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军用无人机
军用无人机的能力和局限_王蕾

无人机本文2004208214收到,作者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310所助理工程师军用无人机的能力和局限王 蕾 摘 要 美军对获得具有远程全天候监视、多目标跟踪、地形分析和最少人工干预的战场情报准备等功能的无人机非常关注。
为了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工作,这些无人机平台采取了“切割边”技术(即用改进合成孔径雷达探测和识别移动目标)、低可观测设计、低成本自动飞行控制和导航系统等。
当今无人机面临的巨大挑战是自主性,以及在网络环境中,如何部署这些军用无人机系统,以使它们能及时提供战场信息并协调工作。
尽管不是每一种军用无人机都具有良好的飞行能力,但是大部分能满足军方苛刻的条件。
关键词 无人机 全天候 监视 跟踪 情报收集1 海军必须跟上世界的变化目前美国海军的观点认为,应该大量装备专用C 4I 系统,以胜任更大范围的情报、监视和侦察(I SR )任务。
依靠这些装备,就可以在不同平台、组织单元之间获得和传播战场信息和指令(在任一层次),以使得它们更快更好地作出决定。
无人机即包括具有情报、监视、目标捕获和侦察等(I ST AR )核心元素的平台,但主要还是以打击为目的,故也被称为无人战斗飞机(UCAV )。
目前战斗遥控无人机正进入使用阶段,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
诸如无人机的自主性、舰载的可行性、磨损率、全寿命周期费用、通讯带宽、往复防御压制的机动性、与有人驾驶飞机协同作战能力和集群作战能力等。
如果未来的历史学家回顾今年C I A (美中情局)在阿富汗和也门的武装无人机行动,他们也许会将其与1910年和1911年的事件作一比较,那时人们首次从飞机上用步枪射击和投下首枚炸弹。
如果无人战斗机广泛用于空中战事的话,它必须成为具备专用武器的可靠飞机,并且必须有足够的处理能力并以人工智能来完成高度自主的目标识别和定位。
它也需要具有宽频数据链通信能力,以便与空中和空间设施通讯获得信息,并通过通讯获得人工控制信息,以减小灾难并应对超过其自身能力的困难。
军事无人机的战术运用与军事优势分析

军事无人机的战术运用与军事优势分析近年来,军事无人机的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为现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利器。
无人机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战争的模式,还为军事战略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本文将从战术运用和军事优势两个方面,对军事无人机进行分析。
首先,军事无人机在战术运用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无人机可以执行各种任务,包括侦察、打击、救援等,而且可以在危险环境中代替人员执行任务,大大降低了人员伤亡风险。
例如,在侦察方面,无人机可以携带高清摄像设备,通过实时传输图像和数据,提供战场情报,为指挥官制定作战计划提供重要依据。
在打击方面,无人机可以携带导弹和炸弹,对敌方目标进行精确打击,具有较高的杀伤力和作战效果。
此外,无人机还可以执行救援任务,通过携带医疗设备和物资,为战场上的伤员提供及时的救援和支持。
综上所述,军事无人机在战术运用上具有多样化和灵活性的优势,能够适应不同的作战需求。
其次,军事无人机的出现为军事优势的形成提供了有力支撑。
军事无人机具备高度的机动性和隐蔽性,能够在敌方防御体系之外执行任务,从而避免了敌方的反制和干扰。
这种隐蔽性使得无人机具备了突袭和打击敌方目标的能力,能够在敌方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打击,形成突然袭击的效果。
此外,军事无人机还具备较高的飞行速度和航程,能够迅速到达战场并进行持续作战,有效地压制敌方的反击能力。
同时,无人机还可以通过网络和卫星系统进行远程操控,使得指挥官能够实时掌握战场情况,并对无人机进行指挥和控制。
这种远程操控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指挥官的作战效率和决策能力,为战场胜利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军事无人机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无人机的技术和装备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战争形势的变化。
例如,无人机的隐蔽性和干扰抵抗能力需要不断提高,以应对敌方的反制手段。
其次,无人机的使用也需要遵守国际法和道德规范,确保其使用符合人道主义原则,并避免对无辜平民造成伤害。
此外,无人机的使用还需要考虑到信息安全和网络攻击的风险,以防止被敌方势力利用和攻击。
军用无人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军用无人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近年来,军用无人机的研究与应用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无人机可以完成传统军用飞机的任务,又不受传统飞机机员安全的限制,甚至更加灵活、实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
一、无人机技术的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航空电子技术的不断提高,军用无人机技术也在不断研究与创新。
首先是对飞行控制系统的优化,通过高精度的飞行控制系统可以让无人机具备更加完美的操纵性和掌握能力。
其次是对于通信和现代化电子系统的完美应用,不断拥有新的先进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更加高效的通讯和数据传输。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也给无人机的研究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可编程算法可以让无人机具备类似人类的决策能力能够自主处理多样的问题,而且还可以通过对算法的细化完善,大大提高无人机的执行能力。
二、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军用无人机技术具有诸多的优异特点,既能适用于战场作战,又能在无人区域进行侦查、巡逻和应急抢险等应用。
在目前的军用领域,军用无人机已几乎成为了新型军事作战的代名词。
主要得益于无人机在飞行高空和悬停控制上的特点,无人机在战时环境下能够更加高效可靠地扫描和监视敌人的位置,为协调军事运作提供更多的支持。
此外,军用无人机也可以在需要救援的时候进行急救、医疗设施和物资运输,为战争中伤员救援工作提供了新的途径。
当然,无人机作为实时采集数据的“眼睛”也具备了更多的可能性。
而无人机拥有超强的飞行能力可被广泛应用的不仅是军事领域,还可以在民用领域扮演重要的角色。
比如可以在救灾、探察、安保、搜救等领域中发挥作用。
在民用领域,无人机还可以搭载热成像等设备实现高清图像,帮助消防和公安部门更加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三、未来无人机技术发展趋势作为一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新兴科技,无人机在市场和技术方面都还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在无人机技术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潜在的风险和安全问题,如无人机编程安全、技术保障和整体稳定性,以及有关无人机的隐私和权利等问题,也需要得到我们的重视和关注。
军用无人机亮点工作总结

军用无人机亮点工作总结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军用无人机已经成为现代军事作战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人机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军事作战的效率,还大大减少了士兵的伤亡风险。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军用无人机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军用无人机的亮点工作。
首先,军用无人机在侦察和监视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无人机可以携带各种
高清摄像头和红外线摄像头,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侦察和监视工作。
这种能力使得军方可以更加迅速地获取情报信息,为作战决策提供重要支持。
其次,军用无人机在打击目标方面表现出色。
无人机可以携带各种导弹和炸弹,可以精确打击目标,而且无需军人冒着生命危险进行作战。
这种能力不仅提高了作战的效率,还大大降低了作战的风险。
此外,军用无人机在通信和联络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无人机可以携带通信
设备,可以在战场上提供稳定的通信支持。
这种能力在复杂的作战环境中尤为重要,可以保证指挥官和作战人员之间的及时联络。
总的来说,军用无人机在侦察监视、打击目标和通信联络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
的成就。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军用无人机在未来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军事作战提供更加强大的支持。
军用无人机掌握无人机技术

军用无人机掌握无人机技术军用无人机在现代军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在军事侦察、打击、侦察、监视等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军用无人机的重要性以及掌握无人机技术的必要性。
一、军用无人机的重要性1. 提高情报侦察能力:军用无人机具有长时间飞行、高空观察、隐蔽性强的特点,可以携带各类传感器,如高清相机、红外摄像机等,用于收集目标情报。
通过无人机的侦察,军方可以获取敌方的行动计划、防御布局等重要情报,为军事行动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2. 提供精确打击手段:军用无人机可以携带各种精确打击武器,如导弹、炸弹等,可以在无人机的支持下实施对敌方目标的精确打击。
相比传统的飞机或导弹,无人机具有更小的体积和更低的飞行高度,能够更精准地定位目标,减少误伤风险。
3. 提升作战灵活性:军用无人机可以执行空中侦察和攻击任务,在实现无人机与人类搭载飞机协同作战的同时,减少对人员的依赖。
无人机具有快速部署和灵活机动的优势,可以在战争中适应不同的作战环境和任务需求。
二、掌握无人机技术的必要性1. 提高国防能力:掌握无人机技术对于一个国家的国防能力至关重要。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军队可以利用无人机在远距离侦察、打击等任务中发挥作用,从而提高国家的防卫水平。
2. 推动技术创新: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对于推动军事和航空领域的技术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无人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需要从航空工程、无线通信、遥感技术等多个学科进行综合研究,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创新。
3. 增强应对威胁的能力:随着国际形势的紧张和军事冲突的频发,掌握无人机技术可以增强一个国家对于各类威胁的应对能力。
无人机可以执行侦察、打击等任务,有效地应对恐怖组织、敌对国家等潜在威胁。
三、军用无人机技术发展趋势1. 自主飞行能力的提升:无人机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之一是提高其自主飞行能力。
无人机将通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应用,实现更加智能化的飞行控制和决策能力,减少对人的操作干预。
军用无人机有哪些型号

军用无人机有哪些型号随着现代军事技术的不断发展,军用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武器装备,已经成为军事作战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军用无人机不仅可以提高作战效能,还可以降低人员伤亡风险,因此受到许多国家军队的青睐。
那么军用无人机究竟有哪些型号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侦察无人机侦察无人机是军用无人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
它主要用于对敌方目标进行侦察、监视和情报搜集,为指挥员提供实时的作战情报。
侦察无人机的飞行高度一般较低,能够潜入敌方防空监视区域,完成侦察任务而不被敌方发现。
该型无人机通常携带各种传感器和设备,如红外线摄像头、光电探测器等,可以在不同环境下获取目标信息。
攻击无人机攻击无人机是一种可以执行攻击任务的军用无人机。
它具有精确打击、高机动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可以实施对地攻击、对空攻击等任务。
攻击无人机常常携带各种武器,如导弹、炸弹等,可以对敌方目标进行精确打击,有效地消灭敌方威胁。
运输无人机运输无人机是一种专门用于物资运输和补给的无人机。
它可以携带各种物资,包括弹药、食品、医疗物资等,为前线部队提供及时的支援。
运输无人机具有高效、快速的特点,可以在战场环境中迅速投送物资,满足作战需要。
战术侦察无人机战术侦察无人机是一种用于执行战术侦察任务的无人机。
它通常配备有先进的侦察设备,可以在复杂的作战环境中执行侦察任务。
战术侦察无人机具有高度的隐蔽性和机动性,能够有效地发现和监视敌方目标,为指挥员提供准确的情报支持。
综上所述,军用无人机包括侦察无人机、攻击无人机、运输无人机和战术侦察无人机等多种不同型号。
这些无人机在不同作战环境下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军队提供了强大的支援和战力。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军用无人机的种类和性能还将不断得到提升,成为未来作战的重要利器。
是否应该禁止使用军事无人机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禁止使用军事无人机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禁止使用军事无人机。
首先,军事无人机的使用给战争带来了更大的破坏和伤亡。
根据统计数据,军事无人机在执行任务时,往往会误伤无辜平民,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例如,美国在巴基斯坦和也门等地区使用军事无人机进行打击恐怖分子,但同时也导致了大量平民伤亡,这种情况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谴责。
其次,军事无人机的使用容易引发国际冲突和紧张局势。
由于军事无人机可以在不同国家之间执行任务,因此很容易引起误解和冲突。
例如,美国在巴基斯坦境内执行无人机袭击,引发了巴基斯坦政府的强烈抗议,使得两国关系陷入紧张局势。
再者,军事无人机的使用也存在道德和法律上的问题。
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无人机往往无法进行准确的判断和选择,容易导致误伤和错误打击。
这种情况违反了国际人道法和战争法的原则,严重影响了国际社会的公正和公平。
综上所述,基于人道主义和国际法的考量,我们认为应该禁止使用军事无人机,以避免更多的无辜平民伤亡和国际冲突。
反方观点,不应该禁止使用军事无人机。
首先,军事无人机的使用可以有效打击恐怖主义和敌对势力,减少战争的长期持续和人员伤亡。
例如,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等地区使用无人机打击恐怖分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效减少了恐怖袭击的频率和规模。
其次,军事无人机的使用可以提高作战效率和精度,减少了士兵的伤亡和战争的成本。
相比传统的空袭和地面作战,无人机可以更精确地执行任务,减少了误伤和误击的可能,提高了作战的效果和效率。
再者,军事无人机的使用也符合国际法和战争法的规定,只要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遵守规则和原则,就不会违反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因此,不应该一概禁止使用军事无人机,而是应该加强监管和规范,确保其使用符合国际社会的共识和要求。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不应该禁止使用军事无人机,而是应该在保证安全和效果的前提下,加强规范和监管,充分发挥其在反恐和作战中的作用。
从战争浅析军用无人机发展

从战争浅析军用无人机发展摘要:从2022年2月起,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之间的冲突便愈演愈烈。
抛开冲突的对与错,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了世人面前:无人机在现代战争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无人机(UAV)在一些外国文献中也被称作“drone”。
drone原意为雄蜂,被用来代指马达嗡嗡、小巧灵活的无人机非常恰当。
无人机的全称为“无人驾驶飞机”,从广义上讲,有翼的导弹、航模等都属于无人机。
基于此,以下对从战争浅析军用无人机发展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战争浅析;军用无人机;发展引言放眼当今世界的军事趋势,今后的战场将朝着盲目和情报的方向深入发展,无人机将广泛用于今后的行动中的其他领域。
侦察飞机、诱饵、攻击机等他们都处于没有战斗的阴影之下,以美国为首的主要军事大国在没有战斗的情况下的应用一直处于世界前列。
自军用无人机开发以来,军事力量继续在技术上进行创新,战争模式不断变化,需要新的装备技术,这使得军用无人机技术的改进不断受到挑战,因为需要不断适应战场不断变化的需要。
因此,在目前的基础上,展望未来,强而弱是军用无人机不断进行技术革新。
1无人机技术概述无人机技术所指代的就是借助无人机搭载传感器,并结合遥控技术、计算机技术、全球定位技术以及GIS技术等,在获得工程影像信息的前提下,对影像展开同频输送,并实现影像信息的科学处理、三维模型构建与资料分析。
简而言之,无人机技术将智能科学技术作为基础,借助先进设备、驾驶飞行技术、遥感技术,可以对测绘工作展开空间遥感信息的自动性以及智能性获取与分析。
无人机技术主要具备数据处理系统、无人飞行器平台、全球定位系统、数码传感设备等,其测绘工作的开展原理为:地面控制点依据实际的测绘标准以及相应的工作进行情况选取合理适宜的无人机,经由搭载的传感器以及高清晰度摄影机,在规划好的无人机飞行路线上做好无人机姿态稳定管控、航线控制以及任务管控等工作,借此达成对地面物体的全方位精确测量。
无人机技术借助机动、迅速、经济性等优点,切实成为测绘工程中十分可观高效的应用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大学学科前沿论文学生姓名:***学号: ********班级: 2011级02班专业:机自指导老师:***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二〇一四年六月浅谈军用无人机摘要:无人机的研制成功和战场运用,揭开了以远距离攻击型智能化武器、信息化武器为主导的非接触性战争的新篇章,与载人飞机相比,它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对作战环境要求低、战场生存能力较强等优点,备受世界各国军队的青睐。
世界各主要军事国家都在加紧进行无人机的研制工作。
本文简单阐述了世界军用无人机发展现状、现有无人机的的特点及无人机发展的三次飞跃,预测了21世纪世界无人机发展趋势。
关键词:军用无人机种类发展特点侦察作战引言高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革命,使得高技术武器层出不穷。
作为未来战争物质基础的高技术武器装备,正朝着信息化、精确化、隐身化和无人化方向发展。
军事无人机,正是以其独特战略的优势进入了战场,因为它的出现,战场格局发生的改变,也促使各个国家发展其无人机战队。
特别是“911”事件之后,美国在对阿富汗和伊拉克的作战行动中广泛使用军用无人机,使无人机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
有人预测,无人机将发展成21世纪新式战争的重要角色,而且对未来的军事冲突造成深远的影响。
更有一些专家预言:“未来的战争,将是具有特殊优越性能的无人机与防空火力武器之间的作战。
”1.无人机简介无人机是一种由动力驱动、机上无人驾驶、可重复使用的航空器的简称,英文常用Unmanned Aerial Vehicle表示,编写为UA V。
1917年英国人成功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架无人侦察机,从此无人机经过了无人靶机、预编程序控制无人侦察机、指令遥控无人侦察机和复合控制多用途无人机的发展过程。
它可以从陆地、空中和船上发射起飞,甚至利用空气动力起飞,而且能够自主的飞行或人为遥控操作飞行。
着陆方式可与普通飞机一样,滑翔着陆,也可以通过遥控用降落伞或拦网进行着落。
目标定位、空中侦察与监视、火力攻击、战损评估、破坏通讯设备以及电子对抗等,这些都是无人机的优势所在。
2.军用无人机的种类目前从事研究和生产无人机的有美国、俄罗斯、以色列、英国和南非等近30个国家,无人机的型号已经增加到200种以上,无人机的种类繁多、用途广泛。
军用无人机的主要用途有:靶机:模拟飞机、导弹和其他各种飞行器的飞行状态。
主要用于鉴定各种航(防)空兵器的性能和训练战斗机飞行员、防空兵器操作员。
侦察无人机:进行战略、战役和战术侦察,监视战场,为部队的作战行动提供情报。
诱饵无人机:诱使敌雷达等电子侦察设备开机,获取有关信息;模拟显示假目标,引诱敌防空兵器射击,吸引敌火力,掩护己方机群突防。
电子对抗无人机:对敌方飞机、指挥通信系统、地面雷达和各种电子设备实施侦察与干扰。
攻击无人机:攻击、拦截地面和空中目标。
攻击无人机携带有小型和大威力的精确制导武器、激光武器或反幅射导弹,对敌雷达、通信指挥设备、坦克等重要目标实施攻击以及拦截处于助推段的战术导弹。
战斗无人机:战斗无人机的速度将达到12~15马赫,既可用于对地攻击,又可用于空战,还可用于反战术导弹。
其他用途的无人机:无人机还可以用于目标鉴别、激光照射、远程数据传递的空中中继站、反潜、炮火校正和远方高空大气的测量以及对化学、细菌污染和核幅射的侦察等。
3.军用无人机的特点随着信息技术、微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迅速,军用无人机得到了空前的开发和运用。
各国重视发展军用无人机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1)更强的机动性。
战斗机内人体忍耐力会限制军队在快速行动期间利用飞机集中人员的数量,而无人战斗机清除了这一瓶颈,从而使得机动性大幅提高。
2)重量更小。
重量可以影响很多方面,如续航时间、加速、有效载荷等。
毕竟驾驶舱内的一两名飞行员及所有物品会有很大重量。
3)更好的空气动力。
不需要驾驶舱顶蓬。
4)环境感知。
利用无人战斗机能够在地面上构建虚拟座舱,这比飞机上安装任何装置都有效。
而且,对于执行航空任务而言,环境感知是很重要的,而空中作战并不需要实际飞机上进行侦察。
5)价格低廉,不惧伤亡。
无人机设计构造简单、尺寸小、重量轻、使用方便、易于操作和维护,其研制费用、生产成本和维修保障费用与有人飞机相比要低得多,还可节省大量的人员培训费用。
此外,随着一些高技术装备的问世和应用,无人机已经可以执行部分空中格斗、对地攻击等过去有人作战飞机才能完成的作战任务。
6)隐蔽性好,生命力强。
与有人驾驶飞机相比,无论是体积、重量,还是反射面积都要比后者小得多,再加上它独特精巧的设计以及机体表面涂敷有隐形性能极好的涂料,使得它的暴露率几乎呈几何级数减小。
无人机还不受人为因素,如过载因素的制约,因而可以最大限度地飞到适合其特点的速度、高度、航程等,也可以通过超加速升降、倒飞、急转弯飞行等方式,来增加隐蔽性和提高生存能力。
无人机即使在较恶劣的气象条件下,也能非常有效地突入危险地区上空长时间实施监视与侦察,以获取各种情报信息,并能实时传输目标图像,夺取情报信息优势,从而掌握战争主动权。
7)起降简单,操作灵活。
无人机体积小、重量轻,其滑跑距离要比有人机短得多,要求也不像航母起降甲板那样严格。
4.国内外无人机发展现状目前,世界各国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开发研制军用无人机,使无人机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其中,以美国、以色列、俄罗斯、英国等国为主要代表在无人机开发和研制方面处于世界先进行列。
4.1美国美国在无人机的发展上一直是处在世界先进水平。
机型和种类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目前,世界主要关注的是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臭鼬工厂”研制的一种可从潜艇上发射的新型无人机“鸬鹚”。
该机的总长度为5.8米,翼展4.86米,起飞重量略微超过4吨,其中包括453千克的有效载荷。
该机的进气口位于机头部位,呈三角形。
同时,由于机身由钛合金制成,其机体强度极高,可承受相当于50米水深的压力。
为了增加飞行的隐蔽性,“鸬鹚”无人机的外形还采用了隐身设计。
“鸬鹚”的最大飞行速度预计将达到880千米/小时,巡航速度为550千米/小时,最高飞行高度10.7千米,作战半径达926千米,可持续飞行3个小时。
可以装备近程武器和侦察设备,由美国海军的“俄亥俄”级核潜艇使用。
“鸬鹚”是美国无人机战术发展的一个探索方向。
如果“鸬鹚”研发进展一切顺利,美国海军最早可以在2010年左右装备“鸬鹚”无人机。
同时,美国军方正在研制新一代高空高速侦察机SR—72“黑色雨燕”。
这种新型侦察机是著名的SR—71“黑鸟”高空侦察机的续任者,但飞行速度更快,最大速度超过5倍音速。
此外,SR—72还具备隐身能力和极远的续航能力,能满足全球侦察的需求。
将与美国U—2高空侦察机、“全球鹰”战略无人侦察机和侦察卫星系统一同监控全球,它还是美国全球快速打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空侦察机凭借其完善的照相设备从侦察目标上空掠过,拍摄高分辨率的地面图片,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高空侦察机飞行高度超过大部分战斗机和防空导弹的射高,而且飞行速度超过导弹飞行速度,因而极少遭到打击。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拥有专用的高空战略侦察机。
4.2俄罗斯俄罗斯无人机研制工作始于1930年,大致经历了由战略无人侦察机—战术无人侦察机—战役战术无人侦察机的三个发展阶段,为无人机的发展积累了经验和奠定了基础。
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缺乏经费等问题,俄罗斯无人机的发展开始走入低谷,同时,美国、以色列等国家无人机技术已经开始超过俄罗斯。
不过近年来,俄军方不断加大了对无人机研发工作的投入,依仗其雄厚的工业基础和一些知名飞机设计局在研制无人机方面的技术实力,无人机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2010年1月,俄一架最新型的“鹳”式无人机在进行的测试中不幸坠毁。
俄军方此前曾计划以该机为基础,研制军用型的“尤里-E”无人机,用于为“伊斯坎德尔”战役战术导弹指示目标。
此次的坠机事故已迫使俄军方不得不推迟新型无人机的装备计划。
目前,在俄军部队中,主要同时使用着“图-141”和“图-143”无人机。
“图-141”又称“雨燕”,是由哈尔科夫飞机制造厂进行成批生产的新一代无人侦察机,用于各种战役战术空中侦察。
其飞行速度1100千米/小时,航程1000千米,飞行高度50~6000米。
尽管进行侦察的最有效高度是海拔2000米,但是4000米高度的山峰对小巧玲珑的“雨燕”(长8米,起飞重量1500千克)丝毫不受妨碍。
主要机载设备有电视摄像机、热成像仪和辐射探测器。
“图-143”战术侦察机,又名“航班”。
是图波列夫设计局70年代初开始研制的可自主飞行的无人机。
该型机航程500千米,它有15种飞行高度,其中包括进行地形规避机动。
飞行高度的范围可从100米到2000米。
根据不同的侦察手段(照相、电视摄影和无线电侦察),“图-143”可采用几种不同的发射方式,并按预编程序控制飞行。
若有任务变化也可由地面人员遥控。
它可在任何气象条件下飞行,既可在平原上空侦察,也可在山区遂行任务。
回收时,无人机由减速伞降低飞行速度,然后用可伸缩的滑橇着陆。
“图-143”曾参加了叙以武装冲突,但以色列没有发现、更没能将其击落。
其后,图波列夫设计局改进了“图-143”无人机,其后继机“图-243”战术无人侦察机系统用于在战役纵深150千米内进行空中侦察、目标先期侦察及观察射击和轰炸的效果,它可保证在敌防空兵器的防区内和可能的核、化学和生物沾染上空,在任何气象条件下进行昼夜空中侦察。
它可有效地发现敌重要目标,如核火炮连、地地导弹、防空导弹以有交通枢纽、阵地和部队集结地、师军指挥所等。
所获取和记录的侦察情报将及时在侦察机上和地面上进行接收、处理和解码,辨别目标和确定其坐标,制作照相文件和进行情报传递。
当前,俄罗斯正在开发的新无人机中主要包括SukhoiS-62战略无人机。
它相当于美国的"全球鹰"战略侦察机。
主要采用模块化的侦察设备,可用于图像收集、信息情报侦察以及电子干扰。
该机装备部队之后将大幅提高俄军的战略作战能力。
4.3中国随着国防科技水平的大幅飞跃,中国的无人机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
2009年,无人机方队首次亮相阅兵方阵,引发了广泛关注。
本次受阅的无人机共10架,分别为国产的3种型号的近程战术和中程战役无人侦察机。
无人机部队参加阅兵,表明我国的无人机部队已初具规模,具备了一定的实战能力。
但与美欧相比,目前我国还缺少类似“环球鹰”的大型无人机,在大型化和通用化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台湾:台军第一个UA V部队部署在陆军航空特战司令部,使用的装备是“中科院”所研发的“中翔”无人飞机。
“中翔”无人飞机在台湾2007年阅兵时曾公开展示,该机全重454公斤,可携带的有效载荷约50公斤,最大飞行速度为180公里/小时,可在空中持续飞行8小时,最大飞行高度为4572米,必须使用跑道才能起飞,过去几次“汉光演习”都使用过UA V,在宜兰就是利用旧机场跑道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