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架空输电线路防雷保护技术进行
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探讨

规模 迅速 攀 升 。 同塔 输 电线 路 雷 击 同时 跳 闸成 为
输 电线路 防 雷 的新 问题 。
3 架 空 输 电线 路 防 雷措 施
收稿 日期 :2 0 1 3— 0 7—1 5
1 0 3
2 0 1 3年 第 5期
云南 电 力技术
第4 1卷
雷 的机会 。高 塔 落 雷 时 塔顶 电位 高 ,感 应 过 电压 大 ,而且 受绕 击 的概 率 也较 大 。可 在 高 杆塔 上 适
常用 线路 的防 雷 措施 有 :架 设 避 雷线 、降 低
杆塔 的接 地 电阻值 、架设 耦 合 地 线 、采 用 不 平 衡 绝缘 方 式 、采 用 消 弧 线 圈 接 地 、加 强 线 路 绝 缘 等等 。
3 . 1 . 1 架设 避 雷线
技术 的应 用 进 行 探 讨 ,采 取 有 效 措 施 降 低 线 路 的
3 . 1 . 2 降低杆 塔 接地 电阻
降低杆 塔接 地 电阻 是 最 直 接 、最有 效 的 防雷
措施 之 一 。杆塔 接 地 电 阻 阻值 的高 低 是 影 响杆 塔 顶 电位 高低 的关 键 因素 。杆塔接 地 电阻 如果 过大 , 雷击 时 易 使 杆 塔 顶 电位 升 高 ,对 线 路 产 生 反 击 。 若接 地 电 阻满 足 要 求 ,则 雷 电 侵入 时 ,绝 大 多数
雷 电流将 沿着 杆塔 导人 大地 ,不 致破 坏线 路绝 缘 , 从 而保证 线路 的 安全运 行 。 对 于一些 土 壤 电阻率 较 高 的高 山 、岩 石 等 地
化 茶 线 外 ,保 护 角 均 在 2 0~3 0 。 之 间。2 0 0 9~
2 0 1 2年输 电线 路 平均 雷击 跳 闸次 数 占所 有 跳 闸次
输电线路的防雷技术措施

输电线路的防雷技术措施随着经济的发展,对输电线路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同时伴随着电网的发展,雷击输电线路引起的跳闸、停电事故绝对值也日益增多。
据电网故障分类统计表明,在我国跳闸率较高的地区,高压线路运行的总跳闸次数中,由于雷击原因的事故次数约占(50~70)%。
尤其是在多雷、土壤电阻率高、地形复杂的山区,雷击输电线路引起的事故率更高,带来巨大的损失。
要保障线路安全运行;应对雷害原因进行有效的分析,确定雷击性质,并采取相应有效的防雷措施。
1雷害原因分析输电线路雷击闪电是由雷云放电造成的过电压通过线路杆塔建立放电通道,导致线路绝缘击穿,这种过电压也称为大气过电压,可分为直击雷过电压和感应雷过电压。
雷击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个放电泄流通道,从而使大地感应电荷中和雷云中的异种电荷,因此雷击和接地装置的完好性有直接的关系。
输电线路感应雷过电压最大可达到400kV左右,它对35KV及以下线路绝缘威胁很大,但对于110kV及以上线路绝缘威胁很小,110kV及以上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多由直击雷引起,并且同接地装置的完好性有直接的关系。
直击雷又分为反击和绕击,都严重危害线路安全运行。
在采取各种防雷措施之前,应该对雷击性质进行有效分析,准确分析每次线路故障的闪络类型,采用针对性强的防雷措施,才能达到很好的防雷效果。
反击雷过电压是雷击杆顶和避雷线出现的雷过电压,主要与绝缘强度和杆塔接地电阻有关,一般发生在绝缘弱相,无固定闪络相别,所以对于反击雷过电压应采取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加强绝缘,提高耐雷水平。
绕击雷过电压是雷电绕过避雷线直接击中导线而出现的雷过电压,主要与雷电流幅值,线路防雷保护方式,杆塔高度,特殊地形有关,主要发生在两边相。
目前对绕击雷过电压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减少避雷线保护角,安装避雷器等。
实际运行经验表明:山区线路由于地形因素的影响和有效高度的增加,绕击率较高;平原,丘陵地区的线路则以反击为主。
山区线路选择良好的防雷走廊,减小避雷线保护角,加强绝缘是最有效的防雷措施。
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网及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它暴露在自然之中,故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损害,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方面是雷击。
架空输电线路所经之处大都为旷野或丘陵、高山,输电线路长,遭遇雷击的机率较大。
架空输电线路雷害事故的形成通常要经历这样四个阶段:输电线路受到雷电过电压的作用:输电线路发生闪络;输电线路从冲击闪络转变为稳定的工频电压;线路跳闸,供电中断。
针对雷害事故形成的四个阶段,现代输电线路在采取防雷保护措施时,要做到“四道防线”,即:1防直击,就是使输电线路不受直击雷。
2防闪络,就是使输电线路受雷后绝缘不发生闪络。
3防建弧,就是使输电线路发生闪络后不建立稳定的工频电弧。
4防停电,就是使输电线路建立工频电弧后不中断电力供应。
架空输电线路防雷的详细措施现对生产运行部门常用的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改进措施简述如下:1架设避雷线架设避雷线是输电线路防雷保护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措施。
避雷线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雷直击导线,同时还具有以下作用:1)分流作用,以减小流经杆塔的雷电流,从而降低塔顶电位;2)通过对导线的耦合作用可以减小线路绝缘子的电压;3)对导线的屏蔽作用还可以降低导线上的感应过电压。
通常来说,线路电压愈高,采用避雷线的效果愈好,而且避雷线在线路造价中所占的比重也愈低。
因此,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都应全线架设避雷线。
同时,为了提高避雷线对导线的屏蔽效果,减小绕击率,避雷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应做得小一些,一般采用20°~30°。
220kV及330kV双避雷线线路应做到20°左右,500kV及以上的超高压、特高压线路都架设双避雷线,保护角在15°左右。
2安装避雷针安装避雷针也是架空输电线路常用的一种防雷措施。
但是在实际应用却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避雷针而导致雷击概率增大2)保护范围小国内外不少防雷专家,对避雷针能向被保护物有多大的保护距离做了系统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对一根垂直避雷针无法获得非常确定的保护区域”。
电力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电力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摘要:架空线防雷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加强其抗雷能力,减少其雷击跳闸,从而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营。
线路防雷方式的选择要综合考虑线路所受雷击的种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并综合考虑线路重要程度、系统运行方式、线路穿越区域的雷电强度;根据地形地貌特征、土壤电阻率的高低情况,结合当地现有线路的运营经验,进行综合对比,因地制宜;采取适当的避雷措施。
关键词:电力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引言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用电需求,必须保证电力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但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建设与完善,因雷击造成的用电事故也有上升的趋势,迫切需要对其进行防范;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用电需要。
1.架空输电线路遭雷击的特点和原因分析1.1架空輸电线路遭雷击的特点在雷雨季节,由于架空输电线路处于复杂的环境中,极易遭受闪电攻击,严重影响了线路的安全与稳定性。
对电线造成的特殊危险是,当电流通过导线时,由于电流过大,会产生发热,如果温度超过了导线所能承受的极限,那么导线就会被烧毁,从而失去保护,从而造成绝缘子的闪络和击穿。
一般来说,架空输电线路上的雷击都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比如远离地面的人,就会被闪电击中,或者是土壤电阻较高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被雷击。
1.2架空输电线路遭雷击的原因架空输电线路出现雷击的原因有很多,一是由于电线材料本身的绝缘性较差,二是长期使用会导致电线的绝缘性能降低。
第二,由于避雷线的布置不合理,造成了避雷线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不能有效地发挥避雷线的功能,或者是避雷线超过了保护范围,不能保障线路的传输。
第三,避雷线接地不良,避雷线与电线间距过短,会影响线路的防雷性,增加雷击的几率。
第四,架空输电线路发生雷击事故,与防雷防护工作不力有关。
2.电力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2.1提高线路绝缘的水平在架设输电线路时,应注意选用绝缘子,同时应充分重视绝缘子的监控和维修保养工作。
架空输电线路防雷导则

架空输电线路防雷导则架空输电线路防雷导则是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而制定的一系列指导原则。
雷电是自然界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其可以造成电力系统的瞬时过电压,导致设备损坏、电压失控以及线路中断等问题。
为了减少雷电造成的危害,架空输电线路防雷导则制定了以下一些相关参考内容:1. 防雷系统的规划:架空输电线路防雷导则需要对电力系统中的设备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其防雷保护要求。
根据线路的特点和周围环境,制定适当的防雷系统规划。
2. 导线选材:架空输电线路防雷导则鼓励选用钢芯铝绞线或钢芯铝包钢线等带有钢芯的导线,以增加其对雷电的耐受能力。
3. 防雷装置的选择:架空输电线路防雷导则建议在电力系统的适当位置安装避雷针、避雷带或雷电接地装置等防雷设备,以将雷电集中引入地下或大地中。
4. 避雷针的布置:架空输电线路防雷导则要求避雷针的规划和布置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避雷针应安装在架空塔顶或高处,以提供更好的防雷保护效果。
5. 地线系统的设置:架空输电线路防雷导则鼓励设置完善的地线系统,包括接地线、接地块、接地极等,以提供低阻抗的雷电接地路径。
6. 绝缘的保护:架空输电线路防雷导则要求对设备和连接点进行绝缘保护,避免雷电造成的电弧和漏电事故。
7. 定期检测和维护:架空输电线路防雷导则强调对防雷系统的定期检测和维护,包括检查避雷针的完好性、地线系统的接地情况以及设备的绝缘状态等。
8. 人员培训和安全意识:架空输电线路防雷导则建议对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进行防雷知识的培训,并提高其对雷电危害的安全意识,以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以上是关于架空输电线路防雷导则的一些相关参考内容。
制定和遵守这些指导原则,可以有效减少雷电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危害,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0kV架空配电线路的防雷措施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272《华东科技》10kV 架空配电线路的防雷措施黄思海(韶关市擎能设计有限公司,广东 韶关 512000)摘要:城乡电网主要为10kV 架空配电线路,该线路途径存在着复杂的地理环境,且处于较低的绝缘水平,因雷击造成事故而跳闸的概率较高,在配置架空配电线路时,需实施良好的防雷措施。
基于此,以下对10kV 架空配电线路的防雷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10kV;架空配电线路;防雷措施在过去的2年里,为了加强10kV 配电网的建设和管理,提升安全、经济效益和服务水准的网络,和提高效率的投入产出综合分销网络资产,供电公司实施全过程精益管理分销网络在龙岩供电公司的整个系统。
专注于重建发病率高的断层线10kV,通过统计分析10kV 线路的故障原因,10kV 线路操作时被发现的弱点,和正在采取方法方式,最终找到降低10kV 线路故障方法方式,降低10kV 线路故障,提升10kV 配电线路的管理水准。
1 自然界雷电概述 雷电是自然界常见的集声、光、电为一体的现象,往往伴有闪电和雷鸣而出现,对人类的活动有重大影响,能够产生有机物质孕育农作物,还可以补充大气中电离层的电荷,防止太阳和宇宙中的射线进入地球表面,但是雷电也是导致高压输配电线路故障的重要因素。
当输配电线路被雷电击中时,会产生泄入大地的雷电流,引起巨大的电磁效应、机械效应和热效应,从而影响输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雷电作为一种特殊电脉冲波,产生时会伴随着强大的脉冲磁场,其中直击雷和感应雷这两种雷电形式对输配电线路的危害尤为严重。
直击雷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放出大量的电荷,会对设施和设备造成直接破坏,破坏能力十分巨大,中国每年造成直接财产损失超10亿美元。
而感应雷分为电磁感应雷和静电感应雷,雷电放电时,雷电流在附近空间中剧烈变化而产生强磁场可以引起电磁感应雷,若不能及时引入地下,极可能发生安全事故;架空线路的导线被积云所感应上大量电荷生成静电感应雷,使电压倍增,影响输配电线路。
架空输电线路防雷与接地技术的探讨

架空输电线路防雷与接地技术的探讨发布时间:2022-11-08T08:07:54.805Z 来源:《福光技术》2022年22期作者:孙志祥[导读] 架空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三大(输变配)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暴露在自然界千变万化的气候中,极易遭受雷击;倘若不采取必要的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雷击可能引起架空输电线路的绝缘子损坏、地线和导线断线,并造成线路故障跳闸国网怀化供电公司湖南怀化 418000摘要:架空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三大(输变配)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暴露在自然界千变万化的气候中,极易遭受雷击;倘若不采取必要的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雷击可能引起架空输电线路的绝缘子损坏、地线和导线断线,并造成线路故障跳闸;雷击时产生的入侵波通过架空输电线路串入变电站,还会引起站内设备损坏造成更大的设备事故,甚至会造成电网动荡解列最终造成大面积停电;电力供应的突然中断会造成工厂企业生产秩序混乱,给经济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更是直接影响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品牌形象。
基于此,文章就架空输电线路防雷与接地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接地技术1雷电的分类及危害雷击的直接危害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雷电直击雷,当雷云对地面突出物的电场强度达到空气的击穿强度时,产生的放电现象;二是雷电感应雷,雷云接近地面时,在地面突出的建筑物顶部被感应出大量的异性电荷,一旦雷云与其他异性雷云放电后,聚集在该建筑物顶部的感应电荷就失去束缚,以雷电波的形式高速传播形成的。
三是雷电入侵波,由于雷击在架空线路的导线上或架空的金属管道上产生的冲击电压,沿着线路或管道的两个方向迅速传播的雷电波称为雷电入侵波,雷电波可能沿着这些管线侵入屋内,危及人身安全或损坏设备。
据目前国家有关主管部门近期统计数据分析表明,直击雷造成的直接损坏大约仅只占15%,感应雷造成的直接损坏则仅大约占80%。
目前,直击雷所可能直接造成的自然灾害已明显大幅度地减少,而随着我国重点大中城市地区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感应雷和雷电入侵波可能造成的各种危害却大幅有所增加。
如何做好电力建设中架空输电线路防雷保护

蔽失效 的现象。山区是多雷区 ,也是易绕击区 ,要减少绕击率 , 减少保
护角是最有效 、最经济的手段。图l 根据 规程计算 的线路雷击跳 闸率与 杆塔高度 、保 护角 、耐雷水平关 系。从图 中可 以看 出随着杆塔高度增 高 、避雷线保 护角增 大 , 路绕击跳 闸率显 著增加 。图2 线 为根据 电气几
杆塔接地 电阻是影响塔顶 电位的重要参数 ,对于一般高度的杆塔 , 当杆塔型号 、尺寸与绝缘子型号和数量确定后 ,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对提 高架空送电线路耐雷水平 、减少反击概率是非常有效的。当杆塔型式、 尺寸和绝缘子型式、数量确定后 ,影响线路反击耐雷水平 的主要因素则 是杆塔接地电阻的阻值 。现将按 19 年电力行业标 准中的1 ~ 0 k 线 97 1 5 0V 0 路的杆塔尺寸和绝缘子的5 %雷冲击绝缘水平 ,针对不同的杆塔接地电 0 阻冲击值计算 出的各 自的耐雷水平列入表1 。 由表 1 可见 ,各种电压等级 ,线路耐雷水平均随杆塔接地电阻的增 加而降低 。依据雷电流 幅值累积概率分布的固有特点 : 幅值雷电流出 低 现的概率明显大于高幅值雷电流出现 的概率。由此可知 ,随着系统标称 电压的提高 ,杆塔 接地电阻的作用将变得更加重要 。表 1 中引入了 “ 相 对危险 因数 ”参数 。对于各种 电压等级 下的 “ 相对危险 因数 ” , 以 均 杆塔接地电阻为7 Q时耐雷水平的相应概率下 的危险因素1 为参考 ,其 . 0 他杆塔接地 电阻时的相对危险 因数 ,则 由该 接地电阻下相应 耐雷水 平 的相应概率与接地 电阻为7 n时耐雷水平 的相应概率之 比来确定。这样 1 50 V 5 Q时的相对危 险因数分别为3 、 . 4 。 1 0k , 0 0 . 7 和2 . 5 7 1 根据不同地形 、土质 ,应用采取不同的改造接地 网的技术方法 ,有 效降低 了所改造杆塔 的接地电阻。通过计算分析表 明,改善接地是很有 效的防雷改进措施。图3 2 k 线路型某杆塔中相与边相反击耐雷水平 为20 V 与接地 电阻关 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架空输电线路防雷保护技术进行探讨摘要: 漫长的输电线路常穿过平原、山区,跨过江河湖泊, 延伸到地理条件和气象条件各不相同的以遭受雷击的机会就多,为使输电线路能可靠工作,要求输电线路有好的防雷性能, 基本的防雷措施主要有: 架设避雷线、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架设耦合地线、采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加强线路绝缘、采用不平衡绝缘、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以及采用线路用避雷器等方式。
结合工作实践经验,本文就对输电线路防雷技术保护进行探讨。
关键词: 架空输电线路;防雷保护技术;避雷线;装置
前言:众所周知,电闪雷鸣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雷电电压高达数百万伏, 瞬间电流可高达数十万安培,造成很大的损失。
架空输电线路雷害事故引起的跳闸, 不但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供电, 增加架空输电线路及开关设备的维修工作量, 而且由于输电线路上落雷,雷电波还会沿线路侵入变电所。
而在电力系统中,线路的绝缘最强, 变电所次之,发电机最弱,若发电厂、变电所的设备保护不完善, 往往会引起其设备绝缘破坏影响安全供电。
由此可见,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是减少电力系统雷害事故及其所引起电量损失的关键。
做好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设计, 不仅可以提高输电线路本身的供电可靠性,而且可以使变电所、发电厂安全运行得到保障。
一、架设避雷线
按照有关规定,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应全线架设避
雷线,35kv输电线路一般不沿全线架设避雷线,但应在变电所或发电厂的进线段架设1~2km 避雷线。
但也有例外,比如处于雷电活动较强地段且长度较短的35kv线路,可全线架设避雷线。
因为避雷线在线路造价中所占的比重较低,在线路不长的情况下,与不完全架设避雷线的造价相比增长不大,而经过全线架设避雷线后,线路的跳闸率明显降低。
所以从运行工作的长远来看,还是很合算的。
为了提高避雷线对导线的屏蔽效果,减小绕击率,避雷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应做得小一些。
对于同塔多回路,220kv及上双避雷线线路的保护角,均不宜大于0°,110kv双避雷线线路的保护角,均不宜大于10°;单地线线路不宜大于25°。
综上所述, 架设避雷线的作用是以下几点。
(1)引雷作用。
架设避雷线后, 由于避雷线对雷云电场的畸变作用, 使雷基本上只击于避雷线而不击于导线,这就是避雷线的引雷作用,也是避
雷线的主要作用。
(2)屏蔽作用。
当导线上主挂有避雷线时, 由于避雷线的屏蔽效应, 使导线上的感应过电压降低,导致作用于线路绝缘上的电压降低,从而使线
路的耐压水平提高, 跳闸率降低。
(3)分流作用。
当雷击杆塔时,对有避雷线的线路,雷电流并不是全部经过该杆
塔入地, 而是从杆塔两侧的避雷线分流掉一部分, 导致塔顶电位降低, 这样作用于线路绝缘上的电压也就随之降低, 从而使线路的耐雷水平提高, 跳闸率降低。
(4)耦合作用。
当避雷线上有过电压运动时, 导线上即出现耦合电压, 避雷线与导线间的这种耦合效应也能降低线路绝缘上的电压,从而使线路的耐雷水平提高, 跳闸率降低。
高压输电线路的避雷线通常是直接接地地, 而超高压输电线路的避雷线是经小间隙接地。
装有避雷线的线路,在一般土壤电阻率地区,其耐雷水平不宜低于下表所列数值。
二、降低杆塔接地电阻
降低杆塔接地电阻通常是提高线路耐雷性能最经济的方法,我国《规程》规定,有避雷线的线路,每基杆塔(不连避雷线)的工频接地电阻,在雷季干燥时,不宜超过规定值,在土壤电阻率低的地区,应充分利用杆塔的自然接地电阻,在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降低接地电阻较困难时,可采用多根放射性接地体或连续伸长接地体, 或长效化学降阻剂。
处于雷电活动剧烈、接地电阻又难以降低的地区的110kv~154kv电网,也可考虑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的接地方式,这样, 绝大多数由雷击引起的单相接地故障可被消弧线圈所消除, 即使雷
击引起一相导线单相接地也不会引起跳闸, 而且对地闪烙后的第一相导线相当于接地, 增大了耦合作用, 使未闪络相绝缘子串的电压下降, 从而提高耐雷水平, 减少相间闪络概率。
经验证明,改用这种接地方式可使雷击跳闸率约降低1/3左右,当然对上述电网是否采用这种接地方式时, 还应考虑其他因素。
三、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
由于雷击造成的闪络大多数能在跳闸后自行恢复绝缘性能, 所以重合闸成功率较高,运行经验表明,我国110kv及以上的线路重合闸功率为75%~95%,35kv及以下线路约为50%~80%,。
这是因为绝缘子在雷击闪络后,一般都能在线路跳闸后自动恢复绝缘性能,所以重合闸成功率较高。
采用重合闸,可以减少检修工作量,提高供电可靠性。
四、安装避雷器
避雷线的架设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导线上的感应过电压,但不是完全消除,这就要求安装避雷器来将雷电流泄放到大地,从而限制过电压,保障输电线路及设备的安全。
未沿全线架设避雷线的35~110kv架空输电线路,应在变电所1~2km 的进线段架设避雷线,并在靠近隔离开关或断路器处装设一组排气式避雷器(或阀式避雷器)gb2,其保护方案如图1。
此外,发电厂、变电所的35kv 及以上电缆进线段,在电缆与架空线的连接处应装设阀型避雷器,连接电缆段的1km架空线路应架设避雷线。
五、特殊条件下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
1、架设耦合地线
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 当线路跳闸事故频繁,而又难以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时,除可改架或补架避雷线外, 还可以采用架设耦合地线的措施。
即在导线下面回设一根或几根接地线。
耦合地线的作用是增大耦合系数;增大向杆塔两侧的分流(据华东地区实测,分流效果约为12%~22%),从而可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降低雷击跳闸率。
运行经验证明。
耦合地线可使线路的雷击跳闸率降低50%左右。
2、采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
我国35 kv 及以下电网一般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
这样可使雷击引起的大多数接地故障自动消除, 不至于造成雷击跳闸。
运行经验表明,电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线路雷击跳闸会明显下降, 约可降低1/3 左右。
3、加强线路绝缘
为了降低跳闸率, 可在高杆塔上增加绝缘子的片数, 同时增大跨越档导线与避雷线间的距离, 以加强线路绝缘。
对35 kv及以下线路, 可采用瓷横担等冲击闪络电压较高的绝缘子来降低雷击跳闸率。
4、采用不平衡绝缘方式
现代高压及超高压线路, 同杆架设双回线路的趋势有所增加,
为了降低雷击时双回路同时跳闸的机率, 采用通常的防雷措施无法满足要求时, 可考虑采用不平衡绝缘方式, 也就是使双回路的绝缘子片数有差异。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输电线路防雷保护的主要方法,具体实施起来还应根据各地区的气候、地形及雷电活动特点采取适当的措施。
作为运行单位,应不断加强巡视工作,尤其是在雷雨季节、雷电活动频繁地段线路的巡视,对于已发生闪络的绝缘子能够及时更换。
通过技术经济比较,进行综合治理,才能有效搞好防雷工作。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