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美术《在快乐的节日里》教案(完整资料).doc
第4课 在快乐的节日里 (教案)2022-2023学年美术四年级上册

第4课在快乐的节日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中秋节和万圣节的由来和起源;•掌握绘制中秋元素和万圣节元素的基本技法;•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自己的节日图案。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绘画技能,丰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并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注重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和节日文化的热爱和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提高民族认同感;•通过美术表现,传达积极向上的情感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中秋节(1)历史渊源中秋节又称月夕、仲秋节、八月节、追月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周朝时期,始于商代,成为一个家庭与亲人团聚、崇拜月神的重要节日,最初的月饼形状是圆的,象征着“团圆”。
后来,中秋节逐渐演变成一个民间庆祝的日子,人们在这一天赏月、吃月饼、燃香、猜谜等。
(2)绘制中秋元素•月亮:画出圆形月亮的轮廓,用淡黄色调涂满整个月亮,最后用白色画出月球上的阴影和云雾。
•月饼:先画出一个圆形,然后用各种颜色填充不同图案或写上祝福语。
•花灯:选好花灯的基础形状,然后用颜色或贴纸制作成各种可爱的形状。
•猜谜:以圆形为基础,绘制各种谜语或谜底。
2. 万圣节(1)历史渊源万圣节英文名Halloween,有“万圣夜”之意。
它起源于西方的传统节日,并于19世纪初被引进到美国。
万圣节南起墨西哥,北至加拿大,全球范围内的庆祝方式各异,但最为流行的是盛装穿梭、面具游行、幽灵吓唬以及糖果大派送。
(2)绘制万圣节元素•南瓜灯:这是个半圆形的形状,底部平场,眼睛和嘴巴部分用黑色填充,其他部分用黄色。
制作完成后,放入小蜡烛,则整个南瓜灯就能发出熠熠光芒。
•骷髅头:先画出大概的形状,用灰色填充。
骷髅头的眼窝、口鼻等地方可以用黑色深挖一下,然后用白色填充出光亮的效果。
•幽灵:选一块白色的纸张,在上面画出不规则的形状,用白色涂满整个白纸,用黑色填充眼睛,就可以发出可怕的效果了。
人美版美术四上第4课《在快乐的节日里》教学设计

3、用木笔或牙签在黑底色上刮刻。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能说出各个节日以及节日的习俗,通过欣赏临摹动作感受节日的快乐,通过欣赏学习刮蜡画的方法掌握刮蜡画的制作并创作作品。
课后作业
采用线描的方法创作一幅快乐的节日。
板书设计
在快乐的节日里
儿童节、泼水节、春节、国庆节等等。
刮蜡画的方法:
1、用油画棒在卡纸上画出鲜艳的颜色底。
2、在颜色底上覆盖一层黑色。
3、用木笔或牙签在黑底色上刮刻。
教学反思
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
《在快乐的节日里》教学设计
课题
在快乐的节日里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外重大节日的民俗文化.让学生感受节日的快乐。
2、将搏创作内容与学生节日生活经验有机结合.努力体会节日的文化内涵。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节日特有的气氛.抒发欢快.愉悦的心情.制作表现节日题材的刮刻画。
教学重点
了解节日民俗文化,体验节日的热闹,欢快.结合自己的生 活经验,自主选择创作方法,表现节日热闹欢快的气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将自己对节日的印象.感受加以升华利 用,开拓创造性思维.尝试不同的表现方法,捕捉节日特有的气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刮画纸、课件、课本等。
学生准备:刮画纸、课本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视频:扭秧歌引入。观看视频,说一说图片中表现的是什么节日的场景?
二、新课探究
(一)、引导启发
出示问题:说一说:你知道哪些节日和习俗?
特点:需要制作刮蜡画底色和顶层颜色,然后才能进行创作。
不同:创作只能使用竹签或牙签在纸上创作,画错了不能更改。
欣赏欢乐的人们。小提示:在我们涂色时颜色要先浅后深;刮蜡画创作时要注意刮、刻的力度轻重要适中。
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4课:在快乐的节日里》word教案

在快乐的节日里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各地的节日风情,并简单描述。
2.用刮刻版画的方法完成一幅表现节日题材的画。
3.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不同绘画表现形式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会用用刮刻版画的方法完成一幅表现节日题材的画。
教学难点:在刮画过程中怎样使下一层的颜色清晰地显现出来。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世界各地的节日风情资料、油画棒、刮刀。
教师:准备课件、范画、油画棒、刮刀、制若干长。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欣赏一段反映过节的音乐。
让学生判断这是什么时候的音乐?2.你都知道哪些节日,各自都有什么特点?(学生互相交流世界各地的节日风情)3.欣赏课件中的世界各地的节日照片。
(简单讲述人物的衣着打扮、背景色彩及构图。
)4.揭示课题二、技法探究1.欣赏油画棒刮画作品介绍新的绘画技法——油画棒刮画2.尝试练习:在10厘米左右的纸张范围内进行操作。
(教师可以演示画人物或乐器,学生跟着做)①在白纸上涂上自己喜欢的任何一种颜色②用刮刀刮去刚涂上的颜色③用黑色油画棒涂盖住原来的颜色④用刮刀在上面进行刮画3.学生作品交流:(介绍创作心得)①你觉得自己完成得怎样?是否满意?②如果不满意,请说一说为什么?③你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4.小结:选用恰当的颜色来表现节日气氛,涂色时确保下一层的颜色能清晰的显现出来。
5.欣赏部分例画6.尝试创作:完成一幅完整的奇妙的表现节日题材的刮刻版画。
三、评价1.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评价。
2.欣赏同学作品,说说你喜欢哪种色彩效果的作品,交流自己对画面表现的感受。
小学美术人美四年级上册在快乐的节日里在快乐的节日里教案

《在快乐的节日里》教案一、课的类型:造型·表现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外重大节日的民俗文化,让学生感受节日的快乐,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部分进行构思表现。
过程与方法:了解刮蜡画纸的制作方法,运用刮蜡手法创作出生动有趣的节日场面。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生活的美,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选择色彩和有特点的场面表现节日的气氛。
教学难点:能比较丰富地运用刮刻版画的艺术语言。
四、教具:刮画作品学具:刮画纸五、教学过程:(一)、导入: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段音乐,听一听,通过音乐你能感受到什么节日气氛?没错,是新春佳节。
每年春晚播放的曲子,那同学们能通过声音辨别节日的对吗?在春节的时候,亲朋好友围坐在一团,共同欢庆新春佳节,穿新衣,放鞭炮,挂灯笼,贴对联,逛庙会都成为春节的亮点。
今天我们学习新的一课《在快乐的节日里》。
板书(二)、新课:1.(1)同学们你们能看出来这三幅图片表现的是什么节日吗?是通过什么看出来的?没错,我们通过人物所做的活动,背景,服饰我们能看出这是春节。
(2)这又是什么节日呢?人们在做什么? 没错,这是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最能彰显端午节的气氛。
(3)我们继续来看,这又是什么节日呢?他们在吃元宵闹花灯猜灯谜,没错这是元宵佳节。
(4)西方的圣诞节也别有趣味,圣诞树圣诞老人,圣诞袜圣诞帽等等成了圣诞节欢快气氛不可缺少的元素。
2.那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节日呢?(1)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穿着节日的盛装,敲起锣,跳起舞,祝福的水花四处飞溅,场面十分壮观。
(2)彝族火把节:人们会举着火把,走在乡野田间,还会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
(3)国际儿童节:每年的6月1日。
3.看一看说一说提问: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从画面中哪些地方能看出喜庆的节日气氛和人们愉快的心情?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我们在创作中需要画出表现快乐的因素,首先要注意环境氛围,其次是人物的肢体活动,表情,服饰,和画面的一个喜庆欢乐的色彩。
小学美术说课稿:《在快乐的节日里》说课稿(附教案).docx

《在快乐的节日里》说课稿(附教案)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在快乐的节日》。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教学方法与策略、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儿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这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教材第七册第四课,木节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
本课教学以“快乐的人”为主题,通过观察,分析人体的多种优美姿势,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受它的艺术特色。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用多种材料表现出特点突出的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
在本课教学中主要运用的材料是各种线或铁丝,这主要靠平日的收集, 在木环节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培养学牛养成对牛活中多种废旧材料再利用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中,造型表现的阶段目标,结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以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I、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可以应用于线造型的各种各样的媒材,发现线材的美感并进行艺术创造。
应会:了解线材的基本制作方法。
a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研究身边各种各样的线材,通过对身边线材的搜集、整理和组织,进行不同人物动态的造型。
教学难点是:人物动态夸张、生动及线材连接点的处理。
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的教学思想,并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情境教学法。
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枳极性和主动参与的意识,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
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牛的想象力、提高学牛的创造力。
五、说教学过程设计下面我来说教学过程:为了使学生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屮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I、激情引趣2、小组探究7、研究教材4、技法指导队创作实践•、展评巾、课后拓展第一环节:激情引趣让学生听一段节奏轻松欢快的咅乐,伴着咅乐欣赏不同风格的歌舞表演。
在快乐的节日里(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上册

在快乐的节日里(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节日的起源、意义和庆祝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通过观察、思考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二、教学内容1. 节日的起源和意义2. 节日的庆祝方式3. 节日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创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节日的起源、意义和庆祝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节日的起源、意义和庆祝方式。
2. 欣赏法:欣赏节日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感受美术的魅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节日的认识和感受。
4. 实践法:指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节日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节日,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讲解节日的起源和意义讲解节日的起源、意义和庆祝方式,让学生了解节日的文化内涵。
3. 欣赏节日美术作品欣赏不同节日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感受美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节日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5. 创作指导指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 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和师评,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自信心。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节日的重要性和美术创作的乐趣。
8. 布置作业布置与节日相关的美术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欣赏、讨论和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了节日的起源、意义和庆祝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同时,通过美术创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四年级美术在快乐的节日里教案设计

四年级美术《在快乐的节日里》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节日的装饰特点,感受节日的喜庆气氛。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1. 学会观察节日的装饰特点。
2. 能够运用剪贴、涂色等方法创作节日作品。
教学难点:1. 创意思维的培养。
2. 作品的表现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节日主题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剪刀、彩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节日主题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节日的装饰特点。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特点,教师总结。
二、欣赏与讨论(10分钟)1. 教师播放节日庆典的视频,让学生感受节日的喜庆气氛。
2. 学生讨论视频中出现的节日装饰元素,如灯笼、彩带、气球等。
三、创作指导(10分钟)1. 教师讲解剪贴、涂色等创作方法。
2. 学生跟随教师步骤,创作自己的节日作品。
四、学生创作(10分钟)1. 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选择喜欢的节日主题进行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节日装饰特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创作出富有创意的节日作品。
通过作品展示与评价,增强学生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提高作品的表现力。
六、教学拓展(5分钟)1. 教师出示不同国家和文化的节日装饰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节日习俗。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节日,教师总结。
七、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节日的装饰特点和创作方法。
2. 学生回顾自己的创作过程,分享收获和感受。
八、课后作业(家庭作业)1. 学生选择一个喜欢的节日,运用所学方法创作一幅节日作品。
四年级上册美术-4《在快乐的节日里》【教案】

4《在快乐的节日里》教案教学目标:情感目标:了解重大节日的民俗文化,让学生感受节日的快乐,认知目标:将搏创作内容与学生节日生活经验有机结合,努力体会节日的文化内涵。
操作目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节日特有的气氛.抒发欢快、愉悦的心情,制作表现节日题材的刮刻画。
教学重难点:1. 了解节日民俗文化,体验节日的热闹,欢快。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主选择创作方法,表现节日热闹欢快的气氛。
2. 引导学生将自己对节日的印象、感受加以升华利用,开拓创造性思维。
尝试不同的表现方法,捕捉节日特有的气息。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猜谜是民间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谜语,来考一考同学们。
身穿雪白外衣,心里香甜如蜜。
正月十五沿街卖,过了正月没人提(打一食物)(汤圆)同学们很聪明, 是汤圆,那汤圆又是什么节才会吃的?元宵节,对。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我们吃元宵、看花灯,猜灯谜,我们非常高兴、非常快乐。
在我们中国还有很多的节日和传统习俗,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四课《在快乐的节日里》来了解更多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二、课程新授1.图片展示,欣赏课件,猜猜这些是什么节日?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欣赏课件,回答问题:(1)在元宵节之前是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
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了这个节日。
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这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
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
过春节时我们还会穿新衣、贴春联快快乐乐、高高兴兴的。
你从哪能看出喜庆的节日氛围和人们的愉快心情?(从环境的装饰,人们的动作和愉快的表情看出)(2)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
(3)六一儿童节:吃喝玩乐。
从哪看出孩子们的快乐?(从孩子们的舞姿和表情)(4)傣族的泼水节。
你从哪看出?(环境、动作、表情和服饰)(5)圣诞节:平安夜、收礼物、圣诞大餐。
感受不同国家人们过节时的快乐情绪,并了解通过人物动作、表情、服饰和背景可以表现节日特征。
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和习俗?(10.1国庆节,9.9重阳节,5.1劳动节,3.12植树节等等)2.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幅表现节日的作品,出示实物作品让学生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四年级美术《在快乐的节日里》教案
《在快乐的节日里》美术教案
哈尔滨市虹桥第二小学校安琪
年级:四年级上册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回忆、交流等方式了解传统节日中人们的服装、活动和环境特点,
构思并表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场景。
2、通过欣赏作品、教师演示、探究尝试、研究讨论等形式,研究刮画纸的创作
方法,用多种刮刻方法丰富画面。
刻画人们的表情、动作和环境,表现出欢乐有趣的节日场面。
教学重点:
运用刮蜡画的形式表现节日喜庆和人们庆祝的场景。
教学难点:
1、表现节日中人们的活动和表情。
2、能运用比较丰富的刮蜡画艺术语言和创作手法进行创作。
教学过程:
播放《春节序曲》,学生说说这段乐曲给人什么感受,表现了什么日子。
出示课题:在快乐的节日里。
学生感受音乐情绪,明确今天的学习任务。
营造气氛,引出课题,帮助学生感受音乐与美术在表达欢快情绪的形式特点。
交流探讨
问题1:欣赏课件,猜猜这些是什么节日?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欣赏课件,回答问题:1、春节:贴春联、逛庙会、放鞭炮。
2、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
3、元宵节:吃元宵、闹花灯、猜灯谜。
4、圣诞节:平安夜、收礼物、圣诞大餐。
感受不同国家人们过节时的快乐情绪,并了解通过人物动作、表情、服饰和背景可以表现节日特征。
问题2:你还知道哪些节日?跟同学说说节日的习俗。
学生思考:劳动节、植树节、儿童节、泼水节等。
问题3:从画面中哪些地方能看出喜庆的节日气氛和人们愉快的心情?
环境、活动、表情、服饰、色彩。
分析探究
1、课件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这两幅作品在表现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2、探究体验:
(1)试试能用哪些工具在刮蜡纸上刮刻出清晰、流畅的痕迹?(2)你能用不同的方法刮出点、线、面吗?看谁刮出的痕迹最丰富。
(3)两幅作品对比(第一幅作品只用线条刮刻,第二幅作品运
用点线面各种痕迹进行刮刻):比一比哪幅画的刮刻方法更加丰富、美观?
第一幅是水彩笔画,第二幅是刮蜡画。
学生在一张刮画纸上实践体验。
尝试用各种方法在刮画纸上刮画出点、线、面。
学生比较两端作品,发现第一幅作品表现手法第一,第二幅作品表现手法丰富,画面表现力更强,更有趣味。
感受刮画纸的独特魅力。
探究、尝试各种刮刻工具的不同表现方法。
感受不同工具刮刻出不同的点和线。
观察比较,感受运用多种刮刻手法创作的刮蜡画具有丰富的效果和趣味。
教师演示
教师演示刮画方法与技巧:
1、构图饱满。
2、先画近景后画远景,处
理好遮挡关系。
3、用不同的方法刮画出
点、线、面。
学生观看并提出质疑。
通过教师演示刮画方法,直观的教学帮助学生解疑答惑,解决难点。
作品欣赏
组织学生欣赏课件中的刮画作品,提出问题:
学生欣赏作品并回答问题。
通过欣赏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拓展创作思维。
创作实践
1、布置作业:
运用刮画纸和各种工具,表现人们在节日里快乐的场景。
2、作业提示"
(1)抓住人物的活动、表情、服装和节日背景来烘托喜庆气氛。
(2)刮刻痕迹要清晰、流畅。
刮刻手法、表现形式要丰富多样。
学生明确作业要求,进行艺术实践。
明确作业要求,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动手实践能力。
作品展评
组织学生展示、评价作品:
1、说一说自己画的是什么节日,画了哪些节日的活动?
2、哪幅作品内容最有节日气氛?
3、哪幅作品的刮刻手法、表现形式最丰富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