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干部培训网络学院 2类 《三国演义》与中国智慧 考试 答案 (下)(100分)
《三国演义》与中国智慧

《三国演义》与中国智慧•上篇试卷[考试时限]:60分钟[分数]:96分1、《三国演义》的创作与流传过程,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古典小说“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的特色。
正确错误2、中国古典小说有丰富的民间传统,小说的起源和发展都离不开民众的审美需要和审美创造。
正确错误3、民众的审美要求对我国古典小说民族风格的形成和艺术的成熟,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正确错误4、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正确错误5、罗贯中“有志图王”,参加过元末反元斗争。
正确错误6、古典小说的思想内容往往是精华与糟粕杂糅在一起的,需要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加以鉴别。
正确错误7、儒家学说作为官方意识形态,核心的关键词就是“仁政德治”。
正确错误8、梅敬忠教授指出,我们今天看到的最完整,也是最流行的《三国演义》文本是清朝初年毛宗岗父子的版本,其对罗贯中《志通俗演义》重新加以修订,改变原来本子中很多松散拖沓之处,让全书更加紧促畅达,篇幅也增加到了上百万字。
正确错误9、清朝统治者对作为“忠”“义”化身的关羽大加褒封,直至“关圣帝君”,地位崇高无比,起到了凝聚满蒙等各民族人心的特用。
正确错误10、《三国演义》取材于东汉末年和魏、蜀、吴三国兴亡史,自黄巾起义一直到西晋王朝诞生。
正确错误11、《三国演义》形象生动地呈现了“仁政德治”社会政治理想的基本观念。
正确错误12、《三国演义》对服务于政治目标之军事斗争的睿智抒写与精彩展现,构思奇巧,启人心智。
正确错误13、《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虚伪、奸诈、残忍,极端利己主义。
正确错误14、“尊刘抑曹”是《三国演义》的一个大主题。
正确错误15、在关羽身上,“忠”和“义”并不是结合在一起的。
正确错误16、《论语》是孔子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首创语录体。
正确错误17、《三国演义》是一部形象生动的《三国志》文学阐释文本。
正确错误18、关羽名震儒释道三界,民间对关羽的信仰至为深刻。
正确错误19、孔子的思想以“和”为核心。
50道三国演义测试题带答案2

1. 问:赤壁之战发生在哪年,对魏蜀吴三分天下的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公元208年,导致曹操北撤,三国鼎立。
2. 问:官渡之战中袁绍与谁决战,并导致了什么后果?答:与曹操决战,袁绍势力衰败,曹操统一北方。
3. 问:刘备在何地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答:隆中,访得卧龙。
4. 问:定军山之战的主帅是谁,有何历史意义?答:夏侯渊,标志着曹操势力在西线的衰退。
5. 问:关羽卖绿豆是在什么情境下,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答:欲擒故纵之计,显示智谋。
6. 问:赵云单骑救阿斗发生在何战役,其英勇如何体现?答:长坂坡之战,孤身护主,勇武无双。
7. 问:谁在麦城被孙权的军队俘虏并处死,其影响如何?答:关羽,导致刘备东征。
8. 问:吕布背叛丁原,投奔了谁,这一行为带来了什么后果?答:投奔董卓,引发连环背叛。
9. 问:孟德新书是由谁所著,对后世有何种影响?答:曹操,为兵法研究提供资料。
10. 问:诸葛亮收姜维是在什么时候,目的何在?答:北伐期间,传承智者之志。
11. 问:三国时期,黄承彦和谁合称为“北地王”?答:马超,共守西凉。
12. 问:在逍遥津之战中,张辽以少胜多击败了谁,有何影响?答:孙权,巩固了曹魏东线。
13. 问:吕布被谁缢死在白门楼,此事对曹魏有何影响?答:曹操,除去心腹大患。
14. 问:关羽的青龙偃月刀重多少,象征着他的什么特质?答:八十二斤,象征其武艺超群。
15. 问:张飞在桥上一声吼,喝退了谁的大军?答:曹操,展现了其威猛。
16. 问:“火烧连营”是在哪场战役中发生的,对蜀汉有何影响?答:赤壁之战,确立了蜀汉立国的基础。
17. 问:庞统死在何处,其死亡对刘备有何影响?答:落凤坡,刘备失一臂助。
18. 问:关羽的赤兔马最早是谁的坐骑,它的传说背景是什么?答:吕布,象征英雄与良驹。
19. 问:诸葛亮三气周瑜,周瑜因何而死?答:气愤吐血,展现智斗。
20. 问: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领导者是谁,影响如何?答:张角,动摇了汉朝统治基础。
《三国演义》知识题库(有答案)精品文档14页

三国演义知识题库《三国演义》知识一1、《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2、《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智退司马懿、挥泪斩马谡等.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双股锏的刘备,使丈八蛇矛枪的张飞和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5、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6、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
例如: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空城计。
7、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2)(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3)(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4)(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5)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8、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战役是赤壁之战。
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曹操、周瑜。
9、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成语:三顾茅庐人物及故事:刘备三请诸葛亮成语:身在曹营心在汉人物及故事:徐庶人在曹营不献一策等10、“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
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
这个故事是青梅煮酒11、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赤壁之战;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失街亭一事。
《三国演义》与中国智慧(下)100分

《三国演义》与中国智慧(下)100分《三国演义》与中国智慧(下)100分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1. 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指出的,以权术相驭人才者是下列哪位?A.曹操B.刘备C.孙权D.孙策2. 《菊与刀》的作者是以下哪位?A.赖斯B.伊藤宪一C.时殷弘D.本尼迪克特3.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这是《三国演义》中哪位将领对诸葛亮的建言?A.马谡B.魏延D.马岱4. 在世界三大兵书中,出自日本的是()A.《孙子兵法》B.《战争论》C.《五轮书》D.《菊与刀》二、多选( 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1. 以下哪些属于中国传统四大奇书?A.《三国演义》B.《金瓶梅》C.《西游记》D.《红楼梦》2.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指的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三、判断(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1. 梅敬忠教授指出,刘备在东吴招亲的故事充满了迷人的智慧,总体来看,诸葛亮和周瑜在招亲的故事中充分发挥了聪明才智,只不过水平有高低。
错误2. 梅敬忠教授指出,《三国演义》在书写战争和政治争斗中,魏、蜀、吴三国模式已经成为一种清晰明了的格局——敌我友三国。
正确错误3. 梅敬忠教授指出,《三国演义》展示的是东汉末年到魏晋时代,政治军事大舞台上各类人才盛大表演。
正确错误4. 梅敬忠教授指出,在儒家治国思想确定为治国安邦的核心理念之后,不管是外儒内法,还是儒法兼通或者是儒佛道三教合一,如何选拔与合理配置治理之才,发挥人才的最大功用,始终是统治者不得不高度重视的政治课题。
三国演义考试题及答案大全试卷

三国演义考试题及答案大全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A. 罗贯中B. 施耐庵C. 吴承恩D. 曹雪芹答案:A2. 《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个人物是?A. 刘备、关羽、张飞B. 曹操、孙权、刘备C. 关羽、张飞、赵云D. 刘备、诸葛亮、周瑜答案:A3. 下列哪个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A. 诸葛亮B. 曹操C. 孙权D. 孙悟空答案:D4. “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哪个战役中?A. 赤壁之战B. 官渡之战C. 长坂坡之战D. 夷陵之战答案:A5.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字是什么?A. 孟德B. 子龙C. 翼德D. 云长答案:A6. “三顾茅庐”的故事中,刘备三次拜访的是谁?A. 诸葛亮B. 司马懿C. 周瑜D. 庞统答案:A7. “空城计”是诸葛亮用来对付谁的计策?A. 曹操B. 司马懿C. 周瑜D. 孙权答案:B8. “火烧连营”是哪位将领的计策?A. 诸葛亮B. 周瑜C. 陆逊D. 庞统答案:C9.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指什么?A. 挟持皇帝,以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B. 挟持诸侯,以诸侯的名义发号施令C. 挟持大臣,以大臣的名义发号施令D. 挟持百姓,以百姓的名义发号施令答案:A10. “过五关斩六将”的主人公是谁?A. 赵云B. 关羽C. 张飞D. 刘备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另外三部是《____》、《____》和《____》。
答案:《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2. 《三国演义》的故事背景是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的历史时期,主要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____。
答案:政治和军事斗争3.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被尊称为“卧龙”,他的字是____。
答案:孔明4. “温酒斩华雄”的故事中,斩杀华雄的是____。
答案:关羽5.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中,他与____共饮。
三国演义考试题库及答案

三国演义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A. 罗贯中B. 施耐庵C. 吴承恩D. 曹雪芹答案:A2. 《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卧龙”的是哪位人物?A. 司马懿B. 诸葛亮C. 周瑜D. 庞统答案:B3. 《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位英雄分别是?A. 刘备、关羽、张飞B. 刘备、关羽、赵云C. 刘备、张飞、赵云D. 刘备、赵云、黄忠答案:A4.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字是什么?A. 孟德B. 子龙C. 云长D. 翼德答案:A5. 《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主要指挥者是谁?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周瑜答案:D二、填空题1.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余三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2.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谋士中,被称为“鬼才”的是________。
答案:郭嘉3. 《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军师诸葛亮的字是________。
答案:孔明4. 《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武器是________。
答案:青龙偃月刀5. 《三国演义》中,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败的对手是________。
答案:袁绍三、简答题1. 简述《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故事。
答案:刘备为了请出隐居的诸葛亮,三次亲自前往隆中拜访。
前两次诸葛亮都不在家,第三次刘备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并成功说服他出山辅佐自己,共同实现兴复汉室的大业。
2. 描述《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经过。
答案: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曹操与孙权、刘备联军之间的一场决定性战役。
曹操统一北方后,意图南下统一全国,但在赤壁遭遇孙刘联军的顽强抵抗。
联军利用火攻战术,成功击败曹操的大军,曹操被迫撤退,从而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3. 简述《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故事。
答案:空城计是诸葛亮在面对司马懿大军压境时,采取的一种心理战术。
诸葛亮命令城门大开,自己坐在城楼上弹琴,表现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三国演义考试题及答案

三国演义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A. 罗贯中B. 施耐庵C. 吴承恩D. 曹雪芹答案:A2. 《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卧龙”的是哪位人物?A. 曹操B. 刘备C. 诸葛亮D. 孙权答案:C3. “桃园结义”的故事发生在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汉朝D. 秦朝答案:C二、填空题1.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著名谋士是_______。
答案:郭嘉2. 刘备、关羽、张飞在_______结为兄弟。
答案:桃园3. 《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火攻计策是由_______提出的。
答案:周瑜三、简答题1. 简述《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故事。
答案:刘备三次上山拜访隐居的诸葛亮,希望他能出山辅佐自己。
诸葛亮最终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决定下山帮助刘备。
2. 描述《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经过。
答案:赤壁之战是曹操与孙刘联军之间的一场大战。
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意图统一江南。
孙刘联军在周瑜和诸葛亮的指挥下,利用火攻战术,成功击败了曹操的大军。
四、论述题1. 论述《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形象及其历史影响。
答案: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塑造为一位极具野心和智谋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控制了汉室朝廷,统一了北方。
曹操的治国理念和用人之道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形象也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代表之一。
2. 分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智谋及其对蜀汉的影响。
答案: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深远的战略眼光,在《三国演义》中多次帮助刘备和蜀汉转危为安。
他的“草船借箭”、“空城计”等计策展现了其非凡的智慧。
诸葛亮对蜀汉的影响深远,他的治国理念和军事才能为蜀汉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国演义测试题及答案.docx

三国演义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A. 罗贯中B. 施耐庵C. 吴承恩D. 曹雪芹答案:A2. 下列哪一位不是三国时期的君主?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董卓答案:D3. 《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卧龙”的是?A. 诸葛亮B. 庞统C. 司马懿D. 周瑜答案:A4. “桃园三结义”中,刘备、关羽和张飞结拜的地点是?A. 桃园B. 竹林C. 松林D. 梅林答案:A5. 《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火攻计策是由谁提出的?A. 诸葛亮B. 周瑜C. 黄盖D. 曹操答案:B二、填空题6.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著名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出自其作品______。
答案:短歌行7. 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诸葛亮在五丈原去世,他临终前推荐了______作为自己的继任者。
答案:姜维8.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指的是他控制了______。
答案:汉献帝9. 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是指刘备三次上山请______出山辅佐自己。
答案:诸葛亮10. 《三国演义》中,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在______与刘备和张飞重逢。
答案:古城三、简答题11. 简述《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大致过程。
答案: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东吴和蜀汉联军对抗曹操的一场重要战役。
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意图一举统一中国。
联军在周瑜和诸葛亮的指挥下,利用火攻战术,在赤壁大败曹操,曹操被迫撤退,这场战役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12. 描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空城计”。
答案:空城计是诸葛亮在面对司马懿大军压境时,因城中兵力不足,采取的一种心理战术。
诸葛亮命令士兵打扫城门,自己则在城楼上弹琴,表现出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
司马懿怀疑有伏兵,不敢贸然进攻,最终选择撤退。
四、论述题13. 分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形象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答案:略五、判断题14. 《三国演义》是一部完全基于历史事实的小说。
答案: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与中国智慧(下)(100分)
一、单选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在《三国演义》中,占有“地利”,经略江东的是下列哪位?
A.董卓
B.曹操
C.刘备
D.孙权
2. 《菊与刀》的作者是以下哪位?
A.赖斯
B.伊藤宪一
C.时殷弘
D.本尼迪克特
3. 在世界三大兵书中,出自日本的是()
A.《孙子兵法》
B.《战争论》
C.《五轮书》
D.《菊与刀》
4. 中国大智慧包括外王和内圣两个层面,下列不属于外王层面的是()
A.格物
B.齐家
C.治国
D.平天下
二、多选 ( 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
1. 根据梅敬忠教授所讲,以下哪些属于《三国演义》中刘备的“旗帜”?
A.以“挟天子以令诸候”为旗帜
B.有“地利”,以经略江东为旗帜
C.自封汉室之胄,以兴复汉室为旗帜
D.谋“人和”,以“仁政德治”、“以人为本”为旗帜
2.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指的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三、判断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毛泽东主席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指出,我们要分辨真正的敌友,不可不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作一个大概的分析。
正确
错误
2. 法国思想家德•托克维尔曾指出,有多少道德体系和政治体系经历了被发现、被忘却、被重新发现、被再次忘却、过了不久又被发现这一连续过程,而每一次被发现都给世界带来魄力和惊奇,好象它们是全新的,充满了智慧。
正确
错误
3. 梅敬忠教授指出,《三国演义》在展示谋略文化中,特别推崇具有战略思维眼光的大谋略。
正确
错误
4. 梅敬忠教授指出,诸葛亮的隆中决策,分析天下大事,提出据蜀、联吴、抗魏的大战略,奠定了蜀汉崛起的基础,意义非常深远。
正确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