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I)卷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I)卷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一、积累运用 (共8题;共47分)1. (5分)拼拼写写fán nǎo niàng zào zhào yào róu rèn yáng cháng xiǎo l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3分)读拼音,写词语。

shuǐ shān dìtǎn lùxùjùlèb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ǎn xiáhuái shùqīxīlián huān hu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8分)选出划线字的准确解释。

A.害怕;畏惧B.担心①这碾子一响,就得转到天黑,怕误了首长的事。

________②鲁迅先生说:“既然说了,就不怕发表。

”________A.伸直B.很C.勉强支撑③毛主席推碾子还挺在行。

________④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________⑤军需处长再也挺不住了,倒在了雪地里。

________4. (10分)读一读,写一写。

好像________ 劳累________水桶________ 灵巧________提问________ 井边________5. (4分)比一比,组词语华________、________ 渣________、________ 雀________、________桦________、________ 查________、________ 省________、________昨________、________ 胸________、________ 惜________、________作________、________ 淘________、________ 腊________、________6. (3分)比一比,再组词。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精卫填海》同步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精卫填海》同步练习(附答案)

13精卫填海基础在线1 给加点字连上正确的读音。

少年往返shào shǎo fǎn fán2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溺"是左中右结构的字。

()(2)"曰"的读音是"yue"。

()(3)"精卫"是神话中鸟的名字。

()3 理解课文内容,解释下列的词语。

(1)炎帝之少女。

(2)故为精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堙于东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课文内容精彩回放。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埋于东海。

(1)课文一共有 _______句话:第一句话是介绍 _________ 的由来,第二句话是写女娃的灵魂化成了 _________ 鸟,第三句话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个神话故事让我们看到,人类在大海面前是 ___________的 ,活着要珍惜生命。

精卫虽然身小力薄,却衔来木石,是想把大海______,让后人不再遭受灾害,表现了人类渴望征服自然。

递拓展天地;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选自《山海经·海外西经》)【译文】刑天和黄帝在这里争夺神位,黄帝砍断了刑天的头,并把他葬在常羊山。

刑天竟然用两乳作双目,用肚脐作口,操持盾牌来战斗。

(二)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威,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选自陶渊明的《读〈山海经)》)从以上阅读材料中,可以感受到:精卫和刑天不论是失败还是死亡,他们永不改变自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3课 精卫填海 同步课时练 (有答案,含解析)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3课 精卫填海   同步课时练 (有答案,含解析)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同步课时练第十三课精卫填海一、多音字组词。

少shǎo() shào()为wèi() wéi()倒dào()dǎo()二、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溺.而不返()A.溺水,淹没B.沉迷2.故.为精卫()A.因此B.原来的,从前的,旧的3.以堙.于东海()A.填塞B.埋没三、比一比,再组词。

帝()曰()溺()衔()啼()日()弱()街()四、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 )A.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B.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C.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五、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精卫填海》中精卫鸟其实是____________变化的,她不甘心自己这样死去,就决心_________填平东海,以免此类悲剧再发生。

2.《精卫填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内阅读。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下面的成语和“精卫填海”意思最为接近的一个是()。

A.嫦娥奔月B.牛郎织女C.夸父逐日D.后羿射日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如何理解人死化鸟填海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完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小故事复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三课《精卫填海》课文原文及练习题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三课《精卫填海》课文原文及练习题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三课《精卫填海》课文原文及练习题【例文一】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三课《精卫填海》课文原文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________注释①本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

精卫:神话中鸟的名字。

形状像鸟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传说是炎帝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

②[炎帝]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

③[少女]小女儿。

④[溺]溺水,淹没。

⑤[故]因此。

⑥[埋]填塞。

【例文二】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三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题第一课时一.看拼音,写词语。

dìwánɡ()nìshuǐ()fǎnhuí()xiántǔ()()接dì皇()fǎn往()nì沉()yuē美其名()二.根据课文给写出下面词语的正确解释。

少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选择填空。

1.这篇文言文出自于()。

A.《三字经》B.《山海经》2.精卫"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原因是:()A.善良的精卫不希望再有人像自身那样被大海淹死。

B.精卫不自量力,她只是在做无用功。

3.“以堙于东海”的“堙”读音是:()A.yān四.课文整体梳理。

传说精卫因为_______而填海,用西山上的_____和____经过不懈的努力,最后终于填平了_______的故事。

答案一.帝王溺水返回衔土衔帝返溺曰二.小女儿淹没因此填塞。

三.1.B2.A3.B四.游泳溺亡树枝和石块东海第二课时一.辨字填空,组词语。

1)曰日:美其名()()记2)违伟:()反()大3)弱溺:()亡微()4)古故:()诗()事二.翻译句子。

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 精卫填海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 精卫填海同步练习(含答案)

13精卫填海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溺.水( ) 曰.( ) 衔.接( ) 炎.帝( )二、看拼音,选择形近字填空。

返板饭贩有钱来fàn( )货,有粮能烧fàn( ),有木做黑bǎn( ),有车可往fǎn( )。

三、把下列词语和正确的解释连起来。

1.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少女2.小女儿溺3.溺水,淹没故4.因此炎帝四、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精卫是炎帝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

( )2.写“帝”的时候“立”要稍小,“冖”宽,上部点和下部竖居中对正。

()3.“衔”本来的意思是马嚼子。

( )4.“少女”一词中“少”的读音是shǎo。

()5.《精卫填海》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要不畏艰苦,勤奋不止,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 )五、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2.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六、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溺而不返:(2)故为精卫:(3)以堙于东海:2.翻译下列句子。

(1)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2)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3)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3.读完文章,你从精卫身上学到了什么样的精神?七、读文章,完成练习。

羿①请②不死之药于西王母③,羿妻姮娥④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旧言月中有桂,有端。

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⑤之,树创随合。

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注释〗①羿:尧时的善射者,《山海经》有“羿射十日”的记载。

②请:求。

③西王母:仙人名。

④姮娥:即嫦娥,羿之妻,汉代避文帝讳改“姮”为“嫦”。

⑤斫:砍。

1.请你给这篇神话故事起个名字。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故异书言:(2)名刚:3.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

译文:4.对于嫦娥“窃之奔月”的行为,你怎么评价?参考答案一.nì yuē xián dì二.贩饭板返四.1.✓ 2.✓3✓ 4.× 5.✓五.1.炎帝之/ 少女,名曰/女娃。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积累运用 (共8题;共47分)1. (5分)给下面句中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sǎo sào①每轮到我们组打扫________卫生,大力士李晓明总是第一个抢到大扫帚________,只见他呼呼呼,一会儿工夫就把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zhéshé②一场车祸撞折了________她的腿,疼痛折磨________得她不住地呻吟。

2. (3分)找出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

(1)这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shùshǔ)________目不可计数(shùshǔ)________。

(2)那“鸟的(de dí)________天堂”的(de dí)________确是鸟的天堂啊!(3)他望着那满树累(léi lěi)________累的果实,瞬间觉得所有的劳累(léi lèi)________都是值得的。

(4)经过这次系统更(gēng gèng)________新,我们工作中的所有操作都更(gēng gèng)________加方便了。

3. (8分) (2019四上·英山期末) 查字典填空。

“贯”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

按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第一笔是________。

“贯”字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①连贯,穿通。

②旧时把方孔钱串在绳子上,每一千个叫一贯。

③原籍,出生地。

在“横贯江面”中选________种解释。

4. (10分)看拼音,写词语。

jīnɡ tiáo zuìxínɡbīn k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4分)选字填空我找________很快________到了爷爷。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I)卷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I)卷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积累运用 (共8题;共47分)1. (5分)我能写词语。

zhàn yìxiāo yānè hào dà sǎo lán zi qínɡ y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3分)选出正确的拼音吊唁(yān yàn)________ 挨打(āi ài)________ 女佣(yīng yōng) ________追悼(diào dào)________ 殡仪馆(bīn bìn)________ 正月(zhēng zhèng)________3. (8分)选字填空,只填序号。

哪那①奶奶不在家,不知去________儿了?②河________边有一片果园。

③你的家在学校的________边?4. (10分)看拼音写词语。

pí xiégāng qín yōu jìng máo wūzhú guā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qín jiàn shà shízhào yào táo zuìchún sh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4分)填字组词。

亩________ 播________ 亭________ 己________母________ 翻________ 停________ 已________6. (3分)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附加题20分)一、积累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yán dìnì shuǐfǎn huítóu xiánmíng yu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给划线的字的选择正确注音。

少女________(shǎo shào)名曰________(rì yuē)故为精卫________(wéi wèi)3.辨字填空,组词语。

(1)曰日美其名________ ________记(2)违伟 ________反 ________大(3)弱溺 ________亡微________(4)古故 ________诗 ________事4.形近字组词。

帝________ 曰________ 溺________ 衔________ 返________旁________ 日________ 弱________ 街________ 反________5.解释画线字的意思。

(1)名曰女娃。

________(2)溺而不返。

________(3)故为精卫。

________(4)以堙于东海。

________6.给下列句子中的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入横线上。

衔:①用嘴含,用嘴叼;②心里怀着;③职务和级别的名号。

他在抗洪抢险和地震救援中屡次立功,军衔一再提升。

________衔泥的飞燕迎来春日的暖阳,为我们送来和煦的春风。

________关汉卿的元杂剧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每次我看到“窦娥衔冤”这一场都不禁为窦娥鸣不平。

________7.翻译句子。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2)溺而不返。

8.课文整体梳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
一、积累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yán dìnìshuǐfǎn huítóu xián míng yuē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给划线的字的选择正确注音。

少女________(shǎo shào)名曰________(rì yuē)
故为精卫________(wéi wèi)
3.辨字填空,组词语。

(1)曰日美其名________ ________记
(2)违伟________反________大
(3)弱溺________亡微________
(4)古故________诗________事
4.形近字组词。

帝________ 曰________ 溺________ 衔________ 返________
旁________ 日________ 弱________ 街________ 反________
5.解释画线字的意思。

(1)名曰女娃。

________
(2)溺而不返。

________
(3)故为精卫。

________
(4)以堙于东海。

________
6.给下列句子中的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入横线上。

衔:①用嘴含,用嘴叼;②心里怀着;③职务和级别的名号。

他在抗洪抢险和地震救援中屡次立功,军衔一再提升。

________
衔泥的飞燕迎来春日的暖阳,为我们送来和煦的春风。

________
关汉卿的元杂剧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每次我看到“窦娥衔冤”这一场都不禁为窦娥鸣不平。

________
7.翻译句子。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2)溺而不返。

8.课文整体梳理。

传说精卫因为________而填海,用西山上的________和________经过不懈的努力,最后终于填平了________的故事。

二、阅读理解
9.课内阅读。

炎帝之少女,________女娃。

女娃游于________,________,故为精卫,常
________,以堙于东海。

(1)按原文填空。

(2)精卫代表的是什么样的精神?请你写一写。

(3)在生活中,你在哪些人的身上看到过这种精神?
(4)读完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共工怒触不周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xū)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译文:共工原来是一个驾波驭浪、争强好胜的水神。

他挑战权威,天不怕地不怕,要与黄帝之孙颛顼争夺帝位。

争战中,怒气冲天的共工一头撞向不周山,结果,撑着天宇的巨柱被撞折, 兜着大地的网绳被撞断。

天空向西北倾斜,日月星辰一下也向西北移了位;东南大地塌陷,水土向那里流灌成了海洋。

(1)解释文中画线的词。

昔者:________
争:________
触:________
折:________
(2)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的意思是:。

(3)找出文中体现共工性格的句子________。

(4)这篇神话故事解释了什么现象?
11.课外阅读。

燧人钻木取火
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遂木,屈盘万顷。

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于其国,息此树下。

有鸟类鹗(xiāo),啄树则灿然火出。

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suì)人。

(1)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字。

识:________ 至:________
息:________ 感:________
(2)“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suì)人。

”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________。

(3)短文中的圣人从哪里受到肩发,发明了钻木取火?从文中找出来。

(4)你能解释一下“钻木取火”的道理吗?
(5)人类从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中受到肩发,从而进行发明创造的事例数不胜数。

试着举个例子吧。

答案解析部分
一、积累运用
1.【答案】炎帝;溺水;返回;头衔;名曰
2.【答案】shào;yuē;wéi
3.【答案】(1)曰;日
(2)违;伟
(3)溺;弱
(4)古;故
4.【答案】上帝;名曰;溺水;头衔;返回;旁边;日光;软弱;街道;反正
5.【答案】(1)叫做
(2)溺水
(3)因此
(4)填塞
6.【答案】③;①;②
7.【答案】(1)它原来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2)溺水而死未能回来。

8.【答案】游泳溺亡;树枝;石块;东海
二、阅读理解
9.【答案】(1)名曰;东海;溺而不返;衔西山之木石
(2)不怕困难,与困难斗争到底的精神
(3)我在祖国的边疆战士身上看到了这种精神。

(4)示例:这个神话故事刻画了英勇顽强的精卫鸟的形象。

反映了古代人民征服水患的强烈愿望和不畏艰苦、勤奋不止、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10.【答案】(1)从前;争夺;碰、撞;折断
(2)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动了;大地的东南角塌陷了,所以江河积水泥沙都朝东南角流去了。

(3)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

(4)这篇神话故事解释了日月星辰移动和江河向东南流的自然现象。

11.【答案】(1)知道;到;休息;感悟
(2)圣人受到启发,感悟到钻木取火的道理,就试着用小树枝来钻火,终于引发火花,燃起火种,人们把这位圣人称为“燧人”。

(3)有鸟类鹗(xiāo),啄树则灿然火出。

(4)钻木取火是根据摩擦生热的原理产生的。

木材比较粗糙,摩擦时会产生热量,而且木材本身就是易燃物,所以就会生出火来。

(5)牛顿看到苹果落地,从而受到启发,发现了万有引力。

瓦特受到壶中的蒸气顶开盖子的启发,发明了蒸气机。

鲁班受到锯齿状树叶划伤皮肤的启发,发明了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