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详细介绍及相关理化数据
表--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液化石油气(LPG)是一种常见的清洁能源,逐渐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该能源。
理化性质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以下是液化石油气的一些理化性质:性质数值单位分子量44.1 g/mol沸点-42 ℃密度(液态)0.55 g/cm³密度(气态) 1.88(0℃,101.3kPa)g/L液气体积比270:1燃点-104 ℃可以看出,液化石油气的密度很小,是气态的近2倍。
由于液化石油气在常温下是液态,在加热或减压的情况下可以转化为气态。
另外,液化石油气的沸点很低,因此易于挥发。
危险特性虽然液化石油气是清洁能源,但由于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危险,因此需要特别关注其危险特性。
以下是液化石油气的一些主要危险特性:爆炸液化石油气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爆炸,如在火源或静电的作用下。
液化石油气的燃烧值也很高,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防火,如不吸烟、不接打电话等。
中毒和窒息由于液化石油气在挥发时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如果在密闭空间使用可能会导致窒息或中毒。
因此在使用液化石油气时,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不要在封闭空间使用。
爆炸波和火焰液化石油气在爆炸时会产生爆炸波和火焰。
这些危险因素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人身伤害和物质损失。
因此在使用液化石油气时,要注意避免产生明火、保证燃气器的安全性等。
推荐使用在使用液化石油气时,建议使用有国家行业标准和安全认证的液化气罐和相关设备,保证设备和使用环境的安全性。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质,因此需要特别关注其使用安全。
在使用液化石油气时,务必注意其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液化石油气

液化石油气1、理化性质:液化气:指的是液化石油气,是开采或炼制石油的过程中的副产品,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丙烷、丙烯、丁烷、丁烯,因其中各种碳氢化合物的含量不同,发热量也不同,热值在88-120MJ/立方米之间。
液化石油气常温常压下呈气态,当压力升高或温度降低时,很容易变成液态,因此便于储存和运输。
液化气液态时的体积约为气态时的1/250 相对密度为1.5-2.0千克/立方米。
爆炸极限为2-10%2、爆炸极限:石油气的爆炸极限约1.5%~9.5%。
也是说,当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1.5%~9.5%这个范围时,混合气体遇火源会着火爆炸。
当液化石油在空气中的浓度低于1.5%时,可燃气体不足;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的浓度高于9.5%时,氧气不足,这两种情况下混合气体均不燃烧、不爆炸。
3、点火能量:液化石油气点火能量很低,极易燃烧,其最小点火能量为0.26mj,自然点为466℃。
日常使用的气体打火机所使用的气体均为丙烷和丁烷,打火机打出的火花石十分微小的。
但仍能将气体引燃,由此可见,液化石油气是十分容易点燃的。
在日常工作中,电火花、金属撞击、摩擦产生的火花都能使液化石油气发生燃烧和爆炸。
4、使用的安全知识及注意事项(包括气瓶的日常维护、保养)5、泄露后的处理措施家用煤气有时会因各种原因发生泄漏,针对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5项措施:1.使用煤气时,一定要有人在灶前看管。
每天临出门或临睡前要检查煤气阀门是否关好。
2.煤气用具要选用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并请专业队伍进行规范安装。
使用煤气热水器时,一定要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3.在进行室内装修时,不得擅自拆、迁、改造、遮挡或封闭煤气管道设施,不得将煤气表、煤气管道等安装在密闭的橱柜内。
4.使用管道煤气的燃具不能和使用其他气体的燃具互相代替,不要在管道上悬挂物品,也不要在管道煤气设备周围堆放杂物和易燃品。
5.有煤气或液化气的家庭最好安装可燃气体泄漏报警器。
液化石油气体的理化性质概览

液化石油气体的理化性质概览
液化石油气体(LPG)是一种广泛用于工业和家庭的清洁和高
效能源。
了解液化石油气体的理化性质对于安全使用和储存非常重要。
本文将概述液化石油气体的一些重要理化性质。
密度
液化石油气体的密度相对较低,通常在空气中比空气轻。
这使
得LPG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更加方便。
沸点和凝固点
LPG的沸点和凝固点范围相对较宽,这取决于其组成物质的组
成和比例。
一般来说,液化石油气体的沸点在-42°C至-0.5°C之间,凝固点在-190°C至-160°C之间。
这意味着LPG在常温下是液体状态,但在低温下会变成气体或固体。
压力
由于液化石油气体处于液体状态,它在压力下保持稳定。
高压
以及正确的温度条件有助于保持液化石油气体的稳定性。
燃烧性质
液化石油气体是一种易燃物质,可以快速燃烧并释放大量热量。
当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时,LPG可以产生蓝色的火焰,并提供可靠
的燃烧热源。
比热容和焓
液化石油气体的比热容指的是单位质量的LPG在吸热或放热
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焓是液化石油气体单位质量的热能含量。
这些
性质对于计算LPG在各种工业和家庭应用中的能量转换非常重要。
总结而言,液化石油气体的理化性质包括密度、沸点和凝固点、压力、燃烧性质、比热容和焓。
了解这些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
理解和使用液化石油气体,以确保其安全、高效的应用。
液化石油气基本知识

液化石油气基本知识(一)什么是液化石油气这是主要讲的是炼油厂液化石油气。
它是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副产品—轻质的碳氢化合物,一般由3个碳和4个碳的烷烃和烯烃所组成的混合物。
它的主要成分有乙烷、丙烷、丁烷、乙烯、丙烯、丁烯等。
常温、常压下为气态,只有在压力和降温条件下才能变成液态,在生产过程中常为液压烃。
为了便于使用,常将石油气体加压使之液化,灌装在专用的压力容器和钢瓶中。
这种经过加压液化的石油气体,就叫液化石油气。
(二)液化石油气的物理化学性质液化石油气无色透明,具有烃类特殊气味。
在常温常压下液态的石油气极易挥发,气化后体积能迅速扩大250~350倍,也就是说1L液化石油气挥发,能变成250L以上的气体,而且空气重1.5~2.0倍(详见表1、表2、表3)表1 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气压(MPa)(三)液化石油气的危险特性液化石油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一旦遇有火星或高热就有爆炸、燃烧的危险。
它具有下列几个特性。
1、极易引起火灾。
液化石油气在常温常压下,由液态极易挥发为气体,并能迅速扩散及蔓延,因为它比空气重,而往往停滞集聚在地面的空隙、坑、沟、下水道等低洼处,一时不易被风吹散。
即使在平地上,也能沿地面迅速扩散至远处。
所以,远处遇有明火,也能将渗漏和集聚的液化石油气引燃,造成火灾。
2、爆炸的可能性极大。
液化石油气的爆炸极限范围较宽,一般在空气中含有20%~10%的浓度范围,一遇明火就会爆炸。
如1L液化气与空气混合浓度达到2%时,就能形成体积为12.5m3的爆炸性混合物,使爆炸的可能范围大大地扩大了,爆炸的危险性也就增加。
3、破坏性强液化石油气的爆炸速度为2000m/s~3000m/s,火焰温度达2000℃,并点在0℃以下,最小引燃能量都在0.2mJ~0.3mJ。
在标准状况下,1m3石油气完全燃烧,其发热量高达104670LJ(2.5×104kcal)。
由于燃烧热值大,爆炸速度快,瞬间就会完成化学性爆炸,所以,爆炸的威力大,其破坏性也就很强。
(整理)液化石油气详细介绍及相关理化数据

名称
分子式
相对分子质量
空气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密度
丙烷
C3H8
44
29
1.517
丁烷
C4H10
58
29
2
丙烯
C3H6
42
29
1.448
丁烯
C4H8
56
29
1.931
戊烯
C5H12
72
29
2.483
从表1-4中可以看出液化石油气气态比空气重1.5~2.5倍。由于液化石油气比空气重,因此,一旦液化石油气从容器或管道中泄漏出来,不像相对密度小的可燃气体那样容易挥发与扩散,而是像水一样往低处流动和滞存,很容易达到爆炸浓度。因此,用户在安全使用中必须充分注意,厨房不应过于狭窄,通风换气要良好。液化石油气储存场所不应留有井\坑\穴等.对设计的水沟\水井\管沟必须密封,以防聚积,引起火灾。
35
25.3
8.17
13
40
28.6
9.33
14.7
45
34.5
10.57
16.8
50
36.8
12.1
18.94
55
40.22
12.38
20.56
60
44.6
15.4
24.2
从表1-1中可以看出,气态液化石油气的密谋随着温度及相应饱和蒸气压的升高而增加。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气态物质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在101.3kPa下一些气态碳氢化合物的密度见表1-2。
液化石油气的液态相对密度,指在规定温度下液体的密度与规定温度下水的密度的比值。它一般以20℃或15℃时的密度与4℃与15℃时纯水密度的比值来表示。
液化石油气LPG特性等介绍

注:容积超过1000m3的储罐或总答积超过5000m3的储罐区,与建筑物的间距,应按上表增加25%。
城市的液化气站应采取下列安全措施:(1)城市液化气站应为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宜采用敞开式或半敞开式灌装站。
地面应采用撞击不产生火花的不燃材料建造。
建筑物应考虑防爆泄压,.室内应有良好通风,通风口应接近地板面,以便排除液化石油气。
(2)液化石油气灌装站应有防静电和防雷保护,电气设备应采用防爆型。
(3)气瓶库应采用敞开式建筑,室内应有良好通风。
气瓶总储量不超过10m3时,与其它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小于10m;总储量超过10m3时,与其它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小于15m3气瓶库与主要道路间距不小于10m,与次要道路间距不小于5m。
使用液化气瓶时,应注意下列事项:气瓶要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与火源、热源的间距不应小于1.5m。
气瓶不准用火烤、开水烫或在阳光下暴晒。
要经常检查气瓶阀门和管路接头等处的气密性,要保持不漏气。
一般用肥皂水检查漏气情况,严禁用明火试漏。
点火时,应先点燃引火物,然后开气,不应颠倒这个顺序。
在使用过程中应有人看守,不要离开,防止水沸溢浇灭火,造成液化气流窜引起爆炸。
气瓶使用后,必须关紧阀门,防止漏气。
气瓶内的液化气不能用尽,应留有一定的余压力。
余压力一般应大于49.03kPa(即0.5kg/cm2,表压),防止空气进人气瓶中。
液化石油气用完后,瓶内所剩的残液也是一种易燃物,不得自行倾倒,防止因残液的流淌和蒸发而引起火灾。
液化石油气气瓶是一种受压容器,要很好地加以维护保养和定期检验。
在搬运和使用过程中要防止气瓶坠落或撞击,不准用铁器敲击开启瓶阀,要防止日光直射和长期淋雨。
气瓶一般2年检查一次。
石油液化气的爆炸范围虽然不太宽,但因其下限小,所以,一旦泄漏时容易引火爆炸。
又因LPG比空气重,所以在空气中泄漏时流向下方,好积存在低洼处,成为气体爆炸的隐患。
因此,气体容易泄漏的地方。
只靠窗户换气不够,还要注意下部的通风。
液化石油气(CAS:68476-85-7)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液化石油气(CAS:68476-85-7)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CAS:68476-85-7名称:压凝汽油液化石油气Compressedpetro1eumgas1iquefiedpetro1eumges有害物成分:丙烷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
可致皮肤冻伤。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者,可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劳、情绪不稳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环埼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麻醉性。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危睑特性: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卤素接触。
表-液化石油产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液化石油产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本文档旨在介绍液化石油产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液化石油产品是一类重要的能源资源,我们需要了解它们的性质和可能存在的危险特性,以便在使用和处理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液化石油产品及其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的信息。
1. 液化石油气(LPG)
- 理化性质:
- 分子式:C3H8、C4H10等
- 密度:较轻,比空气轻
- 熔点:-188.2°C
- 沸点:约-42°C(丙烷)
- 危险特性:
- 易燃,易爆
- 高压气体,内压力高
- 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性
2. 液化天然气(LNG)
- 理化性质:
- 分子式:CH4
- 密度:较轻,比空气轻
- 熔点:-161.6°C
- 沸点:约-162°C
- 危险特性:
- 易燃
- 极低温,接触可能导致冷烫伤
- 高压气体,内压力高
3. 煤油
- 理化性质:
- 密度:较重,比水重
- 熔点:约-47°C
- 沸点:约175°C
- 危险特性:
- 易燃
- 挥发性高,蒸气可形成易燃混合物- 对环境有潜在危害
请注意,液化石油产品的性质和危险特性可能因品牌、成分或其他因素而有所不同。
使用和处理液化石油产品时,请仔细阅读和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指南和法规要求,确保安全使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液化石油产品性质和危险特性请参考相关资料和权威机构的发布文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6.4
1.06
2.5
-10
7.57
1.85
3.04
-5
9.05
2.1
3.59
0
10.34
2.82
4.31
5
11.9
3.35
5.07
10
13.6
3.94
5.92
15
15.51
4.65
6.95
20
17.74
5.39
7.84
25
20.15
6.18
9.21
30
22.8
7.19
11.5
35
25.3
主要成分:
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许多城镇已开始使用液化石油气做燃料。液化石油气是炼油厂在进行原油催化裂解与热裂解时所得到的副产品.
催化裂解气的主要成份如下(%):氢气5~6、甲烷10、乙烷3~5、乙烯3、丙烷16~20、丙烯6~11、丁烷42~46、丁烯5~6,含5个碳原子以上的烃类5~12。
热裂解气的主要成份如下(%):氢气12、甲烷5~7、乙烷5~7、乙烯16~18、丙烷0.5、丙烯7~8、丁烷0.2、丁烯4~5,含5个碳原子以上的烃类2~3。这些碳氢化合物都容易液化,将它们压缩到只占原体积的1/250~l/33,贮存于耐高压的钢罐中,使用时拧开液化气罐的阀门,可燃性的碳氢化合物气体就会通过管道进入燃烧器。点燃后形成淡蓝色火焰,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热(发热值约为92 100 kJ/m3~121 400 kJ/m3)。并可根据需要,调整火力,使用起来既方便又卫生。
液化石油气虽然使用方便,但也有不安全的隐患。万一管道漏气或阀门未关严,液化石油气向室内扩散,当含量达到爆炸极限(1.7%~10%)时,遇到火星或电火花就会发生爆炸。为了提醒人们及时发现液化气是否泄漏,加工厂常向液化气中混入少量有恶臭味的硫醇或硫醚类化合物。一旦有液化气泄漏,立即闻到这种气味。而采取应急措施。
表1-2一些气态碳氢化合物在101.3kPa下的密度/( kg/m3)
温度/℃
甲烷
乙烷
乙烯
丙烷
丙烯
正丁烷
异丁烷
1-丁烯
0
0.7168
1.3562
1.2604
2.02
1.9149
2.5985
2.6726
2.503
15
0.677
1.269
1.184
1.761
1.766
2.452
2.442
2.369
液化石油气液体的密度以单位体积的质量表示,即kg/m3。它的密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上升密度变小,同时体积膨胀。由于液体压缩性很小,因此压力对密度的影响也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由表1-2可以看出,液化石油气液态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524
600
20
499
578
560
25
490
573
553
30
483
568
546
35
474
562
540
40
464
556
534
45
454
549
527
50
446
542
520
相对密度由于在液化石油气的生产/储存和使用中,同时存在气态和液态两种状态,所以应该了解它的液态相对密度和气态的相对密度。
液化石油气的气态相对密度,是指在同一温度和同一压力的条件下,同体积的液化石油气气体与空气的质量比。求液化石油气气体各组分相对密度的简便方法,是用各组分相对密度的简便方法,是用各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空气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求得,因为在标准状态下1mol气体的体积是相同的。液化石油气气态的相对密度见表1-4。
表1-4液化石油气气态的相对密度(0℃,101.3kpa)
名称
分子式
相对分子质量
空气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密度
丙烷
C3H8
44
29
1.517
丁烷
C4H10
58
29
2
丙烯
C3H6
42
29
1.448丁烯C4H8 Nhomakorabea56
29
1.931
戊烯
C5H12
72
29
2.483
从表1-4中可以看出液化石油气气态比空气重1.5~2.5倍。由于液化石油气比空气重,因此,一旦液化石油气从容器或管道中泄漏出来,不像相对密度小的可燃气体那样容易挥发与扩散,而是像水一样往低处流动和滞存,很容易达到爆炸浓度。因此,用户在安全使用中必须充分注意,厨房不应过于狭窄,通风换气要良好。液化石油气储存场所不应留有井\坑\穴等.对设计的水沟\水井\管沟必须密封,以防聚积,引起火灾。
液化石油气详细介绍及相关理化数据
液化石油气是石油产品之一。英文名称liquefied petroleumgas,简称LPG。是由炼厂气或天然气(包括油田伴生气)加压、降温、液化得到的一种无色、挥发性气体。由炼厂气所得的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同时含有少量戊烷、戊烯和微量硫化合物杂质。由天然气所得的液化气的成分基本不含烯烃。液化石油气主要用作石油化工原料,用于烃类裂解制乙烯或蒸气转化制合成气,可作为工业、民用、内燃机燃料。其主要质量控制指标为蒸发残余物和硫含量等,有时也控制烯烃含量。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易燃物质,空气中含量达到一定浓度范围时,遇明火即爆炸。
表1-3液化石油气液态的密度(kg/m3)
温度/℃
丙烷
正丁烷
异丁烷
丙烯
丁烯
-15
548
615
600
567
634
-10
542
611
594
561
629
-5
535
605
588
552
624
0
523
600
582
545
619
5
521
596
576
538
612
10
514
591
570
531
606
15
507
583
565
物理特性:
液化石油气气体的密度其单位是以kg/m3表示,它随着温度和压力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因此,在表示液化石油气气体的密度时,必须规定温度和压力的条件。一些碳氢化合物在不同温度及相应饱和蒸气压下的密度见表1-1。
表1-1一些碳氢化合物在不同温度及相应饱和蒸气压力下的密度(kg/m3)
温度/℃
丙烷
正丁烷
0.621
0.603
0.641
8.17
13
40
28.6
9.33
14.7
45
34.5
10.57
16.8
50
36.8
12.1
18.94
55
40.22
12.38
20.56
60
44.6
15.4
24.2
从表1-1中可以看出,气态液化石油气的密谋随着温度及相应饱和蒸气压的升高而增加。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气态物质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在101.3kPa下一些气态碳氢化合物的密度见表1-2。
液化石油气的液态相对密度,指在规定温度下液体的密度与规定温度下水的密度的比值。它一般以20℃或15℃时的密度与4℃与15℃时纯水密度的比值来表示。
液化石油气的液态相对密度,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变小,见表1-5。
表1-5液化石油气液态各组分相对密度
温度/℃
丙烯
丙烷
正丁烷
异丁烷
1-丁烯
-20
0.573
0.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