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语文教案-阅读链接_冀教版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封面)
授课学期: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学科名称:
语文
教材版本:
冀教版
班级:
六二班
任课教师:
李志虹
教学格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滦南县第三实验小学教导处制
课题
《长江之歌》
课时
一课时
授课地点
本班教室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四个生字,理解生词的基本含义。
预设作业
搜集并阅读与长江有关的文章和介绍,熟读诗歌,了解诗歌大意。
让家长和老一辈人讲一讲有关长江的故事,对了解为什么说长江是母亲河打下基础。
自学字词,理解诗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与
内容
教学初设
我的教学探究
听《长江之歌》这首歌及放映有关长江资料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长江的壮观美丽。
师:同学们,当我们口中吟唱起“长江之歌”时,你一定会难抑激动的心情,现在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走进这首诗歌。
生:“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师:你可知道长江两岸有着多少中华儿女,从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呢?
生:我知道有三亿人口生活在长江两岸。
生:我可以体会到长江哺育了千万人民,灌溉着良田万顷,滋润了两岸的泥土,我们吮吸着她的乳汁,沐浴着她的恩泽。
(b)关键还要有阳光的照射,只要阳光射到池底时,这些反光镜才会显出各种美丽鲜艳的颜色。
师:是啊,美丽的五彩池加上艳丽多彩的池水,构成了四川藏龙山五彩池特有的迷人风光,其实五彩池周围的景色也很迷人,你能想象那幅画面吗?带着想象读一读吧!
六级上册冀教版语文第一单元阅读链接

高潮
主人公发现了老班长的秘密, 老班长因为长期的饥饿和劳累
已经奄奄一息。
结尾
主人公和其他伤员照顾老班长 ,最终老班长牺牲自己,让主 人公和其他伤员喝上了鱼汤。
05
阅读材料四:《将相和》
历史背景解析
战国时期
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各国纷争不断,社会动荡 不安。
秦国崛起
秦国逐渐崛起,成为各国的威。赵国为了自保, 与其他国家结盟抗秦。
全。
03
阅读材料二:《我的战友邱少云 》
写作背景
时代背景
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作者作为志愿军的 一员,亲身经历了这场战争,并以此为背景创作了《我的战友邱少云》。
个人经历
作者在战争中与邱少云有过密切接触,对其英雄事迹深感钦佩,决定以此为题 材,通过文字表达对战友的怀念和敬意。
主人公
一名年轻的红军战士,受伤后被 老班长照顾。
伤员
其他几名受伤的红军战士,与主 人公一起被老班长照顾。
故事情节分析
01
02
03
04
开头
主人公和几名伤员在草地中迷 路,老班长发现后带领他们找 到了一个可以栖身的地方。
发展
老班长钓鱼给伤员们补充营养 ,主人公发现老班长自己没有 吃鱼,而是吃草根和鱼骨头。
相互依存和影响。
主题二:传统与现代
另一主题是传统与现代的交融,阅读 材料中涉及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 的传承和创新。
主题三:家庭与成长
本单元还关注了家庭对个人成长的影 响,以及个人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 定位。
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与思考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理解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动态的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1至4单元)

小学语文冀教版新课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单元说明轻轻翻开这本散发着浓浓墨香的课本,我们便开始了一次远行。
随着一篇篇优美的文字我们纵情于山水之间,领略着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自然山水在文化的浸润与熏陶中,增添了一丝神秘;文化的传承与博大,让大自然的神奇尽显风姿。
留连于山光水色、亭台楼阁之中,我们的心灵受到滋养,眼界得到开阔,胸怀变得博大,那就让我们从现在出发吧!《长江之歌》将让我们领略到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母亲河,走近那壮丽雄奇、举世无双的大峡谷,感受她穿越古今、亘古不变的豪迈情怀,触摸她默默无闻、无怨无悔的母亲情愫。
让我们用无限的赞美与最真诚的祝福歌颂她吧!《五彩池》则把我们带到了四川省松潘县藏龙山上,让我们亲身感受那“世外桃源”般的神奇。
水池形状千姿百态,池水颜色五彩斑斓,再加上水池周围色彩绚烂的花朵,这幅浑然天成的美景怎不让人感到如入仙境呢?《七月的天山》这则游记让我们置身于一种抛却喧闹之后的寂静、远离酷暑之中的清爽、洗尽雕琢之余的纯朴之美中,这样一次旅行让我们的心灵也随之接受了一次洗礼。
《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水乡优美的画卷。
徜徉其中,我们被绍兴水乡的精灵——乌篷船,深深吸引,流连其间,我们为那五千座姿态万千的桥而叹服,心底深深地羡慕绍兴孩子能够坐在桥上听故事的经历。
油然而生一种感慨:绍兴,真美!《山海关》则把我们带到了一个雄伟壮观、地势险要的关口,展示了它千年雄关的巍峨气势。
随着作者抚今追昔,我们也不禁为那些捍卫国土的英雄而肃然起敬。
《阅读链接》为我们展示了中国独特的楼文化,让我们走近中国名楼,来感受它们丰富的人文内涵吧!这一次旅行,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相信这趟旅行也将为你的人生打下另一番底色,抑或开启了你的心智。
这不过是一个开始!1.长江之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本课四个生字,理解生词的基本含义。
2、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多媒体资料,在美读中品赏领悟诗歌内容。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冀教版教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冀教版教案《草原》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大意,分析课文结构。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讨论、问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
(3)学会生字词。
2.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课文结构的分析。
三、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2.生字词卡片3.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展示草原的美景,引导学生说出对草原的印象。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草原知识。
二、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3.学生分组朗读,体会课文的语言美。
三、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四、分析课文结构1.学生自主分析课文结构。
3.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五、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
2.学生组内交流,讨论生字词的意思。
3.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做好笔记。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二、深入理解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三、巩固生字词1.学生默写生字词。
2.教师检查学生默写情况。
3.学生互相纠正错误,共同提高。
四、拓展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创作一首关于草原的诗歌。
2.各组分享自己的诗歌,全班同学共同评价。
五、课堂小结2.教师强调重点知识点。
3.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六、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小组作业:每组准备一篇关于草原的演讲稿,下节课分享。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套教案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套教案冀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套教案1、长江之歌2、五彩池3、七月的天山4、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5 、山海关阅读链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综合学习(一)6、穷人7、最美好的礼物8、有月亮的晚上9、成全一棵树10、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阅读链接爱的絮语综合学习(二)我的小笔头11、《心的翅膀》教学设计12 、百合花开13、世界边沿在哪儿14、壮哉,少年游15、为“我不能”举行葬礼阅读链接—学会乐观综合学习(三)姚振函简介16、世界儿童和平条约17、相片18、将军与孤女19、阳光下的皮肤20、地球万岁阅读链接—不能忘却的圆明园综合学习(四)小学语文冀教版新课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单元说明轻轻翻开这本散发着浓浓墨香的课本,我们便开始了一次远行。
随着一篇篇优美的文字我们纵情于山水之间,领略着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自然山水在文化的浸润与熏陶中,增添了一丝神秘;文化的传承与博大,让大自然的神奇尽显风姿。
留连于山光水色、亭台楼阁之中,我们的心灵受到滋养,眼界得到开阔,胸怀变得博大,那就让我们从现在出发吧!《长江之歌》将让我们领略到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母亲河,走近那壮丽雄奇、举世无双的大峡谷,感受她穿越古今、亘古不变的豪迈情怀,触摸她默默无闻、无怨无悔的母亲情愫。
让我们用无限的赞美与最真诚的祝福歌颂她吧!《五彩池》则把我们带到了四川省松潘县藏龙山上,让我们亲身感受那“世外桃源”般的神奇。
水池形状千姿百态,池水颜色五彩斑斓,再加上水池周围色彩绚烂的花朵,这幅浑然天成的美景怎不让人感到如入仙境呢?《七月的天山》这则游记让我们置身于一种抛却喧闹之后的寂静、远离酷暑之中的清爽、洗尽雕琢之余的纯朴之美中,这样一次旅行让我们的心灵也随之接受了一次洗礼。
《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水乡优美的画卷。
徜徉其中,我们被绍兴水乡的精灵——乌篷船,深深吸引,流连其间,我们为那五千座姿态万千的桥而叹服,心底深深地羡慕绍兴孩子能够坐在桥上听故事的经历。
阅读1 教学设计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教材: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江山如此多娇板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次阅读链接从另一个视角——楼,亮出了祖国风光的另一张名片。
开篇介绍了楼的发展史,从开始多用于军事目的到发展为园林艺术建筑,以及由此衍生的登楼远眺、吟诗歌赋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习俗。
故中国历代名楼皆有名诗佳作千古传唱,文中列举的三大名楼能够享誉海内外,岳阳楼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盛誉,被世人赞为“千古名胜,天下绝景”的黄鹤楼富有神奇浪漫的色彩,而《登鹳雀楼》让原本不列于江南三大名楼之中的鹳雀楼明扬天下。
它们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和文人墨客的文化活动分不开的,因此,我们观看的不仅仅是楼,而是观看一种文化。
文以楼传,楼因文名,中国历史文化名楼不仅楼踞山水胜景,更有历代公认“千古绝唱”的诗文联。
一座建筑能够创造自己的历史,不管它的历史是多么悠久,仍然充满着生命的活力,这正是因为它有文化,而有文化的建筑才是有生命和灵魂的。
教学目标:1.欣赏阅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了解我国古代建筑——楼阁在艺术与技术两方面具有的独特的成就,领略中国名楼的魅力。
2.通过搜集、阅读名楼资料及相关诗文,领略登高远眺、极目无穷之妙,树立豪迈进取的人生之志,领悟寓意深邃的处世哲理。
3.通过阅读有关黄鹤楼、岳阳楼、鹳雀楼的内容,理解历史文化名楼承载的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教学策略: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历史文化名楼承载的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查阅三大名楼的资料。
教学设计和设计说明。
六年级上语文教案-阅读链接_冀教版

六年级上语文教案-阅读链接_冀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课本中对楼的介绍的知识,搜集中国名楼的资料。
2、观赏楼的建筑之美。
3、品味楼的人文内涵。
过程与方法目标:将阅读链接内容以及与课外搜集的资料相结合,运用、讨论、交流、讲解的方法让学生对楼有更深入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人文景观的热爱之情,提高他们的审美乐趣。
【教学重难点】在阅读、学习和生活中感受楼的建筑之美和人文内涵。
【课前预备】搜集有关中国名楼的资料,师生共同整理。
【教学用具】课件(图片、古乐)【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一起领会了长江的磅礴气概、五彩池的奇异、秀美,天山的迷人风采,我们的祖国不仅有漂亮的自然风景,还有令人叹为观止的人文景观,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就来一起观赏中国名楼。
二、赏名楼建筑之美,悟名楼人文内涵活动说明:由学生担当导游来解说的方式开展学习。
(课前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组负责一座名楼的解说任务,组员围绕楼的来历、建让学生对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整体回忆,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学习爱好。
采纳如此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的能力,便于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筑特点、人文内涵三方面来共同商量写好解说词,解说词要条理清晰、突出特色。
然后小组选出自己的解说员,选好自己使用的图片资料。
)学生自读文本,组织语言。
小组学习。
解说员1:同学们,大伙儿好。
欢迎大伙儿来到中国名楼展馆。
楼,最早显现于战国晚期,开始是出于军事目的修建的,后来成为风景园林建筑。
中国古代多在临水的地点建楼,取凭高眺望、极目无穷之妙。
达官显贵、文人墨客经常登楼一游,或约会宾朋,高谈阔论,或饮酒做诗,低吟浅唱,抒发情怀。
因此,历代名楼都有名诗佳句千古传唱。
名楼能够享誉海内外是和文人墨客的文化活动分不开的。
解说员2:现在大伙儿看到是黄鹤楼。
它高耸于现在武汉市蛇山的山顶,始建于三国,相传是当时东吴的孙权为军事目的而建。
天涯共此时-冀少版六年级上教案

天涯共此时-冀少版六年级上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掌握词汇:天涯、共、咫尺、挥手。
2.熟练朗读本篇课文。
3.理解课文的含义,能够自主思考。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含义。
2.正确使用词汇。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情感表达能力。
2.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课文的含义。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老师播放背景音乐,放一些风景画面来导入新课。
2. 预习课文老师让学生先阅读课文,尝试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3. 集体朗读学生进行集体朗读,注意音调和节奏。
4. 分组朗读老师随机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朗读。
5. 理解课文老师根据课文内容,带领学生一起思考下面的问题:•“天涯”是什么意思?•“共”是什么意思?•“咫尺”是什么意思?•“挥手”是什么意思?6. 学生活动老师让学生在小组内想象,如果你和你的好朋友分别在北京和上海,想念想给他打电话,该如何表达。
然后在班级中分享自己的答案。
7. 评价学生表现老师对学生上课表现进行评价,鼓励正确的使用英语。
五、课堂作业请学生利用自己的想象和写作能力,写一篇 150 字的英语小短文,描述自己和好朋友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城市,如何通过电话和邮件联系,彼此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通过课文了解了“天涯共此时”这个成语,理解了它的含义,并能够进行正确的表达。
同时,本课程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以及情感表达能力,通过学习,他们也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
在下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将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力,努力培养他们对英语的热爱和使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链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课本中对楼的介绍的知识,搜集中国名楼的资料。
2、欣赏楼的建筑之美。
3、品味楼的人文内涵。
过程与方法目标:
将阅读链接内容以及与课外搜集的资料相结合,运用、讨论、交流、讲解的方法让学生对楼有更深入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中国人文景观的热爱之情,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在阅读、学习和生活中感受楼的建筑之美和人文内涵。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中国名楼的资料,师生共同整理。
【教学用具】
课件(图片、古乐)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一起领略了
长江的磅礴气势、五彩池的神奇、秀美,天山的迷人风采,我们的祖国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景,还有令人叹为观止的人文景观,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中国名楼。
二、赏名楼建筑之美,悟名楼人文内涵
活动说明:由学生担当导游来解说的方式开展学习。
(课前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组负责一座名楼的解说任务,组员围绕楼的来历、建筑特点、人文内涵三方面来共同商议写好解说词,解说词要条理清楚、突出特色。
然后小组选出自己的解说员,选好自己使用的图片资料。
)学生自读文本,组织语言。
小组学习。
解说员1:同学们,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中国名楼展馆。
楼,最早出现于战国晚期,开始是出于军事目的修建的,后来成为风景园林建筑。
中国古代多在临水的地方建楼,取凭高远眺、极目无穷之妙。
达官显贵、文人墨客经常登楼一游,或约会宾朋,高谈阔论,或饮酒做诗,低吟浅唱,抒发情怀。
因此,历代名楼都有名诗佳句千古传唱。
名楼能够享誉海内外是和文人墨客的文化活动分不开的。
解说员2:现在大家看到是黄鹤楼。
它耸立
于现在武汉市蛇山的山顶,始建于三国,相传是
当时东吴的孙权为军事目的而建。
这座楼各层大
小屋顶,交错重叠,翘角飞举,仿佛是展翅欲飞
的鹤翼。
楼层内外绘有仙鹤为主体,云纹、花草、
龙凤为陪衬的图案。
它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取四面八方的意思。
整座楼的高大雄浑又不
失精巧,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盛誉。
名楼多传说,它的得名来自于这样的一个故事:黄鹤楼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个道士为了
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
诉它能下来起舞助兴。
从此这里宾客盈门,生意
兴隆。
过了10年,道士又回来了,取笛吹奏,道
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
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
的仙翁,便在这个地方起楼,取名“黄鹤楼”。
[来源:ZXXK]以上当然是神话传说,三国时在这临江的山
巅建楼,首先还是出于军事上的需要,但后来逐
渐成为宴客、会友、吟诗、赏景的旅游胜地。
历
代的名人如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等
都曾先后到这里游览,吟诗、作赋。
唐代诗人崔
颢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名作:"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
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后来李白也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崔颢题诗,李白搁笔,从此名气大盛。
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
解说员3:大家好。
这座高大、雄浑的楼宇就是岳阳楼。
它屹立在湖南洞庭湖畔,背靠岳阳城,俯瞰洞庭湖,北依长江,南通湘江,登楼远眺,把百里洞庭湖光山色一览无余。
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
岳阳楼是什么时候建的,说法不一。
一般都认为它始建于唐代。
岳阳楼的建筑构制独特,风格奇异。
气势之壮阔,构制之雄伟,堪称江南三大名楼之首。
它为纯木结构,金碧辉煌.远远远望去,恰似一只凌空欲飞的鲲鹏。
主楼3层,楼高15米,以4根楠木大柱承负全楼重量,再用12根圆木柱子支撑2楼,外以12根梓木檐柱,顶起飞檐。
彼此牵制,结为整体,全楼梁、柱、檩、椽全靠榫头衔接,相互咬合,稳如磐石。
其建筑的另一特色,是楼顶承托在玲珑剔透的如意斗拱上,楼顶的形状酷
似一顶将军头盔,这种拱而复翘的古代将军头盔式的顶式结构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岳阳楼不只建筑精巧,而且还集对联、诗文及民间故事为一体的艺术世界。
历史上的诗人如杜甫、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李商隐等均前来登临览胜,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使岳阳楼名扬天下。
公元1045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并请好友、文学家范仲淹作了《岳阳楼记》,从此,岳阳楼更加闻名遐迩。
《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爱国情怀。
如今岳阳楼楼堂正面悬挂着清代著名书法家张照书写的《岳阳楼记》,由十二块紫檀木板组成。
岳阳楼三楼所嵌雕屛是毛泽东所书诗人杜甫的《登岳阳楼》,浓郁的艺术氛围更增添了岳阳楼魅力。
解说员4: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鹳雀楼。
它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始建于北周时期。
因鹳雀经常栖息在上面而得名。
[来源:Zxxk]
它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齐名,是中国古代四大历史名楼。
从现有文献资料记载中分析,鹳雀楼是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