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样考上清华大学的

合集下载

清华学生励志故事五篇

清华学生励志故事五篇

清华学生励志故事五篇高考其实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难,只要平时踏踏实实去做,只要你相信自己,相信努力了就一定会有结果。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清华学生励志故事全部内容了,希望大家会喜欢。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小伙伴们吧!欢迎持续关注我们的后续更新。

清华学生励志故事(一)我是一个高考考砸进了普通二本的学生,真的一点都不甘心,进大学两年都无法走出自己的心理阴影,感觉离梦想越来越远了。

虽然自己也想着大学好好学习,通过考研来实现自己的名校梦,但免不了别人嘲笑的眼光,我去听考研讲座,说我想考西南财经的研究生,也被考研老师无情嘲笑,他直接对我说:“那种985的研究生是给211学生奋斗的,你是不可能的,别去送死了。

”后来直到我目睹了身边逆袭清华的故事,我才重拾信心。

大一入校的时候,遇到一个迎新的励志学长,普通二本逆袭清华。

在接新生的出租车上,因为是老乡,聊得自然就要多一点,那天,他说:“我在准备考清华大学的物理系,送你到学校门口,就得去实验室讨论课题了,我可是老师得心应手的助手呢。

”当时,我不以为然,心想,进大学遇见的第一个人就是个说大话的学长。

虽然觉得这样一个普通的二本想考清华的物理系,好像有点不切实际吧。

但我还是笑了笑,说了句“学长,加油!”之后再见到他,已是十一月中旬,距离考研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了,看的出来他有点压抑,他说:“宿舍里实在是太吵了,宿舍里只有他一个人考研,总是避免不了受什么干扰,更恼的是室友和同学非但不给他加油打气,还劝他就随便考个研得了,不要做那些遥不可及的梦,考清华是不可能的。

甚至绝大部分人都等着看笑话”。

道不同不相为谋,为了自己的梦想,也为了给自己争口气,他化悲愤为动力,除了晚上睡觉都待图书馆,一天能用四五十张那种超大的双面草稿纸。

之后看到他朋友圈的录取通知书。

他真的做到了,虽然复试的时候又遇到各种坎坷。

他又付出了多少汗水,别人无从得知,但我知道这真的是一条荆棘的路。

幸运的是,守得云开见月明。

全班55%怎样考上清华北大

全班55%怎样考上清华北大

全班55%怎样考上清华北大孙维刚我在成希春校长的领导下,1980年开始进行教学教育实验。

事实上,这是任教我们班全体老师和我们班同学及家长们风雨与共齐心协力的集体实验,我的工作,绝对离不开大家的帮助。

一、想法的产生和演变(一)请给我时间北京22中不是重点中学、生源不理想,但改变一个孩子的情况不是短期能够完成的,所以,我要从初一接新生,请给我6年的时间。

今天我说22中生源不理想,人们会认为我夸大其词,这是因为大家只了解现在的情况。

1980年我接的这个班,没有一个第一志愿报22中,除了两个第二志愿外,都是第一志愿市重点,第二志愿区重点,第三志愿才是22中。

即使这样,仍有一些人不来报到,我们只好又补进了一些就近分配的学生。

我当时就认识到孩子的改变应当是全方位的,首先是思想品德。

所以,我教学数学,更当班主任,从初一到高三,6年一循环,其中我患膀胱癌的1991--1992学年度,我同时担任高三(4)和初一(1)两个班的班主任和数学课,这样,三轮实验完成共用了17年。

(二)击一猛掌1986年,第一轮实验班的蔡冰冰同学经过层层选拔成为北京市唯一入选首届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集训队的学生,引起轰动。

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一个6年前考不上重点中学的女孩子,竟取得北京市中学生数学顶尖成绩,这不是仅仅着眼于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掌握知识所能达到的,更不是督促学生大量做题,刻苦加刻苦所能企及的。

而是从以知识为目标,转移到以活生生的学生本人为目标,通过教学教育活动,培养他们睿智非凡,全面发展他们素质使他们成才。

这件事击我一猛掌,于是从1986年入学的第二轮开始,我提出了新的想法。

(三)新的想法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并强调这个发展是思想品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的发展。

要把德作为第一标准,因为我们需要的为大众谋福利的人才。

智,不能仅仅着眼于知识,要通过知识的教与学,不断发展孩子的智力素质,造就一个强大的头脑,把不聪明的孩子变聪明起来,让聪明的更加聪明。

对想考上清北的学子的要求

对想考上清北的学子的要求

对想考上清北的学子的要求
想考上清华或北大的学子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 有理想:很多清华或北大的才子从小就将目标瞄向了清华或北大,他们的理想非常明确。

美国教育学博士珍妮特在她的《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提到:敢于梦想,敢于想象你的未来,这是使学习效率提高五倍的不可或缺的步骤。

大凡有成就之人,都能真正清楚地看到目标,并且“怎样实现目标”的景象会魔术般的开始出现。

当目标还遥不可及时,他们会想象着做通向目标之
路上所有细小的步骤。

2. 良好的家庭背景:父母皆为高级知识分子,家庭条件优渥,氛围和谐,学习环境良好。

3. 拥有良好的基因:智商、身体、长相都为常人中的优秀水平。

4. 从小接触最良好的教育资源:最好住在一线城市。

5. 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坚持有效正确持久的努力。

6. 运气不差。

综上所述,想要考上清华或北大需要多方面的要求和努力,包括理想、家庭背景、基因、教育资源、学习方法、运气等。

但并不是说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考上,不同学生之间的学历参差需要我们给予理解。

只要肯努力和拼搏,就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北京高考理科状元放弃保送北大考清华(整理精校版)

北京高考理科状元放弃保送北大考清华(整理精校版)

北京高考理科状元放弃保送北大考清华素材汇编0623 0926对话状元李泰伯毕业学校:人大附中报考院校:清华电子系各科成绩理综 279 语文 138数学 146 英语 140总分 703(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20分加分,裸分第一,加分也是第一。

)放弃保送想考清华记者:听说你之前已经获得了北大数学系的保送资格,为什么要放弃保送资格?李泰伯:我之前获得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就获得了北大数学系的保送资格,但就在高考前夕,我决定自己参加高考,目标就是清华大学电子系。

当时我自己对于未来并没有特别清晰的认识。

高考前和父母有过一次长谈,决定放弃保送,报考清华大学电子系。

我对自己很自信,相信自己能应对这样的挑战。

记者:选择了清华电子系,你希望今后从事这类工作吗?李泰伯:人的一生应该接受挑战,有时候适当的一些刺激能激发自己的潜力。

我也希望今后能从事技术方面的工作,通过科技创新为人类做一些贡献。

爱好广泛自谱手机铃声记者:你平时都有什么爱好?李泰伯:我从小学习钢琴,练习绘画,非常喜欢莫扎特的音乐,那些灵动的音乐能为我化解困扰,平时我也喜欢自己创作一些练习曲,父亲的手机铃声就是用我自创的一段钢琴协奏曲。

记者:学习中你怎么平衡学习和爱好的关系?李泰伯:我爱着我做的每一件事,我做着我爱的每一件事。

因为对兴趣和信念的坚持,使他能够平衡学习和学生工作的关系,时间对我从来不是问题和负担。

父母经验谈从来不参加课外培训“是学校给了孩子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

”谈到孩子的培养,昨天,李泰伯母亲充满感激,在人大附中6年,家里从来没有给李泰伯报过一次课外培训班,即使是在准备申请留学的托福和SAT等考试时,也没有参加过外语辅导班。

父母从小就很注重对李泰伯自立自强意识培养,与孩子之间也是平等交流,一旦双方确定的事情就不能轻易更改,如规定看电视时间,确定了就不会随意更改。

除了清华,李泰伯还报考了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等名校。

在高考前,他也向美国斯坦福、耶鲁等11所排名前20位的学校提交了申请,不过都被拒绝了。

中国名牌大学高考录取第一名自述

中国名牌大学高考录取第一名自述

《中国名牌大学高考录取第一名自述》吴怀军男1970年出生1988年由天津南开中学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630分)操场上,我留下一圈圈脚印清晨的最后一缕薄雾在晨曦中飘散开去。

环顾宁静而清馨的南开园,一种复杂的感情充溢心头。

几年来走过的艰辛道路仿佛就在脚下延伸......我出生在天津市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

父母都是五十年代末的大学毕业生,深知知识对一个人一生所起的作用。

因此,尽管我在一个“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年代度过了童年,却接受了良好的学前教育。

1977年,我迈进小学大门的时候,已能看懂报纸上简单的新闻,能够做比较复杂的数学四则运算。

说来好笑,我的小学生活是在一种非常奇怪的状态下度过的——在学校,我是倍受老师宠爱的好学生、少先队大队委;在家里,却是“囚犯”。

童年的我,有着特别旺盛的精力,极度的好奇心和十分的大胆,屡屡由于异想天开的“探险”行动而“挂彩”。

终于有一天,我失足跌进了一个建筑工地的大水坑,险些丧命。

从此,我失去了“自由”:每天中午一放学(那时学校只上半天课),下班顺路的妈妈便将我“押”回家中,上班前再把我反锁在房里。

于是乎,少年人的种种乐趣,斗蛐蛐儿,粘知了,捕蜻蜓等,在我的生活中彻底消失了。

我曾经软语哀求,也曾抗议性地在房门上写下“老(牢)门”两个大字,然而父母近乎冷酷的钟爱决定了我的命运。

我身处斗室,像一只被关进笼中的小鼠。

游戏机、电子琴在那是还尚不知是何物;电视节目也少得可怜。

我怏怏地把目光投向了知识分子家庭的典型家具——书橱。

记得我第一次爬上椅子,从高高的书架上抽出的书竟是一卷《马恩列斯全集》!尽管这本只认得其字却不懂的其意的书难免令我大失所望,但我还是煞有介事地在书上划了一道又一道,还把书平平摊在桌上,装模作样地对着它皱起小眉头。

父母亲下班看到这一幕小小的“人间喜剧”,不由得相视莞尔。

从此,我的案头便堆满了各种少儿读物、科普杂志和文艺作品。

《少年科学》、《我们爱科学》、《飞向人马座》、《海洋的秘密》、《格林童话》......在一双惊喜的眼睛面前展现了一幅又一幅美丽的画卷,把一个少年领入了一个又一个奇妙的境界。

穷孩子考上北大清华的故事

穷孩子考上北大清华的故事

穷孩子考上北大清华的故事1. 引言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中,考上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常被认为是许多学生的终极梦想。

然而,对于穷孩子来说,实现这一梦想似乎更加困难。

本文将讲述一个穷孩子如何克服困境,努力奋斗,最终考上了北大清华的故事。

2. 穷孩子的艰辛起点2.1 家庭背景穷孩子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务农的普通劳动者。

家里的经济状况十分困难,生活拮据,无力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

2.2 教育机会的缺失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穷孩子长期以来缺少良好的教育机会。

他所在的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学校条件差,师资力量不足,良好的教材和学习环境更是几乎没有。

这给穷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3. 踏出改变命运的第一步3.1 发现阅读的力量尽管面临困境,穷孩子始终怀揣着改变命运的梦想。

在他偶然的一次机会中,他读到了一本励志书籍。

这本书深深地震撼了他,激起了他对知识的渴望。

他开始每天利用自己的零花钱购买书籍,扩大自己的阅读面。

这个过程眼看着形成了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

3.2 利用网络资源尽管家里没有条件购买昂贵的参考书籍,穷孩子并没有放弃。

他开始利用互联网资源,寻找免费的教育网站和学习资料。

通过自学,穷孩子逐渐补充了自己的知识储备。

4. 拼搏奋斗的学习历程4.1 自学的日子穷孩子在自学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他每天下课后,利用自习时间进行复习和练习,坚持不懈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虽然路途艰辛,但他始终没有放弃。

4.2 在学长学姐的帮助下穷孩子的努力没有被他人所忽视。

在学校的教师和学长学姐们的帮助下,他得到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指导。

学长学姐们给予他鼓励和支持,帮助他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4.3 政府的资助和奖学金穷孩子并非孤军奋战,政府也意识到了贫困学生的困境。

通过各种资助和奖学金项目,他得到了额外的经济支持,减轻了家庭的负担。

这使他能够更专注地学习,展现自己的潜力。

5. 考上北大清华的奇迹5.1 顶尖高考成绩的取得经过多年的辛勤学习,穷孩子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我想考上清华大学的心愿作文

我想考上清华大学的心愿作文

我想考上清华大学的心愿作文你知道吗?在我心里有一个闪闪发光的梦想,就像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这个梦想就是考上清华大学。

为啥是清华呢?这可就说来话长喽。

首先啊,清华这个名字就特别酷,每次听到这两个字,就感觉有一种神秘又强大的力量在召唤我。

而且,清华在我眼中就像是一个超级英雄的训练营,从那里走出来的人,感觉都能改变世界呢。

我第一次对清华有深刻印象是在看一本介绍名校的书的时候。

那书上说清华园里有古老的建筑,有大片大片的绿树成荫,还有超级厉害的老师和一群超聪明的同学。

我当时就想啊,要是我能在那样的环境里学习,每天穿梭在充满历史韵味的校园里,和那些学霸们一起讨论那些高深莫测的知识,那得多带劲啊!比如说在课间休息的时候,我们不是聊什么游戏或者明星八卦,而是争论着物理的相对论或者是文学作品里那些深刻的隐喻。

那场面,想想就热血沸腾。

我知道,想考上清华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那简直就像攀登世界最高峰一样。

我现在的学习就像是在山脚下收集装备、锻炼体力。

数学就像一把锋利的宝剑,我得把它磨得无比锋利,这样才能斩断那些难题;语文呢,就像是魔法咒语,我得熟练掌握,才能在知识的魔法世界里畅游;英语就像是一把神秘的钥匙,打开通向更广阔世界的大门。

每次我被一道数学题折磨得抓耳挠腮,或者被一篇文言文搞得晕头转向的时候,我就会在心里默默念叨:“为了清华,我可不能放弃!”而且啊,我身边的人也都知道我这个清华梦。

我爸妈总是鼓励我,我妈会给我做各种好吃的,说吃好了才有精力学习,我爸就会跟我一起探讨那些我不会的题目,他总是说:“儿子/女儿啊,只要你能考上清华,老爸/老妈脸上可有光了。

”我的老师们也总是对我寄予厚望,每次我有点进步,他们就会笑着说:“不错啊,这离清华又近了一步。

”我有时候也会幻想自己考上清华之后的样子。

我可能会加入一些超级酷的社团,什么机器人社团啊,或者是环保创新社团。

在那里,我能把自己那些奇奇怪怪的想法都变成现实。

我还想在清华的图书馆里,找一个靠窗的位置,静静地看书,那图书馆得有多少珍贵的藏书啊,我感觉我能在里面泡一辈子。

高考励志故事:上清华的真实事例3篇

高考励志故事:上清华的真实事例3篇

【导语】⼈⽣会有很多次的转折点,⽽⾼考是我们需要⾯对的第⼀个重⼤转折点。

这是⼀次公平的较量,也是证明⾃⼰的时机,少年,奋⽃吧!不要害怕困难和阻碍!勇敢的向着⽬标冲刺!我们⼀定会成功!加油!下⾯是⽆忧考为您提供的⾼考励志故事:上清华的真实事例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故事1 在北⼤跌倒,从清华爬起 1999年8⽉,咸宁市鄂南⾼级中学学⽣李亮亮以646分的⾼考总分被北京⼤学录取,⼀年后,他在北⼤因考试作弊被劝退。

第⼆次⾼考,他以1分之差被挡在中国⼈民⼤学门外。

2001年,李亮亮破釜沉⾈发起第三次冲刺,2002年8⽉,他终以全市第⼆名的⾼考成绩被清华⼤学数学系录取。

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在清华园学习的李亮亮,并赴咸宁采访,了解到⼀个清华学⼦颇具传奇⾊彩的奋⽃经历。

考试舞弊,北⼤骄⼦被劝退 咸宁市鄂南⾼级中学旁⼀间不⾜10平⽅⽶的⼩房。

70多岁的李茂炳⽼⼈从箱⼦⾥翻出⼀⼤摞荣誉证书,证书上都写着⼉⼦李亮亮的名字,这是他作为⽗亲的骄傲。

李亮亮1982年出⽣于咸宁市嘉鱼县,9岁时,⽗母离异。

1996年9⽉,他以优异成绩被保送⼊省重点鄂南⾼级中学。

为了⼉⼦的学业,从⼀家⼩煤矿退休的⽗亲在鄂南⾼中旁租了间房陪读。

在这所尖⼦云集的重点⾼中,李亮亮成绩⼀直名列前茅,尤其是数学。

在⽼师、同学眼中,他就是清华、北⼤的⼈。

1999年7⽉,李亮亮在⾼考中发挥失常,只考了636分,要填报⾃⼰喜爱的北⼤数学或经济管理专业不可能了。

在班主任熊正维⽼师的建议下,他填报了北京⼤学化学系。

这⼀年,他以总分646(曾获全国数学竞赛国家⼀等奖可有10分加分)被北京⼤学地质系录取。

⼤学的录取通知书,反⽽让李亮亮陷⼊两难。

⽗亲李茂炳以他⽼矿⼯的亲⾝体会,不同意⼉⼦上地质系,要他复读。

经过激烈的思想⽃争,这年9⽉,李亮亮还是踏进了北⼤校门。

进⼊⾃由⾃在的⼤学校园,李亮亮渐渐放松了对学习的要求。

他开始逃课、通宵上、打游戏。

结果第⼆学期的《⼤学物理》考得⼀团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是怎样考上清华大学的
父爱情深:小时候,爸爸逼着我学习。

爸爸要要求我必须考前三名。

我六岁时,大病一场,在手术台整整六小时,后来妈妈告诉我,爸爸在手术室外整整哭了六小时。

学习动力:我要学习,为我爸爸学习。

专业选择:童年经历,体弱多病。

目标清晰:眼前目标、长远目标。

眼前目标,不断超越;长远目标,我要考清华大学。

床边口号:我要考清华大学。

每天早晚个读一遍,不断激励自己。

重视预习:非常重要,有的放矢。

贵在坚持,充分预习,听课才会有的放矢。

学习笔记:不可不记,不可全记。

重点记。

全记影响听课效果,不记会遗忘,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记的不全处,课下找别人的补全好了。

重视书写:考试卷面5分,1分,全省考生中应该有3000人。

重视这1分。

重视基础:基础题,一看就会,一做就错,一错再错。

高考试题,比例结构,一般是:基础题:提高题:难题为6:3:1
全得到基础题,得到提高题的一般,就可以上重点大学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