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基础知识总结
全国导游基础必学知识点

全国导游基础必学知识点
1. 旅游地理知识:了解各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景观等,以便能够向游客介绍和解释旅游目的地的特点。
2. 旅游资源知识:熟悉各地的旅游资源,包括名胜古迹、自然景区、文化遗址等,以便能够为游客提供相关的信息和讲解。
3. 历史文化知识:了解各地的历史文化背景,包括历史事件、文化传统、民俗风情等,以便向游客介绍各地的文化特色和历史故事。
4. 景点介绍技巧:掌握讲解景点的技巧,包括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讲解的顺序和逻辑、运用生动的比喻和故事等,以吸引游客的兴趣。
5. 服务礼仪知识:了解导游的服务礼仪,包括行为规范、仪容仪表、语言表达等,以便能够给游客留下良好的印象和提供专业的服务。
6. 旅游法律法规知识:了解旅游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旅游合同、旅游投诉处理等,以便能够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和游客的投诉。
7. 应急处理知识:熟悉各种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包括突发疾病、意外事故等,以便能够及时应对并提供帮助。
8. 外语能力:掌握至少一种国际通用语言,以便能够与国外游客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9. 导游知识更新:跟随时代发展和旅游业的变化,不断学习更新旅游知识,以便提供最新的旅游信息和讲解。
10. 团队合作能力:与团队成员、旅行社、景点工作人员等进行良好的合作,以便能够顺利完成旅游行程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第一章1.旅游是指人们为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惯常环境是指很近的,常去的地方。
2.旅游开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3.19世纪中期,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
4.内燃机的发明标志着“大众旅游”的新局面。
5.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游客——旅游活动的主体,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旅游动机,可自由支配收入和空闲时间。
游客分为旅游者和一日游游客两类。
旅游吸引物——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是对游客具有吸引力,吸引力的大小取决与其质量和所处的地理位置。
旅游服务及其设施——旅游活动的媒介,是连接旅游活动主体和客体的纽带。
6.自然旅游资源: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天象与气候景观类。
人文旅游资源:遗址遗迹类,建筑与设施类,旅游商品类,人文活动类。
7.旅游活动要素:食:是首要。
住:是旅游的保障。
是进行游览的必要条件。
行:是关键。
游:是核心。
最根本的是游览。
购:是游中乐趣。
娱:游中消闲。
是旅游派生物。
现代旅游具有享受型深化,娱乐性提高,教育性增强的特点。
8.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旅行社业,交通客运业,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
9.旅游业对目的地经济的积极作用:1)增加外汇,平衡国际收支。
2)拓宽货币回笼渠道,促进经济健康运行。
3)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
4)带动相关经济部门或行业的发展。
5)增加政府税收。
6)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别。
10.1923年8月,中国第一家具有旅行社业务性质的组织——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建立。
1927年6月,该旅行部改名为“中国旅行社”。
商业性旅行社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11.1949年10月,以接待海外华侨为主旨的厦门华侨服务社成立。
这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家旅行社。
1954年4月,中国国际旅行社在北京成立。
1957年4月,中国华侨旅行服务总社成立。
1964年,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成立。
导游工作知识点总结大全

导游工作知识点总结大全导游是旅游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他们不仅要对旅游目的地有深入的了解,还要能够给游客提供专业的导游服务。
导游的工作不仅是讲解景点历史和文化,还包括组织旅行团的行程安排、解决游客的问题、协助游客购物等方方面面。
因此,导游需要具备非常全面的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导游工作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导游们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一、历史和文化知识1. 熟悉所在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包括古代历史、近现代历史、传统文化、当地民俗等内容。
2. 了解世界各地的历史和文化,特别是常见旅游目的地的历史和文化。
3. 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影响和意义,能够生动地向游客讲解。
4. 掌握一定的艺术、音乐、戏剧、文学等相关知识,以便在讲解中丰富解说内容。
5. 学习相关地区的语言和方言,以便与当地人交流,也可以向游客传授一些基本的口语。
二、地理和环境知识1. 熟悉当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环境因素。
2. 了解当地的植被、动物资源、水系等自然生态内容。
3. 掌握本地区的交通、通讯、住宿、餐饮等旅游服务设施。
4. 了解当地的环保政策、旅游规划和景区管理相关知识。
三、导游业务知识1. 掌握导游服务的基本礼仪和规范,包括仪表仪态、语言表达、待客态度等方面。
2. 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旅游业的政策,以便在工作中遵守相关规定。
3. 熟悉旅游产品的销售技巧,包括如何向游客介绍并推荐旅游线路、景点门票、纪念品等。
4. 了解旅游保险、应急救援等相关知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处理。
四、导游讲解技巧1. 掌握一定的讲解技巧,包括简明扼要、生动形象、情感饱满、语言流畅等方面。
2. 学习丰富讲解的内容,包括历史典故、故事传说、地理自然、民俗风情等方面。
3. 能够利用声音、手势、面部表情等手段,加强讲解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4. 善于与游客互动,在讲解中引导游客思考、提问、参与。
五、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1. 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尊重团队成员,协作配合完成旅行团的工作任务。
导游专业知识总结

导游专业知识总结作为一名导游,专业知识的掌握是提供优质服务的关键。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的导游专业知识。
下面将对我所学到的内容进行总结。
一、历史文化知识导游作为一名文化传播者,需要熟悉各地的历史文化知识。
我通过学习相关的历史书籍、资料,了解了不同地方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等。
我学到的知识包括但不限于:各地历史文化沿革、重要历史事件、著名人物、建筑艺术、饮食习俗等。
这些知识为我在导游工作中能够生动有趣地介绍景点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底蕴提供了基础。
二、地理环境和气候知识导游还需要了解所在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
我通过研读地理学相关书籍,掌握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气候知识。
例如,了解地理地貌对当地人文发展的影响,以及各地的季节特点、气候变化等。
这样我就可以在旅游过程中向游客提供关于自然环境和气候的信息,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和享受旅程。
三、旅游资源介绍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各类旅游资源是导游必备的专业知识。
我深入研究了各地的自然景观、人文景点、风土人情等旅游资源。
学习过程中,我还在实地考察中亲自体验并记录这些旅游资源的特点。
掌握了丰富的旅游资源知识后,我能够在导游过程中全面介绍各类景点,并通过精彩的讲解使游客对景点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语言和沟通技巧作为导游,良好的语言和沟通技巧对于与游客的互动非常重要。
我注重提升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我通过训练来提高对游客的专业解答和亲和力,以便能够更好地与游客进行交流,解答他们的疑问,提供准确的信息和建议。
五、应急处理能力在导游工作中,应急处理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我通过学习急救知识、旅游安全知识等,在紧急情况下能够保持冷静,并及时、正确的处置突发事件。
我还参与了模拟演练,提高了自己的应急处理能力。
以上内容是我在导游专业知识方面的总结,通过学习和实践,我在这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但我也清楚自己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例如拓宽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多练习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沟通与管理能力等。
导游基础文化知识汇总

导游基础文化知识汇总导游基础文化知识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导游方向核心课程又是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证的考试科目之一。
那么,对于想考导游证的考生们,需要了解哪些知识呢?接下来,店铺就为大家汇总导游基础文化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导游基础文化知识汇总(一)1. 、掌握济宁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旅游资源,风物特产。
2. 、太白楼:因李白常在“酒楼日与同志荒宴”而得名。
3. 、李白、杜甫、贺知章——三公画像石。
刻石碑碣,两幅对联。
李白手书“壮观”碑。
4. 、济宁铁塔:始建于北宋,徐永安之妻常氏,为还夫愿所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 、铁铸塔身层,计塔座、刹顶在内共层,平面图呈八角形,自下而上逐层递减,行程明显的收分,给人刚毅,挺拔,秀丽的轮廓。
6. 、声远楼:始建于北宋终于鼎盛时期,楼上悬巨型铁钟一口。
声远楼匾额。
7. 、孔庙:始建于公元前年,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
三孔为世界文化遗产。
九进院落,左中右三路布局。
8. 、仰圣门:始建于明,“万仞宫墙”四字原为明代胡缵宗题写,后换为乾隆。
9. 、金声玉振坊:“金声”、“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贤之大成。
10. 、棂星门:孔庙第一道大门。
古人认为棂星是天上文星。
意为孔子为天上星宿下凡,尊孔如同尊天。
“棂星门”为清乾隆题写。
11. 、奎文阁:系收藏帝王所赠书籍、字画之处,始建于宋。
“奎文阁”为乾隆所题。
“奎”是星名,《孝经》中记“奎主文章”,在此把孔子比作天上的奎星。
12. 、十三碑亭:专为保存封建皇帝御制石碑而建,故称“御碑亭”。
存有唐宋金元明清民国七代块碑。
最早的是两块唐碑,最大的一块立于康熙年间。
13. 、师手植桧:孔子思想的象征。
宋代米芾赞曰:“矫龙怪,挺雄质,二千年,敌金石,纠治乱,如一者。
”14. 、杏坛:为纪念孔子讲学建造。
孔子杏坛设教最早见于《庄子·渔夫篇》:“孔子游乎缁帷之林,坐休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年学导游基础知识篇年学导游基础知识篇。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1.历史文化知识:包括中国的历史文化概况、著名历史遗迹、
文化名人、传统文化和历史事件等。
2.地理知识:包括全国各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自然景观、气候特点和地理分区等。
3.政治经济知识:包括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现状、宏观
经济政策、社会民生和公共服务等。
4.旅游知识:包括旅游服务的基本知识、旅游行程的规划和实施、旅游安全和旅游文明等。
5.语言文化知识:包括旅游中常见的语言表达、文化差异和交
流技巧等。
6.文物知识:包括历史文物和现代文化艺术品等的知识。
7.生态知识:包括全国各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污染防治等。
8.饮食文化知识:包括各地特色美食、饮食文化和礼仪等。
9.民俗风情知识:包括各地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和传统节日等。
10.旅游法律知识:包括旅游法规、旅游消费保护和旅游投诉等。
导游基础知识复习要点归纳

导游基础知识复习要点归纳一、导游的定义和职责:导游是指通过讲解、解说、引导等方式,为旅游者提供信息、服务和指导的专业人员。
导游的职责包括:组织旅游活动,解答旅游者的问题,保障旅游者的安全,提供旅游服务等。
二、导游的素质要求:1.专业知识:熟悉旅游地的相关信息和历史文化知识,了解旅游行业的规范和业务操作。
2.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流利、准确地讲解和解答旅游者的问题。
3.应变能力:能够迅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和问题,保证旅游者的安全和顺利进行旅游。
4.服务意识:以旅游者为中心,积极主动地为旅游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5.外貌仪态:形象气质良好,举止得体,符合导游职业的形象要求。
6.道德修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能够遵守旅游行业的规则和法律法规。
三、导游的相关知识点:1.旅游胜地的介绍:包括景点的历史背景、特色、地理位置、交通方式等。
2.历史文化常识:包括国内外的历史事件、名人故事、文化传统等。
3.导游工作的规范和操作要求:包括导游的形象、讲解技巧、引导方式、接待礼仪等。
4.旅游行业的基本知识:包括旅游行业的组织结构、发展现状、旅游产品的分类等。
5.旅游法律法规:包括旅游管理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6.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包括旅游中的突发事件处理、游客的安全提示、紧急救援等。
四、导游的工作技巧和方法:1.讲解技巧:包括讲解语言的选择、讲解内容的组织、讲解形式的灵活运用等。
2.引导方式:包括带领游客参观、引导游客观赏景点等。
3.接待礼仪:包括迎宾仪式、接待礼仪的基本礼节等。
4.问题解答:包括对旅游者的问题进行准确、全面的解答。
5.团队管理:包括团队人员的统一管理、任务分配等。
五、导游服务的相关注意事项:1.了解旅游者的需求和兴趣,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
2.注重沟通和团队合作,与旅游者和其他工作人员保持良好的关系。
3.密切关注旅游者的安全状况,及时采取措施保障旅游者的人身安全。
导游的知识点总结

导游的知识点总结导游作为旅游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知识点涵盖了各个方面,包括历史文化、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旅游资源等等。
下面就对导游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导游们在业务中更加游刃有余地为游客们进行解说和服务。
1. 历史文化知识在导游的讲解中,历史文化知识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导游需要了解所在地区的历史沿革、名人故事、重要事件等,以便能够向游客们进行生动、丰富的解说。
比如在中国,导游需要了解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进程,了解不同朝代的政治制度、文化成就等等;在欧洲,导游需要了解各国的历史演变、艺术文化、建筑风格等等。
2. 地理环境知识导游需要了解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景观、气候条件、地貌特点等。
这些知识可以使导游在向游客介绍景点时更加生动形象,也可以帮助游客们更好地理解所在地区的地理特点。
比如在导游西藏时,需要了解高原气候的特点、高原反应的预防、藏民的生活习俗等等;在导游北极地区时,需要了解极地气候、极光现象、极地动植物等等。
3. 风土人情知识导游需要了解所在地区的风土人情,包括当地人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宗教信仰、民俗风情等。
这些知识可以使导游向游客们介绍当地文化和民风时更加贴近实际,也可以帮助游客们更好地融入当地人的生活。
比如在导游印度时,需要了解印度教、印度的节庆习俗、传统服饰、印度美食等等。
4. 旅游资源知识导游需要了解所在地区的旅游资源,包括景点、名胜、特产、民俗艺术等。
这些知识可以使导游为游客们规划更加丰富的行程,也可以使导游向游客们介绍景点时更加详细、全面。
比如在导游意大利时,需要了解意大利的世界遗产、美食特产、当地的手工艺品等等。
5. 语言技能导游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技能,包括流利的外语能力和当地方言的基本沟通能力。
因为在导游的工作中,需要与不同国家的游客们进行交流,所以语言技能是非常必要的。
比如在导游法国时,需要熟练运用法语,同时也需要了解法国的一些地方方言。
6. 应急处理能力在导游的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比如游客丢失、旅游意外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游基础知识》
1、名词解释
矿泉:含有一定数量的特殊化学成分、有机物或气体、或具有较高水温,能影响人
体生理作用的泉水。
《营造法式》:就是北宋政府为了管理宫室、坛庙、官署、府邸等建筑工程,于
公元1103年颁行的,就是上述各种建筑的设计、结构、用料与施
工的“规范”;
喀斯特地貌: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塌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
雪顿节:就是西藏传统的节日,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因此又叫“酸奶节”,期间有隆重热烈的藏戏演出与规模盛大的晒佛仪式,所以有人也称之为“藏戏节”。
四书五经:四书五经就是四书与五经的合称,就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
四书指的
就是《论语》《孟子》《大学》与《中庸》;而五经指的就是《诗经》
《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三月三:就是黎族的主要节日,就是预祝“山兰”(山地旱谷)与打猎丰收的节日,也就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
塔葬:塔葬就是中国藏族的葬仪风俗之一,就是藏族中最为高贵、最高待遇与最高
规格的一种葬式,其又称灵塔葬。
当高僧/活佛圆寂后,把遗体内脏经口或肛门取出,再以香料处理,然后根据地位供奉于金、银、铜、木或泥制的灵塔内。
古尔邦节(宰牲节):就是穆斯林最大的节日,穆斯林每逢此日举行会礼,互相拜
会,并宰杀牛、羊、骆驼,互相馈赠以示纪念。
泼水节:(P54)
禅宗:禅宗,又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就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
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学说——就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与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
为世界就是物质的,物质世界就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与变化;
”五行学说“——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就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
这五种物质相克相生,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茶经》:就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由中国茶道的奠基人陆羽所著
《园冶》: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也就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
明末造园家计成著黄肠题凑:就是指西汉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枋堆成的框形结构
2、简答
1)简述苏州古典园林的特色?
1、灵活多变的园林空间处理,形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特有的经典布局。
2、叠山理水、植物配置,成为中国造园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3、精巧典雅的建筑群体表现了江南古代精湛的建筑艺术。
4、淳厚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量信息。
2)简述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
1、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1) 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
2) 山水景象要素的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
2、分隔空间,融于自然。
3、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4、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主要特点:因地制宜,掘池造山,布置房屋花草,并利用环境组织借景,构成富于自然情趣的园林。
3)简单比较中国传统建筑与国外传统建筑的特点?
中国:1、以宫殿与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突出皇权至上
思想与严密的等级观念;
2、热爱自然、尊重自然;
3、群体组合美、中轴对称;
4、木结构为主。
国外:1、欧洲、伊斯兰或古印度建筑以神庙、教堂与清
真寺等宗教建筑成就显耀。
2、强调建筑的个体风格;
3、渲染宗教主题;
4、石质材料为主。
4)简述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征?
1、中国古建筑体系既有统一的风格,又有丰富多彩的形式(使用木材作主材料,采用框架式结
构。
);
2、中国古建筑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为儒家思想所支配。
3、受汉民族文化的影响,建筑物坐北朝南,以南为尊。
4、重视建筑组群的平面布局。
5、灵活安排活动空间
6、受所处社会的阶段性、民族性的制约,中国古建筑具有封闭性与内向性的特点。
7、中国古建筑讲究艺术、讲究建筑环境的风水学说
5)简述景德镇四大名瓷及特点?
6)简述中国四大菜系的特点及各菜系代表菜?(p116)
7)论宗教旅游资源的的特点及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8)简述中国西南主要少数民族民俗风情特点?
9)请列出目前我国已经纳入世界遗产目录中的所有项目?
10)简述中国传统名茶的特点及其著名品种?
一、绿茶: 最古老的茶叶品种。
绿茶就是不发酵的茶叶,初制时采用高温杀青,以保
持鲜叶原有的嫩绿。
绿叶绿汤,色泽光润,汤澄碧绿,清香芬芳,味爽鲜
醇。
绿茶其中以西湖龙井茶、太湖碧螺春茶、黄山毛峰茶最为著名。
二、红茶: 红茶出现于清朝,用全发酵法制成。
制作关键就是渥红(发酵)以促进酶活
性,使多酚类充分氧化。
红叶红汤,香甜味醇,具有水果香气与醇厚的滋味,
还具有耐泡的特点。
红茶多以产地命名,以安徽祁红、云南滇红尤为出
众。
三、乌龙茶:乌龙茶也称青茶,属半发酵茶,介于红茶与绿茶之间。
始出现于清朝。
制
作采用独特的“做青”工序,使鲜叶不充分氧化。
特点就是叶色青绿,汤色
金黄,绿叶红镶边,香气芬芳浓醇,既具有红茶的醇厚,又具有绿茶的清
香。
名品有福建的武夷岩茶、铁观音、广东的凤凰单枞,台湾的乌龙等。
四、黄茶:加工过程中采用杀青、闷黄方法,使鲜叶进行非酶性氧化。
黄叶黄汤,香气
清悦醇与。
黄茶按芽叶嫩度分为黄芽茶、黄小茶与黄大茶。
著名品种
有君山银针等。
五、白茶:白茶白色茸毛多,色白如银,汤色浅淡、素雅,初泡无色,滋味鲜醇,毫香明显。
就是在加工制茶时仅经过萎凋,便将鲜叶直接干燥的茶,不揉捻、不发酵。
主要产于福建的政与、福鼎等地,名品有白毫银针、白牡丹等。
11)亚太地区客源国概况。
(p141)
12)对联基础知识:起源与发展、种类、特点。
(p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