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单元知识小结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单元知识小结第1单元归纳总结重要考点考点解析典型例题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数数法:减数是几就从被减数里数几个,看剩下多少,差就是多少. 2。
平十法:把减数分成与十几的个位相同的一个数与另一个数,这样平十后再减去另一个数就得到了结果。
3。
破十法:把十几分成10和几,用10减去减数,再加上几,就得到结果。
4.想加算减法:计算时想几加几得被减数,去掉减数,另一个数就是结果。
(易错题)算一算。
15-8= 14-5= 13—6= 11-9= 【解答】7 9 7 2 解决实际问题题中已知一个整体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量,用减法计算,即用总量减去已知一部分的量就得到要求的那部分量. 修车厂停了16辆汽车,开走一些后,还剩7辆,开走了多少辆?【解答】16-7=9(辆) 第2单元归纳总结重要考点考点解析典型例题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长方形有四条边,相对的两条边相等,形状是长长方方的.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都相等,它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图形。
三角形是由三条边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三角形的三条边是直的.圆是由一条圆滑的封闭曲线围成的。
(易错题)填一填。
【解答】8 3 3 4 第3单元归纳总结重要考点考点解析典型例题100以内数的组成几十几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10个十是一百. ()个十是90,85里有( )个十和()个一. 【解答】9 8 5 100以内数的读、写法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2.读数时从高位读起,十位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
3.写数时从高位写起,一位一位地写,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就在个位上写几,一个也没有就写0占位。
4.一百的写法:百位是“1”,个位和十位写0占位,写作100。
写数。
【解答】100 42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1。
几十加几就得几十几。
2.几十几减几就得几十。
3.几十几减几十就得几。
【解答】20+4=24 24-4=20 4+20=24 24—20=4 数的顺序百数表就是1~100的数列表,横着十行,竖着十列.百数表的横行、竖排、斜排都有一些规律。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认识数字0~100:学习0~100之间的数字,会读、会写,并能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 数的组成:学习10以内的数的组成,理解相邻数的概念,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 认识货币:学习人民币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同面额的货币及其用途。
4. 长度单位:学习长度单位,如米、厘米、毫米,并能进行长度测量。
5. 面积单位:学习面积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并能进行面积计算。
6. 形状:学习基本的形状,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并了解它们的特征。
7. 空间:学习上下、前后、左右等空间概念。
8. 统计: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如用图形表示数据,理解统计图的作用。
9. 逻辑思维:通过数学游戏和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就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的简要归纳,具体内容以教材为准。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总结智慧小锦囊易错集锦易错点1: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不熟练,造成计算错误。
误区点拨:用“破十法”计算退位减法时,用10减去减数后,错误地用差直接当结果。
用10减去减数后,应把结果加上被减数个位上的数。
计算十几减几时,我们要选择自己熟练的方法计算。
易错点2:解决实际问题时,不知道用加法还是用减法计算。
误区点拨:(1)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没有正确理解题意,常常把求另一个部分量用加法解决,求两部分量的和用减法解决。
(2)如果问题给出的两个条件是总量和其中的一部分量,求另一部分量,就用减法计算。
如果问题给出的是两部分的量,求总量,就用加法计算。
第二单元总结智慧小锦囊易错集锦易错点1:长方形和正方形不能区分。
误区点拨:数学数学数学 2长方形的特点是对边相等。
正方形的特点是四四方方的,四条边都相等。
易错点2:数图形的个数时,经常漏数或者重复数。
第三单元总结智慧小锦囊数学数学数学 3数学数学数学 4易错集锦易错点1:读数和写数。
误区点拨:(1)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即从左边起。
(2)写数时,如果哪一个数位上一颗珠子也没有,但它前面的某个数位有珠子,那么这个数位要用0占位。
易错点2:整十数的计算。
误区点拨:(1)计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时,常会出现把整十数当成一位数进行计算的错误。
(2)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时,可看作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了几十几。
几十几减几十,可看作从几十几中减掉几个十,就得几个一;几十几减几,可看作从几十几中减掉几个一,就得几个十。
易错点3:找规律填数。
误区点拨:数学数学数学 5(1)找规律填数时,先要找到数之间有什么规律。
(2)经常两个两个、三个三个、五个五个或十个十个地数数。
易错点4:数的大小比较。
第四单元总结智慧小锦囊数学数学数学 6数学数学数学7易错集锦易错点1: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计算方法错误。
误区点拨: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时,一位数和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加是错误的。
(完整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二单元认识图形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①长方形有两条长边和两条短边,两条长边长度相等,相对的两条短边长度相等。
②正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都相等。
③三角形有三条边。
④钉子板上不可能围出圆。
2、利用物体画图形①用一个长方体画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
②用一个正方体的不同面画出相同的正方形。
3、用小棒摆图形摆一个正方形至少需要4根同样长的小棒:摆两个正方形至少需要7根同样长的小棒:摆一个三角形至少需要3根同样长的小棒:摆两个三角形至少需要5根同样长的小棒:摆一个长方形至少需要6根相同的小棒,摆两个长方形至少需要10根相同的小棒。
4、折图形1.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一次,可以折出长方形、三角形。
2.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两次,可以折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5、数图形①数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
长方形有()个,正方形有()个,三角形有()个,圆有()个。
②数下图中的三角形和长方形各有多少个。
③下图中有几个长方形,在正确答案下面画“√”。
6、找规律画图形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一、数的含义、数数1.一个一个地数,从1数到99,99添上1是100,读作一百。
2.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100。
3.100是由100个一或10个十组成,它是一个三位数。
4.数数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二个二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二、数的组成、读写、数位和计数单位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个、十、百都是计数单位。
个位上1个珠表示1,十位上1个珠表示10,百位上1个珠表示100。
2.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当计数器上个位或十位一个珠子都没有时,就写0占位。
3.一个数,个位上是几,表示有几个一;十位上是几,表示有几个十;反之,这个数有几个一,个位上就是几;有几个十,十位上就是几。
4.只有个位的数是一位数,如:5、7、2;最大的一位数是9。
有个位、十位的数是两位数,如32、20;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1. 计数:认识数字和数目关系2. 数的顺序:从小到大和从大到小排列数3. 完整的十:认识十以内的数,掌握组成十的方法4. 加法:认识加法符号和加法口算5. 减法:认识减法符号和减法口算6. 比大小: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7. 认识图形:直线、曲线、角等几何概念8. 图案:自由画和使用规则画图案9. 排序:将一组物品按照特定规则排列10. 量的比较:认识长度、重量、容积等量的概念,并掌握量的比较方法。
1. 计数:认识数字和数目关系。
一年级学生需要能够逐渐认识数字0~9,并且能够将数字与对应物品的个数相对应,如:1个苹果对应数字1,2个橙子对应数字2,以此类推。
2. 数的顺序:从小到大和从大到小排列数。
学生需要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能够把一组数字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1, 2, 3, 4 或 8, 6, 4, 2。
3. 完整的十:认识十以内的数,掌握组成十的方法。
一年级学生需要通过数的合并和拆分,掌握10以内数字的组成方法,如:7 + 3 = 10,2 + 8 = 10。
4. 加法:认识加法符号和加法口算。
学生需要了解加法符号“+”的含义,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口算计算,如:2+3=5。
5. 减法:认识减法符号和减法口算。
学生需要认识减法符号“-”的含义,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口算计算,如:5-2=3。
6. 比大小: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
学生需要了解数字大小的概念,并且能够进行数字大小比较,如:3>2,6<9,5=5。
7. 认识图形:直线、曲线、角等几何概念。
学生需要认识基本几何概念,如:直线、曲线、角等,并且知道如何用语言描述形状。
8. 图案:自由画和使用规则画图案。
学生需要在画图的过程中发展创造力,能够自由的画出各种形状图案,并且学会使用规则完成图案,如:利用正方形拼成的图案。
9. 排序:将一组物品按照特定规则排列。
学生需要能够根据指定规则,将物品进行排序,如:将颜色相同的花放在一起。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主要内容:一、计算1.十几减92.十几减8、73.十几减6、5、4、3、2计算方法:例:13-9(1)平十法先算13-3=10,再算10-6=4;(2)破十法先算10-9=1,再算1+3=4;(3)想加算减★因为(4)+9=13,所以13-9=4。
二、解决问题1.从一个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的实际问题,用减法。
(一上已经学过)如:原来有14份报纸,卖了8份,还剩多少份?2.已知两个部分数,求总数的实际问题,用加法。
(一上已经学过)如:桃树有9棵,梨树有8棵,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3.从总数中去掉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实际问题,用减法。
如:一共有13个气球,其中花气球有8个,白气球有多少个?易错题:1.在()里填合适的数。
14-()=512-9=()-1016-8=2+()11-()=9-()2.()里最大能填几。
9+()<158+()<18()-9<212-()>33.树上原来有15只小鸟,第一次飞走了6只,第二次飞走了4只。
(1)两次一共飞走了多少只小鸟?(2)现在树上还剩多少只小鸟?4.饲养场里有16只牛,8只羊,9只兔。
(1)羊和兔一共有多少只?(2)母牛有9只,公牛有多少只?5.教室里原有14个小朋友,第一次走了一些小朋友,第二次又走了一些小朋友,现在教室里还剩5个小朋友,两次一共走了几个小朋友?6.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主要内容:一、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1.通过观察、操作等各种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
2.通过画、折、摆等各种活动,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一些特征。
(1)长方形有两条长边和两条短边,两条长边长度相等,相对的两条短边长度相等。
(2)正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都相等。
(3)三角形有三条边。
(4)钉子板上不可能围出圆。
在钉子板上围出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根据要求画图形1.利用物体画图形。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重点知识归纳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重点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的认识:学习10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的概念,包括数的顺序、大小比较、数的组成等。
2. 加减法:掌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包括不退位加减法和退位加减法。
3. 几何图形:认识和区分基本的平面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4. 空间和方位:理解上下、前后、左右等基本方位词,并能用这些词汇描述物体的位置。
5. 时间和日期:认识时钟的各个部分,学会读时间,了解日期和星期的概念。
6. 计量单位:学习长度、面积、体积等基本计量单位,如米、厘米、千克、克等。
7. 数据处理:学会用图表来表示和处理数据,如用线段图、统计图等来展示信息。
8. 逻辑思维:通过简单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9. 数学应用: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0. 数学游戏和实践活动:通过游戏和动手操作的活动,增强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这些知识点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和练习来教授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一、认识数字和数数在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学习中,孩子们将开始接触数字和学习如何进行数数。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数学知识点的归纳:1. 数字的认识:在一年级下册数学中,孩子们需要学习0至9的数字,并掌握每个数字的形状和读法。
孩子们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练习活动来加深对数字的认识。
2. 数的顺序:孩子们学习如何按照顺序排列数字。
他们将学习数字的先后次序,并练习用数字表示顺序。
3. 数字的比较:孩子们将学习如何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
老师将通过示例和练习来帮助孩子们掌握比较数字的方法。
4. 数数的方法:孩子们将学习如何进行数数,并用数字表示所数物体的数量。
他们将通过数物体、数图形等练习活动来提高数数的能力。
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1. 加法:在一年级下册数学中,孩子们将学习简单的加法概念。
他们将学习如何通过将两个或多个数字相加来得到总数。
教师会使用具体的例子和练习来帮助孩子们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
2. 减法:孩子们将学习如何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
他们将学习如何从一个较大的数字中减去一个较小的数字,得到差。
孩子们将通过实际问题和练习来理解减法的概念。
三、认识形状和比较大小1. 形状的认识:孩子们将学习如何认识不同的形状,例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他们将学习如何辨别和描述这些形状,并通过观察周围环境中的物体来加深对形状的理解。
2. 大小的比较:孩子们将学习如何比较不同物体的大小。
他们将学习使用词语描述物体的大小,例如大、小、较大、较小等,并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尺寸来练习大小比较的技巧。
四、时间和金钱的认识1. 时间的认识:孩子们将学习如何认识时间,例如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例如早晨、下午、晚上等。
他们将学习如何使用钟表来表示特定时间,并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来理解时间的概念。
2. 金钱的认识:在一年级下册数学中,孩子们将学习如何认识和使用不同面额的货币。
他们将学习不同硬币和纸币的名称和价值,并练习使用货币进行简单的购买和交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认识图形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①长方形有两条长边和两条短边,两条长边长度相等,相对的两条短边长度相等。
②正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都相等。
③三角形有三条边。
④钉子板上不可能围出圆。
2、利用物体画图形①用一个长方体画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
②用一个正方体的不同面画出相同的正方形。
3、用小棒摆图形摆一个正方形至少需要4根同样长的小棒:摆两个正方形至少需要7根同样长的小棒:摆一个三角形至少需要3根同样长的小棒:摆两个三角形至少需要5根同样长的小棒:摆一个长方形至少需要6根相同的小棒,摆两个长方形至少需要10根相同的小棒。
4、折图形1.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一次,可以折出长方形、三角形。
2.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两次,可以折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5、数图形①数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
长方形有()个,正方形有()个,三角形有()个,圆有()个。
②数下图中的三角形和长方形各有多少个。
③下图中有几个长方形,在正确答案下面画“√”。
6、找规律画图形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一、数的含义、数数1.一个一个地数,从1数到99,99添上1是100,读作一百。
2.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100。
3.100是由100个一或10个十组成,它是一个三位数。
4.数数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二个二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二、数的组成、读写、数位和计数单位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个、十、百都是计数单位。
个位上1个珠表示1,十位上1个珠表示10,百位上1个珠表示100。
2.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当计数器上个位或十位一个珠子都没有时,就写0占位。
3.一个数,个位上是几,表示有几个一;十位上是几,表示有几个十;反之,这个数有几个一,个位上就是几;有几个十,十位上就是几。
4.只有个位的数是一位数,如:5、7、2;最大的一位数是9。
有个位、十位的数是两位数,如32、20;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
有个位、十位、百位的数是三位数,如100。
100是最小的三位数。
三、整十数加一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1.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几十几。
2.从几十几里面去掉几个十就是几个一;从几十几里面去掉几个一就是几个十。
如:30+2=32(想:3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数是32。
)32-2=30(想:32里面去掉2个一,剩下3个十)3.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各部分名称加法算式加数+加数=和减法算式被减数-减数=差四、100以内数的顺序通过“百数表”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排列规律举例:以33、34、35为例:①和34相邻的两个数是(33)和(35);33和35中间的数时(34)。
②比34少1的数是(33);比34多1的数是(35)。
34比(35)少1;比(33)多1。
③ 34前面的数是(33),后面的数是(35);以52为例:①52和60之间的数是:53、54、55、56、57、58、59;(即大于52小于60的所有数)②52前面的五个数是:51、50、49、48、47;后面的五个数是:53、54、55、56、57。
③52前面的第五个数是:47;后面的第五个数是:57。
五、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1.三位数大于两位数,两位数大于一位数。
2.两个两位数比较,先看它们十位上的数,十位上比较大的那个数就比较大,当十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比较大的那个数就比较大。
六、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用法。
(贵得多、便宜得多)两个数相差很大时就用多得多,少得多。
相差很小时就用多一些、少一些。
例如:37、6、34相比较后,37和6相差很大,就说37比6多得多或者6比37少得多。
37和34相差很小,就说37比34多一些或者34比37少一些。
第四、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 这部分的口算题的速度取决于20以内的口算熟练程度;这部分的口算题的正确率的技巧如下:4 5 + 2 9 = 7 4即:先算个位5+9=14写4进1,进的1写小一点,写在加号的下面;再算十位:4+2=6;6+1=76 4-1 8 = 4 6即:先算个位4减8不够减,要跟十位的6借1个(必须在6的上面点一个点),14-8=6写在个位上;再算十位:5-1=4.(即平时作业的思路)2.计算方法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算法一:把整十数加整十数看成几个十加几个十,整十数减整十数看成几个十减几个十。
如30+50看成3个十加5个十得8个十,8个十是80。
算法二:根据两个一位数相加或相减的结果推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结果。
如计算70-20,算7-2=5,所以70-20=50.算法二也可以看作由算法一抽象而来。
②两位数加整十数: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先算几十加几十,再算几十加几。
如: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先算几加几,再算几十加几。
如:③两位数减整十数: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先算几十减几十,再算几十加几。
如:④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先算几减几,再算几十加几。
如:⑤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先算几加几,再算几十加十或十几。
如:与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进行比较,明确都要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都是先算几加几,不进位加再算几十加几,进位加再算几十加十或十几,因此进位加十位数多1。
⑥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十或几十和十几,先算十减几或十几减几,再算几十加几。
如:与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进行比较,不退位是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退位是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十或十几,因此退位减十位数会少1,不退位和退位都是先减个位数,再和几十相加。
3、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①笔算加法要注意:(1)相同数位对齐,即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个位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
②笔算减法要注意:(1)相同数位对齐,即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后再减。
4、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1)按照“秘诀”将需要的两个数字写出来;(2)寻找题目中的关键词,判断是加法还是减法;(3)算出答案,带上单位名称;(4)口头答一下(其实一年级不作要求,只是为了提前训练).备注:①“秘诀”即:将题目中的大数写在前面,小数写在后面,目的为了防止孩子们算减法时将小数写在前面或将答案写在了前面;②“关键词”:一般情况下,若是求:一共的总数、付出的钱数、原来有多少……此类题目用“+”法计算;若是求:还剩多少?卖出多少?拿走多少?借走多少?用去多少钱?找回多少钱?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贵多少、便宜多少?……此类问题用“-”法计算.【例1】:丽丽拿了30元钱去买水壶,一个水壶要39元钱,丽丽还差多少钱?常见错误: 30+9=39(元)30-39=9(元)正确列式: 39-30=9(元)【按照“秘诀”就不会出错,先写大数39,再写小数30.判断“-”法……】【例2】:李叔叔收了一批鸡蛋,前3天卖出64个,还剩6个。
他一共收了多少个鸡蛋?6 4 + 6 =7 0(个)【例3】:图书角一共有74本书,借走了28本,还剩多少本?7 4 –2 8 = 4 6(本)5、解决“够不够”类型问题的一般步骤:①列式计算;②比较大小;③答.【例】一支钢笔8元,一盒水彩笔23元,带30元钱够不够?23+8=31(元)31>30答:不够.6、找规律填表类型的问题:①有的横着看有规律;②有的竖着看有规律;③有的横着看、竖着看均有规律.第五单元元、角、分1.能识别各种面值的人民币;2.知道人民币的常用单位是:元、角、分.备注:虽然我们说一般情况下:多少的后面那个字就是该题的单位名称,可是如果问的是多少钱?时单位名称就不是(钱)了.3.熟记: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10角=1元;10分=1角;100分=1元.4.(1)①1张5元的,可以换(5)张1元的.②1张100元的,可以换(2)张50元的.③1张100元的,可以换(10)张10元的.④1张50元的,可以换(2)张20元的和(1)张10元的.备注:此类题目的意思是20元的和10元的都必须有(2)1张100元=(2)张50元=(5)张20元=(10)张10元=(20)张5元=(100)张1元.5.1元4角=(14)角13角=(1)元(3)角1元6角=(16)角15分=(1)角(5)分6.5元3角>3元5角40角=4元9元9角<10元76元>67元7.每个排球48元,小宁要买一个排球,他付的都是10元的,至少要付多少张?10+10+10+10=40(元)【不够】10+10+10+10+10=50(元)【够了】答:至少要付5张.8.买一个冰激凌要1元8角,可以怎样付?(2种不同付法)(1)(1)枚1元和(8)枚1角;(2)(2)枚5角和(8)枚1角.9.一本《新华字典》6元,亮亮带20元,最多可以买()本.技巧:边写边说,6元,12元,18元,24元(超了划掉)10.1个冰激凌2元5角,1袋面包12元,1个汉堡10元,如果买1个冰激凌、1袋面包和1个汉堡,一共需要多少钱?提示:同一题中若是有不同的单位时,必须要带上单位列式或化成相同单位后列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