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1 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经济学基础》习题集

《经济学基础》习题集

《经济学基础》习题集姓名_________________ 系部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第一讲导论(经济学基本概念、经济学基本框架)一、单项选择1、经济学可定义为()A.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B.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 D.人们靠收入生活2、说“资源是稀缺的”是指()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3、生产要素是指生产过程中能帮助生产的各种手段,它包括资本、土地、劳动力和()A.厂房 B.机器 C.森林 D.企业家才能4、对经济学家来说,非理性意味着()A.人们无意识地伤害自己 B.人们采取恶毒的行为C.人们故意采取与自己的最大利益相悖的行为 D.人们做出反常的选择5、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国民收入 B.经济增长 C.个体经济单位 D.失业二、简答1、你的姑妈正在考虑开一家五金店。

她计算,租店面、购买货物和雇佣工人每年要花费50万元。

此外,她要辞去薪水为每年5万元的会计师工作。

如果你姑妈认为她一年可以卖出价值是53万元的商品,她应该开这个店吗?解释原因。

2、清朝李汝珍所写的《镜花缘》一书中,描写了“好让不争”的君子国。

在热闹喧哗的市场上,买者手中拿着货物,高叫价格太便宜了,非要卖者加价不可。

卖者却觉得价格太高,已经很过意不去了,两人争执了许久。

都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却出现了混乱局面。

结合所学,谈谈什么是理性人假设?你能举一个你身边的例子吗?理性人假设等同于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吗?第二讲 价格理论一、单项选择1、咖啡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 )A. 咖啡需求曲线右移B. 咖啡伴侣等咖啡互补品需求下降C. 茶等咖啡替代品需求减少D. 咖啡需求量上升 2、需求定理表明( )A. 随着汽油的价格提高,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下降B. 药品的价格上涨会使药品的质量得到提高C. 计算机的价格下降会引起其需求量增加D. 随着乒乓球价格下降,对球拍的需求量会增加3、在得出某棉花种植农户的供给曲线时,下列哪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均保持为常数( ) A .土壤的肥沃程度 B .技术水平 C .棉花的种植面积 D .棉花的价格4、假如生产某种商品所需原料的价格上升了,这种商品的( ) A .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 B .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 C .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 D .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5、在供给和需求同时增加的情况下,有( )A .均衡交易量和均衡价格都增加B .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交易量不确定C .均衡价格不确定,均衡交易量上升D .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交易量下降6、某商品的价格从5元下降为4元,相应的需求量从400增加到800,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 )A .2B .5C .3D .47、若某商品价格上升2%,其需求量下降10%,则该商品的需求( ) A. 缺乏弹性 B. 富有弹性 C. 单位弹性 D. 完全无弹性8、如果价格上升1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1%,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 A .缺乏弹性 B .富有弹性 C .单位弹性 D .完全无弹性二、简答1、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曾经提到钻石与水的悖论:在人们生活中,作为必需品的水无疑比作为高档品的钻石重要的多,但钻石的价格比谁的价格却高得多,如何解释?2、过年回家火车上的矿泉水3元一瓶,比外面贵一倍;泡面涨到6元一桶,比外面贵了1元多,为什么火车上的小商品这么贵呢?试解释。

1经济学基本概念复习题(萨缪尔森)说课材料

1经济学基本概念复习题(萨缪尔森)说课材料

六、选择题下列问题按照教材中的顺序安排,从各选项中选出一个佳答案。

A.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1.经济学主要涉及:A.货币。

B.决定公司的利润与亏损。

C.稀缺资源的分配。

D.平衡你的支票簿。

E.所有以上选项。

2.对于萨缪尔森教授和诺德豪斯教授在教材中所写的“相对于无限需求,物品总是有限的”这句话,你理解为:A.人在本性上是贪婪的,不愿与人分享。

B.政府需要重新分配产出。

C.现有的生产方式是无效率的。

D.对于稀缺性和人的欲望的无限性这一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并没有简单的解决方案。

E.以上选项都不是。

B.经济组织中的三个经济问题3.下列哪一项是经济品?A.大西洋的海水。

B.爱荷华州的农场。

C.加利福尼亚的海岸线。

D.所有以上选项。

E.除了A项,以上均是。

4.下列哪种情况会产生后此谬误?A.一个问题发生在另一个问题之后。

B.局部正确的东西对整体来说也是正确的。

C.很多变量同时在变化,你没有根据变化进行调整。

D.仅仅因为一件事发生在另一件事之前,就想当然地认为前者是后者的原因。

E.不同学派的经济学家探讨同样的经济问题。

5.下列哪种情况会产生合成谬误?A.一个问题发生在另一个问题之后。

B.局部正确的东西对整体来说也是正确的。

C.很多变量同时在变化,你没有根据变化进行调整。

D.仅仅因为一件事发生在另一件事之前,就想当然地认为前者是后者的原因。

E.不同学派的经济学家探讨同样的经济问题。

6.下列哪种情况会造成不能保持其他条件不变?A.一个问题发生在另一个问题之后。

B.局部正确的东西对整体来说也是正确的。

C.很多变量同时在变化,你没有根据变化进行调整。

D.仅仅因为一件事发生在另一件事之前,就想当然地认为前者是后者的原因。

E.不同学派的经济学家探讨同样的经济问题。

7.下列关于经济组织中的三个经济问题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与稀缺性这一概念密切相关。

B.在现在不如文明伊始时重要。

C.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为什么生产。

D.土地、劳动和资本。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1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1

国民收入核算:习题一.基本概念国民收入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个人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折旧存货个人可支配收入奥肯定律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折算指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潜在国内生产总值二.判断题1.农民生产并用于自己消费的粮食不应计入GDP。

2.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产出一定等于收入,但不一定等于支出。

3.当我们测度一个特定时期所发生的事时,我们涉及的是一个流量。

4.在进行国民收入核算时,政府为公务人员加薪,应视为政府购买。

5.储蓄要求一部分现有产品不被消费掉。

6.用支出法计算的GDP包括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的总和。

7.用收入法计算的GDP中包括折旧,但折旧不属于要素收入。

8.用支出法计算GDP时的投资是净投资。

9.从NDP中扣除间接税、政府转移支出,再加上政府补助金就等于国民收入。

10.住宅建筑是消费者的耐用品,在国民收入帐户中,被作为消费者支出处理。

11.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所说的储蓄恒等于投资,是指计划的储蓄恒等于计划的投资。

12.对一个国外净要素收入为负的国家而言,GDP应小于GNP。

13.同样是建筑物,如被居民和企业购买属于投资,如被政府购买则属于政府购买。

14.用收入法核算GNP时,政府公债利息应计入GNP,因为政府举债有相当部分用于生产性目的。

15.个人收入即个人消费支出与储蓄之和。

16,潜在国民生产总值作为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可以生产的最大产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低于实际的GDP。

17.奥肯定律反映了产出增长与失业之间的反向关系。

18.根据奥肯定律,我们可以用某年的实际失业率与名义GDP计算潜在GDP。

19.房主把房屋出租所获得的租金和自己居住所形成的虚拟租金均应计入GDP。

20.如劳动合同规定雇员从雇主处得到的福利(如免费工作餐……)属于工资的一部分,则核算GDP时应减去这部分福利性收入。

21.一般而言,公债利息和消费者个人之间的利息支付均不计入GDP。

22.GDP总量增加时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相应提高。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1.供给和需求: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供给是指卖方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是指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的变动会影响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2.市场均衡:当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时,市场就达到了均衡状态。

在市场均衡状态下,供给的数量等于需求的数量,商品的价格也会稳定下来。

价格向市场均衡价调整的过程被称为价格机制。

3.弹性: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是衡量价格变动对供求关系影响程度的指标。

需求弹性高意味着消费者对价格变动非常敏感,供给弹性高意味着生产者对价格变动非常敏感。

弹性的概念对于决策制定者来说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他们预测市场的反应。

4.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做出其中一种经济决策时所放弃的最有价值的替代品。

在决策时,我们需要考虑到机会成本,因为资源是有限的,我们不能同时选择所有的选项。

5.边际效益:边际效益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效益或成本。

边际效益是决策制定过程中重要的考量因素,当边际效益等于边际成本时,最优决策达到。

6.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显示了一个国家或一个经济体在其中一时期内可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组合。

生产可能性曲线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稀缺性带来的限制。

7.外部性:外部性是指对除买卖双方之外的第三方产生的影响。

外部性可能是正向的,如环境保护、教育等,也可能是负向的,如污染、噪音等。

外部性在经济决策中往往被忽视,但它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8.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非竞争性意味着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的消费,非排他性意味着无法阻止其他人的使用。

公共物品的供应往往需要政府的干预。

9.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实物生产总值的增加。

经济增长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来实现。

经济增长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练习1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练习1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练习1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练习1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经济学主要是研究:( A )A 与稀缺性和选择相关的问题。

B 如何在股票市场赚钱。

C 为什么无法做出选择。

D 用数学方法建立理论模型。

E 没有中央计划的市场经济。

2.当资源不足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时:(B )CCCCA 政府必须决定谁的要求不能被满足。

B 必须有一套市场系统起作用。

C 必须做出选择。

D 价格必定上升。

E 消费者必须具有完全信息。

3.选择具有重要性,基本上是因为:( B )A 选择导致稀缺。

B 用于满足所有人的要求的资源是有限的。

C 人们是自私的,他们的行为是为了个人私利。

D 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影响有限。

E 一个经济要靠市场来解决稀缺性的问题。

4.经济学主要是研究:(E)A 如何在股票市场赚钱。

B 自由市场上的价格。

C 把收入分配给个人。

D 政府对私人部门的影响。

E 面对稀缺性而做出的资源分配决定。

5.稀缺性的主要含义是:( C )A 一个人不应该把今天能买到的东西留到明天来买。

B 需要用政府激活来决定资源的运用。

C 必须做出选择。

D 生活水平会逐渐下降。

E 政府计划无法决定如何运用资源。

6.时间:(E )A 不是稀缺资源,因为永远有明天。

B 与资源分配决策无关。

C 对生产者是稀缺资源,但对消费者不是。

D 对消费者是稀缺资源,但对生产者不是。

E 对任何人都是稀缺资源。

7.经济学是关于个人和国家如何:(E )AAA或EA 用有限的资源满足无限的需求。

B 用无限的资源满足有限的需要。

C 学习变得更无私以解决稀缺性的问题。

D 用无限的资源满足无限的需要。

E 用有限的资源满足无限的需要。

8.稀缺性:(D )A 反映贪婪。

B 显示中央计划权威的必要性。

C 显示自由市场的必要性。

D 需要做出选择。

E 否定了真正的选择。

9.稀缺性意味着:(B )A 竞争是不好的,必须消灭它。

B 决策者必须做出选择。

C 政府必须干预经济。

D 不能让自由市场来做重要的决策。

《经济学基础(第三版)》课后参考答案1-6章

《经济学基础(第三版)》课后参考答案1-6章

经济学基础(第三版)课后参考答案第一章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 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分配有限的资源来满足无限的需求的一门学科。

它包括如何分配资源,如何决定价格,如何确定收入,如何影响和调节供求关系,以及如何分析和评估政府的经济政策。

2.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1) 供求原理:当价格上升时,供应量减少,需求量增加;当价格下降时,供应量增加,需求量减少。

(2) 收入效应:当收入增加时,需求量增加;当收入减少时,需求量减少。

(3) 同质性效应:当价格上升时,对于同一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当价格下降时,对于同一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4) 替代性效应:当价格上升时,对于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而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当价格下降时,对于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而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3. 经济学的两个基本问题是:(1) 如何分配有限的资源来满足无限的需求。

(2) 如何决定价格。

4. 经济学的三个基本方法是:(1) 比较分析法:这种方法通过比较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差异来研究经济问题。

(2) 实证分析法:这种方法通过实证数据来衡量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以此来研究经济问题。

(3) 模型分析法:这种方法通过分析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来说明经济问题的本质。

5. 经济学的三个主要分支是:(1) 微观经济学:这是一门关于个体或小团体如何分配有限资源来满足无限需求的学科。

它包括如何决定价格、如何影响供求关系、如何影响市场竞争、如何决定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及企业如何进行市场营销等。

(2) 宏观经济学:这是一门关于整个国家或地区如何分配有限资源来满足无限需求的学科。

它包括如何影响国民总收入、如何影响国民总产出、如何影响通货膨胀、如何影响失业率、以及如何分析和评估政府的经济政策等。

(3) 社会经济学:这是一门关于整个国家或地区如何分配有限资源来促进公平、正义和可持续发展的学科。

它包括如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如何促进包容性发展、如何保障人权、以及如何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危机、贫困问题、人口问题等。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1章 经济学核心概念【圣才出品】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1章 经济学核心概念【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第一编基本概念第1章经济学核心概念一、概念题1.稀缺和效率(scarcity and efficiency)答:(1)稀缺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要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而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却是有限的。

相对于人类的无限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生产这些经济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这样,就导致经济学家们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从稀缺性出发,西方经济学一般认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以供消费。

”同时,对稀缺资源应从动态的观点来认识。

历史上,许多资源曾经被视为自由取用的资源,如空气、水,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人口的增加,人类需要的不断提高,这些资源也变得越来越稀缺。

(2)效率指的是经济效率,也即资源配置效率,是在经济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如何充分利用资源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愿望,使资源得到最有效合理的安排,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一般地,在不会使其他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如果一项经济活动不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那么这项经济活动就被认为是有效率的。

2.免费品和经济品(free goods vs.economic goods)答:(1)免费品也称自由物品,是人们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的物品,如阳光和空气等。

(2)经济品即稀缺物品或供给有限的物品,是人们不能自由取用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

3.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and microeconomics)答:(1)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或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单个企业或厂商,以及单个产品或生产要素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

《经济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5道题)1. 机会成本-解释: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了得到某种资源而放弃的其他资源的最大价值。

2. 边际效用-解释: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效用。

3. 市场均衡-解释:在一定价格下,市场上的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的状态。

4. 完全竞争市场-解释:一种市场结构,其中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商品或服务是同质的,没有单个买卖者能够控制市场价格。

5. GDP(国内生产总值)-解释: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二、填空题(5道题)1.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2. 供给与需求曲线的交点称为(市场均衡点)。

3. 通货膨胀通常通过(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来衡量。

4. 边际收益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带来的总收益的增量)。

5.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包括(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性)。

三、单项选择题(5道题)1. 需求定律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是()。

- A. 正相关- B. 负相关- C. 无关- D. 先正相关后负相关-答案:B2. 在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中,长期的经济利润是()。

- A. 正利润- B. 负利润- C. 零利润- D. 不确定-答案:C3. 下列哪一项是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

- A. 消费者偏好- B. 生产技术- C. 消费者收入- D. 替代品价格-答案:B4. 短期生产函数中,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指的是()。

- A. 随着投入增加,产量一直增加- B. 随着投入增加,产量增加但增速递减- C. 随着投入增加,产量减少- D. 以上都不对-答案:B5. 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是()。

- A. 政府计划- B. 市场机制- C. 企业决策- D. 社会习惯-答案:B四、多项选择题(5道题)1. 下列哪些因素会导致需求曲线的移动?()。

- A. 商品价格变化- B. 消费者收入变化- C. 消费者偏好变化- D. 替代品价格变化-答案:B, C, D2. 下列哪些属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1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经济学主要是研究:( A )A 与稀缺性和选择相关的问题。

B 如何在股票市场赚钱。

C 为什么无法做出选择。

D 用数学方法建立理论模型。

E 没有中央计划的市场经济。

2.当资源不足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时:(B )CCCCA 政府必须决定谁的要求不能被满足。

B 必须有一套市场系统起作用。

C 必须做出选择。

D 价格必定上升。

E 消费者必须具有完全信息。

3.选择具有重要性,基本上是因为:( B )A 选择导致稀缺。

B 用于满足所有人的要求的资源是有限的。

C 人们是自私的,他们的行为是为了个人私利。

D 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影响有限。

E 一个经济要靠市场来解决稀缺性的问题。

4.经济学主要是研究:(E)A 如何在股票市场赚钱。

B 自由市场上的价格。

C 把收入分配给个人。

D 政府对私人部门的影响。

E 面对稀缺性而做出的资源分配决定。

5.稀缺性的主要含义是:( C )A 一个人不应该把今天能买到的东西留到明天来买。

B 需要用政府激活来决定资源的运用。

C 必须做出选择。

D 生活水平会逐渐下降。

E 政府计划无法决定如何运用资源。

6.时间:(E )A 不是稀缺资源,因为永远有明天。

B 与资源分配决策无关。

C 对生产者是稀缺资源,但对消费者不是。

D 对消费者是稀缺资源,但对生产者不是。

E 对任何人都是稀缺资源。

7.经济学是关于个人和国家如何:(E )AAA或EA 用有限的资源满足无限的需求。

B 用无限的资源满足有限的需要。

C 学习变得更无私以解决稀缺性的问题。

D 用无限的资源满足无限的需要。

E 用有限的资源满足无限的需要。

8.稀缺性:(D )A 反映贪婪。

B 显示中央计划权威的必要性。

C 显示自由市场的必要性。

D 需要做出选择。

E 否定了真正的选择。

9.稀缺性意味着:(B )A 竞争是不好的,必须消灭它。

B 决策者必须做出选择。

C 政府必须干预经济。

D 不能让自由市场来做重要的决策。

E 消费者必须抑制他们的贪婪。

10.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E )A 证明只是市场系统可以配置资源。

B 选择最公平的收入分配方法。

C 证明只有计划经济可以配置资源。

D 无限资源的处置。

E 因为资源稀缺而必须做出的选择。

11.当资源有限而需要无限时,人们必须:(A )A 做出选择。

B 使公共利益优先于个人利益。

C 变得不那么贪婪。

D 降低他们的期望。

E 变得更加自给自足。

12.在美国,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的问题主要是取决于:( D )EEE(市场是买者和卖者相互作用并共同影响,,,的机制)A 政府和企业的相互影响。

B 政府的经济顾问。

C 经济中那些最大的公司。

D 经济中那么最富裕的消费者。

E 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私下的相互影响。

13.在美国,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的问题主要由谁来回答?(D )A 政府。

B 生产者。

C 消费者和政府。

D 消费者和生产者。

E 生产者和政府。

14.“美国总消费中投入到医药管理的部分”这个例子谈的是关于:(A )A 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

B 商品如何被生产出来。

C 商品是为谁而生产。

D 消费。

E 规范经济学。

15.在任何时间生产出来的汽车、电视机和比萨饼的数量是以下哪个经济学基本问题的答案?( B )A 商品如何被生产出来。

B 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

C 这些商品是为谁而生产。

D 谁做出经济决策。

E 哪个过程支配着经济决策。

16.在任何时间生产出来的汽车、电视机和比萨饼的数量是以下哪个经济学基本问题的答案?( B )A 商品如何被生产出来。

B 生产什么。

C 这些商品是为谁而生产。

D 谁做出经济决策。

E 哪个过程支配着经济决策。

17.在美国,“一种东西如何被生产出来”这个基本经济学问题主要由谁来回答?(C )A 销售者。

B 购买者。

C 生产者。

D 政府。

E 运气。

18.在美国,商品主要是为谁而被生产?( C )A 想买但又买不起的人。

B 买得起但又不想买的人。

C 想买又买得起的人。

D 需要但又买不起的人。

E 买得起,但既不需要也不想买的人。

19.经济学的四个基本问题可以归结为:(D )A 什么,为谁,何时,为什么。

B 为谁,何时,什么,哪里。

C 如何,什么,何时,哪里。

D 什么,如何,为谁,谁。

E 为什么,什么,哪一种,何时。

20.关于经济如何运作的四个基本问题:(E )A 仅在混合经济中产生。

B 与中央计划经济无关。

C 仅在中央计划经济中产生。

D 与混合经济无关。

E 在各种类型的经济中产生。

21.以下哪个说法是对的?(C )EEEE22.A 经济学四个基本问题只适用于混合经济。

B 经济学四个基本问题只适用于受到调控的经济。

C 经济学四个基本问题与混合经济无关,因为它们基于私利。

D 在混合经济中,经济学四个基本问题由政府来回答。

E 在中央计划经济学中,经济学四个基本问题由政府来回答。

23.在中央计划体制下:(E )A 政府涉及的经济学基本问题仅仅是生产什么商品。

B 政府涉及的经济学基本问题仅仅是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

C 市场体制在不那么复杂的市场发挥作用。

D 稀缺性被消灭了。

E 经济学四个基本问题由政府来回答。

24.经济学家谈到的“混合经济”是指:( B )A 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相互作用。

B 政府和个人都要做出决策。

C 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相互作用。

D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E 消费者和生产者都要做出决策的现象。

25.中央计划经济和混合经济的区别是基于:( A )A 谁来做决策。

B 稀缺性是否存在。

C 与劳动力市场相关的产品市场是重要性。

D 贫困的程度。

E 消费者相对于生产者的重要性。

26.由政府来回答四个经济学基本问题的经济体制被归入以下何种经济?(C )A 混合经济。

B 受到调控的经济。

C 中央计划经济。

D 市场经济。

E 全球经济。

27.“主要依靠个人决策”是描述以下何种经济?(D )A 没有政府的经济。

B 政府角色不重要的经济。

C 中央计划经济。

D 市场经济。

E 无政府状态下的经济。

28.美国是一个____经济的例子,由市场来保证经济的____,政府关注____。

( B )A 中央计划,效率,公平。

B 混合,效率,公平。

C 市场,公平,效率。

D 混合,公平,效率。

E 中央计划,公平,效率。

29.在一个市场经济中,由____来回答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经济学基本问题。

(E )A 销售者。

B 购买者。

C 家庭。

D 企业和政府之间自由的相互作用。

E 企业和家庭之间自由的相互作用。

30.市场:(A )A 允许买者和卖者反映各自需要进行交换。

B 不能解决每种商品生产多少问题。

C 是唯一能回答经济学四个基本问题的机制。

D 不能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

E 消除了稀缺性及与有限资源相关的问题。

31.市场:( C )A 消除了稀缺性。

B 消除了低价商品的稀缺性。

C促成了买者和卖者交换。

D不能解决任何一个经济学基本问题。

E 是解决经济学基本问题的唯一方法。

32.在市场经济中,做出重大决策的是:(D )A 政府。

B 计划机构。

C 买者和政府。

D 卖者和卖者。

E 卖者和政府。

33.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的问题由谁来回答?(D )A 政府。

B 生产者。

C 消费者和政府。

D 消费者和生产者。

E 生产者和政府。

34.在市场经济中,商品是为谁而被生产出来的?(C )A 想买但又买不起的人。

B 买得起但又不想买的人。

C 想买又买得起的人。

D 需要但又买不起的人。

E 买得起,但既不需要又不想买的人。

35.在市场经济中,回答“如何生产”这个经济学基本问题的是:(C )A 卖者。

B 买者。

C 生产者。

D 政府。

E 运气。

36.市场体系不能:(A )A 提供人们想要的所有东西。

B 决定如何生产。

C 决定生产什么。

D 决定为谁生产。

E 将稀缺资源分配于不同用途。

37.下列哪一项对美国政府角色的描述是错的?(B )A 确定了规范厂商和个人行为的法律框架。

B 回答了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这个两个经济学基本问题。

C 提供市场所不能提供的商品和劳务。

D 救济许多生活条件差的人。

E 提供许多年老或患病的人。

38.下列哪一项对美国政府角色的描述是错的?(A )A 回答了如何生产的经济学基本问题。

B 供养许多年老或患病的人。

C 救济许多生活条件差的人。

D 提供市场所不能提供的商品和劳务。

E 确定了规范厂商和个人行为的法律框架。

39.下列哪一项对美国政府角色的貌似是错的?(D )A 供养许多年老或患病的人。

B 救济许多生活条件差的人。

C提供市场所不能提供的商品和劳务。

D 只回答了为谁生产这个经济学基本问题。

E 确定了规范厂商和个人行为的法律框架。

40.经济学中三个主要市场是:(E )A 股票市场,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B 劳动力市场,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

C 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

D 劳动力市场,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

E 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

41.在产品市场上,家庭:( B )A 是商品出售者。

B 是商品购买者。

C 决定如何生产。

D 有时是商品的购买者,有时是商品的出售者。

E 不能决定生产什么。

42.在产品市场上,厂商:(D )A 仅是商品出售者。

B 仅是商品购买者。

C 决定为谁生产。

D有时是商品的购买者,有时是商品的出售者。

E 不能决定生产什么。

43.厂商出售产出的市场被称为:(E )A 资本市场。

B 股票市场。

C 劳动力市场。

D 农工市场。

E 产品市场。

44.在产品市场上,厂商:(A )A 把产出卖个家庭和其他厂商。

B 筹集资金购买投入。

C 从家庭购买投入。

D 把所有产出卖给家庭。

E 家庭把产出卖给政府。

45.家庭在产品市场上是_____,在劳动力市场上是_____,在资本市场上是_____。

(C )A 贷方,消费者,出售者。

B 消费者,贷方,出售者。

C 消费者,出售者,贷方。

D 消费者,出售者,消费者。

E 消费者,购买者,借方。

46.厂商在产品市场上是_____,在劳动力市场上是_____,在资本市场上是_____。

( D )A 出售者,购买者,出售者。

B 出售者,购买者,贷方。

C 购买者,出售者,借方。

D 出售者,购买者,借方。

E 消费者,购买者,贷方。

47.在劳动力市场上,家庭:(B )A 购买劳务。

B 出售劳务。

C 购买厂商产出。

D 购买和出售劳务。

E 贷款给厂商。

48.在劳动力市场上,厂商:(D )A 向家庭出售劳务。

B 筹集资金购买投入。

C 向家庭购买劳务和机器。

D 向家庭购买劳务。

E 向政府出售劳务。

49.在劳动力市场上:(B )A 政府必须加以干预以保证没有剥削现象。

B 家庭向厂商出售劳务。

C 政府和家庭向厂商出售劳务。

D 厂商向家庭出售劳务。

E 厂商和家庭向政府出售劳务。

50.经济学中的三个主要市场是:( A )A 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

B 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产品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