师大附中自主招生语文模拟精品试卷(第一套)(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③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山后退了一些。

④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

⑤小屋的光线既富于科学的时间性,也富于浪漫的文学性。

A.①③②④⑤ B.①④③②⑤ C.⑤③②①④ D.⑤③②④①二、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14题。

(24分,7—12每题2分)勾践自会稽归七年,拊循其士民,欲用以报吴。

大夫逄同谏曰:“今夫吴兵加齐、晋,怨深于楚﹑越,名高天下,实害周室,德少而功多,必淫自矜。

为越计,莫若结齐,亲楚,附晋,以厚吴。

吴之志广,必轻战。

是我连其权,三国伐之,越承其弊,可克也。

”勾践曰:“善。

”其后四年。

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

而越大破吴,因而留围之三年,吴师败,越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

吴王使公孙雄肉袒膝行而前,请成越王曰:“孤臣夫差敢布腹心,异日尝得罪于会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

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乎?”勾践不忍,欲许之。

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

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晏罢,非为吴邪?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

君忘会稽之厄乎?”勾践曰:“吾欲听子言,吾不忍其使者。

”范蠡乃鼓进兵,曰:“王已属政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

”吴使者泣而去。

勾践怜之,乃使人谓吴王曰:“吾置王甬东,君百家。

”吴王谢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杀。

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越承其弊,可克也。

克:战胜 B.越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 栖:占领C.越其可逆天乎 逆:违背 D.吾老矣,不能事君王 事:侍奉8.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是( )A.今天以吴赐越 B.使者去,不者且得罪 C.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9.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德少而功多,必淫自矜 ②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B.①得与君王成以归 ②王好战,请以战喻C.①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 ②邻国之民不加少D.①异日尝得罪于会稽 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0.下列加点词语属于谦称的是( )A.吾欲听子言 B.君忘会稽之厄乎? C.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 D.孤臣夫差敢布腹心11.下列句子,全都表现勾践具有仁慈之心的一项是( )①孤臣惟命是听②勾践不忍,欲许之。

【考试必备】2018-2019年最新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升高自主招生语文模拟精品试卷【含解析】【4套试卷】

【考试必备】2018-2019年最新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升高自主招生语文模拟精品试卷【含解析】【4套试卷】

2018-2019年最新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自主招生语文模拟精品试卷(第一套)(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③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山后退了一些。

④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

⑤小屋的光线既富于科学的时间性,也富于浪漫的文学性。

A.①③②④⑤ B.①④③②⑤ C.⑤③②①④ D.⑤③②④①二、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14题。

(24分,7—12每题2分)勾践自会稽归七年,拊循其士民,欲用以报吴。

大夫逄同谏曰:“今夫吴兵加齐、晋,怨深于楚﹑越,名高天下,实害周室,德少而功多,必淫自矜。

为越计,莫若结齐,亲楚,附晋,以厚吴。

吴之志广,必轻战。

是我连其权,三国伐之,越承其弊,可克也。

”勾践曰:“善。

”其后四年。

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

而越大破吴,因而留围之三年,吴师败,越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

吴王使公孙雄肉袒膝行而前,请成越王曰:“孤臣夫差敢布腹心,异日尝得罪于会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

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乎?”勾践不忍,欲许之。

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

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晏罢,非为吴邪?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

君忘会稽之厄乎?”勾践曰:“吾欲听子言,吾不忍其使者。

”范蠡乃鼓进兵,曰:“王已属政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

”吴使者泣而去。

勾践怜之,乃使人谓吴王曰:“吾置王甬东,君百家。

”吴王谢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杀。

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越承其弊,可克也。

克:战胜 B.越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 栖:占领C.越其可逆天乎 逆:违背 D.吾老矣,不能事君王 事:侍奉8.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是( )A.今天以吴赐越 B.使者去,不者且得罪 C.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9.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德少而功多,必淫自矜 ②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B.①得与君王成以归 ②王好战,请以战喻C.①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 ②邻国之民不加少D.①异日尝得罪于会稽 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0.下列加点词语属于谦称的是( )A.吾欲听子言 B.君忘会稽之厄乎? C.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 D.孤臣夫差敢布腹心11.下列句子,全都表现勾践具有仁慈之心的一项是( )①孤臣惟命是听②勾践不忍,欲许之。

湖北省华中学师大一附中2024届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语文卷含解析

湖北省华中学师大一附中2024届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语文卷含解析

湖北省华中学师大一附中2024届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语文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拗.断/执拗.建都./通都.大邑拾.级而上/路不拾.遗B.饯.行/栈.桥契.合/锲.而不舍屹.然不动/孜孜矻.矻C.屏.弃/屏.蔽落.款/落.落大方三更.半夜/少不更.事D.喑.哑/谙.熟创.伤/满目疮.痍睚眦.必报/吹毛求疵.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流浪地球》等多部国产电影挤在大年初一上映,“史上最激烈”春节档.(dǎng)已经形成,票房有望再创新高。

B.茫茫的旷野,五彩的树林,漫山的流云,勾勒.(lè)出一幅幅壮美的画卷。

C.外婆会把晒干后的鸡毛鸡金皮,或者破铜烂铁,让我拎.(līn)到收购站出售,卖得的几角钱归我自己支配。

D.一个能力平平却有着热忱.(chén)的人,往往能超越一个能力很强却毫无热忱的人。

3.下面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文: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

(《马说》韩愈)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只不过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闲散无聊的人罢了。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C.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醉翁亭记》欧阳修)D.沿河求之,不亦颠乎?译文: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疯了吗?(《河中石兽》纪昀)4.对下面应用文提出的修改意见不正确...的一项是()征稿启事为丰富萌芽文学社社刊《小草》的内容,特向全校学生征集下列稿件:烛光赞歌、青春吟诵、心灵抒怀、学海拾贝、诗路花语、开心乐园、天马行空等。

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周测(三)10月考试语文试卷 含解析

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周测(三)10月考试语文试卷 含解析
具体经验
困境迷惑
循序渐进
小结
试读内容
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小组学习是最有趣的学习方式,这一说法出现在大部分问卷中。约80%的学生声称,小组学习中那些切中要害的问题让他们受益最深。似乎当同伴指出来的时候,学生更能发现假设和新的角度。他们生动地描述了被同伴提问一些从未考虑过的问题时的情形,从同伴对自己观点的反馈和提出的不同角度当中,他们学到了很多。不论是从它的预测性还是反复出现的频率来看,这一发现都值得引起注意。一节又一节,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学生不断地告诉我,正是通过小组学习中的同伴交流,才让有时十分抽象的批判性思维有了血肉,更容易让人理解。
读者评论
作者讲述了自己作为一位倡导批判性思维的教育者的个人经历。他的洞见和诚恳的讲述是宝贵的、有趣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组学习被多数学生认可,因为这种学习的方式很有趣,而且也让学生收获很大。
B.我们习惯用自己的思维框架来认知自己的思维,所以很难靠自己来认识自己的假设。
然而,借助朋友和同事未认清自己的假设,也存在一个问题:你找到的镜子常有着跟你相同的假设。这时,同他们交流只会形成一个封闭环,不断肯定同样的偏见和刻板印象。就像我们倾向于读一些跟我们意见一致或我们觉得亲切的作者所写的书一样,我们也倾向于找一些跟我们态度一致或熟悉我们的态度的同伴,人们极少有意通过一些跟我们意见相左甚至动摇我们既有信念的书籍、会话或做法,来进行反思。因此,作为老师,在设计小组学习活动时,要确保你设计的活动能提供一些让学生感到吃惊的信息、问题或思考角度。
另外一个原因是权力分配不同,并不是说权力分配在学生之间不重要,恰恰相反,种族、阶级和性别差异在学生小组中也一样重要。学生之所以和试图掌控整个小组的组员合作,要么是因为他对话题感兴趣,要么是因为他是个自大狂,乐于倾听与自己一致的观点。换作是一个老师告诉你要质疑自己的假设,或者你忽略了一个重要的角度,再或者你忽视了某条信息的重要性,这比听一个最自大、自吹自擂的同学说这些更可怕。

华师一附中自主招生语文试题集

华师一附中自主招生语文试题集

华师一附中自主招生语文试题集(一)一、阅读《烛之武退秦师》,完成56——60题。

(16分)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囚,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5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军队)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门所带的包裹)C、朝济而夕设版.焉(版:筑土墙用的夹板)D、秦伯说,与郑人盟.(盟:盟誓)5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①越国以.鄙远②焉用亡郑以.陪邻B、①郑既.知亡矣②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C、①且.贰于楚也②且.君尝为晋君矣D、①无能为.也已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58、下列对原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佚之狐的话“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反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B、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

C、秦晋围郑的原因有二:一是郑“无礼于晋”,二是郑“贰于楚”。

D、本文除去主体说辞部分层层深入、步步紧逼之外,首尾几个自然段的叙事,尽管文字简洁,情节的推进变化却是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2025届湖北省华师一附中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湖北省华师一附中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湖北省华师一附中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

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

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

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

公子执辔愈恭。

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

”公子引车入巿,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

公子颜色愈和。

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

巿人皆观公子执辔。

从骑皆窃骂侯生。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

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

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巿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

巿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于是罢酒,侯生遂为上客。

侯生谓公子曰:“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

”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

(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B.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C.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D.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2.下列对文中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薨,古代称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师一附中自主招生语文试题集(一)一、阅读《烛之武退秦师》,完成56——60题。

(16分)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囚,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军队)、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门所带的包裹)、朝济而夕设版.焉(版:筑土墙用的夹板)、秦伯说,与郑人盟.(盟:盟誓)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①越国以.鄙远②焉用亡郑以.陪邻、①郑既.知亡矣②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①且.贰于楚也②且.君尝为晋君矣、①无能为.也已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8、下列对原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佚之狐的话“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反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

、秦晋围郑的原因有二:一是郑“无礼于晋”,二是郑“贰于楚”。

、本文除去主体说辞部分层层深入、步步紧逼之外,首尾几个自然段的叙事,尽管文字简洁,情节的推进变化却是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9、翻译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2)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0、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是“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而后“夜缒而出,见秦伯”,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分)二、阅读理解(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1—64题。

闲敲棋子落灯花王清铭学生讲赵师秀的诗歌《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后一句“闲敲棋子落灯花”,本想按《千家诗》的赏析,照本宣()地说这是描写诗人初夏的雨夜期客不至的焦灼之情。

但我仔细揣摩,觉得其实不然。

黄梅时节雨霏霏,正好有空闲邀约朋友来下棋;朋友来不了,诗人神游户外,听蛙声在池塘边悠然地歌唱,于是有一种宁静随涟漪漾到自己的心里来;拿起棋子,跟自己对弈,灯是唯一的旁观者,灯花落了,突然明亮的灯光充满了整个房间。

诗人仰起头,脸上写满了闲适。

不知道是现代人懒得思考,还是没有闲适的生活体验,他们大多人云亦云地把这首诗歌解读为表现诗人的焦灼心情。

他们说,敲棋子是诗人排遣寂寞的动作,零落的敲声更显出他的心绪不宁。

现代人的心境真的离闲适很远了。

夜半,是很多城市人夜生活正酣的时候,忙碌一天,心弦绷紧了一天,在人群中体会的只是孤独,他们用酒精慰藉自己。

灯红酒绿的城市夜晚,很多城市人都是失语者,他们要倾诉,但又不懂得怎么表达,就拿起话筒唱一些流行的歌曲,千人一口。

酒喝得差不多了,歌把喉咙撕破了,于是摇摇晃晃回家,在豪华的席梦思上打鼾,间或做一些啤酒泡沫一般易碎的美梦。

被酒味泡软的城市夜半,人们很难再有那种闲情逸(),在家中摆一盘棋等待朋友的到来。

他们都很忙,忙到脚后跟打脑袋,心自然闲不下来,虽然很多时候他们都不知道忙什么。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

蜗牛是道好菜,都市人饕餮的胃口张开着;苍蝇虽说是四害之一,但只要有点含金量,蚊子腹内刳脂油的老先生早就()拳擦掌了。

他们也知道人生如棋,但眼中只有空地,呕心()血要把对方的子消灭殆尽。

他们相信一句被改装过的话: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

在他们看来,朋友就是敌人,他人就是地狱,谁会邀约一个无利可图的人深夜下一些没有经济效益的棋呢?他们把他人看做自己手中的棋子,殊不知自己也把别人拈在手中,处处算计别人,往往又被别人算计,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在我们的身后,还有一双看不见的手,是时间。

世人只懂得争来争去,却在无谓的争斗中蹉跎岁月,无暇静下心来享受短暂生命中的悠闲和诗意。

“松下围棋,松子偶随棋子落;柳边垂钓,。

”苏东坡与黄庭坚这种纹枰对弈的飘逸只能到古代去找了,现代人大概连思古之幽情也没有时间去发。

1、在括号里把成语补充完整。

(4分)照本宣()闲情逸()()拳擦掌呕心()血2、把文章最后一段的对联补写完整。

(3分)下围棋,松子偶随棋子落;柳边垂钓,3、文章画线句子“他们也知道人生如棋,但眼中只有空地”的含义是什么?(4分):4、本文主日清月结旨并不在于对古诗《约客》作出新解,而是另有深意。

请简要概括。

(4分)答:(二)一、积累运用(10分)56、补写出下列诗文的空缺部分(4分)(1),。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2)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3),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4)松间沙路净无泥。

《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57、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6分)瓯之人谓火为虎,其称火与虎无别也。

其国无陶冶,而覆屋以茅,故多火灾,国人咸苦之。

海隅之贾人适晋,闻晋国有冯妇善搏虎,所在则其邑无虎,归以语东瓯君。

东瓯君大喜,以马十驷、玉二瑴、文锦十纯,命贾人为行人,求冯妇于晋。

冯妇至,东瓯君命驾虚左,迎之于国门外,共载而入,馆于国中,为上客。

明日,市有火。

国人奔告冯妇,冯妇攮臂从国人出,求虎弗得。

火迫于宫肆,国人拥冯妇以趋火,灼而死。

于是贾人以妄得罪,而冯妇死弗悟。

翻译下面句子(6分)(1)其国无陶冶,而覆屋以茅,故多火灾,国人咸苦之。

(2)于是贾人以妄得罪,而冯妇死弗悟。

二、阅读理解(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3—6题。

没有秋虫的地方叶圣陶阶前看不见一茎绿草,窗外望不见一只蝴蝶,谁说是鹁鸽箱里的生活,鹁鸽未必这样枯燥无味呢。

秋天来了,记忆就轻轻提示道,“凄凄切切的秋虫又要响起来了。

”可是一点影响也没有,邻舍儿啼人闹弦歌杂作的深夜,街上轮震石响邪许并起的清晨,无论你靠着枕头听,凭着窗沿听,甚至贴着墙角听,总听不到一丝秋虫的声息。

并不是被那些欢乐的劳困的宏大的清亮的声音淹没了,以致听不出来,乃是这里根本没有秋虫。

啊,不容留秋虫的地方!秋虫所不屑居留的地方!若是在鄙野的乡间,这时候满耳朵是虫声了。

白天与夜间一样地安闲;一切人物或动或静,都有自得之趣;嫩暖的阳光和轻谈的云影覆盖在场上。

到夜呢,明耀的星月和轻微的凉风看守着整夜,在这境界这时间里唯一足以感动心情的就是秋虫的合奏。

它们高低宏细疾徐作歇,仿佛经过乐师的精心训练,所以这样地无可批评,踌躇满志。

其实它们每一个都是神妙的乐师;众妙毕集,各抒灵趣,哪有不成人间绝响的呢。

虽然这些虫声会引起劳人的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但是这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绝好的自然诗篇,不独是旁人最欢喜吟味的,就是当境者也感受一种酸酸的麻麻的味道,这种味道在另一方面是非常隽永的。

大概我们所蕲求的不在于某种味道,只要时时有点儿味道尝尝,就自诩为生活不空虚了。

假若这味道是甜美的,我们固然含着笑来体味它;若是酸苦的,我们也要皱着眉头来辨尝它:这总比淡漠无味胜过百倍。

我们以为最难堪而极欲逃避的,惟有这个淡漠无味!所以心如槁木不如工愁多感,迷朦的醒不如热烈的梦,一口苦水胜于一盏白汤,一场痛哭胜于哀乐两忘。

这里并不是说愉快乐观是要不得的,清健的醒是不必求的,甜汤是罪恶的,狂笑是魔道的;这里只是说有味远胜于淡漠罢了。

所以虫声终于是足系恋念的东西。

何况劳人秋士独客思妇以外还有无量数的人,他们当然也是酷嗜趣味的,当这凉意微逗的时候,谁能不忆起那美妙的秋之音乐?可是没有,绝对没有!井底似的庭院,铅色的水门汀地,秋虫早已避去惟恐不速了。

而我们没有它们的翅膀与大腿,不能飞又不能跳,还是死守在这里。

想到“井底”与“铅色”,觉得象征的意味丰富极了。

8、给下列带点的字注音(4分)喟.()隽.永()酷嗜.()水门汀.()9、简析文章第二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描写虫声。

(4分)0、文中说:“虽然这些虫声会引起劳动人的感叹,秋上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但是这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

”联系全文,说说秋虫鸣声是“无上的美的境界”的原因。

(3分)1、文章结尾说:“想到‘井底’与‘铅色’,就觉得象征意味丰富极了。

”结合全文,说说“井底”与“铅色”象征什么?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4分)(三)一、积累运用(10分)6、补写出一下列诗文句子中的空缺部分(4分)1),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2)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3),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4),;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7、下面一段文字在标点和语法上共有三处错误,请指出错句序号并改正。

(6分)语文教师在教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同时,②更应当引导他们从文章中学习精神营养,③获取精神力量。

④教师要用精神力量去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的品格。

⑤语文教材作为思想文化的载体,⑥物物总关情,⑦处处见精神。

答:(1)序号改为(2)序号改为(3)序号改为二、阅读理解(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6题。

小小红帆船乔叶女小谦今年8岁,很瘦,不大爱说话,却常常chán着我。

星期天的下午,她非拉着我到河边来。

日的小河在阳光下清清浅浅地流着。

这水真好,”小谦说,“咱们放船吧? ”你去找点儿废纸。

”哎。

”她连忙跳起来。

jí刻,收集了一沓红红白白的纸片。

红纸极薄,不知是哪家娶媳妇放鞭炮落下的残xiè,白纸极厚,是塑纸板。

这两种原料显然都叠不成纸船。

我思cǔn了一会儿,把白纸板一块块掰开,将红纸一条条撕成小帆插进白纸板中,这简易的红帆船就算做成了。

准确地说,这不叫船,叫筏子。

然而小谦还是很高兴地把它们一个个送进水里,很小心地用树枝击打着水面,让河水一波一波地把它们送往远方。

小谦,你说这些船会翻吗?”不会。

”她目不转睛地盯着河面。

为什么?”我很有兴趣地问她。

它是船呀!”她很奇怪地回头看着我,“它是船呀!”哑然失笑。

可爱的孩子!它是船又怎样?也许在风和日丽中航行时它会显得很威武,可是一旦由于自身的疏漏或狂涛巨浪袭击,它就会脆弱得不堪一击。

这世上伟大的东西太多了,可永恒的又有多少呢?——何况,我们的船是多么小多么小的小船呀。

子当然不懂这些,我却想让她明白。

于是我做了一只有点失衡的小船,等小谦把它放进水里的时候,我问:“这船会翻吗?”不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