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doc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系(公章):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专业:(自主设置)社会工作考试科目名称: 社会工作原理
说明:1、考试基本内容:一般包括基础理论、实际知识、综合分析和论证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2、难易程度:根据大学本科的教学大纲和本学科、专业的基本要求,一般应使大学本科毕业生中优秀学生在规定的三个小时内答完全部考题,略有一些时间进行检查和思考。
3、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论述题
硕士点负责人签名:分管系领导审核签名:
2018年6月10日。
中南民族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复试科目设置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加试科目及参考书 目
药学综合实验基础知识 (药物化学实验或有机化 学实验) 不指定参考书
①药物化学 ②药理学 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 1)尤启冬主编:《 药物化学(第七版) 》,人民卫生出版 社,2011年8月出版 。 2)杨宝峰主编:《药 理学(第八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年3月出版。
版,2006年7月出版。
6)陆涛主编:《有机
化学》(第7版),人
03
中药分析学
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
11月第7版。
7)铁步荣主编:《无
机化学》,中国中医药
出版社,第九版,2012
年7月版。
2
中南民族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复试科目设置及参考书目一览表
学院代码 招生专业 及名称
研究方 研究方向名称 向代码参考书目:ຫໍສະໝຸດ 研究方 研究方向名称 向代码
初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初试第二单元 参考书目(仅 外语学院)
初1)试蔡第少三青单、秦元路参平考主书 初试第四
编:《生药学》,(第 目7版),人民卫生出版
单元参考 书目
社,2016年2月出版。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加试科目及参考书 目
2)康廷国主编:《中
①中药药剂学
药鉴定学》,(第二
年7月版。
627化学综合包含:分 析化学、有机化学和无 机化学 628中药综合包含:中 药鉴定学(生药学)、中 药化学(天然药物化 学)和药理学 参考书目: 1)蔡少青、秦路平主 编:《生药学》,(第 7版),人民卫生出版 社,2016年2月出版。 2)康廷国主编:《中 药鉴定学》,(第二 版),中国中医药出版 社,2014年1月出版。 3)吴立军主编:《天
中南民族大学2019年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复试科目设置及参考书目

①应用语言学 ②翻译不指定参考书
3
加试科目及参考书 目
★045108 学科教 00 学(英语)
不区分研究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 ④869综合英语
教育综合参考书 目: 1)全国十二所重 点师范大学联合 编写.教育学基 础(第3版),教育 科学出版社, 2015年. 2)马云鹏、孔凡 哲. 教育研究方 法,东北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6 年.
050211 外国语言 学及应用语言学
03
英语教育
010 外语学 院(02767842765 1 )
中南民族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复试科目设置及参考书目一览表
学院代码 及名称 招生专业 研究方 研究方向名称 向代码 初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初试第二单元 参考书目(仅 外语学院) 初试第三单元 参考书目 初试第四单元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
1)汉语写作分 应用文写作和命 题作文,不指定 参考书目。 2)百科知识主 要考查中外(外 国以英美国家为 主)的历史、文 化、文学、政治 、地理等常识。 中国方面可参考 叶朗编著《中国 文化读本》(外 语教学与研究出 版社,2016年第 二版)、陶嘉炜 著《中国文化概 要》(北京大学 出版社,2015年 第二版),英美 方面可参考梅仁 毅著《英语国家 社会与文化》 (外语教学与研 究出版社,2010 年版)。
01
英语语言学
624基础英语 参考书目: 李观仪、梅德明 主编《新编英语 教程》1-6册,上 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第三版。
02
应用语言学
02方向:英美文学专业基 础; 01、03方向:语言学基 础; 参考书目: 1)吴伟仁:《英国文学 史及选读》1-2外语教学 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 (第13次印刷)。 2)吴伟仁:《美国文学 史及选读》1-2外语教学 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版 848写作与翻译 3)胡壮麟:《语言学教 (写作翻译各75 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分) 第四版。 参考书目: 陈宏薇、李亚丹 编著:《新编汉 ①写作 英翻译教程》, ②翻译不指定参考书 上海外语教育出 版社,2013年 (第二版修订 版)。 语言学基础参考书目: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第 四版。
635+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南民族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中南民族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科目名称: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科目代码:635使用学科(类别)专业(领域):0401教育学……………………………………………………………………………一、考试性质《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是中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属于教育学一级学科(学术性)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教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教育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及以上)水平,以利于高等院校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二、考查目标《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两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普通教育学约150分普通心理学约150分4.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辨析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名词解释题: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简答题: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四、考查内容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一、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科目名称药学综合科目代码626

附件2:中南民族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名称:药学综合科目代码:626使用学科(类别)专业(领域)药物化学专业(100701)一、考试性质《药学综合》是为招收全日制药物化学硕士学位研究生设置的药学基本知识选拔性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正、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药学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能力和素养要求,为提供择优录取的依据。
评价的标准是药学及相关学科较优秀的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药学综合》按照药学学科专业领域特点,考试内容主要涵盖药物化学、药理学和分析化学三门课程。
二、考查目标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适用于药学及其相关学科专业领域的考生。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考查的题型及其比例试卷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鉴别题、问答题、计算题、论述题和实验设计题,每份试卷涉及其中约4-5种题型,每门课程100分,共300分。
四、考查内容第一部分药物化学第一章绪论1.药物化学的起源与发展2.化学药物的质量与纯度3.药物的命名重点:药物化学的学习方法;难点:药物化学的概念。
第二章新药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1.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2.先导化合物的发现3.先导化合物的优化4.定量构效关系5.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重点及难点: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与优化第三章药物代谢反应1.概述2.药物代谢的酶3.第Ⅰ相的生物转化4.第Ⅱ相的生物转化重点及难点:药物代谢的酶第四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1.镇静催眠药2.抗癫痫药3.抗精神病药4.抗抑郁药5.镇痛药6.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药物重点及难点:镇静催眠药以及镇痛药第五章外周中枢神经系统药物1.拟胆碱药2.抗胆碱药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4.组胺H1受体拮抗剂5.局麻药重点及难点: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抗组胺药。
中南民族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中南民族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名称:微生物工程科目代码:863使用学科(类别)专业(领域):生物工程专业硕士一、考试性质微生物工程考试是为中南民族大学招收生物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所掌握的微生物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评价的标准是高等院校生物工程专业优秀本科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学校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二、考查目标要求考生全面系统掌握微生物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能熟练运用微生物工程知识分析生物工程基本问题,了解微生物工程的最新进展。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2.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考查的题型及其比例:名词解释30分;简答题30分;问答题30分;论述题30分;计算题30分四、考查内容1,掌握微生物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1.1,微生物的基本概念;1.2,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规律和灭菌方法;1.3,发酵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了解微生物工程的最新进展;2.1,微生物工程菌构建的原理;2.2,发酵工艺的控制和优化;2.3,发酵产物的分离方法;2.4,典型的微生物工程生产实例。
3,能够运用微生物工程知识分析生物工程基本问题;3.1,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技术;3.2,培养基灭菌和空气除菌的原理和方法;3.3,发酵产物的浓缩和提纯技术。
4,具有一定的微生物工程实验操作技能;4.1,微生物生长或灭菌死亡的数学规律;4.2,微生物的筛选方法和保藏技术;4.3,培养基成份和制备方法。
5,对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有一定的计算能力。
【627+化学综合】中南民族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附件2:中南民族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名称:化学综合科目代码:627使用学科(类别)专业(领域)药学专业(100700)、中药学专业(100800)一、考试性质《化学综合》是为招收全日制药物化学、中药学硕士学位研究生设置的化学基本知识选拔性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正、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药学、中药学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能力和素养要求,为提供择优录取的依据。
评价的标准是药学、中药学及相关学科较优秀的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化学综合》按照药学、中药学学科专业领域特点,考试内容主要涵盖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三门课程。
二、考查目标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适用于药学、中药学及其相关学科专业领域的考生。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考查的题型及其比例试卷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鉴别题、问答题、论述题和实验设计题,每份试卷涉及其中约4-5种题型,每门课程100分,共300分。
四、考查内容第一部分有机化学正确掌握和理解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方法;熟练掌握基础有机化学反应的原理及应用范围;熟练掌握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以及反应机理等,特别注意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反应中的立体化学问题;熟悉各类重要有机合成化学反应、了解有机合成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正确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解析方法。
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第一章绪论1.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2.共价键的基本性质3.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方法4.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第二章烷烃1.烷烃的异构与命名2.烷烃的构型与构象3.烷烃的物理性质4.烷烃的化学性质5.卤代反应的机理,自由基的稳定性第三章环烷烃1.环烷烃的命名与异构2.环烷烃的物理与化学性质3.环烷烃的构象及构象分析4.多环烃第四章对映异构1.旋光性2.手性3.分子的手性与对称性4.含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5.含几个手性碳原子的开链化合物6.碳环化合物的立体异构第五章卤代烷1.卤代烷的命名2.卤代烷的结构和物理性质3.卤代烷的化学性质4.亲核取代反应机理5.卤代烷的制法6.有机金属化合物第六章烯烃1.烯烃的结构、异构和命名2.烯烃的制法3.消去反应机理4.烯烃的物理性质5.烯烃的化学性质6.亲电加成反应机理,碳正离子的稳定性7.烯烃的来源和用途第七章炔烃和二烯烃1.炔烃的结构、异构和物理性质2.炔烃的化学反应3.炔烃的制法4.共轭作用,超共轭作用5.共轭二烯烃6.累积二烯烃第八章芳烃1.苯的结构、共振论2.苯衍生物的异构、命名及物理性质3.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及机理4.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5.多环芳烃6.卤代芳烃7.休克尔规律第九章醇、酚、醚1.醇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2.一元醇的反应3.一元醇的制法4.二元醇5.酚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6.一元酚的反应7.二元酚和多元酚8.醚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9.醚的反应10.醚的制法11.环醚第十章醛、酮、醌1.一元醛酮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2.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3.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机理4.醛酮的氧化和还原5.一元醛酮的制法6.醛酮的来源和用途7.α,β-不饱和醛酮8.醌第十一章羧酸1.一元羧酸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2.一元羧酸的反应3.一元羧酸的制法4.二元羧酸第十二章羧酸衍生物1.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和命名2.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3.酯水解反应机理4.羧酸衍生物的反应5.羧酸衍生物的用途6.烯酮7.不饱和羧酸8.取代羧酸9.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第十三章含氮化合物1.硝基化合物的结构和命名2.硝基化合物的性质3.硝基化合物的制备4.胺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5.胺的化学性质6.胺的制法7.芳香族重氮化反应8.芳香族重氮盐的性质9.分子重排第十四章有机硫、磷和硅化合物1.含硫化合物2.含磷化合物3.含硅化合物第十五章杂环化合物1.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2.五元杂环化合物3.六元杂环化合物4.生物碱第十六章周环反应1.周环反应理论2.电环化反应3.环加成反应4. -迁移反应第十七章碳水化合物1.单糖2.双糖3.多糖4.糖的衍生物第十八章有机合成1.逆合成分析2.有机合成设计第二部分无机化学第一章绪论1.无机化学的发展和研究内容2.化学与药学3.无机化学的学习方法4.中国法定计量单位5.有效数字及运算法则,有效数字、数的修约及运算规则第二章溶液1.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浓度、质量摩尔浓度2.溶液浓度的有关计算3.溶液的蒸气压下降4.溶液的沸点升高5.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及其应用6.溶液的渗透压及其生理意义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基元反应与非基元反应、反应分子数等概念。
中南民族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pdf

中南民族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名称:外国文学史科目代码:831使用学科(类别)专业(领域):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050108)一.考试性质外国文学史考试是为我校招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外国文学史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和文学理论的观点、方法分析和评价外国文学史中出现的代表作家及作品、各种文学现象的能力,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扎实全面的专业基础和突出的专业能力。
二.考查目标外国文学史考试涵盖高等学校外国文学史这一课程的全部内容。
要求考生:1.准确地再现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有关论断。
2.准确掌握外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不同阶段的文学思潮和流派、各国别文学的主要成就、各国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3.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立场,结合文学理论与方法,恰当地分析和评价外国文学史中有关文学现象、代表作家及作品。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西方文学史100%4.试卷考查的题型及其比例单项选择题15分(15小题,每小题1分)名词解释30分(6小题,每小题5分)简答题45分(3小题,每小题15分)分析题60分(2小题,每小题30分)Ⅳ.考查内容一、古代文学(一)古希腊罗马文学概述1.古希腊文学特征、各阶段主要成就2.古罗马文学的发展历史、特征、影响(二)古希腊神话1.古希腊神话的谱系2.古希腊神话特征、与其他国家神话的比较(三)荷马史诗1.荷马史诗的基本内容、思想艺术特征2.两部史诗的比较3.荷马史诗的地位及其影响(四)古希腊戏剧1.古希腊戏剧的产生环境、特征2.古希腊戏剧发展历史3.三大悲剧诗人的创作及特点4.古希腊喜剧(五)维吉尔的创作1.维吉尔创作的主要作品、特征2.《埃涅阿斯纪》分析二、中世纪文学(一)中世纪文学概述1.中世纪文学发展、分期2.《圣经》文学及其影响3.教会文学、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城市文学(二)但丁与《神曲》1.但丁的创作2.《神曲》分析3.但丁文学创作的影响与意义三、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一)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文学1.文艺复兴产生的背景、实质2.人文主义内涵3.各国人文主义文学及其特征(二)塞万提斯与《堂吉诃德》1.塞万提斯的创作及意义2.《堂吉诃德》分析(三)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1.莎士比亚的创作及意义2.《哈姆雷特》分析四、十七世纪文学(一)十七世纪文学的特征、主要作家及其作品1.英国文学2.法国古典主义文学(二)、莫里哀与《伪君子》1.莫里哀的创作及意义2.《伪君子》分析五、十八世纪文学(一)启蒙运动与启蒙文学1.启蒙运动2.英国、法国、德国的启蒙文学(二)歌德与《浮士德》1.歌德的创作及意义2.《浮士德》分析六、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一)浪漫主义文学思潮1.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产生的背景2.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3.各国浪漫主义文学(二)、拜伦与《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1.拜伦创作及意义2.《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分析(三)雨果与《悲惨世界》1.雨果的创作及意义2.《悲惨世界》分析七、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一)现实主义文学思潮1.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产生的背景与发展脉络2.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基本特征3.各国现实主义文学(二)司汤达与《红与黑》1.司汤达的创作及意义2.《红与黑》分析(三)巴尔扎克与《人间喜剧》1.巴尔扎克的创作及意义2.《人间喜剧》的构架、主要内容和文学地位3.《高老头》分析(四)狄更斯与《双城记》1.狄更斯的创作及意义2.《双城记》分析(五)哈代与《德伯家的苔丝》1.哈代的创作及意义2.《德伯家的苔丝》分析(六)果戈理与《死魂灵》1.果戈理的创作及意义2.《死魂灵》分析(七)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罪与罚》1.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及意义2.《罪与罚》分析(八)托尔斯泰与《复活》1.托尔斯泰的创作及意义2.《复活》分析(九)易卜生与《玩偶之家》1.易卜生的创作及意义2.《玩偶之家》分析(十)马克·吐温与《汤姆·索亚历险记》1.马克·吐温的创作及意义2.《汤姆·索亚历险记》分析八、十九世纪后期非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一)十九世纪后期其他文学思潮1.早期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与特征2.象征主义诗歌及其代表诗人3.唯美主义思潮及其代表作家4.无产阶级文学5.自然主义文学(二)左拉与《萌芽》1.左拉的创作及意义2.《萌芽》分析九、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一)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1.现实主义戏剧的成就2.现实主义小说的成就(二)代表作家1.肖伯纳2.海明威3.劳伦斯十、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一)二十世纪初期俄罗斯文学的成就1.白银时期文学2.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二)高尔基与《母亲》1.高尔基的创作及意义2.《母亲》分析十一、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一)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概述1.现代主义思潮涌现的背景、特征2.后期象征主义3.未来主义4.新小说派5.黑色幽默小说6.表现主义7.魔幻现实主义(二)艾略特与《荒原》1.艾略特的创作及意义2.《荒原》分析(三)乔伊斯与《尤利西斯》1.乔伊斯的创作及意义2.《尤利西斯》分析(四)萨特与《禁闭》1.萨特的创作及意义2.《禁闭》分析(五)卡夫卡《变形记》1.卡夫卡的创作及意义2.《变形记》分析(六)马尔克斯与《百年孤独》1.马尔克斯的创作及意义2.《百年孤独》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南民族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金融学综合)
科目名称:金融学综合
科目代码:431
使用学科(类别)专业(领域):金融硕士专业···························································一、考试性质
2019年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专业课程的考试科目为《金融学综合》,包括《金融学》和《国际金融学》两部分内容。
《金融学综合》考试力求反映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经济建设和民族地区金融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较强的从事金融实际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中高级金融专业人才。
二、考查目标
测试考生对于《金融学》和《国际金融学》中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考查的题型及其比例(《金融学》和《国际金融学》各占约50%的分值;题型与题目数量视情况可以微调)。
1.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名词解释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3.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4.计算题1小题共10分
5.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四、考查内容
第一部分《金融学》
(一)货币
1.货币的职能发展
2.货币制度
(二)利率及其决定
1.利息
2.利率的含义与分类
3.利率的决定
4.利率的作用
5.利率的期限结构
(三)金融体系、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
1.金融体系与金融功能
2.金融体系的两种结构
3.金融中介及其包括的范围
4.我国金融中介体系
(四)存款货币银行
1.存款货币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2.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
3.金融创新
4.不良债权
5.存款保险制度
6.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7.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8.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9.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与管理
(五)中央银行与金融基础设施
1.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
2.中央银行的职能
3.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
4.金融基础设施
5.金融业标准
(六)金融市场
1.金融市场及其要素
2.货币市场
3.资本市场
4.资本市场的效率
5.投资基金
6.风险投资与创业板市场
(七)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1.现代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2.存款货币的创造
3.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八)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货币均衡
1.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2.货币需求面面观
3.货币供给及其口径
4.货币供给的控制机制
5.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还是内生变量(九)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通货膨胀的含义及类型
2.通货膨胀的成因
3.通货膨胀的效应及治理
4.通货紧缩的定义及成因
5.通货紧缩的效应及治理
(十)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及其目标
2.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和中介指标
3.货币政策效应
(十一)金融监管
1.金融监管理论
2.金融监管体制
3.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
4.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第二部分国际金融学
一、外汇汇率和汇率制度
1.外汇和汇率的基本内涵
2.汇率制度的主要形式
3.汇率决定理论
4.影响汇率的因素和汇率对经济的影响
5.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进程及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二)国际金融市场
1.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2.欧洲货币市场
3.国际资本市场
4.国际资本流动
5.中国资本流动
(三)国际收支
1.国际收支项目
2.国际收支理论
3.国际收支失衡及其调节
(四)国际储备
1.国际储备的基本内涵
2.国际储备的功能
3.国际储备的需求
4.国际储备的供给
5.国际储备的管理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汇储备的数量变化及其原因(五)国际货币体系及国际金融协调
1.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2.布雷顿森林体系
3.牙买加体系
4.国际金融协调
(六)外汇交易
1.外汇市场
2.远期交易
3.掉期交易
4.套汇交易
5.套利交易的含义及类型
6.期货交易的含义、特点
7.期权交易
(七)外汇风险及外汇管制
1.外汇风险
2.外汇管制
3.货币的自由兑换
4.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进程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