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学习目标 教案 部编统编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

合集下载

部编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带教学反思

部编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带教学反思

部编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带教学反思轻叩诗歌大门1.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

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诗歌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古今中外的诗人,用妙笔给我们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叩击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诗歌,轻叩诗歌的大门。

(板书课题)二、了解诗歌。

1.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我们朗读并学习了很多诗歌,你觉得什么是诗歌?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练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

”2.诗歌有什么特点呢?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读来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

三、合作编小诗集。

1.请各组把课前编好的诗集,带到前面展示。

2.各组组长分别介绍。

(1)诗集的名字、封面、目录。

(2)编排内容:收集的诗、写的诗、与诗有关的故事或资料。

(3)编排形式:给诗歌分类、配插图。

四、诗歌朗诵会。

诗歌朗诵会现在开始。

希望同学们在朗诵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魅力,体会诗歌的情感。

1.课内的诗歌。

(1)回顾《短诗三首》《绿》《白桦》《在天晴了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短诗三首》感受冰心对往事的怀恋,对母爱和大海的赞颂;《绿》想象艾青眼中春意盎然的绿色;《白桦》体会叶赛宁对白桦的喜爱之情;《在天晴了的时候》与戴望舒一起在雨后漫步。

)(2)小组交流,读出诗歌的韵味。

温馨提示:用恰当的语气读出诗歌表达的情感;表情、手势要自然。

(3)小组展示并评比。

2.收集的诗歌。

(1)大家收集了许多优美的诗歌,请在组内朗读。

(先背或读出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歌,再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2)小组讨论选择哪几首诗歌朗诵,采用什么样的形式能使本组的朗诵更精彩。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自然景观”,包括《小燕子》、《荷花》、《万年牢》、《鸟的天堂》四篇课文。

这一单元的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富有诗意,旨在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对自然景观有一定的认识和感受。

但在描绘自然景观、运用修辞手法等方面,学生还需进一步指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学会生字词,会用所学词语描述自然景观。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观念,增强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学会生字词,会用所学词语描述自然景观。

2.教学难点:学会生字词,运用修辞手法描绘自然景观。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展示自然景观的图片、视频等。

2.生字词卡片: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作业本:准备作业本,用于学生书写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自然景观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本单元的主题和内容。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教师巡视课堂,指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错误。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自然景观,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第一课时教案

语文园地三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诗歌语言的韵律之美。

•掌握古诗词中的基本语言特点。

•能够正确地朗读诗歌,感知语言的美。

### 能力目标
•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诗歌。

•能够理解诗歌中所传递的情感和意境。

###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对语言美的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感悟诗歌之美。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语言的韵律之美。

•掌握古诗词中的基本语言特点。

### 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古诗词的韵律节奏。

•理解古诗词中隐含的情感和意境。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播放相关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之美,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讲解
1.讲解古诗词的基本语言特点,如对仗、押韵等。

2.分段解析古诗词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

三、朗读
让学生轮流朗读古诗词,注重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

四、理解
引导学生讨论古诗词中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激发学生对诗歌的感受与理解。

五、拓展
通过比较不同诗歌的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拓展学生的诗歌欣赏视野,培养其审美情感。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韵律之美,提高对语言美的欣赏能力,培养出色的朗读能力。

五、作业布置
1.背诵本节课学习的古诗词。

2.感想小结:谈谈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能够获得启发,体验语文之美。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小兔快跑》。

2.能够理解文中人物情感变化。

3.能够理解课文中描写的场景,并进行形象描述。

4.能够独立完成课文相关的阅读与默写。

教学重点1.课文《小兔快跑》的朗读和理解。

2.文中人物情感变化的分析。

3.对课文内容进行形象描述。

教学难点1.能够理解文中人物情感变化,进行深入分析。

2.能够自主理解课文中描写的场景,并进行形象描述。

教学准备1.课文《小兔快跑》的复印件。

2.黑板、彩色粉笔。

3.音响设备及相关音频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小兔快跑》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者故事引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预热教学内容。

2. 学习课文(15分钟)•让学生跟读课文,重点在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细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题和情感变化。

3. 情感细读(10分钟)•分段解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人物情感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小兔会害怕、骄傲和最终感到感动。

4. 形象描述(10分钟)•让学生形象描述小兔奔跑的场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 默读与默写(10分钟)•让学生进行课文默读,并进行相关练习。

•在黑板上逐句写出课文,学生进行默写。

第二课时:巩固与拓展1. 课文复述(10分钟)•让学生自己复述课文内容,检查理解情况。

2. 课文分析(15分钟)•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情感变化,讨论其中的原因。

3. 讨论与分享(15分钟)•学生们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互相讨论交流。

•带出课文中的价值观和情感,引导学生思考。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小兔快跑》这篇课文展开,通过朗读、分析、形象描述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培养其综合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了良好的学习状态,但在情感细读和课文分析方面,部分学生仍存在理解困难,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相关训练。

同时,在教学设计上,也需要更加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教案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教案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型。

2.能够流畅朗读课文,理解其中的意思。

3.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事物。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综合性学习》。

2.学习重点词汇和句型。

3.进行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讨论。

三、教学难点
1.协作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2.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维方式。

四、教学准备
1.课本《语文》下册。

2.课文《综合性学习》分发资料。

3.测验纸和笔。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学习课文
1.学生依次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发音。

2.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3. 操练
1.学生进行课文朗读练习。

2.学生分组练习对话演练。

4. 深化
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2.学生互相分享对课文的理解。

5. 拓展
1.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如何应用课文中的内容。

2.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文后的相关练习。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沟通,以及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综合性学习》这篇课文。

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9 短诗三首》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9 短诗三首》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9 短诗三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9 短诗三首》的内容和意义。

–能够准确朗读和理解诗歌内容。

–掌握相关生字词的写法和意义。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诗歌展示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能够听懂他人朗读的诗歌,理解他人的情感表达。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用心感受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诗歌内容,准确朗读,掌握相关生字词的写法。

•难点: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唱歌或者朗诵一首与《9 短诗三首》相关的诗歌,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诗歌(15分钟)1.讲解第一首诗《春晓》的内容和意义,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描述和情感。

2.学生跟读诗歌,纠正发音和语调。

3.分组小练,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春晓》的内容。

3. 生字词学习(10分钟)1.教授生字词,让学生掌握相关生字词的写法和意思。

2.针对生字词设计游戏或者练习,巩固生字词的记忆。

4. 学习诗歌(15分钟)1.讲解第二首诗《秋思》的内容和意义,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表达和情感。

2.学生跟读诗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3.让学生分组演绎《秋思》的情感表达。

5. 创作小诗(20分钟)1.引导学生参考前两首诗的风格和情感,创作自己的小诗。

2.学生相互分享创作,欢迎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6. 学习诗歌(15分钟)1.讲解第三首诗《钓鱼》的内容和意义,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描写和情感。

2.学生跟读诗歌,品味诗歌中的细节描写。

3.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表演《钓鱼》的情景。

7. 总结(5分钟)让学生回顾当天学习的内容,总结诗歌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鼓励学生继续接触并学习诗歌,培养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四、课后作业1.背诵《9 短诗三首》中的一首诗。

2.仿写一首关于自己生活的小诗。

3.练习相关生字词的书写。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针对《9 短诗三首》进行了分析和讲解,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全面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表达。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含整个单元)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含整个单元)

部编版四年级语⽂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含整个单元)部编版四年级语⽂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9、短诗三⾸教学⽬标1.认识“漫、涛”2个⽣字,会写“繁、漫”等8个字,会写“繁星、藤萝、波涛”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体会诗歌的韵味,背诵课⽂。

3.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的情感,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1、认识“漫、涛”2个⽣字,会写“繁、漫”等8个字,会写“繁星、藤萝、波涛”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体会诗歌的韵味,背诵课⽂。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的情感,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激发兴趣,导⼊新课。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化底蕴。

从古⾄今,诗⼈们创作了⽆数经典的诗,那⼀⾸⾸优美的诗,就像⼀串串璀璨的珍珠。

现代诗语⾔优美,深受⼈们的喜爱。

2.你最喜欢的诗歌是什么?3.今天,我们来学习现代著名诗⼈冰⼼的三⾸⼩诗。

⼆、初读诗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冰⼼(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现代著名作家、诗⼈、⼉童⽂学家。

冰⼼受到泰⼽尔《飞鸟集》的影响,创作了很多⽆标题的⾃由体⼩诗,这些⼩诗风格晶莹清丽、软柔俊逸。

主要作品有《冰⼼⼩说散⽂选集》《寄⼩读者》《再寄⼩读者》《三寄⼩读者》《⼩橘灯》《繁星》《春⽔》等。

2.出⽰⽣字词语,指名认读。

繁星漫灭藤萝膝上波涛3.重点指导书写:“藤”和“膝”右下⽅不是“⽔”,⽽是五笔写成的“”。

4.把你最喜欢的⼀⾸诗读给⼤家听⼀听。

三、朗读诗歌,体会韵味。

1.学习《繁星》(七⼀)。

(1)⾃由读诗歌,边读边体会。

(2)读了这⾸诗,你的眼前出现了⼀幅怎样的画⾯?(抓住“⽉亮、藤萝、母亲的膝上”来想象这些形象的样⼦。

)(3)“这些事”指的是哪些事?(童年的那些事。

)(4)“⽉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对母亲的怀念和⼉时快乐⽣活的深切怀念。

)(5)出⽰图⽚,配乐朗读诗歌。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语文园地》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语文园地》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情感。

2.能够流畅朗读课文。

3.掌握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义。

3.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展示的情感。

2.运用课文中学习的词语进行表达。

四、教学准备1.课文《语文园地》。

2.教学PPT。

3.黑板、粉笔。

4.单词卡片。

5.朗读音频。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利用图片和简短故事引导学生了解《语文园地》的主题。

第二步:课文学习1.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重情感表达。

3.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生词词语,理解意义。

4.教师解释课文中的生词词语。

第三步:课文理解1.学生通过讨论,回答问题,理解课文更深层次的意义。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学生小组展示表达成果。

第四步:知识巩固1.教师出示相关图片,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描述。

2.组织对话练习,让学生在对话中巩固所学内容。

第五步:课堂小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概括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六、课堂作业1.默写生词词语及其意义。

2.用一段话描述自己喜欢的一篇课文段落的感受。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中,需要更多关注学生的情感表达,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和理解力,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学习目标
一、单元简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诗歌”,安排了《短诗三首》《绿》《白桦》和《在天晴了的时候》四篇课文。

《短诗三首》摘录了冰心《繁星》中的三首短诗,分别从童真、自然、母爱三方面表现了冰心“爱的哲学”;《绿》写了诗人在春天到来时看到的充满绿意的世界;《白桦》向我们展示了一株高洁挺拔的白桦树;《在天晴了的时候》热情呼唤人们到雨后的小径走走,感受美丽的自然。

本单元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和“语文园地”两个版块的内容。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是“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

二、学习目标
1.认识28个生字,会写23个字,正确读写词语。

能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喜欢的现代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课文。

3.能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

4.能整理收集的现代诗,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

5.背诵、积累关于诗歌的名人名言。

三、课时安排
《短诗三首》——2课时《绿》——2课时
《白桦》——2课时《在天晴了的时候》——1课时综合性学习——1课时
语文园地——1课时
四、教法与学法
本单元是诗歌单元,主要带领学生体会现代诗歌的韵味,了解现代诗的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反复诵读,通过诗句想象画面,领会诗人的情感,从而达到感情朗读、背诵。

综合性学习是学生课下阅读诗歌的拓展,教学中要激发学生阅读、了解现代诗的兴趣,注意对学生阅读内容的选择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