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全技术培训

合集下载

电气安全技术培训

电气安全技术培训
电气参数:U(接触电压)↑→ RP↓, I ↑ → RP↓, f ↑ → XCP↓; 皮肤表面状态: 潮湿、导电污物、伤痕、破损; 皮肤表面接触状态: 接触压力、面积。
三、直接接触电击防护
基本防护原则——应使危险的带电体不会被 有意或无意地触及。 基本防护措施 1. 绝缘——用绝缘物将带电体封闭起来。 2. 屏护——采用遮栏、护罩、护盖、箱匣 隔绝带电体。 3. 间距——带电体与地面之间、或与其他 设备之间、或与带电体之间必要的安全距离。

3Ø 3W AC220V 3Ø 4W AC220/380V 使用于动力用大容量负载
小容量负载(1Ø 2W AC110V )
测试仪器 测试仪器 微波炉 电 扇 示波器
大容量负载(3Ø3W AC220V)
烘烤箱
箱型冷气
电动机
电源开关箱
三相电源 AC220V 单相电源 AC110V
开关箱內部
1999年7月30日,西宁铁二中小学部夏令营的60名师生到青 岛一家著名企业的工业园参观。 小学生霍鹏在碧波荡漾的如意湖边照相,不慎落水。 为救小学生,霍鹏的同学、老师、导游、公司员工等19人纷纷 跳下湖…… 结果,有七个大人被夺去了生命。孩子都获救了。 医生诊断结果:触电溺水身亡 原因:如意湖内有三台潜水泵和7个水下射灯,事故是由其中 一个潜水泵漏电所致。
人体电阻的数值及影响因素
变化范围 皮肤表皮最外层——角质层其厚度一般不超过0.05 ~ 0.2mm , 但 其 电 阻 率 很 大 , 可 达 1×105 ~ 1×106 Ω· m。但数十V即可击穿角质层,使人体阻抗急剧下降。 除去角质层,干燥的情况下,人体电阻: 1000~3000Ω; 潮湿的情况下,人体电阻: 500 ~ 800Ω。 影响因素

电气技术培训PPT课件

电气技术培训PPT课件

3、IT系统的保护效果分析: (1)无保护接地 Ud=IrRr=3UφRr /︱3Rr+Zj︱ (2)有保护接地 Ud=3UφRb /︱3Rb+Zj︱ Ud—设备外壳对地电压 Rb—保护接地电阻 Zj—系统对地的绝缘阻抗 Ir 、Rr—人体电流、电阻 Uφ—系统相电压
例某380V IT系统,由数公里长电缆线路供 电,已知系统对地绝缘阻抗7000Ω,该系统 有人触及故障电机外壳,通过计算在有、无 保护接地的条件下通过人身的电流和设备对 地电压?(保护接地电阻为4 Ω,人体电阻为 1000 Ω)
流50mA,危险。
I=3Uφ/(3Rr+Rj) 绝阻
Rj — 系统对地
第二节防止电击事故措施
1)绝缘和屏护措施
防止电击事故措施
2)采用安全电压 3)电气设备安全接地
我国安全电压等级:42V、36V、24V、 12V、6V;直流安全电压上限72V
最小安全距离:
电压等 1以 1~10 20~35 110 220 500 级KV 下
TN—C:系统的中性线与保护线合一
TN系统 TN—S:系统的中性线与保护线分开
TN—C—S:系统的中性线与保护线 一部分合一,一部分分开。
二、保护接地
1、保护接地:
把故障情况下可能出现接触电压
的电气设备外壳与独立的接地装
置相连接。
2、保护接地原理:
接地电阻足够小
降低设备
外壳对地电压
防止接触
电压触电。
2、通电时间:长时间通电,8~10mA也可能致命 3、人体电阻:因人而异。包括体内电阻和表皮电阻 4、电流途径:左手至脚最危险 ,左脚至右脚危 险最小. 5、电流种类及电源频率:50~60HZ对人体伤害 最大

电气安全技术培训计划

电气安全技术培训计划

电气安全技术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和背景电气安全技术培训是针对电气工程领域从业人员进行的专业培训项目,旨在提高从业人员的电气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降低电气事故发生率,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随着电气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电气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要求从业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才能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面向电气工程领域的从业人员,包括电气工程技师、电气施工人员、电气设备维修保养人员等。

三、培训内容1. 电气安全知识(1)电气事故的类型、原因和发生规律(2)电气安全法规和标准的认识(3)电气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2. 电气设备安全操作(1)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2)电气设备的维修与保养要点(3)电气设备的故障处理方法3. 电气事故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电气事故的发生原因、救援过程和维修故障的技术要点,使学员了解电气事故的危害和防范方法。

4. 电气安全检测培训(1)电气设备的安全检测方法和技术要点(2)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检查四、培训形式1. 理论讲解:通过专业讲师授课,讲解电气安全知识和技术要点。

2. 实际操作:现场演示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和维修保养技术。

3. 互动讨论:学员针对电气安全问题进行交流讨论,由专业人员解答疑问。

五、培训计划1. 第一阶段(理论培训)时间:3天内容:电气安全知识培训和电气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讲解2. 第二阶段(实操培训)时间:2天内容:电气设备的安全维护和故障处理实际操作演示3. 第三阶段(案例分析和检测技术培训)时间:2天内容:电气事故案例分析和安全检测技术要点培训4. 第四阶段(总结交流)时间:1天内容:培训总结和学员交流互动六、培训评估在培训结束后,将对学员进行考核评估,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实操操作能力和安全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

通过考核评估,可以对学员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并对培训的改进提出建议。

七、培训保障1. 培训场所:为学员提供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培训场地。

电气安全技术培训

电气安全技术培训

电气安全技术培训电气安全技术培训随着电气设备的普及和应用范围的扩大,电气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电气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害和生命财产损失,还会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影响。

为了提高电气设备的使用安全性和电气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有必要进行定期的电气安全技术培训。

一、电气安全的重要性1.人员安全:电气事故常常导致人员受伤、甚至遭受电击死亡。

通过电气安全技术培训,可以增强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提高避免电气事故的能力。

2.财产安全:电气事故引发的火灾和设备损坏,给企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培训能够加强人员对电气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降低设备故障和火灾的风险。

3.社会稳定:电气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中,电气安全事故可能给社会的正常运转带来重大影响。

通过培训提高电气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可以保障社会的稳定运行。

二、电气安全技术培训的内容1.法律法规:介绍电气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和安全管理制度。

使学员熟悉相关法律法规,了解责任和义务,明确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2.电气知识:介绍电气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电气设备的分类、结构和工作原理。

使学员了解电气设备的特点和安全要求,为正确使用和操作电气设备打下基础。

3.电气安全措施:介绍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如接地保护、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等。

教授安全使用电器和电气设备的方法和技巧,提高电气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

4.应急处理:介绍电气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方法。

包括现场急救措施、电气故障排除方法、火灾扑救技术等。

通过培训,学员能够熟悉各种电气事故的应急处理流程,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电气安全技术培训的形式电气安全技术培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和案例研究。

1.理论学习:通过课堂讲解和电子教学,向学员传授电气安全知识和技术,解答学员的疑问,并进行理论考核。

2.实践操作:培训机构可以提供真实的电气设备进行实际操作演练,让学员亲自参与,学以致用,加深对电气设备的了解和操作技能。

电气安全基础知识培训

电气安全基础知识培训

预防电气事故的措施
佩戴绝缘鞋 有效减少电击风险
接地保护 防止漏电伤害
使用绝缘工具 增强安全性能
电气安全标准
《电气装置安全规程》
详细规定电气设备及使用要求
《电气安全用具使用规定》
指导电气安全用具的正确使用
电气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1
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后果评估
案例2
事故调查过程 安全改进建议
案例3
事故责任认定 事故防范措施源自●04电气安全管理制度建立
责任制
明确责任分工,落实责任到人
操作规程
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规范作业行为
事故处理流程
建立应急预案,及时处理电气事故
人员技术培训
培训内容
持续学习
包括电气安全知识、操作技 能等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保持技 能更新
提升目标 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安全设备使用
为员工提供绝缘手套、绝缘垫等安全设备,确 保工作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合理选配防护设 备,预防电气事故的发生。
电气安全基础知识培训总结
掌握电气安全技能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应对电气事故 紧急处理能力提升
有效预防电气事故 识别潜在安全隐患
确保工作安全 工作环境安全保障
未来展望
应对挑战
持续学习更新知识
抓住机遇
技术创新与安全并重
保持警惕
提前预防潜在风险
未来展望
加强培训
定期组织电气安全知识 培训 加强员工技能培养与培 训
加强管理
建立健全电气安全管理 制度 加强对电气设备的定期 检查与维护
确保安全可靠
加强电气设备的安全生 产管理 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与水 平
持续优化
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推动安全文化建设

电气安全技术培训范文

电气安全技术培训范文

电气安全技术培训范文一、引言电气安全是现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涉及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电气工作中,如何正确使用电力设备,合理规划电气线路,以及防范电气事故的发生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次培训旨在通过对电气安全技术的培训,提高大家对电气安全的认识,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二、电气安全基础知识1.电气事故的危害性电气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会导致火灾、爆炸、电击等严重后果。

在生产作业中,电气事故往往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甚至引发重大安全事故。

2.电气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电气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电气设备的使用责任和安全规范,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的电气安全知识。

3.电气设备的维护与检修电气设备必须定期维护和检修,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并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4.电气线路的规划与设计电气线路的规划与设计要合理,避免电气线路过载和短路等情况的发生,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三、电气安全操作技术1.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操作人员在接触电气设备时,应穿戴好绝缘防护手套、绝缘鞋和安全帽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自身安全。

2.接地保护措施在使用电气设备时,必须对设备进行正确接地,以防止电气设备发生漏电,造成电击事故。

3.电气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使用电气设备时,需要遵循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正确操作设备,避免误操作导致事故。

4.电气线路的维护电气线路的维护包括定期检查线路的接触件、绝缘件和接地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修理,确保线路安全可靠。

五、电气事故应急处理1.电气事故的判断与报警发生电气事故时,操作人员应及时判断事故情况,并及时报警,防止事态扩大。

2.紧急救援措施在电气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采取紧急救援措施,包括切断电源、扑灭火源、施行人员救援等,保护人员安全。

3.事故调查与原因分析对电气事故进行事故调查与原因分析,找出事故的根本原因,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电气安全技术的实际应用1.电气安全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电气安全技术在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既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又保护了员工的安全。

电气安全技术知识培训

电气安全技术知识培训
脱离电源的注意事项
1、救护者一定要判明情况,做好自身防护。 2、在触电人脱离电源的同时,要防止二次摔伤事故。 3、如果是夜间抢救,要及时解决临时照明,以避免延误 抢救时机。
急救——心肺复苏法
1、畅通气道 2、口对口(鼻)进行人工呼吸 3、胸外按压(人工循环)
胸外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同时进行时,其节 奏为:单人抢救时,每按压15次后吹气2次,反复进行; 双人抢救时,每按压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一次,反复进行。
1、电机、变压器、照明灯具、携带式移动式用电器具的 金属外壳和底座 2、配电屏、箱、柜、盘,控制屏、箱、柜、盘的金属构 架 3、穿电线的金属管,电缆的金属外皮,电缆终端盒、接 线盒的金属部分 4、互感器的铁心及二次线圈的一端 5、装有避雷器的电线杆、塔,高频设备的屏护等。
IT系统
“I”表示配电网不接地或经高阻抗接地 “T”表示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地
二、防爆安全要求
➢消除或减少爆炸性混合物 ➢隔离 ➢消除引燃源 ➢接地措施完好
第二节 防雷防静电安全要求
一、防雷安全要求
直击雷、感应雷、雷电入侵波 雷电的危害
❖电作用的破坏 ❖热作用的破坏 ❖机械作用的破坏
防雷措施
❖建筑物的防雷: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 ❖架空线路防雷措施:架设避雷线;提高线路自
的措施
检修接地 临时线接地
临时接地
事故接地 带电体与地意外接地
接地
工作接地 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地
固定接地 安全接地
保护接地 防雷接地 防静电接地
屏蔽接地
保护接地
变压器中性点(或一相)不直接接地 的电网内,一切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 带电的金属外壳以及和它连接的金属部 分与大地作可靠电气联接。
保护接地应用范围: ——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电网

电气安全技术培训

电气安全技术培训

电气安全技术培训引言在现代社会中,电气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然而,由于电气设备的复杂性和电气事故的危害性,电气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因此,加强电气安全技术培训,提高人们对电气安全的意识和技能,对于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电气安全意识的培养1.电气安全的意义电气安全是指在电气装置的设计、安装、使用和维护的全过程中,采取各种措施,保护人员和设备免受电气事故的侵害。

电气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次生灾害,对社会稳定和人们的生活造成巨大威胁。

2.电气安全常识(1)了解电气设备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知道电气设备的使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2)熟悉电气事故的危害性和引发电气事故的常见因素,如电压过高、电流过大、绝缘材料老化等。

(3)学会正确使用电气设备和使用电气设备时的注意事项,如正确插拔插头、选择适合的电源线等。

二、电气安全技术的学习1.电气设备的选用和安装(1)选择具有安全认证的电气设备,如CCC标志等。

(2)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电气设备,如电压等级、电流容量等。

(3)电气设备的安装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电气线路的维护和管理(1)定期检查电气线路的绝缘情况,确保绝缘材料的正常工作。

(2)避免电气线路与水、湿气、化学物质等接触,防止线路出现短路和漏电等情况。

(3)合理布置电气线路,避免线路过载,保证电流的正常分布。

三、电气事故的应急处理1.电气事故的种类(1)电击事故:指人体接触电流导体时,电流通过人体产生的损伤。

(2)漏电事故:指电流通过绝缘缺陷或外憋短路,从电气设备流向地面和其他非工作金属构成的回路。

(3)火灾事故:由于电气设备的短路、过载、老化等原因引发的火灾。

2.电气事故的应急处置步骤(1)及时切断电源,避免继续产生电流,防止事故蔓延。

(2)采取适当的救助措施,如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

(3)联系相关部门或专业人士进行事故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安全技术培训
第一节电气事故概述
1.电气事故包括触电事故,雷电、静电、电磁场危害,电气火灾与爆炸,电气线路和设备故障等。

2.电气事故的特点:
(1)电气事故危害大。

电气事故往往伴随着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严重的电气事故不仅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2)电气事故危险直观识别难。

由于电既看不见、听不见,又嗅不着,其本身不具备人们直观识别的特征,因此其引发的危险不易被人们觉察。

(3)电气事故涉及领域广。

电能的使用范围极为广泛,遍布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可以说哪里使用电,哪里就有可能发生电气事故。

3.电气事故的类型:
(1)触电事故
(2)静电危害事故
(3)雷电灾害事故
(4)射频电磁场危害
(5)电气系统故障危害
第二节触电防护技术
前面就说到电气事故危险难识别。

物体带电不像机械危险部位那样容易被人们觉察到,因而更具有危险性。

1.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有电击、电伤和电磁场生理伤害等3种形式。

(1)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破坏人的心脏、肺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2)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指电弧灼伤、熔化金属溅出烫伤等。

(3)电磁场生理伤害是指在高频电磁场作用下,使人出现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失眠等神经系统的症状。

2.触电急救的步骤
(1)迅速脱离电源
人触电以后,可能由于痉挛、失去知觉或中枢神经失调而紧抓带电体,不能自行脱离电源,这时,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是救治触电者的首要条件。

①低压触电时帮助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如下:
a.如果电源开关或电源插头在触电地点附近,可立即拉开开关或拔出插头,切断电源。

b.如果电源开关或电源插头不在触电地点附近,可用绝缘柄的电工钳或干燥木柄的斧头切断电源。

c.如果电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或被压在身下,可用干燥的木棒、木板、绳索、手套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挑开电线。

②高压触电时帮助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如下:
a.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b.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靴,用绝缘工具拉开开关。

c.如果事故发生在线路上,可抛掷裸金属导线使线路短路接地,迫使保护装置工作,切断电
源。

(2)进行现场急救
第三节化工区的电气安全
我们化工区内各储罐所存储的各类醇、苯、原油等化学物品都属于易燃易爆的物品,这使我们化工区成了火灾和爆炸危险场所,区内的电气安全尤为重要。

1.我国气体爆炸危险场所区域等级划分
区域等级说明0区连续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区域1区在正常运行时,有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区域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即使出现也仅可能短时存在的区域
一般0区专指煤矿井下,从以上区域划分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化工区属于1区。

2.防爆电气设备
基于化工区可能产生的火灾爆炸危险性,这就要求我们所使用的电气设备要从源头上遏制住危险,所以我们区内的电气设备都是防爆的。

你们如果都已经到过现场,留意观察过的话,就会发现我们区内的各
种电气设备如灯具、泵什么的与外边使用的一般电气设备的不同。

不仅是外观的不同,你也会注意到这些电气设备上都有醒目的ex两个字母。

ex是电气防爆标志,英文explosionproof(防爆)的缩写。

(附图)我国防爆电气设备分为三大类:ⅰ类防爆电气设备适用于煤矿井下;ⅱ类防爆电气设备适用于爆炸性气体环境;ⅲ类防爆电气设备适用与爆炸性粉尘环境。

石油化工企业所使用的防爆电气设备多为ⅱ类防爆电气设备,我们区内所使用的均为ⅱ类防爆电气设备。

防爆电气设备对质量的要求相对比较高,而且还要铭牌、标志齐全,应设置标明防爆检验合格证号和防爆标志铭牌,在明显部位,应有永久性防爆标志ex。

下面我们就看下我们区内所用的一物料泵的铭牌。

(附图)
讲解防爆标志exdⅱbt4(了解知道各部分意思),防爆级别为ⅱ类隔爆型b级t4组
exexplosionproof防爆。

d隔爆型,机器外壳能承受住气体在壳内发生爆炸,把爆炸局限在壳内部。

我们区内电气设备一般都是隔爆型的。

ⅱbⅱ类电气设备按照爆炸性气体最大实验安全间隙分为ⅱa、ⅱb、ⅱc 三组。

防爆要求级别ⅱa〈ⅱb〈ⅱc。

t4按引燃温度分为t1~t6六组。

防爆要求级别t1〈t2〈t3~t6。

比较防爆级别:exdⅱat4〈exdⅱbt4〈exdⅱbt6
组别引燃温度t(℃)t1450<tt2300<t<450类别最大试验安全间隙
(mesg)最小点燃电流比(micr)t3200<t<300iia≥0.9mm>0.8mmt4135<t<200iib0.5mm<mesg<0.9mm0.45mm≤micr≤0.8mmt5100<t<135iic≤0.5mm<0.45mmt685<t<1003.电气设备的维护
由于电气设备运行中产生的火花和危险高温是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因此保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防火防爆有着重要意义。

(1)设备参数不超过允许范围
(2)保持绝缘良好
(3)在有气体或蒸汽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防爆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应符合规定要求
(4)定期清扫
(5)防止导线接头氧化
(6)保持良好的通风
第四节静电的危害与消除
我们化工区内的各种高分子物料产品在卸船、进罐、储藏、装车等过程中,由于其摩擦、冲击、碰撞、挤压、喷射、剥离、过滤、搅拌和飞溅等接触分离,很容易使它们产生静电并聚集不同量值的静电。

当静电聚集到一定程度,就会击穿附近介质发生静电放电。

在化工中,静电放电火花在一定条件下就有可能形成点火源,造成爆炸火灾事故。

1.静电的产生
我们利用管道输送高分子化学物品时,这些流动的液体与金属管道接触,在液体和管道的接触面上就会形成电解层,出现静电。

液体的流
动速度对静电的产生量影响很大,具统计,可燃液体在管道中的平均流动电流与流速的1.5~2.5次方成正比。

2.静电的危害
爆炸和火灾是静电最大的危害,我们化工区属于火灾爆炸危险性场所,静电放电火花很大可能成为点火源;当人接近带静电体,或带静电的人体接近接地体时,都可能产生静电电击,静电的瞬间击发可能使人轻微麻痹,精神紧张甚至导致跌落摔伤。

3.静电的预防
(1)在化工区内,操作人员应该穿戴防静电工作服、鞋子和手套,不得穿化纤衣物;
据有关单位实验测定,一个普通男性工人身穿涤纶工作服,脚穿普通胶鞋,在普通的不导电地面上以正常速度行走30—60步,人体的带电静电压可达1000伏。

(2)我们罐区入口处,装车台楼梯侧(附图)都有静电消除棒(球),或者栏杆末端无油漆部分,操作人员应随时用手接触这些装置以消除携带的静电;
(3)由于液体的流动速度对静电的产生量影响很大,我们对我们区内储运的化学品流动速度有严格要求,在装卸作业中,苯类的流动速度要〈3m/s(华联三鑫操作的对二甲苯),醇类的流动速度要〈53m/s(其他大部分储灌内均为乙二醇);
(4)将可能产生携带静电的金属体进行电气接地,我们罐区内储罐、
连通管道、鹤管、阀门都有通过静电线进行直接、间接或者跨接进行接地。

(附图)
第五节雷电危害及防护
1.雷电的概念和分类
雷电是雷云层相互接近或雷云层接近大地时,感应出相反电荷,当电荷聚积到一定程度,产生云与云以及云与大地之间的放电,同时发出光和电的现象。

从危害的角度我们可以把雷电分为直击雷、感应雷和雷电侵入波三种。

2.雷电的危害
(1)雷电感应雷电强大的电流会产生强大的交变电磁场合,会使导体感应出较大的电动势,造成电器、导体、线路局部发热发生火花放电,引起火灾。

(2)雷电侵入波雷电在架空线路、金属管道上会产生冲击电压、使雷电波沿线路进行传播,若侵入配电装置和电气线路,可将其绝缘层击穿,产生短路或使建筑物内易燃易爆物品燃烧和爆炸。

(3)反击作用防雷装置受雷击时,其上会有很高的电压,如果防雷装置与建筑物内电气设备或其他金属管道距离很近,他们之间就会产生放电,这种现象称为反击。

反击可能引起电气设备绝缘破坏,金属管道烧穿。

(4)雷电对人体的伤害强大的雷电电流迅速通过人体,可立即使呼吸中枢麻痹、心跳骤停,以致使脑组织和一些主要器官受到严重损害,
出现休克或突然死亡。

3.雷电的防护
罐区架设避雷塔,在我们化工区内以及中石油镇海油库内,你会发现许多区域架有避雷高塔;储罐上安装避雷针(附图);管道、构架、阀门、鹤管都应接到防雷接地网上。

但据有关规定,装可燃液体的储罐,当其壁厚不小于4mm时,可以不装设避雷针,只要将其接地即可,罐上接地点不少与两处。

我们罐区内储罐厚度均大与4mm的,除一罐区15-18等罐有装设避雷针外,其他储罐上都没安装避雷针。

但我们每个储罐上都有四个接地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