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阴影的基本知识1

合集下载

初中阴影部分面积教案

初中阴影部分面积教案

初中阴影部分面积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阴影部分面积的计算方法;2. 能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阴影部分面积的计算方法;2. 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阴影部分,如遮阳伞、影子等,引导学生关注阴影部分面积的计算问题;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如何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吗?二、新课讲解(20分钟)1. 介绍阴影部分面积的计算方法,包括公式法、和差法、等积变换法等;2. 通过例题讲解各种计算方法的应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3.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布置一些有关阴影部分面积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 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四、实际问题解决(10分钟)1.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遮阳伞的面积、影子的面积等;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五、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阴影部分面积计算方法的重要性;2. 布置一些有关阴影部分面积计算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阴影部分面积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2.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各种计算方法的适用情形,并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其应用。

同时,要加强课堂练习的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建筑制图与阴影透视培训课件.pptx

建筑制图与阴影透视培训课件.pptx

F 积聚性 若直线或平面平行于投影方向(即直线或平面 垂直于投影面),则直线的投影积聚于一点,平面的投影 积聚为一线。
4 点、线、面的正投影
•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复杂的形体均可以看作是由 简单的基本几何体构成的
• 简单的基本几何体有长方体、圆柱、圆锥、棱锥、 台体等。
• 它们可以看成由简单的几何元素构成,简单的几 何元素有:点、线、面。
利用平行投影把形体连同确定该形体的直角 坐标系一起投影到一个投影面上,便得到轴测投 影图俗称立体图。
C 标高投影图
为了解决高度方向的度量问题,在投影图 上画出一系列等高线,在等高线上标出高度尺 (标高)。
D 透视投影图
根据中心投影法,观看效果和人用眼睛看到 的形象一样,非常逼真,自然悦目。
3 平行投影的基本性质
建筑制图与阴影透视
绪论
一 课程的意义
1 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工具 2 有助于提高同学们的空间想象力 3 关于建筑的透视
二 课程的学习方法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1 抓住重点,思路清晰 2 注意学习的连续性 3 教学相结合
三 课程的内容
绪论 1 投影的基本概念 2 轴测图 3 三视图 4 建筑制图基本知识
第五章 透视作法 1 视线法交线法 2 量点法 3 辅助作法
第六章 曲线、曲面和曲面立体的透视 1 曲线 2 曲面和曲面立体
第三篇 建筑透视阴影
第七章 透视图选择 第九章 透视阴影
四 课程的要求 1 课堂要求 2 课下要求
答疑信箱:jzztyyyts@
五 基础知识 * 关于投影
• 因此要识读工程形体的投影图,必须了解点、线、 面的投影图。
1)点的三面投影体系
图5投射线与投影面的关系 一般由上述相互垂直的H、V、W建立的三投影,称为三投影面体系。

建筑阴影画法

建筑阴影画法

8.3.6 房屋立面图上的阴影
图8.16是房屋立面图的两种画法。 画房屋立面图的阴影时,首先应了解各建筑细
部在立面上的凹凸变化、具体尺寸和相互位置 关系,然后运用上述求阴影的基本方法,画出 房屋立面图上的阴影。
图8.16 房屋立面图上的阴影效果
8.4 透视投影的基本知识
8.4.1 透视图的形成 当人们站在玻璃窗内用一只眼睛观看室外的建
图8.8 平行面在V面上的影
8.2.4 长方体的影
图8.9 长方体在V面上的影
8.3 建筑细部及房屋立面图的阴影
8.3.1 窗洞的阴影 图8.14(a)所示为窗洞的阴影,用交点法作图
8.3.2 窗台的阴影 图8.14(b) 所示 8.3.3 遮阳板的阴影 图8.14(c) 所示
图8.14 窗洞口的阴影
图8.32 网格法一点室内透视绘制步骤
8.6.2 矩形透视面垂直等分 图8.33为矩形透视图垂直等分的简便作法
图8.33 矩形透视面垂直等分简便作法
8.6.3 透视面任意垂直等分 图8.34为在透视面上垂直任意划分的简便作法
图8.34 透视面任意垂直划分简便作法
8.6.4 作已知矩形透视图的等同形 图8.35为在已知矩形透视图前提下,求作与其
图8.21 透视图中常用术语
图8.22 作图时基面与画面的位置
8.5.2 透视投影规律
点的透视仍为一个点,点位于画面上时,其透 视为其本身。
直线的透视一般仍为直线,直线上一点的透视, 必在该直线的透视上。
平行于画面的直线组,没有灭点。 位于画面上的直线,它的透视与直线本身重合
且反映实长。 与画面相交的平行直线组必有共同的灭点。水
筑物时,无数条视线与玻璃窗相交,把各交点 连接起来的图形即为透视图。 透视投影相当于以人的眼睛为投影中心的中心 投影,符合人们的视觉形象,富有较强的立体 感和真实感,如图8.17所示。 透视投影过程如图8.18所示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阴影的秘密》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阴影的秘密》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阴影的秘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了解光的传播方式和形成阴影的原因- 能够观察和描述阴影的形状和变化- 探索如何利用光源产生阴影-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教学准备- 课程教具:光源,白纸,实物模型(如积木等)- 课程材料: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相关课件和图片- 课程环境:光线较暗的教室或实验室教学过程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本节课的教学主题《阴影的秘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引导学生回忆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过的阴影现象,提问学生阴影是怎么形成的,引发思考。

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教材和课件,讲解光的传播方式和形成阴影的原因。

重点解释光线的直线传播和阴影的形成原理。

引导学生理解光源的作用和光线的传播路径。

观察实验(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将光源放在一定距离外,让学生观察光源和白纸之间的阴影。

2. 学生观察阴影的形状和变化,并进行记录。

3. 学生尝试移动光源的位置,观察阴影的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光源位置的变化对阴影形状的影响。

实物模型制作(20分钟)1. 要求学生利用实物模型(如积木等),搭建一个简单的建筑物模型。

2. 鼓励学生使用光源观察实物模型在不同角度下的阴影效果。

3. 引导学生思考实物模型形状和光源位置对阴影形状的影响。

小结和展示(10分钟)回顾实验观察的结果,让学生总结光线传播的规律和阴影形成的原因。

鼓励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思考。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观察阴影的形成情况,并写下自己的观察感受和体会,发现身边的阴影现象。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和实物模型制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光的传播方式和阴影形成的原理。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可以在讲解过程中增加生动的例子和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展示环节,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增强互动效果。

对学生的回答要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北师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第1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全章热门考点整合应用

北师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第1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全章热门考点整合应用

14.有一种牛奶软包装盒如图①所示.为了生产这种包装 盒,需要先画出展开图纸样.
(1)如图②中给出三种纸样甲、乙、丙,在甲、乙、丙中, 正确的是__甲__、__丙____;
(2)从正确的纸样中选出一种,在原图上标注尺寸(分别用 a,b,h表示长、宽、高);
解:如图甲或丙.
(3)利用你所选的一种纸样,求出包装盒的侧面积和表面 积(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的和).
13.下列各几何体是由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摆成的,图 ①中,共有1个小正方体,从正面看有1个正方形,表 面积为6cm2;图②中,共有4个小正方体,从正面看 有3个正方形,表面积为18cm2;
图③中,共有10个小正方 体,从正面看有6个 正方形,表面积为36cm2……
(1)第6个图中,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从正面看有多少 个正方形?表面积是多少?
BS版七年级上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全章热门考点整合应用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见习题
2B
3 见习题
4A
5D
答案显示
6 见习题
7 见习题
8 见习题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9B
10 见习题
11 见习题 12 B
答案显示
13 见习题
14 见习题 15 见习题
1 . 将 如 图 ① ② 所 示 的 阴 影 图 形 分 别 绕 着 直 线 l , l′ 旋 转 360°形成怎样的几何体?
(1)请你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一种从左面看到的形状图;
解:如图所示.(答案不唯一)
(2)若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为n,请你写出n 的所有可能值.
解:n的值可能为10,11,12,13,14.
12.【中考•自贡】如图是几何体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图, 图中所示数字为该位置小正方体的个数,则该几何体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习题集与参考答案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习题集与参考答案

91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92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93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94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95
读图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96
读图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再见
38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39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40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41
模型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42
模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43
模型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44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45
模型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第七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 55
第八章 零件图………………………………………… 62
第九章 装配图………………………………………… 76
第一章
12345
目录
第二章
6 7 8 9 10
目录
第三章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83
9、10号 填空 模型 读图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84
7号
8号 填空 模型 读图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85
答案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86
模型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87
模型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88
读图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89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90
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六年级数学上第一章

六年级数学上第一章

第一章第一节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一课时)六年级上备课:杨金玲【学习目标】:1.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2.认识现实背景中的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教学过程】:1、[议一议](1)按柱体、_______、球体划分。

(2)按组成的面是______面还是_____面划分。

(3)按是否由平面图形绕直线_______形成划分。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棱柱与圆柱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知识点1、生活中常见几何体:柱体(棱柱、圆柱)、锥体(棱锥、圆锥)、球体、台体(圆台、棱台)例1.将以下几何体分类,并说明理由。

请你总结:棱柱与圆柱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个底面底面形状(1)相同点不同点上下粗细均匀侧面个数、形状底面形状底面个数(2)相同点不同点侧面形状侧面都是平面上下粗细知识点2、常见几何体的主要特征:(如右边图表)例2:同组交流,试着找出下列几何体的共同点。

【分层训练,人人达标】:A组1、长方体共有()个面.2、六棱柱共有()条棱.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圆锥和圆柱的底面都是圆.B、棱锥底面边数与侧棱数相等.C、棱柱的上、下底面是形状、大小相同的多边形.D、长方体是四棱柱,四棱柱是长方体.4、判断题:(1)棱柱侧面的形状可能是一个三角形()(2)棱柱的每条棱长都相等.()(3)正方体和长方体是特殊的四棱柱,也是特殊的六面体.()5、正方体有个面,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条棱.这些棱的长度(填相同或不同).棱长为acm的正方体的表面积为 cm2.分类名称图形主要特征柱体棱柱(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侧面、底面都是 ____面,有多个侧面,个底面,并且底面互相 .圆柱侧面是面、底面是面,只有侧面、底面,并且底面互相平行。

锥体棱锥(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侧面、底面都是,有多个侧面,只有 ___底面。

圆锥侧面是、底面是,只有侧面和底面。

6、长方体有 个顶点, 条棱, 个面.7、五棱柱是由 个面围成的,它有 个顶点,有 条棱.8、一个六棱柱共有 条棱,如果六棱柱的底面边长都是2cm ,侧棱长都是4cm ,那么它所有棱长的和是 cm.9、通过观察请你把下面实物与其对应的几何体用线连接起来.10、如图所示,下列图形______是柱体.【分层训练,人人达标】:B 组1.长方体属于( ) A.棱锥 B.棱柱 C.圆柱 D.以上都不对2.下列几何体中(如图)属于棱锥的是( ) A.(1)(5) B.(1) C.(1)(5)(6) D.(5)(6)(1) (2) (3) (4) (5) (6) 3.下列所讲述的物体, ( )与圆锥的形状类似。

初一地理影子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地理影子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地理影子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在初一地理学习过程中,了解和理解地理影子是非常重要的。

地理影子是指天体或物体在光源前或光源后产生的一种阴影效果,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初一地理学习中关于地理影子的知识点做一个归纳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一、地理影子的形成原因地理影子的形成主要与光线的传播方式和物体的遮挡关系密切相关。

当光线遇到物体时,会根据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形成对应的影子。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可以导致地理影子的产生:1. 光线的传播路径:当光线从一定的方向照射到物体上时,物体会挡住光线的传播路径,形成影子。

2. 物体的遮挡:当一个物体挡住了另一个物体的光线,被挡住的物体就会形成影子。

3. 光源的位置:光源的位置对地理影子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光源的高度和方向不同,会导致地理影子的形状和长度发生变化。

二、地理影子的类型根据地理影子形成的条件和特点,可以将地理影子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刚影:刚影是指光源较小、光线直线传播时形成的影子。

刚影的边缘清晰、锐利,一般没有明显的光斑。

2. 软影:软影是指光源较大、光线发生了一定的衍射时形成的影子。

软影的边缘模糊、不太清晰,常常会出现光斑。

3. 阴影:阴影是指物体遮挡了光线传播的部分,形成的区域。

阴影一般是黑暗的,有时可以出现渐变的效果。

三、地理影子与时间地理影子与时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地理影子的长度和形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太阳高度的改变:地理影子的长度和形状会随着太阳的高度角改变而变化。

当太阳角度较低时,地理影子较长,当太阳高度较高时,地理影子较短。

2. 太阳位置的改变:地理影子的方向会受到太阳位置的影响,太阳的位置不断变化,地理影子的朝向也会发生改变。

3. 日出和日落:当太阳刚升起或刚落下时,地理影子最长,其后随着太阳的升高或下降地理影子逐渐缩短。

四、地理影子的应用地理影子不仅在地理学习中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在建筑总平面中加绘阴影,可将建筑物的高低层次,体量
6
§1.2
投影图中加绘阴影的作用
3.透视图中加绘阴影,可丰富图面的表现力。
7
§1.3
1.光线的分类
光线与常用光线
平行光线:描绘日光照射下产生的阴影 辐射光线:模拟单个的球形灯光下产生的阴影 漫射光线:不能产生稳定明确的阴线与影线
8
§1.3
2、常用光线
第一章
§1.1
阴影的基本知识
阴影的形成
§1.2
§1.3
投影图中加绘阴影的作用
光线与常用光线
§1.1 阴影的形成
阳面:物体在光线照射下,表面上直接受光的部分称为阳面; 阴面:照射不到的背光表面称为阴面; 阴线:阳面与阴面的分界线(BCDHEFB),它是一空间封闭折线
2
§1.1 阴影的形成
影子:在光线L的照射下,平面P上有一部分被长方体阻挡,光 线照射不到,在平面P上产生阴暗的部分,这部分的范围称为 体在平面P上的落影或称影子,简称影。
3
§1.1 阴影的形成
影线:影子的轮廓线。是阴线的落影。
承影面:影子所在的面。
阴影:阴面与影子的统称。
4
§1.2
投影图中加绘的凹凸、曲折、空间层次一 目了然,从而使图面生动逼真,增强了立体感,加强并丰富 了正投影图的表现力。
5
§1.2
大小表现清楚;
投影图中加绘阴影的作用
光线与常用光线
为了便于画图,习惯采用一种固定方向的平行光线,
在空间的方向是正立方体的前方左上角,射至后方右下 角的对角线方向。这种位置的平行光线称为常用光线。
9
§1.3
2、常用光线
光线与常用光线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