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峰值加速度与烈度对照表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地震峰值加速度与烈度对照表

地震峰值加速度与烈度对照表

天震峰值加速度与烈度对付照表天震反应谱:正在给定的天震输进下,分歧固有周期的天层或者结构物将有分歧的振荡位移反应,那种反应的时程直线是由多种频次身分组成的振荡直线,喊谱与对付应于分歧固有周期的位移时程直线的最大值动做纵座标,与所对付应的固有的周期为横座标,由此画成直线,供抗震安排中采用正在安排周期下的相映振荡幅值.所谓天震反应谱,便是单自由度弹性系统对付于某个本量天震加速度的最大反应(不妨是加速度、速度战位移)战体系的自振个性(自振周期或者频次战阻僧比)之间的函数闭系.由于天震的效率,修筑物爆收位移、速度战加速度.人们把分歧周期下修筑物反应值的大小画成直线,那些直线称为反应谱.普遍去道,随周期的延少,位移反应谱为降下的直线;速度反应谱比较恒定;而加速度的反应谱则大概为下落的直线.普遍道去,安排的直交依据是加速度反应谱.加速度反应谱正在周期很短时有一个降下段(下层修筑的基础自振周期普遍不正在那一区段),当修筑物周期与场合的个性周期交近时,出现峰值,随后渐渐下落.出现峰值时的周期与场合的典型有闭:I类场合约为0.1~0.2s;Ⅱ类场合约为0.3~0.4s;Ⅲ类场合约为0.5~0.6s;Ⅳ类场合约为0.7~1.0s;修筑物受到天震效率的大小本去不是牢固的,它与决于修筑物的自振周期战场合的个性.普遍去道,随修筑物周期延少,天震效率减小.衡量天震效率热烈程度暂时时常使用大天疏通的最大加速度Amax动做标记,它便是修筑物抗震安排时的前提输人最大加速度,其单位为沉力加速度g(9.81m/s)或者Gal (gal=10mm/s),大概上,7度相称于最大加速度为l00Gal,8度相称于200Gal,9度相称于400Gal.正在天震时,结构果振荡里爆收惯性力,使修筑物爆收内力,振荡修筑物会爆收位移、速度战加速度.天震力大小与修筑物的品量与刚刚度有闭.正在共等的烈度战场合条件下,修筑物的沉量越大,受到天震力也越大,果此减小结构自沉不然而不妨节省资料,而且有好处抗震.共样,结构刚刚度越大、周期越短,天震效率也大,果此,正在谦脚位移限值的前提下,结构应有相宜的刚刚度.适合延少修筑物的周期,进而落矮天震效率,那会博得很大的经济效率.然而是,从天下范畴去道,天震预报仍处于探索阶段,尚已真足掌握天震孕育收震的顺序,天震预报主假如根据多年聚集的瞅测资料战震例而做出的体味性预报,果此,不可预防天戴有很大限制性.暂时的天震预报火仄易现状,大概可那样综合:人们对付天震孕育爆收的本理、顺序有所认识,然而还不真足认识;不妨对付某些典型的天震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报,然而还不克不迭预报所有的天震;干出的较大时间尺度中少久预报有一定的可疑度,然而短临预报的乐成率还相对付较矮,特天是临震预报.天振动峰值加速度:与天振动加速度反应谱最大值相映的火仄加速度.g:沉力加速度,天震时大天疏通的加速度.不妨动做决定烈度的依据.正在以烈度为前提做出抗震设防尺度时,往往对付相映的烈度给出相映的峰值加速度.。

地震峰值加速度与烈度对照表

地震峰值加速度与烈度对照表

地震峰值加速度与烈度对照表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地震峰值加速度与烈度对照表地Array震反应谱:在给定的地震输入下,不同固有周期的地层或结构物将有不同的振动位移反应,这种反应的时程曲线是由多种频率成分组成的振动曲线,叫谱取对应于不同固有周期的位移时程曲线的最大值作为纵座标,取所对应的固有的周期为横座标,由此绘成曲线,供抗震设计中选用在设计周期下的相应振动幅值。

所谓地震反应谱,就是单自由度弹性系统对于某个实际地震加速度的最大反应(可以是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和体系的自振特征(自振周期或频率和阻尼比)之间的函数关系。

由于地震的作用,建筑物产生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人们把不同周期下建筑物反应值的大小画成曲线,这些曲线称为反应谱。

一般来说,随周期的延长,位移反应谱为上升的曲线;速度反应谱比较恒定;而加速度的反应谱则大体为下降的曲线。

一般说来,设计的直接依据是加速度反应谱。

加速度反应谱在周期很短时有一个上升段(高层建筑的基本自振周期一般不在这一区段),当建筑物周期与场地的特征周期接近时,出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

出现峰值时的周期与场地的类型有关:I类场地约为0.1~0.2s;Ⅱ类场地约为0.3~0.4s;Ⅲ类场地约为0.5~0.6s;Ⅳ类场地约为0.7~1.0s;建筑物受到地震作用的大小并不是固定的,它取决于建筑物的自振周期和场地的特性。

一般来说,随建筑物周期延长,地震作用减小。

衡量地震作用强烈程度目前常用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Amax作为标志,它就是建筑物抗震设计时的基础输人最大加速度,其单位为重力加速度g(9.81m/s)或Gal(gal=10mm/s),大体上,7度相当于最大加速度为l00Gal,8度相当于200Gal,9度相当于400Gal。

在地震时,结构因振动面产生惯性力,使建筑物产生内力,振动建筑物会产生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地震力大小与建筑物的质量与刚度有关。

地震峰值加速度与烈度对照表

地震峰值加速度与烈度对照表

地震峰值加速度与烈度对照表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地震峰值加速度与烈度对照表地Array震反应谱:在给定的地震输入下,不同固有周期的地层或结构物将有不同的振动位移反应,这种反应的时程曲线是由多种频率成分组成的振动曲线,叫谱取对应于不同固有周期的位移时程曲线的最大值作为纵座标,取所对应的固有的周期为横座标,由此绘成曲线,供抗震设计中选用在设计周期下的相应振动幅值。

所谓地震反应谱,就是单自由度弹性系统对于某个实际地震加速度的最大反应(可以是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和体系的自振特征(自振周期或频率和阻尼比)之间的函数关系。

由于地震的作用,建筑物产生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人们把不同周期下建筑物反应值的大小画成曲线,这些曲线称为反应谱。

一般来说,随周期的延长,位移反应谱为上升的曲线;速度反应谱比较恒定;而加速度的反应谱则大体为下降的曲线。

一般说来,设计的直接依据是加速度反应谱。

加速度反应谱在周期很短时有一个上升段(高层建筑的基本自振周期一般不在这一区段),当建筑物周期与场地的特征周期接近时,出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

出现峰值时的周期与场地的类型有关:I类场地约为0.1~0.2s;Ⅱ类场地约为0.3~0.4s;Ⅲ类场地约为0.5~0.6s;Ⅳ类场地约为0.7~1.0s;建筑物受到地震作用的大小并不是固定的,它取决于建筑物的自振周期和场地的特性。

一般来说,随建筑物周期延长,地震作用减小。

衡量地震作用强烈程度目前常用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Amax作为标志,它就是建筑物抗震设计时的基础输人最大加速度,其单位为重力加速度g(9.81m/s)或Gal(gal=10mm/s),大体上,7度相当于最大加速度为l00Gal,8度相当于200Gal,9度相当于400Gal。

在地震时,结构因振动面产生惯性力,使建筑物产生内力,振动建筑物会产生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地震力大小与建筑物的质量与刚度有关。

地震峰值加速度与烈度对照表

地震峰值加速度与烈度对照表

地震峰值加速度与烈度对照表震反应谱:在给定的地震输入下,不同固有周期的地层或结构物将有不同的振动位移反应,这种反应的时程曲线是由多种频率成分组成的振动曲线,叫谱取对应于不同固有周期的位移时程曲线的最大值作为纵座标,取所对应的固有的周期为横座标,由此绘成曲线,供抗震设计中选用在设计周期下的相应振动幅值。

所谓地震反应谱,就是单自由度弹性系统对于某个实际地震加速度的最大反应(可以是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和体系的自振特征(自振周期或频率和阻尼比)之间的函数关系。

由于地震的作用,建筑物产生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人们把不同周期下建筑物反应值的大小画成曲线,这些曲线称为反应谱。

一般来说,随周期的延长,位移反应谱为上升的曲线;速度反应谱比较恒定;而加速度的反应谱则大体为下降的曲线。

一般说来,设计的直接依据是加速度反应谱。

加速度反应谱在周期很短时有一个上升段(高层建筑的基本自振周期一般不在这一区段),当建筑物周期与场地的特征周期接近时,出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

出现峰值时的周期与场地的类型有关:I类场地约为0.1~0.2s;Ⅱ类场地约为0.3~0.4s;Ⅲ类场地约为0.5~0.6s;Ⅳ类场地约为0.7~1.0s;建筑物受到地震作用的大小并不是固定的,它取决于建筑物的自振周期和场地的特性。

一般来说,随建筑物周期延长,地震作用减小。

衡量地震作用强烈程度目前常用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Amax作为标志,它就是建筑物抗震设计时的基础输人最大加速度,其单位为重力加速度g(9.81m/s)或Gal(gal=10mm/s),大体上,7度相当于最大加速度为l00Gal,8度相当于200Gal,9度相当于400Gal。

在地震时,结构因振动面产生惯性力,使建筑物产生内力,振动建筑物会产生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地震力大小与建筑物的质量与刚度有关。

在同等的烈度和场地条件下,建筑物的重量越大,受到地震力也越大,因此减小结构自重不仅可以节省材料,而且有利于抗震。

地震峰值加速度与烈度对照表

地震峰值加速度与烈度对照表

地震峰值加速度与烈度对照表————————————————————————————————作者:————————————————————————————————日期:地震峰值加速度与烈度对照表地震反应谱:在给定的地震输入下,不同固有周期的地层或结构物将有不同的振动位移反应,这种反应的时程曲线是由多种频率成分组成的振动曲线,叫谱取对应于不同固有周期的位移时程曲线的最大值作为纵座标,取所对应的固有的周期为横座标,由此绘成曲线,供抗震设计中选用在设计周期下的相应振动幅值。

所谓地震反应谱,就是单自由度弹性系统对于某个实际地震加速度的最大反应(可以是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和体系的自振特征(自振周期或频率和阻尼比)之间的函数关系。

由于地震的作用,建筑物产生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人们把不同周期下建筑物反应值的大小画成曲线,这些曲线称为反应谱。

一般来说,随周期的延长,位移反应谱为上升的曲线;速度反应谱比较恒定;而加速度的反应谱则大体为下降的曲线。

一般说来,设计的直接依据是加速度反应谱。

加速度反应谱在周期很短时有一个上升段(高层建筑的基本自振周期一般不在这一区段),当建筑物周期与场地的特征周期接近时,出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

出现峰值时的周期与场地的类型有关:I类场地约为<0.050.05 0.1 0.15 0.2 0.3 ≥0.4 <Ⅵ Ⅵ Ⅶ Ⅶ Ⅷ Ⅷ ≥Ⅸ0.1~0.2s;Ⅱ类场地约为0.3~0.4s;Ⅲ类场地约为0.5~0.6s;Ⅳ类场地约为0.7~1.0s;建筑物受到地震作用的大小并不是固定的,它取决于建筑物的自振周期和场地的特性。

一般来说,随建筑物周期延长,地震作用减小。

衡量地震作用强烈程度目前常用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Amax作为标志,它就是建筑物抗震设计时的基础输人最大加速度,其单位为重力加速度g(9.81m/s)或Gal(gal=10mm/s),大体上,7度相当于最大加速度为l00Gal,8度相当于200Gal,9度相当于400Gal。

地震峰值加速度与烈度对照表全集文档

地震峰值加速度与烈度对照表全集文档

地震峰值加速度与烈度对照全集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实用优质文档,欢迎下载)地震峰值加速度与烈度对照表地震反应谱:在给定的地震输入下,不同固有周期的地层或结构物将有不同的振动位移反应,这种反应的时程曲线是由多种频率成分组成的振动曲线,叫谱取对应于不同固有周期的位移时程曲线的最大值作为纵座标,取所对应的固有的周期为横座标,由此绘成曲线,供抗震设计中选用在设计周期下的相应振动幅值。

所谓地震反应谱,就是单自由度弹性系统对于某个实际地震加速度的最大反应(可以是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和体系的自振特征(自振周期或频率和阻尼比)之间的函数关系。

由于地震的作用,建筑物产生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人们把不同周期下建筑物反应值的大小画成曲线,这些曲线称为反应谱。

一般来说,随周期的延长,位移反应谱为上升的曲线;速度反应谱比较恒定;而加速度的反应谱则大体为下降的曲线。

一般说来,设计的直接依据是加速度反应谱。

加速度反应谱在周期很短时有一个上升段(高层建筑的基本自振周期一般不在这一区段),当建筑物周期与场地的特征周期接近时,出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

出现峰值时的周期与场地的类型有关:I类场地约为0.1~0.2s;Ⅱ类场地约为0.3~0.4s;Ⅲ类场地约为0.5~0.6s;Ⅳ类场地约为0.7~1.0s;建筑物受到地震作用的大小并不是固定的,它取决于建筑物的自振周期和场地的特性。

一般来说,随建筑物周期延长,地震作用减小。

衡量地震作用强烈程度目前常用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Amax作为标志,它就是建筑物抗震设计时的基础输人最大加速度,其单位为重力加速度g(9.81m/s)或Gal(gal=10mm/s),大体上,7度相当于最大加速度为l00Gal,8度相当于200Gal,9度相当于400Gal。

在地震时,结构因振动面产生惯性力,使建筑物产生内力,振动建筑物会产生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地震力大小与建筑物的质量与刚度有关。

在同等的烈度和场地条件下,建筑物的重量越大,受到地震力也越大,因此减小结构自重不仅可以节省材料,而且有利于抗震。

地震峰值加速度与烈度对照表

地震峰值加速度与烈度对照表

地震峰值加速度与烈度对照表
地震反应谱:在给定的地震输入下,不同固有周期的地层或
反应谱比较恒定;而加速度的反应谱则大体为下降的曲线。

一般说来,设计的直接依据是加速度反应谱。

加速度反应谱在周期很短时有一个上升段(高层建筑的基本自振周期一般不在这一区段),当建筑物周期与场地的特征周期接近时,出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

出现峰值时的周期与场地的类型有关:I类场地约为
0.1~0.2s;Ⅱ类场地约为0.3~0.4s;Ⅲ类场地约为0.5~0.6s;Ⅳ类场地约为0.7~1.0s;
建筑物受到地震作用的大小并不是固定的,它取决于建筑物的自振周期和场地的特性。

一般来说,随建筑物周期延长,地震作用减小。

),

效益。

但是,从世界范围来说,地震预报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完全掌握地震孕育发震的规律,地震预报主要是根据多年积累的观测资料和震例而作出的经验性预报,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大局限性。

目前的地震预报水平和现状,大体可这样概括:人们对
地震孕育发生的原理、规律有所认识,但还没有完全认识;能够对某些类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报,但还不能预报所有的地震;做出的较大时间尺度中长期预报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短临预报的成功率还相对较低,特别是临震预报。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与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最大值相应的水平加速度。

g:重力加速度,地震时地面运动的加速度。

可以作为确定烈度的依据。

在以烈度为基础作出抗震设防标准时,往往对相应的烈度给出相应的峰值加速度。

地震峰值加速度与烈度对照表.pdf

地震峰值加速度与烈度对照表.pdf

地震峰值加速度与烈度对照表地震反应谱:在给定的地震输入下,不同固有周期的地层或结构物将有不同的振动位移反应,这种反应的时程曲线是由多种频率成分组成的振动曲线,叫谱取对应于不同固有周期的位移时程曲线的最大值作为纵座标,取所对应的固有的周期为横座标,由此绘成曲线,供抗震设计中选用在设计周期下的相应振动幅值。

所谓地震反应谱,就是单自由度弹性系统对于某个实际地震加速度的最大反应(可以是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和体系的自振特征(自振周期或频率和阻尼比)之间的函数关系。

由于地震的作用,建筑物产生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人们把不同周期下建筑物反应值的大小画成曲线,这些曲线称为反应谱。

一般来说,随周期的延长,位移反应谱为上升的曲线;速度反应谱比较恒定;而加速度的反应谱则大体为下降的曲线。

一般说来,设计的直接依据是加速度反应谱。

加速度反应谱在周期很短时有一个上升段(高层建筑的基本自振周期一般不在这一区段),当建筑物周期与场地的特征周期接近时,出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

出现峰值时的周期与场地的类型有关:I类场地约为0.1~0.2s;Ⅱ类场地约为0.3~0.4s;Ⅲ类场地约为0.5~0.6s;Ⅳ类场地约为0.7~1.0s;建筑物受到地震作用的大小并不是固定的,它取决于建筑物的自振周期和场地的特性。

一般来说,随建筑物周期延长,地震作用减小。

衡量地震作用强烈程度目前常用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Amax作为标志,它就是建筑物抗震设计时的基础输人最大加速度,其单位为重力加速度g(9.81m/s)或Gal(gal=10mm/s),大体上,7度相当于最大加速度为l00Gal,8度相当于200Gal,9度相当于400Gal。

在地震时,结构因振动面产生惯性力,使建筑物产生内力,振动建筑物会产生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地震力大小与建筑物的质量与刚度有关。

在同等的烈度和场地条件下,建筑物的重量越大,受到地震力也越大,因此减小结构自重不仅可以节省材料,而且有利于抗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峰值加速度与烈度对照表
地震反应谱:在给定的地震输入下,不同固有周期的地层或结构物将有不同的振动位移反应,这种反应的时程曲线是由多种频率成分组成的振动曲线,叫谱取对应于不同固有周期的位移时程曲线的最大值作为纵座标,取所对应的固有的周期为横座标,由此绘成曲线,供抗震设计中选用在设计周期下的相应振动幅值。

所谓地震反应谱,就是单自由度弹性系统对于某个实际地震加速度的最大反应(可以是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和体系的自振特征(自振周期或频率和阻尼比)之间的函数关系。

由于地震的作用,建筑物产生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人们把不同周期下建筑物反应值的大小画成曲线,这些曲线称为反应谱。

一般来说,随周期的延长,位移反应谱为上升的曲线;速度反应谱比较恒定;而加速度的反应谱则大体为下降的曲线。

一般说来,设计的直接依据是加速度反应谱。

加速度反应谱在周期很短时有一个上升段(高层建筑的基本自振周期一般不在这一区段),当建筑物周期与场地的特征周期接近时,出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

出现峰值时的周期与场地的类型有关:I类场地约为
0.1~0.2s;Ⅱ类场地约为0.3~0.4s;Ⅲ类场地约为0.5~0.6s;Ⅳ类场地约为0.7~1.0s;
建筑物受到地震作用的大小并不是固定的,它取决于建筑物的自振周期和场地的特性。

一般来说,随建筑物周期延长,地震作用减小。

衡量地震作用强烈程度目前常用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Amax作为标志,它就是建筑物抗震设计时的基础输人最大加速度,其单位为重力加速度g(9.81m/s)或Gal(gal=10mm/s),大体上,7度相当于最大加速度为l00Gal,8度相当于200Gal,9度相当于400Gal。

在地震时,结构因振动面产生惯性力,使建筑物产生内力,振动建筑物会产生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地震力大小与建筑物的质量与刚度有关。

在同等的烈度和场地条件下,建筑物的重量越大,受到地震力也越大,因此减小结构自重不仅可以节省材料,而且有利于抗震。

同样,结构刚度越大、周期越短,地震作用也大,因此,在满足位移限值的前提下,结构应有适宜的刚度。

适当延长建筑物的周期,从而降低地震作用,这会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

但是,从世界范围来说,地震预报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完全掌握地震孕育发震的规律,地震预报主要是根据多年积累的观测资料和震例而作出的经验性预报,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大局限性。

目前的地震预报水平和现状,大体可这样概括:人们对
地震孕育发生的原理、规律有所认识,但还没有完全认识;能够对某些类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报,但还不能预报所有的地震;做出的较大时间尺度中长期预报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短临预报的成功率还相对较低,特别是临震预报。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与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最大值相应的水平加速度。

g:重力加速度,地震时地面运动的加速度。

可以作为确定烈度的依据。

在以烈度为基础作出抗震设防标准时,往往对相应的烈度给出相应的峰值加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