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山外国语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
小升初语文卷(附答案)

2018年麓山国际小升初招生语文真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知识积累和运用。
(共30分)1、看拼音,写汉字。
(5分)jí zào xiāo zhāng xì nì shū jÍ qiáo cuì( ) ( ) ( ) ( ) ( )2、“迅”共画,第三画是,部首是。
(3分)3、仿写词语和句子。
(8分(1)不三不四:(2)神采奕奕:(3)钱能买到佳肴,不能买到胃口;钱能买到书籍,不能买到知识;,;,。
4、在正确的句子后面画“√,错误的句子后面画“×”。
(6分)(1)“不以为然”的意思是: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2)“写作文最忌不出现错别字。
”该句子没有语病。
()(3)《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作者是明代小说家曹雪芹。
()5、默写和填空。
(8分)(1)黑发不知勤学早,。
(2)山重水复疑无路,。
(3),虫声新透绿窗纱。
(4)并称“韩柳”的是和,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5)古代诗词中常出现的“河”“江”分别指的是和。
(6)中国文学史上吝啬鬼的典型是。
二、阅读。
(共30分)赵人患鼠(13分)赵人患鼠,乞猫于山中。
中山人予之猫,猫善.捕鼠及鸡。
月余,鼠尽而鸡亦尽。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①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
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
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③,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
不病于④.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注释】①盍:何不。
②若:你。
③垣墉:泛称墙。
④病于:病,有害。
于,比。
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3分)(1)猫善.捕鼠及鸡()(2)弗食.鸡则已耳()(3)赵人患.鼠()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横线句。
(6分)(1)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3分)(2)若之何而去夫猫也!”(3分)8、“猫善捕鼠及鸡”的特点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2分)9、这则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烧炭工与绅士(17分)①诺比斯的父亲是当地有钱的绅士,因此诺比斯便趾高气扬,目中无人。
小升初语文卷(附答案)

年麓山国际小升初招生语文真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知识积累和运用。
(共30分)1、看拼音,写汉字。
(5分)jí zào xiāo zhāng xì nì shū jÍ qiáo cuì( ) ( ) ( ) ( ) ( )2、“迅”共画,第三画是,部首是。
(3分)3、仿写词语和句子。
(8分(1)不三不四:(2)神采奕奕:(3)钱能买到佳肴,不能买到胃口;钱能买到书籍,不能买到知识;,;,。
4、在正确的句子后面画“√,错误的句子后面画“×”。
(6分)(1)“不以为然”的意思是: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2)“写作文最忌不出现错别字。
”该句子没有语病。
()(3)《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作者是明代小说家曹雪芹。
()5、默写和填空。
(8分)(1)黑发不知勤学早,。
(2)山重水复疑无路,。
(3),虫声新透绿窗纱。
(4)并称“韩柳”的是和,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5)古代诗词中常出现的“河”“江”分别指的是和。
(6)中国文学史上吝啬鬼的典型是。
二、阅读。
(共30分)赵人患鼠(13分)赵人患鼠,乞猫于山中。
中山人予之猫,猫善.捕鼠及鸡。
月余,鼠尽而鸡亦尽。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①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
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
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③,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
不病于④.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注释】①盍:何不。
②若:你。
③垣墉:泛称墙。
④病于:病,有害。
于,比。
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3分)(1)猫善.捕鼠及鸡()(2)弗食.鸡则已耳()(3)赵人患.鼠()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横线句。
(6分)(1)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3分)(2)若之何而去夫猫也!”(3分)8、“猫善捕鼠及鸡”的特点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2分)9、这则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烧炭工与绅士(17分)①诺比斯的父亲是当地有钱的绅士,因此诺比斯便趾高气扬,目中无人。
小升初语文外国语学校招生真题卷含答案

一、基础知识。
(共32分)1.根据拼音写词语。
(6分)春雨(lián mián)__连绵__于夜间,在窗前(qīng kòu)__轻叩__,带着江南特有的散漫与宁静,闲适中带点(jìmò)__寂寞__。
那(xīshū)__稀疏__的滴答声,犹如天籁,湿了山的身,软了湖的眼,点点滴滴的雨(huàn xǐng)__唤醒__了整个江南的春天,于是寂寥的大地便(xuàn lì)__绚丽__明亮起来,开始了春的演绎。
2.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3分)A.对称.称.职相称.称.心如意B.更.新更.正更.加少不更.事C.和.平应和.和.诗一唱百和.D.珍藏.蕴藏.宝藏.藏头.露尾3.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
(3分)A.无穷.无尽贫穷.落后B.濒临绝.境绝.处逢生C.情不自禁.弱不禁.风D.弄虚作假.狐假.虎威4.下列依次填入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D)。
(3分)在人的一切活动中,记忆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人们没有记忆力,()不可能获得知识和经验。
记忆力()生来就有的,()自然而然发展起来的,()在正常的教学影响下培养起来的。
A.因为……所以……不仅……还……而且……B.假如……就……不管……还是……都……C.因为……所以……无论……总……都……D.如果……就……不是……也不是……而是5.下列句式变换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A.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
(改为双重否定句:张思德同志并非不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
)B.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
(改为“被”字句: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那本书被郝副营长点燃了。
)C.大家都说他是个好人。
(改为否定句:大家都说他不是个好人。
)D.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改为反问句:难道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能成问题吗?)6.对下面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3分)A.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麓山国际小学语文直升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沉默(mò)B. 沉重(zhòng)C. 沉浮(fú)D. 沉思(sī)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本书内容丰富,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B. 由于天气寒冷,所以同学们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
C.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级的骄傲。
D. 爸爸工作很忙,很少有时间陪我和妈妈。
3. 下列词语中,与“水落石出”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举世闻名B. 无与伦比C. 举一反三D. 一目了然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天上的星星像眼睛一样,闪烁着光芒。
B. 这本书真厚,像一块大石头。
C. 他的成绩像火箭一样,飞速上升。
D. 小明跑得快,像一阵风。
5. 下列词语中,与“一丝不苟”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精益求精B. 精心细致C. 专心致志D. 全神贯注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雨后的彩虹,像一座美丽的桥梁。
B. 河水欢快地流淌,仿佛在唱着歌。
C. 太阳像一个大火球,照亮了大地。
D. 树叶在风中翩翩起舞,好像在跳着舞蹈。
7. 下列词语中,与“画龙点睛”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一鸣惊人B. 一举两得C. 一蹴而就D. 一举成名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花儿开放,鸟儿歌唱。
B. 他勤奋好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
C. 夏天到了,阳光灿烂,海水碧蓝,沙滩热闹。
D. 秋天来了,果实累累,落叶纷飞,风景如画。
9. 下列词语中,与“功成名就”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名垂青史B. 名副其实C. 名闻遐迩D. 名扬四海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小明的学习成绩像火箭一样,飞速上升。
B. 这个湖的水深得可怕,仿佛能淹没了整个城市。
C. 她的歌声如天籁之音,让人陶醉。
D. 这个小镇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
2013麓山国际小升初语文试卷

署我 的 母 亲 是
了 纪 念我 的 母 亲
19 3 0
年
1
月 7 日逝 世 的 正 巧 那 天 也 是农历 腊 八
天
那 时我 已 有 了 自己 的 家 为
我 也 每 年 在这
煮腊 八 粥
们 也 还 是 爱吃 虽 然 我 凑 不 上 18 种 干 果 但 是 孩 子
家 都没 有 也 就 把 腊 的 丅 抗 战 后 南 北 迁 徙 有 时 还 在 国 外 尤 其 是 最近 的 10 年 我 们 几 乎 连 个
9
读句 子 回 答 括 号 中的问题 丅 ( 任选 三 个 问题 回 答 ) ( 6 分 ) ( 1 ) 现 在我 每 年还 煮这腊 八 粥 不 是 为 了 供 佛 而 是 为 了 纪 念 我 的母 亲
母亲
•A
丅 ( 由 供 佛 转 到 纪念
体现 了
种什 么 情 感 ? )
( 2 ) 抗战 后 南北 迁 徙 有 时 还 在 国 外 尤 其 是 最 近 的
一
10
年 我 们 几 乎连 个 家 都 没 有 也 就把
腊八 这 个 日子淡 忘 了 丅 ( 给 尤其
•A
几 乎 各找
个 近 义 词 作 者 写 对 腊 八 这 个 日子 承
忘
与下 文 有什 么关 系
?)
( 3 ) 今年 腊八 这 ( 4 ) 他们 彼 此 对 看 了
天 早晨
( 今年 是指哪
年? )
八
这 个 日子 淡 忘 了丅
边 在 洗 红 枣丄 刨花 禾 早 晨 我 偶 然 看 见 我 的 第三 代 几 个 孩 子 围 在 桌 旁 妈 妈 说 这 腊 八 粥 可 好 吃 啦 丅 您 从 前 是 每 年 都 煮的 丅 我 主 看 见 我 来 了 都 抬 起 头 来说
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外国语学校2019年通用版小升初语文试卷(答案解析)

①A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
B人称的变化:a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b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②陈述转转述句,要将冒号和双引号去除,主观人物的主语由第一人称变为第三人称。
没有雕饰,没有渲染,甚至没有必要的描摹,但我们全怔住了。那一刻,我们一遍遍在心底默念着“秦沫沫”这个非同寻常的名字,忘情于一种比甘露更为无私的滋润,感动于一种比乳汁更为伟大的喂哺……
3.用“_____”画出括号内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和用得恰当的词。
4.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带点词的意思。
绝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二、填空题
2.按要求填空
1.写出源于历史故事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两个形容“专心”的四字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___________,小说中心狠手辣的杀人凶手是________。
____________
3.她常常用嘴衔西山的木头和石头,用来填塞东海。(缩句)
____________
4.你的成绩有了很大提高,不能把它作为骄做自大的资本。(用关联词把两句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
5.能否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关健在于中国人民团结拼搏和锐意进取。(此为病句,请写出正确的句子)
三、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小升初江西省麓山国际外国语实验学校语文试卷真题+解析

小升初江西省麓山国际外国语实验学校语文试卷真题+解析时量:40分钟总分:50分一、基础运用。
(10分)1.按要求写句子(5分)(1)我们的民族是一个伟大、坚强的民族,(改反间句)(2)妈妈对我说:“我给你买了一本新书”。
(改转述句)(3)她常常用嘴桁西山的木头和石头,用来填塞东海。
(缩句)(4)你的成绩有了专门大提高,不能把它作为骄做自大的资本。
(用关联调把两句合并成一句话)(5)能否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关健在于中国人民团结拼搏和锐意进取。
(此为病句,请写出正确的句子)六轮学习法第二轮五年级春季教材第十四讲。
六轮学习法暑假第三轮18次课第十三讲十四讲。
2.按要求填空(5分)(1)写出源于历史故事的两个成语:,(2)写出两个形容“用心”的四字成语:,上面差不多上六轮学习法春季第二轮第十三讲/六轮学习法秋季第四轮第十讲(4)《汤姆素亚历险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小说中心狠手辣的杀人凶手是。
六轮学习法暑假第三轮18次课第二讲知识精讲和小试牛刀(4)依照提供的语境,用学过的诗句填空。
古代诗歌中有太多的表现友情的诗句,例如李白的《赠汪伦》中的“,不及汪伦送我情。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洛阳亲友如相问,。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进一杯酒,。
”还有高适的《别董大》一诗中的“,天下谁人不识君。
”等上面差不多上暑假第三轮18次课第十五讲原题原题原题二、阅读明白得。
(10分)最美的名字在一次作文课中,老师让同学们以“名字的故事“为题做口头作文。
结果一个最拙于表达的女生摘走了“最美的名字”的桂冠。
那个女生名叫秦沫沫,她为大伙儿讲述了自己名字的(要领由来):我本来叫秦玲玲,两岁那年发烧住进唐山市儿童医院,不幸遇上了大地震。
陪床的妈妈被坍下来的一块楼板夺去了性命。
我和两个阿姨被埋在了废墟下面。
一开始,我不停地哭闹,喊着要妈妈,但专门快就哭不动了――我渴呀!两个阿姨轮番抱着我,她们看我渴得快死了,就试着往我的嘴里滴了些尿液,可我说什么也不肯咽,全都吐了出来。
(完整word版)小升初语文卷(附答案)

2018年麓山国际小升初招生语文真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知识积累和运用。
(共30分)1、看拼音,写汉字。
(5分)jí zào xiāo zhāng xì nì shū jÍ qiáo cuì( ) ( ) ( ) ( ) ( )2、“迅”共画,第三画是,部首是。
(3分)3、仿写词语和句子。
(8分(1)不三不四:(2)神采奕奕:(3)钱能买到佳肴,不能买到胃口;钱能买到书籍,不能买到知识;,;,。
4、在正确的句子后面画“√,错误的句子后面画“×”。
(6分)(1)“不以为然”的意思是: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2)“写作文最忌不出现错别字。
”该句子没有语病。
()(3)《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作者是明代小说家曹雪芹。
()5、默写和填空。
(8分)(1)黑发不知勤学早,。
(2)山重水复疑无路,。
(3),虫声新透绿窗纱。
(4)并称“韩柳”的是和,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5)古代诗词中常出现的“河”“江”分别指的是和。
(6)中国文学史上吝啬鬼的典型是。
二、阅读。
(共30分)赵人患鼠(13分)赵人患鼠,乞猫于山中。
中山人予之猫,猫善.捕鼠及鸡。
月余,鼠尽而鸡亦尽。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①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
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
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③,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
不病于④.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注释】①盍:何不。
②若:你。
③垣墉:泛称墙。
④病于:病,有害。
于,比。
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3分)(1)猫善.捕鼠及鸡()(2)弗食.鸡则已耳()(3)赵人患.鼠()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横线句。
(6分)(1)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3分)(2)若之何而去夫猫也!”(3分)8、“猫善捕鼠及鸡”的特点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2分)9、这则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烧炭工与绅士(17分)①诺比斯的父亲是当地有钱的绅士,因此诺比斯便趾高气扬,目中无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小升初长郡系语文试卷时量:40分钟总分:50分一、基础运用。
(10分)1.修辞俱乐部。
判断下列句子质采用的修辞手法,写在后面括号里。
(1)索溪略的山具有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
有的直插云天,横拦绿水;有的旁逸斜出,崛起数巍“斜山”;有的相对相依;有的亭亭玉立……()(2)索溪一会儿绕看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堵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
()(3)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4)满世界都是雨,又顶的岩石像为我撑起的巨伞。
()2.下列诗句写的是哪个季节。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3)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3.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并试着写一个环保宣传标语。
(1)善待地球就是(2)环保宣传标语:二、阅读理解。
(10分)人蛇大战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对越南发动过一场侵略战争。
最近,随着美国和越南关系解冻,美国公布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绝密资料。
据其中一份资料披露,在越南战场上,美军曾遭遇蛇的报复,士兵死亡惨重。
1970年夏季的一天,美军第七军团某连上尉马丁带领100余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日夜兼程,于午夜时分进入了预定的潜伏地带。
随即,马丁派出几十个身强力壮的士兵到河谷去背石头,其他人则原地警戒待命,士兵们走到河边,一个士兵拆开一块石头后,无意中看到石块下有两条杯口粗的大蛇扭缠在一起。
出于好奇,他用刺刀把蛇挑了起来。
这下可糟了,受到惊吓的毒蛇一下子蹿了起来,还没等他作出反应,就张开长有毒牙的大嘴,狠狠地咬了他一口。
这名士兵的脸上立刻血流如注,等同伴扑上来营救时己经来不及了。
他们不敢开枪,纷纷拔出匕首,一刀一刀挥刺过去。
一条蛇被杀死,另一条负伤,钻进石缝中逃生。
几分钟之后,他们准备离开河滩的时候,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咝咝”声,众人正感到有些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蓦地从黑漆漆的石缝里一下子钻出上百条黑绿相间的大蛇。
士兵们急忙拔出腰间佩带的匕首向蛇群蛇乱砍过去,一时间人蛇战成一团,毒蛇疯狂地咬噬士兵。
数十名中毒的士兵倒在地上命丧黄泉,只有几个行动敏捷、受伤较轻的士兵侥率逃回营地。
可是复仇心切的蛇很快就跟踪而来。
原来蛇和蛇之间是靠一种特殊的气味彼此联络的。
四面八方的毒蛇凭着敏锐的唤觉,顺着伤兵逃走的路线追来,在美国兵的营地形成了一个包围圈。
没多久,蛇群的先锋部队进入营地。
负责警戒的哨兵因害忙附近有越军哨兵而不敢开枪,只能用刺刀来刺杀,雪亮亮的刀刃上不一会儿就沾满了血肉模的蛇肉,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几十条蛇的尸体。
但是蛇群的“大军团”蜂拥而至,遍地密密麻麻。
它们把营地围得水泄不通,把包围圈越缩越小,转瞬间便冲到了每个人的身边,它们昂起头,隔着士兵厚实的军服用长而尖的毒牙咬破衣服,进而咬进肉里。
马丁也被蛇咬伤了,虽然作了伤口处理,终因中毒太深而奄奄一息。
他命令上兵把手榴弹、地雷里的炸药取出来,撒在营地周围,浓烈的硫磺味使蛇群不敢靠近。
不料,一场从天而降的大雨把炸药冲得一干二净,马丁在咽气前,终于发出了“火速撤退”的最后命令,这个连最后生还者只有12人。
(1)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鲜.为人知(xiān)潜.伏(qián)披露.(1òu)匕.首(bǐ)B.鲜.为人知(xiǎn)潜.伏(qián)披露.(1ù)匕.首(bǐ)C.鲜.为人知(xiǎn)潜.伏(qiǎn)披露.(1ù)匕.首(bǐ)(3)词语积累①文中用哪些词语描写了被毒蛇咬伤的士兵?②文中用哪些词语描写了蛇“大军团”?(3)连线。
敏锐的硫磺味厚实的军服浓烈的嗅觉血肉模糊的大雨从天而降的蛇肉(4)把下列句子变为“被”字句。
①他用刺刀把蛇挑了起来。
②一场从天而降的大雨把炸药冲得一干二净。
(5)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这场人蛇大战?三、习作(30分)生活中,我们一天天在长大,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珍惜幸福……请你写一写成长过程中懂得的某一种生活道理,题日自拟。
400字左右。
2018小升初长郡系LSWGY语文试卷答案(2018.1.21)时量:40分钟总分:50分一、基础运用。
(10分)1.修辞俱乐部。
判断下列句子质采用的修辞手法,写在后面括号里。
(1)索溪略的山具有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
有的直插云天,横拦绿水;有的旁逸斜出,崛起数巍“斜山”;有的相对相依;有的亭亭玉立……(排比)(2)索溪一会儿绕看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堵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
(拟人)(3)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反问)(4)满世界都是雨,又顶的岩石像为我撑起的巨伞。
(比喻)2.下列诗句写的是哪个季节。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春天)(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秋天)(3)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夏天)(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冬天)3.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并试着写一个环保宣传标语。
(1)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2)环保宣传标语:保护碧水蓝天,共建美好家园。
二、阅读理解。
(10分)人蛇大战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对越南发动过一场侵略战争。
最近,随着美国和越南关系解冻,美国公布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绝密资料。
据其中一份资料披露,在越南战场上,美军曾遭遇蛇的报复,士兵死亡惨重。
1970年夏季的一天,美军第七军团某连上尉马丁带领100余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日夜兼程,于午夜时分进入了预定的潜伏地带。
随即,马丁派出几十个身强力壮的士兵到河谷去背石头,其他人则原地警戒待命,士兵们走到河边,一个士兵拆开一块石头后,无意中看到石块下有两条杯口粗的大蛇扭缠在一起。
出于好奇,他用刺刀把蛇挑了起来。
这下可糟了,受到惊吓的毒蛇一下子蹿了起来,还没等他作出反应,就张开长有毒牙的大嘴,狠狠地咬了他一口。
这名士兵的脸上立刻血流如注,等同伴扑上来营救时己经来不及了。
他们不敢开枪,纷纷拔出匕首,一刀一刀挥刺过去。
一条蛇被杀死,另一条负伤,钻进石缝中逃生。
几分钟之后,他们准备离开河滩的时候,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咝咝”声,众人正感到有些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蓦地从黑漆漆的石缝里一下子钻出上百条黑绿相间的大蛇。
士兵们急忙拔出腰间佩带的匕首向蛇群蛇乱砍过去,一时间人蛇战成一团,毒蛇疯狂地咬噬士兵。
数十名中毒的士兵倒在地上命丧黄泉,只有几个行动敏捷、受伤较轻的士兵侥率逃回营地。
可是复仇心切的蛇很快就跟踪而来。
原来蛇和蛇之间是靠一种特殊的气味彼此联络的。
四面八方的毒蛇凭着敏锐的唤觉,顺着伤兵逃走的路线追来,在美国兵的营地形成了一个包围圈。
没多久,蛇群的先锋部队进入营地。
负责警戒的哨兵因害忙附近有越军哨兵而不敢开枪,只能用刺刀来刺杀,雪亮亮的刀刃上不一会儿就沾满了血肉模的蛇肉,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几十条蛇的尸体。
但是蛇群的“大军团”蜂拥而至,遍地密密麻麻。
它们把营地围得水泄不通,把包围圈越缩越小,转瞬间便冲到了每个人的身边,它们昂起头,隔着士兵厚实的军服用长而尖的毒牙咬破衣服,进而咬进肉里。
马丁也被蛇咬伤了,虽然作了伤口处理,终因中毒太深而奄奄一息。
他命令上兵把手榴弹、地雷里的炸药取出来,撒在营地周围,浓烈的硫磺味使蛇群不敢靠近。
不料,一场从天而降的大雨把炸药冲得一干二净,马丁在咽气前,终于发出了“火速撤退”的最后命令,这个连最后生还者只有12人。
(1)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B)。
A.鲜.为人知(xiān)潜.伏(qián)披露.(1òu)匕.首(bǐ)B.鲜.为人知(xiǎn)潜.伏(qián)披露.(1ù)匕.首(bǐ)C.鲜.为人知(xiǎn)潜.伏(qiǎn)披露.(1ù)匕.首(bǐ)(3)词语积累①文中用哪些词语描写了被毒蛇咬伤的士兵?死亡惨重、奄奄一息、血流如注、命丧黄泉。
②文中用哪些词语描写了蛇“大军团”?蜂拥而至、密密麻麻。
(3)连线。
敏锐的硫磺味厚实的军服浓烈的嗅觉血肉模糊的大雨从天而降的蛇肉敏锐的嗅觉,厚实的军服,浓烈的硫磺味,血肉模糊的蛇肉,从天而降的大雨。
(4)把下列句子变为“被”字句。
①他用刺刀把蛇挑了起来。
蛇被他用刺刀挑起来了。
②一场从天而降的大雨把炸药冲得一干二净。
炸药被一场从天而降的大雨冲得一干二净。
(5)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这场人蛇大战?解析:一个士兵在拆开石头时,无意中看到石块下有两条杯口粗的大蛇扭缠在一起。
出于好奇,他用刺刀把蛇挑了起来,惊扰了蛇的生活。
士兵们杀死了它们的同伴,蛇进而疯狂报复。
三、习作(30分)生活中,我们一天天在长大,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珍惜幸福……请你写一写成长过程中懂得的某一种生活道理,题日自拟。
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