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年与甲子对照表
中国历史年号干支与公元纪年对照表(从公元元年起)

居摄元年 丙寅 6
二十九年 癸丑 53
二年 丁卯 7
三十年 甲寅 54
三年 戊辰 8
三十一年 乙卯 55
初始元年 戊辰 8
三十二年 丙辰 56
新始建国元年 己巳 9
中元元年 丙辰 56
二年 庚午 10
二年 丁巳 57
三年 辛未 11 永平元年 戊午 58
四年 壬申 12
二年 己未 59
五年 癸酉 13
十年 壬子 232 太康元年 庚子 280
五年 戊辰 188
十一年 癸丑 233
二年 辛丑 281
六年 己巳 189
十二年 甲寅 234
三年 壬寅 282
光熹元年 己巳 189
十三年 乙卯 235
四年 癸卯 283
昭宁元年 己巳 189
十四年 丙辰 236
五年 甲辰 284
永汉元年 己巳 189
十五年 丁巳 237
五年 癸巳 93 六年 甲午 94 七年 乙未 95 八年 丙申 96 九年 丁酉 97 十年 戊戌 98 十一年 己亥 99 十二年 庚子 100 十三年 辛丑 101 十四年 壬寅 102 十五年 癸卯 103 十六年 甲辰 104 十七年 乙巳 105 元兴元年 乙巳 105 延平元年 丙午 106 永初元年 丁未 107 二年 戊申 108 三年 己酉 109 四年 庚戌 110 五年 辛亥 111 六年 壬子 112 七年 癸丑 113 元初元年 甲寅 114 二年 乙卯 115 三年 丙辰 116 四年 丁巳 117 五年 戊午 118 六年 己未 119 七年 庚申 120 永宁元年 庚申 120 二年 辛酉 121 建光元年 辛酉 121 二年 壬戌 122 延光元年 壬戌 122 二年 癸亥 123 三年 甲子 124 四年 乙丑 125 永建元年 丙寅 126 二年 丁卯 127 三年 戊辰 128 四年 己巳 129 五年 庚午 130 六年 辛未 131 七年 壬申 132 阳嘉元年 壬申 132 二年 癸酉 133 三年 甲戌 134 四年 乙亥 135 永和元年 丙子 136 二年 丁丑 137
公元、农历纪年对照表

丙辰
大历十一年
丁巳
大历十二年
戊午
大历十三年
已未
大历十四年
德宗(李适)
农历 庚申
年号 建中元年
辛酉
建中二年
壬戌
建中三年
癸亥
建中四年
甲子
兴元元年
乙丑
贞元元年
丙寅
贞元二年
丁卯
贞元三年
戊辰
贞元四年
已巳
贞元五年
庚午
贞元六年
辛未
贞元七年
壬申
贞元八年
6
公元 793 794 795 796 797 798 799 800 801 802 803 804
年号 咸亨元年 咸亨二年 咸亨三年 咸亨四年 上元元年 上元二年 仪凤元年 仪凤二年 仪凤三年 调露元年 永隆元年 开耀元年 永淳元年 弘道元年 嗣圣元年 文明元年 光宅元年 垂拱元年 垂拱二年 垂拱三年 垂拱四年
公元 农历
年号
689 已丑
永昌元年 载初元年
周 (武则天)
690 庚寅
天授元年
691 辛卯
公元、农历纪年对照表
公元、农历纪年对照表
唐朝(公元618—907年)
高祖(李渊)
公元
农历
年号
618 戊寅
武德元年
619 已卯
武德二年
620 庚辰
武德三年
621 辛巳
武德四年
622 壬午
武德五年
623 癸未
武德六年
624 甲申
武德七年
625 乙酉
武德八年
626 丙戌
武德九年
太宗(李世民)
公元
农历
年号
5
公元 756 757 758 759 760 761 762
(完整)天干地支对照表及算法

天干地支对照表年的干支方法一:首先要能记住十大天干和十二地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纪年法首先是天干在前,地支在后,比如今年2005就为-乙酉年。
天干算法:4、 5、 6、 7、 8、 9、 0、 1、 2、 3 对应的十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数字为年代的最后的一位数字,比如2005年,最后一位是5,对应的天干就是乙;地支的算法:用年代数除以12,后面的余数就代表某个地支,余数分别为:4、 5、 6、 7、 8、 9、 10、 11、 0(能整除)、1、 2、3,代表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比如2005年为例:年代末尾数为5,对应的天干为乙,2005除以12,余数为1,对应的地支为酉,所以2005年为乙酉年.方法二:对应数字:1、 2、 3、 4、 5、 6、 7、 8、 9、 0相应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对应数字:1、 2、 3、 4、 5、 6、 7、 8、 9、 10、 11、 0相应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公元年份-3,除以10得余数可得天干,如1984年,(1984—3)|10=1所以天干为甲;公元年份—3,除以12得余数可得地支,如1984年,(1984—3)|12=1所以地支为子;所以公元1984年为甲子年。
本人推荐这种方法方法三:用一个你知道的年份的天干地支来推算,比如用2006年算1955年的天干地支,先要知道2006年是丙戌年,用2006-1955=51,再用51除以10,余数为1,表明天干是丙往前推一位,答案是乙,接着用51除以12,余数为3,表明地支是戌往前推三位,答案是未,那么1955年就是乙未年。
方法四:查表法,前提是你要有个六十甲子表六十甲子表1 甲子 13 丙子 25 戊子 37 庚子 49 壬子2 乙丑 14 丁丑 26 己丑 38 辛丑 50 癸丑3 丙寅 15 戊寅 27 庚寅 39 壬寅 51 甲寅4 丁卯 16 已卯 28 辛卯 40 癸卯 52 乙卯5 戊辰 17 庚辰 29 壬辰 41 甲辰 53 丙辰6 已巳 18 辛巳 30 癸巳 42 乙巳 54 丁巳7 庚午 19 壬午 31 甲午 43 丙午 55 戊午8 辛未 20 癸未 32 乙未 44 丁未 56 已未9 壬申 21 甲申 33 丙申 45 戊申 57 庚申10 癸酉 22 乙酉 34 丁酉 46 已酉 58 辛酉11 甲戌 23 丙戌 35 戊戌 47 庚戌 59 壬戌12 乙亥 24 丁亥 36 已亥 48 辛亥 60 癸亥1,比如,记住几个特殊的年份如1984年为甲子年,类推1924,1864,1804,……均为甲子年。
年号纪年与公元纪年对照表

年号纪年与公元纪年对照表中国历史年号·干支与公元纪年对照表(从公元元年起)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二十二年丙午46二十三年丁未47二十四年戊申48二十五年己酉49二十六年庚戌50二十七年辛亥51二十八年壬子52二十九年癸丑53三十年甲寅54三十一年乙卯55三十二年丙辰56中元元年丙辰56二年丁巳57永平元年戊午58三年庚申60四年辛酉61五年壬戌62六年癸亥63 七年甲子64八年乙丑65九年丙寅66十年丁卯67 十一年戊辰68十二年己巳69十三年庚午70十四年辛未71十五年壬申72十六年癸酉73 十七年甲戌74十八年乙亥75 建初元年丙子76二年丁丑77三年戊寅78 四年己卯79五年庚辰80七年壬午82八年癸未83九年甲申84元和元年甲申84 二年乙酉85三年丙戌86四年丁亥87章和元年丁亥87 二年戊子88永元元年己丑89 二年庚寅90三年辛卯91 四年壬辰92五年癸巳93六年甲午94七年乙未95八年丙申96九年丁酉97 十年戊戌98十一年己亥99十二年庚子100十三年辛丑101十四年壬寅102十五年癸卯103 十六年甲辰104十七年乙巳105 元兴元年乙巳105 延平元年丙午106 永初元年丁未107 二年戊申108三年己酉109四年庚戌110五年辛亥111六年壬子112 七年癸丑113元初元年甲寅114 二年乙卯115三年丙辰116四年丁巳117五年戊午118 六年己未119七年庚申120 永宁元年庚申120 二年辛酉121 建光元年辛酉121 二年壬戌122 延光元年壬戌122 二年癸亥123 三年甲子124四年乙丑125 永建元年丙寅126 二年丁卯127 三年戊辰128四年己巳129五年庚午130六年辛未131七年壬申132 阳嘉元年壬申132 二年癸酉133三年甲戌134 四年乙亥135永和元年丙子136二年丁丑137三年戊寅138四年己卯139五年庚辰140六年辛巳141汉安元年壬午142 二年癸未143三年甲申144建康元年甲申144 永嘉元年乙酉145 本初元年丙戌146 建和元年丁亥147 二年戊子148三年己丑149 和平元年庚寅150 元嘉元年辛卯151 二年壬辰152三年癸巳153 永兴元年癸巳153 二年甲午154永寿元年乙未155二年丙申156三年丁酉157 四年戊戌158延熹元年戊戌158 二年己亥159三年庚子160四年辛丑161五年壬寅162六年癸卯163 七年甲辰164八年乙巳165九年丙午166十年丁未167 永康元年丁未167 建宁元年戊申168二年己酉169三年庚戌170四年辛亥171 五年壬子172熹平元年壬子172 二年癸丑173 三年甲寅174四年乙卯175五年丙辰176六年丁巳177七年戊午178光和元年戊午178二年己未179三年庚申180四年辛酉181 元始元年辛酉 1 二年壬戌 2三年癸亥 3四年甲子 4五年乙丑 5居摄元年丙寅 6二年丁卯7三年戊辰8初始元年戊辰8新始建国元年己巳9二年庚午10三年辛未11四年壬申12五年癸酉13天凤元年甲戌14二年乙亥15三年丙子16四年丁丑17五年戊寅18六年己卯19地皇元年庚辰20二年辛巳21三年壬午22四年癸未23更始元年癸未23二年甲申24三年乙酉25东汉建武元年乙酉25 二年丙戌26三年丁亥27四年戊子28五年己丑29六年庚寅30七年辛卯31八年壬辰32九年癸巳33十年甲午34十一年乙未35十二年丙申36十三年丁酉37十四年戊戌38十五年己亥39十六年庚子40十七年辛丑41十八年壬寅42十九年癸卯43二十年甲辰44二十一年乙巳45 五年壬戌182 六年癸亥183七年甲子184中平元年甲子184二年乙丑185三年丙寅186四年丁卯187五年戊辰188六年己巳189光熹元年己巳189昭宁元年己巳189永汉元年己巳189中平元年己巳189 初平元年庚午190 二年辛未191三年壬申192 四年癸酉193兴平元年甲戌194 二年乙亥195建安元年丙子196二年丁丑197三年戊寅198 四年己卯199五年庚辰200 六年辛巳201七年壬午202八年癸未203九年甲申204十年乙酉205十一年丙戌206十二年丁亥207十三年戊子208十四年己丑209十五年庚寅210十六年辛卯211十七年壬辰212十八年癸巳213 十九年甲午214二十年乙未215 二十一年丙申216 二十二年丁酉217 二十三年戊戌218 二十四年己亥219 二十五年庚子220 三国(此刊蜀年号)(公元221——264年)蜀章武元年辛丑221二年壬寅222三年癸卯223 建兴元年癸卯223 二年甲辰224三年乙巳225四年丙午226五年丁未227六年戊申228七年己酉229 八年庚戌230九年辛亥231十年壬子232 十一年癸丑233十二年甲寅234十三年乙卯235十四年丙辰236十五年丁巳237 延熙元年戊午238 二年己未239三年庚申240四年辛酉241五年壬戌242六年癸亥243 七年甲子244八年乙丑245九年丙寅246十年丁卯247 十一年戊辰248十二年己巳249十三年庚午250十四年辛未251十五年壬申252十六年癸酉253 十七年甲戌254十八年乙亥255 十九年丙子256二十年丁丑257 景耀元年戊寅258 二年己卯259三年庚辰260四年辛巳261五年壬午262六年癸未263炎兴元年癸未263 二年甲申264晋(公元265——420年)西晋泰始元年乙酉265 二年丙戌266三年丁亥267四年戊子268五年己丑269 六年庚寅270七年辛卯271 八年壬辰272九年癸巳273十年甲午274咸宁元年乙未275 二年丙申276三年丁酉277 四年戊戌278五年己亥279六年庚子280太康元年庚子280 二年辛丑281三年壬寅282四年癸卯283 五年甲辰284六年乙巳285 七年丙午286八年丁未287九年戊申288十年己酉289 太熙元年庚戌290 永熙元年庚戌290 二年辛亥291 永平元年辛亥291 元康元年辛亥291 二年壬子292 三年癸丑293四年甲寅294五年乙卯295六年丙辰296七年丁巳297八年戊午298 九年己未299永康元年庚申300 二年辛酉301 永宁元年辛酉301 二年壬戌302 太安元年壬戌302 二年癸亥303 三年甲子304永安元年甲子304 建武元年甲子304 永安元年甲子304 永兴元年甲子304二年乙丑305三年丙寅306 光熙元年丙寅306 永嘉元年丁卯307 二年戊辰308三年己巳309四年庚午310五年辛未311六年壬申312七年癸酉313 建兴元年癸酉313二年甲戌314三年乙亥315四年丙子316五年丁丑317东晋建武元年丁丑317二年戊寅318太兴元年戊寅318 二年己卯319三年庚辰320四年辛巳321永昌元年壬午322 二年癸未323太宁元年癸未323 二年甲申324三年乙酉325四年丙戌326咸和元年丙戌326 二年丁亥327三年戊子328四年己丑329 五年庚寅330六年辛卯331七年壬辰332八年癸巳333 九年甲午334咸康元年乙未335 二年丙申336四年戊戌338五年己亥339六年庚子340七年辛丑341八年壬寅342 建元元年癸卯343 二年甲辰344永和元年乙巳345 二年丙午346三年丁未347 四年戊申348五年己酉349六年庚戌350七年辛亥351 八年壬子352九年癸丑353 十年甲寅354十一年乙卯355十二年丙辰356升平元年丁巳357 二年戊午358四年庚申360五年辛酉361 隆和元年壬戌362。
历代纪年公历农历对照表

历代纪年公历农历对照表盘古氏人类初始开天辟地,约公元前50万年,文字未兴不知次第。
燧人氏公元前约4506年(发明钻木取火,妣华胥生伏羲女娲)伏羲氏公元前4477~3218年(有女娲等16氏共1260年)少典氏公元前3274~3217年(在位57年)炎帝神农氏前3217~2697年(在位520年传11代9帝)黄帝轩辕氏前2697~2599年(在位100年)少昊金天氏前2598~2515年(在位84年)颛顼高阳氏前2514~2437年(在位78年)帝喾高辛氏前2436~2367年(在位70年)帝挚高辛氏前2366~2358年(在位9年)伊放勋唐尧前2357~2258年(在位100年)姚重华虞舜前2257~2208年(在位49年)夏前2207~1766年(姒禹、启至桀共传十四代,在位442年)商前1765~1122年(太乙至纣共17世31王,都安阳在位644年)周前1121~249年(姬昌姬发至周幽王共传30代37王在位873年)西周前1121~771年东周前770~249年(公元前722年即鲁隐公三年即第一个甲子纪年)秦前248~207年(在位42年)汉前206~公元220年(在位426年)西汉前206~公元8年(西汉平帝刘衍元年辛酉即公元0001年)新莽公元9~23年更始公元23~25年(刘玄被绿林军立为皇帝,史称更始帝)东汉公元25~220年(东汉王朝开国皇帝刘秀)三国公元220~280年(魏220~265,蜀221~263,吴222~280)晋公元265~420年(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五胡十六国(公元304~436年共133年)南北朝(共162年)宋公元420~479年齐公元479~502年梁公元502~557年陈公元557~589年北魏公元386~534年东魏公元534~550年西魏公元535~556年北周公元557~581年北齐公元550~577年隋公元581~618年(北周静帝禅位于隋文帝杨坚,共37年)公元618年(高祖武德元年戊寅)唐高祖李渊在位9年。
甲子年与公元年对照表

421 辛酉 422 壬戍 423 癸亥 424 甲子 425 乙丑 426 丙寅 427 丁卯 428 戊辰 429 己巳 430 庚午 431 辛未 432 壬申 433 癸酉 434 甲戍 435 乙亥 436 丙子 437 丁丑 438 戊寅 439 己卯 440 庚辰 441 辛巳 442 壬午 443 癸未 444 甲申 445 乙酉 446 丙戍 447 丁亥 448 戊子 449 己丑 450 庚寅
451 辛卯 452 壬辰 453 癸巳 454 甲午 455 乙未 456 丙申 457 丁酉 458 戊戍 459 己辛 460 庚子 461 辛丑 462 壬寅 463 癸卯 464 甲辰 465 乙巳 466 丙午 467 丁未 468 戊申 469 己酉 470 庚戍 471 辛亥 472 壬子 473 癸丑 474 甲寅 475 乙卯 476 丙辰 477 丁巳 478 戊午 479 己未 480 庚申
甲子年与公元年对照表
公元年 甲子年 公元年 甲子年 公元年 甲子年 公元年 甲子年 公元年 甲子年 公元年 甲子年 公元年 甲子年 公元年 甲子年
241 辛酉 242 壬戍 243 癸亥 244 甲子 245 乙丑 246 丙寅 247 丁卯 248 戊辰 249 己巳 250 庚午 251 辛未 252 壬申 253 癸酉 254 甲戍 255 乙亥 256 丙子 257 丁丑 258 戊寅 259 己卯 260 庚辰 261 辛巳 262 壬午 263 癸未 264 甲申 265 乙酉 266 丙戍 267 丁亥 268 戊子 269 己丑 270 庚寅
辛酉 壬戍 癸亥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戍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戍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六十甲子年份对照表

六十甲子年份对照表六十甲子表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六十甲子纳音表六十甲子年份对照表甲子: 1864 1924 1984 2044 2104 乙丑: 1865 1925 1985 2045 2105丙寅: 1866 1926 1986 2046 2106 丁卯: 1867 1927 1987 2047 2107戊辰: 1868 1928 1988 2048 2108 己巳: 1869 1929 1989 2049 2109庚午: 1870 1930 1990 2050 2110 辛未: 1871 1931 1991 2051 2111壬申: 1872 1932 1992 2052 2112 癸酉: 1873 1933 1993 2053 2113甲戌: 1874 1934 1994 2054 2114 乙亥: 1875 1935 1995 2055 2115丙子: 1876 1936 1996 2056 2116 丁丑: 1877 1937 1997 2057 2117戊寅: 1878 1938 1998 2058 2118 己卯: 1879 1939 1999 2059 2119庚辰: 1880 1940 2000 2060 2120 辛巳: 1881 1941 2001 2061 2121壬午: 1882 1942 2002 2062 2122 癸未: 1883 1943 2003 2063 2123甲申: 1884 1944 2004 2064 2124 乙酉: 1885 1945 2005 2065 2125丙戌: 1886 1946 2006 2066 2126 丁亥: 1887 1947 2007 2067 2127戊子: 1888 1948 2008 2068 2128 己丑: 1889 1949 2009 2069 2129庚寅: 1890 1950 2010 2070 2130 辛卯: 1891 1951 2011 2071 2131壬辰: 1892 1952 2012 2072 2132 癸巳: 1893 1953 2013 2073 2133甲午: 1894 1954 2014 2074 2134 乙未: 1895 1955 2015 2075 2135丙申: 1896 1956 2016 2076 2136 丁酉: 1897 1957 2017 2077 2137戊戍: 1898 1958 2018 2078 2138 己亥: 1899 1959 2019 2079 2139庚子: 1900 1960 2020 2080 2140 辛丑: 1901 1961 2021 2081 2141壬寅: 1902 1962 2022 2082 2142 癸卯: 1903 1963 2023 2083 2143甲辰: 1904 1964 2024 2084 2144 乙巳: 1905 1965 2025 2085 2145丙午: 1906 1966 2026 2086 2146 丁未: 1907 1967 2027 2087 2147戊申: 1908 1968 2028 2088 2148 己酉: 1909 1969 2029 2089 2149庚戌: 1910 1970 2030 2090 2150 辛亥: 1911 1971 2031 2091 2151壬子: 1912 1972 2032 2092 2152 癸丑: 1913 1973 2033 2093 2153甲寅: 1914 1974 2034 2094 2154 乙卯: 1915 1975 2035 2095 2155丙辰: 1916 1976 2036 2096 2156 丁巳: 1917 1977 2037 2097 2157戊午: 1918 1978 2038 2098 2158 己未: 1919 1979 2039 2099 2159庚申: 1920 1980 2040 2100 2160 辛酉: 1921 1981 2041 2101 2161壬戌: 1922 1982 2042 2102 2162 癸亥: 1923 1983 2043 2103 2163。
历史年号干支与公元纪年对照表(从公元元年起)

六年 乙巳 285
延熙元年 戊午 238
七年 丙午 286
二年 己未 239
八年 丁未 287
三年 庚申 240
九年 戊申 288
四年 辛酉 241
十年 己酉 289
五年 壬戌 242 太熙元年 庚戌 290
六年 癸亥 243 永熙元年 庚戌 290
七年 甲子 244
二年 辛亥 291
八年 乙丑 245 永平元年 辛亥 291
四年 戊戌 278
八年 庚戌 230
五年 己亥 279
九年 辛亥 231
六年 庚子 280
十年 壬子 232 太康元年 庚子 280
十一年 癸丑 233
二年 辛丑 281
十二年 甲寅 234
三年 壬寅 282
十三年 乙卯 235
四年 癸卯 283
十四年 丙辰 236
五年 甲辰 284
十五年 丁巳 237
二年 癸亥 363 兴宁元年 癸亥 363
二年 甲子 364 三年 乙丑 365 太和元年 丙寅 366 二年 丁卯 367 三年 戊辰 368 四年 己巳 369 五年 庚午 370 六年 辛未 371 咸安元年 辛未 371 二年 壬申 372 宁康元年 癸酉 373 二年 甲戌 374 三年 乙亥 375 太元元年 丙子 376 二年 丁丑 377 三年 戊寅 378 四年 己卯 379 五年 庚辰 380 六年 辛巳 381 七年 壬午 382 八年 癸未 383 九年 甲申 384 十年 乙酉 385 十一年 丙戌 386 十二年 丁亥 387 十三年 戊子 388 十四年 己丑 389 十五年 庚寅 390 十六年 辛卯 391 十七年 壬辰 392 十八年 癸巳 393 十九年 甲午 394 二十年 乙未 395 二十一年 丙申 396 隆安元年 丁酉 397 二年 戊戌 398 三年 己亥 399 四年 庚子 400 五年 辛丑 401 元兴元年 壬寅 402 隆安六年 壬寅 402 大亨元年 壬寅 402 元兴二年 癸卯 403 三年 甲辰 404 义熙元年 乙巳 405 二年 丙午 406 三年 丁未 407 四年 戊申 408 五年 己酉 409 六年 庚戌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