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醇的临床应用
甘露醇在临床的应用

【关键词】甘露醇甘露醇是临床科室最常用的渗透性脱水剂,不但脱水利尿较为理想,而且还有降粘、扩血管、增加肾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及清除自由基、减少细胞膜损害和细胞水肿,性能稳定,无毒副反应,临床应用广泛,本文报告如下。
1 甘露醇的一般性能甘露醇分子量为18.2,分子结构式为碳、氢、氧分子及氢氧羟基、氢氧基组成。
1克甘露醇约容于5.6ml水中,临床上常用的甘露醇剂多为20%溶液。
一般认为8克甘露醇可排出水分100ml,天冷时可有结晶析出,可用800c~1000c热力温溶解冷凉后使用,20%溶液的渗透压为正常血浆的3.66倍。
口服不吸收,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一小部分在肝内转化为糖原,绝大部分经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
在体内几乎不被代谢或代谢缓慢。
静脉给药迅速升高血浆渗透压,引起组织脱水。
相同浓度时分子量愈小所产生的渗透压愈高,有轻度排钠贮钾作用[1][2],是目前认为脱水作用较强、性能稳定、疗效可靠、毒副作用较小的脱水药物。
2 甘露醇的作用机理2.1 脱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作用按渗透压,平衡作用原理,甘露醇静脉给药后,能形成血管内与脑组织间渗透压差,使脑组织脱水,减少颅内容积及颅内压,同时由于血浆渗透压增高,反射性抑制脑脊液的产生及降低血液粘稠度,扩张血容,改善循环,从而减轻细胞水肿,改善细胞代谢功能[3][6],因此甘露醇是目前脑水肿、颅内压增高患者的首选药物。
2.2 利尿作用甘露醇为渗透性利尿药,有扩张肾小动脉,增加肾血流量,经肾小球滤过几乎不被肾小管再吸收,在肾小管保持足够多的水分,经维持其渗透压,导致水和电解质经肾脏排出体外,产生脱水及利尿作用,其利尿作用比尿素强,排泄速度也较快。
2.3 具有抗自由基及细胞膜稳定作用,减少器官组织细胞的损害,特别是脑损害。
70年代初,dompouios等提出自由基学说,认为自由基是脑水肿发病机理中的重要因素,不论何种类型脑水肿均是由于自由基对细胞的过氧化作用所致[5]。
甘露醇的临床应用

甘露醇的临床应用甘露醇是一种具有甜味的醇类物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
它的主要应用包括补液疗法、降颅压、抗氧化、神经保护等方面。
首先,甘露醇被广泛用于补液疗法中。
由于其高渗透压,可以从组织和血液中吸引水分,使细胞外液保持在血管内,增加有效血容量。
这种特性使得甘露醇成为常用的补液剂,用于治疗低血容量性休克、失血性休克等情况。
其次,甘露醇还常用于降低颅内压力和脑水肿。
在脑水肿引起的颅内压升高的情况下,甘露醇能通过渗透作用吸引水分,降低颅内的液体积聚,从而减轻颅内压力。
这一作用常用于治疗颅脑外伤、脑出血、脑肿瘤等引起的颅内压增高的疾病。
此外,甘露醇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氧自由基的产生会引起组织损伤,而甘露醇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的方式保护细胞免受氧自由基的损害。
因此,甘露醇在治疗心肌梗死、肝损伤、急性胰腺炎等具有氧自由基损伤的疾病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
此外,甘露醇还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研究发现,甘露醇能够减轻脑缺血、缺氧引起的神经细胞损伤,降低神经元的死亡率。
这一作用使得甘露醇在中风、心脏手术等会导致脑缺血的情况下有相应的临床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甘露醇虽然有很多临床应用,但也存在不适应症和禁忌症。
例如,甘露醇在重度的肾功能不全、脑出血后阶段和休克性肝炎等情况下是禁用的。
此外,由于甘露醇在体内代谢较慢,长期使用容易引起代谢紊乱,因此使用甘露醇时需注意控制剂量和使用时机。
综上所述,甘露醇是一种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的药物。
它的补液疗法、降颅压、抗氧化和神经保护作用使其在许多疾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使用甘露醇时也需注意控制剂量和使用时机,以确保其安全有效的应用。
甘露醇合理应用规范

药理机制
2、甘露醇的利尿作用:静注甘露醇约 10~15min产生利尿作用,2~3h达高峰。甘 露醇静脉注入机体后,主要分布在细胞外 液,仅有一小部分(约为总量的3%)在肝 脏内转化为糖元,绝大部分(97%)经肾小 球迅速滤过,造成高渗透压,阻碍肾小管 对水的再吸收;同时它能扩张肾小动脉, 增加肾血流量,从而产生利尿作用。(同 时说明甘露醇对糖尿病患者无影响)
为临床常用药,以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 科室为主。
.
药理机制
1、甘露醇的组织脱水作用:通过渗透性脱 水作用,减少组织含水量。 甘露醇静脉注入机体后,血浆渗透压迅速提 高,由于血浆渗透压迅速提高形成渗透压 差,水分从组织中移向血循环,由肾脏排 出,使细胞内外液量减少,从而达到减轻 水肿、降低压力(尤其是颅内压、眼内压、 脑水肿)的目的。
.
关于用法用量问题
2、 针对合并心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大剂量 甘露醇使肾血管收缩增加心肾负担。小剂 量甘露醇扩容,利尿,扩张肾血管,对肾 脏有保护作用,因此小剂量甘露醇对心肾 功能损害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
关于用法用量问题
3、用量小脱水、降压作用就小,用量大、 滴速快其副作用就相应增高。应根据患者 的具体情况认真对待。并要考虑其基础疾 病,用量需个体化。有心功能不全、冠心 病、肾功能不全倾向的要慎用,可联合使 用速尿。并根据不同情况适当加用速尿或/ 和白蛋白。如果患者有明显的心,肾疾病 应优选速尿。
4、甘露醇具有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 提高红细胞变形性,而促进组织水平的氧 转运,有益于改善脑梗死和脑出血周围的 脑水肿。对既往有脑梗死的患者不会引起 血液浓缩,加重脑缺血。
.
甘露醇应用要点
5、甘露醇不能或很少进入脑细胞内,因此 用药后,一般无反跳现象,为防止反跳现 象,在2次甘露醇用药期间,静脉注射1次 高渗葡萄糖或地塞米松,以维持其降颅压 作用。
甘露醇临床应用指南

甘露醇临床应用指南
一、甘露醇概述
甘露醇是一种天然的多糖衍生物,主要从玉米、大豆和高淀粉中分解
得到。
甘露醇具有多种活性,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衰老、降低血液胆固醇、抗血管紧张素受体等特性。
它在全球都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临床
治疗中。
二、甘露醇临床应用
1.用于抗炎
甘露醇具有抗炎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炎性疾病,如骨关节炎、类风湿
关节炎、糖尿病性足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研究表明,甘露醇能够增加
炎性疾病患者的活动范围,减少疼痛,减轻炎症反应,改善骨关节的功能。
2.用于抗氧化
甘露醇具有抗氧化作用,可用于抗衰老和抗损伤。
它能够阻止自由基
的形成,增强细胞抵抗氧化的能力,避免细胞受到氧化损伤,从而延缓衰老。
研究表明,甘露醇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同
时能够提高免疫功能,降低感染病的发病率。
3.用于改善血管紧张素受体功能。
甘露醇的应用

5、使用时间:一般7±3天,个别严重者14±3天。合并肺部感染或频
繁癫痫发作,常因感染、中毒、缺氧等因素,而使脑水肿加重,脱水 剂的应用时间可适当延长。
甘露醇的反跳机理及防范措施
• 1、甘露醇的半衰期为(1.23±0.22)h,分布容积(Vd)为426.79ml, 药物动力学特性表现在体内消除快,分布不很广泛。有学者研究表明, 脑脊液中甘露醇的排出比血清中甘露醇的排出慢,甘露醇可以透过血 脑屏障,并在脑脊液中滞留,当血中甘露醇浓度降低时,脑脊液中甘 露醇仍保持较高浓度,形成新的渗透梯度,从而引起脑压反跳。反跳 时间多在给药后1小时。
甘露醇的反跳机理及防范措施
• 3、颅内高压患者静注甘露醇降脑压时,剂量以400mg/kg,输入速 率不要超过50mg/(kg•min)为宜,这样既可达到最佳降压效果,又 可防止脑压反跳。
甘露醇的应用要点
• 1、因为甘露醇应用后先发生短暂性高血容量(吸收组织液进入血管 内),而可能使血压升高,故对同时伴高血压者,在用甘露醇前,可 先用速尿将血容量调整后,再用甘露醇,以避免不良反应产生。 2、脑血管疾病伴心功能不全者用甘露醇应慎重,以免因输入过快或 血容量增加而诱发心力衰竭(心衰)。
甘露醇的副作用
• 副作用:给药速度过快时,部分病人出现头痛、眩晕、心律失常、畏 寒、 视物模糊和急性肺水肿等不良反应。能引起低钾,原有心功能 不全者,易诱发心衰。血尿、肾功不全、肾功衰竭等。剂量过大,偶 可发生惊厥。避免药物外渗致局部肿痛,甚至组织坏死。
甘露醇治疗老年人急性脑卒中的不良反应
•一 急性肾功能衰竭:
甘露醇的用量问题
• 2、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往往合并心肾功能的损 害,大剂量甘露醇使肾血管收缩增加心肾负担。小剂量甘露醇扩容, 利尿,扩张肾血管,对肾脏有保护作用,且小剂量甘露醇降颅压作用 与大剂量相似,因此小剂量甘露醇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是安全有效的
最详细的甘露醇临床应用指南doc

最详细的甘露醇临床应用指南doc甘露醇是一种常用的利尿剂和渗透剂,常用于临床上治疗脑水肿、急性肺水肿等疾病。
下面是一份详细的甘露醇临床应用指南。
一、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脑水肿、急性肺水肿、高血压危象、急性肾衰竭等。
禁忌症:高血容量状态、严重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明显脑疝、甲醛代谢障碍等。
二、用药原则1.起始剂量视病情和患者特点而定,一般为1g/kg;如有必要可按需要迅速加药,但总剂量一般不超过2g/kg。
2.给药速度应慢,通常15-20分钟内给药完毕。
3.注射速度过快易发生肺水肿、甲醛中毒等。
给药期间监测尿量、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
三、应用指南1.脑水肿的治疗:轻、中度脑水肿:起始剂量为1g/kg,每6-8小时维持剂量为0.25-0.5g/kg。
重度脑水肿:常规剂量为1-1.5g/kg,必要时每4-6小时可再加药至总剂量2g/kg。
2.急性肺水肿的治疗:起始剂量为1g/kg,每6-8小时维持剂量为0.25-0.5g/kg。
注射速度过快可引起肺水肿,应慎重。
严密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听诊肺部啰音等。
3.高血压危象的治疗:可通过降低颅内压力、血管扩张作用降低血压。
起始剂量为1g/kg,如果血压有效下降,可减少维持剂量至0.25-0.5g/kg。
4.急性肾衰竭的治疗:甘露醇可改善肾实质血流灌注,提高尿量,减轻肾脏损伤。
起始剂量为1g/kg,每6-8小时维持剂量为0.25-0.5g/kg。
注意事项:1.甘露醇为高渗透物质,应注意监测血浆渗透压,若渗透压过高可能引起脱水。
2.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患者应减少剂量,不能代谢甘露醇可能引起甲醛中毒。
3.对甘露醇过敏者禁用。
4.甘露醇具有利尿和渗透作用,应注意监测尿量、电解质水平等。
5.甘露醇对静脉液稀释后应尽快用完,避免细菌污染。
典型病例:一、张,男性,65岁,脑水肿病史:张因中风住院,出现急性脑水肿症状。
治疗方案:给予甘露醇1g/kg,缓慢静脉注射,监测尿量和生命体征。
甘露醇临床应用指南

甘露醇临床应用指南甘露醇是一种常用的渗透性利尿剂,临床应用广泛。
以下是甘露醇的临床应用指南。
1.适应症:甘露醇适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1)急性肾衰竭:甘露醇可以通过增加尿液的渗透压,减轻肾脏负担,促进尿液的排出,有利于肾脏功能的恢复。
(2)高血压急症:甘露醇可以通过渗透性利尿作用,减少体液负荷,从而降低血压,减轻心脏和血管的负担。
(3)颅内压增高:甘露醇可以通过渗透性利尿作用,降低血浆渗透压,减少血容量,降低颅内压,预防或改善脑水肿。
(4)急性肺水肿:甘露醇可以通过渗透性利尿作用,减少肺组织内液体积聚,降低肺血管阻力,改善肺功能。
2.用药剂量与途径:(1)成人剂量:通常剂量为0.5-1g/kg,缓慢静脉注射,一次性给药,必要时可重复使用,但总剂量不应超过250g/日。
(2)儿童剂量:通常剂量为0.5-1g/kg,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可重复使用,但总剂量不应超过100g/日。
(3)使用方法:甘露醇应以25%浓度注射液使用,每次剂量需加入相应量的葡萄糖溶液(如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适当浓度,通常为5-10ml甘露醇注射液+20-25ml葡萄糖注射液,缓慢静脉注射。
3.注意事项:(1)应用前应核实病因,评估患者的尿液排出情况、血容量和电解负衡情况,必要时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
(2)应尽可能避免使用过高浓度的甘露醇,一般建议使用25%浓度。
(3)甘露醇治疗的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尿液排出量、血钠、电解负衡、肝肾功能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
(4)不宜与其他渗透性利尿剂(如甘油和异甘醇)合用,以免增加肾脏负担。
(5)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儿童用药应特别谨慎。
(6)对甘露醇过敏者禁用,对心功能不全、肺病严重或已出现脑疝征象的患者慎重使用。
4.不良反应:甘露醇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恶心、呕吐、体重下降等。
少见的不良反应有:心力衰竭、低血压、心律失常、肺水肿等。
部分患者在短时间内高剂量使用甘露醇后,可能会导致颅内高压或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临床甘露醇应用指南最新

临床甘露醇应用指南最新甘露醇是一种常用的降颅压药物,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指导医务人员正确地应用甘露醇,提高治疗效果,特编撰此甘露醇应用指南,以供临床参考。
一、适应症1. 颅内压升高引起的脑水肿,如脑出血、脑外伤等。
2. 严重高血压性脑病。
3. 急性肾功能损害。
4. 全身性水肿。
二、禁忌证1. 过敏史及对甘露醇过敏者。
2. 代谢性酸中毒。
3. 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
4. 收缩性心包心包炎。
5. 脱水及高渗状态。
三、用法用量1. 静脉滴注,一般剂量为20%甘露醇20-100g/d,大剂量还应观察有无持续间歇性呼吸不规则、呼吸节律混乱、脉搏增速、肌张力减低、瞳孔散大等体征,如有上述体征,需立即停药或减量。
2. 如需连续使用,剂量宜减半,用药次数宜逐渐减少。
3. 不宜与多巴胺、甲磺酸肾上腺素等药物混合使用。
四、注意事项1. 使用甘露醇应根据患者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慎用大剂量、长时间或反复应用。
2. 静脉用药时应慢速注射,以减少发生反应的可能性。
3. 应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变化,如血压、心率、尿量等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4. 甘露醇使用前需注意有无尿量减少、心功能不全、严重高钾血症等情况。
五、药物作用机制甘露醇主要通过渗透作用减少脑血管内血浆组分,降低脑血容量,使小脑动脉和椎动脉平均动脉压降低,从而降低颅内压。
六、不良反应1. 心血管系统:高容量应用时可出现心脏负荷过重,导致心功能不全。
2. 水电解质紊乱:可引起高钠血症、低钾血症等情况。
3. 神经系统:高剂量应用时可导致头痛、昏迷等症状。
4. 口干、口渴等普遍不适症状。
临床上甘露醇作为一种重要的脑血容量减少药物,应用广泛。
医务人员在使用过程中需仔细阅读说明书,准确掌握用药适应症、禁忌症、剂量等信息,做到“用药安全、疗效明显”。
希望此指南能对临床医务工作者有所帮助,提高甘露醇的正确应用率,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的治疗和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露醇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甘露醇临床应用
甘露醇,在体内不能分解代谢。
利用其高渗作用,促进组织内水分回流入血管,是组织脱水,同时,以原型从尿中排出,带走大量水分而起到利尿作用。
在常用的脱水剂中,甘露醇作用最快最强,故长期备受推崇,广泛在临床使用。
本文综述该药在临床中的一些应用,希望能在临床合理使用中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
魏艺明等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治疗组给予静滴甘露醇125 ml和注射用血栓通(冻干)0.4g,对照组给予静滴用6%的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川芎嗪注射液。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7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7天后a、b 两组bun、cr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b组患者bun、cr值低于a组(p0.05),两组均无治愈病例。
发病第30天,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均100%,但试验组的治愈率63.33%(19/30),而对照组的治愈率34.48%(10/29),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复方甘露醇注射液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度面神经炎临床治愈率显著,安全性好。
预防静脉炎
李琼将96例静滴甘露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8],每组48例,每天静滴甘露醇150~200g。
研究组将甘露醇加温至37℃左右,然后静滴;对照组按常规输入甘露醇。
结果:研究组患者中发生静脉炎
12.5%;对照组发生静脉炎93.7%;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静滴加温甘露醇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了留置针的保留时间。
甘露醇在体内不能分解代谢。
利用其高渗作用,促进组织内水分回流入血管,使组织脱水,同时,以原型从尿中排出,带走大量水分而起到利尿作用。
在常用的脱水剂中,甘露醇作用最快最强,故长期备受推崇,广泛在临床使用。
本文综述该药在临床中的一些应用,希望能在临床合理使用中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魏艺明,钱益娟.甘露醇、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疗效观
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6):138.
2吴贵平,沙龙金,曾文胜,等.高血压脑出血早期应用甘露醇治疗的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12,18(2):195-198.
3陈士东.甘露醇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43例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0):1986-1987.
4纪青.早期应用甘露醇治疗重症小儿手足口病86例临床分析
[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4):159.
5刘会强.东莨菪碱与甘露醇联合治疗婴幼儿肺炎呼吸衰竭24例
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5):297-298.
6龙兴华.口服甘露醇治疗便秘127例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
药,2012,5(1):106.
7王红洲,王万华,毛慧慧,等.复方甘露醇联合糖皮质激素治
疗重度面神经炎的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9(9):1074-1075.
8李琼.结核性脑膜炎静滴不同温度甘露醇预防静脉炎效果评价
[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6:34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