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进阶练习(三)

合集下载

大学生如何做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大学生如何做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大学生如何做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当代大学生要具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和较高的道德素质,要不断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关于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早已经被胡锦涛总书记非常清晰并更加强调地表述为:“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文化自觉的概念最早是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首次提出的,目的是为了应对全球一体化的势必发展,而提出了解决人与人关系的方法。

费先生曾说:“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联合在一起的,是充分理解了自己的文化后产生的发自内心的信仰,如同一个人的自信心深入骨髓。

自鸦片战争后,外来文化借助武力强势进入中国,既带给中华民族深重的精神苦痛,也客观上给中国带来了新的生机。

在痛苦的民族屈辱和全新的文化学习机会相互缠绕和复杂矛盾的交织之间,中华民族获得了巨大的新的发展动力和文化“扩容”机遇。

中国文化也在近代以来的巨大的外力推动中,又一次来到了历史转型的路口。

特别是在经历了争取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的艰苦奋争取得胜利后,中国的当代文化更是获得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在今天迅速推进的全球化进程中,给我们带来的更大的激励和发展推动力。

据统计高校的图书馆借阅榜上的借阅最多的也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和侦探小说,或者现在,在各种电视剧热播时,也是这些剧本的借阅数量最多。

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是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议题。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愈发频繁,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成为了国家和个人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中保持独立性和个性的重要因素。

文化自信是指对本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自信心态。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许多国家面临着文化冲击和文化认同的问题。

然而,只有具备文化自信,才能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保持独特性。

文化自信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更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包容和尊重。

只有在尊重他国文化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文化魅力,实现文化交流的双向互动。

文化自觉则是指对本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文化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

只有了解自己的文化特点和价值观,才能更好地与他国进行对话和交流。

文化自觉不仅仅是对本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更是对文化传统的创新和发展。

只有在自觉地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革和发展。

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具备了文化自信,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基础,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延伸。

文化自信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文化特色和魅力,而文化自觉则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国文化。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的结合,将为我们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己的独特魅力提供更大的机遇。

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的实现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文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推动本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教育部门应加强对本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宣传,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媒体应加强对本国文化的宣传,推动文化多样性的传播。

同时,个人也应加强对本国文化的学习和理解,提高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意识。

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需要保持文化自信,坚持本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同时,我们也需要保持文化自觉,积极学习和借鉴他国文化的优点,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文化自卑、文化自负与文化自信

文化自卑、文化自负与文化自信

文化自卑、文化自负与文化自信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中国近现代以来,在对待民族文化的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两种矛盾的心态:文化自卑与文化自负。

这两种心态或倾向对于民族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来说都是极为有害的诚如《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一文中所说“在对待自身文化的态度上,伴随着民族兴衰、国运沉浮不时出现自卑自弃和自大自傲两种倾向,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地对文化发展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

深入研宄和揭示文化自卑、文化自负的社会历史根源正确理解和认识民族文化自身的优势和缺陷,确立文化自信心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文化自卑是一种在对待自身文化价值上的轻视、怀疑乃至否定的态度和心理有学者指出,“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初自卑于自己的民族文化是当时中国人普遍的文化心理’。

在中国自殖民时代开始,伴随着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等一系列军事、政治事件西方列强不仅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也击碎了国人自以为是、孤芳自赏和以世界中心自诩的梦呓,其唯我独尊的民族优越感一落千丈甚至丧失殆尽.人们开始认识到了我们在制度上的腐败和无能也感受到了科技和文化上的落后与不足其中的每一次民族危机都加重了人们对自身文化的失望甚至都伴随着对自身文化的否定并进而出现了严重的文化自卑心理“中国人在屡遭顿挫中产生了对自身文化认知上的自卑。

这种文化自卑心理在五四'运动中就集中表现为对中国文化的彻底否定,甚至产生了对民族文化的罪恶感和’赎罪’意识……文化自卑最为极端的表现是有的人甚至对中华民族在种族方面的品质也产生了怀疑……在中国这个历来以血缘为根本的宗法道德社会中,国人在潜意识中居然己经发展到对自身血统的鄙视足见文化自卑程度之深了我国近现代多次出现的“全盘西化论”、‘全方位西化论"所表现出的,就是一种在文化自卑心理基础上对传统文化的否定。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单元检测含解析部编版必修4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单元检测含解析部编版必修4

单元素养检测(三)(第三单元)(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024年是中华民族传统历法(农历)鼠年。

岁月的舞台,一年一启幕一落幕。

子鼠值岁,丑牛接班,寅虎继任,卯兔候补……此生肖,彼属相,十二年一登台,十二岁一循环。

这说明( )①生肖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②生肖文化具有非意识形态的性质③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④文化具有引领风尚的功能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解析】选D。

材料反映了人们以生肖纪年,赐予动物以特定的文化内涵,这说明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③正确;意识形态一般是指在肯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系统的思想观念,生肖文化不属于这一范畴,②正确,解除①;④与材料不符。

2.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大剧《江河水》改编自同名小说,以改革开放为背景、港口改革为主线,讲解并描述了一个老港口在新局长江河带领下不忘初心,大刀阔斧推动改革创新的故事,呈现了江苏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巨大成就。

这表明( )①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完全同步②文化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③肯定的文化是肯定经济、政治的反映④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D。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其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发展不肯定同步,①中的“完全同步”说法错误;文化有先进文化、落后文化、腐朽文化之分,只有先进的文化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②错误;③④反映了材料表达的主旨,符合题意。

3.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热潮,一浪接一浪。

近年来,一些企业在德国购买电视时段播出中国节目、达成中国出版业最大跨国并购案……多家民营文化企业把生意做到海外,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外传播了鲜活、真实的中华文化。

这表明( )①文化通过载体表现出来,中华文化的内涵得到丰富②加强中外文化沟通是助推中华文化发展的动力③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能增加中华文化软实力④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助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D。

人民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7课 我们的文化自信 测试题

人民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7课 我们的文化自信 测试题

第7课我们的文化自信一、单项选择题1.近几年来,央视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带动全国兴起了一股“汉字热”,汉字文化节目的举办()①有利于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②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爱国情感③不利于学习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④可激发学生学习汉字书写的兴趣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至今我国使用的许多民族乐器,如笛子、琵琶、胡琴、横吹、腰鼓等,都是从汉代开始由边疆各民族陆续传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很早就在祖国的艺术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

这表明()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B.中华文化独具特色C.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作出了贡献D.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3.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①影响着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②影响中国人的生活方式③是世界上唯一具有生命力的文化④影响世界文化的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右边漫画启示我们()A.漫画所折射的是已被人们抛弃的封建文化B.提高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正确对待外来文化C.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D.经典文化的形式已经过时5.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文化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仍能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A.中华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B.中华文化在世界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赞同C.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D.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6.联合国总部门前有个醒目标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2500年前孔子说的,意思是自己所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的身上。

其实质是: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这一富有哲理的名言被联合国认为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原则。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中华文化是世界最优秀的文化B.中华文化对世界发展有重要价值C.孔子的思想是建设美好世界的指导思想D.世界文明的宝库主要是由中华文明构成的7.当前国内许多青年对一些国外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津津乐道,并且热烈庆祝,面对一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如端午节、重阳节)却差不多淡忘了。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阶段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20210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阶段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20210

阶段提升(三)(一)学考达标练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我国的文人以诗歌的形式展现了自然美。

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自然景观也是一种文化B.诗歌的创作属于人们的文化活动C.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D.艺术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答案】A【解析】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因此,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C、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下列事件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某某国监察法》B.在世界遗产大会上,某某梵净山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C.国家统计局公布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D.国家主席致电法国总统马克龙,就马克龙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致以慰问【答案】B【解析】从文化现象与经济、政治现象的区别可以看出,B属于文化现象;A、D属于政治现象;C属于经济现象。

故选B。

3.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

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X,无非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总结。

这主要表明( )A.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B.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C.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D.文化是一种素养【答案】C【解析】“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X,无非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总结”,表明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C正确;材料未体现文化的载体,A与材料无关;材料未体现文化的地位,B与材料无关;材料未体现文化是人的一种素养,D与材料无关。

故选C。

4.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大剧《江河水》改编自同名小说,以改革开放为背景、港口改革为主线,讲述了一个老港口在新局长江河带领下不忘初心、大刀阔斧推进改革创新的故事,展现了某某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巨大成就。

这表明( )①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完全同步②文化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③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经济、政治的反映④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其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发展不一定同步,①中的“完全同步”说法错误;文化有先进文化、落后文化、腐朽文化之分,只有先进的文化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②说法错误;③④反映了材料表达的主旨,符合题意。

2022-2023学年高考语文材料作文分类训练专题——文化自信类(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高考语文材料作文分类训练专题——文化自信类(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高考语文材料作文分类训练专题—文化自信类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可爱的祖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从‘黄河落天走东海’到‘青海长云暗雪山’,从‘吹面没有寒杨柳风’到‘铁马秋风大散关’……‘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今天,就让我们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再次跟随中华文明的步伐,走遍祖国的山川湖海,再次感受中华诗词的韵律!”这是2020年1月28日开播的以“贯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七季场的开场白。

“读杜甫的诗,让人感到来自历史深处的一种温情、博爱与力量。

这次疫情,更让人深刻感受到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伟大的艺术一定是关于人性的,而关于人性的艺术是没有国界的。

拍的是杜甫,说的是人类共通的情感和。

”这是观众对今年4月6日BBC(英国广播公司)推出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发出的感慨。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诗经》《楚辞》到汉乐府,从唐诗、宋词到元曲,千百年来,中华诗词以其无限的魅力超越时空。

她动人的诗句,丰富的情感,人文的光辉,历经岁月洗礼而历久弥新。

学校要举办“今天,我们为什么读古诗”的研讨会,请材料内容,写一篇发言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没有要套作,没有得抄袭;没有得泄露个人信息;没有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插图连上热搜。

“性暗示”“星条旗”“眯眯眼”“唐氏儿”“穿丝袜”“着兔耳”“有纹身”“吐舌头”“斜视眼”“舔手臂”等细节均受到广泛的批判和质疑。

但也有个别网友持没有同意见:“只是个别细节,整体无伤大雅”“数学知识无误,审美争议而已”“体现中西并包,没有算文化的侵蚀”“画风虽丑,但没有至罪及声讨”……对以上现象和观点,你有怎样的认识和看法,请选择一个角度,就此写篇发言稿,在班会上发言。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没有要套作,没有得抄袭;没有得泄露个人信息;没有少于800字。

《我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进阶练习(三)

《我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进阶练习(三)

《我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进阶练习(三)《我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进阶练习一、选择题1、著名作家王蒙认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包含着对于长期积淀下来的优秀民族传统的熟悉与热爱,也包含着对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弘扬发展,将传统引导到现代。

从文化上看,这一观点主要强调了①树立本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必须立足于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③只有继承发展和创新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④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必须包容和借鉴异域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2、孔子学院在全球的遍地开花,中国文化年在各国的举办,这既让世界了解了中国文化,也让中国人增强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理解正确的是()①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②自觉是对文化发展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③自信来自于对世界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④自信来自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深刻把握A. ①③④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3、有学者指出,在对外文化交流中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这一观点对我们的启示是①必须尊重和认同传统文化②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③充分肯定自身文化的价值④主动担当文化发展的历史责任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二、非选择题4、材料一: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启了中华文化复兴的新征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创立毛泽东思想,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时期,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进阶练习
一、选择题
1、著名作家王蒙认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包含着对于长期积淀下来的优秀民族传统的熟悉与热爱,也包含着对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弘扬发展,将传统引导到现代。

从文化上看,这一观点主要强调了
①树立本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必须立足于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③只有继承发展和创新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④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必须包容和借鉴异域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孔子学院在全球的遍地开花,中国文化年在各国的举办,这既让世界了解了中国文化,也让中国人增强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②自觉是对文化发展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③自信来自于对世界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④自信来自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深刻把握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3、有学者指出,在对外文化交流中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这一观点对我们的启示是
①必须尊重和认同传统文化②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③充分肯定自身文化的价值④主动担当文化发展的历史责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
4、材料一: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启了中华文化复兴的新征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创立毛泽东思想,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时期,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1)我们要树立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表现在哪些方面?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依据。

材料二:五千年文明看运城,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了“文化运城”。

最近,为了建设文化强市,我市依靠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开展形式多样和卓有成效的群众文化活动。

一改传统的“送文化”一元主体线性结构(从县→乡镇→村或县→街道→社区)为“文化走亲”(以互访形式在乡镇、企业、村、部队、街道、医院、社区、学校等不同区域间开展群众性的文化交流活动)的多元主体互动结构。

开创了文化活力竞相迸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崭新局面。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化走亲”活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启示。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2015年,从韩国引进版权制作的《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蒙面歌王》等综艺节目持续火爆热播,受到许多年轻人的热捧,“韩国创意的娱乐节目就是比我们的好”。

一些资深人士对此表示担忧:“长此以往,我们的文化自信如何建立?”针对此类现象,8月份光明日报发表评论文章《文化自信的内在意蕴》指出:“总是妄自菲薄肯定不行,我们需要文化自信。

但是,文化自信的根本,既不主要在于主体一种纯粹心理上的良好准备,也不主要在于自身文化仅仅可供观赏的奇特与独异,而在于文化基本内容的扎实与优异。

而这种扎实与优异,既基于文化的开放学习、整合调适能力,也基于文化的自我变革、自我发展能力。


结合材料,分析我们应该如何提高文化自信。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D
二、非选择题
4、(1)①我们要树立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们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我们进行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不断增强。

(2)①要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②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③要创新文化交流形式,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5、“活字印刷术”、江陵端午祭、孔子、神医李时珍、中医等都是中国的,铁证如山,不会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确认而改变。

(3分)这种行为是对我国文化的不尊重,违背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是对真理的粗暴践踏,不利于各国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也不利于外交活动的顺利开展。

(3分)这种行为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破坏了中韩文化交流,会在国际文化发展中造成不良影响,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造成威胁。

(2分)
解析
1、该题考查对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包含着对于优秀民族传统的熟悉与热爱,说明必须尊重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②正确;包含着对于传统文
化的创造性弘扬发展,说明必须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发展,故③正确;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①说法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对异域文化的态度,④排除。

故选C。

2、此题考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考查考生识记问题的能力,可采用排除法。

文化自觉是对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是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③说法错误,排除有③的选项。

故选B。

3、此题考查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故④符合题意;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故③符合题意;我们要尊重和认同本民族文化,而不是传统文化,故排除①;材料体现的是对待本民族文化,而不是外来文化,故②不符合题意。

故选D。

4、(1)本题第一问题干知识范围是我们要树立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表现,比较简单,学生只要会背诵,马上就能答出答案。

题型属于体现类题型,要答出树立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具体表现。

第二问题干知识范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题型属于原因类题型,需要答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原因,答题范围比较大,我们可以从理论指导,文化资源,物质基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几个方面结合材料组织答案。

(2)本题题目知识范围是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本题题型属于方法措施类题型,即要我们回答如何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需要回答出建设文化强国的方法措施,我们可以从文化建设主体,继承优秀文化,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三个角度简单回答即可。

5、(1)此题考查如何提高文化自信,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调动迁移知识的能力。

试题类型是措施类,考生需要联系课本内容从三个角度分析,首先回答文化自信的含义、其次回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然后回答对外来文化的态度,最后回答要进行文化创新,在内容形式上创新。

(2)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试题类型是评析题,回答此类试题要针对观点进行评价分析,观点中正确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观点如不正确,违背了什么理论,要分析这样做的危害,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