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文化软实力
暑假实践报告78939

对江苏省溧阳市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与思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最重要的是要先加强文化建设,提升人民群众素养。
为此,我市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建设活动。
一、推进基层文化建设,提升人民群众素养我市组织创建先进文化镇区百分制考核,考评有三个方面:一是领导管理:镇(区)党委(政府)有分管文化工作的领导,按文件,选配文化站长和专业人员并落实基本工资及福利待遇,文化站有文化工作年度目标任务和岗位责任制,文化活动经费按本地总人口每人每年0.3元的标准列支有落实;二是设施建设:文化站建有800平方米以上的事业用房,包括图书馆(室)、报刊阅览室或电子阅览室等功能,文化站图书馆(室)藏书不少于5000册,年购新书不少于300册,报刊阅览室年订报刊不少于20种,城市社区、行政村建有不少于1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和1块宣传栏,自然村建有1块宣传黑板报,镇(区)建有1座宣传画廊;三是业务工作:文化活动阵地常年开放,每天开放不少于8小时,全年举办时政、文体、科普等各类文化活动不少于6次,全年有3至5件文艺作品在市以上演出、展示或发表,建有业余文艺团队,并培植和辅导特色文化村,特色文化家庭、特色文艺人才有成效,配合市文化局管理本地文化市场、保护本地文物有成效,落实每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的政策有成效。
根据调查,戴埠镇文化站3040平方米已完成主体,正在抓紧内部装修和功能配置,完成了常州市政府签约任务;溧城镇文化站调剂高静园600平方米用房,设有图书借阅、报刊阅览、图文展览、教育培训等项目,完成了常州市政府签约任务。
南渡镇文化站1320平方米完成置换并对外开放。
到今年底,全市10个镇文化站事业用房全部达省标,并分别具有图书阅读、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展览展示、文艺表演、科普培训、体育健身和老年、青少年活动于一体的综合功能。
今年,市图书馆新增村流动图书服务室20个,完成年度目标100%,每季度送书流转3.2万册次,全市已经完成110个村流动图书服务室(农家书屋)。
溧阳发展前景

溧阳发展前景溧阳作为江苏省常州市下属的一个县级市,近年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成果。
溧阳市地处苏南地区,距离江苏省会南京仅80公里,交通便利,优越的地理位置为该市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以下将从经济、科技创新、城市建设和旅游发展四个方面,对溧阳市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首先,溧阳市的经济发展迅猛。
作为江苏省优化经济布局的重点区域,该市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
溧阳市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制造业、电子信息、旅游服务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近年来,溧阳市加大了对重点产业和优势领域的扶持力度,不断引进大量的投资企业,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预计未来几年,溧阳市将会进一步加大对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形成更加完善的产业链条,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其次,溧阳市在科技创新方面具备较强的实力。
该市拥有多所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
同时,该市还积极引进高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近年来,溧阳市在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并且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科技企业。
未来,溧阳市将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转化,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再次,溧阳市的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近年来,溧阳市加大了对城市建设的投入,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和基础设施。
目前,该市已经实现了城市绿化面积覆盖率达到40%以上,并且不断推进城市空间布局、交通规划、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提升。
未来几年,溧阳市将继续加大城市建设的力度,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本进驻。
最后,溧阳市的旅游发展潜力巨大。
该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资源,如青龙山、倭寺、方山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同时,溧阳市还注重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宣传,推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溧阳市的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预计未来几年将成为江苏省乃至整个华东地区的旅游热点。
溧阳最新规划

溧阳最新规划溧阳是江苏省常州市辖区,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是常州市的副中心城市。
为了更好地推动城市发展,溧阳最新规划出台了一系列的发展举措。
首先,溧阳计划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城市道路交通将得到进一步完善,新增高速公路和快速路网,以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
同时,加大对公共交通系统的投资,提供更便捷的出行方式。
城市供水和供电设施也将进行升级改造,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
城市绿化和环境建设也将得到提升,创建宜居的生态城市。
其次,溧阳计划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着力发展现代制造业,提高产业集聚度和企业竞争力。
鼓励创新创业,加强对科技企业的扶持,培育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其发展壮大。
优化城市商业布局,吸引知名品牌进驻,提升市民的消费体验。
此外,溧阳还计划加大对教育和医疗事业的投入。
加大对学校和医院的建设力度,提供更好的基础教育和医疗服务。
引进高水平教育资源,提升城市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
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满足市民的医疗需求。
另外,溧阳计划加大文化旅游发展力度。
开展文化创意产业,举办各类文化艺术活动,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丰富旅游产品,开发特色旅游线路,打造具有溧阳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保护和修复历史遗迹,提升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
最后,溧阳计划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加大对社会福利事业的投入,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
加强社区建设,提供优质的社区服务。
加强公共安全工作,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通过这一系列的发展举措,溧阳将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质和服务保障。
同时,也为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企业来溧阳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溧阳的未来发展可期,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溧阳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溧阳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溧阳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溧阳,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南部,素有“金陵后花园”的美誉。
近年来,溧阳作为一个富饶的城市,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着众多投资者的目光。
以下是有关溧阳未来发展潜力的一些观点和展望。
经济发展溧阳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资源,是一个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地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溧阳的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和升级,依托区域内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农业、食品加工等行业发展迅速,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未来,随着先进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升级,溧阳的经济将进一步增长,成为一个繁荣的城市。
城市规划溧阳政府十分重视城市规划和建设,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推动城市建设和改善城市基础设施。
未来规划中将注重保护环境,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宜居的城市。
同时,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综合服务水平,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教育和人才培养教育是城市发展的基石,溧阳的教育体系逐渐完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未来,溧阳将进一步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提升教育质量,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吸引。
这将为溧阳注入更多活力和创新力,推动城市向着更美好的未来发展。
旅游和文化溧阳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
未来,溧阳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打造更具魅力的旅游目的地,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同时,保护传统文化遗产,传承优秀文化传统,激发人们对文化的热爱,丰富城市的文化底蕴。
溧阳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政府的引领下,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相信溧阳必将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一座充满活力和希望的现代化城市。
溧阳文化

溧阳文化属吴越文化上兴镇,位于江苏省溧阳市,就是一个有着千余年历史文明的古镇,她地处江南水乡,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5度。
溧阳溧阳市文化产业品牌发展的战略重点主要体现在:(一)以生态建设为契机,全面打造旅游文化品牌。
依托溧阳丰富的山水与人文资源,以天目湖生态文化、水西村红色文化、南山竹海长寿文化为主体,体育文化与农业文化打造溧阳文化旅游品牌。
以天目湖为中心集聚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天目湖山水园、御水温泉引领华东地区生态休闲市场,南山竹海景区围绕长寿文化做足文章,吴楚农耕文化园、十思园生态休闲文化创意产业园、苏园茶文化休闲会所等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不断丰富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味,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天目湖水电科普园等景点分别以红色文化、工业文明等深具特色的文化内涵积极开拓市场,引起关注。
抓住旅游业转型升级与运动休闲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确立“品牌赛事为引擎、运动体验为先导、康复养生为支撑”全域一体的发展战略思路,创建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促进溧阳体育旅游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通过丰富、拓展景区与旅游点的文化内涵,为旅游业转型升级,为天目湖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提供强大动力,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二)以弘扬文化为灵魂,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精髓。
文化产业就是具有高度融合性的产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挖掘当地丰厚的文化资源,以当地特色文化产业为依托,从产业开发与建设、产业环境、产业体系等各方面进行统一规划,选择好优势产业,倾力打造品牌文化项目,以品牌刺激市场、开拓市场,围绕主导产业做文章,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效应,通过辐射、扩散、渗透带动文化产业与其她行业共同发展。
溧阳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西周吴都、楚国故里,有代表史前文明的中华曙猿与神墩先民文化遗址,有代表古代军事科技的石屋山欧冶子铸剑场,有代表古代驱邪怯灾、纳富降福的傩舞文化等等。
通过资源整合,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人文景观、民俗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在一起,使分散的文化资源聚集化,隐性的文化资源显现化,传统的文化资源现代化。
溧阳市基本情况

溧阳市基本情况【地理位置】溧阳市位于长三角西南部的苏、浙、皖三省交界处,东邻宜兴,西与高淳、溧水毗邻,南与安徽省的广德、郎溪接壤,北接句容、金坛,有“三省通衢”之美誉。
【面积】土地总面积15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47万公顷,林地2.19万公顷,河流和湖泊2.84万公顷。
【人口】2014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9.39万人,总户数26.33万户,人口自然增长率4.7‰。
男女性别比102.17%。
城镇人口39.19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49.36%。
【行政区划】辖10个镇(区): 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江苏省溧阳经济开发区、溧城镇)、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天目湖镇)、埭头镇、上黄镇、戴埠镇、别桥镇、竹箦镇、上兴镇、南渡镇、社渚镇。
【地形地貌】境内有低山、丘陵、平原圩区等多种地貌类型。
南部为低山区,属天目山脉延伸,山势较为陡峭;西北部为丘陵区,属茅山余脉,冈峦起伏连绵; 腹部自西向东地势平坦,为平原圩区。
溧阳处于太湖西水网区,属太湖水系。
【物产资源】“茅尖花红棠下瓜,水芹冬笋韭菜芽,黄雀螃蟹和王八,长荡湖里白壳虾”,这是清代溧阳籍大学士史贻直向乾隆皇帝推荐的家乡特产。
溧阳盛产水稻、油菜、茶叶、蚕桑、白芹、板栗、竹笋以及各类鱼虾等,素有“鱼米之乡”、“丝府茶城”之誉。
天目湖白茶、溧阳白芹、溧阳三黄鸡、溧阳青虾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境内有石灰岩、方解石、瓷石、膨润土、粘土、硅灰石、石英岩、石英砂岩、大理岩、建筑砂、煤炭等。
其中石灰石、方解石、大理石、陶土、彩瓷石等储量均在亿吨以上。
【历史人文】距今5000多年前,溧阳境内即有先民活动。
春秋末期,楚吴边界就有溧阳地名。
公元前221年,溧阳始建县制,区域包括今溧阳市大部以及高淳县和溧水县的东南部。
溧阳上黄水母山发现的“中华曙猿”等大量古生物化石,距今已有4500万年,是包括人类在内的高级灵长类动物的共同祖先。
春秋时代伍子胥亡楚奔吴途经溧阳,留下了史贞女舍命相救的动人故事;历代文人李白、陆游、孟郊、朱熹等都曾在溧阳留下过足迹和名篇,《猛虎行》、《游子吟》就是分别由李白、孟郊在溧阳时所作;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江南指挥部设在竹箦镇水西村。
江苏溧阳:发时代之声 奏“溧阳之音”

江苏溧阳:发时代之声奏“溧阳之音”江苏溧阳,位于江苏省中南部,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这里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近年来,溧阳城市建设不断升级,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积极融入全球化,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化城市。
在城市发展的同时,溧阳也在不断推进文化建设,弘扬溧阳文化,让“溧阳之音”响彻全球。
溧阳之音,是指溧阳的音乐文化,是溧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溧阳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如溧阳大鼓、湖州石船、咚咚锣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溧阳大鼓是一种传统的地方戏曲伴奏打击乐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
而在现代化进程中,溧阳也积极推进音乐艺术教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音乐人才,掀起一股新的音乐文化热潮。
溧阳大鼓,是溧阳音乐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乐器。
相传起源于明朝,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和演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青睐。
溧阳大鼓被誉为“江南第一鼓”,具有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既可以单独演奏,也可以作为戏曲伴奏乐器,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
现今,溧阳的数百名鼓手依然坚守着这一传统,用敲击的力度和节奏感展现着溧阳的文化底蕴和音乐精髓。
除了传统的溧阳大鼓,近年来,溧阳的音乐文化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市政府重视音乐艺术教育,加强对音乐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积极开展音乐交流和演出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上音乐。
在这样的推动之下,溧阳也诞生了不少的音乐人才和音乐作品,成为中华音乐的一份子,让“溧阳之音”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传播和认可。
总的来说,溧阳之音是多元化的,代表了溧阳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
它在历史的脉络中承载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创新和发展。
溧阳之音的传承与发展,不仅能让我们了解和感受溧阳的历史文化,也能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音乐的魅力,让音乐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根发芽,并不断绽放出新的魅力。
江苏溧阳:发时代之声 奏“溧阳之音”

江苏溧阳:发时代之声奏“溧阳之音”
江苏溧阳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一座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城市。
多年来,随着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溧阳已成为一座充满动力的现代化城市。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
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理环境,这些元素构成了溧阳独特的城市风景,深深地吸引着人们
的注意。
溧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有着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在这里可
以看到传统而又充满活力的节庆,“杨叶泡”、“迎神赛会”等多个传统节日吸引了众多
游客。
此外,溧阳还是江苏省内重要的历史文化城市之一,历史遗迹和文化建筑众多。
其
最著名的古建筑群即是“陆士庄园”,是溧阳清代著名官员陆士铔意式园林,是江苏省级
文保单位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还有一派温泉文化,每年都吸引着众多的游客来此体验。
溧阳还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城市,这里有大学生活力,更有文艺气息。
受到“城市
客厅”、“城市书房”等政策的支持,溧阳的文化生活变得更加丰富。
全市各种文艺演出
频繁上演,如音乐会、话剧、舞蹈等,城市公园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大舞台”,许多年轻
人在这里展现才华,营造了一个生动而充满活力的城市文化。
溧阳的发展离不开当地人的努力。
这里的人们勤劳、创新,工作、学习和生活蒸蒸日上,他们像聚集在一个大家庭中的成员一样,积极参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城市的年轻一
代更是拥有无限的激情和活力,他们致力于创新,带动城市“互联网+”的发展,推进城
市产业智能化升级。
此外,溧阳人民还积极参与爱心公益事业,推动绿色出行等环保活动,倡导城市文明和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溧阳文化软实力1.茶文化历史渊源江江苏省溧阳市地处苏(江苏)、浙(浙江)、皖(安徽)三省交界处,它是江南的一座古城,城南8公里处有一片清澈纯净的湖水,好像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而且恰好处在从浙西蜿蜒而来的天目山余脉脚下,因此得名“天目湖”。
天目湖有三绝:水甜、茶香、鱼头鲜,其中茶香指的就是香瓢九州的“南山寿眉”。
南山寿眉茶产于江苏省溧阳市横涧李家园茶场,这里山峦起伏,云雾缭绕,气候温和,土壤湿润,适合种茶,放眼望去,真是“春茶满山山入匀,半山翡翠半山银。
”由于该场地处溧阳南部山区,茶似老寿星的眉毛,故名“南山寿眉。
”溧阳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她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由于养蚕种茶的历史渊源,故素有“丝府茶乡”之美称。
茶圣陆羽将溧阳茶收录于茶经;著名诗人李白醉后狂饮溧阳茶;明清年间溧阳籍宰相、状元彭谦、史贻直、马世俊将溧阳茶敬献皇上为贡品。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溧阳人民将茶文化发扬光大,以茶怀古、以茶铭志。
南山寿眉茶产于溧阳横涧,这里山峦起伏、云雾缭绕、气候温和、土壤湿润,适合种茶,放眼望去,真是“春茶满山山入匀,半山翡翠半山银。
”由于该场地处溧阳南山竹海风景区,茶似老寿星的眉毛,故名“南山寿眉”。
成品茶条索微扁略弯,色泽翠绿披白毫,形似寿者之眉,香气清雅持久,滋味鲜爽醇和,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完好。
茶叶与旅游业溧阳被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正式确定为茶叶旅游基地。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一些产茶地兴起了“茶旅游”,溧阳市也随之推出了一些“茶旅游”线路。
溧阳多家茶场负责人表示,城里许多人不知道茶叶“从茶树到茶罐”的过程,而“茶旅游”则让消费者参与了茶叶加工、生产的过程。
溧阳市政府为推动“茶旅游”,将茶叶节与旅游节结合在一起。
目前,溧阳的天目湖、南山竹海等景点在苏、锡、常乃至南京、上海、浙江都大有名气。
200 6年,溧阳旅游总收入达到了35亿元。
据悉,为了能将茶叶、茶文化与旅游完美结合,天目湖畔将崛起一座崭新的国际茶文化城,占地达1500亩,总投资超过2亿元,它将把茶产业所特具的文化内涵与旅游嫁接。
据了解,作为江苏省重点产茶区,2005年,溧阳市被命名为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市),并荣获了全国首次颁发的“中国茶叶发展政府贡献奖”,溧阳是江苏唯一获此殊荣县(市)。
现状:投资15亿元建造大型茶文化城茶叶是溧阳传统优势产品,全市可开采茶叶面积7万多亩,产量2000吨左右,居江苏省第二。
但该市目前还没有一个设施完备、功能全面、辐射周边的大型茶叶批发交易市场,建设新的大型茶叶市场,已成为广大茶商多年的诉求。
依托溧阳茶叶产地和产业化优势,新建的大型茶文化城将有品茶卖茶、文化娱乐、购物休闲、餐饮住宿、旅游观光、收藏鉴赏、学术交流、赏古阅今项目,通过弘扬茶文化、服务茶产业、活跃茶贸易,全力打造“溧阳茶”品牌。
在建筑形式上,将融入中式建筑元素,体现优雅和谐的“慢生活”方式,给人返璞归真、与人为善的生活理念,形成符合不同文化、年龄层次消费需求的大众化经营业态。
此外,在充分挖掘和体现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和时尚文化的基础上,还将结合地区特点和溧阳的历史文化、风土民俗,重现昔日老溧阳码头街上恬淡闲适的文化生活。
2.美食文化现状与未来中国烹饪协会命名溧阳为全国首家“中国长寿美食名城”。
这是溧阳继2011年被授予“中国长寿之乡”后荣获的又一个国家级“长寿”品牌。
中国烹饪协会派出专家评估组,对溧阳市申报“中国长寿美食名城”进行了考察评估。
专家组听取了溧阳市申报“中国长寿美食名城”的情况汇报,对申报材料进行审定;专家评估组围绕主题与溧阳市参会领导和行业负责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座谈和交流,对溧阳市长寿美食的历史渊源、当前状况和发展构想作了充分的肯定,并考察了涵田度假村酒店、天目湖宾馆、王新华家乡菜馆、绿洲百菜园、食材市场、美食一条街、溧阳市旅游学校等。
专家组成员一致同意溧阳市通过“中国长寿美食名城”认定工作。
溧阳之所以能成为全国首家“中国长寿美食名城”,一是溧阳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溧阳位于长江三角洲西部,江苏省的南部,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距上海、苏州、杭州及南京等城市均百余公里。
溧阳市域面积1535.87平方公里,总人口78.145万,自古有“三山一水六分田”的称谓,森林覆盖率近30%,山青水秀,环境宜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负离子含量高出一般城市的15倍以上,对人体长寿有直接作用的“硒”这种微量元素分别在溧阳境内的天目湖地带,平原圩区存在,供全市饮用的天目湖水,109项水质指标全部符合可直接饮用的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PH值常年保持在7.8左右,呈弱碱性,全国罕见。
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溧阳长寿美食的形成提供了先天的优良条件。
二是溧阳有悠久的历史传承。
溧阳域内发现的4500万年前的上黄水母山中华曙猿,是包括人类在内的高级灵长类动物的共同祖先;代表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在溧阳天目湖(沙河)、竹箦、上黄等多处出土;神墩遗址考古发掘的带柄石锛和玉圭等文物代表着新石器时代人类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水平;几何印纹陶器、铜剑簇等,展现了商周文化的生产水平;溧阳又是先秦时期在江苏地域内设置的15个县份之一,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历史。
据文物考古证实,早在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溧阳境内的先民已开始烹饪熟食。
唐代李白在溧阳太白楼饮酒作诗《猛虎行》;宋《清异录》亦对隋、唐年间包括溧阳地区在内的江南民众经“糟收、酒浸、酱汁”技艺烹饪的菜肴作为贡品进献宫廷的记载。
据地方志书记述,北宋绍熙年间,溧阳城内已开设有兼卖菜肴、点心的酒楼多家,均以菜肴味佳而载入地方文献。
从民国初期开始,随着商贸交易与人员交往的频繁,在附近周边地区,各种特色美食相继被引入溧阳的同时,溧阳的特色美食也拓展市场,纷纷进驻南京、上海等地,赢得了众多食客的普遍赞誉。
三是溧阳有丰富优质的物产。
溧阳境内有低山、丘陵、平原圩区,属太湖水系,四季季节分明,光热水份充裕,物产丰饶,素有“鱼米之乡”、“丝府茶城”之誉。
据专家论证,溧阳盛产的美味食材含有丰富的“硒”元素,具有较高的营养成份,是养生、美容、强身的绿色、原生态食材、食品。
溧阳先后开展了“八珍”、“八鲜”和“溧阳经典名菜”评选活动,“冬笋板栗香瓜藤、乌饭白茶雁来蕈、中华寿桃爆炸瓜和砂锅鱼头大闸蟹、刀鱼白鱼白壳虾、田螺红菱芹菜芽”被评定为“八珍”、“八鲜”。
另外,溧阳市自古就是闻名的中草药之乡,据统计拥有中草药资源199科、878种,当地市民在日常饮食中就有将药材与食材混合烹制的习俗,由此也印证了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医食同源”的饮食与养生、保健融为一体的传统理念,体现了质朴自然的神韵。
近年来,为倡导绿色、生态、环保、安全的饮食,溧阳市引导组建了“绿州百菜园”等多家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企业,制定了白芹、番茄、空心菜、苦苣、紫背天葵、西芹、菠菜、黄瓜、小白菜等9个蔬菜品种的产品标准和技术标准,按照《出口蔬菜标准化技术规程》实施蔬菜种植绿色防控技术,建立蔬菜生产档案和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发挥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全市蔬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目前,仅绿州百菜园已有蔬菜无公害认证9个,申报绿色蔬菜认证产品6个,年产量达1300吨之多。
四是溧阳有特色鲜明的烹饪技法。
溧阳美食多采用了炖、焖、蒸、烩、烧等保持食材原汁原味、营养丰富的烹饪技法,经过数千年的漫长积淀与传承,逐步形成了“清淡而高品位,美味而不油腻”的长寿美食风尚。
目前已有天目湖砂锅鱼头、溧阳三黄鸡、溧阳扎肝、田园狮子头、南山雁来蕈、溧阳白芹、溧阳板栗等传统菜点,先后入选中国与江苏省菜谱,其中天目湖砂锅鱼头、溧阳扎肝、酱卤雁来蕈被认定为中国名菜,糊鲜蛳螺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同时,红烧状元肉、南山白茶乌米鸽、养生梅府肉、豚肉西施乳、湖畔香烤青鱼、农家粉果、板栗糕等一大批创新的溧阳菜点,也在全国或江苏省烹饪比赛中屡获大奖。
更为可喜的是随着溧阳美食佳肴的推出,造就了一大批技艺超群的溧阳名厨,为溧阳餐饮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
五是溧阳有丰富多样美食品种。
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物产资源、良好的生活习性,促成了溧阳当地居民健康长寿的独特现象。
据统计,溧阳百岁老人57人,占总人口的7.29/10万。
溧阳的绿色美食食材,不仅品种多样,而且品质优良,尤其是一些自然野生的原料,如:地衣、野笋、野茭白、雁来蕈、鸡滕茎、蕨菜等都非常特别,白芹、乌饭、白茶、香椿也很出名。
溧阳市会同中国烹饪协会、江苏烹饪协会,连续举办九届美食大赛,推出绿色生态长寿美食2000余道。
2011年-2012年,溧阳以春、夏、秋、冬四季设席,每季设计有3套不尽相同的菜单,每套菜单有24道菜肴,全年共计288道菜肴。
按季做菜、论季设席,做到季季不同、席席有别。
溧阳长寿美食有它的起源,并经过了历史的洗礼和考验,形成了鲜明的特征——选料崇尚绿色生态,追求时令;制作简约,趋向低盐、低油、少糖,讲火候,重原味,避免增鲜剂。
因此溧阳菜不但滋养了溧阳人,也受到了各地游客的喜欢。
这些独具特色的美食与药膳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溧阳长寿美食的瑰丽体系。
六是溧阳有长寿美食的坚强依托。
溧阳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559.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85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261元,在福布斯百强县(市)排名第40位,成为江苏绿色小康的样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溧阳长寿美食人才资源充裕。
1985年,根据社会发展形势,溧阳市旅游学校就开设了烹饪专业,1998年,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溧阳市旅游学校在将烹饪专业由二年制学制调整为三年制的同时,又增加了新的专业课程,进一步明确“为当地旅游业培养具有双证的初中级厨师、服务师”的目标定位。
开设烹饪专业的27年来,连续招生60多个班级、招收学生3000多人,毕业班级50多个,毕业学生2000多人,实现就业率达100%、对口就业率98%。
随着溧阳美食佳肴的推出,造就了一大批技艺超群的溧阳名厨,为溧阳餐饮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
溧阳餐饮界现有国家级评委4名,国家级高级技师2人,中国烹饪大师4名,江苏省烹饪大师10名。
溧阳市政府大力推进长寿美食发展。
传播“溧阳三黑”中的雁来蕈将随着《舌尖上的中国2》走入全国观众的视线,这种珍贵的食用菌种寄托着溧阳人对美味和故里的情感,而对于一般的溧阳人来说,三黑中的另外两种当地特色食品,似乎才是寄托着家与亲情的载体:乌米饭和扎肝。
前者的典故传说喻示着对亲情的珍视,后者则是回家后大快朵颐的那种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