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GIS电力地理信息系统

合集下载

电气工程中的地理信息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电气工程中的地理信息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电气工程中的地理信息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电力系统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变得愈发重要。

GIS作为一种用于获取、管理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的技术工具,为电气工程提供了更为全面和精确的数据支持,增强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具体探讨电气工程中的GIS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包括电力设备安排、线路规划、故障诊断、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应用。

电力设备安排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电力设备的合理安排是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

而GIS技术能够提供空间数据的精确分析和可视化展示,有助于电力设备的规划和布置。

通过GIS系统,可以对电力系统中的发电站、变电站、输电线路及其他重要电力设备的布局进行综合分析。

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参考地理环境、地形地势和供电范围等因素,进行电力设备的选址和合理布局。

同时,GIS技术还能够通过电力设备的三维可视化展示,直观地呈现出设备之间的空间关系和布置方式,为电力工程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便利。

线路规划电力系统中的输电线路规划是一个复杂且关键的任务。

合理的线路规划可以确保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和安全,减少电力损耗。

GIS技术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和决策支持功能,可以帮助电气工程师对电力线路进行优化规划。

利用GIS系统可以对输电线路进行路径分析和优化,通过对地理环境、地形地势、交通网络等因素的综合考虑,确定最佳的线路走向和敷设方式。

此外,GIS技术还能够进行线路的电磁计算和负荷分析,帮助电气工程师预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和负荷情况,为输电线路的设计和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故障诊断电力系统故障的及时诊断和处理对于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传统的故障诊断依赖于工程师的经验和观察,诊断效率较低且易受主观因素影响。

而GIS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通过GIS系统对电力系统的监测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模型建立,可以迅速确定故障发生的位置和范围。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1. 引言1.1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电力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提供了强大支持。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能够有效整合电力系统中各种信息数据,实现对电网设备、线路等的精准监测和管理。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电力系统运维人员可以实时掌握电网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问题隐患并快速响应,保障电网的高效稳定运行。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还能在电力系统调度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和智能算法,调度人员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优化调度,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2. 正文2.1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概述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和地理学原理的空间信息处理系统。

它将地理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进行整合、管理、分析和展示,提供了对地理空间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和分析的能力。

GIS技术通过地理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展示,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地理信息。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GIS技术的应用不断扩展和深化。

GIS技术可以将电力系统中的地理信息数据(如线路、变电站、输电塔等)进行空间定位和管理,实现电力系统地理位置信息的精准定位和管理。

GIS 技术可以结合电力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和供电范围,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调度和运行管理。

GIS技术还可以通过空间分析和模拟,帮助电力系统运营商更好地规划设备运维策略,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GIS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为电力系统运营商提供了强大的数据管理和分析工具,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大,GIS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

2.2 电力系统自动化概述电力系统自动化是利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的运行、调度、监测和维护等工作自动化的过程。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典型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典型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 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典型应用樊纪元, 蔡运清摘要:地理信息系统GIS 技术和十多年前关系数据库一样, 在电力行业的使用越来越广. 从电网设备管理, 配网的电网分析规划, 以及中国目前最关心, 北美目前追求的配网运行调度中的掉电管理系统均为最常见GIS 的应用. 但GIS 还是一个没有国际标准的基本开发平台工具. 在各个GIS 平台产品上开发的, 针对电力行业的应用虽可以分为上面三大类, 细细再分实际是成百上千种应用.一. GIS 的基本概念首先, 地理信息系统GIS 和大家非常熟悉的关系数据库RDB 一样是一个基本工具软件. 利用关系数据库RDB 我们可以开发出各种应用. 同样利用GIS 我们也必须开发非常具有针对性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 同样和关系数据库系统一样, 用于管理各种信息. 关系数据库利用基本二维表格来管理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GIS 的基本信息单位则为点, 线, 面(Spatial Data, 立体数据), 每个信息单位可具有多种属性. 地理信息系统GIS 内部有两个数据库: 立体数据数据库和属性数据数据库( Attributes Database ). 立体数据数据库的存贮与管理依厂家的不同而不同, 只有DXF 格式是目前各厂家均接受的立体数据输入输出格式. 属性数据数据库各厂家均采用商业化的关系数据库[4].关系数据库系统利用索引来查询, 手段是利用国际标准化的SQL 语言, 查询结果仍为数据表. GIS 的数据查询, 目前无任何标准, 但查询的结果为图形. 查询方式有定位( Locate & Highlight ), 地理经度纬度某一点;地理属性查询( Spatial Query ), 及地理关系查询如网络拓扑, 谁和谁的距离, 那个区包含那个区方面查询等;缓冲区查询( Buffering ), 如某公路两侧10 米的绿化情况;覆盖查询( Overlay ), 简单地讲, 就是将同一地理范围内的各种地图复合为一张新地图.电力行业绝大部分GIS 应用, 目前仅仅利用了地理信息系统GIS 的定位和地理属性查询两个功能. 由于这个原因, 很多利用GIS 技术的电力行业应用程序并不使用专用地理信息系统GIS 开发平台, 以达到降低成本, 简化数据准备的目的.二. 电力行业使用GIS 的各种应用及特点北美电力行业使用GIS 技术较早. 这与他们调度管理方式密切相关.调度方面,北美配电电网调度员不仅负责电网运行的调度,同时还负责现场维护人员的调度. 通常这些现场维护人员没有固定办公室, 甚至无办公室. 在分配他们任务时, 调度员必须提供工作单图纸, 告诉他们那里取备品备件, 甚至如何到达维修点. 通常调度员调度台一面是实时电网计算机系统,一面是一大堆图纸和设备报表. 所以北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 技术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取代调度台上的图纸和报表. 这类应用就是AM/FM ( 自动地图/ 设备管理).在GIS 技术日益普遍, 具有GIS 功能的软件成本大大降低的大环境下, 各厂家一方面将原本非常独立的电网规划及分析软件集成到AM/FM, 使电网规划及分析软件的数据更准确, 其结果更易查询. 另一方面, 作为一个新的商机, 很多厂家不利用GIS开发平台,独立开发出具有基本AM/FM/GIS 功能的配网分析规划软件, 其中国际上最典型的是SPARD 软件包. 大家都知道配网调度中, 由于经济原因不可能得到全部低压配网( 20KV, 13.5K, 12KV ,10KV, 6KV, 220 V, 110V ) 的实时远动信息, 在目前强调供电可靠性和服务质量的情况下,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 定位和地理属性查询的功能,再结合电力公司的其它工具, 开发出的一些功能可以大大弥补缺乏实时远动信息带来的被动. 这类应用和电力相应功能一起就是当前全世界配电行业津津乐道的掉电管理系统( OMS –Outage Management Systems )[1].电力行业使用GIS 的各种应用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三大类:. 自动地图/ 设备管理. 配网规划, 电网分析. 配网的运行维护调度自动地图/ 设备管理应用AM/FM 的主要特点是计算机结构的分布式. 数据有设备固有参数, 设备的维护数据( 一次, 二次等管理上不同层次的维护数据),设备的地理位置, 设备图纸, 设备价格/价值, 最终用户的地址电表等. 在北美, AM/FM 涉及的内容非常广, 从变电站的变压器到马路上的路灯均是AM/FM 管理的内容[3]. 而且在北美煤气和电力通常是一个公司,所以AM/FM中自然也包括了有关煤气调度管理的大量数据. 在环境保护日益重视的今天,很多电力公司也把环境保护数据纳入AM/FM. 各种数据的来源不一样,以及在正常使用更新过程中的更新更不会是一两个人来完成.这些决定了AM/FM 的分布性.AM/FM 应用是所有应用中最基本, 但又是最困难的. 这体现在三个方面. 1. AM/FM 的功能设计如何适应电力公司现有的管理模式,或者, 对中国来讲, 更可以反过来说, 中国配电电力公司如何调整现有的管理模式来充分利用AM/FM 的功能以实现管理水平的提高; 2. 建立AM/FM 所需基本数据的艰巨性. 将数字地图, 现有图纸及其它资料全部输入到AM/FM 是一件不能马上见效, 工作量具大的前期工作. 北美有一个统计, 在实施一个AM/FM 工程的费用中, 这部分的费用占整个项目费用的90%. 项目工程周期( 除掉订货时间)需要一年到四年时间. 3. 日常使用中的更新及维护. 为了保证数据数据的准确正确, 由于在电力公司内部使用面广, 数据更新的点多, 对电力公司内部的平均技术水平要求高,不是说象SCADA系统一样, 有一两明白的人可以解决整个电力公司AM/FM 的正常使用维护的. AM/FM 的分布性同时还带来维护AM/FM 数据完整的困难, 即数据不能相互矛盾. 通常厂家会提供一些完整性检验的工具. 但在实际中不是很容易办好.配网规划, 电网分析利用GIS 技术的配网规划电网分析总是基于电网每一个或几个典型状态来进行分析. 因此结构相对独立. 取决于规划和分析的内容, 你并不一定非要等你整个AM/FM 应用完全建立以后才能使用. 例如在SPARD 软件包中, 利用电力公司现有的AUTOCAD 图纸及电网的电参数,不仅实现了基本的AM/FM 功能,同时可以实行小区负荷预测, 变电站选点等基本配网规划, 配网平衡不平衡潮流(10KV,220V), 配网网损分析,电压/无功分析,配置等分析功能. SPARD 甚至可以分析什么设备/线路故障影响用户面的分析显示. 使用这类专用软件成本低,维护简单.配网的运行维护调度现代配网运行调度的最高层次应用是掉电管理系统OMS. 它具有三个基本功能: 故障点检测; 维护抢修人员计算机调度; 故障隔离及恢复供电. 实现这些功能需要将电力公司几乎所有的计算机系统集成在一起[2]. 包括用户信息系统CIS ( 即中国的用电管理系统和报检电话), AM/FM, SCADA, DMS, 自动读表系统AMR, 人员调度系统, 变电站自动化. 这里仅仅谈GIS 技术在这个方面的应用.GIS 技术在运行调度中最简单的应用, AM/FM的地理图形. 调度系统利用AM/FM的图形作为调度系统画面的背景画面. 这个图形目前均利用DXF格式输入到实时调度系统.而在掉电管理系统中, 最关键的是配网网络模型( Connectivity ) 的建立. 这个模型必须是动态的. 也就是说, 根据SCADA, AMR, 报检电话, 现场维护操作的数据变化这个模型应马上反映出来当前的网络拓扑. 这个网络拓扑必须是基于AM/FM. 这个网络拓扑在OMS 中在两个地方使用: 故障点/设备定位和DMS.故障点/设备定位是利用AM/FM 的网络拓扑, 以及GIS 的地理查询功能, 加以常用的模糊逻辑算法( 或有些OMS 系统声称的特殊算法), 基于多个报检电话和/或自动读表系统掉电自动报告来确定故障点/设备. 北美90 年统计的数据表明, OMS 的这个功能平均降低30% 的故障定位时间.DMS 功能中实时潮流计算, 电压分析/控制, 恢复供电分案的制定, FDIR 的实现均需要配网的网络拓扑如此多的应用需要配网网络模型, 自然带来的问题是如何保证配网网络模型的一致性和可管理维护性. 目前国际上唯一的一个技术源数据库( Source Database ) 解决了这个问题[2]. 其基本思路是OMS 和DMS 的数据完全由AM/FM自动生成,包括图形画面.当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AM/FM 需要针对SCADA 和DMS 增加相应的功能及数据定义. 对报检电话子系统, AM/FM 自然具有用户信息.目前实现的源数据库技术, 已经将SCADA, DMS, 负荷控制, 自动读表, 报检电话的定义完全统一管理. 一个设备在这个数据库中只有一个定义. 再子系统中某个数据发生变化,其他子系统自动更新.如, SCADA 的RTU/FTU 及现有点的定义仅仅需要在源数据库中定义一次. 在源数据库中, 这个RTU/FTU点同时与该个点对应设备的定义描述在一起. 这样在SCADA 运行中这个点状态或模拟量的变化会马上反映到AM/FM, 负荷控制, 报检电话子系统及OMS 中. 反过来, OMS 调度改变了某个源数据库中定义的非远控负荷闸刀状态, SCADA, 报检电话子系统, 负荷控制, 读表子系统会自动反映相应的变化. 另外, SCADA 画面可以直接显示AM/FM 数据库数据即设备参数,用户参数,维护记录, 而不是在SCADA 实时数据库中预先定义后对应数据点,然后利用一个固定程序去更新.三. 中国电力行业利用GIS 技术应注意的问题首先中国电力行业要明确利用GIS 技术要解决什么问题. 解决问题的好坏应有一个科学的指标. 提高供电可靠性,电压质量, 用户服务水平,这些指标如何科学化数字化[5]. 提高管理水平应该落实到管理效益数字的变化上.第二, 在使用GIS 技术应用时, 特别要注意到中国配网调度管理的现有模式. 国际上的经验表明, 买技术设备容易, 为了使用这些设备技术而需要管理方式的改变难! 往往是因为管理方式不能改变, 而导致技术设备的浪费.第三应该注意现有基本数据及使用经验的累积. 选定实际可行的短期中期目标. 产品的选择应最适用的. 这里容易产生的错觉是, GIS 开发平台好, 就认为该平台上开发的AM/FM 等应用就好.四. 结论地理信息系统GIS 技术在电力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典型的三大类应用:自动地图/ 设备管理; 配网规划, 电网分析; 配网的运行维护调度.在中国情况下,建议先发展第二类的应用:基于GIS技术配网规划, 电网分析, 以积累经验和数据.欢迎与作者联系: jimcai@五. 参考文献[1]. 蔡运清“DMS –当前的国际现状”<<电力系统自动化>> 1997年[2] John Muench, Jim Sutterfield, 樊纪元, 蔡运清“在实际现场实现配电自动化的经验”1999 年北京输配电国际会议[3] GITA /members/unew.html[4] Open GIS Consortium, Inc. [5] 蔡运清“现代配网调度管理的评价”<<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0年樊纪元ACS EMS/DMS产品开发部经理蔡运清ACS 中国市场部经理2000年3月1日于Sunnyvale, CaliforniaApplication of GIS technology to Electric UtilitiesJiYuan Fan, Jim Y CaiAdvanced Control Systems, Inc.2755 Northwoods PkwyNorcross, GA 30071U.S.AKeywords: GIS, Trouble Call, DMS, AM/FM关键字: GIS, 报检电话, 配电管理系统, 自动地图/设备管理AbstractGIS technology has a growing number of application in electric utilities just like a RDB a decade ago. It has been used in facility management, distribution network analysis/planning, and also a hot topic in the northern america - outage management system in moderm distribution control/management, the three main GIS applications. And, the GIS technology, which has not any kind of standard as RDB does, is just a basic development platform. So it has diverse aplications of the three kind of applications as to meet your need.。

电力设备的GIS数据采集及其系统建构

电力设备的GIS数据采集及其系统建构

电力设备的GIS数据采集及其系统建构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用于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信息的技术。

在电力行业中,GIS被广泛应用于电网设备管理、运维和规划等方面。

电力设备的GIS数据采集是指将电力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和属性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和存储的过程。

常见的电力设备主要包括变电站、配电站、输电线路等。

采集这些设备的GIS数据可以帮助电力公司准确了解设备的位置信息、容量信息、状态信息等,为电力设备的管理和运维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电力设备的GIS数据采集通常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地理位置信息采集:通过实地勘察和GPS定位等技术手段,确定电力设备在地理空间上的准确位置。

这需要采集设备所在的经纬度坐标、海拔高度等信息,以及设备周围的地理环境信息,如地形、道路、建筑物等。

2.属性信息采集:将电力设备的属性信息进行采集和整理。

属性信息包括设备的名称、型号、容量、供电区域、所属部门等,还包括设备的运行状态、维护记录、检修情况等。

这些信息通常需要通过现场检查、设备文档和设备管理系统等方式获取。

电力设备的GIS数据采集需要一个完整的系统建构来支持。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数据采集设备:如GPS定位设备、移动终端等,用于采集地理位置和属性信息。

2.数据采集软件:用于采集和整理电力设备的地理位置和属性信息。

可以根据电力公司的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软件。

3.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存储和管理电力设备的GIS数据。

可以采用关系数据库或空间数据库等技术实现。

4.数据质量控制:通过设定数据采集规范和检查机制,确保采集到的数据准确、完整、一致。

5.数据更新与维护:随着电力设备的运行和维护,GIS数据需要及时更新和维护,保持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

6.数据应用与展示:通过GIS软件和相关应用系统,将采集到的GIS数据进行分析、查询和展示,为电力设备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

电力设备的GIS数据采集是电力行业中重要的一环,能够为电力公司提供准确的设备信息和空间分析能力。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GIS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GIS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知识:GIS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电力工业中,GIS的应用显得更为重要。

GIS可以帮助电力公司进行有效的规划、设计、维护和管理,提高电力生产的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谈论GIS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

一、GIS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概述GIS是一种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进行空间数据管理、分析和应用的系统。

在电力工业中,GIS可用于以下方面:1.电网规划设计:通过GIS,可以进行电网规划和设计,包括配置变电站、线路、开关柜和电缆等设备。

GIS可以根据地形地貌、土地利用和交通条件等信息来定位并优化电力设施的位置,提高电力设施的效率和可靠性。

2.电力生产管理:GIS可以帮助电力公司对电力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在电力生产过程中,GIS可以帮助电力公司有效分析待生产的电量和电力生产所需的设备等关键要素,以及对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环境影响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3.电力供应管理:使用GIS来管理电力供应可以帮助电力公司更好地管理输电线路和供电站,以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通过GIS对输电线路、供电站和电缆等设施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可以避免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线路故障和停电等问题。

4.电力设施维护管理:GIS也可以帮助电力公司对电力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

通过GIS,可以有效地定位以及修正电力设施的故障位置,避免电力设施故障对用户造成的不便和电力生产造成的损失。

二、GIS在电力工业中的优点GIS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有很多优点,包括:1.提高效率:通过GIS,可以根据地理信息信号来优化电力设施的布局,提高电力设施的效率和可靠性,减少电力生产和供应的空间和时间上的浪费。

2.提高安全性:GIS可以根据地理信息来监测电力设施的运行情况,提前发现设施的故障状况,避免设施的损坏和火灾等安全问题产生。

3.提高质量:通过GIS,电力公司可以实现对电力设施和服务的优化管理,提高电力供应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电力工程设计规划中的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电力工程设计规划中的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电力工程设计规划中的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集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于一体的空间信息系统。

在电力工程设计规划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特点入手,探讨其在电力工程设计规划中的具体应用。

一、地理信息系统概述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基于地理空间数据的信息系统,主要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工具和空间数据等组成部分。

通过对空间、属性和时间等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可视化展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对地理现象和空间关系的全面理解和分析能力。

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空间分析能力: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如距离测量、缓冲区分析、路径分析等,以理解和解决与空间相关的问题。

2. 多源数据整合:地理信息系统可以集成和整合来自不同来源和不同格式的数据,如遥感影像、卫星数据、地理数据库等,提供多样化、丰富化的数据支持。

3. 可视化展示: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地理空间数据以图形化的方式进行展示,通过地图、图表等形式直观地展现地理现象和空间关系。

4. 数据共享与交流:地理信息系统支持数据的共享和交流,可以进行数据的共享、数据共享标准的制定,以及通过网络实现对数据的远程访问和交流。

5. 多学科交叉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在不同学科领域中进行交叉应用,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等,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问题解决。

二、地理信息系统在电力工程设计规划中的应用1. 基础数据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用于对电力工程设计规划中所涉及的基础数据进行管理,包括电力线路、变电站、供电区域等各类重要设施和区域信息。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采集、存储和管理功能,可以对这些基础数据进行标准化、归档和更新,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

2. 空间分析与决策支持: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帮助电力工程规划人员进行空间布局、优化配置和资源调配等决策。

电力GIS系统的发展及其主要功能

电力GIS系统的发展及其主要功能

电力GIS系统的发展及其主要功能作者:随祥旭董清华来源:《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8年第30期一、电力GIS系统GIS系统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简称,地理信息系统将计算机技术、地理学、环境学、经济学和空间科学、信息科学等多个学科进行综合与联系产生的一门新学科,地理信息系统虽然发展时间较短,但是其自身的作用和价值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好处,推动了如航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电力工程等多项工程和产业的进步,地理信息系统以计算机软件技术为基础,通过具体的操作,对空间的数据和信息进行采集、分析、综合和处理,提供对象的空间动态信息。

电力GIS系统是将电力企业的电力设备、变电站、输配电网络、电力用户与电力负荷和生产及管理等核心业务连接形成电力信息化的生产管理的综合信息系统。

它提供的电力设备设施信息、电网运行状态信息、电力技术信息、生产管理信息、电力市场信息与城镇、公路街道、山川、河流、地势、楼群以及气象、水文、地质、资源等自然环境信息集中于统一系统中,并通过GIS可查询有关数据、图片、图象、地图、技术资料、管理知识等。

电力GIS系统是输配电管理信息和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地理背景地图显示功能、用户查询功能、图形建模功能、线路设备查询系统功能、电网分析功能,以及辅助决策功能。

地理背景地图显示功能可以将测绘部门提供的电子地图转换成GIS系统可识别的方式,这样一来,可以以更加直观的地形印象方式展现各种背景图;用户查询功能主要完成各种道路、街道的用户查询需求,并显示其相应的属性信息;图形建模功能以传统的电子地图为背景底图,提供各种电力设备的编辑工具,使用户能在地理背景图上直观的按照电力设备的实际分布情况进行空间增加、删除、修改操作,同时提供相关的属性操作;线路设备查询系统功能负责将配电及其设备的各种分布情况在图形终端上显示出来;电网分析功能可以实现供电可靠性、停电故障等问题的分析,以及实时追踪电力GIS系统中杆塔与导线的连接关系、进线出线的对应关系及电网的实时拓扑结构;辅助决策功能则负责若出现停电故障或需要线路检修时对停电范围作最优化决策。

电力设备的GIS数据采集及其系统建构

电力设备的GIS数据采集及其系统建构

电力设备的GIS数据采集及其系统建构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电力设备的GIS数据采集及其系统建构变得越来越重要。

电力设备的GIS数据采集是指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电网设备进行信息采集、整理和存储,以便进行综合管理和实时监控。

这项工作对于保障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电网运行效率、优化设备维护和保养、提升电网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GIS数据采集的意义、方法和技术、系统建构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GIS数据采集的意义1、为电力设备提供准确的地理位置信息。

通过GIS技术,可以对电力设备的地理位置进行精确定位,保证电力设备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为电力设备提供实时的状态信息。

GIS系统可以实时采集电力设备的状态信息,如温度、电压、电流等,以便及时预警和处理故障。

3、为电力设备提供全面的管理信息。

电力设备的GIS数据采集可以收集并整理设备的基础信息、运行信息和维护信息,为电力设备管理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

4、为电力设备提供智能的分析和决策支持。

通过GIS系统对电力设备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可以为电力设备管理提供智能化的决策支持。

二、GIS数据采集的方法和技术1、现场实地调查。

现场实地调查是GIS数据采集的最基本方法,通过现场勘测和实地调查,可以获取电力设备的准确的空间位置和相关信息。

2、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航拍或卫星遥感获取地理信息的方法,可以为GIS 数据采集提供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地理信息数据。

3、GPS定位技术。

GPS定位技术可以提供精确的位置信息,对于移动电力设备或需要动态监控的设备而言,是一种重要的GIS数据采集技术。

4、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设备状态信息的实时监测和采集,为GIS 数据采集提供了动态的信息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GIS电力地理信息系统
1 电力GIS基本概念 (1)
2 电力GIS应用 (1)
3 电力GIS的特点 (2)
3.1参数实时性和信息动态性 (2)
3.2电网的多属性数据 (2)
3.3电力系统复杂 (3)
3.4电网联网运行 (3)
3.5电网高安全要求 (3)
1电力GIS基本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一门建立在以地理学、地图学、测量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立的科学体系的技术型学科,一方面它描述、存储、分析和输出空间信息论和方法,另一方面,它是一个系统,是以地理信息数据库(Geographical Database)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电力GIS就是将地理信息系统(GIS)运用到电力工业领域的一项技术,它是将电力企业的电力设备、变电站、输配电网络、电力用户与电力负荷和生产及管理等核心业务连接形成电力信息化的生产管理的综合信息系统。

它提供的电力设备设施信息、电网运行状态信息、电力技术信息、生产管理信息、电力市场信息与山川、河流、地势、城镇、公路街道、楼群,以及气象、水文、地质、资源等自然环境信息集中于统一系统中。

通过GIS 可查询有关数据、图片、图象、地图、技术资料、管理知识等。

这样也就能在电力抢检修工作中启到莫大的作用,尤其是电力故障地位和抢修路径的选择优化方面。

2电力GIS应用
国外电力 GIS 应用的发展经历了“CAD+数据库”阶段、“传统 GIS应用”阶段,90 年代初期,进入“AM/FM/GIS应用”阶段。

建立“数字电网”及“协
同工作环境”为特征的电力 GIS 系统,已成为发达国家电力企业,为增强自身竞争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服务水平)而进行生产经营“业务流程重组”工作、提高电网运行科学管理水平的必不可少的工具。

国内现处于AM/FM/GIS 应用的初期,AM/FM是PUI领域的信息化专用技术,成为供配电系统各种自动化的基础。

GIS的特点在于以地理信息为背景,将图形和数据库相结合来描述和管理各种电力设备的参数属性以及电网内的运行控制信息。

在离线方面,AM/FM/GIS的主要应用有设备管理系统、用电管理系统、规划设计系统;而在线应用上,AM/FM/GIS 主要和SCADA 的系统结合,互相交换运行数据和图形数据为调度员提供准确的电网地理信息;另外还可以作DMS 的投诉电话热线系统,快速、准确地根据用户的故障投诉电话判断发生故障的地点、抢修队伍目前所处位置、及时派出抢修人员,缩短停电时间。

3电力GIS的特点
电力地理信息(电力GIS)系统除了具备传统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开放性、先进性、发展性等的特点外,其自身还具有一些特点,具体如下:
3.1参数实时性和信息动态性
电力系统运行参数实时性及信息的动态变化性,需要对瞬间信息及时收集、处理和分析。

电力GIS对数据处理、存储容量和传输速度均有较高的要求。

3.2电网的多属性数据
由于电网的多属性数据自身的特点,要求GIS具备足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根据电力行业技术标准及电力企业业务需求,系统具有良好的可维
护性。

电力GIS能够实现数据的一次输入和多次输出,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操作,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多层保护等,构建高可靠性和高准确性的业务系统。

3.3电力系统复杂
电力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系统,电力网的广域性和电力设施的分散性及设备的多样性,实时信息量大,系统接口复杂,信息的覆盖面广,电网的各种电压等级及多用户连接等需要GIS具备拓扑分析和转换能力。

3.4电网联网运行
电力GIS的单机工作站方式已经落后,且不适合电力企业信息系统实际需要。

电力行业目前应用的GIS平台安装在局域网环境下,在网络的应用和开发上整合信息,实现资源共享。

3.5电网高安全要求
电力GIS具备安全保护的特点,电网设备的高精确度测量的经纬度坐标数据是国家基础信息资源,是国家安全的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