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的文言文重点词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必背文言文和古诗

高二语文必背文言文和古诗

高二语文必背文言文和古诗高二是高中学习的关键阶段,语文学习中的文言文和古诗更是重点和难点。

掌握必背的文言文和古诗,对于提高语文素养、应对考试以及传承中华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先来说说文言文部分。

《逍遥游》是必背的经典之作。

其中“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这一段,展现了庄子丰富的想象力和对自由的追求。

通过背诵,我们能感受到那种宏大的气势和深邃的思想。

《陈情表》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篇。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开篇就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人心。

整篇文章情真意切,作者李密对祖母的孝顺之情跃然纸上,让我们在背诵中体会到亲情的珍贵和责任的重大。

还有《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的名句,画面感十足。

文章不仅词句优美,还展现了王勃的才华和壮志。

再来看看古诗。

李白的《蜀道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以豪放的笔调描绘出蜀道的艰险,气势磅礴。

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将秋日的萧瑟和诗人内心的愁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白居易的《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生动地描绘出了琵琶女出场时的情景。

这些必背的文言文和古诗,每一篇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背诵这些文言文和古诗,不是简单的机械记忆,而是要理解其中的含义和情感。

比如在背诵《逍遥游》时,要理解庄子所表达的“无所待”的思想,这样才能更好地记住那些奇幻的描述。

在背诵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可以先熟读,理解文意,然后分段背诵,最后整体串联。

还可以通过默写来加强记忆,发现自己容易出错的地方。

同时,结合一些辅助的学习资料,如注释、译文、赏析等,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作品。

而且,背诵之后还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

可以在闲暇时间,默默地在心里回想一下,巩固记忆。

掌握高二语文必背的文言文和古诗,不仅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更能让我们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高中阶段应该掌握的文言文重点词汇

高中阶段应该掌握的文言文重点词汇

高中阶段应该掌握的文言文重点词汇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文言文阅读:高中阶段你应该掌握的文言文重点词汇(上)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

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

②通“促”,催促。

8.劾: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 当:判刑,判罪。

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

“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

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文言文阅读:高中阶段你应该掌握的文言文重点词汇(上)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文言文阅读:高中阶段你应该掌握的文言文重点词汇(上)1.表官职的(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

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新高考必背文言文古诗词汇总

新高考必背文言文古诗词汇总

新高考必背文言文古诗词汇总新高考必背文言文古诗词汇总涵盖了高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文言文和古诗文词汇,这些词汇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和古诗文,也是高考语文科目中的重要考察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言文古诗词汇及其释义,供学生复习参考:1. 之: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或“之”;也用作助词,无实际意义。

2. 而:连词,表示并列、递进、转折、假设等关系。

3. 于:介词,表示时间、地点、对象等。

4. 其:代词,用作主语、宾语或定语,相当于“他”、“它”、“那个”。

5. 以:介词,表示“用”、“凭借”等;也用作连词,表示目的或结果。

6. 为:动词,表示“做”、“成为”;也用作介词,表示“为了”。

7. 所:助词,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的”或“被”。

8. 何:疑问代词,相当于“什么”、“怎么”。

9. 乃:副词,表示“才”、“于是”;也用作连词,表示“于是”、“就”。

10. 若:代词,相当于“你”、“你们”;也用作连词,表示“如果”、“像”。

11. 既:副词,表示“已经”、“既然”。

12. 则:连词,表示“就”、“那么”。

13. 也:助词,用于句末,相当于“的”、“了”。

14. 乎:助词,用于句末,相当于“吗”、“呢”。

15. 矣:助词,用于句末,表示“了”。

16. 哉:助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啊”、“呀”。

17. 矣乎:助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啊”、“呢”。

18. 夫:助词,用于句首或句中,相当于“那”、“这个”。

19. 者:助词,用于句末,表示“的人”、“的事”。

20. 矣:助词,用于句末,表示“了”。

古诗文词汇:1. 桃之夭夭: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

2. 窈窕淑女:形容女子体态轻盈,举止优雅。

3. 君子好逑:指男子有好的配偶。

4. 关关雎鸠:形容雎鸠鸟的叫声,比喻男女相爱。

5. 青青子衿:形容年轻学子的朝气蓬勃。

6. 悠悠我心:形容内心长久的思念。

7. 蒹葭苍苍: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

高一语文文言文重要知识点

高一语文文言文重要知识点

【导语】⾼⼀新⽣要根据⾃⼰的条件,以及⾼中阶段学科知识交叉多、综合性强,以及考查的知识和思维触点⼴的特点,找寻⼀套⾏之有效的学习⽅法。

今天为各位同学整理了《⾼⼀语⽂⽂⾔⽂重要知识点》,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1.⾼⼀语⽂⽂⾔⽂重要知识点 1.通假字 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②与旃⽑并咽之旃:通“毡”,⽑织品。

③掘野⿏去草实⽽⾷之去:通“弆(jǔ)”,收藏。

④空⾃苦亡⼈之地亡:通“⽆”,没有。

⑤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⑥法令亡常亡:通“⽆”,没有。

⑦⼤⾂亡罪夷灭者数⼗家亡:通“⽆”,没有。

⑧武⽗⼦亡功德亡:通“⽆”,没有。

⑨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衿:通“襟”,⾐襟。

决:通“诀”,诀别。

⑩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蹈其背以出⾎蹈:通“掏”,叩,轻轻敲打 2.古今异义 1.汉亦留之以相当。

相当:古义:抵押。

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2.皆为陛下所成就。

成就:古义:提拔。

今义:业绩。

3.我丈⼈⾏也。

丈⼈:古义:⽼⼈,长辈。

今义:岳⽗。

4.欲因此时降武。

因此:古义:趁这时。

今义:相当于所以。

5.独有⼥弟⼆⼈。

⼥弟:古义:妹妹。

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6.且陛下春秋⾼。

春秋:古义: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7.武等实在。

实在:古义:确实存在。

今义:诚实、⽼实。

8.稍迁⾄栘中厩监。

稍:古义:渐渐。

今义:稍微。

9.既⾄匈奴,置币遗单于。

遗:古义:送给。

今义:丢失、落下。

10.会缑王与长⽔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会:古义:正当、适逢。

今义:聚会、集合。

11.此必及我。

及:古义:牵连今义:常作连词“和”⽤ 12.会论虞常。

论:古义:判罪今义:常作议论 13.以货物与常。

货物:古义:财物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 14.卧起操持古义:为操和持,两个词,“拿着“的意思今义:料理,办理/筹划 3.词类活⽤ ①意动⽤法 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法,以……为壮。

高一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栏目

高一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栏目

高一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栏目高一语文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重要内容,它们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高一语文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的精选内容:1. 《诗经》选段:-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 《楚辞》节选:- 《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3. 《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4. 《滕王阁序》:- 王勃的《滕王阁序》是唐代骈文的代表作,其文辞华丽,句式工整,是学生必背的文言文之一。

5. 《岳阳楼记》:-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以记叙和议论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6. 《出师表》:- 诸葛亮的《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辞表,表达了忠臣的忠诚和对国家的忧虑。

7. 《桃花源记》:-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世外桃源,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8. 《醉翁亭记》:-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以记叙和抒情相结合,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9. 《赤壁赋》:- 苏轼的《赤壁赋》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10. 《水调歌头》:-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一首著名的词,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11.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的这首词通过对赤壁古战场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英雄事迹的赞颂。

12. 《将进酒》:- 李白的《将进酒》是一首豪放的诗,表现了诗人的豁达和对人生的热爱。

这些古诗词和文言文作品,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材料。

通过背诵和理解这些作品,学生可以更好地领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语言文字的魅力。

初中高中必背文言文和古诗词

初中高中必背文言文和古诗词

初中高中必背文言文和古诗词初中高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和古诗词,这些作品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也是考试中常见的内容。

以下是一些初中和高中必背的文言文和古诗词,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初中必背文言文和古诗词1. 《论语》选段 - 孔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 《岳阳楼记》 - 范仲淹-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 《滕王阁序》 - 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4. 《醉翁亭记》 -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5. 《桃花源记》 -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6. 《出师表》 - 诸葛亮-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7. 《木兰诗》 - 佚名-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8. 《春望》 -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9. 《静夜思》 -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0. 《望岳》 -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高中必背文言文和古诗词1. 《离骚》 - 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2. 《赤壁赋》 -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3. 《滕王阁序》 - 王勃-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 《岳阳楼记》 - 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 《醉翁亭记》 - 欧阳修-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6. 《出师表》 - 诸葛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7. 《桃花源记》 - 陶渊明-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8. 《春望》 -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高一语文必背文言文及古诗词归纳(优秀10篇)

高一语文必背文言文及古诗词归纳(优秀10篇)

高一语文必背文言文及古诗词归纳(优秀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一语文必背文言文及古诗词归纳(优秀10篇)高一新生要根据自己的条件,以及高中阶段学科知识交叉多、综合性强,以及考查的知识和思维触点广的特点,找寻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本高中必背的古诗词文言文

一本高中必背的古诗词文言文

一本高中必背的古诗词文言文高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和文言文,这些文学作品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也是高考语文科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高中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精选:1. 《诗经》中的《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 《楚辞》中的《离骚》片段-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 《论语》中的《学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 《孟子》中的《得道多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5. 《庄子》中的《逍遥游》片段-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6. 《史记》中的《报任安书》片段-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7. 《岳阳楼记》(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 《滕王阁序》(王勃)-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9. 《出师表》(诸葛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0. 《赤壁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1. 《醉翁亭记》(欧阳修)-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2. 《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13.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4.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15. 《琵琶行》(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16. 《滕王阁序》(王勃)-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些古诗词和文言文作品,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深刻的情感,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背诵,深入理解,从而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阶段的文言文重点词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

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

②通“促”,催促。

8.劾: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1.表官职的(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

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10)侍郎侍中:宫廷侍卫。

(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13)太史:记史,管文书。

(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

知,管理。

(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20)主簿:秘书。

2.表官职变化的①表授予官职的词语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如:公车特征拜郎中。

《张衡传》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如: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举其偏,不为党。

《左传"襄公三年》知: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

《宋史·侯可传》拜:授予官职。

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

《张衡传》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

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陈情表》授:授给、给予官职。

《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

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谭嗣同》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鸿门宴》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

《元史·贾鲁传》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

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三国志·吴主传》仕:做官。

如: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仕宦:做官,任官职。

如: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孔雀东南飞》仕进:进身为官。

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

《晋书·许迈传》②表罢免官职的词语罢:免去,解除官职。

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

《魏其武安侯列传》绌、黜:废掉官职。

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

《封建论》免:罢免。

如:免官削爵。

〈汉书"贡禹传〉夺:削除。

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书博鸡者事》③表提升官职的词语升:升官。

如:升(鲁)台都事。

《元史·贾鲁传》擢:在原官上提拔。

如:擢为后将军。

《汉书"赵充国传》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

李白《与韩荆州书》迁:一般指提升。

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谊传》陟:进用。

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

如:成语“加官进爵”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

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

《宋史·辛弃疾传》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

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学好语文的方法和技巧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保证阅读质量、提高阅读效率、顺利达到阅读目的有着重要作用。

小学语文教材丰富多彩,有文学性的、常识性的、说理性的、科普性的等等,学生读好这些文章在整个小学阶段至关重要。

要培养每天阅读的习惯。

从一年级开始,逐渐培养学生在校在家经常阅读的习惯,保证每天都有一段读书时间。

如此,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循序渐进,慢慢进入正轨,最后形成儿童的自觉行为。

要培养专心阅读的习惯。

要给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其能够集中精力、安心读书。

同时,作息要有规律,该阅读时专心阅读,该休息时及时休息,该游戏时快乐游戏。

二、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写字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也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

有些小学生存在坐姿及执笔方法不正确,书写字体歪斜、不工整、字迹潦草,缺乏书写的自信心和自觉性等问题。

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首先要增强书写的自信心。

由于小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能力较差,往往老师一句不经意的表扬,一句勉励的话语都会影响他们一生。

因此,要辩证地对待学生书写的问题和不足,正面地、积极地引导学生,在点评、打分的时候尽量放宽尺度,逐渐增强小学生书写的自信心,养成喜爱书写的习惯。

其次,要培养书写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

事实表明,小学生对不感兴趣的事是做不好的。

因此,要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就必须培养浓厚的书写兴趣。

要上好习字课,强化学生书写训练;要经常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比如“看谁写得好”、“争当小小书法家”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锻炼和提高。

再次,教师的书写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书写心态和情绪,因此要给学生树好榜样,让学生向老师学习、向老师看齐。

三、培养良好的复习习惯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语文学习要战胜遗忘,就不能忽视强化学习即复习的重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获得牢固的知识,不仅要靠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和课堂上的练习,更关键的是还要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复习的习惯。

因此,教师应该布置一些开放性的课外作业,如:让学生上网查阅资料,根据课文特点设计相应的填空,根据课文想象作画等等,让学生通过这些趣味性的、开放性的作业对旧知识有个整体的、及时的回顾,从而逐渐加深对旧知识的印象,另外,还要定期不定期地抽查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以免学生遗忘,渐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

--------------------------------------④表降低官职的词语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贬:①降职。

如:贬连州刺史。

《刘禹锡传》②降职并外放。

如: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

《新唐书·柳宗元传》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

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

《卜居》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

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琵琶行》窜:放逐,贬官。

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

(韩俞《进学解》)左除、左降、左转:降职。

如: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新唐书·装延龄传》)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

如: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

(《后汉书·明帝纪》)⑤表调动官职的词语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

《汉书·王尊传》:“迁东郡太守。

”徙:一般的调动官职。

如:徙王信为楚王。

《淮阴侯列传》调:变换官职。

如:调为陇西都尉。

《汉书"袁盎传》转、调、徙:调动官职。

《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补:补充空缺官职。

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

《汉书·王尊传》改:改任官职。

如:改刑部详覆官。

《宋史·王济传》出:京官外调。

如: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

《张衡传》⑥表兼代官职的词语兼:兼任。

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指南录〉后序》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

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

《晋书·袁乔传》行:代理官职。

如:太祖行奋武将军。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署:代理、暂任。

如: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

《汉书·王尊传》权:暂代官职。

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

《刘公嘉话》判:高位兼低职。

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

《宋史"韩琦传》假:临时的,代理的。

如:乃相与共立为假上将军。

(《史记·项羽本记》)摄:暂代官职。

如:俄检校侍中,摄史部尚书。

(《新唐书·杜如晦传》)守:代理官职。

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为主薄,守高密令。

(《三国志·王修传》)⑦表辞官告老:官员年老。

如:时年已七十,遂隐上山,悬车告老。

解官:辞去官职。

如: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

如:祁溪请老,晋侯问嗣焉。

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

如: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

(《后汉书·李通传》)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

如:龚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

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

如:即日父子供移病,满三月赐告。

(《汉书·疏广传》)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如:以刑部尚书致辞仕。

(《新唐书·白居易传》)这些词,都有个明显的特征,即后面常带表示官职或地点的专有名词,这给我们的翻译带来了方便——可以不译。

更重要的是,官职的变动特别是主观情绪明显的降职和升职,往往是我们推断翻译主人公行为、事件中生难字词的重要依据。

3.表人物个性的:耿、(仁)厚、(仁)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埂、鲠、骨鲠、鲠切、聪、慧、敏、木讷、佞、诈、阿谀、谄谗、谲、狷介。

耿:光明。

埂:正直。

鲠:直爽,正直。

佞:能说会道,引为巧言谄媚。

谲:欺诈,玩弄手段。

4.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5.与科考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6.与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7.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8.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多:称赞。

嘉:赞美。

与:赞许。

9.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10.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蛮:南蛮,古代统治阶级对南部民族带污蔑性的称呼。

夷:东部少数民族。

戎:西部少数民族。

狄:北部少数民族。

11.表人物地位的:贵、显、卑、官绅、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