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麋鹿》重点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原创】17麋鹿 第一课时(县优质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17课麋鹿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珍稀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
课文语言简洁,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层次清楚,在朴实的说明中注入浓浓的情趣,极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情分析:山里的孩子对动物都比较喜欢,对珍稀的麋鹿更是好奇。
经过这几年的学习、积累,对课文的理解较强,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也有了一定的功底。
教学目标:1、能顺畅地通读课文,要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6个要认识的字。
能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读了课文之后清楚地了解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传奇经历,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复述。
2、在研读课文,辨析麋鹿,进一步了解麋鹿外形特点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到说明文描写时用词的准确,语句的精炼,条理的清晰,说明方法的适时应用。
3、披文入情,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感受、体验文字背后的各种情感因素。
教学重点:《麋鹿》这篇课文的特点是结构非常清晰明显,块状地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以及传奇经历,在“说明文写作方法”方面可以作为可供模仿、分析的范本,在“写法指导”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课应引导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教学难点:本文为介绍动物的说明文,让学生习得说明方法、运用说明方法来介绍其他动物的外形特点。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课时安排:二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同学们好,我姓吴,大家可以叫我吴老师。
你们的老师说,你们个个好学,个个发言积极,是吧。
知道我们今天要上哪一课吗?这是一篇说明文,预习了吗?课文读过5遍的请举手?非常好。
读过3遍以上的呢?很好。
那我们可以上课了吗?一、导入谈话,揭题读题1.板书课题,提示“麋”的书写2. 齐读课题。
二、通过阅读,整体感知1.出示检查内容。
师:老师也读了好几遍课文,结合文中的生字,整理了3段话,(出示第一段),谁来读这一段。
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话写了麋鹿的什么?(咬字清晰,而且顿号读得特别好。
《麇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4 ) 同学们 , 读到这 里 , 你发 现没有 ?老 师写 的这 段话 跟这整篇课文之 间有 什么关 系呢? ( 用几词语 概 括课 文 的 主要 内容 。 ) 4 . 精读课文第二段 课文 已经读通 、 理顺 了 , 让我们和麋鹿再走近一些 。 ( 1 ) 课文 中是怎么总体形容 麋鹿 的外形特 征 的呢?( 指 名读——它 的外 形 很奇 特 : 角似 鹿 , 面似马, 蹄似牛, 尾 似 驴, 所 以又被称 为“ 四不像 ” 。 )这句话 告诉 了我们—— ( 指 名说一说 ) 。 ( 2 ) 用 t 2 , 默读课文第三 自然段 , 想一想你 从哪些语句感 受到它的外形奇 特?圈一 圈 、 画一画 , 然后 交流角形 、 尾巴、 蹄子。教师引导体会 蹄子宽 大的作用—— 引读麋鹿蹄 子宽 大, 行 动敏捷 , 它 们常在 水 中站立 、 跋涉 、 潜游 和 觅食 , 甚 至 连隆冬季节也不例外。 ( 3 ) 小结 写法 : 课 文先 是概 括地 介 绍 了麋鹿 的外 形 特 点—— 奇特 , 然后 从 角 形 、 尾巴、 蹄子、 毛 色具 体 进行 了介 绍, 给我们 留下 了深刻的 印象 。我们在作 文 中, 写一样事 物 时, 也 可以学 习这种先概括再 具体 的方 法来写 , 这样 就能给 读者 留下深刻 的印象 。 5 . 齐读朗第三 自然段 6 . 引读第 四自然段体会麋鹿 自然繁殖力低 ( 1 ) 师引读糜鹿的 自然繁殖力很低—— 生接。 瞧, 麋鹿像 我 们人 一 样 , 也要 怀 胎 十 月才 生 下 小麋 鹿 呢, 多么有灵性 的动物呀 !而且它每 胎产一仔 , 所 以我们要 保护它们 。( 再齐读第 四 自然段 ) ( 2 ) 这 段 话 写 了什 么 呢 ? ( 3 ) 指 导 朗读 。 7 . 迁移练说 ( 1 ) 过渡 : 刚才我们 通过 课文 的介绍 , 了解 了麋 鹿 的奇 特的外 形特点和它奇 特的 生活 习性 , 但 还有很 多人 不 了解 麋鹿 , 假如你就是一只麋鹿 , 你会 怎样来介 绍 自己呢?假 如 你 是姜 子牙 , 你骑着麋鹿上天庭 , 你又 如何 向天 上的神仙 们 介绍你 的坐骑 呢?如 果你是 饲养 麋鹿 的饲 养员 , 你 又会 怎 样 向来参观 的客人介绍你 的麋鹿 呢?请 大家 自由选择一 种 角色 , 小组交流介 绍 。注 意在 介绍 的时候 要 注意有 一定 的 顺序 。 ( 2 ) 小结 : 这节 课我们 走 近麇鹿 , 了解 了它 的外形 和生 活习性 , 下节课我们一起走近麋鹿 的传奇经历 。 8 . 当一 个小讲 解员 , 向家 长或 是其他 同学介 绍麋 鹿 的 外 形 特 点 和 生 活 习性 。 附: 板 书 设 计 麋鹿 ( 四不像 ) 外形特点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C)《麋鹿》苏教版

5.家庭作业:布置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例如:
a.选择题: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一些选择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b.简答题: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回答问题,如“麋鹿的生活习性有哪些?”等。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六年级的学生在理解动物题材的文章时,容易停留在表面,对文章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情感表达理解不足。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是本章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2.阅读分析方法: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于文章结构的分析、修辞手法的识别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难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方法,是本章节的另一个教学重点和难点。
2.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麋鹿的生活习性、外形特点以及在我国的历史变迁。
3.阅读分析: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把握文章的结构、写作方法、修辞手法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口头表达与写作:通过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3.写作技巧:在写作方面,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提高文章的质量,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设想
针对以上重难点,我设想以下教学策略:
1.情境导入:通过展示麋鹿的图片、视频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麋鹿的外形和生活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理解课文内容奠定基础。
2.课堂讲解: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关键词、关键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4.培养责任感: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珍稀动物是每个人的责任,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麋鹿》第一课时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麋鹿》第一课时教案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麋鹿》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运用已有的认知策略,学会本课生字,感受放养与饲养陆续和相继等词语的细微差别。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清层次,知道课文写了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传奇经历三个内容,感受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4、品位文本语言,学习作者生动的说明方法。
重点、难点:感受说明方法,学习文章所采用的说明方式以及文章语言及结构的特点。
教法学法:借助图片,观察想象,品词析句,读写结合。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设计前置性作业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板题,交流资料1、今天我们学习17课《麋鹿》,课前搜集了资料,下面就请大家来交流你对它的了解。
2、学生交流资料3、出示图片,请大家看,这就是大丰自然保护区的麋鹿。
天色微明,晨雾如轻纱般漂浮在黄海滩涂上,这群麋鹿就悄无声息地向水塘边走去,因为黄海滩涂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气候温和,林茂草丰,所以,这里成了最理想的放养之地,这里也生活着最大的麋鹿群。
今天我们就走近麋鹿,去了解麋鹿的更多知识,学习作者的说明方法。
4、读题,学生字麋二、初读课文,正音,整体感知,小组交流1、课前同学们都朗读了课文,并围绕这些问题做了思考,下面就先请大家在小组里交流你的预习结果,等下我们进行全班交流。
出示预习的问题:(1)、读正确这些词悄无声息坐骑哺乳跋涉杀戮颠沛流离别墅销声匿迹(2)、课文介绍了麋鹿的哪些知识?分别是哪些自然段?能用小标题概括吗?2、小组在全班进行交流板书: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传奇经历三、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学习作者的说明方法1、请大家读课文的2-3自然段,这两段有什么关系?2、课文哪句话总的描写麋鹿的外形特点的?出示句子: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又称四不像。
3、出示课件(师:我国古代《封神榜》中把四不像当作姜子牙的坐骑,更增添了它的神秘感。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麋鹿》教案.docx

17麋鹿【教材简析】《麋鹿》一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第五单元一篇课文,文章采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写法,主要通过描写麋鹿独特的生活习性,外形特点,传奇经历,休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教学口标】知识能力FI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六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学习用列数字说明事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领悟课文内容的能力过程和方法口标:1.抓住“麋鹿有哪些生活习性,外形特点”这一主线问题,通过朗读体悟、查找资料、联系背景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读好麋鹿特点的基础上,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2.继续学习作比较,列数字的写法。
(难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重点):体会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视。
【切入点和主线问题】从重点句子切入:麋鹿有哪些生活习性,外形特点?【语言文字训练点】1.课文第二自然段,抓住“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等词语体会麋鹿的外形特点。
2.课文第五自然段,找出本段中心句: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
【需学习的表达方法】作比较,列数字的写法。
【拓展读写】说说我了解的国家级保护动物的主题活动【资料补充】麋鹿资料【拓展阅读】继续搜集阅读野生动物的故事,读一读。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1.口读课文,至少三遍以上,做到止确、流利。
2.自学生字词,找出读不准、不会写的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小组内进行认读、检查。
3•思考:你对麋鹿有怎样的了解?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交流对麋鹿的了解。
指名读资料。
3•检查生字词(指名读、同位互查,开火车读)哺育沼泽繁殖销声匿迹飘泊不定颠沛流离【预设:学生的自读基础已经完善,所以讲课首先从交流资料,检查预习开始】二、精读感悟{一}指导读中心句切入课文是从哪些方而介绍麋鹿的?(板书: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传奇经丿力){二}学习课文第2—4 □然段。
1、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详细描写了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呢?学生自读2—4自然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7课《麋鹿》教学设计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强调保护野生动物、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义,激发他们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此外,我还会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了关于麋鹿的知识,还提高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综合素质。
2.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针对课文中的知识点进行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课堂讲解,深入剖析:
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难点进行讲解,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实践活动,体验感悟: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参观自然保护区,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自然、体验生活,提高实践能力。
(2)如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直观感知能力;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重难点:
(1)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环保意识;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关注社会、关爱生命。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展示麋鹿的图片、视频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麋鹿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激发学生的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麋鹿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在我国的历史分布情况,掌握课文中所提及的相关科普知识。
2.学会运用描写、说明、记叙等表达方式,对自然界的生物进行描述,提高写作能力。
3.能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词汇,如“湿地”、“迁徙”、“自然保护区”等,进行语言表达和交流。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麋鹿》第一课时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麋鹿》第一课时教案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麋鹿》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运用已有的认知策略,学会本课生字,感受放养与饲养陆续和相继等词语的细微差别。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清层次,知道课文写了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传奇经历三个内容,感受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4、品位文本语言,学习作者生动的说明方法。
重点、难点:感受说明方法,学习文章所采用的说明方式以及文章语言及结构的特点。
教法学法:借助图片,观察想象,品词析句,读写结合。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设计前置性作业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板题,交流资料1、今天我们学习17课《麋鹿》,课前搜集了资料,下面就请大家来交流你对它的了解。
2、学生交流资料3、出示图片,请大家看,这就是大丰自然保护区的麋鹿。
天色微明,晨雾如轻纱般漂浮在黄海滩涂上,这群麋鹿就悄无声息地向水塘边走去,因为黄海滩涂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气候温和,林茂草丰,所以,这里成了最理想的放养之地,这里也生活着最大的麋鹿群。
今天我们就走近麋鹿,去了解麋鹿的更多知识,学习作者的说明方法。
4、读题,学生字麋二、初读课文,正音,整体感知,小组交流1、课前同学们都朗读了课文,并围绕这些问题做了思考,下面就先请大家在小组里交流你的预习结果,等下我们进行全班交流。
出示预习的问题:(1)、读正确这些词悄无声息坐骑哺乳跋涉杀戮颠沛流离别墅销声匿迹(2)、课文介绍了麋鹿的哪些知识?分别是哪些自然段?能用小标题概括吗?2、小组在全班进行交流板书: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传奇经历三、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学习作者的说明方法1、请大家读课文的2-3自然段,这两段有什么关系?2、课文哪句话总的描写麋鹿的外形特点的?出示句子: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又称四不像。
3、出示课件(师:我国古代《封神榜》中把四不像当作姜子牙的坐骑,更增添了它的神秘感。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17.,麋鹿》(第一课时)

《17、麋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理清课文脉络层次。
4、了解麋鹿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麋鹿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抓住麋鹿的特点,辨认麋鹿,介绍麋鹿。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孩子们,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你知道我国有哪些珍贵的野生动物?(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丹顶鹤、扬子鳄、中华鲟、白鳍豚、藏羚羊......)2、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种跟大熊猫齐名的珍稀动物——麋鹿。
3、板书课题。
(“麋”这个字看似有些复杂,但写起来并不难,抬起手跟我写写!“麋”半包围结构的字,查字典应查“鹿”字部,“鹿”表示字的意义,“米”表示字的读音。
这样的字我们叫它——形声字。
)4、麋鹿是一群充满着神奇色彩的动物。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麋鹿的世界吧!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把书打开,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遍。
2、课文里的生字都会读了吗?有信心通过老师的检查吗?(1)试试看,我把课文的生字都结合在这三段文字里边了。
请你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读一读,听明白了吗?好,开始!(2)指名读,齐读。
3、理解词义(1)在这三段文字中有一个成语,它的意思跟漂泊不定的意思相近,但同时有强调了生活艰辛、无家可归,谁来说说这个词?(颠沛流离)跟他一起读。
指导书写“沛”,应该记住它呢?(强调右半边是一横加上一个“巾”字)范写,描红。
(2)这里还有两个字,它经常跟山和水结合在一起,这两个字读——跋涉。
齐读、再读。
跟山和水结合在一起就是——跋山涉水。
4、理清课文脉络(1)这三段分别写了有关麋鹿的什么内容?(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传奇经历)(2)快速浏览课文,读出与之相对应的段落。
(3)这三段话跟这篇课文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谁能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4)小结:有时候要把课文读长,有时候也要把课文读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麋鹿》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23个生词,其中16个只识不写,学习多音字“悄”,理解“回归自然”、“绝迹”、“漂泊”等词语的意思。
3.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
4.让学生在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它的传奇经历。
教学难点:
1.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2.从麋鹿多舛的命运,领悟到野生动物的命运往往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搜集麋鹿的资料,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1)预习、自学课文;(2)搜集有关麋鹿的资料和其他野生动物资料;(3)观察一种动物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作业。
2.谈话:各位游客,你们好!首先欢迎大家来到著名的大丰麋鹿自然保护
区。
现在出现在大家眼前的怪怪的动物就是麋鹿。
它是我国珍贵的野生动物,它的外形非常奇特,你们看。
(课件展示麋鹿图片。
)
3.导入: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认识这种稀有的野生动物——麋鹿。
4.导学: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一些关于麋鹿的资料,现在就来展示一下吧!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1.过渡: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麋鹿的世界。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97页,自由朗读课文。
课件出示初读的要求:
(1)画出本文的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自学生字新词,查字典、小组讨论交流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读和开火车读相结合,重点指导“哺、沼、墅、涉、殖”的读音,辨析“殖、沛”字形。
(2)课件出示词语,重点交流“跋涉”“沼泽”“悄无声息”“销声匿迹”“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过渡:看来刚才词语过关斩将这一环节并没有难倒大家。
下面的课文通关,你能否有精彩的表现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分自然段读文,教师随机正音,指导朗读。
3.导学:默读课文,想想作者介绍了麋鹿的哪几个方面?
4.交流:作者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三个方面。
5.小结:这是一篇说明文,读这样的说明文,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知道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但是,我们仅仅知道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读出隐藏在这些知识背后的情感。
四、细读课文,感知麋鹿生活
1.过渡:(课件出示麋鹿活动图片)麋鹿姿态奇特,命运坎坷。
让我们走近它,了解它。
请大家在课文中找出描写图片内容的相关句子。
(“天色微明……遁入草丛……”)
2.导学:读读这几句话,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组织学生交流。
预设:
生1:麋鹿的动作轻盈敏捷。
生2:麋鹿的警惕性很强。
生3:麋鹿的胆子特别小,非常可爱。
4.导读:相信大家也和作者一样喜爱麋鹿。
捧起书,读这段话,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5.小组讨论:想一想课文为什么要写这几句话?能否删掉呢?(这样写是为了引人入胜,一下子抓住读者的眼球。
)
6.导学:沿海滩涂很多,为什么偏偏把麋鹿自然保护区放在大丰呢?在课文中找出理由。
(“黄海滩涂这片广阔的土地,气候温和,林茂草丰,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
”)
7.课件出示黄海滩涂的图片,你能用一两个词语形容图片吗?
预设:
生1:土地广阔。
生2:气候温和。
生3:林茂草丰。
8.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9.小结:黄海滩涂静谧、美丽,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的确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
我们下节课将以更近的视角去感受麋鹿。
五、板书设计
鹿科动物
繁殖能力低
17.麋鹿外形奇特(“四不象”)
传奇经历
回归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