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陶澍巧对对联

合集下载

给高二学生“成人礼”拟写的对联(初稿)

给高二学生“成人礼”拟写的对联(初稿)

给高二学生“成人礼”拟写的对联(初稿)一、襁褓(2岁左右)生鞠抚畜亲情勿忘长育镕陶国恩永酬诗经《蓼莪》中说:“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镕陶:即镕铸陶冶,比喻培养造就人才。

此联意思是:父母生养了我们,国家培育了我们,父母、国家的恩情,我们要铭记于心,并要终生酬报。

二、垂髫(5岁左右)树高千尺立以根本人生百年成乎龀髫此联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参天大树,耸立于天地之间,是缘于根扎得深,干立得直;人生百年,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小养成终生受益的良好习惯、好品性。

俗说话:3岁看到老,说的就是儿时习惯的重要性。

三、总角(7岁左右)总角就傅淳淑质绮岁授书岐(左“山”右“疑”)姿淳淑:敦厚善良的意思。

绮岁:青春年少。

岐(左“山”右“疑”)(nì):出自《詩经》“克岐克(左‘山’右‘疑’)”,俊俏聪明的意思。

就傅授书:指开蒙读书。

此联意思是:总角年少,启蒙读书,便展露出敦厚善良的品质、俊俏聪颖的英姿。

四、舞勺 / 豆蔻(13岁左右)舞勺四方舞凤志豆蔻七步豆萁才舞勺、豆蒄分别是指十二、三岁的男孩、女孩。

舞凤:旧时传说国家太平,则有凤来仪。

豆萁才:用了陈王曹植七步成诗《煮豆燃豆萁》的典故。

此联意思是:无论男孩、女孩,都要趁早立下安邦兴国之大志,习得七步成诗之大才,以酬恩父母,报效祖国。

五、束发 / 及笄(15岁左右)及笄当知读书好束发正是用功时束发、及笄(jī):分别是指15岁左右的男孩、女孩。

此联告诫同学们:人到了十四、五岁的年龄,应当理性地知道:要读书,要读好书,要发愤用功把书读好,夜以继日,砺德修能。

六、成人(18岁左右,读高二)今日成人须策马来年试艺擅雕龙试艺:旧时指科举考试,这里指当今的高考。

雕龙:雕镂龙纹,比喻善于修饰文辞,也指文章写得好,才高学厚。

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有部文学理论专著叫《文心雕龙》。

此联勉励高二同学:现在已步入成年,更当扬鞭策马,在明年的高考中,一定会出乎其类,拔乎其萃。

陶澍的诗词和对联

陶澍的诗词和对联

陶澍的诗词和对联陶澍的诗词和对联‘陶澍的诗词和对联’是根据陈首涛先生“一代清官陶澍”之书中所写的诗词和对联编辑而成。

首先把林则徐在陶澍六十岁时写的一首祝寿诗放在前面:重镇南天半壁雄,良臣干国奏肤公。

许身稷契经纶大,度世全乔位业崇。

弧宿联辉依斗北,海筹添算耀东江。

廿年开府垂名久,才是平头六十翁。

林则徐***陶澍小时给东家放牛时,和东家的对联:***东家: 小子牵牛入户陶澍: 状元打马游街***陶澍与县官的对联***:县官:虾游浅滩腹拖地陶澍:雁飞高山背负天***安化县令余肇锡出以‘安化’二字为题:***陶澍:安邦定国,此所志也;化雨春风,愿普及之。

陶澍给一新开张的油坊写的对联:榨响如雷,惊动满天星斗;油光似月,照亮万里乾坤。

***陶澍和他父亲的‘拆字联’***父亲:欠食饮泉,白水何能度日?陶澍:麻石磨粉,分米可以当餐。

***陶澍为小淹镇上办的一茶坊写的对联*** 采向雨前,烹宜竹里;经翻陆羽,歌记卢仝。

***陶澍和父亲在烤火时的对联***父亲:红薯,包谷,蔸根火,这点福老夫所亨。

陶澍: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些事小子为之。

****在修山与一私塾先生****私塾先生:修山山高,不落无名小鸟。

陶澍:舒塘塘浅,难藏有志蛟龙。

****陶澍在凤形山读书时,为‘三仙寺’写的寺联****云气飘飘,恍见天边来仙驾;泉声汩汩,早知山下有龙吟。

****在印心石上写联****三公抢印,迟迟不曾下手,陶生拣石,脉脉顺手牵羊。

****修建梅城西宝塔落成先锋赞言****宝塔巍巍,梅山增光。

紫微高照。

大吉大昌。

****和一钟情女子春姑的对联****女:孔夫子,陶夫子,二位夫子。

陶;著《春秋》,读《春秋》,一部《春秋》女:冷酒一杯,二点三点水。

陶:丁香十朵,百字千字头。

女:头插凤,凤插头,头点凤舞。

陶:身披袍,袍披身,身动龙飞。

女:绿水无忧,因风皱面。

陶:青山不老,为雪白头。

****嘉庆三年陶重来此地,只见留下春姑遗作一边****女:寄寓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

对联之精华,古代神童对联精选

对联之精华,古代神童对联精选

对联之精华,古代神童对联精选在古时候,考验一个孩子聪明与否,都会让他作首诗,或者对个对子,很多好对也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现在小编挑选了几个故事,来看看古代被称之为神童的孩子们的精彩对联故事吧。

1,神童方苞上联,稻草捆秧父抱子下联,竹篮提笋母怀儿此上联不简单啊,把秧苗比喻成儿子,稻草比喻成父亲,稻草把秧苗扎起来比喻成父抱子,把一个生活中常见事情比喻的如此形象,此联难度较高。

当时方苞才十余岁,听到此上联后,边上正巧有妇女挖笋回来,立马对出了下联,笋长大了成竹子,竹篮里的笋,就像母亲怀里的孩子一样。

此联借用两个生活常识,标新立异,说出了另一番味道。

稻草扎秧2,神童蒋焘上联,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下联,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拆字联,上联把冻字拆成了东两点,把洒字拆成了西三点,关键是还符合语序,读起来朗朗上口,难度极大,然而蒋焘看到仆人切瓜,灵机一动,给出了下联,把切拆成了七刀,分拆成了八刀。

此联绝妙,汉字的结构组成也是绝妙。

对连题目3,神童杨溥上联,四口同圖,内口皆归外口管下联,五人共傘,小人全仗大人遮圖为图的繁体,傘为伞的繁体。

相传杨溥十岁时,父亲因受牵连入狱,为了救父,跟县官对的对联。

上联,繁体图字,大口里面有三个小口,县官暗示自己自己的身份,能够为你做的了主。

杨溥对的下联十分形象,伞的繁体,是四个小人,在一个大人下面,跟上联对的十分工整不说,还把马屁拍得正好,这联也绝对算得上经典。

五人伞4,神童解缙上联,眼珠子,鼻孔子,珠子还在孔子上;下联,眉先生,发后生,后生更比先生长。

上联,用了2个器官,眼珠和鼻孔,用眼珠子在鼻孔子上面的特点,暗指朱子(朱熹)怎么跑到孔子上面去了,讽刺小解缙不懂规矩,而解缙对的下联,用了眉的先生,而头发后生反比眉毛更浓密更长的自然现象反驳上联,不禁让人感叹后生可畏。

解缙书法5,神童王禹偁上联,鹦鹉能言难似凤下联,蜘蛛虽巧不如蚕王禹偁从小家贫,因为有才被破例招收到贵家学院去读书,边上的人都看不起他,老师看在眼里,便出了此上联,各位贵家子弟都以为自己是凤凰,而王禹偁是鹦鹉,可惜贵家子弟想了半天都没有对出下联,王禹偁却说出了下联,从此,人人都刮目相看。

陶澍少年写对联

陶澍少年写对联

陶澍少年写对联
陶澍(1778-1839),字子霖,号云汀,湖南安化人。

13岁时,他家乡兴建了一座榨油场。

榨油场开张时,老板请来几位秀才为榨油场庆典做对联。

几个秀才搜肠刮肚,沉吟半天,想不出什么好对联。

小陶澍见此情景,微微一笑,提起笔来,一挥而就:
榨响如雷,惊动满天星斗;
油光似月,照亮万里乾坤。

众人看罢,一齐叫好。

有人向陶的父亲恭贺说:你有这么一个不同凡响的儿子,将来一定能享清福啊!老头儿听了连连摆手:我哪有这样的好命,餐餐有红芋、包谷吃,夜夜有蔸根火烤,我就心心满意足了。

陶澍听了,一声不响。

这年除夕,陶又写一联贴在自家门口:
红芋包谷蔸根火,这种福老夫所享;
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些事小子为之。

中国古今妙联巧对

中国古今妙联巧对

学正不正,众⽣皆以为歪。

19,冻⾬洒窗,东两点,西三点;切⼑分客,上七⼑,下⼋⼑。

20,⽇出东,⽉出西,天上⽣出明字;⼦居左,⼥居右,⼈间配定好⼈。

21,地中取⼟,加三点成池;囚内出⼈,进⼀王得国。

22,两船并⾏,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齐奏,笛清(狄青)不如箫和(萧何)。

23,冯⼆马,驯三马,冯驯五马;伊有⼈,尹⽆⼈,伊尹⼀⼈。

24,李⽿⽣,指李树为姓,⽣⽽知之;马援死,以马⾰裹⼫,死⽽后已。

25,孔夫⼦,关夫⼦,两位夫⼦圣灵威德同传万世;著春秋,读春秋,⼀部春秋庙堂⾹⽕永续千秋。

26,⼀岁⼆春三⼋⽉,⼈间两度春秋;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

------佚名27,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帖翰林书。

-----佚名28,东塔寺东坡亭东坡煮雪,雪瑞年丰;西湖边西泠社西泠观书,书奇画异。

---佚名29,四野绿阴迎夏⾄;⼀庭红⾬送春归。

----【清】某学童30,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清】纪晓岚31,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朕乃摘星⼿;(康熙)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为探花郎。

(刘凤浩)清朝刘凤浩得中探花,因其貌不扬,康熙决定⾯试,以东西南北四星座为题。

刘凤浩以春夏秋冬四季花卉相对,尾句“探花郎”语带双关。

刘官⾄吏部右侍郎。

32,梳妆楼头,痴情依依,痴眼依依,有⼼取媚君⼦君不恋;延⽀⼭上,落⽊萧萧,落花萧萧,⽆缘省识春风春难留。

【宋】黄庭坚传说,这上联是⼀个新娘在同房花烛之夜给新郎出的上联,新郎苦思⽆对,竟郁闷⽽死,留下绝联,后被黄庭坚对上。

作者⾃⽐春风,把他⼈⽐作“落⽊”,“落花”。

33,闭门推出窗前⽉;投⽯冲开⽔中天。

【宋】秦少游相传,秦少游与苏轼之妹苏⼩妹新婚之夜,苏⼩妹三难新郎,出上联,对不上不许进洞房,在外徘徊。

苏轼见此景,捡⽯投⼊⽔中,秦少游顿受启发,对出下联。

34,⽆锡锡⼭⼭⽆锡;平湖湖⽔⽔平湖【明】唐伯虎相传,此联系⽆锡⼀剃头匠,早有上联,见唐伯虎来理发,⽴即恭声请教,唐伯虎也觉得很难,但苦思良久,剃完头,也想出了下联。

陶澍撰写的一副对联

陶澍撰写的一副对联

陶澍撰写的一副对联红薯、包谷、蔸根火,这点福老夫所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些事小子为之。

这是清代后期颇有政绩的陶澍13岁时以其父口气题写的对联。

上联写了陶父的糟糠不厌。

陶澍的幼年是苦难的,其父为一穷秀才,以教书糊口,其母早逝,其弟由伯父抚养,一个妹妹四岁便给人家当了童养媳。

陶澍先是随父读书,常停学打柴,放牧,后在别地搭馆就学。

但他学习发奋,抱负非凡,下联就反映了他的抱负。

陶澍于嘉庆七年(1802)中进士,为官后,他注重吏治,临事果断,体恤民情,以记“省身日记”检点言行。

嘉庆末年,巡视中城,仅半载,断滞狱八百余案。

在四川,他接连解决私盐横行,灾民待赈,讼案积压等难题。

政声大著。

离川时,士民送行,夹江两岸络绎十余里。

道光初年,江淮水患严重,灾害频仍,三年(1823)六月,安徽濒临江淮30余州县惨遭水灾。

陶澍任安徽巡抚,他乘舟遍勘灾情,筹划荒政,赈济灾民,奏报朝廷减缓漕赋,鼓励商人运米入境,抚慰灾民重建家园,他带头捐银三千以动员绅商捐赈。

他认为农田水利为国计民生要务,兴修水利,能使“舟楫畅行,旱潦无虑民生永资利赖”,是“复育苍生之大事”。

因而着手兴建水利。

凡较大河工,亲自审定,拟订规划,统筹安排,综合治理,接连组织人力、物力、建闸筑坝,疏浚河湖。

道光十四年七月,苏、凇等地大雨倾盆,太湖附近山洪暴发,而是地无灾,农业获得丰收,百姓欢喜,皆称“百年来所未有”。

道光年间,鸦片走私猖獗,白银大量外流,造成国内银荒。

时任两江总督的陶澍提出,当务之急是严禁鸦片。

他认为鸦片“殃身废务”,“竭中国之资财,贻害及于国计”。

提出“禁烟八策”。

发布《沿海州县巷叉村庄设法稽查巡缉章程》,对吸食、贩卖、运送和开馆者从严治罪。

禁令初行,便缴获大量烟土、烟具。

其时,陶澍病重,道光十九年(1839)二月,奏请开缺,荐举林则徐继任两江总督,禁烟大任遂由林承当。

六月,陶澍病逝于两江督府,年61岁。

陶澍是为国为民作了许多实事的,他的事迹在安化家乡有口皆碑。

趣味对联-谐趣联

趣味对联-谐趣联

趣味对联-谐趣联趣味对联-谐趣联谐趣联通俗而不庸俗,风趣而不嘲笑的谐趣联。

清小石道人《嘻谈续录》载,有位衙门差役,让其儿子读书,想改换门楣。

然其子已习父业,难改父亲行当。

一日,差役之兄手拿羽扇而来,正逢先生出对叫学生(差役之子)对。

师生连对多联,差役之子句句不离父业:大伯手中摇羽扇;家君头上戴鹅毛。

读书作文临帖;传呈放告排衙。

读书宜朗诵;吼道要高声。

七篇古文;四十大板。

打胡说;往来站。

放屁;退堂。

哼;喝。

《巧对续录》载,杭州有师徒五人,师刁巧,每与徒为难,实则师不敏而徒聪明。

一日同赴省城乡试,至大关而关门已闭。

师徒互相埋怨。

师曰:“有一对,你们如对得,则我认错,否则,就是你们的错了。

”乃出对:开关迟,关关早,阻过客过关;一徒应声对曰: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

徒在联中请“先生”先对,师大为窘困,曰:“命你们作对,偏即以对纠缠,且拉到我身上,不准,仍再对之。

”师以为必无能再对者,谁知忽一徒云:读画易,画画难,推作家作画。

师大为惊异,又欲难他徒以自解。

又一徒云:松扣快,扣扣徐,惟侍儿侍扣。

师曰:“尚有二人未对,当分别为对。

”其一徒曰:停磨逸,磨磨劳,雇帮工帮磨。

末一徒云:听唱寂,唱唱喧,惟解人解唱。

众徒请师对,师曰:“非我不能对,尽为你们先占去了,现真无可对矣。

”众徒曰:“我们代师对之。

”于是又对曰:止扇热,扇扇凉,愿长随长扇。

师仍支吾道:“‘画’对‘关’不合类,对‘扣扣’、‘唱唱’均不合类,必须另对,才能算数。

”众徒又对道:掌印官,印印仆,有管家管印。

问师此对合类与否,师曰:“‘印’与‘关’虽合类,还是差一点点。

”众徒想了一阵,又斟酌合成一对云:设渡费,渡渡廉,便快足快渡。

问师“渡”对“关”可否,师很惭愧,再无话可说。

《坚瓠集》云,苏州刘逸少,文辞精敏,其师潘阆携见长洲县令王元之、吴县县令罗思纯,二公试与联句,应对略不停思。

罗:无风烟焰直;刘:有月竹阴寒。

罗:日移竹影侵棋局;刘:风递花香入酒樽。

(古)对联!

(古)对联!

(古)对联!寤寐风云实资人杰,经纬禮律为民軌仪。

王寿彭阶下青蔥留玉节,夜来风雨作秋声。

孔仲起教授尽日竹风谈法要,忘机鸥鸟恣飞还。

林则徐山外澹云无墨畫,林间疏雨有声诗。

戏曲家袁龙诗传画意王摩诘,船载书生米舍人。

进士周正岐立功德言有三不朽,尚齒爵位无一非尊。

清代楼钺月明酌酒杯邀李,日暖临窗字写王。

王文才有琴悦心有书悦目,如月之曙如气之春。

张之万书似西臺差少玉,诗如东野不言寒。

祝维祺风姿美劭機悟敏逹,識量淹远神鉴深沉。

王垿一瓢春酒宜閒饮,千首新诗得自编。

吴湖帆相如遗书有三箧,子瞻对策稱万言。

清刘悟樵银筝九叠翻宫本,石室三年得秘书。

谭延闿擬迹小山陶心大隐,雅好酒德尤邃老经。

何维朴神仙攸同()物自富,性情所至著手成春。

王栋晓日花深扬子宅,夜凉尊满习家池。

谭泽闿青山县里传诗卷,黄叶声中到酒舩。

民国于洪起府海官上遂斯乐利,经天行地成此文章。

翰林高振宵酒喝鱼吞海,诗狂欲上天。

景天章石品洞天题海嶽,書巌福地记嫏嬛。

潘祖荫璇阶敷秀彩,珠树發生香。

乾隆帝城隅渌水明秋日,江上诗情为晚霞。

沈金宝君子作仁光精照耀,天下大喜福禄来存。

居无俗韵人疑古,架有奇书手自编。

潘龄皋霜清震泽初嘗橘,晴过蒙山应试茶。

陆润庠海涛半浸青山脚,溪岸宽围碧玉天。

毛树棠燈開莲炬遲归舍,露润霜毫早校书。

李殿林蘭薰麝越自成馨逸,金相玉式艷溢镏毫。

商衍鎏三分王業隆中对,万古元符柱下经。

刘春霖不独江天解空阔,聽教鱼鸟自浮沉。

陈希祖亭临流水地斯趣,室有幽兰人亦清。

祁隽藻丹篆铭之玄石,仙禽集於朱方。

张伯英甘露飞甍庆云承掖,平琮镇瑞方鼎升庖。

樊增祥春意遂为诗人所觉,夜坐能使琴理自深。

河南翰林王祖同槐德荫庭椿年纪笇,鸿眉篤祜鳯羽昌陽。

铁保多情明月邀君共,无主荷花到处开。

谭延闓身向尺天崇住業,人從香海望才名。

梁章钜句從月脋天心得,笔舆冰甌雪椀清。

李鸿章晴波上下挂明镜,快阁东西倚晚霞。

左宗棠麗日晓开仁寿镜,春风先到吉祥花。

张百熙清坐使人无俗气,碧树为我生凉秋。

鲁琪光世泽绵长莫如积德,家声克振还是读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年陶澍巧对对联
阅读天地
0622 1206
少年陶澍巧对对联
陶澍,清代嘉庆年间湖南安化县人,嘉庆七年(1802年)中进士,官至两江总督加太子少保,有“江南第一才子”之称,是近代湖南人才辈出的最早领军人物。

陶澍从小喜爱诗书,聪颖过人,被人称为“神童”。

在他九岁那年的除夕之夜,他看见祖父在屋里屋外点了好多盏灯,便问祖父怎么回事。

他的祖父特别疼爱这个聪明的小孙子,捋着胡须,笑吟吟地说出一个联句来回答他的提问:
除夕月无光,点数盏灯,替乾坤增色
陶澍没想到祖父会用联句来回答他,而且答得还这么妙。

于是,他就动开了脑筋,正好这时更鼓响了,陶澍灵感一发,马上对出下联:
新春雷未动,擂三通鼓,代天地扬威
祖父听了孙子的联句,喜上眉梢,连声称赞:“好句子” ,当即写下此联,命家人贴在门上,一时传为佳话。

陶澍13岁那年,有一天,一个开榨油坊的老板,上门请陶澍的父亲陶必铨写对子。

不巧,陶必铨已外出,老板高兴而来,扫兴而归。

榨油坊开业那天,这位老板只好请来当地几位秀才写对联。

可这几位秀才搜肠刮肚,搔头挠腮,就是对不出一副好联,便用“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的常用联来搪塞。

正当老板大失所望之时,传来一个童稚的声音“让我来试试!”看热闹的人一瞧,这人正是少年陶澍。

大家都不相信陶澍小小年纪,能写出什么好联来。

只见陶澍铺平纸,搦笔沾墨,写出一联
榨响如雷,惊动满天星斗
油光似月,照亮万里乾坤
这上下两句,把“榨油”二字嵌于上下联首字中,这是嵌字联中的鹤顶格,又用夸张的手法,将手工榨油夸大为“星斗”、“乾坤”,气魄不凡,使围观的人十分惊讶,如非亲眼所见,不会相信这副佳联竟出自一个少年之手。

第二天,陶澍的父亲从外面归来,路过榨油坊,看了门联以后,惊叹写联人的口气不小,正想赞叹几句,不料榨坊老板兴冲冲跑上前来,一个劲地夸赞
陶先生儿子的对联写得好。

陶必铨立即把话咽了下去,不但不夸,反而斥责道:“这是虚夸浮泛之词”。

后来,陶澍在父亲严格教育下,终成大器。

陶澍神童之名数年内鹊起,也有人不以为然。

当地刘大顺(陶澍义兄)家做寿酒。

四位父辈都是文秀才,而其祖父既是文秀才,又是武秀才。

席间,刘大胜的叔叔令陶澍与其同席。

座中有八甲刘知县,为吹嘘主人门第之盛,便出一上联:
父子五人六秀才,数世间百姓万家,刘门为盛
陶澍略一思索,即应道:
山林千载一高士,藐天下八官九品,陶氏独尊。

刘家见陶澍口气不小,且藐视朝廷官员,刘大顺的四叔(排行最后,也称细叔)紧接着戏谑道:
笑小儿:眼前了了,大未必佳
谁知陶澍立即应声而对:
告细叔:铁中铮铮,终须成器
一时,四座皆惊,再无人出难题来测试陶澍的才学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