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技能——提问技能

合集下载

数学教学提问的技能与艺术

数学教学提问的技能与艺术

h
1 t2 12
2t 3
5 3

问题1:铅球飞行在时间t=1s,5s,10s时,炮弹距地面的高度分别为_____,
_______,______。
问题2:铅球飞行时间t的变化范围,用不等式表示为________用集合A表 示为_____________;铅球距地面的高度h的变化范围用不等式表示为 ________;用集合B表示为___________
四、数学课堂有答的策略,问题不在于多,而在于质量与理答的过程。
⑴教师积极倾听 不随意打断学生—表现出饶有兴趣,要耐心、鼓励,以微笑点头
等表示支持;抓住回答中的闪光点—难能可贵,要及时表扬学生, 从而调动其积极性;听学生回答的漏洞—仔细倾听,及时补救;听 学生之间有争论时,一要肯定态度,二要给出明确的判断。
应用产婆术和波利亚启发性提问?
四、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1.明确问点,选好角度 提问表述上的策略:明确、具体表述核心问题,激活思维。 “你来说一下,什么是函数?” ➢ “请你回忆一下,正比例函数的表示式是怎样的? “你能证明这个定理吗?” “你能否想出对证明这个定理有点帮助的一些定理呢?” 提问的角度主要有激活起点、瞄准重点、扫清难点。 根据知识“生长线(逻辑起点生长经线)”和学生“认知序 (经
——解放“满堂问”的策略
原则上突出“启发”
形式上实 现“灵活”
效果上达 到“反思”
内容上注 重“梯度”
三、数学课堂有效提问基本类型
根据提问激发学生思维的参与度,提问类型主要分为:事实性、 说理性、启发性、发散性和反思性提问。 1.事实性提问:主要激活学生原有知识与经验。 提问方式如, “what:(是\有)什么?”、“How:怎(么)样?”等。 ➢集合的元素有什么特征? ➢上个学期,我们是怎样学习正比例函数的? ➢正比例函数的自变量与因变量有什么规律? ➢反比例函数与反比例有什么联系? ➢我们学习了向量的哪些运算?这些运算有什么共同特点? ➢观察这个表/图,你想到了什么? ➢看到这个标题/图,你怎样思考的?

论教学技能之提问技能

论教学技能之提问技能

论教学技能之提问技能提问技能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和经验,依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以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的一种能力和技巧。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要的手段,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调节课堂氛围作用十分显著,是教师必备的技能之一,因此对提问的研究、理论学习对教学工作有重要意义。

一、提问的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有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向学生强调要点,给学生表达机会、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掌握知识的第二次反馈等多种功能。

(一)启发学生思维提问最主要的功能是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考过程开始开始于问题,高质量的提问能够引起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运用学过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解决新出现的问题,使学生的分析、归纳、概括的思维能力和联想能力被激活而得到锻炼。

(二)有利于集中注意力提问能够使学生产生一定的紧张感,从而督促和激励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所关注的问题上来。

而且提问引起的适度紧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效率。

(三)有利于评价反馈师生、教师交流通过学生的回答反馈的信息,能够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然后进行评价,来检查教学目标的达到程度,同时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教学。

(四)有利于组织课堂教学通过提问教师可以进行教学内容的导入、转换、过渡、总结,并使各个环节自然衔接。

(五)能够提示学习的重点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进行深入分析、思考,让学生注意重点内容,以帮助学生把握重点内容。

(六)能够培养学生参与者和表达能力人是一种社会性质的动物,参与和沟通在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十分重要,通过学习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可以给学生参与讨论、发表意见与观点、流露情感、锻炼语言表达的机会,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提问的指导原则目标性原则,既问题设计紧扣教学目标,创设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培养良好品德的思维情境;启发性原则,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地探索学习;明确性原则,问题的语言表达准确,内容指向明确;适宜性原则,主要包括适量、适度、适时;多样性原则上,主要指提问的方式,应是不同类型、不同角度、不同要求、表达方式新颖的多样配合,避免学生产生枯燥感和疲倦感;普遍性原则上,则指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使一部分学生产生积极反应,而不考虑另一些学生的反应。

提问技能

提问技能

?为什么?
…… ?为什么?
你相信……为什么? 你觉得……为什么? 你喜欢……为什么?
四、提问的过程
从教师构思问题,课堂上教师初始发问 引导出学生最初的反应,通过相应的对 话,引导学生领悟、思考与应答,师生 共同解决问题、评核答案的过程。
提问问题计划表
问题 序号 提问的 目的 主问题分解 为几个问题 预想学生 的反应 预想的 处理方法
1.检查和巩固知识,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坚 实的基础
提问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前提下,要求学生 经过独立思考后回答,学生回答的过程也是学生大脑 对已有知识进行检索、思维加工、再现的过程。教师 所提问题大多针对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或关键点。课 堂开始的提问目的是检查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技能 的掌握情况,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后续学习 打下坚实的基础。一节课结束时的提问是对学习内容 的巩固和应用。
2、介入(当学生不能回答时)


核查:核对查问学生是否明白问题的意思
鼓励:鼓励学生大胆做出问答
重复:当学生没听清题意时,再重复所提的问题
重述:当学生不理解题意时,用不同的方法重述 问题 提示:提示问题的重点、答题方向或提供资料 分解:将问题分为若干容易回答的问题 换人:诱导无效,婉言换人回答
1 2 3 4 5 6
提出问题 思考 催促作答 思考 再催促并进行提示 回答问题
课堂提问频率曲线
一般课堂提问 建议课堂提问
提问频率
开始
中间
结尾
七、提问的原则
创设良好氛围; 设计多种水平问题; 问题重点突出,表达简明易懂; 利用学生已有知识,预想可能回答; 把握提问的时机; 不用强制回答的语气和态度; 不代替学生回答,给予启发和引导; 临时浮现的问题不要脱口而出; 学生回答后要给予分析和评价。

第10章 提问技能

第10章   提问技能

第10章提问技能1.提问技能的涵义特征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是师生双方共同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过程,是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是师生交流的契约,是让学生思维不再缺席的重要手段,是达到师生互动课堂教学的效果的重要途径。

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这其中,教师的“导”起着关键作用。

这里的“导”,很大程度上靠设疑提问来实现。

古人在《学记》上曾经指出:“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自,及其久也,相说以解。

不善问者反此”。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常用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进行教学。

他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教学应“循循善诱”,运用“叩其两端”的追问方法,引导学生探求知识。

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也认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

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是一位提问高手,他使用“精神产婆术”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不断地提问让学生回答,找出学生回答中的缺陷,使其意识到自己结论的荒谬,通过再思索,最终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

由此可见,课堂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2.提问的功能与作用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是实现教学反馈的方式之一,是师生相互作用的基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和手段。

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活动方式,是推动课堂教学进程的动力。

学生产生认知需要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源泉,而这一需要则是通过教师创设问题的情境来实现的。

因此,课堂提问的质量高低,直接决定课堂教学的水平。

首先,提问能激发动机,引起学生兴趣。

当学生对某一事物、现象和过程感到新奇时,才会有愿望以一种愉悦积极的心态去探索。

问题能够使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产生距离,形成矛盾,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解决冲突的愿望和行为,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感兴趣的问题中获得认知的提高和完善。

第四章 基本教学技能 第三节 提问技能

第四章 基本教学技能 第三节 提问技能

四、提问的基本要领
3、发问要巧: 3)注意提问的语速: 回忆提问、理解提问可以用较快的语言述叙 述; 分析提问、综合提问和评价提问后除要有较 长时间的停顿外,还应仔细缓慢地叙述,以 使学生对问题有清晰的印象。
四、提问的基本要领
4、问中有导 导即引导,即适当的启发或提示。答不了时 要提示,答不完整时也是如此。 学生回答后,教师要给予分析和确认,使问 题有明确的结论,强化他们的学习。
四、提问的基本要领
3、发问要巧: 1)掌握发问的时机: 讲到哪个知识点的时候提出问题。 2)讲究发问的方式: 要面向全体学生; 要先适当的停顿一下,并有适当的提示,让学生意识得 到你要问问题了。 如“那么……”,或“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或“请问 同学们……”;问之后还要有一定的停顿,以便留给学生 思考的时间。这时,我们可以环顾一下全班同学,观察 他们对问题的反应。
(二)理解提问(低级认知提问)
1、一般理解: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事实、事件等进行描述。理解了,才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如:说明光合作用的过程;说明主动运输的过程。 2、深入理解: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中心思想,以便了解是否抓住了问题 的实质。 如:说明主动运输的特点。 3、对比理解 对事实、事件进行对比,区别其本质的不同,达到更深入的 理解。 如:怎样区分物质跨膜运输的几种方式?或:三大遗传定律 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存在于三者中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
(二)理解提问(低级认知提问)
适用范围: 一般来说,理解提问多用于对新学知识与技能 的检查,了解学生是否理解了教学内容。常用 于某个概念或原理的讲解之后,或课程的结束 后。 解答方法: 学生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对已学过的知识进 行回忆、解释或重新组合。
(三)运用提问(高级认知提问)

提问技能

提问技能

2013年8月
WXY-16
五 、 提 问 技 能 的 要 素
(1)确定教学目标的认知层次 教师每堂课都要首先根据课程 标准和教材内容确定教学目标。 我们必须要确定教学目标的认 知层次,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求 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 师,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 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
2013年8月
WXY-17
目标内容 目标认知层次 记忆 内容1 ※ 理解 ※ 运用 分析 评价 创造
内容2


2013年8月
WXY-18
五 、 提 问 技 能 的 要 素
(2)分析教学内容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认知层 次和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用“逆向设计过程法” 来分析教学内容。即:首先确 定教学期望的结果:你希望学 生知道理解和能够做什么(目 标认知层次的具体化);其次 确定哪些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 素材;最后据此计划学习内容 和教学。
WXY-21
2013年8月
五 、 提 问 技 能 的 要 素
2、问题链: 问题链是提问技能的第二要素,与核心问题 密切相关,是围绕核心问题设计一系列不同 类型的问题的关键。
2013年8月
WXY-2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五 、 提 问 技 能 的 要 素
(一)分析核心问题 解决核心问题是设计问题链的目 的,可以从以下几个因素分析核 心问题: 核心问题的目标是什么?即在某 个情景下想要干什么? 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已经 具备了哪些有关的知识技能? 障碍:需要解决的因素 方法:可用于解决问题的程序、 步骤、策略等。
看了这个录像,你有什么感觉?能够总结一下有关淡水的情况吗?
运用型提问 分析型提问 评价型提问 你回到家里准备和家里人怎样一起来节约用水? 看来甘肃定西县人们早晨用水的录像,想想我们的用水,你有什 么想说的吗? 你想对生活中“我家有钱,交得起水费”为由浪费水的人说些什 么?

浅谈教师课堂提问的技能

浅谈教师课堂提问的技能

浅谈教师课堂提问的技能教学行为技能是复杂的智力技能,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使学生掌握科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受到文化熏陶,思想教育而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教学行为方式。

其中课堂提问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起着根本的作用。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它仍具有旺盛的青春活力。

提问技能是教师依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设置疑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学习,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活动技能,它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习惯,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教育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

”我认为只有熟练地掌握课堂提问技能的操作要点,灵活运用,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师通过提问,加强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协调教学步骤,推动教学进程,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个完整的提问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提出问题、交流切磋、启发点拨、评议归纳。

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智慧地去运用,学生在回答老师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不能一下子切中要害时或会出现思路受阻或偏离正确方向的情况,教师需要抓住学生答话中有价值的信息,点拨疏导,帮助学生完善认识,顺利完成回答。

一位老师分析鲁迅《故乡》中少年闰土的形象时,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生1: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生2:是啊,鱼怎么会有脚呢?生3:有!师:什么鱼有脚?生3:娃娃鱼。

(众笑)师:啊,你真是见多识广!我想跳鱼也会有两只脚,可是,我没有见过,你们有谁看到过?生(齐):没有。

师:可是少年闰土就知道这种鱼,这说明什么?生4:说明少年闰土见多识广。

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分析人物时,学生突然提出这样一个旁逸斜出的问题,说明他的思路偏离了教学方向,但问题一经提出,立刻引起其他学生的注意,教师及时采取措施,因势利导,先肯定生3的“见多识广”然后进一步提问,将学生的思路引到文章主题上来。

提问技能微格教学教案设计表

提问技能微格教学教案设计表

提问技能微格教学教案设计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育学原理与实践》第十五章“提问技能”,详细内容涉及提问的类型与作用、有效提问的策略、提问与回答的互动过程、提问技能的评估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提问技能的重要性,认识到提问在教育教学中的价值。

2. 掌握提问的类型、策略,学会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提高教学互动效果。

3. 培养学生提问与回答的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提问策略的灵活运用,提问与回答的互动过程。

重点:提问的类型与作用,有效提问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一段教学视频,展示优秀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与回答环节,让学生感受提问技能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提问的类型、作用,讲解有效提问的策略,让学生明确提问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具体实例,分析提问技能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会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给定教学场景,设计提问并模拟互动过程。

5.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展示提问设计,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回答,教师点评并给出建议。

七、板书设计1. 提问技能的重要性2. 提问类型与作用3. 有效提问策略4. 提问与回答的互动过程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一个提问环节,并说明提问的目的、类型和预期效果。

2. 答案:学生需在作业中体现出对提问技能的理解和应用。

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思考提问技能的讲解是否到位,学生掌握程度如何。

3.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相关教育书籍,深入了解提问技能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提问策略的灵活运用2. 提问与回答的互动过程3. 作业设计中的提问环节一、提问策略的灵活运用1. 根据学生认知水平设计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