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总教育教养目的--辛世荣

合集下载

生物教育教养目的

生物教育教养目的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9月29日
练习使用显微镜
10月6日
植物细胞
10月13日
动物细胞
10月20日
细胞的生活
10月27日
期中考试
11月3日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1月10日
动物体的层次结构
11月17日
植物体的层次结构
11月24日
单细胞生物、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12月1日
种子植物
12月8日
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5)、学生能将生物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1、重点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能力。
2、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
3、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12月15日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2月22日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爱护植物绿化祖国
12月29日
复习
1月5日
期末考试
武威第十一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生物学科
学年度教学目的
教育
教养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共三个单元: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共有十章,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了解一些自然现象,以及生物科学的发展前景。
4、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5、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七年级生物教学目标

七年级生物教学目标

七年级生物教学目标七年级生物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组成。

2.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原则。

3.了解植物的结构和功能,包括根、茎、叶的结构和功能。

4.了解动物的结构和功能,包括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脊索动物等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5.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6.了解基因的结构和遗传规律。

二、能力目标:1.能够观察和描述生物的特征和功能。

2.能够使用合适的分类方法对生物进行分类。

3.能够进行简单的植物实验,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

4.能够进行简单的动物实验,观察和描述动物的行为和生理过程。

5.能够进行常见生物标本的观察和描述,了解不同生物的特征和分类。

6.能够观察和描述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7.能够进行简单的遗传实验,了解基因的遗传规律。

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

2.培养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科学精神。

四、教学重点:1.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组成。

2.植物和动物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常见的植物和动物的分类。

3.细胞结构和功能。

4.基因的结构和遗传规律。

五、教学方法:1.以示例为主,通过具体实例引发学生思考。

2.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3.采用讨论和思考的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提出问题。

4.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性学习。

六、教学过程安排: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引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

2.知识讲解:通过示例、分析和比较,讲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组成,植物和动物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和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3.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和描述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和行为过程,观察和描述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基因的遗传实验。

4.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进行植物和动物的分类活动,分享和讨论各自的观察和发现。

5.总结归纳:通过学生主动提问和讨论,总结归纳生物的特征和分类,植物和动物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的遗传规律。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必备教案:第三单元 第一章 第二节 种子植物-最新教学文档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必备教案:第三单元 第一章 第二节  种子植物-最新教学文档

第二节种子植物一、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在较好地理解了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概念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区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命观念。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通过学习,知道种子的主要结构。

②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③能说出种子植物比其他三种植物占优势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①学会科学观察的基本步骤及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的能力。

②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意识。

③通过设计表格,列表比较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区别,培养学生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参与收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体验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

3、教学重难点(1)重点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2)难点观察玉米种子的子叶、果皮和种皮。

二、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查看《种子植物》预习任务和《种子植物》预习活动,初步了解学生本课课前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预习检测作答情况及学生学习问题反馈情况。

课前5分钟针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总结展示和解答。

(二)课堂设计1、①教师准备:观察种子的结构所需的各种材料用具(刀片,放大镜,滴管,碘液等),菜豆种子及玉米种子结构的课件。

②学生准备:自愿准备感兴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种子和果实(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等)。

2、教学法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归纳法。

3、课时安排:1课时。

4、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2.上节课我们学了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以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现在我们回忆一下上节课的内容。

谁来回答上面提到的三种植物在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上有那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学生们在上节课学过知识的基础下回答。

教师纠正,总结: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落地上的阴湿处。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生活在潮湿和比较潮湿的环境中。

所以这三种植物必须生活在有水的环境中。

从结构上来看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衣藻)也有多细胞的(水绵),藻类植物的结构很简单,没有分化根,茎,叶。

北京版 初一生物下 教案

北京版 初一生物下 教案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电子备课学科:生物年级:七年级班级:1~7教师:马芳宾黄生荣延庆县十一学校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计划_______第五章_______章节(或单元)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课题5-2-1血液课型实验日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能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②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能力目标能简单分析血液常规指标培养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血液成分及各部分功能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血液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1、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难点1、显微镜下分辨各种血细胞理解血液属于组织。

2、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与血液有关的问题。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问题与任务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情景导入环节二新课运用形象比喻和直观感觉,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主动进入学习状态通过实验观察,提高学生的识图和分析能力530出示图片讲述:同学们看这幅图,这是一个城市的交通枢纽,就像人们的身体中的一条条繁忙的运输线,它们将来自消化道的营养物质、来自肺部的氧气迅速运往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同时将细胞生活中产生的废物及时运走。

这些运输线就是遍布我们全身的大大小小的血管,血管里流动着血液。

(一)血液演示实验,并提问:⑴试管中的血液分为几层?⑵血液由__和__组成?人体的血液加入抗凝剂离心思考两组图片的相同之处。

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构建探究性学习方式和创新思维静置后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上层_色的半透明的液体是_,下层深红色液体是__,在两层的交界处,有一层白色物质,这是__和__?⑶各层的比例大致是多少?⑷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现象?⑸抗凝剂的作用是什么?如果不加会怎样?1、血液的组成出示血浆成分示意图提出问题:⑴血浆的成分有哪些?⑵血浆的作用什么?⑶结合课本内容,阅读课本,观察图片,用简洁的文字填写学案。

七年级生物总教育教养目的--辛世荣

七年级生物总教育教养目的--辛世荣
2016~2017 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三班生物科授课方案 教 员 辛世荣之公保含烟创作
总的教学目的




1.在教学中要注意持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 1.持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实际和转变教育观
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 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根底上力争使自己的
增进每个学生的充沛开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 课堂教学有所立异和提高.
介入和体验各种迷信探究活动.
4.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
3.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迷信研究办 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介
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 入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
组织学生介入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思.
趣.力争发明条件尽能够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
5.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
技艺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剖析活动.
生动的语言;增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 学.
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6.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
5.按学校要求积极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 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出现生物标本、模
物迷信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
2.持续探究契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
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迷信素养.
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
2.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
3.组织好学生停止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
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开展,必需引导学生主动 量,引导学生分工协作,乐于交流.
7.结合详细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分歧的教 出假定的根底上停止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学战略和办法,杀青课程目标

初中生物教案素养目标分析

初中生物教案素养目标分析

初中生物教案素养目标分析
一、素养目标分析
1.综合素养
初中生物课程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

这包括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沟通能力、合作意识和文化修养等方面的素养。

在生物教学中,通过设计问题解决性学习任务和实验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兴趣,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并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科学文明观念,使他们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

2.科学素养
初中生物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包括对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与应用,科学方法的掌握和运用,科学态度的塑造和发展等方面。

在生物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的科学问题、进行课外实践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文明素养,使他们具备科学素养。

3.社会素养
此外,初中生物教学还要培养学生的社会素养。

社会素养包括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能力、社会交往和沟通能力等方面。

在生物教学中,通过设计关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社会问题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社会素养。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初中生物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包括综合素养、科学素养和社会素养。

这些素养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成为具有科学素养、社会素养和综合素养的新时代青少年,更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成长。

(完整)初中七年级生物课程纲要

(完整)初中七年级生物课程纲要

(完整)初中七年级生物课程纲要初中七年级生物(下)课程纲要一,一般项目课程名称:七年级生物上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学材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七年级生物》,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12月第一次印刷授课时间:36课时授课教师:郑州励德双语学校李二丽授课对象:郑州励德双语学校七年级学生二、具体内容1、课程目标:(1)教育目的: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教育目标: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3)课程目标: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

(4)教学目标:1)第一章教学目标:①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②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③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④知道青春期的特点说出我国计划生育的目标和具体要求2)第二章教学目标:①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了解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来源和缺乏症状。

②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了解消化和吸收的概念;③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并关注食品安全3)第三章教学目标:①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②通过资料分析等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③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

4)第四章教学目标:①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

②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③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与静脉血5)第五章教学目标:①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②了解人粪尿无害化处理的几种方式6)第六章教学目标:①描述眼球的结构及各主要部分的功能,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第一学期七年级生物教学计划

第一学期七年级生物教学计划

第一学期七年级生物教学计划兴味可以使人集中留意,假设要让先生感兴味,教员就要饱含情感。

查字典生物网编辑了2021-2021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生物教学方案,欢迎阅读!一、教学知识要点和教学目的生物学是一门自然迷信,它是研讨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迷信,是探求生命的迷信。

本套教科书在教学内容的处置上,是以生态学为主线,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同时浸透了迷信、技术、社会关系的教育,留意贴近先生的生活;还注重对先生才干的培育,构建了系统的、墨守成规的才干体系,强调对先生的观察、操作、探求、思想和运用等才干的培育。

详细本册包括2个单元7章,23节内容。

第一单元«看法生物»包括了生物课程内容规范中的第2个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所要求的全部内容以落第1个主题迷信探求和第3个主题生物与环境的局部外容。

本单元的内容布置思索到先生是刚末尾学习生物学,要让先生初步树立什么是生物的概念,初步学会探求生命微妙的普通迷信方法;初步看法生物体的结构概略以及生物对环境的依赖关系,为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植物、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和生物圈中的人等章节的学习打好基础。

第二单元«丰厚多彩的生物世界»涵盖了生物课程内容规范中第4个主题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6个主题植物的运动和行为的全部内容以落第8个主题生物的多样性中的大局部外容。

本单元的内容布置充沛表达了人与生物圈的主题思想,贯串了人与自然谐和开展这一主线。

从详细内容看,每一节的内容就是一个小的知识单元。

节以下的标题〔四级标题〕就是详细的知识点。

在每一节和详细知识点的引言局部,都力图从先生熟习的生命现象或生活阅历、消费实际中遇到的实践效果入手,把先生带入效果情形中,以激起先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好本知识点的决计。

然后,经过不同的活动方式〔如观察与思索、剖析与讨论或实验等〕探求有关生命现象及其规律,从而得出结论。

由此可见,无论从微观上还是从微观上看,本册教科书的知识内容体系是系统的,层次是清楚的、鲜明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 ~2017 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三班生物科授课计划教师辛世荣总的教学目的
教育教养
1.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

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4.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5.按学校要求积极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6.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

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7.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1.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
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

2.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

3.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4.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

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6.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

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

7.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2017.2.27
同意实施
徐大彤
2017年2月27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