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方程的意义练习题

五年级方程的意义练习题
五年级方程的意义练习题

五年级方程的意义练习题

一、判断下的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

(2)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 ( )

(3)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是一回事。 ( )

(4)X2不可能等于2X。 ( )

(5)10=4X-8不是方程。 ( )

(6)等式都是方程。 ( )

(7)方程都是等式。 ( )

(8)9.3-1.3=10-2是等式。 ( )

二、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1、四年级有X人,三年级比四年级少15人,三年级有125人。

2、长方形的长30米,宽ⅹ米,面积是600㎡。

3、大货车每次运货n吨,运了6次,共运货64吨。

4、50减去5,再加4ⅹ,得61。

5、16盒牛奶共花了x元,平均每盒牛奶3元。

6、车上原有ⅹ人,一辆汽车到站时,有5人下车,8人上车,车上还剩15人。

7、X的6倍减去2X等于64。

8、一种商品原价是180,降价X元后是150元。

三、下面哪些是方程,是方程的它后面打上(√)

ⅹ+3ⅹ>56 ( )

y÷16 ( )

4(a+b)=64 ( )

3ⅹ=135 ( )

36+4=40 ( )

五年级数学上册方程的意义教案

方程的意义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2页、第63页 【课程标准描述】 1.结合简单的实际情境,了解等量关系,并能用字母表示。 2.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了解方程的作用。 【学习目标】 1.借助天平的演示,了解等式的意义,能正确判断给出的式子是等式还是不等式。 2.借助天平的演示,在师生交流中,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方程 的意义。 3.在解决问题中,能根据方程的意义正确列出方程。 【学习重点】 借助天平的演示,在师生交流中,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方程的意义。 【学习难点】 借助天平的演示,在师生交流中,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方程的意义。 【评价活动方案】 1.借助天平的演示,学生能够用不含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天平的变化,并判断给出的式子是等式还是不等式,评价目标1。 2.借助天平的演示,通过师生交流,引导学生写出用含有未知数的式子表示等量关系,学生能够运用图表或语言表示出方程和等式的关系,通过练习,准确判断方程和等式的区别,评价目标2。 3.通过例题,学生能根据方程的意义,写出等量关系,并正确列出方程,评价目标3。【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在生活中有很多工具能帮我们测量出相同重量的物体。你们都知道有哪些吗?(学生举例回答)今天就先来认识其中的一种:天平。 出示天平。 让学生说一说对天平有哪些了解?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天平有两个托盘,中间有指针;天平一边放物品一边放砝码,物品的重量与砝码的重量相等。 教师做补充:天平可以称量物体的质量,还可以判断两个物体的质量是否相等;使用天平一般是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指针在中间说明天平平衡。 二、借助天平的演示,学生列式表示天平的变化(评价目标1) 在天平的右边放一个50g的砝码,在左边放2个20g的砝码和1个10g砝码,天平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预设:生:平衡)平衡意味着什么呢? 预设:意味着左右两边的质量是相等的。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天平平衡的状态列出等式:20+20+10=50 学生观察式子,等号左边与右边相等,这样的式子就是一个等式。(板书:等式) 提问:如果我把左边托盘上的10g砝码取下来,你认为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方程的意义(教案)教学设计

第5单元简易方程 第7课时方程的意义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理解“等式”、“不等式”和“方程”的意义,并能进行辨析。 2.过程与方法:利用天平的原理,理解不等式和方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认识来源于实践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学习重、难点】 重点: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难点: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学习准备】天平、空水杯、水(可根据实际变换为其它实物)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上课要用到一种重要的称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对,它是天平。同学们对天平有哪些了解呢?天平由天平称与砝码组成,当放在托盘两端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根据这个原理,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二、自主探究 学生自学并完成相关练习。 三、例题精讲 1、实物演示,引出方程。 操作天平:第一步,称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板书:1只空杯子=100克。 第二步,往往空杯子里倒入约150毫升水(可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问:发现了什么?天平出现了倾斜,因为杯子和水的质量加起来比100克重,现在还需要增加砝码的质量。 第三步,增加100克砝码,发现了什么?杯子和水比200克重。现在,水有多重,知道吗?如果将水设为x克,那么用一个式子该怎么表示杯子和水比200克重这个关系呢?100+x>200。 第四步,再增加100克砝码,天平往砝码这边倾斜。问:哪边重些?怎样用式子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300。 第五步,把一个100克的砝码换成50克,天平出现平衡。现在两边的质量怎样?

用式子怎样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250。 像这样含有求知数的等式,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对,叫方程。请大家试着写出一个方程。 四、练习设计 1、写方程,加深对方程的认识。 学生试着写出各种各样的方程,再在全班展示,当然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是方程的式子,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它们不是方程的原因。 看书第63页,看书上列出的一些方程,让学生读一读。然后小结:一个式子要是方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两个条件,一要是等式,二要含有未知数(即字母),这也是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的依据。 2、反馈练习,教材P63做一做第1题。 完成做一做,在是方程的式子后面打上“√”。对于不是方程的几个式子要说明其理由。 3、完成P66练习十四第2题,先让学生说出图意,再根据图意再列出相应的方程。 4、独立完成P66练习十四第3题,评讲时,介绍什么叫数量关系,然后让学生先说出各幅图中的数量关系,再说出相应的方程,同一幅图由于数量关系有不同的形式,所以方程形式也可能不同。 五、作业:P66练习十四第1题。

五年级解方程

第5单元简易方程 一、解方程(一) 1)15+x=21.3 2)x-3.7=9.2 3)x+3.8=28.4 4)10.8-x=4.6 5)45-x=32 6)x+0.08=5.14 7)7.14-x=6.25 8)11-x=5.5 二、解方程(二) 1)4x=100 2)1.2x=2.64 3)x÷1.2=60 4)x÷3=2.7 5)135÷9x=5 6)80.4÷x=8 7)1.8÷x=9 8)x÷5.8=3.2 三、解方程(三) 1)4x-2.7=2.5 2)37+8.5x=54 3)7×7-3x=40 4)3x-7.68=0.42 5)2x+1.6×8=15 6)4x-2.4×4=25.6 7)4x+4×0.25=21 四、解方程(四) 1)5(x+2.5)=25.5 8)6(x-3)=24 3)(x-1.1)÷2=1.5 4)(x-6)÷4=8 5)(x-4)÷3=1.2 6)2(5-x)=8 6)8÷(x+1)=4 五、解方程(五) 1)5x+6x=99 2)x+3.4x-4.4=28.6 3)7x-2x=25.5 4)2x-x=6.4 六、概念性问题 1、a与b的和的5倍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_______. 2、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是a,十位数字是b,这个两位数可以写成________. 3、一个三位数,个位数字是a,十位数字是b,百位数字是c,这个三位数可以写成_____. 4、a2表示______________;2a表示_______________. 5、当a=3,b=4时,a2+a+2b的值是多少? 6、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

(完整word)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练习.docx

方程的意义练习卡 班级:姓名: 同学们,挑战的时间到了,认真审题,加油呦! 一、你能试着写出两个方程吗? 二、思维体操 1.你会根据下面的图列出方程吗? ①② ③④ 2.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① x 减去 3 等于 50② 6减去x的差再除以8,商是12 ③ t 的 6 倍再加上 9 等于 189④ 52除以x,商8,余数是4 3.先找出题目信息中的等量关系,再列出方程 ①买了一部单价150 元的上衣和一条X 元的裤子,一共花了450 元。 ②水果店上个月有500 千克桃子,卖了x 千克,还剩 34 千克。 ③水果店这个月有500 千克桃子,卖了7 筐,每筐 x 千克,还剩 115 千克。

④小红昨天买了 5 支笔,共付 9 元,每支 x 元。 ⑤小红今天买了 5 支笔铅笔,每支x 元,她付给营业员11.6 元,找回 6.6 元。 ⑥福州到厦门的公路长240 千米,林老师从福州到厦门,已经走了x 千米,还剩 80 千米。 ⑦福州到厦门的公路长 240 千米,林老师开车以每小时 80 千米的速度从福州开往厦门,已经走了 x 小时,还剩 150 千米抵达厦门。 ⑧福州到厦门的公路长 240 千米,林老师开车以每小时 80 千米的速度从福州开往厦门,已经走了 1.5 小时,还需要 x 小时抵达厦门。 ⑥甲乙两个仓库存有化肥,甲仓库有 50 吨,乙仓库有 62 吨,每次从甲仓库运走 5 吨,同时从乙仓库运走 8 吨,运了 x 次后,两个仓库所存化肥吨数相等。 三、脑筋急转弯 1.列方程解决问题 ①一张桌子单价88 元,比椅子单价的 2 倍多 4.6 元,椅子单价是多少钱? 把椅子单价设为x 元,三名同学列出了不同的方程。 小丽列的方程是: 2x+4.6=88 小白列的方程是: 2x-4.6=88 小黄列的方程是: 2x=88-4.6 。谁列的方程是对的,请你分析。 ②用一条绳子测量水井的深度,单股量,井外余 3 米,双股量,差 4 米到井口,问:绳有多长?

方程的意义练习题及答案(2)

2. 解简易方程 第1课时方程的意义 不夯实基础,难建成高楼。 1. 一个梨重多少克? 一个梨重( )克。 2. 每只苹果、梨、香蕉各重多少克? 重( )克重( )克重( )克 3. 根据图(1)在下面每幅图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符号和数字,使天平平衡。 (1) (2) (3)

(4) 4. 下面图(1)、(2)反映了怎样的等量关系?图(3)中的括号该填几? (1) (2) (3) 如果=45克,那么=( )克,=( )克。 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5. 下面的说法对吗? (1)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 ) (2)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 ) (3)8 x =7是方程。( ) 6. 把下面各式,按要求分别填入下面的圆圈里。 4×5=20 5x-4=6 12+x>15 7x+13 10x-8=14 4+x=18÷3 2x-8=16 3x-5<7 18÷2-3=6 7. 试一试。 (1)比x多5的数是( );x的6倍是( );比x的7倍多4的数是

()。 (2)小华买8本书,每本x元,付出45元,应找回( )元。 8. 我会写方程。 (1)含有加法的方程。 _ ______ (2)含有减法。 ___ __ (3)含有乘法的方程。 _ __ (4)含有除法的方程。 _____________ 举一反三,应用创新,方能一显身手! 9. 试一试,你能列出下面各题的方程吗? (1)一个数的4倍减去这个数的2倍等于2.1,求这个数。 (2)一个数的3倍加上这个数本身,和是232,求这个数。

2. 解简易方程 第1课时 1. 100 2. 100 150 50 3. (2)×3(3)+120 (4)÷3 4. (3)6 135 22.5 5. (1)(2)(3) 6. 略 7. (1)x+5 6x 7x+4 (2)45-8x 8. 略 9. (1)4x-2x=2.1 (2)3x+x=23

五年级方程的意义教案

五年级方程的意义教案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3~54页“方程的意义”。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情景理解方程的意义——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相等的关系。 2.经历从生活情景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感受方程思想的核心之一,即建模。 3.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应用等能力。 教学重点:准确从生活情景中提炼方程模型,然后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来表达,理解方程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即用数学符号表示相等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问:同学们,你们会讲故事吗? 2、学生讲《曹冲称象》的故事。 3、问:曹冲是利用什么原理称出大象的质量的? 板书:= 二、情景呈现,抽象模型 1.出示天平。问:关于天平.你了解些什么? 生:天平可以称物体的质量。 师:天平是根据什么原理称出物体的质量的? 2、用天平演示称物体 (1)师:在天平的左盘放入两个50克的玩具小猪,右盘放入100克的砝码,此时的天平平衡吗?谁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天平的这种平衡现象? 生:50+50=100 (2)在天平的左盘放入一个a克的玩具小鸭和一个b克的玩具小鸡,右盘放入100克的砝码,此时的天平平衡吗?谁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天平的这种平衡现象? 生:a+b=100 (3)师:现在老师将左盘的两个玩具小猪换成了两个30克的玩具小狗天平还平衡了吗?谁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天平的这种不平衡现象?

生:30+30100 (4)师:因为两盘物体质量不相等,所以天平就不平衡,那么,怎样才能使它平衡呢?生:…… 师:你们这样做的目的都是为了什么? 生:使左右两盘物体的质量相等。 师:这儿有一个玩具熊猫,它的质量不知道,我们可以怎么表示?生:可以用字母x表示。 师:现在老师将这个玩具熊猫加在轻的一端,猜猜天平会出现什么现象?并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 生:猜想出以下三种情况:可能加上玩具熊猫后天平平衡,用 60+x=100 表示;也可能是加上玩具熊猫后还是比砝码轻,可用 60+x100表示;还可能是加上玩具熊猫后比砝码重,可以用 60+x100 来表示。 师:60+x表示什么?100呢? 生:60+x表示两个玩具小狗和一个玩具熊猫的重量,100还是表示砝码的重量。 师:同学们都理解了这些式子两边的含义,并用正确的符号连接起来,真不错。 三、引导分类,构建概念 1.引导分类。 师:刚才我们用了这么多的式子来描述天平的平衡情况。你能将这些式子分分类吗? (1)小组生讨论,师巡视。 (2)汇报交流。 生1:我们组是按是否含有未知数来分的,将a+b=100,60+x =100,60+x100,60+x100分为一组,其余的分为一组。 生2:我们组是将平衡的分为一类,大于100的分为一类,小于100的分为一类。生3:我们组是将平衡的分为一类,将不平衡的分为一类。 师:拖放课件上的式子,按学生的汇报将不平衡的归到一起。 师:(指着含有等于号的式子)像这样的含有等于号的式子,数学上称之为等式。(板书:等式)其它的式子我们都称之为不等式。 师:观察这些等式,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有的没有字母,有的含有字母。 2、揭示课题:

方程的意义(人教版)_教案教学设计

方程的意义(人教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方程的意义,知道等式和方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辨析。 2、使学生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等式和方程这组概念。 教学准备:简易天平、法码、水笔、橡皮泥、纸条、白纸、磁铁。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干什么?你们喜欢玩吗?喜欢的请举手? 这么多人喜欢玩,老师想问这么多同学中有人玩过玩过跷跷板吗?玩过的请举手,谁来说说玩跷跷板时是怎样的情景?(学生自由回答)当两边的距离相等,重的一边会把轻的一边跷起来,两边的重量相等,跷跷板就平衡。 二、新授 1、玩一玩 利用这种现象,科学家们设计出了天平,老师也自己做了一个简易的天平。我们用它来玩一个类似于跷跷板的游戏。好不好? 谁想上来玩? 请你在左边放一个20克的法码,右边放一个50克的法码,这时

天平怎么样?(右边的把左边的跷起来了),在左边再放一个20克的法码,这时天平怎么样?(右边的把左边的跷起来了,说明右边的重量比左边的重), 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用水笔板书:20+20<50) 再在左边放一个10克的法码,这时天平怎么样?(平衡了) 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板书:20×20+10=50。学生说加法,则说两个20相加还可用[用水笔板书:]看来我们还可以用式子来表示天平的平衡情况,你们想不想亲自来玩一玩? 老师为你们每一个学习小组也准备了一架简易天平,还有一些法码,以及两块橡皮泥,大家可以利用这些工具,或者利用你们身边一些比较轻的物体,如橡皮、小刀等,来玩一玩,然后把你们玩的时候看到的现象用式子表示出来,好不好? 给你们5分钟的时间,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快又好。 哪个小组把自己所写的式子拿上来展示出来。 (有不一样的都可以拿上来) 2、分类 你们对这些式子满意吗? 大家写出了这么多的式子,你能把这些式子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分类吗?小组讨论怎么分?按照什么样的标准分? 谁来说说你们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的?

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

方程的意义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9-51页的第四单元信息窗1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中,结合操作活动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辨别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2.培养观察、分析、分类、抽象、概括的能力,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方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方程的历史,产生自豪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的意义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2.理解常见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会用方程的意义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教学准备:课件、天平、板条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到公园见过饲养员喂养大熊猫吗?谁来谈谈你对这些大熊猫的了解?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副公园饲养员喂养大熊猫的图片。课件出示信息窗情境图 2.收集信息:通过这幅图,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盛米粉的碗重20克,图中的那只熊猫一次需要喂一碗米粉。 3.提出问题: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一碗米粉重多少克? 师引导:我们借助天平来研究这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科学家们就是利用跷跷板的原理,设计了一种能计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天平(出示天平图片)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索 1.认识天平 师:通过情景图我们可以清楚看出天平的左边是一碗米粉的重量,右面是两个砝码的重量。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对天平都有哪些了解?(课件出示天平) (科学课中学生对天平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对天平的认识,教师再补充完整、介绍天平的功能、结构、使用方法:) 2. 利用天平表示不等的式子。 如果米粉重x克,那么碗和米粉共重多少克(20+x 克),仔细观察下面这两架天平你能发现什么? 预设:第一架天平的左边重,第二架天平右边重师: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两个关系式吗? 预设:x+20>50 x+20<100 师:你能解释一下你写的这个式子表示的意义吗? 板书:x+20>50 x+20<100 3.利用天平理解相等的式子。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方程的意义》.doc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方程的意义,知道等式和方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辨析; 2、使学生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教具准备:天平、秩码、米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玩过跷跷板吗?玩过的请举手,谁来描述一下玩跷跷板时的情景?(学生自由回答)利用这种两边平衡的现象,科学家们设计出了天平,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简易的天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以平衡为话题来研究其中的数学问题:方程的意义) 2、现在我们来进一步认识什么是平衡? 首先我们要认识一种称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对,它是天平。天平用于计量物体的质量。它是由天平称与秩码组成,左边托盘放物体,右边托盘放秩码。当两边托盘所放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二、探究新知 1、演示称量,体会平衡: 学生活动(一)要求: 请在右边托盘里放入50g的秩码,你有什么发现?你能想办法用手中的枝码使天平平衡吗?根据天平平衡的原理,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吗?学生得出:略。 学生活动(二)要求: (1)请把左边托盘里的一个秩码换成不知道质量的①号米袋,观察天平有什么变化,并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憩一想:不知道质量的米袋该用什么来表示?)学生得出:略。 (2)请把左边托盘里的①号米袋换成不知道质量的③号米袋,观察天平有什么变化,并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学生得出:略。

学生活动(三)要求: 请把左边托盘里的③号米袋换成不知道质量的②号米袋,观察天平有什么变化,并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学生得出:20+x=100o 2、通过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学生分析概括出:今天所探究的是:像20+x=100这样的等式!那么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对,叫方程。(板书: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3、请同学们在阅读中找出这句话的关键词,并用着重符号记录。 4、我们可以用方程的意义来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 三、知识应用 1、判断哪些是方程,是的打“ J ”,不是的打“X”并说明其理由。 (1)35+65=100 ( )(2) X-14>72 () (3)y+24 ( ) (4)5x+32=47 () (5)28<16+14 ( ) (6) 6(a+2)=42 () 小结: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关键是看式子中有没有未知数,式子是不是等式。 2、提问:方程与等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3、判断下列各题,对的,错的“X”。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 (2)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是方程( ) (3)方程是等式,等式也是方程( ) (4) 3 x =0是方程( ) (5)4x+20含有未知数,所以它是方程( ) (能根据你的判断 写出两个以上的方程吗?) 4、现场调查: 我们班级里总共有多少个学生?男生有多少个?请你用一个方程来表示男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之间的关系。

[方程的意义练习题]

[方程的意义练习题] 方程的意义练习题 一、、下面各式哪些是方程,请在后面的括号里打上“√”,不是的打上“×”。 5+X>787+5=12 X+45=708X=08-3x x÷3=10 二、填空。 1、含有的叫做方程。 2、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3、如果X+5=8,那么X+5-5=8-。 4、如果X-36=73,那么X-36+36=73○。 5、如果X÷12=12,那么X÷12×12=12○。 6、如果6X=132,那么6X÷6=132○。 7、根据下面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9与X的和是186:。 X与85的差是67:。 X 的3倍与Y的差是72:。 X与21的和的3倍等于90:。 三、选择题。 1、在下面的式子中,是方程。 A、2X+8Y B、12-4X=72

C、X+36>48 2、已知3X=,那么5X=。 A、46 B、 C、45 3、等式两边都除以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A、任何 B、同一个 C、同一个不为0的 四、判断题。 1、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 2、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 3、所有的等式都是方程。 4、8X-7是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所以是方程。 5、=4是方程。不是等式。 6、+X不是方程。 五、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1、小红买了5支笔,共付9元,每支X元。 2、文具店有乒乓球40筒,卖了X筒,还剩18筒。 3、明明买了一件150元的上衣和一条X元的裤子,共花了450元。 4、买了一部单价160元的电话,付出X元,找回48元。

六、填一填。 1、等式的两边同时或一个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2、如果a=2b,那么a+4=+4。 3、如果a=b,那么a÷12=b÷ 4、如果a=b,根据等式性质填空。 a÷d=÷d a+2-c=b+- a×3c=×3c b+8=+ 只要你认真,你一定能算对! 1、直接写得数:10分 ×4= ÷7=500×=24÷= += ÷= 0×= ×100= -=2-+= 2、列竖式计算:4分 × 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我会解决下面这些问题。 只列式不计算。9分 1、一艘轮船3小时航行千米,,平均每小时航行多少千米? 2、市公交公司的5辆汽车一星期节约汽油42千克,平均每辆汽车每天可以节约汽油多少千克? 列式: 3、面粉每千克元,大米每千克元,买面粉和大米各15千克,共付出多少元钱? 列式: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梨树县第二实验小学 李学雄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科书53—54页。 教学目标1.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理解与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和等式两个概念的关系。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理解与掌握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方程”的概念,并会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教法启发、引导法。 学法观察、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题(课件出示) 二、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课件出示跷跷板图)师这是什么?大家玩过吗? 老师给大家讲一个跷跷板的故事,(课件出示情境图)两只小白兔在开心的玩跷跷板,这时来了一只胖小猪,它也想玩跷跷板,可两只小白兔都不想和它玩,胖小猪非常伤心,大家 知道为什么小白兔不想和胖小猪玩?有什么办法也让胖小猪也玩的开心呢? 受跷跷板平衡的启发,人类很早就发明了称物体质量的天平。(出示实物天平)

看!这就是一台天平。天平是由天平秤和砝码组成的。砝码有不同,越大就越重。把要称量的物体放在左边的托盘,右边的托盘放上相应的砝码,当天平平衡、指针指在正中央,说明这个物体的重量就是砝码的重量。 三、实际操作,探究新知 (一)课件出示第一幅图在天平的左边放20克和30克的物体,右边放上50克砝码。(课件出示图) 提问你看到天平怎样?天平平衡,说明什么? 师你能用式子表示两边物体之间的质量关系吗? 引导学生列出20+30=50(板书20+30=50) 师20+30=50这个式子是用等号连接的。数学上就把“用等号连接的式子”叫等式。它表示等号左右两边相等(板书等式) 师其实,“等式”大家并不陌生,我们在过去已学过的加、减、乘、除运算时就得到许多“等式”,如 6×7=42就是等式,你们见过的等式太多了,谁能说几个? (二)课件出示第二幅图一个天平左盘上放了一个玻璃杯,右盘上放了100 g重的砝码,正好平衡。 思考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生答。 师对,我们找到了这样一个等量关系,(课件出示1个空杯子=100g ) (三)课件出示第三幅图一个天平左盘上放了一个加约150毫升水(红色)的玻璃杯,右盘上放了100 g重的砝码,天平左低右高。 师如果我们在杯中加约150毫升的水呢?为了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师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 问这时发生了什么变化?(生能答杯子里倒了水,水有重量,天平就不平衡了。) 问如果水重x 克,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结果吗? 生回答后,课件出示100+X >100 (四)课件出示第四幅图一个天平左盘上放了一个加了水的玻璃杯,右盘上加了100 g 重的砝码,天平还是左低右高。 师天平出现了倾斜,因为杯子和水的质量加起来比100克重,要使天平平衡,该怎么做?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与等式的性质练习题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上册 方程的意义巩固练习题 一、下面哪些是方程?是的打√ 5+2x=12 7.9+x<12.6 8x=0.5 19×2x 2.5x=17.15 ㎡=m×2 X+7 9+3x 二、选择正确答案 1)2x+7.5=14.8 A、是方程B、是等式不是方程 2)6x<530 A、是方程B、不是方程 3)在下面的式子中,()是方程 A、3b-7 B、x÷10=7 4)下面()是方程7.5-2.3x=0.6的解 A、0.8 B、0.6 三、判断 1)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2)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 3)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是一回事。 4)x的6次方不可能等于6x。 5)24=4x-8不是方程。 6)等式都是方程。 7)方程都是等式。 8)x=0是方程6x=6的解。 9)4.8-2.8=4-2是等式。 10)63-24-x=x+62不是方程。 四、用方程表示下面题中的数量关系 1)学习买了15副羽毛球拍,每副x元,付给营业员300元还剩多少元。2)一条2500米的公路,平均每天修X米,修了8天,还剩480米。3)幼儿园发玩具,一共有60件,每人发两件发了24人的,还剩x件。 五、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式 1)18个A的和是360。 2)x除以20的商是16. 3)A减去7的差的7.1倍是69.7.

4)比X的5倍多11.2的数是39. 5)A比2.5的4倍还多3. 6)24的3倍加x等于126. 7)15与X的和乘以4,积是148. 一、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题是否正确 1)因为35+5=40,所以35+5-5=40-6 2)因为A×5=40,所以A×5÷5=40÷5 3)因为35-5=30,所以35-5+5=30+5 4)因为B÷5=30,所以B÷5×5=30÷5 二、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填空 X+8( )( )=56( )( ) X -8( )( )=56( )( ) X×8( )( )=56( )( ) X÷8( )( )=58( )( ) 三、判断 1)a2与a×a都表示两个相乘。 2)x=3是方程x+5=8d 解。 3)“比x的2倍少2”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是2x-2. 4)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 5)因为90-25X,含有未知数X,所以它是方程。 四、根据题意写方程 1)光华小学原来有840块砖,又运来x块,现在一共有1200块砖。 2)水果店有500千克苹果,卖了3筐,每筐x千克,还剩335千克。 3)一个数的3倍加上这个数的2倍等于1.5,求这个数。 4)一个数的4倍减去这个数自己,差是42.6,求这个数。 五、拓展提高题 1)甲书架上有x本书,乙书架上的书比甲书架上的1.5倍还多5本。 ①用式子表示乙书架上有多少本书 ②当x=45时,乙书架上有书多少本? 2)王阿姨买了m千克香蕉和n千克苹果,香蕉每千克4.8元,苹果每千克5.4元,一共花了多少元?

方程的意义(人教版)-教学教案

1、使学生初步认识方程的意义,知道等式和方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辨析。 2、使学生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等式和方程这组概念。 教学准备:简易天平、法码、水笔、橡皮泥、纸条、白纸、磁铁。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干什么?你们喜欢玩吗?喜欢的请举手? 这么多人喜欢玩,老师想问这么多同学中有人玩过玩过跷跷板吗?玩过的请举手,谁来说说玩跷跷板时是怎样的情景?(学生自由回答) 当两边的距离相等,重的一边会把轻的一边跷起来,两边的重量相等,跷跷板就平衡。 二、新授 1、玩一玩 利用这种现象,科学家们设计出了天平,老师也自己做了一个简易的天平。我们用它来玩一个类似于跷跷板的游戏。好不好? 谁想上来玩? 请你在左边放一个20克的法码,右边放一个50克的法码,这时天平怎么样?(右边的把左边的跷起来了),在左边再放一个20克的法码,这时天平怎么样?(右边的把左边的跷起来了,说明右边的重量比左边的重), 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用水笔板书:20+20<50) 再在左边放一个10克的法码,这时天平怎么样?(平衡了) 你能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板书:20×20+10=50。学生说加法,则说两个20相加还可用[用水笔板书:] 看来我们还可以用式子来表示天平的平衡情况,你们想不想亲自来玩一玩? 老师为你们每一个学习小组也准备了一架简易天平,还有一些法码,以及两块橡皮泥,大家可以利用这些工具,或者利用你们身边一些比较轻的物体,如橡皮、小刀等,来玩一玩,然后把你们玩的时候看到的现象用式子表示出来,好不好? 给你们5分钟的时间,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快又好。 哪个小组把自己所写的式子拿上来展示出来。 (有不一样的都可以拿上来) 2、分类 你们对这些式子满意吗? 大家写出了这么多的式子,你能把这些式子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分类吗?小组讨论怎么分?按照什么样的标准分? 谁来说说你们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的? 1、如果学生中有“是否含有未知数”(板书:含有未知数)“是否是等式”(板书:等式)这两类的指名上黑板分,其余的口头交流。 2、把学生写的式子分成两堆,让学生分] 师: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结果。这一种分法,我们得到的这几个式子是什么式子?这一种分法, 师:你能把这一种再分成两类吗?怎么分?指名板演。 你们发现了这一类式子有什么特点?(揭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象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我们把它叫做方程。这也是我们今天这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方程的意义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方程的意义 教材分析 学生初步接触了一点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定律,用符号表示数),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以后基础上实行学习。应用方程是解决问题的基础,相关的几个概念,教材只作描述不下定义。在教学设计中仍然把理念作为教学的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判断“等式”和“方程”知道方程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才有可能明确所谓解方程。 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这个班级有学生五十个学生,班额比较大,学生不够活泼,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学生数学基础还好。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在他们头脑中还没有过方程这样的表象,所以授新课就要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开始,因为在前面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这部分内容时,有了基础,我想在学习简易方程应该没什么大的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辨析“等式”“不等式”的意义 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水平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建立表象 教师介绍天平各部分名称。让学生操作当天平两端托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指针指向中。根据这这个原理来称物体的质量。(让学生操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借助实物演示的优势。初步感受平衡与不平衡的表象) 二、探索交流,探究新知 1、实物演示,引出方程: (1)在天平称出100克的左边空杯,让学生观察是否平衡,感受1只空杯=100克。 (2)往空杯里倒入果汁,另一边加100克法码,问学生发现了什么?(让学生感受天平慢慢倾斜,水是未知数)引出100+X>200,往右加100克法码, 问:哪边重些?(学生初步感受平衡和不平衡的表象) 问:怎样用式子表示?100+X<300 (3)教学100+X=250 问:如果是天平平衡怎么办?(让学生讨论交流平衡的方案)把100克法码换成50克的砝码,这时会怎样?(引导学生观察这时天平出现平衡), 问:现在两边的质量怎样?现在水有多重知道吗?如果用字母X 表示怎样用式子表示?得出:100+X=250 2、理解“等式”和“不等式的关系以及“方程”的意义

人教版方程的意义ppt【方程的意义】

人教版方程的意义ppt【方程的意义】 方程的意义教学目标: 1.借助天平及式子的分类操作,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能从形式上判别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理清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2.能根据简单的线段图、情境图列出方程,并能在教师引导下找到等量关系,经历利用等量关系进行方程模型建构的过程。 3.在对式子的分类、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及应用等能力。 教学重点:抓住“等式”“含有数”两个关键词初步建立方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方程中等量关系的建立。 教学准备:课件、写式子的卡片、磁钉。 教学过程:一、认识天平,谈话铺垫教师(出示天平图):这是什么?同学们知道天平的用途吗?一般在称东西时,我们在天平的左边放上要称的东西,右边放上砝码。如果天平左右两边达到平

衡,左边东西的质量就等于右边砝码的质量。这种平衡的状态如果用一个数学符号来表达,就是──等号。 二、探究新知(一)天平演示,初步感知等与不等。 1.出示天平图1。 现在这种状态,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吗?(板书:50+50=100)2.(出示天平图2和图3)天平向左倾斜表示什么?如果水的质量用 g表示,那么杯子和水共重多少呢?(100+) 3.如果老师在天平右边再加一个100 g的砝码,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用式子来表示。 ;;。(分别板书)这三个式子体现在天平上分别是什么样的情况?咱们用手势来表示一下。 4.来看看究竟是哪种情况?(先出示天平图4,后出示天平图5)用式子来表示一下。 ;;。(分别板书) 5.(出示教材第63页最上面的图)这样的图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吗?(板书:)【设计意图】通过直观演示,感受等与不等。同时通过反馈和追问,帮助学生感

五年级数学上册方程的意义教案

第36课时方程的意义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教具准备:天平、空水杯、水(可根据实际变换为其它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上课要用到一种重要的称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对,它是天平。天平由天平称与砝码组成,当放在两端托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的指针就会在标尺中间,表示天平平衡,根据这个原理,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二、新知学习 1、实物演示,引出方程。 在天平一边放上两个砝码,分别是30克,20克,现在天平是什么状态?(天平不平衡了) 如果在另一边放一个50克的砝码,问:现在天平是什么状态?(天平又平衡了) 能不能用式子来表示这种情况?试试着。[板书:20+30=50] 20+30=50是个什么式子?(它是一个等式) 2.那么这次咱们再来操作一次天平:天平的一边是20克和?克的物体,右边是100克的砝码,天平是平衡状态, 思考:图形中的?可以用什么表示呢? 你能写出一个式子表示图中的数量关系吗?(如:20+x=100) 3.展示幻灯片: 你能用式子表示图中的数量关系吗? 学生在黑板上板书,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纠正。 4.你能给下面的式子分类吗?并说说你是根据什么分类的? ①50×2=100 ②50+2χ>180 ③80<2χ ④100+20<100+30 ⑤100+x=50×3 ⑥3x=180 学生先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相互纠正。得出:等式,不等式 5.学生自学课本54页,找出方程的意义。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含有未知数的_____是方程. 2.用5,x ,6组成的方程有:(____)、(_____). 3.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1)比a 多2.4的数是3.8。( ) (2)7.8除以a ,商是0.6。( ) 4.给小式子找家。 ①5837a += ②42x - ③45y a = ④58a ÷ ⑤916a +< ⑥47a ÷= ⑦180.2 3.6?= ⑧45=79y y +? 二、判断题 5.含有未知数的算式是方程。(______) 6.方程都是等式。(__________) 7.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____) 8.6x -18=0和4x -8中都含有未知数,所以都是方程.(_____) 三、解答题 9.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1) (2)

参考答案 1.等式 【详解】 根据方程的意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直接填空. 故答案为等式. 2.5+x=65x=6 【解析】 【详解】 根据方程的定义,方程中必须有未知数,必须是等式,根据这两个条件写出方程即可.3.a+2.4=3.8,7.8÷a=0.6 【解析】根据题意,按照题中句子表述的运算顺序列出方程。 考点:列方程。 总结:本题主要考查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解题的关键是按照题中句子的表述的运算关系和运算顺序列出方程。 4.等式:①、③、⑥、⑦、⑧ 方程:①、③、⑥、⑧ 不等式:⑤ 【详解】 略 5.× 【分析】 根据方程的意义,首先是等式,再就是含有未知数,举例子进一步说明可得出答案。 【详解】 例如4x+6是含有未知数的式子,4+5=9是等式,可它们都不是方程,而5+x=9就是方程。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考查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6.√ 【详解】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62~63页及练习十四第1~3题。 教学目标: 1.借助天平及式子的分类操作,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能从形式上判别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理清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2.能根据简单的线段图、情境图列出方程,并能在教师引导下找到等量关系,经历利用等量关系进行方程模型建构的过程。 3.在对式子的分类、整理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及应用等能力。 教学重点:抓住“等式”“含有未知数”两个关键词初步建立方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方程中等量关系的建立。 教学准备:课件、写式子的卡片、磁钉。 教学过程: 一、认识天平,谈话铺垫 教师(出示天平图):这是什么?同学们知道天平的用途吗? 一般在称东西时,我们在天平的左边放上要称的东西,右边放上砝码。如果天平左右两边达到平衡,左边东西的质量就等于右边砝码的质量。这种平衡的状态如果用一个数学符号来表达,就是──等号。 二、探究新知 (一)天平演示,初步感知等与不等。

1.出示天平图1。 现在这种状态,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吗?(板书:50+50=100) 2.(出示天平图2和图3)天平向左倾斜表示什么?如果水的质量用 g表示,那么杯子和水共重多少呢?(100+) 3.如果老师在天平右边再加一个100 g的砝码,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用式子来表示。

;;。(分别板书) 这三个式子体现在天平上分别是什么样的情况?咱们用手势来表示一下。 4.来看看究竟是哪种情况?(先出示天平图4,后出示天平图5)用式子来表示一下。 ;;。(分别板书) 5.(出示教材第63页最上面的图)这样的图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吗? (板书:)

解方程复习资料及练习题.doc

一,方程的意义与等式性质 1、 方程的含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2、 方程与等式的联系区别:方程是等式,但等式却不都是方程。 3、 等式性质一: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4、 等式性质二:等式两边都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5、 解方程的书写格式:解方程丽要先写一个“解”字和冒号;一步一脱式,每 算一步,等号都要上、下对齐;表示未知数的字母一般都要放在等号的左侧。 6、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 7、 能运用减法、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求未知数是减数、除数的方程。 觅点:斧二被减数一减数 减数二被减数一差 被减数二减数+差 商二被除数一除数 除数二被除数十商 被除数二除数X 商 8、 看图列方程的关键是看懂图意,从中找出等量关系,然后再根据等量关系列 出方程。在列方程时,把未知数尽量放在等式左边。 9、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公式),首先要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题目屮 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出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也就是方程)再解出来 二,基木知识(每个学生都必须背下来) 加数+加数二和 被减数■减数二差 因数x 因数二积 被除数一除数二商 加数二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二差+减数 因数二积一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二商X 除数 减数二被减数-差 三,基本知识的举例应用: 除数二被除数一商

(1)20+X二45 (X是一?个加数,应用: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方法来解)解:x 二45-20 x=25 (2) x-51=43 解:x 二 43+51 x 二94 (3) 64- x =20 解:x =64-20 x 二44 (4)6x=48 解: XM84-6 x 二8 (5)x 4-9=53 解: x=53X9 x 477 (x是一个被减数,应用:被减数二差+减数方法来解)(x是一个减数,应用:减数二被减数?差方法來解)(x是一个因数,应用:因数二积一另一个因数方法来解)(x是一个被除数,应用:被除数二商X除数方法來解) (6)2554-x =5 (x是一个除数,应用:除数二被除数十商方法来解)解:x =255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