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知识点梳理
2020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题答题技

2020 年 xx 语文记述文阅读题答题技巧记述文特色:以记述、描绘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
1、记述文的表达方式:记述、谈论、抒怀、描绘、说明。
2、六因素。
3、记述的次序及作用:(1)正叙 (按事情发展先后次序 )作用:叙事自始自终,条理清楚,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 (先写结果,再交待前方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防止表达的平板单一,加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 (叙事时中止线索,插入有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增补、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以《羚羊木雕》为例:文章写回想和万芳的友情以及送给万芳木雕都是插叙。
次序写法:我和万芳友情——送木雕——爸妈逼索——要回木雕倒叙写法:要回木雕——回想我和万芳友情——送木雕——爸妈逼索插叙写法:爸妈逼索——回想我和万芳友情——送木雕——要回木雕 4、记述的线索及作用:线索:贯串全文,把人物或事件连缀起来的依照(1)中心人物 (2)中心事物 (3)中心事件(4)时间 (5)地址 (6)作者的感情简单地说:物线、事线、人线、情线、时线、地线线索在语言上常常是有标记的,有的题目自己就是线索 ;有的是采纳某个词语重新到尾频频出现的方法来显示 ;有的是经过谈论、抒怀等方式来显示。
作用:是贯串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同,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楚。
答题套路:如:文章以“ ”线索,中间串写了“ ”、“ 几|”件事,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构造,选材典型,脉络清楚,要旨鲜亮。
例题点拨:【例题】①雨声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约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恰似萤光千点,闪闪耀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以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② 凭窗站了一会儿,轻轻的感觉凉意侵人。
转过身来,突然头晕眼花,屋子里的其他东西,都隐在光云里 ;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
——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轻轻的笑。
湖南省2020中考语文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记叙文阅读 记叙文文体知识梳理素材 语文版

记叙文文体学问梳理1. 记叙文的六要素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大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把握记叙文的六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大事发生、进展的脉络,继而精确把握文章的主旨。
2. 记叙文分类散文叙事散文定义以写人记事为主。
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多表现作者的生疏和感受。
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大事的进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等因素。
举例《永久的悔》一文中作者通过回忆过去的家庭生活,表达自己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与思念之情。
抒情散文定义一般不详述大事的具体过程,没有完整的情节,也不具体描写人物,而是通过人、事、物、景来传达作者的心声,反映完整的精神面貌,体现特定的精神或主旨。
举例《春》通过描写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和迎春图,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宠爱至深的情怀,唤起人们对奇特生活的憧憬,激励人们珍惜春光、奋勉向上。
哲理散文定义哲理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一般以一件事开头,论述道理,加以评论总结。
举例《蝉》写蝉的聒噪、病蝉的微小和病弱到蝉在泥下埋十七年,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由一只小小的蝉引发对于生命的感悟,启示我们: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需要好好地活着。
小说(见P162小说) 定义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3. 记叙挨次插叙(2014娄底) 定义记叙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临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另一个或几个与中心大事有关的情节和大事的叙述方式。
作用内容上:①交代了……内容;②解释了……的缘由;③突出人物性格或某种品质;④突出文章主旨。
结构上:①推动情节进展,为下文……作铺垫;②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③使文章内容丰富,情节起伏;④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开平铺直叙,增加感染力。
举例鲁迅《家乡》,当“我”的母亲谈到闰土时,作者用“这时候,我的脑海里突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引出对少年闰土形象的插叙,将闰土过去与现在的形象及生活境况形成鲜亮对比,充实了文章内容,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最新2020中考语文记叙文知识点

最新2020中考语文记叙文知识点2020中考语文记叙文知识点一、常见叙事线索1.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2.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3.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4.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5.时间线索6.地点变换线索找线索:①文章的标题;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
作用:使文章内容井然有序地组合在一起,展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表明享情的来龙去脉。
二、记叙顺序1.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
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比如:回忆往事)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
三、人物描写方法1. 外貌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
2.语言描写3.动作猫写: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4.心理描写: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四、环境描写方法1.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2.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
五、记叙文的词语或句子的含义辨析1.结合特定语境(即具体的句、段、篇、上下文),分析词语的含义。
2.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明了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一词多义等。
3.注意语气或语调。
4.着眼于词句之间的搭配。
记叙文中考阅读必备知识点

记叙文中考阅读必备知识点一.记叙文概念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生动的形象事件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蕴涵在具体材料之中,通过对人、事、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
(在初中阶段,记叙文包括一般记叙文、小说、散文、戏剧、消息、通讯、童话等。
)二.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三.叙述的顺序:1.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
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比如:回忆往事)作用: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
四.叙述的人称: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有时也用第二人称1.使用第一人称的好处:我直接面对读者叙述,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缩短双方的距离。
2.使用第三人称的好处: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的叙述;不受我个人听觉和视觉的限制。
3.使用第二人称的好处:像在和作者或者读者进行对话,亲切自然,便于抒发感情。
五.记叙文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1、叙述:是指作者在文章中,对人物、事件和景物不加修饰地把基本情况交待清楚明白,使读者有个概括的了解,获得一个整体的印象。
2、描写:是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的形态特征作具体、生动的描绘,使读者对描写的对象获得真切、具体的感受和印象。
描写可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1)人物描写:人物的描写方法及作用A、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记叙文阅读知识点

记叙文阅读知识点
以下是 8 条记叙文阅读知识点:
1. 要留意故事中的人物呀!你看《我的叔叔于勒》,于勒这个人物形象多生动,他的命运变化可是贯穿了整个故事呢!
2. 情节可重要啦!就像《鲁宾逊漂流记》里鲁宾逊的各种冒险经历,那叫一个精彩刺激,情节的起伏是不是让你读得停不下来?
3. 环境描写也不能忽略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对百草园的描写,那简直就让你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种美妙的氛围,对吧?
4. 叙述顺序得搞清楚!《背影》就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这样我们才能清楚明白地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呢!
5. 细节描写最能打动人啦!《阿长与〈山海经〉》里阿长为“我”找《山海经》的细节,多让人感动啊!
6. 主题可是文章的灵魂啊!《散步》表达的那种尊老爱幼的主题,是不是让你心中也涌起温暖的感觉?
7. 写作手法要关注呢!像《变色龙》用了讽刺的手法,把奥楚蔑洛夫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这多厉害呀!
8. 情感体会也很关键呀!读《藤野先生》的时候,你难道没有感受到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那种敬重之情吗?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记叙文阅读真是丰富多彩,有好多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发现的地方呀!。
2020年重庆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复习考点1 情节梳理与概括

示例。这些示例暗示了文章结构划分的标准。我们要依据这些标准来梳理
考
情节,补充出空缺的内容。特别要注意,在作答时,要依照示例的句式来
向 2
组织答案。
考点1 情节梳理与概括
返回目录
考
向 1
(2)按思想情感变化划分结构。
一般而言,要勾勒出文章感情的变化过程,最好去寻找文章中表示情
感的词语,把这些词语从文章中抽离出来,就组成了答案。有时候文章中
好像是将军家的狗→错在首饰匠→首饰匠耍赖,想要赔偿金
也许是将军家的狗→怪首饰匠自己把蠢手指伸出来→就说狗是我找着
并派人送上的
考
向
是将军哥哥的狗→狗真伶俐,一口就咬破首饰匠的手指头→早晚要收
2
拾首饰匠
考点1 情节梳理与概括
返回目录
考
中考链接及方法指导
向
1
考向1 情节梳理(13年10考)
【重庆设问】
2019重庆A卷13题:请参照下面表述,将主要事件
考点1 情节梳理与概括
返回目录
一、(2019重庆A卷)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1~5题。(22分) 一把老钥匙 王举芳
①回到家时,母亲正翻箱倒柜。杂乱的地面让我无处落脚。我说:“妈呀, 您这是在翻传家宝吗?”
②母亲停住手看着我说:“见到我的钥匙没?” ③“喏,在这儿。”我从玄关柜上拿起属于母亲的那串钥匙。 ④“我说的不是这个,是老宅的,老宅的那个。”母亲的语气和神情有些焦 急。我和母亲几乎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母亲要找的钥匙。母亲坐下来, 情绪有些低落。我说:“妈,您就别总想着老宅了,咱又不回去住了,有没有钥
△△△△△△△△△
△△
△△△△△△△△△△△△△△△△△△△△
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二十一:记叙文阅读

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梳理二十一:记叙文阅读专家解读考点记叙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前者泛指叙事、记人、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其中包括小讲和散文等文学作品;而后者那么专指以叙事、记人为主,且具有比较完整情节的一类写实性文章。
本节内容所讲的是后者。
对这类文章的阅读,课标要求我们〝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明白得要紧内容,品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并了解〝表达、描写、讲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为此,近年来各地中考记叙文阅读一样要紧考查〝理清文章的思路、脉络和层次;感知文章要紧内容,概括主题思想;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明白得人物形象的意义;推敲重要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把握文中关键语句,并依照表达方式及常用修辞手法等,体会其深层含义及作用;提炼作者显露在文章中的观点态度及情感倾向,并进行个性化的评判和鉴赏〞等知识点和能力点。
其考查方式,在保留〝选择、填空、简答、辨析〞等传统题型的基础上,出现出〝多角度、有创意〞的特点。
要紧有:想象补写题。
即通过想象,或再现情形,或推断故事进展,或揣摩人物语言等方式来考查阅读明白得。
它不仅要求考生能读明白原文,而且还要有一定的生活体会的积存和再现融合的能力。
明白得评析题。
这类题目要紧考查阅读感受或评判的能力。
它比传统的阅读明白得题在能力层级上有所提升,不仅要求考生通过阅读明白是什么,还要明白什么缘故,并在此基础上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作出自己的评判。
体验感悟题。
这类考题要紧考查的是阅读体验,即人们所讲的用〝心〞读书,读出〝个性〞。
这是阅读的较高要求。
一样讲来,只有在读书的过程中将自己的生活、情感、方法等融进文本,才能从文本中获得自己所独有的启发。
自主赏析题。
这类考题是传统〝赏析〞类试题的进步,它是新课程理念〝学生是学习和进展的主体〞在考题中的具体表达。
它往往在题干中只规定赏析的范畴,至于具体的赏析对象那么由考生依照自己的喜好来决定。
如此有利于张扬同学们的阅读个性,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语文的爱好。
重庆市2020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记叙文阅读 记叙文文体知识梳理(通用)

格式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有力地写出了……的特点。
反 复
(鄂教:八下P102)
作用
①多次强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②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辨析
同一个词语或句子反复出现。
举例
朱自清《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句话运用反复的修辞,强调了作者对春天的渴望与喜爱。
答题
第一人称
定义
以“我”“我们”的角度展开记叙。
作用
①使文章具有真实性;②叙述亲切自然;③便于作者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举例
鲁迅《孔乙己》:从“我”这个酒馆伙计的角度描写了孔乙己这一人物的悲惨命运。
第二人称
定义
用“你”“你们”来叙述,就是第二人称的叙述。
作用
①增加亲切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②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便于抒情。
举例
张之路《羚羊木雕》:开篇先写“我”因将木雕送给好朋友万芳,而遭到父母责备,后插入“我”和万芳之间深厚友谊的一些具体表现,既交代了写作背景,又为主体部分作好了铺垫。
倒叙
定义
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序内容是文章的主要部分之一,只是位置移到了前面。(倒叙是一条线索,只有一个故事)
作用
①开篇点题;②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留下深刻的印象;③引出下文;④使结构更加紧凑。
举例
张抗抗《地下森林断想》:先写作者去寻觅地下森林,其次凭想象叙写地下森林是怎样在逆境中诞生、成长的,最后写它的胜利。
顺叙
定义
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记叙的方法。
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知识点梳理一、记叙文概念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二、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三、叙述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四、记叙线索:(1)以时间为线索(2)以事件为线索(3)以某物为线索。
(4)以某人为线索。
(5)以见闻为线索.(6)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
(7)以感情为线索。
有的文章不止有一条线索,线索有主线、副线之分;有明线、暗线之分。
五、叙述的人称: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有时也用第二人称六、记叙文的详略叙述中的详略问题是一个取材、组材如何扣紧中心,体现主题的问题。
凡是对主题思想起重要作用,内涵深刻、情节生动的具体材料,就展开详写;而对主题思想起次要作用的材料,可只作概括叙述。
阅读记叙文,应注意材料的详略处理是如何为主题服务的。
次要材料虽不能详写,但也不能不写,因为涉及到文章点面结合的问题。
点(详写),体现文章的深度,突出主题思想;面(略写),体现文章的广度,使文章全面、丰满,完全不写次要材料,会使文章的面受到影响。
七、记叙文的表达方式有五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描写人物可以进行正面描写,也可以进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包括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内容。
间接描写就是通过描写其它人物的言行、心理或者环境来表现主人公。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的作用:①表现时代风貌、展现风土人情②衬托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③深化主题④交代背景、渲染气氛⑤感染读者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或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
八、记叙文中的过渡和照应(1)过渡作用:承上启下①连接不同事件或不同场景。
②记叙、议论、抒情间的转换。
③转换不同的叙述方式。
(2)照应。
分析文章的照应,要做到四看:①看起段与题目的照应。
②看开头与结尾照应。
③看前设悬念,后有照应,层层推进,多处照应。
④看相同或相近的语句、段复叠式照应。
九、理解关键词语的深刻含义把握文章中关键词语,对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分析人物性格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关键词语,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借助上下文去推测、判断语语的含义。
(2)试用同义或近义词语替换作比较,理解词语的含义。
理解得对不对,还可通过朗读体味,通过工具书来查证。
(3)注意句中隐含的意思(即言外之意)。
1.理解词语的含义①投石探波。
②分析综合③词语的指代内容要联系上下文甚至全篇来理解。
2.理解句子的含义(1)文章开头段(句)的作用可能有:点明中心、设置悬念、总领全文、引出下文(话题)、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2)文章结尾段(句)的作用可能有:画龙点睛、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总结全文、首尾呼应、前后照应、结构完整等;(3)文章中间段(句)的作用可能有:过渡(承上、启下、承上启下)作用。
(以上三种题型回答时格式为:在内容上,起到---------的作用;在结构上,起到---------的作用。
)十、常用的修辞方法:1、比喻(形象,生动……);2、拟人(形象,生动……);3、夸张;4、排比(增强气势);5、对偶;6、引用(增强气势);7、设问;8、反问(增强语气)。
比喻句的作用可能有:形象、生动地描写了什么(本体)的哪些特点。
排比句作用是节奏明快,语气连贯,读起来酣畅淋漓,气势磅礴,表达出强烈的感情。
十一、记叙文的表现手法(写作方法)1、象征;2、对比;3、衬托(人物);4、烘托(气氛);5、伏笔/铺垫;6、照应/呼应;7、扬抑(欲……先……);8、借景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9、悬念;10、巧合。
十二、划分记叙文的段落层次划分段落层次要注意掌握以下几种方法:(1)按时间先后划分。
(2)按地点的转换划分。
(3)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划分。
(4)按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
(5)按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划分。
十三、概括记叙文的各段段意概括段意的有效方法有以下三种:(1)摘句法:摘出文段的中心句;(2)概括法:概括文段的主要意思;(3)联合法:有些文段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要意思,就要把这些意思连接起来,概括出联合段意。
概括一件事的框架(方法)是:谁(一般是文章的主人公)干了什么。
十四、归纳记叙文的中心中心思想的归纳,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1)从分析标题入手。
(2)从分析材料入手。
(3)从分析段首入手。
(4)从分析篇末入手。
(5)从分析文中议论、抒情入手。
(6)从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
概括记叙文的中心有一套常用的格式。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十五、分析记叙文的人物形象(1)从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
(2)从侧面描写入手。
(3)从细节描写入手。
(4)从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
十六、分析记叙文的写作特点分析记叙文的写作特点,除了注意体裁的特点之外,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⑴从文章的取材方面看。
⑵从文章结构布局方面看。
⑶从文章的表达方式看。
⑷从文章的语言运用方面看。
十七、记叙文的六步阅读法这是一种根据文体特点来阅读记叙文的基本方法。
它适用于阅读一切以记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写人、写事、记事、绘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各种类型文章。
如: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日记、游记、参观记、访问记、回忆录、人物传记、报告文学等等。
其方法一般可以概括为下列六个步骤:1、看标题信息,揣摩记叙类型;2、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3、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4、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5、挖中心思想,理解作品意义;6、析表现手法,以供习作借鉴。
十八、赏析语段:1、内容(写什么;选材有什么独到之处);2、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3、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
十九、标点符号(一)引号的五种用法:1、表引用;2、表特定称谓;3、表强调/表着重指出;4、表特殊含义;5、表讽刺或否定。
(二)破折号的五种用法:1、表解释说明;2、表声音的中断或延长;3、表插说;4、表话题转换;5、表递进。
(三)省略号的六种用法:1、表内容省略;2、表语言断续;3、表话未说完;4、表心情矛盾;5、表思维跳跃;6、表思索正在进行。
例题展示与白马在一起的夏天(美)威廉·萨洛扬凌晨四点,整个村庄都在沉睡中,突然,一阵轻敲窗户的声音惊醒了我。
“阿兰姆。
”一个声音在窗外轻轻叫唤道。
是我的堂兄穆拉德!我从床上一跃而起,迅速打开窗户。
我简直无法相信....我看到的一切。
虽然还不是早上,但是夏天黎明前的亮光已足以让我明白我不是在做梦。
我13岁的堂兄穆拉德正骑在一匹漂亮的白马上。
我把头伸出窗外,揉揉眼睛。
“你没看错,”穆拉德说道,“是一匹马。
如果你想骑的话,就快点出来。
”我知道穆拉德是所有同龄人中行为最为疯狂的一个,但是我仍然无法相信....眼前的事实。
我最早的记忆就是关于马的记忆,我的第一个愿望就是骑马。
但我们很穷,我们整个部落都处于贫困中。
每个家庭的钱都只能勉强维持一日三餐。
然而我们很诚实。
我们因为诚实而闻名。
我们不会利用任何人,更别说去偷别人的东西。
我知道穆拉德家没有马,他本人更不可能有钱买马。
我猜测这匹马一定是他偷来的。
然而,我对马太痴迷了,在我看来,偷一匹马来骑跟偷别的东西(比如偷钱)似乎是不一样的,也许这根本不算偷。
我迅速穿好衣服,然后从窗户跳到了院子里。
穆拉德轻轻下马,把我扶到了马背上。
几分钟后,我们来到了乡间公路。
空气无比清新。
骑在马背上奔跑的感觉真是爽极了。
“阿兰姆,坐稳了。
”穆拉德提醒我。
然后,他双腿用力一蹬马的肚子,喊道:“驾!”白马后腿站立,前脚扬起,长嘶一声,然后像一支离弦的箭一样蹿了出去。
马穿过田野,跨过灌溉沟渠,向乡间公路跑去……我们跑了一圈又一圈,马和人都大汗淋漓。
太阳就要升起来了。
“我们得回去了。
要不大家都起床了,我们的秘密就藏不住了。
”穆拉德说道。
“我们把它藏在哪里?”我问道。
“我知道一个地方。
”穆拉德答道。
大约十分钟后,我们悄悄地牵着马走进了一个废弃的谷仓。
谷仓的地上有一些燕麦和干草。
那天下午,我正在穆拉德家玩。
一个叫约翰·拜伦的农民来穆拉德家做客。
约翰·拜伦的家在另外一个村庄,离我们部落有十英里远。
“我丢失了一匹马,一个月了也还没见它回来。
这匹马可花了我60美元啊!”约翰·拜伦对穆拉德的父亲说。
他们接下来说了什么,我不知道。
我已经跑出去找穆拉德了。
穆拉德正在一棵桃树下救治一只受伤的小鸟。
“你居然已经私藏了那匹马一个月!”我盯着他说道。
穆拉德没有看我,只是专心地给小鸟受伤的翅膀涂药。
“干脆,我们把马留下来一年时间吧。
”说完,我热切地看着穆拉德。
“我知道你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学会骑马,但我们不能。
”穆拉德头也不抬地回答我。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把马还回去?”“最多六个月。
”说完,穆拉德站起来,用力把小鸟抛向天空。
小鸟努力拍打着翅膀,几乎要掉下来,但最终,它还是飞走了。
接下来的几个星期,穆拉德每天凌晨都来接我出去骑马。
我们在田野旁的公路上尽情地驰骋。
太阳升起来之前,我们就把马牵回那个废弃的谷仓。
那是一段多么快乐的日子啊!可是这一天还是来临了。
那天早上,我们在牵马回去的路上碰到了正赶往镇上的约翰·拜伦。
他盯着白马问道:“请问,你这匹马叫什么名字?”“小心肝。
”穆拉德答道。
“我可以看看它吗?”约翰·拜伦问。
“当然可以。
”穆拉德说道。
在仔细查看了几分钟后,他说道:“如果你们部落不是享有诚实的美誉,我几乎就认为这匹马就是我丢失的那匹马。
嗯,也许它跟我的马是双胞胎。
”说完,他转身就离开了。
我看着穆拉德。
穆拉德没有说话,只是平静地把马牵回了旧谷仓。
三天后,约翰·拜伦又来到了穆拉德家。
“我的马回来了!而且,它比以前更强壮了!”他高兴地说道。
1.请从穆拉德的角度,围绕“白马”将小说的主要情节补充完整。
(3分)①私藏白马——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11.下面两个句子都写“我”“无法相信”看到的情况。
“无法相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1)我简直无法相信....我看到的一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但是我仍然无法相信....眼前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