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国家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三大陷阱

合集下载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行测试题中资料分析题做题隐患-例题解析讲解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行测试题中资料分析题做题隐患-例题解析讲解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行测试题中资料分析题做题隐患-例题解析讲解国考和上考行测考试题中有哪些陷阱?下面上海华图就给大家介绍资料分析中常见的不可不知的陷阱-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中资料分析题的做题隐患。

资料分析本身并没有很难,尤其是系统的学习过资料分析的,得到高分也不在少数。

资料分析题目一般不会太难,然而在实际做题过程中题目本身会设置一些小陷阱,部分学生在做题过程中由于粗心或者是知识点掌握不牢等原因很容易失误掉落陷阱中,留下“会的却没有做对”的遗憾,所以为了避免类似遗憾的出现,我们对于资料分析中常见的一些陷阱做出归纳和分析,方便大家提前了解,以减少大家的失误。

1.时间陷阱这类题目往往给出与原文相近的时间、日期,并在选项中给出与原文的数据以混淆视听,扰乱考生视线。

【例题】2014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33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

问题:201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为多少亿元?A.10299B.13312C.11843D.12159【陷阱解析】时间陷阱。

材料给出的是2014年的数据,题目求的是2012年的量,考查求隔年的量。

考生往往由于大意可能会计算2013年的量,从而误选成成C,正确答案为A。

解法:,选择最接近的A选项。

【解答】时间陷阱是资料分析中最常见的陷阱之一。

考生遇到这种题目时应本着小心谨慎的态度,答案直接显示在题干中的情况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可抱着捡了现成便宜的心理,草草作答。

对于题干中出现的多个时间或者有百分点的情况,一定弄清楚题目所求的时间,不可掉以轻心。

2.单位陷阱在资料分析题目中,常会出现一些单位混用的情况,如千米与里,公顷与亩,万与亿,吨与千克,;材料中给出某个单位,但在题干或选项中使用的却是另一个单位,这即是单位陷阱。

【例题】2013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3055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7.3%,增速比1~11月份回落3.5个百分点,比2012年提高15.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增长17.5%,办公楼销售面积增长27.9%,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9.1%。

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陷阱和解决方法

 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陷阱和解决方法

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陷阱和解决方法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陷阱和解决方法公务员考试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机会。

然而,这个考试并不轻松,相当一部分人可能会在其中遇到一些陷阱。

这篇文章将介绍一些在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陷阱,并提供解决方法,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

陷阱一:题目难度较高公务员考试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难度较高的题目,这对于一些考生来说可能是个难以逾越的陷阱。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不断的练习。

多做一些模拟题目,了解考试的出题规律和题型特点,逐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同时,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这对于解答复杂题目非常重要。

陷阱二:时间紧迫公务员考试的时间限制往往较为严格,使得许多考生感到压力巨大。

在面对大量题目时,很容易陷入选择题徘徊不前或者解答题时间不足的陷阱。

针对这个问题,考生可以制定一个合理的时间管理策略。

可以将考试时间按照不同题型进行划分,合理安排时间分配,不要在一道题目上过多时间耗费。

同时,也要注重平时的模拟训练,通过时间紧张的模拟训练,增强自己的应试能力。

陷阱三:知识面广泛公务员考试的知识面相当广泛,很多考生常常在知识面广度上跌入陷阱。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要有一个系统的复习计划。

可以将知识点进行分类,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复习,可以将复习内容与平时的学习内容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复习与练习。

另外,还可以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如教材、网络等,结合模拟训练进行巩固。

陷阱四:心理压力过大公务员考试的竞争压力较大,很多考生在考试前会面临严重的心理压力。

这种心理压力可能导致焦虑、紧张,影响考试发挥。

应对这个问题,考生可以通过积极的心理调适来缓解压力。

可以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等,增加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同时,也要正确认识考试的意义,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陷阱五:答题技巧不熟练公务员考试中的答题技巧对于提高分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考生由于对答题技巧掌握不熟练而陷入陷阱。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答题技巧。

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如何巧妙避开那些陷阱

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如何巧妙避开那些陷阱

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如何巧妙避开那些陷阱小编为大家提供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如何巧妙避开那些陷阱,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好好学习,顺利应对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如何巧妙避开那些陷阱资料分析在行测试卷中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所以如果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地找到答案十分必要。

但是命题人并不会轻易的让大家选出正确答案,通常都会设置小障碍小陷阱,那么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容易设置陷阱的地方,从而使得大家避免犯错。

陷阱一:时间时间是大家极易犯错的点,比如材料给的时间是2015年,而题目所求的指标是2014年,其实就是求基期值。

例1:2015年1-10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4359元,同比增长10.6%。

10月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79亿元,同比11.0%。

问题:2014年10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多少亿元?A.244359B.28279C.220939D.25477【解析】答案:D 。

2015年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79亿元,所求为2014年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即基期值,用28279除以(1+11%)得到25477。

其他的情况是材料中的图表是全年的数据,但问题中只求部分时间点的数据,同学不注意时间会将全年数据都带入列式中。

所以时间的小陷阱大家只要多留意题目本身就不会出错。

陷阱二:细节一、不能准确地判断所求指标1.增长量与增长率。

如:高收入户人均纯收入与上年相比增长对快的年份是?所求为增长最快年份,那么就是增长率最大的年份。

口诀就是快慢描述的是速度也就是增长率,多少表述的是增长量。

2.百分数与百分点百分点是百分数相减作差得到,实际上也是百分数,但在资料分析中要读作百分点。

例: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0%。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常见陷阱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常见陷阱

识别资料那些坑主讲教师:颜笑授课时间:2017.11.08粉笔公考·官方微信识别资料那些坑(讲义)时间陷阱2015年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和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分别为2044亿元和2858亿元,增速分别达19.4%和16.3%,占文化及相关产业的比重分别为7.5%和10.5%,均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例1】(2016河南)2014年,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和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增加值占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约为:A.16%B.17%C.18%D.19%某市2015年全年粮食总产量4.16万吨,同比下降2.3%;甘蔗产量0.57万吨,下降23.6%;油料产量0.12万吨,增长32.4%;蔬菜产量15.79万吨,下降3.4%;水果产量7.84万吨,增长7.4%。

【例2】(2017国考)2014年该市蔬菜产量比水果产量约高多少万吨?A.9B.8C.7D.6【例3】(2014联考)2012年3—10月间,三类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均超过5%的月份有几个:A.5B.6C.7D.8【例4】(2016联考)2014年下半年全国租赁贸易进出口总额约为多少亿美元?A.55B.62C.67D.74【例5】(2017国考)“十二五”期间整车制造专利申请总数约是“十五”期间总数的多少倍?A.2B.4C.6D.8【例6】(2016国考)201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最高的季度是:A.第一季度 B.第二季度C.第三季度 D.第四季度【例7】(2014国考)2012年1-4月,该市平均每天观看电影的观众超过10万人次的月份有几个?A.1B.2C.3D.42013年末全国共有群众文化机构44260个。

比上年末增加384个,其中乡镇文化站34343个,增加242个。

年末群众文化机构从业人员164355人,比上年末增加8127人,群众文化机构实际使用房屋建筑面积3389.4万平方米。

比上年末增长6.9%,年末群众文化机构共有馆办文艺团体6022个,演出15.13万场,观众6569万人次。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资料分析答题常见错误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资料分析答题常见错误

资料分析答题常见错误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通过最新贵州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数理能力、常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贵州中公教育整理了贵州省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从以往考试来看,在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答题中有些共性的错误,今天就为大家总结一下,希望大家在答题时格外注意。

易错情况一:时间看错如材料给出的是上半年的数据,而题干问的是第一季度的数据,很多考生容易直接代入材料的数据,这样算出来的答案肯定就是错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上半年的数据减去第二季度的数据。

避免时间点看错的方法:读材料时就暗示自己记住材料写的时间,看题目的时候重点看题干时间。

易错情况二:数据算漏数据算漏通常表现在对题干的统计项目不仔细,比如题干问到了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四个国家的GDP综合,但是考生只看到了前面的3个国家,或者题干要求算出A比B多多少倍,而考生在计算出A÷B之后,忘了减1等等。

要避免这样的错误,在读题干的时候最好就把要求统计的项目在题干中列出来。

易错情况三:概念混淆概念混淆是指对常考概念的公式不熟悉,比如材料给出的是2014年的数据,题目求的是2013年的比重,这个时候就是在求基期的比重。

如题目求的是2014年平均价格的增速,那么就是在求平均数的增长率,这两个概念的公式是不一样的。

对于像概念记不清就很容易混淆的问题,建议考生把公式记熟,在记的时候可以配合题目进行推导,如果能够把每题涉及到的公式都推导出来,那么对应考点的列式就能够很快熟悉了。

易错情况四:小数点出错往往是在乘除法混合运算或估算的时候,忽略小数点以及0导致的,当选项出现了10倍或者100倍关系的时候,就容易出错。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在对数据进行估算时,四舍五入后面的都化作0,不要直接忽略。

2018年江西公务员行测备考之带你避开言语中的那些坑

2018年江西公务员行测备考之带你避开言语中的那些坑

2018年江西公务员行测备考之带你避开言语中的那些坑2018年江西公务员行测备考,要知道江西公务员考试一般会参加多省联考,二理解与表达模块在联考中通常是40道题,文字量大这一特征本身就会让我们各位小伙伴在短时间内选择出正确答案很困难,但出题人依然在给我们设置选项的时候,再设置一些坑来给我们增加难度,而这些坑其实也并不是不可避免的,出题人的坑设置起来也是很有规律的。

下面老师就给大家归纳总结一下这些特征,让大家在做题的时候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知己知彼,高效备考2018年江西公务员考试!一、并列关系中的某一点在主旨概括题中,有的文段的主题句是一个并列结构,或包括多方面,而在下列选项设置中,却只是提到了其中的某一方面,这样的选项是绝对不可以选的。

例:在美国,学术界、工商界、主管部门和多数消费者倾向于认为用豆浆代替牛奶是一种更健康的选择。

不过,绝大多数西方人很不喜欢豆味,所以美国的豆浆有进一步去除或掩盖豆味的操作,而中国人就会觉得这样一点儿豆浆味也没有。

对奶味的偏好和对豆味的排斥,是豆浆在西方不够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此外,豆浆在保存过程中比牛奶容易发生聚集下沉,这也给豆浆成为牛奶那样的方便食品带来了难度。

保存难度高,加上市场需求量不是那么大,导致美国豆浆的价格远远高于牛奶。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 对比中国人和西方人对豆浆口味的不同喜好B. 剖析豆浆在美国市场上价格偏高的原因C. 探究豆浆在西方市场不受欢迎的根本原因D. 指出豆浆打入美国市场所必需的技术手段解析:答案B。

这个文段是一个分总结构,最后一句话强调在美国豆浆高的原因是保存难度高和市场需求量小即美国人不喜欢豆味。

故正确答案为B,而在上课的时候很多同学会选择C选项,是因为同学们只看到了文段的前半部分。

但是我们通过综合分析全文段,就可以发现,C选项只是豆浆价格高的原因之一。

这就是并列关系中的某一点内容放在选项中的坑。

二、有对策文段中的问题我们经常会遇到问题类的文段,即整个文段阐述的是一个问题,并且在文段中也给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在这种情况下毫无疑问是要选择这个对策的,但是在设置选项的时候,出题人总会把那个问题也放到选项中来给同学们设置大坑。

(整理)公务员复习行测秘笈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辅导 三种单位表述陷阱

(整理)公务员复习行测秘笈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辅导 三种单位表述陷阱

本次公务员文集上传了所有公务员复习秘笈,包括行测和申论。

大家直接搜索"公务员复习行测秘笈:"或者"公务员复习申论秘笈:"即可搜索到所有资料秘笈,每一份都是极品资料,看完如果上不了公务员,你来找我!资料分析解题中常见的陷阱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在单位上做文章,在此,中公教育专家总结了三种在单位上做文章的情况,供考生参考。

一.材料单位与选项单位不一致陷阱设置:1、材料中的单位与选项中的单位不一致;2、选项中设置了忽视单位不统一直接计算项混淆视听。

示例:材料中给出的单位是千米,选项中的单位是米,选项中设置了以千米为单位计算所得的数据作为干扰项。

例题1:一家企业对2000-2004年生产的某种产品的正次品数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如下图:2000-2004年五年中,该企业生产的此种产品总共大约有多少正品?A.425.5件B.426件C.72700件D.425500件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D。

从图中可知,2000-2004年五年该企业生产的此种产品正品总数为78.7+77.6+91.2+88.5+89.5=425.5千件=425500件。

陷阱分析:该题是典型的单位混用的题目。

图中出现的数据单位是千件,但四个选项中的单位均是件,在计算之后应该把单位变成件,否则会出错。

如果不进行单位转换,会误选A项。

分享一点个人的经验给大家,我的笔试成绩一直都非常好,不管是行测还是申论,两次考试都是岗位第一。

公考中,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是因为时间不够用而只完成了少量的题。

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可以说是全方位的,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智商,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

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

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都要有很高的效率。

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1-2分钟,读的次数就多,记住自然快很多。

公务员国考试题防五大“陷阱”

公务员国考试题防五大“陷阱”

公务员国考试题防五大“陷阱”11月29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0年度录用公务员考试就将进行笔试了。

一百多万考生的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和申论两门。

较之以分析写作为主、不可能有所谓正确答案的申论,行测经过多年的考核润色,已有一定规章可循。

京城著名公务员招考专家王永恒和章晓铭介绍,行测的很大一部分题目看起来简单,但多是命题人设置的“陷阱”。

通过对多套历年考题常见错误的分析,两位国考专家总结规律和共性,给大家一一细说“行测”考试中常见的五大“陷阱”。

为进入冲刺阶段的考生提前“排雷”。

陷阱1概念偷换现象“骗人伎俩”诱考生犯错细节推断题通常要求考生准确理解文段乃至文章的某一细节信息或作出合理推断,考查的是考生在短时间内筛选信息、合理推断的能力。

命题者通常在设置选项时有其惯用的“骗人伎俩”,引诱一部分粗心的考生犯错,从而达到区分考生水平的目的,偷换概念就是常见的“伎俩”。

不少考生正是在这样的题目上“犯晕”,丢分显然很不值当。

●真题举例:周庄旅游收入已经连续多年超亿元大关。

在苏南,与周庄媲美的文化古镇虽不在少数,但旅游收入却只能望周庄而兴叹。

当地的一位老人说,上世纪70年代陈逸飞画了这里的双桥,此画在美国展出时获奖并被石油大亨哈默斥巨资收藏。

1979年邓小平访美时,哈默将此画赠给他,并说这是中国上海附近的一个小镇。

如今,游览江南古镇,周庄已成为首选。

对这段文字理解最准确的是( )(2009年试题)A.文化交流是国际交流的重要内容B.文化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C.旅游是城镇经济快速发展的突破口D.文化传播可以成为城镇发展的重要契机(先别看下面的答案,想想选什么)分析“文化传播”与“文化”概念偷换章晓铭分析,上面这段文字,第一部分叙述了周庄旅游发展情况,第二部分分析了出现前述现象的原因:陈逸飞的画向世界宣传了周庄。

综合两部分,可以得出结论:文化传播可以成为城镇发展的重要契机。

“在其他三个选项中,B选项的干扰最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国家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三大陷阱根据工作安排,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8年度公务员招考报名时间为10月30日至11月8日,公共科目笔试时间为12月10日,届时请广大考生关注。

为帮助更多考生积极备考2018湖南省公务员考试,湖南华图为你准备2018湖南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时间陷阱
这类题目往往给出与原文相近的时间、日期,并在选项中给出与原文的数据以混淆视听,扰乱考生视线。

【例题】2014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33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

问题:201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为多少亿元?
A.10299
B.13312
C.11843
D.12159
【陷阱解析】时间陷阱。

材料给出的是2014年的数据,题目求的是2012年的量,考查求隔年的量。

考生往往由于大意可能会计算2013年的量,从而误选成成C,正确答案为A。

解法:
,选择最接近的A选项。

【解答】时间陷阱是资料分析中最常见的陷阱之一。

考生遇
到这种题目时应本着小心谨慎的态度,答案直接显示在题干中的情况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可抱着捡了现成便宜的心理,草草作答。

对于题干中出现的多个时间或者有百分点的情况,一定弄清楚题目所求的时间,不可掉以轻心。

2.单位陷阱
在资料分析题目中,常会出现一些单位混用的情况,如千米与里,公顷与亩,万与亿,吨与千克,;材料中给出某个单位,但在题干或选项中使用的却是另一个单位,这即是单位陷阱。

【例题】2013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3055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7.3%,增速比1~11月份回落3.5个百分点,比2012年提高15.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增长17.5%,办公楼销售面积增长27.9%,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9.1%。

商品房销售额81428亿元,增长26.3%,增速比1~11 月份回落4.4个百分点,比2012年提高16.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26.6%,办公楼销售额增长35.1%,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18.3%。

问题:2011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约为多少亿平方米?
A.92000
B.109000
C.9.8
D.10.9
【陷阱解析】单位陷阱。

材料给出的单位是万平方米,问题的单位是亿平方米,正确答案为D,学生如果没有看准单位很容易误选B选项。

解法:有题干知,2012年增长率为17.3%-15.5%=1.8%,则所求为:
万平方米,即10.9亿平方米,只有D项符合。

【解答】在题目中出现单位时,尤其是有关平均量的考点时,需要换算单位时,考生要谨记对单位之间进行换算,避免出现计算正确了但是答案却选择错误这种局面。

3.相对数陷阱
【例题2016年江苏省考真题】某市统计局在针对噪音扰民的一次调查中,当问及受访市民对哪一类噪音反感时,选择社区广场舞活动噪音的占8.6%,比选择居民社区宠物狗叫声的低2.9个百分点。

当被问及是否支持广场舞活动时,12.8%的受访市民表示无所谓或者不知道,12.0%的受访者表示反对,其他为支持者。

在支持的市民中,当被问及支持的主要原因(多选)时,不同年龄段受访者的回答如下图所示。

问题:10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此次调査中的16.3%的中年受访者认为广场舞等活动可以通过规范管理克服
B.此次调查的受访者中,青年所占比例高于中年和老年
C.和中心城区的老年人相比,非中心城区的中年人对广场舞更着迷
D.在反对广场舞等活动的非中心城区受访者中,选择“音乐没有愉悦感,难以忍受”的比例高于其他区域
【陷阱解析】相对数陷阱。

这道题应该有一部分学生会误选A项,而且还会盲目认为一定是对的,这不是表格中直接给出的数据吗,很放心的选了A,其他不看了。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对于D项,大家应该不难理解,不赘述了。

我们来看一下A错哪里了?我们读一下表格的标题:“支持广场舞等活动的受访市民选择各主要原因的比例”,A选项是问的此次调查中的16.3%,所以相对数16.3%的相对应的整体不同,一个是总调查的人数,一个是调查中支持广场舞等活动的人数,所以A不对。

【解答】在题目中出现比重等相对数时,一定要区分好相对数的分子与分母,是哪个量相对于哪个量而言,不要粗心大意正确选项,错选其他选项。

华图教育提醒大家,资料分析中的陷阱,有些比较明显,有些则隐藏得相对深入,但不管什么陷阱,只要考生在平时做个有心人对于常见的陷阱和易错点做到了然于胸,在做题中能够认真阅读资
料,细心谨慎,必能避开常见陷阱,提高正确率,取得理想成绩。

相对数是指有关联的两个数的比值,在资料分析中常以百分数的形式进行考察,比如比重,增长率等。

最后,湖南华图教育祝各位考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进行报考,在今年的国考中取得骄人的成绩,公考顺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